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合集下载

《大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大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大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是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

这个过程中,大班老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以确保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下面是大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

作的一些建议。

首先,大班老师应该提前了解小学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了解小学的

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有助于大班老师了解孩子们需要掌握哪些知识和技能,从而更好地为他们做好准备。同时,大班老师还可以根据小学的教学

要求,对幼儿进行一些简单的引导,如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等。

其次,大班老师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小学生相对于幼儿园

的孩子们来说,需要更多的自理能力。因此,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大班

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和游戏,培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比如,组织幼儿

学习如何穿衣、如何穿鞋、如何整理书包等等,这些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

再次,大班老师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幼儿园和小学是两个不同

的学习环境,幼儿可能会面对一些适应困难和情感困扰。因此,大班老师

应该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给予他们充分的关爱和支持。在幼小衔接的过

程中,大班老师可以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他们的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关

心和帮助。

最后,大班老师应该与小学紧密合作,共同制定衔接方案。幼小衔接

是一个团队合作的工作,大班老师应该与小学的老师积极合作,共同制定

衔接方案。在制定衔接方案时,可以考虑到幼儿课程内容和小学课程内容

的衔接,以及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理念的衔接。通过紧密合作,可以更好地为幼儿提供平稳的过渡。

总之,大班老师在幼小衔接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提前了解小学教学内容和学习要求,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与小学紧密合作制定衔接方案。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为他们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老师幼小衔接心得体会七篇

幼儿园老师幼小衔接心得体会七篇

幼儿园老师幼小衔接心得体会七篇

幼儿园老师幼小衔接心得体会(篇1)

幼小衔接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自然明白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在教育工作上的承接和连续。幼儿期和学龄期是两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两个阶段相比,儿童在社会角色、生活内容、生活场所、与老师的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们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陡坡”,合理调节衔接的“陡坡”、减少儿童适应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儿童顺利过渡到新的教育阶段、就是幼小衔接要做的工作。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孩子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在家长的引导下,做好各项能力提升、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准备。真正的幼小衔接不仅仅是为小学一年级衔接,更是为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本学期是小朋友们告别幼儿时代迈向小学的最后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适应期,作为大班的教师,我听到最多的话题就是:我的孩子能不能适应小学生活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和幼儿园究竟该怎么做带着家长们的困惑,我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将“幼小衔接”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了解小学,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组织孩子去参观小学生活,第一个活动是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学着小学生的样子,整齐地排好队伍,体验了国旗下的庄严和神圣。之后,孩子们走进了小学明亮的教室里,体验了当一名小学生的感觉。

通过参观,孩子们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激发了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简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简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简述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幼小衔接工作是指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之间的过渡工作。幼小衔接工作的质量对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安排。

首先,对校园环境和教学方法的重新调整。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有着不同的特点和教学方法,需要根据小学教学的特点和要求进行调整。比如在校园环境上,要有活泼轻快的颜色和画面,以吸引小朋友的兴趣;小学阶段的学习方法是以学习课本知识和课外知识为主,因此应该在教学方式上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要进行衔接。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有较大差异,教师需要对两个阶段的课程内容进行衔接。比如在数学上,要从幼儿园的认知数学开始,逐步过渡到小学阶段的数学基础知识学习,比如加减乘除的学习;在语言方面,要从语言启蒙开始,逐渐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识字、拼音等基础知识的学习。同时,也要引导学生逐渐接受小学生活的要求和学习方法。

再次,要做好家校沟通和合作。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庭的教育和学校的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需要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密切配合。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家庭中的情况和学习进展,并向家长宣传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促进学校和家庭的合作。

再者,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在幼小衔接工作中,教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幼儿在小学教学环境中能够轻松融入,愉快学习。教师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关心幼儿的成长和学习,耐心引导,激发他们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另外,要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过渡”工作,及时解答他们的疑问,协助他们适应新环境。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数学教育的幼小衔接当今社会已进入到数字化时代,数学正深入到各项科学以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基础科学之一,数学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主要的基础能力之一,因此,当今社会对人的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幼儿从小奠定一些数学基础是培养新世纪人才的当务之急。

从儿童身心发展上看,从学前进入小学是儿童身心发展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的儿童保留了幼儿的某些特征,又拥有学龄期刚刚出现的某些特征。因此,如何使学前班的儿童入小学而能较快地适应小学数学的学习,使之过渡衔接的合理、科学,确实是值得认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问题。通过调查、实验,谈谈如何搞好幼小衔接的一点认识。

一、为幼儿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

提供一个愉快、和睦、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是无止境的,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只有不断创新和不断进取,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新课程改革,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也应该如此。

只有从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为中心,过分强调了老师的作用”的教育圈子中跳出来,才能体现新的“以幼儿为主体,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的教育观,使幼儿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学习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接触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二、培养幼儿对参与数学活动兴趣

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因此,在幼儿对某件事感兴趣或有疑问时,我们应该引导幼儿主动学习,并有意识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进行思考、猜想、讨论、实践等,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使幼儿感受到学习的重要和有趣,使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更加主动积极。

幼小衔接工作的三十五条要求

幼小衔接工作的三十五条要求

对幼儿园的要求

一、不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不以机械背诵、记忆、抄写等方式,对幼儿进行知识技能性强化训练。

二、开展“幼小衔接”主题活动。大班下学期安排“参观小学”“学做小学生”等主题活动,让幼儿提前了解和体验小学生活,萌发对小学生活的向往。

三、重视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结合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引导幼儿对文字符号产生兴趣,养成幼儿认真倾听、喜欢阅读、大胆表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重视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培养幼儿良好的睡眠习惯、饮食习惯、卫生习惯、运动习惯,能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重视培养幼儿自我管理意识。培养幼儿自主安排和有序管理时间、物品的能力,培养解决问题和自我保护能力,让幼儿积累自我管理的初始经验。

六、重视建立幼儿初步的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结合幼儿园、社会生活实际,帮助幼儿了解基本行为规则,学习自觉遵守规则,培养努力完成任务的态度。

七、重视培养幼儿人际交往能力。创造多种场合、情境,让幼儿参加不同群体的活动,使幼儿学会适应新的人际关系,适应新的环境。

八、适当调整幼儿的作息安排。大班下学期可增加集体活动次数和规则游戏比重,适当缩短自由游戏和午睡时间。设置“课间休息环节”,加强对课间休息和自由活动的引导。

九、调整活动室的空间布局。大班下学期增设模拟小学学习情景的活动区域,在区角中投放与小学相关的学习材料,让幼儿在与材料和环境的互动中增强对小学的了解。

十、重视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大班下学期安排“幼小衔接”专题家长会,转变家长“重知识、轻能力、提前学”等观念,指导家长做好幼儿入小学前的准备工作。

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起着至

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敏锐的观察力,以帮助幼

儿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和教育方式。以下是教师在幼小衔接中应注意的几

个方面:

1.了解小学教育:教师需要了解小学的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和教育要求,通过专业培训和学习,掌握小学课程标准和教育的最新动态。这样可

以更好地与小学教师进行合作,共同为幼儿的学习过渡提供支持。

2.创设过渡环境:教师可以在幼儿园中创设一些类似小学的学习环境,如设置课桌椅、黑板、文具等,让幼儿逐渐适应小学的教室和学习用具。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小学式的活动,如纳音乐课、体育课等,让幼

儿有机会体验小学生活。

3.教育教学衔接:教师要注意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教育教学的衔接,

保证幼儿过渡期间的学习连续性。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课程计划,引导幼

儿逐渐接触小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

能力。

4.个性化指导:每个幼儿的发展和学习能力都有差异,教师需要根据

幼儿的个性化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方案。可以通过小组活动、个

别指导等方式,针对每个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要进行教学。

5.与家长沟通合作:幼小衔接不仅是幼儿与小学之间的过渡,也是家

长与学校之间的衔接。教师要与家长保持紧密的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

的情况,及时分享幼儿的学习进展和问题,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支持。同

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活动,增加家长对幼儿园和小学的了解和支持。

总之,教师在幼小衔接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关注幼儿的发展和学习需求,了解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创设过渡环境,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和指导,并与家长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努力,可以帮助幼儿成功过渡到小学阶段,顺利迈向学业的下一个阶段。

教师培训幼小衔接心得体会7篇

教师培训幼小衔接心得体会7篇

教师培训幼小衔接心得体会7篇

教师培训幼小衔接心得体会(篇1)

幼儿宝宝结束了幼儿园生活,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那么在科学领域要怎么做好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呢在幼小衔接阶段课程的实施上,教师要敏感地把科学教育融于幼儿一日生活中,并与其他领域的教育有机结合。也就是说,教师要有随机教育的意识,能随时随地激发幼儿的科学兴趣,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要四能)几方面进行:

一、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一个全新的环境。老师不同,小朋友不同,学习方式方法不同,课堂要求不同,行为规范也不同……。这许许多多的不同,往往会使幼儿难以适应,容易导致幼儿学习兴趣低落,影响学习成绩,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对幼儿的健康成长不利。家长可在入学前几个月,有意识地多向孩子介绍一些小学里的学习、生活情况。包括学习哪些课程,每天上几节课,作息制度,上下课应该注意些什么,老师和同学们的相互关系等。使他对学习生活有一定的了解,并盼望自己做个小学生,从思想上作好入学的准备。同时,为了使孩子逐步习惯学习生活,在家可以适当减少孩子活动、游戏的时间。这样,从思想、时间、学习习惯和认识技能上逐步过渡,那么孩子进入小学后,不会有学习负担地重的反应,每项学习任务都能轻、愉快地完成。孩子入学后,也就比较容易适应学校环境了。

二、培养幼儿与他人的交往能力。

孩子入学后,进入新的大家庭,需要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接受新老师,结交新朋友。而能否很快融入新集体与老师同学和睦相处,则有赖于一定的与人交往的能力。交往能力强的幼儿能很快适应新的环境,融入集体中,与小伙伴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反之,交往能力差的,就容易与同伴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若处理不当,最终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大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大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大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大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二是通过衔接工作对幼儿加深了解做出更为正确的评价;本学期,我们大班组成立了“幼小衔接”研究小组,开展研讨会,制定幼小衔接具体计划,做到提前介入,定人定时定班,幼小联手,家校联手,实现幼小衔接顺利过渡;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我们的具体措施是:

一、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大班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为此,进入大班后,我就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我特别制作了丰富的、新颖有趣的教具,活动中彩洗染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幼儿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和坐势正确,一开始我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然后我又通过练习书写自己名字等活动巩固幼儿养成的习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们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

另外,我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苏晓英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苏晓英

浅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苏晓英

发布时间:2023-08-03T03:18:31.761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23年4期作者:苏晓英

[导读] 【摘要】幼小衔接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笔者特从幼小衔接现状和做好幼小衔接的方式这两大方面进行着重探讨,权作引玉之砖,以期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贡献一己之力。【关键词】幼小衔接现状方式苏晓英(四川省中江县大东街幼儿园四川德阳 618100)

【摘要】幼小衔接不仅是学校和家长的事情,也是社会的事情。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笔者特从幼小衔接现状和做好幼小衔接的方式这两大方面进行着重探讨,权作引玉之砖,以期为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贡献一己之力。

【关键词】幼小衔接现状方式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幼小衔接,长期是家长和幼儿园教师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和小学密切联系,互相配合,注意两个阶段教育的相互衔接。”而《幼儿园教育指导刚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有鉴于此,对幼小衔接开展研究和实践,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具有必要性。

一、幼小衔接现状

(一)迎合家长,幼小衔接倾向于小学化

现阶段,社会上开办的学前班,以及幼儿园为了吸纳更多幼儿,为了获得更多经济利益开办学前班,这些急功近利的现象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幼小衔接有序开展和幼儿身心健康发展。部分学前班给幼儿提供大量作业,甚至安排写作,运用满堂灌教育方式,如果一些幼儿不能很好的完成作业还要留在教室补课。这种饮鸩止渴的教育一旦开展不恰当,势必会给幼儿身心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最终形成厌学和恐惧心理。

幼儿园老师幼小衔接心得体会七篇

幼儿园老师幼小衔接心得体会七篇

幼儿园老师幼小衔接心得体会七篇

幼儿园老师幼小衔接心得体会(精选篇1)

幼小衔接是近年来比较热门的一个话题,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自然明白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在教育工作上的承接和连续。幼儿期和学龄期是两个不同水平的发展阶段,两个阶段相比,儿童在社会角色、生活内容、生活场所、与老师的关系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它们之间就形成了一定的“陡坡”,合理调节衔接的“陡坡”、减少儿童适应中的困难和问题、使儿童顺利过渡到新的教育阶段、就是幼小衔接要做的工作。

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孩子将会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在家长的引导下,做好各项能力提升、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准备。真正的幼小衔接不仅仅是为小学一年级衔接,更是为孩子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本学期是小朋友们告别幼儿时代迈向小学的最后时期,也是最为关键的适应期,作为大班的教师,我听到最多的话题就是:我的孩子能不能适应小学生活?面对幼小衔接,家长和幼儿园究竟该怎么做?带着家长们的困惑,我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依据,将“幼小衔接”融入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发展奠定一定的基础。

为了让孩子更好的了解小学,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组织孩子去参观小学生活,第一个活动是参观小学的升旗仪式。孩子们学着小学生的样子,整齐地排好队伍,体验了国旗下的庄严和神圣。之后,孩子们走进了小学明亮的教室里,体验了当一名小学生的感觉。

通过参观,孩子们对小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更多的了解,也激发了孩子成为一名小学生的愿望。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注意什么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注意什么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注意什么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的注意事项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阶段,在这个阶段,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了解幼儿园教育的特点:幼儿园阶段注重游戏和自由发展,小学则更加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幼儿园教育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

2. 考虑学生的发展水平: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在认知、语言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水平有差异。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3. 注重课堂互动:幼儿园阶段的教学注重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和互动,小学阶段则更加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4. 引导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幼儿园阶段的学生对于学习习惯的养成还比较薄弱,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听讲等。

5.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幼儿园阶段的学生有时会因为害羞或不自信而不敢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6.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幼儿园阶段的学生通常对于多样化的学习资源比较感兴趣。教师要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游戏、实物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7. 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幼小衔接阶段是学生情感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幼小衔接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幼儿园和小学的教育特点,注重学生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引导学生适应小学的学习方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关注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发展。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帮助学生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实现平稳衔接。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四篇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四篇

The biggest reason for a person's failure is that he lacks sufficient confidence in his own abilities, and even thinks that he is bound to fail.整合汇编简单易用(页眉可删)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四篇

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篇1

一、具体目标:

(1)教师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和小学的教育目标、要求,从而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接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特点,为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好基础。

(2)使幼儿能顺利过渡,从生活、活动、学习、生理等方面较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二、具体措施: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

(2)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在后期可将集中围坐式的环境改变为小学班级式环境,让幼儿在幼儿园里感受到小学班级式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3)进一步加强幼儿独立生活能力和劳动习惯的培训。小学生课间和课余时间由自己支配,生活需要自理,这就要求他们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要特别注意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增强幼儿的独立意识。要求幼儿会正确的穿衣、裤、鞋,会保管自己的学习用品。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来强化幼儿的自理能力。

(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幼儿会用日常礼貌用语;在成人提醒下,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体;学会倾听、不乱插嘴;不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最重要的战场,同时也应该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提供优良的教育环境。幼儿园要能够很好地应对学前教育水平与义务小学教育水平的平衡,实现两个不同教育层次之间的平稳过渡。为顺利过渡到学习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也是幼儿教学(测试)指南的直接要求。在学前教育的学前阶段,孩子始终处于轻松舒适的教育环境中,对学习没有严格的要求,学习基础也层次不齐。如果进入义务教育阶段,不可避免受到考核制度的影响下学习东西。6、7岁的时候,他们的大脑还没有成熟,学习方式的突然改变,难免会出现问题,对小学教育的不适应严重加剧。因此,幼儿园为幼儿创造科学教育基础非常重要,有利于幼小衔接。

1.幼小衔接的概念

由于婴幼儿连接的目标是儿童,因此在采取适当措施的过程中,应注意幼儿和大龄儿童在教育过程中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在这个阶段,孩子的身心发展到基础教育的水平。因此,可以说婴幼儿时期的联系对儿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前提。幼儿园的教学方法比小学简单,这种条件适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比较轻松。因此,本阶段幼儿园与小学关系的重点是如何确保学生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过程中继续保持相同的行为方式,教育培训继续,身心不断发展学习的目的。

2.幼小衔接不当导致的幼儿教育问题

幼儿与小学的关系问题有两个方面: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这是两种不同的教学体验,对儿童的发育尤为重要,因此在幼儿园在小学的衔接中了解它们的复杂程度和问题的暴露程度特别重要,避免幼小衔接不当的问题[1]。

2.1 损害幼儿的身体健康。学龄前儿童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发育也仍处于起步阶段,比较简单,通常这种现象被否定,因为他们的身体机能和心理发育还不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15篇)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15篇)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15篇)

幼小衔接工作计划1

一、具体目标:

(1)教师要了解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特点以及小学的教育目标和要求,使自己的教学和管理风格贴近小学阶段,主动适应小学生的特点,为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2)从生活、活动、学习、生理等方面使孩子平稳过渡,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二、具体措施:

(1)注意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融洽的师生关系,宽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让幼儿感到在一个文明,安全,和谐,愉快充满爱与尊重的良好精神环境中生活。

(2)注意改变活动室的布局。后期可以把集中式的坐环境改成小学班级环境,让孩子在幼儿园感受小学班级教学环境的体验,促进孩子身心发展。

(3)进一步加强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和工作习惯的训练。小学生在课间和放学后都是自己支配,生活上需要自己照顾自己,这就要求他们有很强的独立生活能力。所以在大班里,要特别注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增强孩子的独立意识。要求孩子们正确着装、穿裤子和鞋子,并保管好他们的学习用品。我们可以组织各种形式的比赛,加强孩子的自理能力。

(4)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求孩子使用日常礼貌用语;在大人的提醒下,我能遵守班级常规,注意自己的行动,不影响集

体;学会倾听,不要打断;不要乱翻别人的东西;自觉遵守公共秩序。

(5)讲究个人卫生。做到饭前便后洗手;会正确使用手帕;注意个人卫生;保持环境整洁等。

(6)加强幼儿学习兴趣、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增加一些学习内容,调整一下学习的时间和强度,规范幼儿的学习习惯,如读书写字的握笔、坐姿(上课坐姿、阅读姿势、握笔姿势等)等。特别是幼儿的执笔姿势,平时教师要经常提醒督促,对个别姿势不正确的幼儿要进行强化训练,注意纠正。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幼儿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摘要:幼小衔接,是整个幼儿园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教师

的重点教育任务。笔者通过结合自身的经验在本文主要从“关注心理变化”、

“加强时间管理”以及“家园共同教育”这三个方面,阐述了幼儿园教师如何开

展科学、有效的幼小衔接,为幼儿下一步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幼儿园;幼小衔接;策略

大量的实践结果表明,多数幼儿园教师并未对幼小衔接有着清晰的认知。在

他们看来,只需要带领幼儿提前接触和学习小学内容,那么就能达到幼小衔接的

目的,所以就会不断的向幼儿传递小学内容,忽视了幼儿的其他方面。实际上,

这样的幼小衔接教育并不适合幼儿,只会进一步加剧幼儿对未来小学学习的抵触,并不利于幼儿实现良好的过渡。因此,十分有必要针对幼小衔接教育工作进行深

入的分析和探究,保证幼儿在以后顺利适应他们的小学学习和生活。

一、关注心理变化

幼小衔接教育工作的开展目标就是让幼儿心理上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那么疏通幼儿心理应当是幼小衔接的第一步。在幼儿内心深处,他们很喜欢各种

趣味游戏,这也是幼儿园最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方式。但在小学中,游戏则会变成

学习中的一小部分。面对这种巨大的转变,幼儿园教师需要及时疏通幼儿的心理,使幼儿形成正确的认知。当幼儿心理做好准备之后,他们才能接受这种转变,并

主动融入到未来的小学学习中,从而为他们高效学习做好准备。

比如,为了让幼儿在心理上接受小学学习生活,幼儿园教师可设计“我是小

学生”的参观体验活动,即带领幼儿一起走进小学,让幼儿提前参观和体验,使

幼儿能做好心理准备。第一步,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生平时上课的过程,着重引导

学前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学前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三、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教师要勤观察,多引导,布置了任务要坚持要求,坚持检查,例如:我班的自然角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浇水,时间长了幼儿失去了新鲜感,有些孩子会粗心大意,忘记照料自然角,对此,我利用我班的“小老师”,让他们去提醒值日生完成事情的情况,激励幼儿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整理玩具、图书角、学习用品等事情,我们也是很重视,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对认真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现在,我班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幼儿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常抓常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在抓好智力开发的同时,应以素质教育为重点,打好基础,搞好衔接,绝不能让我们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之,老师和家长要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做好幼小衔接工作;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调整好心态;让幼儿既愿意上学,又喜欢上学,又具有一定的克服困难的能力,顺利完成由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生;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前班老师如何做好幼小

衔接工作

Last revision date: 13 December 2020.

学前班如何做好幼小衔接

学前班幼儿即将升入小学,成为一名小学生。幼儿能否很快完成由幼儿到小学生的转变,能否很快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则是关键所在。幼小衔接,是幼儿园教育的终结阶段,是小学教育的开始阶段,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在于:一是让幼儿非常自然、顺利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二是通过衔接工作对幼儿加深了解做出更为正确的评价。本学期,我们学前班组成立了“幼小衔接”研究小组,开展研讨会,制定幼小衔接具体计划,做到提前介入,定人定时定班,幼小联手,家校联手,实现幼小衔接顺利过渡。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呢我们的具体措施是:

?

一、培养幼儿自觉遵守常规,形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人们常说,儿童一入学就“进入了符号的世界,掉进了规则的海洋”,在小学有许多规则要孩子们熟悉和遵守,如《小学生行为规范》等。学前班的老师应帮助幼儿建立良好的生活、学习常规,加强规则意识,为孩子们顺利由一个年龄阶段迈向另一个年龄阶段铺平道路。为此,进入学前班后,我就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为了培养孩子们的有意注意,我特别制作了丰富的、新颖有趣的教具,活动中彩洗染生动的教学形式吸引孩子们,使幼儿能较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参加学习活动,培养了幼儿的自控能力。为培养幼儿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握笔和坐势正确,一开始我就提出要求,正确示范,让孩子有正确的模仿,然后我又通过练习书写自己名字等活动巩固幼儿养成的习惯,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们发现个别幼儿的不良姿势,及时纠正。

另外,我与家长一起鼓励幼儿早起、不迟到,积极坚持参加幼儿园晨运活动,在生活处理方面,时时提醒幼儿抓紧课间休息时间解大小便,教他们学习自己削铅笔,整理书包,学会管理自己的衣物和文具用品,我知道持之以恒是常规培养的关键,因此,我经常对幼儿的常规进行检查,并通过各种游戏巩固幼儿已有常规,我还激发幼儿乐意担任值日生的热情,让值日的幼儿提醒同伴遵守常规。

二、从各方面提高幼儿的能力真正做到幼小衔接

1、时间上的互相靠拢

在幼儿园学前班,按规定集体活动时间是三十分钟左右,注重动静交替,注重游戏,注重幼儿活动与参与。而小学上课时间规定是四十分钟,与幼儿园相比较静多动少,并且要求遵守严格的课堂纪律。因此,从幼儿园进入小学,一下子要坐四十分钟,对很多一年级小学生来讲,无疑是一场严峻的考验。许多孩子对小学生活的向往在这时变成美丽的泡影,心里开始失望。为了使这种情况得到缓解,幼儿园在集体活动时间的安排上做了适当延长,学前班下学期集体活动时间安排在三十分钟左右,让小朋友在心理上、时间概念上有好的准备。这种时间上的靠拢非常有效。

2、学习习惯和常规要求上互相衔接。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幼儿掌握正确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坐姿、写姿、握笔姿势是我校多年来一直强调的事情,如果这些基本姿势不正确,在高年级纠正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这样的起始阶段建立起上述几个良好习惯尤为重要。在学前班后期可以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指导,学写一些简单的数字,不要求快,只要求规范。还可以组织学前班年级的“坐姿、写姿、握笔姿势”的比赛,组织幼儿参观看有关录像,这些活动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要在常规上有要求。如引导幼儿在集体活动时间里逐渐保持注意的稳定和持久,尽量在活动后喝水、上洗手间。集体活动时能专心听讲,积

极发言,老师加强对孩子进行注意力和思维敏捷性的训练。日常生活中,老师尽少使用在小、中班时对幼儿常用物质奖励法,注重激励幼儿发自内心的对事物的专注和兴趣,培养幼儿内在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使他们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生活。

3、生活能力上的重点培养。

幼儿园学前班应加强生活能力的培养。如:整理书包,管理自己的物品,准时上幼儿园,按时入睡,在自由活动时会结伴玩耍,听指令完成任务或听老师口头通知带指定物品等,为幼儿在自理能力、时间概念、任务意识、责任感、解决问题的能力、独立交往能力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力等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础,减少初上小学时丢三拉四,东拉西扯的现象,逐渐学会管理自己,进入小学后能开始忙而不乱、有条不紊的生活。

4、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是为入小学打好基础的重要衔接工作,从小中班开始,我就非常重视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特别是口语表达能力。在语言教学中,我经常组织幼儿对一些儿童文学作品听、看、讲述、讲座,引导幼儿学习新的语言、词汇、了解作品,再通过看图说话、情景表演、木偶剧、小话剧等表演出来,使幼儿得了更多锻炼语言的机会。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变过去教师讲、幼儿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常常先提问题,让幼儿带着寻求答案的心理,去开展活动,并鼓励幼儿大胆地对尚未理解的内容进行讲座,这样做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语言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语言游戏活动,使幼儿获得运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的最佳机会。

5、加强阅读能力的培养

升入学前班我们坚持开展了阅读活动,主要形式包括自由阅读和老师指导下的阅读活动两种。这两种活动,使小朋友既有自由选择阅读内容的机会,又能得到老师的引导,在有目的、有计划的阅读中,阅读方法、阅读兴趣、阅读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这些能力又直接、有力地促进学习能力的发展。通常,班里有这样的情形,识字的小朋友喜欢读书,读书又能学到更多的字。人与书产生互动,学习能力和学习兴趣在互动中增长。拥有这样的基础进入小学,给小学的学习生活带来很大的方便。如开学上课时,能听老师的要求正确理解拿、取书,能看通知,喜欢识字活动,能顺利地阅读报纸,能正确理解题意。识字兴趣、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明显比不识字的小朋友强,学习的起点高。

三、培养幼儿的任务意识和责任感

幼儿参与活动往往从兴趣出发,进入小学后,仅从兴趣出发调动孩子的积极性,有时难以奏效,因此,从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入手,使其对任务的责任心为活动的动力是非常必要的。为此,教师要勤观察,多引导,布置了任务要坚持要求,坚持检查,例如:我班的自然角每天由值日生负责浇水,时间长了幼儿失去了新鲜感,有些孩子会粗心大意,忘记照料自然角,对此,我利用我班的“小老师”,让他们去提醒值日生完成事情的情况,激励幼儿自己完成自己的任务。对于整理玩具、图书角、学习用品等事情,我们也是很重视,不仅任务交代明确,而且随时了解幼儿的任务完成情况,对认真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表扬、鼓励。现在,我班幼儿的责任感明显增强,完成任务由老师提醒变成幼儿间相互提醒或自己自觉完成。

另外,进入学前班后,我会经常布置一些任务让幼儿回家完成,我改变以前写通知的形式,让孩子当小传令兵,把任务转达给家长听,如用废旧材料做玩具,听说新闻等,这样的作业既加强了幼儿的任务意识,又能够培养幼儿准确转述他人意图的能力,入小学后,孩子们就清楚地向家长传达学校信息,并能完成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