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定稿
2024《散步》说课稿与教案范文
2024《散步》说课稿与教案范文散步是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和爷爷一起散步的情景,以及作者对爷爷的景仰之情。
下面我将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散步这篇课文的内容。
一、说教材1、《散步》是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属于儿童文学的范畴。
通过描述散步的情景,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以及对长辈的敬重之情。
2、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掌握关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解和分析课文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培养学生对家人的关爱和尊重。
二、说教法学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讨论式教学法。
通过创建情境和引导学生参与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课件、教学PPT和相关图片,以直观呈现教学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1. 导入与情境营造教师可以通过展示一家人散步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家人间的亲情和团结,为之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朗读与理解教师可以先进行整体朗读课文,然后分段让学生进行朗读,并结合问题进行理解,例如:“故事中描述了谁和谁散步?” “作者为什么要向爷爷学习?”等等。
3. 学习关键词语通过课文中的关键词语,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理解和掌握。
例如:“纪实性词语”、“叙事性词语”、“描写性词语”等。
4. 分组讨论与情感体验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让他们就课文中的情景进行讨论,例如“你有没有和家人一起散步的经历?你是怎么感受的?”通过交流让学生体验家庭、爱和尊重的情感。
5. 写作与创作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和创作,例如“请你描述一次你和家人一起散步的情景,用课文中的描写性词语来丰富你的句子。
”通过此活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回顾课文的内容,总结课文中所表达的情感和主题,让学生反思课文对他们的启示和影响。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 散步》导学案(校内公开课定稿)
《散步》课堂导学案(第周第 1 课时总第课时)课题: 6.散步上课时间:年月日主备人:备课组长: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学习过程:【自主消化】(一)作者简介莫怀戚(1951-2014),重庆人,当代作家,重庆师范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
主要作品有小说《诗礼人家》《经典关系》等。
作品集主要有《莫怀戚中短篇小说选》。
(二)写作背景《散步》写于1985年。
写此文之前,作者确实有一次全家三代四口人散步的亲身经历,里面的真人真景及部分真事也与课文内容毫无二致,但作者当时并没有产生创作动机。
后来,作者从他的好友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那里得知:在美国人眼里,中国人尊老爱幼、赡养父母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而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作者听后感慨不已,他开始重新审视这一看起来很陈旧的民族遗产,于是也就有了写作的念头,创作了此文。
(三)请给下面加点的汉字注音。
散步( ) 熬( ) 咕咕( ) 分歧( ) 霎时( ) 粼粼( ) 【及时点化】阅读“后来发生了分歧……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完成下面题目。
1.面对散步出现的分歧,“我”和母亲的处理方式体现了各自怎样的情感。
2.分析“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这句话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3.“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4.概括文中“我”的性格特点。
5.说说这段话结尾句的有什么深刻含义?【当堂内化】在解决分歧时“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拓展深化】1.下列句子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母亲信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B.我的母亲又敖过了一个严冬。
C.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
D.我想折散一家人,分成两路。
2.下列各项中对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南方初春的田野,新绿大块大块的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
《散步》优秀教案(精选12篇)
《散步》优秀教案(精选12篇)《散步》优秀教案(精选12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散步》优秀教案模板(通用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散步》优秀教案1一、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轻重缓急地朗读课文,读进角色,读出感情;(2)通过自身品味及合作探究,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中所具有的语言美、意境美、人情美;(3)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难点:(1)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美、意境美;(2)如何理解具有象征意义的最后一句话。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1、多媒体激趣,导入情境:(课前播放温情media show,带动学生情绪,感受充满温馨的氛围,为下面情感的宣泄及活动的参与做铺垫。
)2、出示目标及学法指导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声教师配乐范读,学生认真听读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学生自由朗读,互相讨论三读课文,美点寻踪,感悟语言的魅力学生自由活动,或读,或背3、一读课文,读书悟情,倾听爱的脚步初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并回答几个问题:(多媒体展示字词)① 参与散步的人物?散步的地点?散步的季节?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用课文原词回答)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田野;② 这是一次_________的散步?用一句话概括。
举例:这是一次春天里的散步;这是一次一家四口的散步;这是一次感受亲情、珍惜亲情的散步。
4、二读课文:合作探究,找寻爱的落脚点(出示讨论题目,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落脚点一:劝母散步,让生命延续(1)我们知道母亲本不愿意出来的,我为什么还邀请她出来?(2)母亲为什么不愿意出来散步?真的是因为身体不好吗?落脚点二:爱的抉择,把爱延长(1)母亲和儿子发生了什么分歧?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2)在大路与小路中间,“我”最终决定遵从母亲,委屈儿子,为什么做出这样的约定?(3)母亲后来为什么决定改变主意走小路?由此可以看出什么?落脚点三:背起“世界”,让爱传承“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散步》的起承转合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 上的绿芽也密了;田野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使人想起一样东 西——生命。(穿插一笔,烘托渲染,描写田野的春色-----景物烘托)
(三)转——宕开一笔。作者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高明的指出在 于在读者还沉浸在孩子和奶奶温馨的生活画面时,作者峰回路转, 宕开一笔,故事情节反转——奶奶去世了。这样的情节布局打破了 文章原有的温馨氛围,发展到了高潮,让读者深刻体验到作者对于 奶奶的去世的悲痛的心情。而在文章这一部分,作者提到了豆腐乳 “哥哥说:‘奶奶死了,她让我把这豆腐乳送给你。’孩子没有哭, 接过了豆腐乳,里面有十块。”,再一次深化文章的主题:,“豆 腐乳”里蕴涵着珍惜。 (四)合——照应圆合。在文章开头,作者提到的是“梧桐叶”, 而在文章结尾,作者提到了“豆腐乳”,尽管是不同的事物,但它 们都象征着我对和奶奶的那段日子的珍惜之情,文章首尾呼应,末 段遥接开头,点明深化了主题:“梧桐叶”里饱含着珍惜,豆腐乳” 里蕴涵着珍惜,圆合全文。作者起承转合的布局,简洁老到的笔致, 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具有极大的震撼力。
孩子两岁那年被送到了乡下奶奶家,于是奶奶便多了个小尾巴。有一天,孩子对奶奶说奶 奶的手像一片梧桐叶,奶奶笑了。妈妈有时会来看孩子,顺便捎来些水果糖。孩子很懂事, 也很珍惜眼前的一切。于是奶奶嘴里便会时常地塞着孩子给她甜甜的爱。日子一天天地过 去,孩子早已习惯伴着那并不悦耳的歌声入睡,有着那并不光滑甚至有些粗糙的大手抚摸 自己的头。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 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散步》说课稿(优秀范文5篇)
《散步》说课稿(优秀范文5篇)第一篇:《散步》说课稿散步一、说教材莫怀戚的《散步》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五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注意语言的积累和运用,并学习朗读和圈点勾画。
所以,教学这篇《散步》,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二、说学生七年级的学生对文笔优美华丽的文章容易认同、喜欢,对文辞淡而意蕴深沉的文章却缺乏深入理解、反复品味的意识和能力,因此,本文的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品味文章朴实文字下丰富的意蕴,能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达出自己的感悟。
大多数七年级学生在家里沐浴着长辈的关爱,他们知道这份爱却体会不深刻,更少有学生能自觉的回报这份爱,所以,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品味文章字里行间流淌的亲情,感悟其中的“孝”字就更为重要。
三、说教学目标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为:1.学生能读写并解释重点词语。
2.学生能流畅、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生能积累语言和借鉴写法,并学习圈点勾画。
4.学生能发现感受并珍惜周围的亲情,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
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⑴教学重点:感受文章浓浓的亲情,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⑵教学难点:透过文章浅显质朴的语言,品读文章深刻含蓄的意蕴。
五、说教法学法1.朗读法:朗读是感受、理解文章的有效手段。
我选用朗读法,将朗读作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课文,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反复吟诵,最终用朗读表达出自己对作品的感悟,对亲情的感悟。
2.讨论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
(精品教案)《散步》的讲课稿模板(精选5篇)
(精品教案)《散步》的讲课稿模板(精选5篇)收集整理的《散步》的讲课稿模板(精选5篇),仅供参考,大伙儿一起来看看吧。
一、讲教材:《散步》一文是九年义务教育苏教版八年级第二学期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
它用一件很一般的家庭小事“散步”“形散而神聚”地体现了一家人之间浓浓亲情,唱出了一曲尊老爱幼的赞歌,让人体验到“日子之美”。
二、目标分析: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要让学生可以整体把握内容,专心领略作者的写作意图,联系自个儿的日子体验,想想人一辈子的大咨询题。
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学习朗读能力的培养。
《课标》对第四学段的朗读要求是:正确、流利、有感情。
针对以上分析,我对本节课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学习优美语言。
2、培养学习适应。
3、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教学重点:1、学习优美语言。
2、培养学生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情感。
三、讲教法1、启示谈话,以情动人。
2、授之以渔,合作学习。
3、交流对话,开放学习。
4、链接日子,震撼心灵。
5、媒体辅助,增群课堂。
四、讲教学程序: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要紧设计了如下步骤:1、情境导课:这个地方用多媒体放歌曲《我爱我家》,然后,我随着音乐的节奏讲出家庭日子中的细节。
给学习奠定了学习本文的感情基调,并且,又使学生在课前自然地回想起自个儿家庭日子中的细节,这又为后面的教学铺好了道路。
2、学法指导:古人云:“授人以鱼别如授人以渔”,在本节课一开始,我便教给了学生学习的办法:[阅读(扫清文字障碍);明白(了解课文内容);品味(体味精彩语言);延伸(谈谈你的感悟)。
]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的放矢。
3、朗读指导:我首先让学生自由朗读,然后谈谈自个儿以为怎么样才干把这篇文章读好,学生回答出最基本的之后,我继续提醒学生一些朗读的技巧。
然后由学生自由表演读。
4、交流对话,了解内容,在学生前面阅读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举行谈话,让学生讲出课文内容,并将用媒体展示。
《散步》集体备课定稿
课题 6、散步科目语文课型教读课年级初一主备人薛乐授课时间2019.10 备课时间2019.9.24课标依据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在通读课文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目标1.了解叙事类散文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积累“熬、霎、粼、分歧”等字词。
2.继续学习朗读,把握课文感情基调,并能与《秋天的怀念》作比较阅读。
3、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掌握对称句和回环句的语言形式,多角度理解课文思想感情。
4、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学会品味优美的语言,字里行间露出浓重的“爱”,多角度理解课文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感悟文章在生活小事和细节中表现出来的亲情美。
学习过程听课要点记录【全员参与温故知新】1.导入新课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一个避风的港湾,一个幸福的摇篮。
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
而和亲人一起散步,更是一个幸福的时刻。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一家一起散步,去感受家庭里浓浓的亲情。
(板书课题:散步)2、检测生字词预习情况[设计意图]对学生的字词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以及散文的特点,为课堂对文本的理解与赏析打下基础。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nèn yá(嫩芽)shàshí(霎时) lín lín (粼粼) áo guò(熬过)(2)理解重点词语的词义。
①信服:相信并佩服。
②分歧:(思想、意见、记载等)不一致,有差别。
③各得其所: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适的安顿。
④委屈:受到不应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3、了解作者莫怀戚,1951年生于重庆。
1980年莫怀戚在大学时开始文学创作,现已从事文学创作三十余年。
他的创作以小说见长,也擅长散文。
他的作品很注意发掘生活中的情趣,颇富人情味,我们从《散步》中可以领悟这一特色。
散步说课稿(精选10篇)
散步说课稿(精选10篇)散步说课稿第1篇:一、依托课标说教材《新课标》强调审美体验,注重引导学生设身处地、身临其境、用情感和心灵去感受、欣赏、评价文学作品,进而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本单元课文,从不一样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
学生阅读这些课文,能够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
《散步》是一篇文质兼美、构思精巧的散文。
文章虽然简短,却语言优美,意蕴深厚。
作者只是选取了生活中散步这一日常小事,却营造了一家人互敬互爱、互相谦让的和谐氛围,弘扬了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学习本篇课文能够培养学生的朗读本事,感悟生活,加深亲情体验,促进完美品德养成的本事以及写作本事。
二、立足学情说目标七年级学生,朗读课文时一般不注重语言的语气、节奏变化,且大部分学生难以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
多数学生由于考试的压力以及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所以对亲情的感知力不强,跟着课文学写作的意识也十分淡薄。
与此同时,七年级学生又思维敏捷,求知欲强,表现力丰富。
七年级正是培养学生语文习惯和语文本事,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时期。
所以,依据以上学情和《新课标》三个维度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本事:有感情朗读课文,力求读出文章的情味。
2、过程与方法:经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文章人物的形象,理解课文深层意蕴。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情感体验,感悟生活,反思自我,增加家庭幸福感。
其中教学重难点分别为: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之美,体会文章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深层意蕴。
三、依据目标说策略1、教法:用朗读法来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之美、品味人物的形象,把握文章主要资料。
小组内分主角朗读、讨论、探究文章深层意蕴。
2、学法: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关键语句,品关键词,深入思索,反复品味,加深感悟,提升感情。
四、以学定教说过程(一)初读课文,概括事件首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揣摩朗读的语气和节奏,然后演读,同学间互评互读,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范读。
散步课件定稿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 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 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 头一口安、章大明。现任重庆师 范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 表作有《散步》和《家园落日》等。本文创作 于1985年,创作的契机在于作者与来西南政法 学院进修中国民事诉讼法的美国汉学家柯尔特 先生相熟后,常就中西文化的异同进行浅层次 交谈。出乎意料的是他对中国文化中的“孝 “大加赞赏,说中国人的敬老爱幼,是“文化 的精髓”。
练笔:每个人都有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的家,有辛勤劳作、承担家庭责任的父母, 有慈祥善良的长辈,请你以“ (人物) 我想对你说!”为题,在心形卡片上写上 一段话,表达我们的感恩之心。(回家后 把心形卡片放在家人的枕头下面)
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南方初春的田野
老师寄语:
亲情不仅是亲鸟的育雏,更应是乌鸦的反哺。 亲情不仅是对孩子的爱护,更应是对老人的 尊重。 亲情不仅是散步时的相互谦让,更应是中年 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亲情不仅靠今天课堂上片刻的领会,更应是 用我们一生的光阴来领悟。
莫怀戚
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 散步的时间?
• 散步的地点? • 散步的人物?
• 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 分歧 •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 “我”对待分歧的态度是什么?
•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日子还长, 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 最终的结果怎么样?
• 走小路。 •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 是走小路吧!”
《散步》说课稿15篇
《散步》说课稿15篇《散步》说课稿1各位老师好,我是俞珂沁,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散步》,作者莫怀戚。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学方法、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六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散步》选自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课。
这篇课文写的内容是:一家三代人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细节”。
这篇课文的特点是:选择充满爱的内容——一家人在田野间散步;运用充满爱的语言——平淡自然但却感人细腻,以小见大;表达充满爱的情感——儿子。
对母亲的孝敬之情。
二、说学生学生需要从中学到的是:选择个性化的内容,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个性化的情感,加深对亲情的认识和体会,提高语文素养。
初一的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相应的学习基础。
在认知上,对散文的内容选择、语言运用、情感表达等已经有一定的了解;在情感上,对亲情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体会。
学生需要采用的学习方法:诵读法、体验法、探究法等多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三、说教学目标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知识与能力方面:第一,能说出内容选择的特点和方法;第二,能阐述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方法;第三,能解释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过程与方法方面:第一,能在学习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运用诵读涵咏的方法;第二,能在体会课文情感的过程中运用入情体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第一,能体会作者家人之间深沉的爱和尊老爱幼的美德。
其中的教学重点是:能阐述语言运用的特点和方法。
教学难点是:能解释以小见大手法的运用和效果。
四、说教学方法我将采用提问法、讲授法、点拨法、多媒体展示法等服从于学生学习需要的方法。
五、说教学设计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将教学过程设计为以下六步;第一步、激趣导入我将设计如下导入语: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它体现了一种道德规范,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
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平时的围桌吃饭,生病时的嘘寒问暖,成功时的拥抱、失败时的安慰。
《散步》定稿(吴改编)1
波折三:当“我”做出“走大路”的决定后,结果竟出人意 料,“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又兴一波,“还是走小路吧”。 如果说“我”的决定易于理解的话,那么母亲的改变则有悖常情 了。可正是这不合情理的地方,让我们感受到的是祖母对孙儿的 呵护。这样,在一波三折中,作者把一家三代人的温和、谦让与 体贴写得风生水起,摇曳生姿。
3、“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 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 粼粼的鱼塘。” 明确: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 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 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 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渲染出温馨 融洽的气氛,衬托出一家祖孙三代的和 谐。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 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爱的宣言
为了倡导世界上的 每个人都尊老爱幼 ,请 按照下面的句式仿写一 句有关尊老爱幼的广告 词进行交流。
例如:
1、关爱亲情,人人 有责!
2、让尊老爱幼的火 炬越举越高!
尊老爱幼从心开始!
老
幼
吾
吾
老
幼
以
以
及
及
人
人
之
之
老
幼
一 副 对 联 。
根 据 本 文 思
祖 我 爱 我家
孙 三 代
福 风
雨
全 家 四 口 早 春
》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 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 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 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 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 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 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 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散步说课稿一等奖(精选12篇)
散步说课稿一等奖(精选12篇)散步说课稿一等奖(精选12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是说课取得成功的前提。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散步说课稿一等奖,欢迎阅读与收藏。
散步说课稿一等奖篇1【教材分析】我说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三篇课文《散步》。
本单元课文主题为亲情,所选课文都是围绕着有关亲情和家庭生活,《散步》正是体现着浓浓亲情一篇,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传统美德。
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进入牧歌式情景,从中受到启示和教育。
因此,本文在全套教材中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发展独立思维重要阶段,他们主动性和求知欲都已大大提高,不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但同时缺乏良好观察生活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对散文知识了解知之甚少,而且由于受社会上许多不良因素影响和家庭误导,许多学生没有形成正确家庭道德伦理准则。
因此,我通过引导学生去自读自悟,运用自主探究方法学习,通过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从中对散文有初步了解和鉴赏;体会课文浓浓亲情,并从中感悟出正确家庭伦理道德准则。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课文;继续练习朗读和圈点勾画,积累语言;锻炼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自主、合作、探究,领悟课文深长意味。
同时借鉴举轻若重、以小见大写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字里行间亲情与责任感,形成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品味语言‘举轻若重’特点,感受课文浓浓亲情,学习表达生活之美。
教学难点:如何组织小组活动,寻找典型词句,体会语言‘举轻若重’特点和课文深长意味,初步学会运用‘举轻若重’写法。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散步》教案(公开课定稿)
五、三读课文,感受生命
1、圈画赏析两段文字的优美之处,想一想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总结课文内容,分享人生体验
3、思考文章为什么拟题为“散步”,如果换个角度另拟一个题目,你会以什么为题?说明你的理由。
4、熟读课文,根据自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理解,至少创作一首诗歌。并能说出你的创作灵感源自课文的哪个部分、哪个点。
三、初读课文,感悟亲情
1、找出文中饱含亲情的语句,深情地读一读,并说一说你对文章思想感情的理解。
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 ,就像我小时侯很听她的话一样。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交流各自感受,进入课文情境
朗读正音,利用课前解决
感情基调:清新、明朗、愉悦、亲切、舒缓、从容
个人自主学习展示朗读相关语句,并说明理由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方式
备课札记
主旨一:互敬互爱、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实验学校课时设计活页纸
总 课 题
亲情
总课时
1
第1课时
课 题
散步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多角度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
2、朗读课文,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揣摩朗读的语气、节奏。
3、品味文章富有诗意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
目标2、3
教学难点
初中部编版七年级初一上册语文《第6课 散步》教案(校内公开课定稿)
6 散步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感受作者字里行间表达的浓厚感情。
2.品读含义丰富的语句,逐步提高阅读能力特别是品评鉴赏能力。
3.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听诵读,理内容。
我让学生听著名表演艺术家达式常老师的朗诵(大家可以到优酷下载),听读课文的时候,完成老师给的两个小任务:任务一,从“我”的角度,用简洁的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任务二,说说你听读完这篇文章后,第一感受是什么?通过达老师的深情诵读,我们初步感受到了这篇文章的艺术魅力。
下面,我们要细细品味,三探文本的奥秘,三品文本的境界。
二、三品《散步》之境我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探“冬”与“春”——品生命之境;二探“背”与“笑”——品人文之境;三探“小”与“大”——品艺术之境。
下面,我分别讲讲如何操作。
(一)一探“冬”与“春”——品生命之境首先,体会作者对“冬”与“春”的不同情感,学生诵读关键段落。
屏显:天气很好。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诵读指导:“太迟,太迟了”“总算”“熬”等词语要读出“冬天”给人带来的考验之大,和对春天期盼的语气。
此处提出问题:人们对待“冬”与“春”分别是什么态度?为什么有这样的区别呢?人们都希望冬天早日过去,期盼春天的到来。
因为冬天对老人来说,意味着难关。
冬天萧瑟,意味着生命的消亡,终结。
而春天生机勃勃,意味着生命的勃发。
接着,品读文中两段描写春天景物的文字,感受生命的美好。
屏显: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野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
诵读指导:第一段读出欣喜,赞美,第二段读出期待。
提出问题:这两处景物描写分别出现在文章的什么位置?作者这样安排有何用意?第一处安排在母亲终于同意与我们一起散步后,我们来到田野见到的情景。
散步(1)定稿
教师心语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颂扬了我国人 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文章采用了以小 见大的写作手法,通过一家三代四口人一 起散步的小事,表现了家庭成员间互相谦 让爱护的浓浓亲情。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 上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一 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无条件 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言的回报。 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情,让我们的家 永远充满爱!
化网)为您整,感悟“……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 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 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的含义。
❤表层意思:尊老爱幼
❤深层含义:“我”和妻子就代表着中年人,上有老,
下有小,既要赡养老人,又要抚养孩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 责任,体现了“我”对生活的一种责任感、使命感。整个世 界也就是由老年人、中年人、孩子组成。一个家庭是这样, 一个民族乃至全世界又何尝不是这样?所以说背起的是整个 世界。这样大词小用,透露出作者大有深意,他想说的意思, 超出了事情本身。“我”背母亲,妻背儿子,从表面上看, “我”害怕他们摔着,其实也就是对老的尊敬,对小的爱护。 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珍爱, 生命就像一只永不熄灭的火炬一代一代往下传递。
四、作业
• 1、真诚行动: • 回家为自己的父母、家人做一件事: • 捶捶背、洗洗脚、揉揉肩、陪父母散散 • 步…… • 2、抒写亲情: • 用一段话或一首小诗写写对亲情的感 • 受。
本课结束, 谢谢大家!
3、 景物描写
(1)、文章哪几个段落有写景的片段?分别 写了哪些景物?
第4段: 田野、新绿、嫩芽、冬水 第7段: 菜花、桑树、鱼塘
(2)、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呢?
第4段 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了熬
过严冬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散步》教案
兴化市临城中心校 刘 芬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语言美。
2.过程与方法
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理解、品味美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惜生命,勇于承担责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感悟亲情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难点: 揣摩精美词句,品味语言的美。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前播放歌曲《让爱住我家》。
听了《让爱住我家》这首甜美的歌,我想同学们一定会想到家。
家是避风的港湾,是成长的摇篮,和家人一起游景点、走亲戚,哪怕一起散个步,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今天,就让我们跟随莫怀戚的足迹一起去田野散步,去感受那份浓浓亲情。
(现在让我们不看书一起静心聆听范读,感悟那份浓浓亲情。
)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注意语速、语调,体味情感。
2.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同学们,听到这样深情的朗诵,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样沉浸在亲情的世界里。
下面我们来回答几个小问题,看谁听得最认真、思维最敏捷。
)
(1)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结合课题和文中的人物概括)
明确: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
(2)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怎样的分歧?
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儿子要走小路。
(3)文中的“我”当时是怎样想的?这一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明确:儿子还小以后陪他的时间还很多。
母亲为了孙儿变了主意,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走小路。
(结合刚才回答的内容谁能用简洁的语言复述课文内容。
我们在概括时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
)
归纳:初春,我们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母亲却为了孙儿变了主意,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慢慢地稳稳地走在小路上。
(刚才我们已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课文内容,那么,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呢?) 生:这是一个十分温馨、互相关爱的家庭。
生:这是一个和谐的家庭。
学生可能回答的答案(和谐、温馨、幸福、和睦、互敬互爱、尊老爱幼、融洽)
三、品读课文,欣赏春景
(不知同学们可记得菜花节的时候,许多游客来兴化游玩,他们仅仅是为了看菜花吗?不是。
是为了舒服舒服筋骨,感受春天的活力。
)
找出文中景物描写的语句,谈谈美在哪里。
⑴这南方初春的田野……水泡。
”
生品:(描写初春田野的特征——新绿,嫩芽,冬水——春天的气息,生命在召唤。
用拟人手法,写出新绿的形态和色彩,写出冬水的声音和形象。
)
师点:作者从春景联想到生命,希望母亲也像这春天里的万物一样,充满生命的活力,能够健康长寿。
生读:(应读得有诗情画意,读出初春田野的勃勃生机。
)
⑵那里有金色的菜花……鱼塘”结合进行品、点、读
(春天在召唤,生命在呼唤。
)
(齐读写景的语段,读出母亲的慈爱。
)
四、精读课文,感受形象
(有人说:“人是构成和谐幸福家庭的艺术细胞。
”莫怀戚一家四个人中,你喜欢谁?为什么?)
文中的四个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
1. 哪些同学喜欢母亲?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善解人意,疼爱孙儿,体谅儿子)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有关母亲善解人意,疼爱孙儿,体谅儿子的段落或语句。
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母亲很害怕自己给儿子、
媳妇、孙子造成麻烦,怕成为他们的拖累,所以宁愿一个人在家。
)
⑵“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主意了:‘还是走小路吧。
’”(这句话中的“摸”这个细小动作,注入了"母亲"对孙儿的疼爱、理解、厚爱和期望。
" “吧”表明有商量的余地,母亲很为小辈着想,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儿子,更不愿意为了自己而搅了一家人出游的兴致,体现的是一种亲情的温暖。
)
2.哪些同学喜欢儿子?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活泼可爱,聪明伶俐)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儿子的话应读得天真、高昂,如有新发现。
)
(俗话说得好“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身教重于言教”,在爸爸作出决定后孩子欣然接受,没有一点蛮横无理的态度,也说明了儿子非常懂事,在潜移默化中学会了做人的道理。
)3.哪些同学喜欢妻子?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贤妻良母,疼爱儿子)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
(如果没有同学喜欢妻子,就引导学生找出写妻子的语句)
“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
“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
师:对丈夫温顺有理,对婆婆尊敬有加,对儿子关怀倍至。
在她身上也渗透了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高尚情操。
4.哪些同学喜欢“我”?谈谈你喜欢的理由。
(孝顺善良)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有关“我”孝顺的段落或语句。
⑴“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
(不把母亲当累赘,为母亲的身体着想,让母亲在初春的好天气里运动运动,对她身体有好处。
)
⑵“我决定委屈儿子……走大路”(“我”爱幼,更尊老。
)
⑶“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
”
师:这一段中哪几个词用的比较好,好在那里?
生:“太迟太迟”、“挺”、“总算”、“熬”。
生:“太迟,太迟了”表达了“我”对春天久盼不至致使一些老人经不住酷冬折磨而在清明将到时死去的怅恨之情,其间交织着对自己母亲的担忧和焦虑之情。
生:一个“挺”字,也表现了母亲的不容易,这字里行间流露的正是一种对生活的酷爱,对生命的珍爱。
生:“总算”两个字写出了他盼望春天的到来,也盼望母亲的生命能够到春天
生:从“熬”字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酷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表现了我对母亲的怜惜之情。
过渡段:同学们,文章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值得我们称许,我的母亲“慈爱亲切”、我的儿子“聪明乖巧”、我的妻子“温柔贤惠、“我”孝顺善良”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离开了谁都是不完整的,也难说幸福。
为人母的我,为人子的你,都值得深思。
请找出文中意味深长的语句。
五、悟读课文,领会主旨
⑴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
问题:把我解决在散步时遇到的分歧说成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作出选择,是不是有点小题大做? (学生回答后激励性评价)
明确:民族领袖在关键时候做出的决策会影响国家和民族的命运,我是家庭的中心人物,如果处理不好这个分歧,就会影响家庭的和谐,所以这样说决不是小题大做,这也是我感到责任重大的原因。
这也是中年人对生活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⑵“这样,我们在阳光下……整个世界。
”
A问题:我和妻子为什么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生:怕摔倒伤了母亲和儿子所以走得很小心。
师:这位同学答得非常的正确,母亲老弱,孩子幼小都经不起摔打。
“我和妻子”上要赡养老人,下要抚养小孩,肩上的担子轻吗?对,这是我和妻子的责任和使命啊,所以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我们还要读出文字后面隐含的意义。
B问题:为什么“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我背上的是母亲,代表过去;妻子背上的是儿子,代表未来。
我和妻子背的可不就是一个家庭吗?人们说“家庭是社会的缩影”,那么我和妻子背的可不就是整个世界吗?
齐读第8段体会文中深层含义。
教师小结:本文通过散步这件小事,为我们展现了一家四口祖孙三代互敬互爱,融洽和睦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渗透着肩负重任的中年人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文章选取了散步这件小事表现了一个重大的主题。
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叫(以小见大)结合板书
六、付诸行动,书写真情
同学们,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让我们发扬美德,珍惜亲情,珍爱生命,使每个家庭都洋溢着幸福的气息。
为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并将这一过程及感受写下来。
板书设计:
散步
莫怀戚
景物:春意盎然
家庭:和谐幸福
主旨:尊老爱幼
生活使命
珍爱生命
以小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