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几项数据
建国以来中国航天科技的成就
建国以来中国航天科技的成就
建国以来,中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这些成就不仅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和地位,还为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中国航天科技的几个重要里程碑。
一、人造卫星发射
1960年代,中国开始进行人造卫星的研制和发射。
1970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
此后,中国又陆续发射了多颗遥感卫星、通信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等,不断提高了卫星的性能和应用范围。
其中,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建设,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导航卫星系统国家。
二、载人航天飞行
2003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首枚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并成功地使中国的宇航员杨利伟进入舱外太空。
2012年和2013年,神舟九号和神舟十号分别进行了两次载人任务,再次证明了中国宇航员的能力和技术水平。
三、探月工程
2007年,中国成功地发射了首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
2013年12月,嫦娥三号成功着陆月球,这是中国首次月面软着陆。
2019年1月,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
这些成就表明,中国探月工程已经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四、火箭技术
中国自主研制的长征系列火箭,已经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主力。
长征系列火箭不断升级和改进,不断适应不同的任务需求,为中国航天应用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同时,中国还在研制新型火箭如长征五号和长征七号等,以进一步提高火箭技术水平。
我国的航天航空成就与发展
我国航空航天的成就与发展一.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已取得的重大成就1、1968年2月,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正式成立,隶属于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的前身第七机械工业部,钱学森同志任院长。
2、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其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后第五个能制造与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标志着我国空间技术进入了新时代。
3、1971年3月3日,“实践一号”科学实验卫星顺利升空,此后在空间运行了8年,取得了大量的科学数据。
4、1981年,我国利用“风暴一号”运载火箭,一次把三颗卫星送入太空。
从而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技术的国家。
5、70年代末,研制发射静止轨道通信卫星被列为国家重点工程。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先后攻克了姿态控制、通信转发器、统一载波测控系统等关键技术。
1984年4月8日成功地发射了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
在此后不到两年的时间,实用通信广播卫星又于1986年6月2日发射成功,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前苏联、欧空局之后,世界上第四个具有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能力的国家。
1997年5月12日,我院研制的东方红三号广播通信卫星发射定点成功,此举标志着我国通信卫星研制技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6、80年代初,开始了开展气象卫星的研究。
于1988年9月7日,发射成功“风云一号”气象卫星。
之后利用其所发送回至地面的卫星云图,进行天气预报,为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巨大作用。
7、1997年6月10日,成功地将“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定点于东经105度地球同步轨道,从而使我国成为继美、苏后第三个能同时发射太阳同步轨道与地球同步轨道气象卫星的国家。
风云二号气象卫星与与此相配套的由我院研制的指令与数据接收站投入运行,成功地保证了第八届全运会的举行,同时还为长江截流提供了可靠、优质的气象服务。
8、随着卫星研制技术的已日臻成熟。
在卫星回收技术,一箭多星技术,卫星姿控、温控、地面指令与数据接收站研制技术等方面,进入了世界前列。
学习强国答题争上游关于卫星的题库含答案
学习强国答题争上游关于卫星的题库含答案1:1971年3月3日,中国成功发射“____”卫星。
这颗卫星在太空正常运行了8年多,卫星上的长期电源系统、长期温控系统、长期遥测系统获得全国科学大会成果奖,为中国研制长寿命卫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A、希望一号B、长征一号C、实践一号D、嫦娥一号正确答案:C2:2007年10月,中国首颗绕月探测卫星“____”发射成功并进入预定轨道,这标志着中国深空探测成功迈出第一步。
(出题:国庆70周年大型成就展领导小组办公室)A、神舟一号B、嫦娥一号C、玉兔一号D、天宫一号正确答案:B3:我国的探月计划被称为“____工程”。
A、嫦娥B、玉兔C、天河D、银河正确答案:A4:下列中国航天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嫦娥一号”成功发射②“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③“天宫一号”成功发射④“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____。
(出题:中共吉林省委宣传部推荐:吉林学习平台)A、①②④③B、②③④①C、②④①③D、②①④③正确答案:C5:嫦娥四号探测器是用____火箭发射的。
A、长征3AB、长征3BC、长征3C正确答案:B6: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在我国____发射成功的。
A、酒泉发射基地B、西昌发射基地C、太原发射基地D、文昌发射基地正确答案:B7:2009年12月15日,中国发射首颗为青少年量身定做的科普试验卫星—“____”。
A、科普一号B、希望一号C、风暴一号正确答案:B8: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____”是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的,它的成功发射,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美、法、日之后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
A、东方红一号B、东方一号C、希望一号正确答案:A9:1961年4月12日,苏联航天员加加林乘坐“____”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太空飞行,实现了人类进入太空的梦想。
A、联盟号B、东方1号C、进步号正确答案:B10: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是____。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文原文及知识点
【导语】“千年梦”指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的梦想。
“千年梦圆在今朝”说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梦想在⽆数航天⼈的努⼒下,现在终于实现。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第8课《千年梦圆在今朝》课⽂原⽂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很久以来的梦想。
在中国的古代,早就流传着“嫦娥奔⽉”的神话,⼈飞于天、车⾛空中的传说,鲲鹏展翅、九天揽⽉的奇妙想象。
富有激情和超凡想象⼒的炎黄⼦孙,于千百年的岁⽉流转之中,不断地尝试实现⾃⼰的美好愿望。
中国明代的官员万户,是世界历第⼀个试验乘⽕箭上天的⼈。
他⽤四⼗七⽀⽕箭捆绑在椅⼦下⾯,⾃⼰坐在椅⼦上,⼿拿两只⼤风筝,叫⼈点⽕发射。
随着⼀声巨响,他消失在了⽕焰和烟雾中。
尽管⼈类⾸次⽕箭飞⾏尝试没有成功,但万户仍然被国际航天史学家公认为⼈类升空探索的先驱。
为了纪念他,国际天⽂学联合会将⽉球上的⼀座环形⼭命名为“万户”。
万户那种勇于实践的探索精神,极⼤地震撼和⿎舞着⼈们。
数百年来,坚定⽽执着的炎黄⼦孙,在实现飞天梦的过程中,遭受了⽆数失败,付出了惨重代价,但是,始终没有放弃飞离地球的努⼒。
1949年,中华⼈民共和国成⽴,中华民族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页,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呈现出勃勃⽣机。
⽑泽东主席在苏联第⼀颗⼈造卫星上天之后的第⼆年——1958年,庄重地表⽰:“我们也要搞⼈造卫星。
’”经过⼗多年的努⼒,1970年4⽉24⽇,寂寞⽽辽阔的茫茫太空中,第⼀次响起了中国⼈的声⾳,那穿越苍穹的《东⽅红》乐曲,让海内外华⼈振奋不已,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发射卫星的国家。
在准备发射⼈造卫星的同时,中国科学家满怀希望地开始了载⼈航天技术的探索。
1992年9⽉21⽇,党中央决定实施载⼈航天⼯程,⼀百⼀⼗多个单位直接承担了研制、建设和发射任务。
经过⼴⼤科技⼈员、⼯⼈和解放军官兵⼗余年的不懈努⼒,2003年10⽉15⽇早晨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随着⼀声震⽿欲聋的巨响,我国⾃⾏研制的“神⾈五号”飞船被送上太空。
列举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
列举我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
中国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包括:
1.1957年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五个拥有人造卫星能力的
国家。
2.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载
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2011年,中国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载人空间行走。
4.2013年,中国成功发射了“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实现了长期在轨运行。
5.2016年,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于2017年成功完成了第一次载
人太空站航天飞行。
6.2020年,中国成功发射“天宫三号”空间实验室,并成功完成了第一次空间站全部组
件的升空及配对。
7.2020年,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并成功发射“天眼三号”远距离X
射线观测卫星。
8.2020年,中国成功发射“长征八号”运载火箭,并成功发射“长征八号-Y6”载人航天飞
船。
9.2021年,中国成功发射“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并成功发射“长征六号-Y2”载人航天飞
船。
10.2021年,中国首次成功发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并成功发射“长征七号-Y1”载人航
天飞船。
11.11.2021年,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二号F”火箭,并成功发射“长征二号F-Y15”空间站航
天器。
12.12.2022年,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三号B”火箭,并成功发射“长征三号B-Y1”重大科学
卫星。
5.1.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近地点高度d近=439km,
5.1. 我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近地点高度d 近=439km,远地点高度d 远=2384km,地球半径R 地=6370km,求卫星在近地点和远地点的速度之比。
解:卫星在绕地球转动过程中,只受地球引力(有心力)的作用,力心即为地心,引力对地心的力矩为零,所以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守恒 m 月v 近(d 近+R 地)=m 月v 远(d 远+R 地) v 近/v 远=(d 远+R 地)/(d 近+R 地)=(2384+6370)/(439+6370)≈1.295.2 一个质量为m 的质点沿着j t b i t a r ˆsin ˆcos ωω+= 的空间曲线运动,其中a 、b 及ω皆为常数。
求此质点所受的对原点的力矩。
解: 0)ˆsin ˆcos (ˆsin ˆcos /ˆcos ˆsin /222222=⨯-=⨯=-==-=+-=--==+-==r r m F r r m a m F r j t b i t a jt b i t a dt v d a j t b i t a dt r d v ωτωωωωωωωωωωωωω5.3 一个具有单位质量的质点在力场j t i t t F ˆ)612(ˆ)43(2-+-=中运动,其中t是时间。
该质点在t=0时位于原点,且速度为零。
求t=2时该质点所受的对原点的力矩。
解:据质点动量定理的微分形式,)1()(===m v d v m d dt Fdt j t i t t v d ]ˆ)612(ˆ)43[(2-+-=∴kk k k ij k j i j j i i j i j i F r ji j i F ji ji r j t t i t t r dt t t j dt t t i r d dt j t t i t t dt v r d j t t i t t v dtt j dt t t i v d r t tt t vˆ40)ˆ(44ˆ18)2(ˆˆˆ,ˆˆˆ,0ˆˆˆˆ)ˆ18ˆ4()ˆ4ˆ()2()2()2(ˆ18ˆ4ˆ)6212(ˆ)2423()2(ˆ4ˆˆ)2322(ˆ)22()2(ˆ)32(ˆ)()(ˆ6)2(ˆ]ˆ)(6ˆ)2[(ˆ)(6ˆ)2()612(ˆ)43(ˆ3434234233324412333244100022322322302-=-⨯+⨯-=∴-=⨯=⨯=⨯=⨯+⨯+-=⨯=+=-⨯+⨯-⨯=+-=⨯-⨯+⨯-⨯=-+-=-+-=-+-==-+-=-+-=⎰⎰⎰⎰⎰⎰ττi ˆjˆk ˆ5.4地球质量为6.0×1024kg ,地球与太阳相距149×106km ,视地球为质点,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求地球对于圆轨道中心的角动量。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填空题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填空题
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东方红一号卫星: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自主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2. 嫦娥探月计划:我国实施的月球探测工程,已成功发射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和嫦娥三号卫星,并实施了玉兔号月球车的登陆。
3. 天宫空间站:我国正在建设中的大型空间站,已成功发射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并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完成空间站的建设。
4. 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系列运载火箭,已经成功发射了数百颗卫星和探测器,并实现了载人航天飞行。
5. 北斗导航系统:我国自主建设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成功发射数十颗北斗导航卫星,并提供了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6. 高分系列卫星:我国的高分系列卫星,提供了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为国土资源调查、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7. 实践系列卫星:我国的实践系列卫星,主要用于科学实验和技术验证,为我国的空间科学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是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一些重要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推动了我国的科学技术发展。
嫦娥一号卫星详细资料大全
嫦娥一号卫星详细资料大全嫦娥一号是我国首颗绕月人造卫星。
以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嫦娥命名,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承担研制。
总重量为2350千克左右,尺寸为2000毫米×1720毫米×2200毫米,帆板展开长度18米,预设寿命为1年。
该卫星的主要探测目标是:获取月球表面的三维立体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的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和地球至月球的空间环境。
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UTC+8时)左右,嫦娥一号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
2009年3月1日完成使命,撞向月球预定地点。
基本介绍•中文名:嫦娥一号•外文名:Chang'E1•所属国家:中国•发射时间: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发射地点: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用火箭: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速度:10.3公里/秒•状态:撞击月球,已毁灭•撞击时间:2009年3月1日•总重量:2350千克左右•太阳能帆板:展开长度18米•预设寿命:1年研制过程,结构系统,卫星平台,卫星结构,搭载设备,工作历程,发射入轨,变轨制动,建立轨道之后,工程任务,主要任务,科学目标,拓展项目,技术难点,突破技术,工程意义,技术创新,积累经验,促进经济,获得影像,完成使命,成就,研制过程1994年,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进行了探月活动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 1996年,完成了探月卫星的技术方案研究; 1998年,完成了卫星关键技术研究,以后又开展了深化论证工作;经过10年的酝酿,最终确定我国整个探月工程分为“绕”、“落”、“回”3个阶段;2004年11月19日“嫦娥一号”开始初样研制,“嫦娥工程”进入实施阶段;2005年年底,完成了卫星初样产品的研制和相关试验;2006年3月,中国探月计画第一颗卫星“嫦娥一号”进入有效载荷正样系统最后联试阶段,以确保科学探测设备将来在太空正常工作;2006年10月前,完成探月卫星正样产品的设计、研制、总装、测试和各项试验; 2007年8月,已完成了产品研制,并通过了各项试验考核验证。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
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叫什么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叫东方红卫星。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继美、苏、法、日四国之后第五个能制造和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我国的通信卫星通称“东方红”系列。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成功,由此开创了中国航天史的新纪元,使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之后世界上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卫星采用自旋稳定方式,电子乐音发生器是全星的核心部分,它通过20MHz短波发射系统反复向地面播送“东方红”乐曲的前八小节。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970年4月24日,我国用自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这标志着我国在征服太空的道路上迈出了巨大的一步,跻身于世界航天先进国家之林。
东方红1号是一个直径1.7米的12面体,重量173千克。
卫星上装有望远镜、照相机、雷达等多种先进仪器。
其中有一部音乐发生器,播送着《东方红》乐曲,地面上的普通收音机都可以收听到。
中国的航天事业开始于50年代中期,1967年组建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由周恩来总理直接领导。
3年以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就上天了。
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的运载火箭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并且掌握了人造地球卫星的回收技术;还能用一枚火箭同时把三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地球轨道,是世界上第四个掌握一箭多星发射技术的国家。
此外,中国是第五个掌握通信卫星发射技术的国家,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在世界上名列前茅。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中国人造卫星研制的设想始于1958年,1964年7月19日,中国成功发射了一枚生物火箭。
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
1968年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研制计划正式纳入正轨。
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搭载“长征”1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发射成功。
1975年,我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
1980年远程运载火箭发射成功,2年以后,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
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
1986年2月1日,我国发射了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
1988年9月7日,中国第一颗气象卫星“风云”1号由“长征”4号火箭发射升空。
遥测和信号接收都正常,卫星图像质量之高,得到了世界气象部门的公认。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国的科技工作者继续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不断对卫星进行改进,加紧新型号研制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卫星系统在国民经济领域中的直接应用。
1999年10月中国——巴西联合研制的“资源”1号卫星发射成功,所接收到的卫星图像资料,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矿产、能源、测绘、环保等众多部门。
1999年11月20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了第一艘“神舟”号试验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了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5号,并于次日成功返回,宇航员杨利伟安然无恙。
展望未来,在2010年以前,中国的宇宙飞船将有可能访问月球。
2020年左右,中国将建立自己的空间站。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1960年4月24日注定成为浓墨重彩的一页。
这一天,中国成功地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之后第三个拥有发射人造卫星能力的国家。
这一重大成就不仅令全球瞩目,更加深了中国人民对航天事业的热爱和极大自豪感。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国家,中国一直期望能站上科技创新的前沿,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为中国现代航天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毫无疑问,这项伟大成就背后蕴含着无数科研人员的辛勤努力和卓越智慧。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并非一蹴而就的成果。
自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政府就启动了航天事业的研究与探索工作。
经历了多次失败的尝试和巨大的科研挑战,中国科学家们始终不懈努力,以顽强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最终,中国成功地研制并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崛起。
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具有重大的科技意义和历史价值。
首先,这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的迅速发展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作为一个拥有庞大人口和广阔领土的国家,中国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不仅展示了中国科技实力,更为中国未来的太空探索和深空探测奠定了基础。
其次,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也意味着中国迈向深空探索的重要一步。
这一举措为中国未来参与国际太空合作打下了基础,并且为中国进一步探索太阳系、星系和更远的宇宙提供了技术支撑。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不仅关乎国家利益和国家形象,更关系到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和未来的探索。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也为中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带来了新的契机。
航天科技作为一项高科技产业,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国际竞争力提升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而中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也为国内相关产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和技术支撑。
总的来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东方红一号”发射始末
READING月读古今中外 | 老照片 | 文化生活书画苑 | 流行风 | 名人坊 | 创新学堂 综合报道/本刊记者 董雷“东方红一号”发射始末“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1957年10月4日,在距离莫斯科2000公里之遥的哈萨克丘拉坦荒漠上,苏联拜科努尔秘密基地发射场上空升起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时隔118天之后,美国佛罗里达半岛的卡纳维拉尔角,升起了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太空角力,由此全面拉开了帷幕。
新中国的领导者和建设者们也已经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深远的太空。
1957年底,钱学森、裴丽生、赵九章等几位中科院著名科学家,在一次科研会议上明确提出:我们要研制中国的人造地球卫星。
科学家们的大胆设想,引起了周恩来总理的高度重视。
他亲自把专家们写的有关报告和文稿一一找来阅读、思考。
经过数日权衡,周恩来总理郑重地、满怀激情地向毛泽东主席进行了专门汇报,“主席,航天科学向我们一次震惊世界的大事件,一段秘密的“太空角力”,一些鲜为人知的往事……翻开49年前那段尘封的历史,感受那融入中华民族骨血的自强不息。
1960年底,聂荣臻元帅在导弹卫星基地视察All Times 古今中外Reading 月读1970年4月24日,这是一个永载我国航天史册的日子,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高亢激昂的《东方红》乐曲在浩瀚太空奏响,宣告了中国进入航天时代。
敲门了!”几个月后的1958年5月17日,在党的八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主席满怀豪情地向与会代表宣布:“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毛泽东主席还以他特有的幽默说:“我们要抛就抛两万千克的,也许要从较小的抛起,但像美国那样只有鸡蛋大的,我们不抛!”要发射卫星上天,就必须具有能送卫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的火箭推进技术。
而火箭发射技术的前奏曲,就是导弹发射。
早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第7个年头的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国防部五院),就已经正式宣布成立,由钱学森担任院长。
【免费下载】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意义 及卫星的分类知识
中国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意义“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其发射的成功,使中国多级火箭技术取得了研制和试验方面的突破,为“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的成功发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发射成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继苏联、美国、法国和日本之后第五个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虽比它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斯普特尼克一号”晚了13年,它的质量超过了前四个国家第一颗卫星质量的总和。
从此中国正式加入了“太空俱乐部”,发射成功后,钱学森向中央提出中国应该发展载人航天,并提交发展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的报告,得毛泽东亲笔批示“同意”。
东方红一号卫星,反映着当时我国的经济、科技、社会和军事能力发展水平,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影响国际关系格局的重要因素,是促进经济和科技进步的重要手段,对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具有重要作用。
东方红一号卫星上天,在许多国家引起了强烈反响,国外纷纷发表评论指出,这颗卫星发射成功,“体现了中国一直在依靠自己的力量为人类的幸福和进步进行宇宙开发”,“表明中国的科学技术和工业进步达到新高度”,“是中国科学技术和工艺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中国掌握了先进火箭技术和制造出大型火箭的技能”。
东方红一号卫星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艰苦奋斗的结晶,是中国工人阶级、解放军、知识分子的杰出贡献。
“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为中国航天技术的发展打下了极为坚实的根基,带动了中国航天工业的兴起,使中国的航天技术与世界航天技术前沿保持同步,标志着新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
我国人造卫星的种类环绕地球飞行并在空间轨道运行一圈以上的无人航天器。
简称人造地球卫星。
人造卫星是发射数量最多,用途最广,发展最快的航天器。
在人类发射的数千颗人造卫星中,90%以上是直接为国民经济和军事服务的卫星,称为应用卫星。
此外,还有科学卫星和技术试验卫星。
航天知识
1.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发射的"斯普特尼克1号"2. 我国发射的第一个人造地球卫星是:1970年4月24日在酒泉发射的“东方红一号”3.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飞向太空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6日4.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名字是:神舟”五号5.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船的航天员是:杨利伟6.第一个登陆太空的人是:前苏联的尤里•加加林7.第一个登陆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8.第一个在太空中太空行走的人是:前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列奥诺夫9.中国的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有两层含义:一是音同“神州”,二是“神奇的船(宇宙飞船)”的意思10.世界上前五个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分别是: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中国11.实现载人航天的国家有:前苏联,美国,中国2.航天又称空间飞行或宇宙航行。
“航天”系泛指航天器在太空在地球大气层以外(包括太阳系内)的航行活动,粗分为载人航天和不载人航天两大类。
“航天”这个人类历史长河中的新事物应用了众多涉及基本概念的名词,这些名词与“航空"有很大差别。
3. 航天:指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等在地球附近空间或太阳系空间飞行。
第一颗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次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宇航员:杨利伟第一次多人载人航天的宇宙飞船:神舟六号宇航员:聂海胜费俊龙第一颗绕月探测卫星:嫦娥一号1、人类已研制出几种载人航天器?人类现已研制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3种载人航天器。
2、载人航天器各有什么用途?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主要用于接送航天员和货物,且在太空飞行时间一般不超过20天,又可称为天地往返运输器;空间站在太空长期运行,不返回地面,主要用于观天看地、研究空间科学、太空生产和在轨服务等。
3、火箭的故乡在哪里?“火箭”最早的含义是“带火的箭”,出现在中国的三国时期。
火药发明后,宋代兵家打仗时,就把火药筒绑在箭杆上,点燃引信后,靠火药喷火产生的反作用力使箭飞得更远,这种火箭已具有了现代火箭的雏形。
道法六年级下册我国航天事业的成就的资料
中国航天事业成就1970年,中国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彼时中国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第五个有能力制造并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神舟一号飞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载人航天计划中发射的第一艘无人实验飞船。
此次飞行对飞船内的生命保障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等进行了测试并考核了运载火箭的性能以及可靠性。
此次飞行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一次重要飞行,是中国航天史的重要里程碑。
同年11月21日,神舟一号返回。
而后,我国第二艘、第三艘、第四艘无人实验飞船神舟二号、神舟三号、神舟四号也先后成功发射。
2003年10月15日,我国首艘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升空,神舟五号载着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2011年9月29日,天宫一号发射升空,天宫一号是中国发射的一个太空空间实验室。
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并完成与天宫一号的对接,成为一个小型空间站。
此次交会对接试验,标志着我国已经成功突破空间交会对接及组合体运行等一系列关键技术。
而后发射的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都与天宫一号协同完成对接任务。
2016年9月15日,天宫二号成功发射,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布的第二个目标飞行器,也是中国首个具有补加功能的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空间实验室。
同年10月17日,神舟十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升空,这艘飞船搭乘了两名航天员来与天宫二号对接,并且执行在太空中进行长期实验的任务。
嫦娥工程嫦娥奔月是我国古代的神话故事,象征着古人对未知星空的向往。
在现代,嫦娥这个名字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
“嫦娥工程”即是我国的探月工程,探索月球对我国来说有着重大意义,随着人造地球卫星以及航天工程的进行和发展,探索月球的工程也逐步展开。
2007年中国探月计划中的第一颗绕月卫星嫦娥一号卫星成功发射升空,完成了我国首次绕月探测行动,这次探测活动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Tiangong-1)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于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3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器全长10.4米,最大直径3.35米,由实验舱和资源舱构成。
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迈入中国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即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及建立空间实验室)。
按照计划,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将在两年内依次与天宫一号完成无人或有人交会对接任务,并建立中国首个空间实验室。
1992年9月21日,中央正式批准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即“921工程”,在“921工程”设计之初,便确定了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即第一步,实现天地往返,航天员上天并返回地面;第二步,实现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出舱和太空行走、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等多项任务,并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建立空间站。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初步实现了第一步的航天器天地往返。
此后,中国又先后发射神舟系列的4艘飞船,并在神舟五号发射、杨利伟成为中国“太空第一人”后,完成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
2005年起,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相继发射,拉开了“三步走”战略第二步的序幕,并完成了前半部分,而天宫一号的则将完成第二步后半部分的任务——进行空间交会对接,建立空间实验室。
(1)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作为交会对接的目标,与神舟八号配合完成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
(2)保障航天员在轨短期驻留期间的生活和工作,保证航天员安全。
(3)开展空间应用(包括空间环境和空间物理探测等)、空间科学实验、航天医学实验和空间战技术实验。
(4)初步建立短期载人、长期无人独立可靠运行的空间实验平台,为建造空间站积累经验。
中国于1970年4月24日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见“东方红”1号),是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5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该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初。
在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上天之后,当时的国防部五院院长钱学森就提出,中国要搞载人航天。
精彩纷呈的中国人造卫星
精彩纷呈的中国人造卫星庞之浩; 贺勋【期刊名称】《《国际太空》》【年(卷),期】2019(000)009【总页数】7页(P19-25)【作者】庞之浩; 贺勋【作者单位】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正文语种】中文航天器是开发太空资源的利器,目前主要有3类,即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器和空间探测器。
它们各有所长,不能相互替代。
从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1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升空到现在,我国现已能够独自研制、发射和应用这3类航天器。
在这3种航天器中,人造地球卫星的数量和种类最多,用途最广。
按用途分,它又可分为试验卫星、科学卫星和应用卫星3种。
至今,我国一直在研制、发射和应用这3种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很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科技成就。
1 试验卫星当先锋航天器技术非常复杂,且常采用许多新概念、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型设备等,所以在刚开始研制新型卫星时必须反复试验。
一般是先发射技术试验卫星,再发射业务卫星。
我国航天在发展初期发射过多颗“实践”系列试验卫星。
而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我国又陆续发射了多种新型试验卫星。
2012年发射的实践九号A、B卫星是我国民用新技术试验卫星系列的首批卫星,主要用于进行卫星长寿命、高可靠、高精度、高性能、国产核心元器件和卫星编队及星间测量与链路等试验。
同年发射的“新技术验证卫星”和“蜂鸟”试验载荷主要用于对新型航天器件、设备、材料、方法和微小卫星平台等进行在轨验证试验。
2015年,我国发射了通信技术试验卫星一号和吉林一号技术验证星等。
2016年6月25日,长征七号火箭发射了6种试验载荷。
其中,多用途飞船缩比返回舱用于获取新型返回舱飞行气动力和气动热数据,验证可重复使用设计等关键技术;遨龙一号空间碎片主动清理飞行器装载了1台机械臂,用于模拟在太空抓取废弃卫星和其他大块碎片,验证碎片清除关键技术;2个“天鸽”飞行器的主要作用是验证空间组网通信技术,在轨开展信息中继技术试验;在轨加注实验装置主要是验证我国的太空加注燃料技术,延长航天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