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
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试卷分析是教学环节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可以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情况,好的试卷可以准确的反映出学生得学习情况。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一期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5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试题结构及特点:这次试卷的总成绩是100分,考察北京版教材第1课至第11课的知识。
题型分为三种:选择题(9分),填空题(11分),材料解析题(5分)。
选择题和填空题考察同学们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检测同学们的学习态度,而材料解析题考察的是同学们对历史知识及材料的理解及运用能力,更注重对同学们进行能力的培养。
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情况较好,一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93.2%;一、二班的及格率达到100%,优秀率是100%。
三班及格率100%,优秀率68.2%。
同学们在选择题上得分较高,说明基础知识掌握较好,而填空题相对较弱,更多的情况是汉字书写错误,这就说明了同学们的语文功夫存在着欠缺。
材料分析题同学们答的很好,能用流利的文字表达自己的见解,失分很少,这就证明了教师在平常对学生们的能力培养起了一定的作用。
如何改善?1、加强审题训练,尤其是做过的题有必要反复联系,利用课前几分钟的时间,进行这样有针对性的训练。
关键是找好关键词,对基础知识掌握到位。
对题干和选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而不是浅尝辄止。
对于认真审题答对习题的同学给予表扬。
每个同学要善于发现自己审题过程中的问题及时总结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正。
比如有的同学说做题一快就忘了审题。
我们答题的目的是把我们会的知识以某种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求答题的速度快慢。
所以对审题问题要高度重视。
告诉自己审题审题再审题。
2、加强大题的思路分析,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进行前伸后延。
进行有跨度、有联系、有对应的综合复习,采用形象视图、逆向思维等方式,查缺补漏,重点内容仍然作为重点复习。
课上现场让学生翻书答题,每节课至少做一道大题。
历史试卷分析12篇完整版
《历史试卷分析》历史试卷分析(一):一、试卷分析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
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
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
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
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
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前言本报告旨在对初一历史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全面分析,以便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本次考试覆盖了我国初一历史的主要知识点,包括古代史、近现代史和当代史等内容。
二、考试概况1. 试卷结构本次考试试卷分为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四大类型,涵盖了历史知识、历史观念、历史方法和史实应用等多个方面。
2. 考试难度总体来说,试卷难度适中。
基础题占比约40%,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中等难度题占比约30%,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较高难度题占比约20%,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3. 学生成绩分布本次考试平均分为75分,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为30分。
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大部分学生的成绩集中在70-90分之间。
三、质量分析1. 知识掌握情况从试卷分析来看,大部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较为扎实,但在某些知识点上存在一定的盲区,如古代史部分的一些细节问题,以及近现代史部分的国际关系等方面。
2. 分析能力学生在填空题和简答题方面表现较好,但在材料分析题上,部分学生存在阅读理解能力不足、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充分等问题。
3. 历史观念本次考试涉及到的历史观念有唯物史观、历史唯物主义等,大部分学生对这些观念有一定的理解,但在运用到具体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4. 历史方法学生在运用历史方法方面表现较好,如时间线、比较法等,但在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分析问题时,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四、改进措施针对本次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特别是对于历史盲区的填补;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加强材料分析题的训练;3. 培养学生的历史观念,使其能够更好地运用到具体问题分析中;4. 注重历史方法的教授和练,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五、总结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旨在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篇一」本次考试我们采用的是我校自己出的试卷,试卷还是很符合我们学校的教学实际的,不管是从试卷的难易程度,还是从试卷的适应范围,还是切合中考题型等方面,都是质量不错的,既能检测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又不至于让学生感到太难而丧失学习兴趣。
但本次考试的历史试卷考查的知识点较细,有重点,感觉整体很好,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分析一下本次考试的试卷:一、历史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历史期中考试全校参加27人,及格的24人,50分以上的3人,40分以上的10人,24分以下的3人初一历史期中考试卷,最高分57分,最低分19分,平均分37分,及格率72%。
从总体上看,要求识记的基础知识部分的内容掌握得比较好,要求理解部分的内容相对较弱。
从题目上看,选择题的正确率比较高,材料题中22题春秋战国时期提出反对不义的掠夺战争的思想家是谁?他是那一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题变相考查了诸子百家的学派、代表人物。
学生的应变能力较差,大部分学生答不出来。
第21题分封制在后期出现了什么问题?由于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低,导致写不出完整通顺的答案。
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主要表现在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或不能熟练运用,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历史语言表达不规范、不准确。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如相当部分选择题的错误,纯粹属于审题不细心所造成的。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尤其表现在对课本上的一些变式问题缺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死搬硬套,照猫画虎,因而得分率较低。
4、态度不端正。
表现在字迹马虎潦草,随意性大,写错的地方乱涂鸦,卷面不整洁,书写不工整,错别字太多,综合素养差。
试卷中部分学生答题态度不认真,没有做到最基本的字体工整。
二、改进建议:针对这次考试中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我觉得今后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1、认真备好一堂课。
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试卷分析一直以来被用来检验教学成果,试卷帮助七年级历史教师了解学生在每个阶段、每门课程的学习情况。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欢迎大家阅读!七年级历史试卷质量分析范文一一、基本情况本次考试:51班最高分94,最低分24,优秀人数7人,及格人数24人,差生10人,均分63.0552班最高分93,最低分33 ,优秀人数6人,及格人数26 人,差生9 人,均分63.24二、试题特点试题满分100分,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大部分。
试题难易适中,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考查。
三、答题情况1、选择题完成较好,均分在30分左右,非选择题填空题完成较好,几乎都能得满分。
2、选择题中失分最高的是2、16题,非选择题中四题(30),五题(3)失分较高。
3、失分原因分析:(1)概念把握不准确。
如选择题2题,对隋朝特点的描述中,哪一项最贴切?A、经济繁荣B、短暂而繁荣C、二世而亡D、国家统统一大部分学生选A或C,第二课的课题就是繁盛一时的隋朝。
(2)部分学生对课本知识掌握不扎实,书写不工整,有错别字,很多基础题也会失分。
部分学生对于图片的识读能力不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教材图片的分析,点名相关知识(3)从材料中获取信息能力差和概括归纳能力差是失分的一个重要原因。
四、教学建议1、落实好基础知识对于课本的一些历史基本知识,一定要扎扎实实的落实好,让学生要掌握准确无误。
2、培养基本能力培养学生读图、识图、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简洁、准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
3、提高答题技巧加强审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的方法;加强答题规范性的培养,使学生答题时做到点化、序列化和段落花;加强学科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按题目的要求取舍和重新整合知识。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精选3篇)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精选3篇)初中历史试卷分析报告(篇1)一、试卷分析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
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
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
“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
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
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考试质量分析
七年级第一学期历史考试质量分析初一上学期的课程已经结束,现将本次教学质量成果作如下分析:一、试卷基本情况试卷为冕宁县统考卷,考核了学生对中国古代史——史前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历史的掌握。
试卷涵盖广,考察基础知识最多,总体难度不大。
卷面结构为:选择题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非选择题(4-6个小题),共50分。
共计100分,时间60分钟。
二、学科成绩分析七年级8班七年级9班在本次测验中,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不及格率高,优分不优。
对试卷做了分析后,发现以下问题:1、选择题部分,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考察,但选择题部分也是失分比例最大的在部分。
在对中国古代朝代的更替中,对时间、人物的重大历史事件考察最多。
这说明学生对细小知识点还没有掌握,还有就是我自身对知识点理解及传达还不到位。
2、在非选题中,在平时测验中,个别学生能做到拿满分。
但此次测验结果却不尽人意,没有满分,且大多数同学失分仍然严重。
究其原因:学生对知识掌握、记忆不牢。
不会转换概念,比如意义、作用、地位这一类问题。
此外,最可惜的是学生在作答过程当中,出现错别字。
三、具体改进措施1、提高学生做选择题能力。
我准备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细化和落实细节知识点,采取一问一答方式,强化学生记忆。
②训练学生解题技巧,比如教会学生审题,弄清题目考点。
③定时测验。
2、训练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提高非选择题分数。
在非选择题中,存在“活”的题,比如考察历史事件一类,应教会学生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从事件时间、人物、原因、经过、结果、影响几方面去理解历史事件,并学会找几个历史事件下的共通点,类比记忆,让学生作答时有话可说。
3、规范学生大题大题格式,注意使用关键词列出,再分点踩点大题。
4、避免最不该丢分的情况:出现错别字。
我准备在行课过程中,对易错字、高频考点,进行特别强调,适当地进行纠正错字训练。
七年级下册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期末学科质量分析
姓名
任教学科
历史
任教年级
七年级
班级
一二三
一、试卷总体评价分析 :
总体来说,我感觉本次试卷考查比较全面。实体考查了学生知识积累、分析理解等能力。同时,此套试卷充分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原则,整个题目的设置科学有序,这一思路既考查了老师平时教学的情况,又检测了学生的掌握程度。
6、针对学生审题能力和知识点运用能力方面的不足,多启发,多教方法,多训练。
7、夯实基础性的知识点,提升分析类知识点运用能力,加强探究题答题能力的训练。
8、针对学生试卷失分现象,在今后教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材施教,解决好已存 在之问题,防范于未然。
9、注重对基础较差学生的针对性辅导与引导。
10、加强对中层成绩学生的提升。
二、பைடு நூலகம்绩统计
班级
人数
任课教师
平均分
优秀率
及格率
难度系数
最高分
最低分
7.1
52
45
5.8
28.9
82
10
7.2
54
50.74
7.5
40.8
87
8
7.3
50
49.52
10
36
93
8
合计
156
48.46
7.8
35.3
93
8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从学生答卷来看,不同学生之间的考试成绩存在明显的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这可能与各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效率、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方法等有关。个别学生过于懒惰,学习目标不明确,不能管住自己,纪律性差。
历史试卷分析12篇
《历史试卷分析》历史试卷分析(一):一、试卷分析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100分,时间是60分钟。
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取题,50分非选取题值50分。
满分100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问题一:选取题共20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2124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
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
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
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通常包含以下内容和要求:1. 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试卷会涵盖一定的历史知识点,学生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理解和记忆。
例如,学生可能需要了解古代文明、历史事件和人物等历史内容。
2. 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分析:试卷可能会提供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的描述,学生需要根据提供的信息对其进行分析和理解。
例如,学生可能需要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或者用自己的话简要描述一个历史事件。
3. 对历史材料的解读:试卷可能会提供一些历史材料,学生需要根据这些材料回答问题或者进行分析。
例如,学生可能需要阅读一段历史文章或者观察一张历史图片,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4. 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试卷可能会提供一些思考题或者案例分析题,学生需要运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来回答。
例如,学生可能会被要求解释一个历史现象的原因,或者提出一个历史事件的影响。
对于七年级历史试卷的分析,可以参考以下几个方面:1. 题型分布:看试卷中各种题型的分布情况,例如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同时,可以观察不同题型的难度和分值分布情况,以了解试卷的整体难易度和复习重点。
2. 知识点覆盖:看试卷中所涵盖的历史知识点是否全面,并观察每个知识点的考察形式和程度。
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历史知识的薄弱点。
3. 考察思维能力:看试卷中是否涉及对历史材料的解读、历史事件的分析和历史问题的思考等题型。
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发展情况。
综上所述,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需要综合考虑题型分布、知识点覆盖和考察思维能力等方面,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历史学习情况和复习重点。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次初一历史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本次考试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
一、试卷结构与命题特点本次试卷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试卷涵盖了中国古代史的多个重要时期和知识点,包括史前时期、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等。
从命题特点来看,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如重要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朝代更替等。
同时,也强调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材料分析、简答题等形式,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判断。
此外,试卷还关注了历史与现实的联系,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学生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全年级平均分为_____分,最高分_____分,最低分_____分。
从分数段分布来看,优秀率(80 分及以上)为_____%,良好率(60 79 分)为_____%,及格率(60 分及以上)为_____%,不及格率为_____%。
通过对成绩的分析可以发现,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历史思维能力方面表现出色,能够准确回答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分析。
而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基础知识薄弱,对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时间、地点、经过等记忆不准确;阅读理解能力不足,无法准确理解材料中的历史信息;答题技巧欠缺,不能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回答。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题 2 分,总分 60 分。
学生在选择题部分的得分情况相对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拿到 30 40 分。
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以下问题: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理解不清,如“禅让制”和“世袭制”、“分封制”和“郡县制”等;对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把握不准,导致错误选择。
2、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共 3 小题,总分 20 分。
这部分题目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从答题情况来看,部分学生不能准确提取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对材料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回答问题不全面、不准确。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23篇)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精选23篇)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篇1从总体上说,本次历史试卷,注重基础,重视应用,凸显潜力,渗透德育。
以新课标为准绳,学科的重点资料为核心,紧跟时代脉搏,设问巧妙,立意高远。
以基础立意转向基础、潜力并举,稳中求进,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潜力的培养,把握了教学的改革方向,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导向鲜明,是一份融综合性、人文性、开放性和时代性于一体的好试题。
一、基本状况1、本次参考人:252及格人数:93人2、试题特点本试题共两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潜力的考查,个性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潜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潜力,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潜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潜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对分析潜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解题状况1、概念把握不准确概念是学习历史的基本因素,无数个概念支撑了历史长河,历史概念区分了多个历史史实与现象,如果基本的概念模糊,势必影响对历史脉络的把握和对历史现象的理解。
如第11小题:关于“随唐”的相关叙述,部分学生误选a,就是对概念理解不清造成的。
2、相关学科知识掌握不牢历史学科资料包罗万象,涉及了语数政地等多领域、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若相关学科知识缺乏,定会对学习历史带来务必困难。
如2、4、8、12、14、20等,部分学生之所以选错,显然是由于相关学科知识缺乏造成的。
3、历史思维潜力、从材料中获取信息潜力、概括归纳潜力差历史学科教学要教会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看待历史史实,分析历史要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要教会学生善于从材料中获取提炼有效信息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学生概括归纳潜力差,在答题时就会出现零乱、嗦或不完整。
如第24、25小题第三问,部分学生失分较多,这就是平时历史思维潜力训练太少、分析综合潜力欠缺影响所致。
又如23小题:唐太宗和宋太祖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他们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巩固统治政权。
历史试卷分析12篇完整版
《历史试卷分析》历史试卷分析(一):一、试卷分析本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教材、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联系实际为背景设置题目,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体现了过程和方法。
试卷结构:满分 100 分,时间是 60 分钟。
考查资料是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试题分两种类型题型。
选取题, 50 分非选取题值 50 分。
满分 100 分。
二、学生答题存在问题及原因问题一:选取题共20 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每单元的之最累人物类文化类。
问题二:非选取题 2124 题。
题的难易程度中等偏难。
商业经济明朝政治的改革措施、皇权特点和同为一家民族祖先、与唐往来史实、对西藏管辖的主要措施科技文化按时间归类对我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评价。
1、学生基本概念掌握模糊不清,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不够系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潜力有待提高。
与学生学习历史的态度不够端正有关,部分学生偏科思想严重,认为历史学平时不用学,考试之前看练习册或单元过关题就能够了。
还有的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历史学的方法,对历史学知识不理解,死记硬背,平时达标检测反馈不及时有关,与平时训练和巩固练习少都有关系。
2、应用历史学知识迁移的潜力差,不能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缺乏生活的基本常识,对基础知识在新课标下不能正确应用,对问题不善于分析。
3、审题潜力差,不能提取题目中的隐含信息,不能依据题目带给的信息分析解决问题,对题意一知半解就凭经验或印象答题。
与学生阅读理解潜力较差有关,不会找关键词,不会总结中心意思。
三、改善措施1、教师要转变历史学教学观念,牢固树立新课程理念,明确历史学教学的功能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学的兴趣,设法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持续下去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落实三维目标,切实提高每节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初中历史试卷分析范文(通用7篇)试题分析是指根据学生对每一试题的答案,对试卷进行分析研究,并作整体性评价。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历史试卷分析范文(通用7篇)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初中历史试卷分析篇1一、试题分析1、试卷的基本情况:历史考试时间为:90分钟卷面总分为:100分,历史学科的题型包括:单项选择题、填空题、材料题、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识图题、材料分析题、列举题。
2、试卷所涉及的教材内容:试卷考查的历史知识点,分布于七年级下前八课教材内容。
3、试卷的基本特点:(1)依纲据本,据初一历史教科书的内容,没有超出规定的范围。
(2)基础性强,试题立足于历史基础知识,以重点知识来设计题目。
重在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3)标高适度,前初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试卷没出现较大的偏题、怪题,只有个别题目稍难点。
整卷的试题难度应该说是适中的。
(4)题目设计具有简明性。
题意指向明确,题目的表述较清楚,简单明了,学生审题时一目了然。
二、学生考试成绩情况分析:通过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掌握了正确的解题方法,基本上能依托已知知识和借助课本知识进行解题并按质按量完成考试。
从试题的得分率可以看出,学生在历史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方面的能力均有相当大提高。
开始注重历史与社会,历史与个人生活的联系,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学科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综合。
但通过本次考试仍暴露出一些问题:1.审题不认真①、对题目的限定词或关键词没有认真审读没有注意分析,导致失分。
②、在材料解析题的解答中,有的学生没有对材料内容及设问进行认真阅读,没有抓住关键词回答问题而影响了得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
如选择题的第5,6、8小题,小字部分的题,材料解析题等这些都是课本出现或平时练习过的基础知识,但错误的学生还比较多。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精选3篇)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精选3篇)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1)一、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
从试卷题型看,试卷分为五个大题,25个小题。
其中:第一题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第二题为简答题,共2个小题;第三题为材料解析题;第四题为分析说明题;第五题为探究题。
从考查内容看,试卷着重考查了从史前时期到秦汉时期的历史。
其中,第一、二大题侧重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四、五大题,则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依据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考查内容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试题的难度看,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尤其是第三大题,依据材料,层层设问,第一问到第五问,由易到难,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分析;既突出了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考查,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等。
下面就各题情况做一简单分析:第一大题选择题满分4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0-36。
其中3、9、13小题错的学生最多。
第二大题简答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3-16分。
总体上较好。
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满分14分,学生一般得分在8-12分。
其中第五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做得较差。
第四大题分析说明题满分14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2分。
其中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南北方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结构截然不同?)学生在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只能写出南北方气候条件的不同特点,而不能进一步说明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因此都只能得2分。
(满分为4分)第五大题探究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
本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期末试卷分析本次历史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大,面向全体学生,试题难度适中,试题依据新课标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注重全面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
试题体现新课程的理念、课程改革的要求,侧重点是历史基础知识的考查并兼顾了解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的设计具有发展性。
一、试题及答题情况分析:1、本试题满分75分,题型有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和探究题。
2、单项选择题(30分)。
第14题失分较多。
本题型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充分说明在平时得历史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把握,这对于我们开展历史课堂教学改革和实施新的课改方案提供了优良的传统和良好的前提保障。
3、简答题、材料解析题和探究题(45分)。
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等。
16(1)部分同学没有各答出两点历史价值,还有部分同学《清明上河图》答成了艺术价值。
18(2)部分同学没有结合材料答题。
18(3)大部分同学没有审清题意,只答了清朝边疆管理的史实,没有答出作用。
19(3)部分同学题目观点不准确,还有个别同学小短文的格式不正确,还需再强调。
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历史学习与考试的各项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有待提高。
表现在:(1)学生的基本功不扎实,有待提高。
错别字现象、观点不明、语言表达不通顺现象等大量存在。
(2)审题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不强。
答卷中答非所问,文字表达不切要点等现象也很严重。
有许多同学做题不认真,没有认真审题,对题意理解不深,张冠李戴,考虑问题不全面,造成不必要的丢分。
(3)没掌握做材料解析题的方法,综合能力较差。
(4)学生的应试能力不强,学生如何选择有效信息作答的应试能力有待提高。
二、改进措施:1、固本强基,狠抓基础知识落实基本知识点的落实:人物、时间、地点、原因、经过和影响等是历史最基本的知识点,必须牢固掌握,反复记忆是最重要的方法。
2、依据新课标进行教学课标是历史教学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和准绳,课标对学生学习历史知识提出了具体的学习目标,学生学什么以及学到何种程度,都一一作了具体的规定和说明,所以在历史教学中一定要认真研读课标。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1期末考试是检验一个学期教学成果的最重要的手段,其试卷质量的高低决定能否很好检验一学期的教学成绩很重要。
下面对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试卷进行分析,希望能够找到教学中的不足,以便为以后更好的开展教学工作。
一、基本情况(一)试题分析:本试题满分为100分,实行闭卷考试,共五个大题。
题型有选择题、列举题、知史识图题、材料分析题、简答题。
可以说题型多样,内容全面。
从题量上看共五个大题,设计出了33个问题,覆盖的知识面比较广、全,能够检全面测出课标上中国近代史部分对学生所要求的知识内容的掌握情况。
容易题约占50%,中档题占30%,稍难题占20%;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考查,特别是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适当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直接从教科书上选取,主要考的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适当也涉及了对学生分析能力的考查,设问跨度小,一般就一章或一节设问,对分析能力的考查也只是局限于比较浅的.层面上。
(二)试题结构及特点:(1)本试卷具一定的创新,如:题型上的多样性,不再是一味的材料解析题。
(2)试卷能够较好的体现“新课标'的要求,出题方式符合了现今历史试题命题紧密联系实际、答案开放性等趋势,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发挥空间,调动学生的思维。
(3)本试卷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材料解析题部分能从学生实际出发,有效地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说,有话说,起到很好的效果。
又有一定的区分度,改变过去照搬的习惯,可以说是一种不错的尝试。
(4)试题设计整体较合理,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并合理的搭配了有一定难度的提高题(书本基础知识占67%,需要分析思考的知识占33%),难易程度的把握和比例分配较为适当,既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也考察和锻炼了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
(三)试卷情况:通过以上数据发现,此次考试的结果让人较为担忧,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仍然不够牢靠,这与我们的学生素质有着必然的联系,但同时也反映出历史教学的负担仍然较重。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试卷概述本文对七年级历史试卷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试卷共包含多个章节,涵盖了中国古代史和世界古代史的相关知识。
试卷结构第一部分:选择题本部分共有20道选择题,每题4个选项,选择题的目的是测试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选择题涵盖了不同的考点,包括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这部分的平均得分为75%,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但还存在一些易忽略的细节问题。
第二部分:填空题本部分共有10道填空题,填空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名词和相关概念的理解,对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的掌握。
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这部分的平均得分为80%,表明学生对历史名词和相关概念的理解较为准确,但在时间和地点的掌握上还存在一些模糊的情况。
第三部分:简答题本部分共有5道简答题,要求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解释和分析,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分析结果显示,学生在这部分的平均得分为65%,说明学生在思考和表达能力上还有待提高。
一些学生在回答简答题时,缺乏详细的支撑事例或没有构建完整的逻辑结构。
难点分析根据试卷的整体情况,分析出试卷中的几个难点。
难点一:历史事件的记忆学生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对于一些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发生地点的记忆较为困难。
这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历史事件没有形成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理解,仅仅停留在零散的知识点上。
难点二:历史人物的混淆在选择题中,一些历史人物的名字和相关事件容易混淆。
这有可能是因为学生对历史人物的特点和影响不够熟悉,没有形成清晰的分类和联想。
难点三:简答题的思考和表达在回答简答题时,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相对较弱。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构建完整的逻辑结构和有力的支撑事例来回答问题。
这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思考和练习。
改进建议增加历史事件的记忆训练学生需要通过多次复习和记忆,全面理解历史事件的时间和地点。
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口头测试等形式增加历史事件的记忆训练,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知识框架。
(完整)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初一历史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引言初一历史期末考试是对学生在历史学科上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测。
本文将对该次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探讨考试难度、试题质量以及学生表现等方面的情况。
1. 考试难度分析初一历史期末考试的难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绩和研究动力。
在本次考试中,我们对试卷难度进行了评估,并将其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1 难度适中大部分试题在难度上表现适中,能够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这些试题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解释,展示对历史知识的较好掌握水平。
1.2 偏易试题少数试题在难度上相对较低,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得分过高,无法全面评估他们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些试题包括一些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简单的判断题,对于学生来说相对容易。
1.3 偏难试题也有少数试题在难度上较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才能回答。
这些试题可能涉及历史事件的复杂关联或者需要学生进行思辨和推理。
2. 试题质量分析试题的质量直接决定了考试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本节将对试题质量进行评估和分析。
2.1 多样性和全面性试题的多样性和全面性是评价试题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次考试试题涵盖了历史知识的各个方面,包括重要事件、人物、地理等内容,从而能够全面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
2.2 题目设置合理性试题的设置需要符合学科的教学要求和学生的研究水平。
在本次考试中,试题的设置合理,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又考察了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2.3 语言表达清晰准确试题的语言表达应该准确、简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
本次考试中试题的语言表达清晰准确,避免了模糊、有歧义的表述,保证了学生对试题的准确理解。
3. 学生表现分析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既反映了他们在学科知识上的掌握程度,也对教学和研究起到了反馈作用。
本节将对学生在考试中的表现进行分析。
3.1 知识掌握程度学生在考试中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
七年级学生的历史考试试卷分析
七年级学生的历史考试试卷分析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学生的综合素养和人文修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而历史考试试卷则是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掌握程度和历史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七年级学生的历史考试试卷进行分析,探讨试卷的题型和内容设置,以及对学生历史学习的启发。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历史考试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通过选择题,学生需要在给定的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这种题型能够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例如,试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下列哪位历史人物是中国古代伟大的诗人?”学生需要在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人物,如杜甫、马克思、爱因斯坦和毛泽东。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历史考试试卷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通过填空题,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填写正确的答案。
这种题型能够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运用能力。
例如,试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__”,学生需要填写正确的发明名称,如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历史考试试卷中较为复杂的题型之一。
通过解答题,学生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以自己的语言进行阐述和分析。
这种题型能够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历史思维的发展。
例如,试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请以你的理解,解释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进行全面的回答。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是历史考试试卷中较为综合的题型之一。
通过案例分析题,学生需要根据给定的历史事件或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和评价。
这种题型能够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以及历史思维的发展和批判能力。
例如,试卷中可能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请以你的理解,分析法国大革命对欧洲历史的影响。
”学生需要结合自己的知识和思考,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价。
通过对七年级学生的历史考试试卷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试卷的题型和内容设置旨在全面评估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发展。
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解答题和案例分析题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析和批判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一)一、选择理由:七年级学生是刚从小学升入初中学习的头一年,他们在小学时没有接触过历史课,所以历史课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事物,因而对于他们来说培养学科兴趣就尤显重要,而且七年级又是初中三年的基础一年,因此选择七年级做试卷分析就具有一定的基础性和典型性。
二、试卷说明:1、命题意图:历史学业考试试题本着坚持基础性、时代性和发展性的原则,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考试不仅能够喜欢历史课程,而且可以通过考试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改进学生学习历史课的方式,增强其学习历史课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其学习质量和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命题范围:七年级历史下册1——11课内容。
3、命题依据:2011版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版《中国历史》教科书4、试题预期难度:0.70—0.80左右。
5、考试方式:闭卷6、试卷结构: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7、试卷的价值取向: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因此每套试题都有自己的价值取向。
本套试题的价值取向主要有以下四点:①以大运河、赵州桥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例如第2、12、26题。
②列举“贞观之治”主要内容,评价唐太宗。
以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例如第3、8、9、24题。
③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例如第18、25题。
④了解宋代的节庆活动,从而让学生从中汲取传统节庆活动优秀的精华部分,丰富我们当代的社会生活。
例如第23题。
三、试题结构:1、试题数量及结构:2、试题类型及分布:从上表可以看出:①预期难度与实际考试难度基本吻合。
说明本次试题的信度和效度是合适的。
②川原和西山大部分学校平均分都能及格,有利于增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历史学科地位的稳固。
③千渭初中的优秀率达到了将近45%,说明该校对历史学科教学重视,且该校教师基本上以区级以上教学能手或新秀为主,教师素质高也是重要原因。
2、试题优点就7年级试题来说,优点是:①出题人能紧扣课本,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能有效把握和指导平时的教学和学习;②重难点突出,考查全面,准确,提问准确,并能联系现实,且题型多样;③注重培养情感,试卷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④试卷呈现方式出现新变化,出现了辨析题。
就整体而言这套试卷,有助于对学生今后学习的努力方向提供指导,有利于增进7年级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历史思维的发展。
3、存在问题当然本套试题也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有:①试题存在互相提示现象;②专业味道太浓;③地方史知识渗透不够;④识图题图印得不够清楚等。
这将在以后命题中加以改进。
五、学生答题分析及今后教学方向:1、学生基本功较差。
书写不工整、不规范,错别字较多。
应加大对学生文字基本功的训练。
2、同类知识混淆不清,张冠李戴现象较普遍。
应利用图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熟记各种知识点,避免混淆。
3、时间类知识点的掌握不到位。
应利用编歌谣等多种记忆方法,强化对这些重要时间知识点的记忆训练。
4、缺乏答题技巧,不能学以致用。
这个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慢慢养成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
5、答题缺乏条理,知识点不明确。
要引导学生培养条理清楚的答题习惯。
6、审题不明,归纳总结能力差,分析问题能力欠缺,导致答题不理想。
还需在日常教学中,依照课程标准,加强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初步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二)一、试卷概况本套试卷分选择题(40分)与非选择题(60分)两大类,非选择题又有辨析题(18分)材料解析题(22分)与问答题(20分)。
从题型、题量、与内容要求上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紧扣教材,把历史知识和历史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考查,充分体现历史课程的综合性特点和情感教育功能,同时注意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
无偏题怪题,难易程度恰当。
二、试卷特点1、从试卷内容上看,符合新课标规定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要求,立足课本,注意考察学科的基础知识,尤其是重点知识与主干知识。
如秦的统一,商鞅变法,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鼎立,张骞出使西域,史记,孔子,北魏孝文帝改革等。
2、试题角度新颖,表现在选择题上,很多题都有一个题引,引导学生走近历史,感悟历史,进而考察学生再认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
3、试题体现了生活化色彩,从生活中的习俗或节日切入,引导学生感知历史是过去的现在,现在是将来的历史,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这种切入点符合学生认知水平,易于激起学生的兴趣。
4、试题体现了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分析史实的基础上,加以延伸,要求谈认识,体会,启示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这些润物无声,起到了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的作用。
5、试题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性特点。
关注社会热点,紧密结合社会现实,回顾历史,联系今天,史为今用是近几年历史命题的重要特点,本次试题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6、试题体现了较强的综合性特点。
()注重学科内主干知识的交叉渗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创新思维。
如材料第24题:既以时间为经,考察了台湾的历史与现实,又以地域为纬,考察了四川地区的工程与三国时期的政权名称,为学生勾勒出一个纵横交错的历史网络,而且还与乡土历史相结合,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第29题以孔子文化节与奥运会开幕式切入,既考察了孔子的贡献又考察了儒家思想,同时还考察了文字与造纸术的知识点,涉及知识点多达数十个,综合性特点十分突出。
7、试题体现了乡土特色。
注意在乡土历史与中国历史之间寻求结合点,引导学生将爱国与爱家结合起来,这也是近几年来,各地中考的一个趋势。
8、试题图文并茂,涉及文物、图表、地图、新闻图片,且形象直观,信息量大,可读性强,注意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养成图文结合学习历史的方法与习惯。
三、学生情况分析1、我校实行的是开卷考试,从考试结果上看来,整体情况正常,单选题及格率较高,反映出最基本的知识点还是能够掌握,但由于知识面大且容量多,学生对各课知识点掌握不牢靠,相近知识点易混淆。
2、材料题失分较为严重,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有:1)阅读材料不仔细,丢三落四。
2)在审题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3)历史基础知识欠缺,学科基本素养不够。
4)阅读面狭窄,相关知识太少。
3、材料题与问答题反映出的共同问题是:语言运用、组织不过关,书写潦草,语文素养较差。
从卷面上看,东拉西扯、用词不当、逻辑混乱、字迹潦草、文不对题、前言不搭后语、错别字连篇等问题十分突出,这些非历史素养问题所反映出的是学生整体综合素质差,基本素养欠缺。
四、关于应对措施的思考1、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我校现在的学生大多数综合素质相当差,有的孩子的智力还在混沌状态,由于缺乏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些孩子普遍基础知识差,还不具备相应的学科能力。
不谈生源是不可能的。
面对这样的生源,我们只能放平心态,降低教学难度,重视基础知识的过手。
2、知识与能力并重。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有一种倾向,即认为只要强调基础知识就是守旧,就是没有领会新课程的精神,于是一些课堂过于求新,过于追求学生的所谓活动,为活动而活动,显得花哨热闹,而学生的收获甚少。
其实,教学的内涵依然是传道授业解惑,知识与能力是一个不能割裂的统一体,能力的获得总是伴随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也必然带来能力的飞跃。
没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其他的培养目标只能是空谈。
3、关注现实热点,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
近年来,各种考试总也免不了用现实问题切入,考察学生学过的历史知识,注重公民教育,所以教师要多学习、多交流、关注现实,引导学生分析现实问题,关注国家统一与发展,关注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思考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需要什么精神品质。
4、扩大学生阅读面,拓展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多角度看问题,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5、创建知识网络,给学生整体化的历史。
近来的考试越来越综合化,专题化。
所以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一味地强调微观的知识点,而要引导学生建构知识网络。
6、继续做好培优辅差工作,本次期末考试中及格的人数相对其他学科来说还是比较多的,因此这学期要更加重视培优辅差工作,关注学困生,避免两极分化的加大。
七年级历史试卷分析(三)一、试卷分析七年级历史试卷为闭卷试题,满分为100分。
从试卷题型看,试卷分为五个大题,25个小题。
其中:第一题为选择题,共20个小题;第二题为简答题,共2个小题;第三题为材料解析题;第四题为分析说明题;第五题为探究题。
从考查内容看,试卷着重考查了从史前时期到秦汉时期的历史。
其中,第一、二大题侧重于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考查,第三、四、五大题,则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侧重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依据材料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考查内容符合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能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从试题的难度看,难度适中,有较好的区分度。
尤其是第三大题,依据材料,层层设问,第一问到第五问,由易到难,既考查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了学生对材料内容的概括、分析;既突出了对课本重点知识的考查,又体现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
总的来说,这是一份质量较高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学生答题情况总体上不是太好,主要表现为尚未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基础知识有些薄弱;缺乏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等。
下面就各题情况做一简单分析:第一大题选择题满分40分,学生一般得分在30-36。
其中3、9、13小题错的学生最多。
第二大题简答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3-16分。
总体上较好。
第三大题材料解析题满分14分,学生一般得分在8-12分。
其中第五问(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这次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做得较差。
第四大题分析说明题满分14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2分。
其中第三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南北方原始居民建造的房屋结构截然不同?)学生在做的时候,大部分同学只能写出南北方气候条件的不同特点,而不能进一步说明地穴式房屋和干栏式房屋的优点,因此都只能得2分。
(满分为4分)第五大题探究题满分16分,学生一般得分在10-14分。
本题体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学生的答题情况出现明显的两级分化。
其中,1、3问联系最为密切且分值均较大,学生要答对基本上两题都对,要错都错。
这是造成两级分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整改措施第一,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进一步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帮助学生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以方便学生梳理知识。
第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更加注重问题导学,逐步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
第三,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入手,强化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努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