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和板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一课时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第一课时(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的内容,选自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集《猎人笔记》。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内容,理解课文大意,分析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学习屠格涅夫的写作手法,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学习屠格涅夫的写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如“颤动”、“心惊肉跳”等。
2. 把握课文主题,体会作者对生命的关爱。
3. 学习屠格涅夫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麻雀,引导学生关注麻雀的特点,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画出重点词语,做好批注。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自主学习的心得,互相解答疑惑,共同理解课文内容。
4. 课堂讲解:针对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写作手法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朗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味,体会作者的情感。
6.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课文主题和写作手法。
板书设计:1. 《麻雀》2. 课文主题:关爱生命3. 重点词语:颤动、心惊肉跳4. 写作手法:对比、衬托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重点词语,思考课文主题对自己的启示。
2. 拓展阅读:阅读屠格涅夫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掌握了重点词语,学习了屠格涅夫的写作手法。
但在课堂讲解部分,对于部分学生的疑惑解答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嗅、煞”等7个生字,会写“奈、巢”等13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麻雀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平时,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是的,大自然中鸟儿的确很多,但我们平常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你知道是什么鸟吗?(出示麻雀图片)2、导入课题。
麻雀的确太不起眼了,它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动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
3、介绍作者背景。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心,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这就是屠格涅夫,读过他的文章么?今天学的课文《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那么,在这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呢?二、整体感知1、了解文章内容。
初读课文,课文出现了哪几个角色?(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贴图) 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理清课文结构。
(指名说段意)三、合作探究,品读悟文(一)学习第3自然段。
其实故事的发生总有它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屏幕)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哎,别忘了用笔画一画。
1、学生自由朗读后谈体会。
师:谁来谈一谈,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字幕)(1)“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麻雀》故事的内容和主题。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3.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2.利用唱歌、朗读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采用情境模拟、小组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生态和小动物的关爱意识。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理解《麻雀》故事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
3.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难点1.理解麻雀的飞行路线和栖息地选择背后的智慧。
2.理解和表达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和价值观。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播放相关麻雀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对麻雀这种小鸟展开想象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复述故事(15分钟)教师让学生自由复述《麻雀》故事,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情节并提取主题。
三、词语解释(10分钟)教师解释《麻雀》中的重点词语和短语,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四、朗读练习(15分钟)学生分组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五、情景演练(20分钟)老师设计情景,让学生模仿麻雀的飞行姿势,体验麻雀选择栖息地的智慧,并通过情景演练理解故事内容。
六、总结反思(10分钟)学生回顾整堂课的学习内容,发表对《麻雀》故事的感想和体会,让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题与意义。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通过对《麻雀》这一生动故事的教学,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热爱生态,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和好奇心。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课文中的生僻词汇理解困难,缺乏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在词语解释环节需要更多的耐心和引导。
此外,情景演练环节的设置也需要更多的创新,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和主题。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16课《麻雀》教案-部编版
2.培养学生的思维素养,通过分析课文结构,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形成自己的见解。
3.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感悟课文描绘的自然美和母爱伟大,激发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培养审美情趣。
此外,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观察麻雀非常感兴趣,但在保护麻雀的讨论中,有些学生的观点较为片面。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多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整体氛围较好,大家都能积极参与。但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在讨论中过于依赖同伴,缺乏独立思考。为此,我将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他们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麻雀》这节课后,我对自己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反思。首先,我觉得在引导学生们关注课文细节方面做得还不错,大家能够通过分析课文内容,体会到母麻雀的勇敢和母爱。然而,我也发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注意到有些学生在理解对比手法时显得有些吃力。今后,我需要在这个环节上多下功夫,通过更多生动具体的例子和讲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
举例:分析课文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并模仿此结构编写一篇短文。
2.教学难点
(1)情感理解:学生能深入体会课文中母麻雀对小麻雀的关爱以及勇敢面对猎狗的精神,从而培养自己的情感态度。
举例:讨论母麻雀在遇到猎狗威胁时为何会选择挺身而出,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伟大。
(2)对比手法:学生能理解并掌握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如麻雀与猎狗的体型、力量对比,突出小麻雀的勇敢。
举例:分析文中对比手法的表达效果,让学生尝试运用对比手法进行口语和写作练习。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6《麻雀》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16《麻雀》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麻雀》是新部编版四年级上语文必修课文,是一篇生动有趣的散文,全文描述了作者与麻雀之间的一次有趣的互动故事。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中小动物的生存状态和互动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和情节;3.能正确朗读课文,掌握词汇和表达方式。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2.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进行逻辑思维和表达。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爱护和关爱意识;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麻雀的生活习性和食性;2.课文《麻雀》的理解和朗读。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2.运用词汇和表达方式进行口头表达。
四、教学准备1.准备课文《麻雀》的课件或教材;2.预先准备关于麻雀的相关知识资料;3.准备图片或实物来展示麻雀的外貌和生活习性;4.教学录音或录像设备。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步:导入(5分钟)1.利用图片或实物展示麻雀,引入课文话题;2.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你见过麻雀吗?麻雀是什么样的鸟?第二步:学习课文(15分钟)1.朗读课文《麻雀》,带领学生理解课文内容;2.分段讲解课文,解释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整个故事情节。
第三步:分组讨论(10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麻雀形象和作者的感受;2.每组选择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第四步:课文赏析(10分钟)1.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修辞手法,引导学生理解文学语言的表现形式;2.引导学生发表对课文的感想和体会。
第五步:口头表达(15分钟)1.模仿课文中的描述,让学生自由发挥,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麻雀;2.鼓励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展示个人观点和情感。
第六步: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2.鼓励学生对小动物的爱护和保护进行思考。
2024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
测验
01
通过定期进行测验,了解学生对本课文以及相关语文知识的掌
握情况。
作品展示
02
让学生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作品的形式展示出来,如绘画、手
抄报等,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意。
自我评价
0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
总结。
评价标准制定依据
教学目标
评价标准应紧密围绕教学目标制定,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交流分享
各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补充和评价,教师适时点拨和引导,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汇报交流,共享成果
小组展示
各小组以不同的形式展示学习成果,如朗读课文、表演课文内容、讲述麻雀的故事等,增强学生的学习自 信心和表现力。
互相评价
引导学生对其他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提出建议,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合作精神。等,以检验 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或根据课文内容编写故事,以锻炼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创新性拓展类作业设计
鼓励学生以“麻雀”为主题,创作一幅画或制作一个手工作品,以展现学生的艺术才能和创 新能力。
引导学生开展关于麻雀的科普研究,收集相关资料并撰写小论文,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 神和写作能力。
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明确阅读要求
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主阅读课文,了 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
勾画重点词句
引导学生边读边勾画出自己认为重要 的词句,如描写麻雀外形、动作的词 语等,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基础。
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课文中的一个或几个问题展开讨论,如“麻雀为什么要拼命保护小麻雀?”“老 麻雀的勇敢体现在哪些地方?”等。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5单元16课《麻雀》(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第16课《麻雀》(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我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严文井的代表作之一,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5单元。
本课以生动的语言、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麻雀的习性、生活场景,并借此传递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寓意深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审美情趣的优秀篇章。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本课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简单的描述。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尊重生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把握课文主旨。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尊重生命,树立环保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麻雀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麻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的重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课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尊重生命。
6. 课后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并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短文。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课文重点,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课题:《麻雀》2. 生字、生词:麻雀、习性、生活场景、和谐共处、生态环境等。
3. 课文主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生态环境。
作业设计1. 用课文中的词语造句。
2. 写一篇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短文。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16 麻雀》 人教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16 麻雀》人教部编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16 麻雀》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
2.掌握课文中生字词的意思和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创作。
二、教学重点1.理解《16 麻雀》的主题和意义。
2.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词汇。
3.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性的写作。
四、教学准备1.教师:课文教材《16 麻雀》、课文教案、教具、板书等。
2.学生:学习用书、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热身•师生互动,引发学生兴趣,为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的。
2. 导入•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本篇课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 分析课文•阅读课文,并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
4. 练习与讨论•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展开课文的讨论与探究。
5. 课文赏析•请学生进行课文赏析,理解课文的深层含义。
6. 拓展延伸•通过相关材料和讨论,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性的写作或表达。
7.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概括。
六、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或写作作业,巩固学生对《16 麻雀》这篇课文的理解。
七、教学反思•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查漏补缺,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学生们能够通过学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16 麻雀》这篇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及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嗅、煞”等7个生字,会写“奈、巢”等13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
2.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麻雀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平时,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是的,大自然中鸟儿的确很多,但我们平常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你知道是什么鸟吗?(出示麻雀图片)2、导入课题。
麻雀的确太不起眼了,它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动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
3、介绍作者背景。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心,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这就是屠格涅夫,读过他的文章么?今天学的课文《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那么,在这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呢?二、整体感知1、了解文章内容。
初读课文,课文出现了哪几个角色?(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贴图) 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理清课文结构。
(指名说段意)三、合作探究,品读悟文(一)学习第3自然段。
其实故事的发生总有它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屏幕)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哎,别忘了用笔画一画。
1、学生自由朗读后谈体会。
师:谁来谈一谈,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字幕)(1)“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
本节课主要学习课文《麻雀》第一课时,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麻雀的形象,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积累“摇摇欲坠、扎煞、嘶哑、拯救、庞然大物”等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朗读感悟,体会课文语言,感受老麻雀的勇敢和母爱的伟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老麻雀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勇敢精神,体会母爱的伟大。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2. 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你们喜欢哪种小动物呢?为什么?2.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小动物的文章,这篇文章讲述了一只麻雀的故事。
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麻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的字词认读情况。
3. 讨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1. 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地方。
2. 交流:哪些地方让你感动?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3. 品读感悟:重点句子品析,指导朗读。
4. 小组讨论:老麻雀在文中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四、总结全文,升华情感1. 学生总结:通过学习课文,你有什么收获?2. 教师总结:同学们,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了老麻雀的勇敢和母爱的伟大。
让我们懂得了在危难时刻,要勇敢面对,挺身而出。
板书设计:麻雀勇敢母爱教学反思:本节课,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学习氛围浓厚。
通过学习课文,学生了解了麻雀的形象,理解了课文内容,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6.麻雀》 部编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16.麻雀》部编版课程背景本教案适用于四年级上册语文课程,教材采用了部编版教材,本节课将围绕《16.麻雀》展开。
教学目标1.了解《16.麻雀》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语和注意事项。
3.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学准备1.《16.麻雀》课文教材2.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教具3.黑板、粉笔、教师课件4.学生练习册和课外阅读材料5.学生熟悉的故事或游戏资源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在课堂上播放关于麻雀的视频或图片,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让学生猜测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学习课文1.教师朗读《16.麻雀》,让学生跟读。
2.解释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讨论1.引导学生讨论课文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激发学生思考。
第四步:练习与巩固1.布置课后练习,包括阅读理解和词语练习。
2.组织学生小组间互动,让学生相互讨论学习。
第五步:拓展延伸1.让学生分组表演课文或相关内容的小品或故事。
2.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语复述课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总结与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熟练掌握《16.麻雀》的内容,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以上是本节课的详细教案,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适当调整,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202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2021教学内容《麻雀》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短篇小说,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主人公阿Q在未庄的种种经历,以及他在未庄的“革命”中表现出的自大、自卑、狡猾、贪婪等复杂性格。
通过阅读这篇小说,学生可以了解到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以及对人性的剖析。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阿Q的性格特点,了解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学会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剖析阿Q 的形象,理解作品主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鲁迅先生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培养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
教学难点1. 阿Q的性格特点及其复杂性。
2. 作品主题的理解。
3. 鲁迅先生写作风格的认识。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课文插图、生字词卡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背景介绍等方式,激发学生对《麻雀》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阿Q的故事,圈画出关键词句,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阅读课文的心得,交流阿Q的性格特点,分析作品主题。
4. 讲解分析: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把握作品主题。
5. 朗读感悟: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进一步理解作品。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作品主题,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培养关爱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
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主要人物:阿Q3. 性格特点:自大、自卑、狡猾、贪婪等4. 作品主题: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批判5. 写作风格:深刻、犀利、讽刺等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故事情节。
2. 结合课文内容,分析阿Q的性格特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麻雀》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7《麻雀》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故事情节,了解麻雀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状态。
2.能初步感悟并表达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情感态度价值观
1.爱护小动物,关心自然环境,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2.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
1.教学生认读字词,理解课文。
2.学会感悟自然之美。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从课文中感悟美的风光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1. 新课导入
通过观看有关麻雀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课文内容。
2. 集体朗读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课文的集体朗读,注意语音语调,让学生感受课文的韵律。
3. 分组学习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共同探讨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并引导他们展开讨论,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 课文讲解
老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内容展开讲解,帮助学生理解生词和语句,并引导学生思考其中的含义。
5. 情感抒发
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麻雀的印象和感受,培养他们的情感表达能力。
6. 课后作业
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复习课文内容,并围绕课文主题展开一定的写作活动。
五、教学反思
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麻雀这篇课文,感受自然之美,培养
爱护环境的意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更多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进一步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麻雀》这篇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的内容。
课文描述了一位老猎人在寒冷的冬天遇到了一只受伤的小麻雀,他为了保护小麻雀而与一只凶猛的狼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通过这个故事,课文传达出了勇敢、善良和爱心等积极的价值观。
课文语言朴实,情节紧凑,情感丰富,适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
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分析,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同时也能从故事中汲取到勇敢、善良和爱心等美好的品质。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对于情节丰富、情感饱满的课文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同时,他们对于善良、勇敢等价值观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从故事中感受到这些品质的重要性。
然而,四年级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对于一些深层次的寓意和情感可能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插图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课文。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课文,学生能够学会从上下文中推断出词语的意思,培养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勇敢、善良和爱心等品质,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生字词的正确书写和运用。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中的勇敢、善良和爱心等品质,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体现这些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插图等手段,营造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引导学生在情感上与课文中的角色产生共鸣,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善良品质。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麻雀》的课文文本,以便学生朗读和理解。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麻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
本课以一篇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通过讲述麻雀妈妈为了保护小麻雀,勇敢地与猎狗搏斗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
课文内容丰富,语言生动,情节紧凑,寓意深刻。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到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并能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3)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提高阅读兴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母爱的伟大,培养关爱他人、勇敢面对困难的精神。
(2)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会关键词和关键句的运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麻雀》。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感受其中的魅力吧!2. 出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画出生字词,并借助工具书理解生字词。
2. 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 学生分小组讨论,用关键词和关键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 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深入学习1.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思考:麻雀妈妈是如何保护小麻雀的?她为什么要这样做?2. 学生分享阅读感悟,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总结提升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体会母爱的伟大。
2. 学生发表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板书设计1. 课题:《麻雀》2. 主要内容:麻雀妈妈保护小麻雀3. 母爱的伟大七、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6课 麻雀【一等奖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教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热爱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及作品的独特价值。
语言运用: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学习生字词,说说课文围绕麻雀写了一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
思维能力:抓住重点词句,能够找出文中描写小麻雀、猎狗、老麻雀的神态、动作的句子,学习作者通过神态、动作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的方法。
审美创造:感悟老麻雀为保护小麻雀而表现出的那种强大的力量,感悟“母爱”的力量。
【课前解析】关注内容:《麻雀》叙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故事。
这个故事因猎狗与小麻雀的相遇而展开。
事情的起因是猎狗攻击小麻雀,经过是老麻雀奋不顾身拯救幼儿,结果是猎狗被老麻雀的勇气震撼而退缩。
课文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起因、经过、结果交代的很明白。
作者观察很细致,捕捉到很多细节,既看到了猎狗露出锋利牙齿的凶恶、小麻雀拍打翅膀的可怜、老麻雀挓挲起翅膀的紧张,又听到了老麻雀嘶哑而绝望的叫声,并加上了自己的想象。
作者把这些内容写下来,清晰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情形。
关注作者:屠格涅夫(1818—1883),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屠格涅夫的创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把握时代的脉搏,主题鲜明,结构紧密,人物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对俄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他的代表作有《猎人笔记》《贵族之家》《父与子》等。
《猎人笔记》描写了俄国农奴制度下农奴的悲惨生活,暴露了俄国农奴制度的黑暗和残酷,在俄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本文就节选自《猎人笔记》。
关注语言:课文篇幅短小,语言高度凝练,用词准确传神,往往寥寥几笔便能勾勒出对象的特征。
如,“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挓挲起全身的羽毛”“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等,这些描写将一只奋不顾身、不惜牺牲自己生命,也要拯救孩子的老麻雀的形象栩栩如生地刻画了出来。
关注把事情写清楚的的方法:课后题直接指向单元语文要素,第一题重在引导学生梳理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课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并懂得这样写有利于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16 麻雀教案教学内容《麻雀》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16课,选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短篇小说。
本文讲述了一只老麻雀在猎狗面前拯救小麻雀的故事,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尊严。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中母爱的伟大。
2. 学习生字词,掌握本课的词汇。
3. 分析文中描写手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
2. 能力目标:通过阅读和分析,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目标:感受母爱的伟大,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
教学难点1. 理解文中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尊严。
2. 分析文中描写手法,提升阅读理解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语文书、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麻雀,引导学生关注麻雀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4. 课堂讲解:对课文中的难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5. 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板书设计1. 麻雀2. 课文内容:课文摘要、生字词、描写手法、情感表达。
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母爱的短文,不少于200字。
2.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手法,用实例进行说明。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和分析《麻雀》,使学生理解了母爱的伟大和生命的尊严,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提高了教学效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需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重点细节关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能否实现,教学难点能否突破,以及学生的学习效果。
部编四上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
部编四上第16课《麻雀》教学设计《麻雀》教学方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嗅、奈”等6个生字,会写“嗅、呆”等13个字,会写“打猎、猛烈”等17个词语。
2.能把握事情的主要内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3.学习课文的第一、二、三自然段,能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麻雀的无助。
【教学重点】能把握事情的主要内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交代清楚。
【教学难点】学习课文的第一、二、三自然段,能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小麻雀的无助。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同学们,你们觉得麻雀是怎样的一种小动物呢?预设:麻雀是一种聪明、小巧、活泼、可爱的小动物。
2.猎狗在你心目中又是怎样的一种动物?预设:猎狗很庞大,也很凶猛,和麻雀的个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一个发生在麻雀和猎狗身上的故事。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板书:麻雀)4.了解作者。
屠格涅夫(1818-1883),俄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善于通过生动的情节和恰当的言语、行动、通过对大自然情景交融的描述,塑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
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等。
设计意图:明确单元特点,导入新课,了解作者,为学习课文打好基础。
二、整体感知1.听读任务认真听读课文,把自己读不准的字标注出来。
2.初读反馈(1)随文识字:字词检测,读准字音。
嗅(xiù)到无可奈(nài)何挓(zhā)挲(shā)拯(zhěng)救嘶(sī)哑(yǎ)庞(páng)大(2)集中识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xiù nài zhěng sī yǎ páng嗅奈拯嘶哑庞预设:①同偏旁识字:“嗅”“嘶”“哑”都是口字旁,“嗅”的读音不要和“臭(chòu)”的读音混淆。
可以组词:嗅觉。
“嘶”是平舌音。
“哑”和“哑”都是口字旁。
“嘶”要和“斯、撕”等字区分开。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详案设计(附板书设计)
(部编人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麻雀》教学详案设计(附板书设计)【教学目标】1.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2.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比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感受老麻雀的勇敢。
【教学重点】1.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中的词、句、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2.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老麻雀和猎狗的形象,感受老麻雀的勇敢。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检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麻雀》,再来看一下这些字词认识了吗?认读并造句。
无奈巢穴牙齿身躯掩护幼儿搏斗庞大2.回顾分段: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事情的起因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事情的经过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事情的结局。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麻雀》。
4.板书课题-生书空课题-齐读课题二、品读感悟(一)学习第一部分1.自主学习:(1)自由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
(2)交流探讨:这件事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2.出示第1-3自然段。
3.事情的起因:打猎回来的路上,“我”的猎狗发现了一只掉在地上的小麻雀。
4.事情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时间:打猎回来时。
地点:林荫路上。
5.出示句子:突然,我的猎狗放慢脚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么野物。
(1)“野物”指什么?“野物”指的是小麻雀。
(2)“嗅”的意思是闻,用鼻子辨别气味。
一般习惯用在动物身上。
比如,狗、猫等。
(3)“放慢”“嗅”写出了猎狗发现猎物之后的敏感和警惕。
6.出示段落: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白桦树。
我顺着林荫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1)小麻雀的外形: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第16课《麻雀》教案和板书设计
16 麻雀
教学目标:
1.认识“嗅、煞”等7个生字,会写“嗅、巢”等13个生字;理解“摇撼、无可奈何、拯救、嘶哑、搏斗、庞大”等词语。
2.通过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掩护小麻雀、勇敢地与庞然大物猎狗搏斗
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的同情、
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惧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重点:
理解、欣赏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教学难点:
理解“一种强大的力量”即母爱的力量,使弱小战胜强大。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百多年前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写的一
篇文学作品的片段。
在屠格涅夫生活的时代,俄国的农民是奴隶,
他们没有任何人身自由,地主是农奴主,他们对农奴可以任意鞭打,可以把农奴当作牲口买卖,可以随意地残杀农奴。
屠格涅夫非常同
情农奴,并且认为残酷的农奴制度一定要灭亡。
屠格涅夫小时候在
农村长大,有许多机会接触大自然,使他深深地爱上了大自然,他
的作品常常反映他对农奴的同情,对大自然的热爱。
今天学习的《麻雀》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自学——引导学生了解大意
1.先自读课文,看有几个角色?要搞清楚人物关系,谁是弱者,谁是庞然大物?
板书:小麻雀、老麻雀、猎狗
2.你还读懂了什么?
三、再自学——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提示:
(1)“我”走在林阴道上发生了什么事?
(2)猎狗想怎么样?
(3)老麻雀是怎么对付的?
2.根据刚才讨论的,把这些重点句用“~~~~”画下来。
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老麻雀用自己的身躯掩护着小麻雀,想拯救自己的幼儿。
猎狗愣住了……慢慢地向后退。
3.请学生口述练习:
文章先写()次写()最后写()。
四、范读课文
通过朗读感受鲜明的形象,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
五、作业:
熟读课文。
抄词。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
1.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全篇描写的情境。
(引导学生边读文章,边想画面,读着,想着,课文中的形象就会浮现在学生眼前,这不仅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课文的情境,而且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
2.提示:读屠格涅夫写的故事,就好像在看一幅一幅的画,现
在就想办法,把课文写的,把我们看到的画面,画下来,好像在画连环画。
你们一共看了几幅画呢?
学生随手用简笔画形式再现课文情境。
①猎狗跑在我前面
②小麻雀被风刮下
③老麻雀准备与猎狗搏斗
④猎狗后退了
3.再读课文,抓特点:
(1)小麻雀怎样弱小?猎狗怎么庞大、厉害?
(用“”画出有关词语)
板书进行对比。
凭借已创设的情境,通过鲜明的强弱对比,使小麻雀、大猎狗的形象格外鲜明,为理解重点部分作铺垫。
(2)分角色朗读课文(通过朗读,突出对比,进一步渲染情境,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
)
(凭借情境引导儿童在热烈的情绪中思考。
在这里从故事的开头一下子引向故事的结果,启发学生从意外的结果中,关注故事的经过。
即引导学生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思考。
)
4.配乐默读四、五自然段,理解老麻雀是如何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
进一步提问:①老麻雀为什么绝望地尖叫?(突出“绝望地”)
②老麻雀明明知道已经没有希望,为什么要飞下来?
结合课文分析句子:“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
“它不能站在树枝上”。
因为老麻雀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所以是“安然的”。
既然没有危险,为什么不能安然地站在树枝上?
课文上说是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是什么力量?
(拯救自己的幼儿,保护弱小者,战胜庞然大物)
既然是“强大的力量”就不是轻飘飘地飞下来,是充满着对小麻雀的无限的爱,是准备与猎狗决一死战的,所以老麻雀的“飞下来”是很有分量的。
课文打了一个比喻“像一块石头似的”,后面的动词是“落”而不是“飞”。
画下表现老麻雀这一形象的词语。
5.齐读四、五自然段,突出下列词语:
“像一块石头似的”“落”
“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
“用自己的身躯掩护”“拯救自己的幼儿”
“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不能安然地”“高高的”“没有危险的”
“一种强大的力量”
放音乐朗读,启发:
这一切,猎狗有没有料到?它被老麻雀突如其来的行动愣住了,惊讶甚至害怕、后退。
6.指名读第六节。
二、总结:
由于老麻雀对小麻雀的爱,他不畏凶残的猎狗,勇敢地飞下来准备与猎狗搏斗,猎狗竟然在小小的麻雀面前愣住了,后退了,这告诉我们什么呢?
结论: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拯救了小麻雀;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吓住了猎狗;
正是这种强大的爱,感动了“我”。
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指导背诵课文。
四、指导用“无可奈何”“搏斗”造句。
五、板书设计:
小麻雀
救吃
斗
老麻雀猎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