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cfb686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3e.png)
国际公法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主要调整的是国家之间的哪些关系?A. 经济关系B. 政治关系C. 法律关系D. 所有上述关系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一个国家被普遍认为拥有哪项基本权利?A. 自卫权B. 发展权C. 平等权D. 和平使用太空权答案:C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什么?A. 解决国际争端B. 制定国际法C. 监督国家行为D. 维护国际和平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A. 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禁止使用武力D. 国家有绝对的经济自主权答案:D5.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以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并避免什么?A. 威胁和平的行为B. 破坏和平的行为C. 任何敌对行为D. 所有上述行为答案:D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对自然资源的永久主权包括哪些内容?A. 勘探和开发B. 管理和处置C. 国际合作与交流D. 所有上述内容答案:D7. 国际法上的“非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经济C. 不干涉他国文化D. 不干涉他国任何事务答案:A8. 国际公法中的“自决权”通常适用于哪种情况?A. 国家独立B. 民族解放C. 人民选择自己的政治制度D. 所有上述情况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武力?A. 只有自卫时B. 只有联合国授权时C. 只有国家利益受到威胁时D. 只有国际法院裁决时答案:A10. 下列哪项不是国际公法的主体?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跨国公司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哪些内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E. 和平共处答案:ABCDE1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在国际关系中承担的义务可以分为哪几类?A. 法律义务B. 道德义务C. 条约义务D. 习惯义务E. 单边义务答案:ACD13. 国际公法中,国家承认的形式可以分为哪些?A. 明示承认B. 默示承认C. 法律承认D. 事实承认E. 选择性承认答案:ABD14. 下列哪些行为可能构成对国际公法的违反?A. 侵略行为B. 种族清洗C. 违反国际法院裁决D. 单方面改变国界E. 经济制裁答案:ABCD15.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通常包括哪些内容?A. 赔偿责任B. 道歉责任C. 停止违法行为D. 保证不再犯E. 经济援助责任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简述国际公法中“国家主权”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52a93c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8e.png)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0分,共50分)1. 国际公法的主体主要包括()。
A. 国家B. 国际组织C. 个人D. 所有以上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的基本权利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等权B. 自卫权C. 管辖权D. 征税权答案:D3. 国际法院是联合国的主要司法机关,其主要职能不包括()。
A. 解决国际争端B. 提供法律咨询意见C. 制定国际公约D. 执行判决答案:C4. 以下哪一项不是国际公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国家法律答案:D5.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不包括()。
A. 国际不法行为B. 行为与国家有关联C. 行为人有过错D. 行为违反国际义务答案:C#### 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5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主要区别在于其适用的主体、法律效力来源、以及法律规范的性质。
国际公法调整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其主体包括国家、国际组织等,而国内法则主要调整国家内部的法律关系,其主体为个人和法人。
国际公法的法律效力来源于国际条约、国际习惯等,而国内法则来源于国家立法机关的立法。
此外,国际公法的规范往往具有指导性,而国内法则具有强制性。
2. 阐述国家豁免原则及其例外。
国家豁免原则是指一个国家在其他国家的法院中享有司法豁免,即不被其他国家的法院管辖。
这一原则基于国家主权平等的理念,旨在维护国家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独立。
然而,国家豁免原则存在一些例外情况,如商业行为例外,即当国家从事商业活动时,可能不享有豁免权;还有强制执行例外,即在某些情况下,外国法院可以对国家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
#### 三、案例分析题(20分)案例:甲国与乙国因领土争端发生冲突,甲国在未得到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情况下,对乙国发动军事行动。
请分析甲国的行为是否违反国际公法,并说明理由。
分析:甲国的行为违反了国际公法。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04f870152ea551810a68764.png)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属于( )范畴。
A.国际刑法 B. 民法C. 任意法D. 国际强行法2.“归化’’是指( )取得国籍。
A. 因出生B. 因婚姻C. 因申请D. 因收养3.最先把国际法著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人是( )。
A. 林则徐 B. 严复C.丁韪良 D.张之洞4.使馆馆舍可用于( )。
A. 保护政治犯B. 关押本国人C. 关押犯罪的侨民 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5.领事馆是( )。
A. 全权外交代表机关B. 使馆的组成部分C. 临时使团D. 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6.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 )。
A.飞机 B.热气球C. 人造卫星 D.航天飞机7.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
A. 24海里B.30海里C. 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D.6海里8.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 )。
A.189个 B.180个C. 51个 D.60个9.国际法上的国家有四个构成要素,其中的核心要素是指( )。
A. 主权 B.政府C. 领土D. 居民10.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 )。
A.《纽约条约》 B.《东京条约》C. 《南极条约》 D.《海牙条约》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1.下列行为中,能够作为国际习惯形成的证据资料的有( )。
A.国家的内部行为 B.国家的外交实践C. 国际组织的实践 D.跨国公司的行为2.下列行为中,属于国家行为的是( )。
A.驻外记者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B. 外交代表在国外与其职务有关的行为C. 实际代表国家行事的人在执行公务时的行为D.别国或国际组织交由国家支配的机关的行为3.领海基线的划分方法包括( )。
A. 正常基线法 B.直线基线法C. 平行线法 D.天文划线法4.原始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 )。
A. 血统主义 B.出生地主义C.混合主义 D. 分割主义5.外交保护的条件包括( )。
国际公法学习题库(含答案)
![国际公法学习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821f4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1f.png)
国际公法学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甲、乙、丙、丁四国是海上邻国,2000 年四国因位于其海域交界处的布鲁兰海域的划分产生了纠纷。
同年,甲国进人该区域构建了石油平台,并提出了划界方案; 2001 年乙国立法机关通过法案,对该区域作出了划定; 2002 年丙、于两国缔结划界协定,也对该区域进行划定。
2004年某个在联合国拥有“普遍咨商地位”的非政府国际组织通过决议,提出了一个该区域的划定方案。
上述各划定方案差异较大。
根据国际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则,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中的先占,甲国的划界方案对其他国家没有拘束力B、乙国立法机构的法案具有涉外性,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各方都应受其拘束C、丙丁两国缔结的协定是国际条约,构成国际法的一部分,对各方均有拘束力D、上述非政府组织的决议,作为国际法的表现形式,对各方均有拘束力正确答案:A2、《海洋法公约》规定,所有国家的船舶和飞机均具有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的过境通行权,对此,海峡沿岸国( )。
A、可对过境船舶有特殊规定B、不应妨碍但在特定情况下可中止过境通行C、特定情况下可限制通行D、不应妨碍过境通行正确答案:D3、在国际法历史上,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是( )A、国际条约B、一般法律原则C、国际法院判例D、国际习惯正确答案:D4、在国际法历史上,最古老的国际法渊源是( )。
A、一般法律原则B、国际习惯C、国际法院判例D、国际条约正确答案:B5、按照《海洋法公约》的规定,群岛国群岛直线基线最长不得超过( )。
A、100海里B、125海里C、200海里D、24海里正确答案:B6、甲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的国家,其下列行为中,哪个不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内政范围?( )A、甲国决定废除君主立宪制,改用共和制作为其基本政治制度B、为解决该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甲国通过立法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C、甲国决定邀请某个外国领导人来访D、甲因决定申请参加某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正确答案:B7、联合国会员国在宪章下之义务与依任何其他国际协定所负之义务有冲突时,优先适用的原则是( )A、后订条约应居优先B、先订条约应居优先C、依其他国际协定之规定D、在宪章下之义务应居优先正确答案:D8、2007年,甲国国内不幸爆发某种流行传染病。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23c32a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2.png)
国际公法本科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主要法律来源是什么?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法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基本原则包括以下哪项?A. 互不干涉内政B. 互不侵犯领土完整C. 互不干涉文化D. 所有上述选项3. 联合国宪章规定,所有会员国应如何解决其国际争端?A. 通过战争B. 和平手段C. 通过经济制裁D. 通过单边行动4. 哪个国际法院是解决国家间争端的主要司法机构?A. 国际刑事法院B. 国际法院C. 欧洲人权法院D. 海牙国际法庭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指的是什么?A. 不干涉他国内政B. 不干涉他国文化C. 不干涉他国经济D. 不干涉他国宗教6.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哪项?A. 行为的非法性B. 损害的发生C. 因果关系D. 所有上述选项7.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通常指的是什么?A. 国家对内部叛乱的镇压B. 国家对外部武装攻击的回应C. 国家对经济制裁的回应D. 国家对文化侵犯的回应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干涉”是什么?A. 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B. 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军事干预C. 国家对自然灾害的国际援助D. 国家对经济危机的国际援助9. 哪个国际公约是关于海洋法和海洋资源利用的主要法律文件?A.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B. 国际人权公约C. 国际刑事法院罗马规约D. 国际劳工组织公约10.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保护其国民免受严重人权侵犯?A. 经济制裁B. 外交抗议C. 军事干预D. 所有上述选项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2. 描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原则及其限制。
3. 解释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及其在国际争端解决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国际公法在保护人权方面的作用及其局限性。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9e3baa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1a.png)
本科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家主权平等B. 禁止使用武力C. 互不干涉内政D. 国家无权独立答案:D2.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属于国家的基本权利?A. 独立权B. 平等权C. 管辖权D. 领土完整权答案:D3. 国际法上的“领土”一般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陆地B. 河流C. 领海D. 领空答案:B4. 国际公法中,关于国家承认的表述,以下哪项是不正确的?A. 承认是单方面的B. 承认是不可撤销的C. 承认可以是有条件的D. 承认可以是默示的答案:B5.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家责任的来源?A. 国际不法行为B. 国际义务的违反C. 国际争端的解决D. 国际合作的失败答案:C6.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内法律途径解决B.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国际法院解决C.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双边谈判解决D. 国际争端必须首先通过联合国解决答案:A7.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院的管辖权?A. 国家间争端B. 个人与国家之间的争端C. 国际条约解释D. 国际法规则的适用答案:B8.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互不使用核武器答案:D9. 根据国际公法,以下哪项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一般法律原则答案:C10. 国际公法中,以下哪项不是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A. 难民B. 儿童C. 妇女D. 罪犯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答案: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指的是国家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涉他国内政,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事务。
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在于它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独立性,保障了国际关系的和平与稳定,是国际法中尊重国家平等和主权的体现。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cb69a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46.png)
国际公法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国际法的主体包括以下哪些?A. 国家B. 个人C. 国际组织D. 所有以上答案:D2.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是?A. 国家主权平等原则B. 不干涉内政原则C. 公平互利原则D. 所有以上答案:D3.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有?A. 5个B. 6个C. 7个D. 8个答案:A4. 国际法院的判决是?A. 强制的B. 非强制的C. 仅对当事国强制D. 仅对法官强制答案:C5. 国际法上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A. 国家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B. 国家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C. 个人必须先在本国法院寻求救济D. 个人必须先在国际法院寻求救济答案:C6. 以下哪个不是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组织的决议D. 国内法答案:D7.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行使的权利包括?A. 管辖权B. 外交豁免权C. 领土完整权D. 所有以上答案:D8.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原则”指的是?A.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内政B.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经济C. 国家不得干涉他国文化D. 所有以上答案:A9.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A. 国家在遭受武装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B. 国家在遭受经济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C. 国家在遭受文化攻击时可以行使的权利D. 所有以上答案:A10. 国际法上的“领土完整”原则是指?A. 国家领土不可侵犯B. 国家领土不可分割C. 国家领土不可转让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以下哪些属于国际法的渊源?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一般法律原则D. 司法判例答案:ABCD2. 国际法上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A.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B. 互不侵犯C. 互不干涉内政D. 平等互利答案:ABCD3. 联合国的六大主要机构包括?A. 联合国大会B. 安全理事会C. 国际法院D. 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答案:ABCD4. 根据国际法,国家可以承担的义务包括?A. 遵守国际条约B. 遵守国际习惯C. 遵守国际法院的判决D. 遵守国际组织的决议答案:ABC5. 国际法上的“不歧视原则”包括?A. 国籍不歧视B. 性别不歧视C. 种族不歧视D. 宗教不歧视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国际公法期末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2dc9b89ba0d4a7302763ab4.png)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一、填空题1.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有▁▁和▁▁。
2.国际法的制定者是▁▁,没有统一的▁▁来制定、颁布法律和法令。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指:▁▁▁▁▁▁▁▁▁▁▁▁▁▁▁▁▁▁▁▁▁4. ▁▁是国际法的基本主体。
▁▁是现代国际法主体的观点,已为国际法学界普遍接受,而▁▁的国际法主体资格,实际上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承认。
但是▁▁、▁▁都不能作为国际法的主体。
5.国际法上的国家,具有区别于其他非国家实体的四个条件:▁▁、▁▁、▁▁和主权。
6.国家的类型包括单一国和▁▁、独立国和▁▁,此外还有▁▁。
7.国家的基本权利可以概括为以下四项:独立权、▁▁、▁▁和▁▁。
8.国家行为和国家财产享有▁▁。
9.国际法上的承认,主要有对▁▁的承认和对▁▁的承认两种。
10.国际法上的继承包括▁▁、▁▁和国际组织的继承。
11.国家责任的主体主要是▁▁。
▁▁和▁▁是引起国家责任的原因,国家责任是一种▁▁。
国家责任的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2.国家领土包括▁▁、▁▁、▁▁及底土。
领土主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及▁▁。
13.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可以要求从测算其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超过▁▁海里的领海和不超过▁▁的毗连区。
14.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公海自由包括▁▁、▁▁、▁▁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建造国际法所准许的人工岛和其他设施的自由、▁▁、▁▁。
15.国籍的取得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因▁▁而取得,另一种是因▁▁而取得。
国籍的丧失可为▁▁和▁▁两种。
16.根据国际实践,各国对外国人待遇,常见的有以下原则:▁▁、▁▁、差别待遇原则和▁▁。
17.在国际法上,国家▁▁引渡罪犯的义务。
因而,引渡是根据▁▁进行的。
庇护是国家的▁▁行为。
引伸于国家的▁▁。
18.国内的外交机关有:▁▁、▁▁、外交部门。
一国派驻国外的外交机关有常设的机关和▁▁。
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长分为▁▁、▁▁、▁▁三级。
国际公法试卷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811ede49649b6648d74717.png)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法基本原则有()。
A.任意法的性质B.强行法性质C.国内法性质D.硬法的性质2. 特别使团是()。
A.国家派往外国的使馆B.派驻国际组织的常驻使团C.外交团D.国家派往别国的临时使团3. 合法交战者有()。
A.武装部队B.平民C.占领区的敌侨D.本国国民4. 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有()。
A.189个B.180个C.51个D.60个5. 国际法的官方编纂始于()。
A.19世纪B.18世纪C.20世纪D.17世纪6. 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
A.飞机B.热气球C.人造卫星D.航天飞机7. 中华人民共和国毗连区的宽度是()。
A.24海里B.30海里C.从领海基线至其外部界线距离24海里D.6海里8. 对于宽大陆架国家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多可划到()。
A.500海里B.350海里C.400海里D.200海里9. 国际海底区域的资源属于()。
A.自由占领B.自由开发C.人类共同继承财产D.国家专属区10. 确定现行南极法律制度的主要条约是()。
A.华盛顿条约B.东京条约C.南极条约D.海牙条约二、多项选择题(共10分,每题2分)1.确立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有()。
A.国际组织的决议B.司法判例C.各国权威公法家的学说D.一般法律原则2.下列哪些选项属于国际法调整的对象?()A.中国与百事可乐公司的关系B.中国与美国的关系C.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关系D.自然人与法人间的关系3.领事职务有()。
A.办理公证、认证和签证手续B.保护本国和本国侨民在接受国的权益C.与派遣国政府进行交涉D.援助本国船舶和飞机4.各国军舰在公海可拿捕()。
A.海盗船B.从事非法广播的船舶C.无国籍船D.别国的军舰5.限制国家领土主权的方式有()。
A.国际地役B.共管C.租借D.先占单选题答案1B 2D 3A 4C 5A 6B 7C 8B 9C 10C多选题答案1ABC 2BC 3ABD 4ABC 5ABC。
国际公法作业题目及答案
![国际公法作业题目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640c1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ed.png)
国际公法形考作业1:一、不定向选择题1.最先把国际法着作系统的译成中文的是C;A.林则徐B.严复C.丁韪良D.张之洞2.国际法的渊源主要包括ABCA.国际习惯B.国际条约C.一般法律原则D.联合国大会的决议3.按照国际惯例,下列条约应予继承的是BDA.和平友好条约B.边界领土条约C.中立条约D.道路交通条约4.国家在相同条件下和特定范围内给予外国人与本国人相同的待遇的原则是ABCA.国民待遇原则B.最惠国待遇原则C.优惠待遇原则D.互惠待遇原则5.引渡的程序包括ABC;A.提出引渡请求B.执行引渡C.被请求国审查D.引渡结果的报告二、填空题1.在近代国际法的形成中起到里程碑作用的两件大事是威斯特伐利亚公会的召开和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签订和格老秀斯的巨着战争与和平法于1625年发表;2.确定国际法原则的辅助资料包括司法判例、权威公法学家学说和国际组织的决议;3.国际法基本原则有如下特性:国际社会公认、具有普遍约束性、适用于一切国际法领域和构成国际法体系的基础;4.国家的构成要素包括人、主权、领土和政府;5.拒绝引渡的理由有强制性理由和任择性理由;三、名词解释1.一贯反对是指一个国家一贯反对某项国际习惯规则对它的法律效力,即一个国家从一项习惯法规则形成的开始或最初阶段就表示反对,且其形成之后从不接受该规则的法律拘束力;2.国家继承答:是指一国对某一领土的国际关系所负的责任由别国取代3.外交保护答:外交保护泛指国家通过外交机关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利益进行的保护;外交保护是国家的一项权利,可以由国家的国内外交机关或外交代表机关来行使;4.庇护答:庇护是指国家允许因政治原因受外国追诉或迫害而前来请求避难的外国人在本国入境、居留并对之加以保护的行为;国家对外国人的庇护通常在本国领域内,但不排除条约规定的或外庇护;四、简述题1、简述国际法主体的概念和条件国际法的主体亦称国际法律人格者,是指能独立从事国际交往和参加,直接承受国际法上权利和义务,且能进行国际求偿以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实体;国际法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1能独立进行国际交往和参加国际法律关系;2能直接承受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3有国际求偿的能力;2、简述新国家产生的情势 1殖民地或附属国的独立2国家合并3国家分离4国家解体3.简述国家不法行为的不法性在哪些情势下可以解除 1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2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己的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3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五、论述题1.论述如何正确认识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答案: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法理论与实践问题;从理论上讲,国际法和国内法是两个独立的法律体系,它们在主体,调整对象,渊源,效力根据和性质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但它们之间又是有密切关系的; 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国家处理二者关系上应遵守国内法必须执行国际法的义务的原则;其次,从国际法看,它的许多原则,规则和制度是借用国内法概念的,并且各国的国内立法实践对国际法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再次,从国内法看,它也受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影响; 在不少场合,国内法也采纳了国际法的概念,并且在将国际法的原则规则和制度转化为国内法的同时,促进了国内法的建立和发展;从处理国际法和国内法关系的实践讲,国家可采取采纳或转化的方式使国际法在国内得到适用,并对它们的地位作出规定;2.试述国家的基本权利答:国家的基本权利是国家固有的、不可缺少的、根本性的权利,是国家主权的直接体现;国家的基本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独立权;即国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志处理本国内外事物而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干涉的权利; ②平等权;是指国家具有平等的法律地位,以平等身份和资格进行国际交往并承受国际的权利;③自卫权;即有以武力防卫外国对本国的武力攻击和协助他国防卫武力攻击的权利;包括单独自卫和集体自卫; ④管辖权;是指国家通过立法、司法、和行政等手段对特定的人、物、事进行管理和处置的权利;包括属地管辖,即有权对位于本国领土范围之内的一切不享有管辖豁免的人、物、和行为进行管辖;属人管辖,即有权对无论位于何处的一切具有本国国籍的人进行管辖;此外还可以对本国领土以外犯有危害本国安全、领土完整、政治独立和其他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罪行的外国人进行管辖;还可以根据国际习惯规则或国际条约的规定,对在本国领域之外对本国人犯有某些罪行的外国人进行管辖;或对不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在本国领域以外所犯的某些国际罪行进行管辖;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二:一、不定项选择题1、沿海国对违反其法律规章的外国船舶可以公海上行使BA.登临权B.紧追权C.执法权D.攻击权2、对于宽大陆架的沿海国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域基线量起可划到B海里海里海里海里3、人类第一次飞离地面的工具是BA.飞机B.热气球C.人造卫星D.航天飞机4、使馆馆舍可用于DA.保护政治犯B.关押本国人C.关押犯罪的侨民D.开展使馆职务工作5.国家的常驻外交代表机关包括BA.驻国际组织的使团B.使馆C.外交团D.特别使团二、填空题1、国家领土的取得与变更方式包括先占、添附、时效、割让和征服;2、国家之间划分边界线一般采取三种方式,即自然划界法、几何学划界法和天文学划界法;3、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及其他相关国际文件,外层空间活动的制度主要包括责任制度、救助和送回宇航员及送还发射物制度和登记制度等三项制度;4、在国际法上,一国的国内外交机关一般包括国家元首、政府和外交部门5、根据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使馆馆长可以分为三级,分别是大使、公使和代办;三、名词解释1、国际地役答:是指一国根据条约承担的对其领土主权的特殊限制,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别国的需求或者为别国的利益服务;国际地役的主体是国家,客体是国家的领土,不构成国家领土组成部分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不能作为国际地役的客体2、大陆架答:是指沿海国的陆地领土在该国领海之外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大陆架的宽度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不足200海里的可延长到200诲里,但不得超过350诲里或不超过2500公尺等深线100海里;3、发射国答:根据责任公约规定,发射国是指发射或促进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和从其领土或设施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4、领事答:一个政府派驻他国某一地区或城市的外交官员,任务是保护本国与它的侨民的权益和处理侨民事务四、简答题1、简述南极条约法律体系及南极的法律制度答: 1法律体系:南极条约订立之后,南极协商会议于1972年通过了保护南极海豹公约,1980年通过了保护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公约,1988年通过了南极矿物资源活动管理公约,1991年通过了关于环境保护的南极条约议定书;南极条约和上述其他公约或议定书以及南极协商会议通过的决议构成了目前的南极的法律体系; 2法律制度:和平利用南极;南极科学考察自由和国际合作;冻结各国对南极的领土和权利要求;维持南极地区的公海制度2、简述领海中的无害通过制度答:无害通过是指外国船舶在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和良好秩序的前提下,迅速不停地穿过领海的航行;在通过期间不得实施任何非无害活动;3、简述公海上的管辖权; 答:1公海上的管辖权:指国家对公海上的船舶及其人员和发生的事件的管辖权;这种的管辖权有两种情形:一种是船旗国船的国籍国对本国船舶在公海上的航行事项和内部纪律事项,发生在公海上的碰撞事件有专属管辖权;另一种情形是各国对发生在公海上的海盗行为、贩运奴隶、非法广播及贩运毒品等行为都具有的管辖权;这种管辖权的行使一般由军舰或其他执行政府公务的船舶行使;也可由军用飞机或执行政府公务的飞机行使; 2登临权和紧追权:登临权是指军舰在公海上对于有合理依据认为外国船舶享有完全外交豁免权的除外有从事海盗行为、奴隶贩运、从事末经许可的广播、没有国籍或虽然悬挂外国旗帜或拒不展示其旗帜、而事实上却与该军舰属同一国籍的嫌疑时,可命令该船舶停船并派人登临和检查的权利;紧追权是指沿海国主管当局有充分理由认为外国船舶违反其国家法律和规章时,可对该外国船进行追逐,继续进行到公海将其拿捕和交付审判的权利;五、论述题 1、论述蒙特利尔公约中关于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规定; 答:对危害国际民航安全非法行为的确定的根据是东京公约、海牙公约、蒙特利尔公约及其补充议定书;依据上述条约,危害国际民航安全非法行为属于犯罪行为,这些行为包括: 1任何人在飞行中的航空器内采取暴力或暴力威胁,或用其他恐吓方式,非法劫持或控制该航空器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 2对飞行中的航空器内的人采取暴力行为,从而危及该航空器的安全;3破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使其受损,而不能飞行或危及它的飞行安全; 4在使用中的航空器内放置或使他人放置某种装置或物质,可能破坏该航空器;或使其受损坏以致不能飞行或危及其飞行安全; 5破坏或损害航行设备或妨碍其工作,足以危及其飞行安全;6故意传送虚假情报,从而危及飞行中的航空器的安全 7对国际机场内的人采取暴力,造成或足以造成重伤或死亡,危及或足以危及该机场安全的行为; 8破坏或严重损坏国际机场的航空设备及停放在机场未使用的航空器或中断机场服务;注:7和8是补充蒙特利尔公约议订书的规定;如果只问蒙特利尔公约的规定,7和8可以不答;2、试述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 1人身不可侵犯,外交代表不受任何方式的逮捕和监禁; 2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①外交代表的私人寓所如使馆馆舍享有同样的不可侵犯权及保护;②接受国不得侵犯外交代表的文书、信件以及财产; 3管辖的豁免①刑事管辖豁免,外交代表触犯了接受国的刑律,接受国的司法机关不得对其进行审判和处罚;②民事和行政管辖豁免,外交代表卷入民事纠纷,接受国的法院不得对其实行审判和处罚; 4免税免检,外交代表免除一切对人对物课征的区域的或地方的捐税; 5其他特权和豁免;国际公法形考作业三一、不定项选择题:1、条约无效的理由包括ABCA.诈欺B、错误C、贿赂D、与强行法抵触2、下列属于安理会职权的有ABCA、促使和平争端解决B、制止侵略行为C、采取必要武力行动维持国际和平D、停止会员国权利3、国际争端的强制解决方式包括ABCDA、反报B、报复C、平时封锁D、干涉4、以下哪些实体可以请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ABA、联合国大会B安理会C、中国D、欧洲联盟5、国际常设法院于CA、1899B、1900C、1922D、1928二、填空题 1、条约的缔结程序包括谈判、签署、批准和交换批准书; 约文的议定、约文的认证、表示同意接受条约拘束、交换或交存批准书2、国际组织无论名称为何,他的主要机关都有三个,即决策机关、执行机关和行政机关;3、联合国的六个主要机关是:大会,安全理事会,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4、传统的国际法上非强制的解决国际争端的方法有政治方法和法律方法;5、国际法院的职权有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理权;三、名词解释 1、条约的保留答:是指一国于签署,批准,接受,赞同或加入条约时所做之片面声明,不论措辞或名称如何,其目的在于摈除或更改条约中若干规定对该国施用之法律效果.2、联合国专门机构答:联合国专门机构是根据政府间缔结的国际条约建立的,在经济、社会、文件、教育和卫生等特定领域内负有广泛责任、并根据与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缔结的协定与联合国建立联系的专门性国际组织;3、斡旋答:斡旋是指由第三方为争端当事国提供有利于他们接触和谈判的使得条件,提出自己的建议或转达各方的意见,从而促使当事国开始谈判或者重新开始业已停止的谈判; 4、和解答:又称调解,是当事国将争端提交一个由若干成员组成的委员会,委员会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报告,阐明事实并提出解决争端的建议,以设法使争端当事国达成协议;四、简答题:1、简述条约的修订答:答:条约的修订指条约的当事国于条约有效期间改变条约的某些规定的行为;者和缔结条约一样,是由当事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科学等方面关系的发展变化需要决定的;修订条约也是国家的缔约行为,同样须以协议为之并按条约的缔结与生效规则进行;一般情况下,双边条约的修订与订立一定新的条约所适用的规则并无区别;而多边条约的修订与订立条约的情况不完全相同,有两种情形,分别为条约的修正、条约的修改;2、简述安理会的表决程序答:安理会的每个理事国有一个投票权; 1程序事项,由15个理事国中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 2程序事项以外的一切事项,以包括五个常任理事国在内的9个理事国的可决票决定;3、简述惩治战争犯罪的原则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一系列国际文件和国际法庭的审判确立了惩治战争犯罪的原则,主要有:1追究犯罪者的个人刑事;2官方身份不免除个人责任;3政府或上级命令不免除刑事责任原则;4上级责任原则;5不适用法定时效原则; 除上述原则外,还有一些其他原则:如被控有违反国际法罪行应得到公平审判;不违反国内法不能作为免除实行国际罪行者之责任;不溯及既往等原则;五、论述题1、试述联合国的宗指和原则答:联合国的宗旨:①维持国际和平安全; ②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关系; ③促成国际合作; ④构成一个协调各国行动的中心,已达成上述共同的目的; 联合国的原则:①联合国系基于各会员国职权平等的原则; ②各会员国应一秉善意,履行其依宪章所担负的义务;③各会员国应以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 ④各会员国在其国际关系上不得使用武力或以武力威胁,或以与联合国宗旨不符的任何其他方法,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的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 ⑤各会员国对于联合国宪章规定采取的行为,应尽力予以协助;联合国对任何国家正在采取防止或执行行动时,各会员国对该国不得给予协助; ⑥联合国在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保证非会员国遵行上述原则;⑦宪章中的任何规定都不得视为授权联合国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项;2、试述国际法院的职权答:国际法院的职权包括诉讼管辖权和咨询管辖权 1诉讼管辖权; 国际法院的诉讼管辖权是指国际法院审理争端当事国提交的诉讼案件的权利;国际法院的诉讼当事国包括以下三类国家:联合国会员国;联合国的会员国同时也是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联合国的会员国的国际法院规约的当事国;其他国家,预先向国际法院交存声明,表明承认国际法院管辖权,保证执行国际法院的判决的国家; 国际法院受理的案件有:各当事国提交的一切案件;联合国宪章或其他现行条约及协定中所特定的一切案件;根据国际法院规约提交的案件; 2咨询管辖权联合国大会、安理会可就任何法律问题请求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经联合国大会授权的联合国机关及其专门机构只有权请求国际法院就其职权范围内法律问题发表咨询意见;任何联合国会员国无权请求,亦不得阻止国际法院发表咨询意见;国际公法形考作业四一、请分析国际法经曲案例“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案”; 答: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对德国战犯的审判,不仅创立了惩治战犯的各项原则,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国际法特别是战争法付诸实施并得到了发展,它还表明建立国际法庭惩治战争犯罪是一种使国际法得以遵守和执行的良好形式,为以后建立国际审判罪犯的机制积累了经验;纽伦堡法庭审判德国战犯的根据一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二是关于控诉及惩处欧洲各轴心国家主要战犯协定及其附件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二、请阅读并介绍一部国际公法经典着作答:格劳秀斯于1625年发表的战争与和平法第一次系统地论述了国际法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当时国际法的一切范围,不仅全面论述了战争是否合法,战争合法的原因,战争的规则等战时国际法,而且论述了国家主权、财产的性质及其取得的方式,领土的取得及其他平时国际法规则,特别是其中的海洋自由论对海洋自由原则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功绩,在这部着作中,格劳秀斯还对国际法学提出一些研究主张,如提出国际法的效力根据主要是自然法,还有一部分为意志法,这一主张颇具影响并形成了一个学派; 格劳秀斯在其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的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很快受到了欧洲国家的重视并不断被付诸实践也得到了威斯特伐利亚公会的默认,使国际法形成了一个独立的法律体系; 附阅读:纽伦堡审判纽伦堡审判是由欧洲国际军事法庭进行的;该法庭是按照1945年关于控诉及惩处欧洲各轴心国家主要战犯协定及其附件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而设立的;它由苏、美、英、法四国各指派一名法官组成;截至1945年末,加入上述规定的国家除苏、美、英、法外,还有澳大利亚、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丹麦、埃塞俄比亚、希腊、海地、洪都拉斯、印度、卢森堡、荷兰、新西兰、挪威、巴拿马、巴拉圭、波兰、乌拉圭、委内瑞拉和南斯拉夫;这些国家就是法庭的原告;并且这些国家各指派了1名检察官,组成侦查和起诉委员会;该委员会于1945年10月18日向法庭提起控诉的被告有6个组织和22名德国首要战犯; 六个犯罪组织是:①纳粹党的领导团;是以元首希特勒为首的国社党的正式组织,其目的是帮助纳粹党取得和保持对德国的控制;被控使被吞并的地区同化于德国,迫害犹太人,虐待战俘等罪行; ②秘密警察队和保安勤务处;前者是元首的警卫队,后者自1936年与前者结合在一起;被控罪行主要有迫害犹太人,残暴杀人,推行奴隶性劳动计划,虐待和杀害战俘; ③党卫军;是元首的警卫队,被控积极参加导致侵略战争的行动,迫害和消灭犹太人,滥施暴行和杀害,实施奴隶性劳动计划,虐待和杀害战俘等罪行; ④突击队;是个政治性的组织,是德国国社党的坚强臂膀;对宣传国家社会主义,反犹太人,建立纳粹恐怖统治起了重要作用;被控参与对犹太人的暴行,野蛮虐待集中营的被囚者; ⑤德国内阁;包括1933年元月30日以后的普通内阁成员、德国内阁国防委员会成员以及秘密内阁会议成员;被控犯有侵略战争阴谋,公布犯有被欧洲国际军事法庭宪章规定的罪行; ⑥参谋本部及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是以希特勒为统帅的最高军事权力机关,居于支配地位;被控犯罪的组织成员130人,罪行是积极参与和进行希特勒的所有犯罪国际罪行活动;被控告的德国首要战犯有:赫门·威廉·戈林,鲁道尔夫·赫斯,乔西姆·冯·里宾特洛普,威廉;凯特尔,恩斯特·卡登勃伦纳,阿尔弗来特·罗森堡,汉斯·佛兰克,威廉·佛利克,茹留斯·斯特莱彻,瓦尔特·冯克,卡尔·杜尼兹,艾利区·莱德尔,巴尔多·冯·舒拉赫,弗立兹·索克尔,阿尔弗来特·约德尔,阿都尔·赛斯——殷奎特,,阿尔伯特·斯比尔,康士坦丁·冯·牛赖特,马丁·鲍尔曼,沙赫特,巴本和弗立茨;这22名被告均被控犯有破坏和平罪;战争罪和反人道罪;并参与制定或执行犯有这些罪的共同计划和阴谋; 法庭依其宪章的规定确立了它对罪犯和罪行的管辖权;宪章第6条规定:“依本宪章第1条所称的协定,为审讯并惩罚欧洲轴心国家的首要战犯而设立的法庭对于为欧洲轴心国家的利益而犯有下列罪行之一者,不论其为个人或为组织的成员,均有审讯及惩罚之权:本法庭对于下列各行为,或其中任何一种行为,有管辖权;犯有此种行为者应负个人责任:①破坏和平罪:指策划、准备、发动或进行侵略战争,或违反国际法条约、协定或保证之战争,或参与实施上述任何罪行的共同计划或阴谋②战争罪:指违反战争法规或惯例;此种罪行包括,但不限于:杀害或虐待属于占领区或在任何占领区的平民,或为从事奴隶性劳役或为其他目的而将平民劫持;杀害或虐待战俘或海上人员,杀害人质,掠夺公私财产,恣意破坏城市乡镇,或非为军事需要而进行毁坏; ③违反人道罪:指战争发生前或战争期间对于任何平民的杀害、灭种、奴役、放逐及其他不人道的行为,或基于政治、人种,或宗教之理由而目的在于进行属于本法庭管辖之任何犯罪活动或与此有关的迫害行为,至于其是否违反罪犯所在地国的法律在所不问;参与制定或实施旨在犯上述任何罪行的共同计划或阴谋的领导者、组织者、教唆者与同谋者,对于任何人为实现这种计划而作出的一切行为都要负责;”第9条规定:“在审判任何团体或组织的任何个别成员时,法庭可以宣告该个人的所属的团体或组织在和该个人得被判处罪行的任何行为有关的情形下为犯罪组织……”另外,宪章第10条还规定:“在团体或组织经法庭宣告为犯罪组织的情形下,任何宪章签字团的国内主管机关均有权参加该组织的个人交付其国内的、军事的或占领当局的法庭审判;在这种情形下,团体或组织的犯罪性质应认为已经确定,而不应有所疑问;”法庭自1945年11月20日开始审讯,共举行了403次公审庭,讯问了94名证人并收到了143名证人的书面证言;法庭还指派了若干委员听取有关各个组织的证据;听取辩护方的101名证人的证言,收到其他证人提供的1809份誓证书;收到了为各政治领导人提出的3.8万份誓证书,为党卫军提出的136230誓证书,为突击队提出的1万份誓证书,为保安勤务处提出的7万份誓证书,为参谋本部及国防军最高统帅部提出的3000份誓证书,为秘密警察队提出的2000份誓证书;还听取了22名证人为各个组织提供的证言;法庭的审讯活动于1946年8月31日结束,于9月作出判决,并于9月30日至10月1日宣布了判决书; 判决书宣布:①纳粹党的领导团是犯罪组织;因为它是以元首为首的国社党的正式组织,它的首要目的和活动是帮助纳粹党取得和保持对德国的控制;为此而使吞并的地区同化于德国,对犹太人的迫害,奴隶性劳动计划的实施和对战俘的虐待等;依宪章规定这些行为均属犯罪的; ②秘密警队和保安勤务处是犯罪组织;因为它被用以迫害和消灭犹太人,在集中营实行残暴和杀人行为,管理在占领区实行不法行为,实行奴隶劳动计划,虐待和杀害战俘等;依宪章规定这些行为属犯罪行为; ③党卫军是犯罪组织;因为它被用以进行迫害和消灭犹太人,在集中营里滥施暴行和杀害,在管理占领。
国际公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f01c8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12.png)
国际公法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主要来源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国际条约B. 国际惯例C. 国内立法D. 国际法院判决2. 联合国安全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有哪几个?A. 中国、法国、俄罗斯、美国、英国B. 中国、法国、俄罗斯、美国、德国C. 中国、法国、俄罗斯、印度、巴西D. 中国、法国、俄罗斯、日本、英国3. 国际法院的判决具有以下哪种性质?A. 强制力B. 建议性C. 指导性D. 参考性4. 国际法上的“领土完整”原则是指什么?A. 国家领土不可侵犯B. 国家领土必须完整C. 国家领土必须统一D. 国家领土必须独立5. 国际法上的“自卫权”是指什么?A. 国家在受到攻击时可以采取的反击措施B. 国家在受到威胁时可以采取的预防措施C. 国家在受到挑衅时可以采取的报复措施D. 国家在受到侵犯时可以采取的防御措施6. 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包括哪些方面?A. 遵守国际法义务B. 赔偿因违反国际法义务造成的损害C. 接受国际法院的裁决D. 所有上述7. 国际法上的“平等原则”是指什么?A. 所有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平等B. 所有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平等C. 所有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发言权平等D. 所有上述8. 国际法上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要求国家在争端中采取哪些行动?A. 通过谈判、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端B. 通过武力解决争端C. 通过经济制裁解决争端D. 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争端9. 国际法上的“不干涉内政”原则是指什么?A. 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B. 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外交政策C. 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领土完整D. 国家不得干涉其他国家的主权10. 国际法上的“保护责任”是指什么?A. 国家有责任保护其公民免受侵害B. 国际社会有责任保护遭受严重人权侵犯的人民C. 国家有责任保护其领土免受侵害D. 国际社会有责任保护国家免受侵略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国际公法与国内法的区别。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16ef0c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6.png)
国际公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是什么?A. 国家主权平等B. 互不干涉内政C. 互不侵犯D. 所有选项都是2. 根据国际公法,国家主权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A. 政治独立B. 经济自主C. 领土完整D. 所有选项都是3. 国际法上的“自决权”是指什么?A. 国家有权决定自己的政治地位B. 人民有权自由选择自己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制度C. 国家有权自由发展自己的经济D. B和C都是4. 国际公法中的“用尽当地救济”原则是指什么?A. 在国际争端中,必须首先寻求国内法律的解决B. 在国际争端中,可以忽略国内法律的解决C. 国内法律无法解决争端时,可以直接提交国际法院D. 国际法院可以代替国内法院解决争端5. 国际公法中的“不干涉原则”主要针对哪些行为?A. 干涉他国内政B. 干涉他国经济C. 干涉他国文化D. 所有选项都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6. 国际公法的渊源包括以下哪些?A. 国际条约B. 国际习惯C. 国际法的一般原则D. 司法判例7. 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责任”包括哪些方面?A. 国家行为的合法性B. 国家行为的不当性C. 国家行为的补救措施D. 国家行为的赔偿责任8. 国际公法中的“人道主义干涉”需要满足哪些条件?A. 存在严重的人道危机B. 国内政府无力或不愿采取措施C. 得到联合国安理会的授权D. 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9. 国际公法中的“领土完整”原则包括哪些内容?A. 国家领土的不可侵犯性B. 国家领土的不可分割性C. 国家领土的不可变更性D. 国家领土的不可剥夺性10. 国际公法中的“和平解决争端”原则包括哪些方式?A. 谈判B. 调解C. 仲裁D. 强制执行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国家豁免权”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2. 简述国际公法中的“外交保护”原则,并说明其适用范围。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3. 论述国际公法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中的作用。
《国际公法》含答案
![《国际公法》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14dfa5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21.png)
《国际公法》含答案单选题1、( ) 可以引起国家继承。
正确选项1.国际法主体发生变化(V)2、( )被视为是近代国际法形成的标志的事件之一。
正确选项1.威斯特伐利亚和会的召开(V)3、( )不能行使紧追权。
正确选项1.民用商船(V)4、()是国际组织的最高机关,由组织全体成员组成。
正确选项1.决策机关(V)5、()是条约终止的原因之一。
正确选项1.情势变迁(V)6、()是指以在沿海岸向外凸出的地方或沿海岛屿的外缘上选定若干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连成直线,形成沿海岸的坡折线。
正确选项1.直线基线法(V)7、“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 )的待遇。
正确选项1.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V)8、《国际民用航空公约》是( )签订的。
正确选项1.1944年在芝加哥(V)9、1702年,荷兰著名法学家()在他发表的《海洋领有论》中提出把海洋区分为领海和公海,指出领海属沿岸国主权管辖,公海则不属于任何国家。
正确选项1.宾刻舒克(V)10、18世纪末,()首先提出编纂国际法的倡仪。
正确选项1.边沁(V)11、被誉为国际法创始人的是荷兰著名法学家( )。
正确选项1.格老秀斯(V)12、处理国际组织日常工作的常设机构是()。
正确选项1.行政机关(V)13、从国家结构形式上看,美国是()正确选项1.复合国(V)14、当某一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发生冲突时,通常的原则是()。
正确选项1.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联合国宪章优先(V)15、地面国家为了维护本国的经济利益,有权保留()。
正确选项1.国内运输权(V)16、第一个惩治危害国际民航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国际公约是()。
正确选项1.《东京公约》(V)17、对于发生在公海上的船舶碰撞或其他航行及船长或其他服务人员的刑事或纪律责任事项,由()专属管辖。
正确选项1.船旗国或有关人员所属国(V)18、对于宽大陆架国家确定大陆架的宽度从领海基线量起最多可划到()正确选项1.350海里(V)19、各国军舰在公海上可命令从事海盗行为的嫌疑船停船而对其进行()。
国际公法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国际公法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00fe7fbedd88d0d233d46a3a.png)
国际公法相关试题及答案(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国家财产豁免权[1992]答案:是国家作为所有权主体的特殊地位而享有的一种特殊待遇。
根据这种权利,主权国家的任何财产不受其他主权者的管辖。
2.引渡[1990]答案:引渡是指一国把在该国境内而被他国追捕、通缉或判刑的人,根据有关国家的请求移交给请求国审判或处罚。
二、简答题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993]答案:相互尊重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三、填空1.侵犯国家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就是破坏_________,在国际法上构成严重的_________。
[国家的主权非法行为] 2.国家的基本权利一般包括独立权、平等权,还有________和_________。
[自保权管辖权] 3.各国公认、_________和_________是国际法基本原则的三大特征。
[具有普遍意义构成国际法的基础或核心] 4.国际法的主体除国家外,正在为民族独立进行斗争并已组成自己政治组织的_________以及__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国际法的主体。
[被压迫民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组织] 5.国家主权是国家最重要的属性,是国家固有的在国内的________权力和国际上的_________权力。
[最高独立] 6.沿海国内水、领海、_________和群岛国的群岛水域以外的全部水域称为公海。
[专属经济区] 7.庇护制度是指一个国家对于遭受追诉的________给以保护,并拒绝将他引渡给另一国。
[外国人] 四、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正确的在括号内写上\对\,错误的在括号内写上\错\。
1.我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是我国领海。
[1988]答案:对。
2.非经外国同意,法院地国不得查封、扣压其财产,但在特别紧急的情况下,法院地国可以外国在其境内的财产作为诉讼担保。
国际公法作业答案
![国际公法作业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75a43b670fe910ef12d2af90242a8956becaa36.png)
国际公法03_0001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 C )的待遇.A. 不低于于给予本国国民B. 等于给予本国国民C. 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D. 等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2.外交关系法体系中最重要的公约是(C )A. 特别使团公约B. 哈瓦那外交官公约C.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D. 联合国特权与豁免公约3.我国缔约权由( A )行使.A. 国务院B. 外交部C. 国家主席D. 全国人大常委会4.我国的原始国籍取得制度采用的原则是( A ).A. 双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B. 单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C. 出生地原则为主、单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D. 出生地原则为主、双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5.以下使馆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与豁免( A ).A. 使馆的外交人员B. 服务人员C. 领事D. 行政人员6.中国迄今共颁布过( D )部国籍法.A. 1B. 2C. 3D. 47.外交团是( A )方面的团体.A. 外交礼仪B. 外交使团C. 领事D. 私人8.在多边条约的部分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B ).A. 条约的重新实施B. 条约的修改C. 条约的修正D. 条约的解释9.条约的缔结程序之一是( A ).A. 认证条约约文B. 保留C. 修正D. 终止实施10.根据1969年条约法公约和1986年条约法公约,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以书面缔结并受( B )支配的国际协议.A. 缔约国国家元首个人意志B. 国际法C. 国际私法D. 缔约国国内法11.关于国籍丧失,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C ).A.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自动丧失中国国籍B. 中国公民如属外国人的近亲属,可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C. 国家公务员和退伍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D. 中国公民定居国外,经申请批准可以退出中国国籍12.( C )是条约终止的原因之一.A. 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B. 条约内容违反国际法强行规则C. 情势变迁D. 违反自由同意13.国家依法赋予出生国籍的原则之一是( D ).A. 归化B. 申请加入C. 领土交换D. 出生地主义14.使馆制度(即常住使团制度)产生于( A )世纪,他对以后外交关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A. 15B. 16C. 17D. 1815.领事馆是( D )A. 全权外交代表机关B. 使馆的组成部分C. 临时使团D. 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16.(C )首次以普遍性国际文件的形式对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具体内容作出了系统而详细的阐释.A. 联合国宪章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 世界人权宣言D. 消除种族歧视公约17.外交团的职能在于( D ).A. 谈判B. 协商C. 合作D. 礼仪18.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 B ).A.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 世界人权宣言C. 禁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D. 禁止和惩治种族隔离罪公约19.使馆馆舍可用于( D )A. 保护政治犯B. 关押本国人C. 关押犯罪的侨民D. 开展使馆职务工作20.认为一国对其境内的外国人所负的责任以该国对本国人所负的责任为限,这是外国人待遇标准理论中的( B )主义.A. 客观标准主义B. 主观标准主义C. 平行主义D. 世界主义二、多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引起条约无效的原因包括( ABCD ).A. 诈欺B. 错误C. 贿赂D. 与强行法抵触2.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包括( ABCD ).A. 公民和政治权利B.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C. 民族自决权D. 环境权3.下列属于条约约文认证方式的有( ABD ).A. 草签B. 待核准的签署或暂签C. 批准D. 签署4.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包括下列内容(ABCD).A. 人身不可侵犯B. 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C. 管辖豁免D. 免税免验5.使馆人员中,派遣国须征求接受国同意的包括( AC ).A. 使馆馆长B. 政务参赞C. 武官D. 馆长家属6.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 ACD ).A. 国民待遇B. 超国民待遇C. 互惠待遇D. 最惠国待遇7.原始国籍的取得方式包括(ABC ).A. 血统主义B. 出生地主义C. 混合主义D. 分割主义8.一国派遣使馆人员不需要征得接受国同意的有( CD ).A. 使馆馆长B. 各类武官C. 各种参赞D. 使馆秘书9.引渡的法律依据包括(ABCD).A. 双边引渡条约B. 多边引渡协议C. 国内引渡法D. 双边司法协助协定10.下列属于使馆职务的包括( ABCD ).A. 调查职能B. 谈判职能C. 保护智能D. 促进合作职能11.关于国际法上的特别条约,下列啷一种说法正确( BC ).A. 是造法性条约B. 是契约性条约C. 是国际法的渊源D. 不可能成为国际法的渊源12.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 BCD ).A. 特使B. 大使C. 公使D. 代办13.下列属于使馆职员的包括( ABD ).A. 参赞B. 司机C. 警卫D. 会计14.国内外交机关包括(BCD).A. 使馆B. 国家元首C. 政府D. 外交部门15.国际人权法中的人权保障方式包括( ABCD ).A. 国内立法措施B. 国家间控诉机制C. 个人来文机制D. 国内救济措施16.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可以是( AB ).A. 国家B. 联合国C. 公司D. 个人17.引渡的程序包括( ABC ).A. 请求引渡的提出B. 引渡的对象移交C. 引渡请求的审查D. 引渡结果的报告18.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两个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公约是( CD ).A. 防止及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B. 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C.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19.国内的外交机关有( ABD ).A. 国家元首B. 政府C. 司法机关D. 外交部门20.从国际法实践来看,国籍的概念可以适用于(ABC).A. 法人B. 自然人C. 船舶D. 国家三、案例分析题(共2道试题,共20分.)1.英伊石油公司案案情1933年4月,伊朗政府(当时称波斯)与英国一家私有公司一英伊石油公司签订一项协定,授予后者在伊朗境内开采石油的特许权.1951年3月到5月间,伊朗议会颁布若干法律,宣布对其境内的石油工业实行国有化的原则,并规定了有关程序.这些法律的实施引起了伊朗政府与英伊石油公司间的争端.英国政府支持该英国公司的主张,并以行使外交保护权的名义,于1951年5月26日以单方申请的形式在国际法院对伊朗提起诉讼.英国政府主张国际法院对该争端有管辖的主要依据是英、伊双方曾发表的接受国际法院强制管辖权的声明和属于声明范围的伊朗与第三国及与英国缔结的若干协定.伊朗政府对国际法院对该争端的管辖权提出反对意见,其主要理由是,根据伊朗接受法院强制管辖权声明的文本,法院的管辖权限于有关在该声明发表后伊朗缔结的条约的争端.1951年7月5日,在法院对争端是否有管辖权的问题还悬而未决的情况下,应英国政府的请求,法院发布临时保全措施.1952年7月22日,法院以九票赞成,五票反对,作出法院对该案没有管辖权的最终判决.同时宣布终止此前发布的保全措施.国际法院的判决中指出,法院的管辖权只能建立在争端当事国同意的基础上;在本案中,为各当事国根据法院规约第36条2款所作的接受法院强制管辖权的声明,即英国1940年2月28日的声明和伊朗1930年10所作、1932年9月19日所批准的声明.由于法院只能在双方声明相吻合的范围内具有管辖权,因此法院管辖权必须由接受管辖范围更具限制性的声明来决定;在此,为伊朗的声明.根据伊朗政府接受法院强制管辖权的声明,法院仅对有关伊朗接受的条约或协定的适用问题的争端具有管辖权.伊朗声称,根据声明的措词,法院的管辖权限于声明批准之后伊朗所缔结的条约,而英国主张伊朗在声明之前所缔结的条约也属法院管辖权的范围.法院认为,它的管辖权不能建筑在对伊朗声明纯语法性的解释上.它的解释只能来自于以自然的合理的方式阅读声明文本,并充分考虑伊朗声明时的意图.这样做的结果使法院得出结论:只有伊朗声明批准后伊朗所缔结的条约属于法院管辖权的范围.因为,伊朗有特别的理由可以表明,它是以一种非限制性的方式起草它的声明的,它排除声明前的一切条约.事实上,在伊朗发表接受法院管辖权的声明之前它刚刚单方宣布废除与外国缔结的有关治外法权制度的所有条约.在这种背景下,它不可能主动提出把有关这些条约的争端提交一国际法庭裁决.此外,伊朗政府的此等意图亦为伊朗国会批准声明的法律证明.该法律申明,它指的是声明批准以后政府将缔结的条约和协定.英国方面提出,即使法院的上述解释可以接受,法院仍可以根据英伊两国1857年条约第9条中的与1903年贸易条约第2条中的最惠国条款对本争端具有管辖权.英国认为,该条款使它能够援引伊朗在其接受法院管辖权声明之后与第三国缔结的若干条约作为法院管辖权的依据.法院拒绝接受英国的观点.问题: (1)国际法院认定这种特许权协定不构成国际法上条约的法律与事实依据是什么(2)一国政府与一外国公司签定的合作开采其自然资源的协定的法律性质是什么这种协定应受何种法律调整为什么(3)一国政府是否有权变更或废除它与一外国公司签定的合作开采其自然资源的协定该国政府是否对其为公共目的的单方废除这种协定行为承担国际责任答案:(1)根据条约法公约,条约是国际法主体间签订的协议,非国际法主体间订立的协议不能构成条约.本案中,伊朗政府只是与英国的一个公司(英伊石油公司)签订的协议,而不是和英国政府签订的协议,故该特许协定不能构成国际法上的条约.事实上,该特许协定不过是一国政府与一个外国法人之间的一个租让合同,英国政府不是合同的当事人,它不能构成英、伊两国政府的联系.(2)一国政府与一外国公司签定的合作开采其自然资源的协定的法律性质是合同(租让合同).因为本案中缔约双方是在平等的地位上通过谈判及交换对价,根据国家缔约方立法确定其权利义务关系,并经国家缔约方政府依法定程序审批成立的,因此本合同具有国内法上合同的性质,应属国内法调整.(3)无权.应当承担责任.2、诺特鲍姆案案情:诺特鲍姆1881年生于德国汉堡,其父母均为德国人.依德国国籍法规定,诺特鲍姆出生时即取得了德国国籍.1905年,在他24岁时离开了德国到危地马拉(以下简称危国),居住并在那里建立了他的商业活动中心和发展事业.直到1943年他的永久居所地都在危国,大约在1939年他离开危国到达德国汉堡,并于同年10月到列支敦士登(以下简称列国)作暂短的小住,然后于同年10月9日,以德国进攻波兰为标志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一个多月后他申请取得了列国的国籍.依列国1934年1月4日公布的国籍法规定,外国人取得列国国籍必须的条件是:必须证明他已被允许若取得列国国籍就可以加人列支敦士登的家乡协会,免除这一要求的条件是须证实归化后将丧失他以前的国籍——至少在列国居住3年,但这个条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作为例外而免除;申请人需要与列国主管当局签订一项关于纳税责任的协议并交纳入籍费.如符合上述规定的条件并经列国主管机关的审查批准,列国国王可以赋予他国籍.诺特鲍姆申请取得列国国籍,同样适用该法的规定.但他寻求了3年居留期的例外,并交了25000瑞士法郎给列国的摩伦公社和12500瑞士法郎的手续费,以及1000瑞士法郎的入籍税,并交了申请应缴纳的一般税和3万瑞士法郎的安全保证金以满是规定.同年10月13日,列国国王发布敕令,准他人籍和发给国籍证明.10月15日他取得了列国摩伦(Mauren)公社公民资格,10月17日他得到完税证明,10月20日他进行了效忠宣誓,10月23日他签订了纳税协议.10月20日,他得到了列国政府颁发的国籍证书和护照.同年12月1日,他得到了危国驻苏黎世总领事馆签发的入境签证.1940年初,他返回了危国,继续从事他的商业活动,并申请将他在外国人登记册上注明的德国国籍改为列国国籍,得到了危国当局的准许.1941年12月11日,危国向德国宣战.1943年11月19日,危国警察当局逮捕了诺特鲍姆,并把他交给了美国军事当局拘留在美国.同时扣押和没收了他在危国的财产和商店.危国还于1944年12月20日作出了取消把他登记为列国国民的行政决定.1946年,他获释放后,向危国驻美国领事馆申请返回危国,遭到了拒绝后,他只得到列国居住.同年7月24日,他请求危国政府撤销1944年关于取消他登记为列国国民的决定,也遭到了拒绝.致使列国于1951年12月7日向国际法院提起诉讼,反对危国逮捕诺特鲍姆和没收他的财产,认为这是违反国际法的,应给予损害赔偿和补救.危国对国际法院的管辖权提出了初步反对.法院于1953年11月18日对管辖权作出裁决,确认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否定了危国关于管辖权的初步反对.之后,对本案进行了审理,并于1955年4月6日作出判决:驳回列国的请求,支持危国的抗辩,认为危国提出了一项很好的原则,即国籍是个人与国家间联系的基础,也是国家行使外交保护的唯一根据.但法院并不认为由于列国赋予了诺特鲍姆国籍,它就有了对抗危国的根据,法院也没有考虑诺特鲍姆列国的国籍效力.问题:(1)何为实际国籍原则为什么国际法院否定了列支敦士登的国籍是诺特鲍姆的实际国籍(2)危地马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对诺特鲍姆采取的措施是否符合国际法答案:(1)实际国籍原则指的是:国籍要符合个人与国籍国之间有最密切实际联系的事实.最密切联系的事实根据惯常居住地、利益中心地、家庭联系地等.如果以一国的国籍来反对别国时,该国籍必须符合实际情况.这也是危国抗辩得到法庭支持的原因.在本案中诺特鲍姆具有两种国籍,即危国——出生取得,列国——归化取得.从诺特鲍姆的一生活动来看,他虽然取得了列国国籍,但他与列国的联系并不密切,而长期侨居在外从事商业活动,那么在实践中个人与他国国籍之间的法律关系应为一种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从本案来看,诺特鲍姆虽然取得列国国籍,但与列国并没有建立一种特定的权利义务关系,所以法院否定了列国为他的实际国籍.(2)不符和国际法.因为在危国,诺特鲍姆属于外国人,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外国人与所在国国民应处于平等地位,如享有民事权利中的人身自由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财产权、债权、知识产权等.显然危国政府逮捕诺特鲍姆、没收财产的做法不符和国际法.国际公法03_0002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在多边条约的全体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C ).A. 条约的重新实施B. 条约的修改C. 条约的修正D. 条约的解释2.现代国际法上,人权的含义是指( A ).A. 人所享有或应享有的基本权利B. “天赋人权”C. 对少数民族保护的权利D. 国际社会对人权的保护3.“归化”是指( C )取得国籍.A. 因出生B. 因婚姻C. 因申请D. 因收养4.中国迄今共颁布过( D )部国籍法.A. 1B. 2C. 3D. 45.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签订于( C ).A. 1961年B. 1962年C. 1963年D. 1964年6.使馆制度(即常住使团制度)产生于( A )世纪,他对以后外交关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A. 15B. 16C. 17D. 187.国家通过使领馆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叫做(B ).A. 国家保护B. 外交保护C. 使馆保护D. 领事保护8.( C)首次以普遍性国际文件的形式对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具体内容作出了系统而详细的阐释.A. 联合国宪章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 世界人权宣言D. 消除种族歧视公约9.根据1969年条约法公约和1986年条约法公约,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以书面缔结并受( B )支配的国际协议.A. 缔约国国家元首个人意志B. 国际法C. 国际私法D. 缔约国国内法10.我国缔约权由( A)行使.A. 国务院B. 外交部C. 国家主席D. 全国人大常委会11.外交关系法体系中最重要的公约是( C ).A. 特别使团公约B. 哈瓦那外交官公约C. 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D. 联合国特权与豁免公约12.请求国只能以引渡请求中所指控的罪名或列明的刑期进行审判或执行刑罚,未经被请求国同意,不得对该人在引渡前所犯的其他罪行进行处罚,也不得将该人引渡给第三国,这叫( A ).A. 罪行特定原则B. 双重归罪原则C.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D. 或引渡或起诉原则13.认为一国对其境内的外国人所负的责任以该国对本国人所负的责任为限,这是外国人待遇标准理论中的( B )主义.A. 客观标准主义B. 主观标准主义C. 平行主义D. 世界主义14.在多边条约的部分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B ).A. 条约的重新实施B. 条约的修改C. 条约的修正D. 条约的解释15.批准是( D )的一种方式.A. 条约约文拟定B. 条约的认证C. 条约的审查D. 表示同意受条约的拘束16.外交团是( A )方面的团体.A. 外交礼仪B. 外交使团C. 领事D. 私人17.领事执行其职务的范围是( B ).A. 接受国的首都B. 领辖区内C. 接受国的全国D. 接受国的任何城市18.( C )是条约终止的原因之一.A. 违反国内法关于缔约权限的规定B. 条约内容违反国际法强行规则C. 情势变迁D. 违反自由同意19.国家依法赋予出生国籍的原则之一是( D ).A. 归化B. 申请加入C. 领土交换D. 出生地主义20.使馆馆舍可用于( D ).A. 保护政治犯B. 关押本国人C. 关押犯罪的侨民D. 开展使馆职务工作二、多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引渡的条件包括( AD ).A. 双重归罪原则B. 罪行专一原则C. 罪行特定原则D.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2.对于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依据,理论上下列几种观点( ABD ).A. 治外法权说B. 外交代表说C. 国际标准说D. 职务需要说3.国际条约的缔结者可以是( AB ).A. 国家B. 联合国C. 公司D. 个人4.确立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条约有(BC)A. 世界人权宣言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D. 惩治灭种罪公约5.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 ACD ).A. 国民待遇B. 超国民待遇C. 互惠待遇D. 最惠国待遇6.一国派遣使馆人员不需要征得接受国同意的有( CD ).A. 使馆馆长B. 各类武官C. 各种参赞D. 使馆秘书7.使馆馆长的等级包括(BCD).A. 特使B. 大使C. 公使D. 代办8.外交代表的特权与豁免包括下列内容( ABCD).A. 人身不可侵犯B. 寓所、财产和文书信件不可侵犯C. 管辖豁免D. 免税免验9.条约缔结的程序包括(AB ).A. 条约约文的议定B. 条约约文的认证C. 条约约文的审查D. 表示同意受条约的约束10.因加入而取得国籍的方式有( ABC ).A. 自愿申请B. 因婚姻C. 因收养D. 因交换领土11.从国际法实践来看,国籍的概念可以适用于( ABC ).A. 法人B. 自然人C. 船舶D. 国家12.下列属于使馆职员的包括( ABD ).A. 参赞B. 司机C. 警卫D. 会计13.国际人权法的保护对象包括(ABCD).A. 公民和政治权利B.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C. 民族自决权D. 环境权14.根据国民待遇原则,外国人在居留国一般不具有的权利是( BD ).A. 人身权利B. 政治权利C. 民事权利D. 担任公职的权利15.国内的外交机关有( ABD ).A. 国家元首B. 政府C. 司法机关D. 外交部门16.条约无效的原因有(AB).A. 强迫缔结的B. 违反强行法C. 违约D. 情势变迁17.下列属于使馆职务的包括(ABCD).A. 调查职能B. 谈判职能C. 保护智能D. 促进合作职能18.使馆人员中,派遣国须征求接受国同意的包括(AC).A. 使馆馆长B. 政务参赞C. 武官D. 馆长家属19.关于国际法上的特别条约,下列啷一种说法正确( BC ).A. 是造法性条约B. 是契约性条约C. 是国际法的渊源D. 不可能成为国际法的渊源20.下列属于条约约文认证方式的有(ABD).A. 草签B. 待核准的签署或暂签C. 批准D. 签署三、案例分析题(共2道试题,共20分.)1、诺特鲍姆案2、英伊石油公司案国际公法03_0003一、单项选择题(共20道试题,共40分.)1.使馆制度(即常住使团制度)产生于( A )世纪,他对以后外交关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A. 15B. 16C. 17D. 182.“最惠国待遇”是指一国给予某外国的国民的待遇( C )的待遇.A. 不低于于给予本国国民B. 等于给予本国国民C. 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D. 等于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3.中国迄今共颁布过( D )部国籍法.A. 1B. 2C. 3D. 44.外交团的职能在于( D ).A. 谈判B. 协商C. 合作D. 礼仪5.认为一国对其境内的外国人所负的责任以该国对本国人所负的责任为限,这是外国人待遇标准理论中的( B )主义.A. 客观标准主义B. 主观标准主义C. 平行主义D. 世界主义6.根据1969年条约法公约和1986年条约法公约,条约是指国际法主体之间以书面缔结并受( B )支配的国际协议.A. 缔约国国家元首个人意志B. 国际法C. 国际私法D. 缔约国国内法7.领事馆是( D )A. 全权外交代表机关B. 使馆的组成部分C. 临时使团D. 执行领事职务的机关8.我国的原始国籍取得制度采用的原则是( A ).A. 双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B. 单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C. 出生地原则为主、单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D. 出生地原则为主、双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9.以下使馆人员在接受国享有完全的外交特权与豁免(A).A. 使馆的外交人员B. 服务人员C. 领事D. 行政人员10.在多边条约的部分当事国之间修订条约叫做( B ).A. 条约的重新实施B. 条约的修改C. 条约的修正D. 条约的解释11.(C )首次以普遍性国际文件的形式对人权及基本自由的具体内容作出了系统而详细的阐释.A. 联合国宪章B. 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C. 世界人权宣言D. 消除种族歧视公约12.外交团是( A )方面的团体.A. 外交礼仪B. 外交使团C. 领事D. 私人13.国家通过使领馆对在国外的本国国民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叫做(B ).A. 国家保护B. 外交保护C. 使馆保护D. 领事保护14.当某一国际条约与联合国宪章发生冲突时,通常的原则是( A ).A. 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联合国宪章优先B. 联合国宪章优先C. 该条约优先D. 视情况而定,由当事国协商解决15.“归化”是指( C )取得国籍.A. 因出生B. 因婚姻C. 因申请D. 因收养16.使馆馆舍可用于( D )A. 保护政治犯B. 关押本国人C. 关押犯罪的侨民D. 开展使馆职务工作17.我国缔约权由( A )行使.A. 国务院B. 外交部C. 国家主席D. 全国人大常委会18.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签订于( C ).A. 1961年B. 1962年C. 1963年D. 1964年19.请求国只能以引渡请求中所指控的罪名或列明的刑期进行审判或执行刑罚,未经被请求国同意,不得对该人在引渡前所犯的其他罪行进行处罚,也不得将该人引渡给第三国,这叫( A ).A. 罪行特定原则B. 双重归罪原则C. 政治犯不引渡原则D. 或引渡或起诉原则20.联合国大会1948年通过的全面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文件是( B ).A. 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B. 世界人权宣言C. 禁止和惩治灭绝种族罪公约D. 禁止和惩治种族隔离罪公约。
国际公法测试题答案
![国际公法测试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de352e87101f69f319538.png)
国际公法测试题答案第一章导论一、单选题1.【答案】B【考点】国际法在中国国内的适用问题【解析】国际法在我国的适用原则:在民商事范围内,中国缔结的条约通常可以直接适用,但当条约与国内法发生冲突时,条约优先适用;民商事以外的条约能否在中国国内直接适用以及如何解决效力冲突问题,需要根据与该条约相关的法律规定,并结合条约本身的情况进行具体考察。
A项中,并不是我国缔结或参加的条约都可以作为国内法直接适用;C项中,并不是任何条约与国内法冲突时都直接并优先适用,一般是民商事条约才可以在国内适用,这里要注意是“可以”而不是“应该”;对于D项所说的WTO协议,其在我国的实施并不是直接适用,而是通过国内立法间接适用。
2.【答案】B【考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解析】本题是考查国际法基本原则即不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该原则是指各国在国际关系上不得以武力或武力威胁侵害任何国家的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也不得以任何与联合国宪章或其他国际法原则所不符的方式使用武力。
乙国不能因为甲国进口进攻性武器而发射导弹摧毁其导弹发射装置,因此乙国的行为不构成自卫,而是涉嫌构成侵略的行为。
3.【答案】C【考点】国际法的特征【解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强制方式不同:国内法是由超越个体之上的国家强制机关保证实施的;而国际社会不存在超国家的强制机构,国际法的强制实施是通过国家单独或集体的行动来实现的。
因此正确答案是C。
二、多选题1.【答案】CD【考点】国际法的渊源—国际习惯的构成要素【解析】国际习惯是指由各国前后一致地不断重复所形成的、并被广泛接受为有法律拘束力的行为规范,A错误;习惯规则一旦形成,原则上对所有国家都有法律拘束力,因此B 错误;AB排除,所以正确答案是CD。
2.【答案】ABC【考点】禁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的例外【解析】禁止使用武力和武力威胁原则是一项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但根据《联合国宪章》的规定,当一国遇有外来入侵时,单独和集体的自卫以及联合国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行动构成了此原则的例外。
国际公法相关试题及答案
![国际公法相关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6e1cb2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ad.png)
国际公法相关试题及答案(2)在国际公法中,下列哪些行为被认为是违反国际法的?(1)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是同一法律领域中的两个不同分支。
()(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都享有领海主权。
()(2)请阐述国际争端解决的方式及其优缺点。
(1)正确答案为ACD。
因为领海主权归属问题涉及国家间的领土争端,属于国际公法的范畴;国际贸易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涉及国际商事法律关系,属于国际私法的范畴;太空垃圾的治理问题涉及外层空间的法律关系,属于国际空间法的范畴。
而跨国公司的经营行为则属于商事领域,与国际公法无关。
(2)正确答案为ABD。
根据国际公法的规定,侵略行为、背信弃义的行为和侵犯他国主权的行为都被认为是违反国际法的行为。
而以违反国内法的方式进行的军事审判则属于国内法范畴,并不违反国际法。
(1)错误。
国际公法与国际私法是两个不同的法律领域,前者涉及国家间的法律关系,后者涉及私人间的法律关系。
(2)错误。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沿海国享有领海主权,而非所有国家都享有。
(1)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不得使用威胁或武力原则、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原则以及民族自决原则等。
这些原则是国际公法的基础,也是各国在国际关系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2)国际争端解决的方式包括谈判、协商、调解、仲裁和司法解决等。
谈判和协商是最常用的方式,优点在于能够直接解决问题,成本较低,而且不伤和气。
调解和仲裁则是在第三方的主持下进行,优点在于能够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和裁决,而且具有更高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司法解决则是在法庭上进行,优点在于具有最高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但成本较高,程序复杂。
各种方式的优缺点不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来解决国际争端。
下列哪一项不是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定形式?下列哪一项不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下列哪一项不是建设工程施工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下列哪一项不是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原则?D.安全第一,奖惩分明正确答案:D.安全第一,奖惩分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公法试题答案一、单选题(共20个题,每题1分,总共20分)1.外国人可以享有国民待遇的权利是( C )A.选举和被选举权 B.担任政府公职的工作权C.民事权利 D.成为军人的权利2.根据《外层空间条约》和《月球协定》等文件的规定,各国可以( C )A.将月球据为己有 B.在月球进行战争C.自由探索和利用外空和天体 D.先占天体3.外国船舶在别国领海的唯一权利是享有无害通过权,根据《海洋法公约》规定,“无害”一词的含义是哪项( B )A.不违反国际惯例B.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安全或良好秩序C.不损害其他国家的领海航行权D.不违反沿海国的法律规章4.W因为沿海国,V国因其未发表任何关于大陆架的法律或声明并且未在大陆架上进行任何活动,在W国不知道的情况下,在W国毗连区海底进行科研钻探活动。
下列判断哪个是正确的?( D )A.根据海洋科研自由的原则,V国行为合法B.因W国从未提出大陆架的主张,V国行为合法C.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但无须承担相应的责任考试大论坛D.V国行为非法,应当立即停止并承担相应的责任5.下列关于大陆架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C )A.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其领海以外依其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B.国家对其大陆架的资源具有主权权利及相应的管辖权,但它又不属于国家的领土,国家对其大陆架不具有领土的完整主权,大陆架上仍允许他国保持某些权利,且不影响其上覆水域及其上空的地位C.沿海国为勘探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的目的对大陆架行使主权权利,但这种权利不是专属的D.大陆架不仅是沿海国陆地领土在其领海之外的延伸,而且是该国管辖范围之内的海底区域6.八角岛是位于乙国近海的本属于甲国的岛屿。
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
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
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
如果这种实际状态持续下去,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一项是正确的?( D )A.根据实际统治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就归属乙国B.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C.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D.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7.甲国人兰某和乙国人纳某在甲国长期从事跨国人口和毒品贩卖活动,事发后兰某逃往乙国境内,纳某逃入乙国驻甲国领事馆中。
兰某以其曾经从事过反对甲国政府的政治活动为由,要求乙国提供庇护。
甲乙两国之间没有关于引渡和庇护的任何条约。
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和制度,下列哪一项判断是正确的?( D )A.由于兰某曾从事反对甲国政府的活动,因此乙国必须对兰某提供庇护B.由于纳某是乙国人,因此乙国领事馆有权拒绝把纳某交给甲国C.根据《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的规定,乙国领馆可以行使领事裁判权,即对纳某进行审判并做出判决后,交由甲国予以执行D.乙国可以对兰某的涉嫌犯罪行为在乙国法院提起诉讼,但乙国没有把兰某交给甲国审判的义务8.下列关于国籍的表达,哪一项是正确的?( A )A.国籍实质上是一种公民资格,表明个人对特定国家的隶属关系B.一个人取得某一国家的国籍,只有依法纳税,才能受其管辖和保护C.国籍的主要作用是在个人和特定的国家之间建立一种一般的、临时的、表面的法律联系D.凡是具有本国国籍的人即是本国人,否则即是外国人9.根据国际法学理论,下列关于国际法的说法哪个是错误的?( D )A.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靠国家单独或集体行动来实现B.国际法具有强制力,依据一般认为是产生于国际交往和发展需要的、国家之间的协议意志或者意志协议。
C.国际法的立法方式不同于国内法D.国际法的主体只有国家和政府间国际组织10.关于国际法不干涉内政原则正确的有( D )A.内政一般以领土为基础,内政的范围与领土范围完全相对应B.内政的实质是国家主权内的管理事项,是否属于一国国内管辖事项以国内法为标准C.某国为解决某国存在的种族间的冲突决定建立种族隔离区,其他国家不得干涉D.干涉不限于武力干涉,可以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各个方面,有隐蔽和公开、直接和间接等形式11.与《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相比,我国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特权豁免条例》增加了给予外交特权豁免的人员种类。
下列何种人是该《条例》增加的?( C )A.使馆外交人员B.外交信使C.持有中国外交签证的人员D.由中国过境的前往第三国的外交人员12.下列各项不具备国际法主体资格的是( D )A.国家B.政府间国际组织C.争取独立的民族D.非政府组织13.下列哪些行为属于不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 B )A. 上海市政府的行为B. 私人团体对外国的不法侵害C. 甲国总统实施的违法行为D. 甲国立法机关的行为14.确立南极法律制度的基本条约是( D )。
A. 《保护南极环境条约》 B.《保护南极海豹条约》C. 《海牙公约》D. 《南极条约》15.依据国际法上的庇护制度,关于受庇护的外国人的地位,下列哪项表述是正确的?( C )A.受庇护的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低于普通外国人B.受庇护人的民事地位与本国公民相同C.受庇护的外国人除非取得了庇护国的国籍,其地位原则上与一般外国人相同D.受庇护人在庇护国享有合法的居留权,各项民事权利与政治权利16.下列哪项是一国对另一国新政府表示承认的依据之一?( B )A.该国新政府必须得到联合国大会的承认B.该国新政府必须对该国实行了有效的统治C.该国新政府必须在地域上实际控制了该国领土的一半以上D.该国新政府必须通过该国宪法程序依法成立的17.国家可以自由决定与其他国家缔约、建交、结盟或进行其他往来,不受他国或国际组织的支配和任何形式的干涉,这是国家( D )的体现。
A. 自卫权B. 管辖权C. 平等权D. 独立权18.我国的原始国籍取得制度采用的原则是( A )。
A. 双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B. 单系血统原则为主、出生地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C. 出生地原则为主、单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D. 出生地原则为主、双系血统原则为辅的混合原则19.关于国籍丧失,以下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C )。
A. 定居外国的中国公民,自愿加入或取得外国国籍的,自动丧失中国国籍B. 中国公民如属外国人的近亲属,可经申请批准退出中国国籍C. 国家公务员和退伍军人不得退出中国国籍D. 中国公民定居国外,经申请批准可以退出中国国籍20.沿海国在大陆架上有( B )。
A. 建造人工岛屿的自由B. 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的自由C. 开发资源自由D. 建立法律之自由二、多选题(共10题,每题2分,总共20分)21.领土取得的新方法包括( ABCD )A.殖民地独立 B.民族自决C.交换领土 D. 收复失地22.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有国家,不论其为沿海国或内陆国,它的船舶均享有无害通过的权利。
下述关于领海中的无害通过制度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ABC )A.船舶通过只要不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就是无害的B.外国船舶在领海内捕鱼,其通过即为损害沿海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C.沿海国为国家安全必要,可在特定区域内暂时停止无害通过D.沿海国可以在通过领海的外国船舶上行使刑事管辖权,以逮捕与在船舶通过期间船上所犯任何犯罪有关的人员和进行与该犯罪有关的调查23.甲国军舰在公海上遇到乙国商船有从事嫌疑时,可以靠近和登上该船进行检查( ACD )A.海盗行为 B.捕鱼行为C.贩奴行为 D.拒不展示旗帜24.国际河流的航行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BCD )A.一切国家的商船都可以在国际河流上航行,并有平等待遇B.沿岸国对本国河段行使管辖权,负责管理和维护自己管辖下的河段,并保留沿岸贸易权C.非沿岸国的军舰不享有河流上航行的自由D.设立国际协调委员会,制定必要的统一管理规章,以保障河流的航行自由25.国际法的主要渊源有下列哪些?( ABC )A.国际条约B.国际习惯C.一般法律原则D.司法判例26.根据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外交官享有的特权与豁免包括( ABCD )A.人身和财产不得侵犯 B.司法管辖的豁免C.行动及旅行的自由 D.免纳捐税、关税E.免除海关查验27.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有( BCD )A.国际红十字会 B.欧洲联盟C.世界贸易组织 D.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E.世界卫生组织28.确立外国人待遇的原则有( ACD )。
A.国民待遇 B.超国民待遇C.互惠待遇 D.最惠国待遇29.关于在一国居住的外国人的法律地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B )A.外国人在居留期间处于居住国的管辖下,应遵守居住国的法律B.外国人仍需履行对其国籍国的有关义务C.当其权利在居住国收到任何侵害时,其国籍国都应该立即提出外交保护D.该外国人可以要求与居住国国民享有完全等同的一切权利30.划定领海基线的方法有( ABC )A.直线基线法B.正常基线法C.群岛基线法D.交圆法三、名词解释(共5个题,每题3分,总共15分)1.双重登记制度的含义发射国应对其发射的空间物体进行登记,包括将该空间物体载入其所保存的适当内容的国内登记册,同时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尽快将有关情报报告联合国秘书长,以便在其保存的总登记册里进行登记。
2.互不干涉内政原则的含义互不干涉内政原则是从国家主权直接引申出来的,依此原则,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都无权以任何理由直接或间接地对别国进行干涉,不得以任何借口干涉他国的内政与外交事务,不得以任何手段强迫他国接受别国的意志、社会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3.国籍管辖的含义又称属人管辖权,指国家有权对具有其国籍的人,无论他们在国内还是在国外,均具有管辖的权利。
其主要以国籍作为管辖的标准,国家管辖在领土外的适用主要是针对具有其国籍的人或其他获得国籍的特定物。
但国家对其在外国的本国人的管辖要受所在国的属地管辖限制。
4.国家档案的继承的含义国家档案是指在国家继承发生时,按照被继承国的国内法规定,属于其所有并由其作为档案收藏的一切文件。
由于档案对被继承国和继承国都极为重要,所以,继承国都要继承与所涉领土有关的档案。
这种被继承国的国家档案按一定规则转属继承国而引起的权利和义务的关系,称之为国家档案的继承。
5.毗连区的含义毗连区,又称邻接区或特别区,是指沿海国在毗连其领海的一定范围内,为对其海关、财政、卫生和移民等类事项行使管制而设置的区域。
它从领海基线量起不超过24海里。
四、简答题(共5个题,每题4分,总共20分)1.国家领土的构成(1)领陆。
亦称“陆地”,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陆地和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