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技术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 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1、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
<<信息处理与电子计算机基础知识>>复习资料考试要求:1.初步了解信息与数据,信息处理等概念,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工作和社会的影响。
2.知道计算机是信息处理的重要工具,计算机发展简史和计算机的特点,了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主要部件及功能。
硬件: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3.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知道计算机只能识别二进制编码。
在计算机中所有数据都要采用二进制编码,掌握表示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各种单位换算。
4.初步了解计算机信息安全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的基本知识。
5.了解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道德和法律问题。
第一章信息处理与计算机1.信息是指通过物质载体所发生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一切可传递和可交换的内容。
2.数据是指一切可以输入计算机并能够被计算机识别、存储和处理的符号及其组合。
它可以是数据、字符、图形、图像和声音。
3.信息处理主要是包括原始数据的采集、存储、加工、传输和应用。
4.信息处理中,计算机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工具。
5.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部分组成。
6.计算机的主机包括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
中央处理器(CPU)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
7.键盘和鼠标是输入设备。
显示器和打印机是属于输出设备。
8、计算机软件分为应用软件和系统软件两类。
文字处理软件WPS属于应用软件。
Windows软件属系统软件。
10、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大小以字节(B)为单位。
一个字节可存放一个英文字母。
两个字节可存放一个汉字。
计算机存储器容量的各种单位换算关系如下:1KB(千字节) = 1024 (字节)B1MB(兆字节) =1024 KB1GB(千兆字节) =1024 MB32MB =32X1024 KB =32X1024 X 1024 B1GB = 1024 MB = 1024 X 1024 KB =1024 X 1024 X 1024 B11、1.44MB 的软盘可存储754974个汉字。
高中计算机会考基本知识点
第一部分信息技术基础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信息的载体和形态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信息与载体的关系:(1)载体本身不是信息,它里面包含的意义才是信息。
(2)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体现(3)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不同的载体之上。
2.>3.信息的特征(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某种载体(2)信息可以被存储、保留、加工处理(3)信息可以传递和共享(4)信息具有时效性4.信息的编码(1)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转换(2)ASCII码:美国国家信息交换标准码,用一个字节编码,可以表示128个编码,其中数字、字母是按顺序依次排列的。
(3)'(4)汉字编码方案(GB2312、GBK、GB18030):GB2312用2个字节编码,包括一级汉字(按拼音排列)和二级汉字(以偏旁笔画排列)(5)图形图像的数字表示:黑白图像每个像素只有2种颜色-黑(用0表示)和白(用1表示),即一个像素对应一个位(bit),因此黑白位图的图像大小(字节数)的计算公式为:水平像素点*垂直像素点/8,如分辨率为800*600的一幅黑白图像的存储空间为:800*600/8=60000字节(B)彩色图像所占空间除像素点数外,还与颜色的种类有关,颜色数越多,色彩就越逼真,所需的存储空间就越大。
(6)音频的数字表示:音频信号通过采样和量化实现数字化。
采样频率、量化等级与音质和文件大小的关系:采样频率越大、量化等级越多,数字化声音的音质越好,所需的空间就越大。
5.信息技术发展历程1)古代的信息技术:结绳记事、语言和文字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2)|3)近代的信息技术:电话、电报、摄影技术、电影技术、广播和电视技术4)现代的信息技术:以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6.信息技术展望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使用化第七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1)数字化与生活。
第1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2.1 计算机基本结构
2、计算机主要应用领域 科学计算(数值计算) 信息(数据)处理 过程控制(实时控制) 计算机辅助工程 人工智能 计算机模拟 网络通信
1.2.1 计算机基本结构
3、计算机基本结构 计算机系统通常是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 大部分组成的。 硬件(hardware)是指实际的物理设备,包 括计算机的主机和外部设备。 软件(software)是指实现算法的程序和相 关文档,包括计算机本身运行所需的系统软 件和用户完成特定任务所需要的应用软件。
1.1.1 信息化时代 3、信息、数据、知识 “信息”的含义往往容易与“数据”混淆。数据是 反映客观事物属性的原始事实;而信息是由原始数据经 过处理加工,按特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对人们有价值 的数据集合。由此可见,数据是对客观事实的真实记录, 没有其他意义;信息是从关系数据中提炼出来的数据, 它具有超出其本身的额外价值。同时信息是通过具体的 数据形式被存储和传输的,因此数据又被看作是信息的 载体。 知识是经过加工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条理化(序化) 的信息;信息是知识的基础,并非所有信息都是知识。 情报通常是指秘密的、新颖的一类信息;所有的情 报都是信息,但不能说所有的信息都是情报。
1.1.1 信息化时代
4、信息的主要特征 普遍性:信息随物质及其运动而普遍存在; 传递性:信息只有通过传递(发布)才能体现其价值; 存储性:信息必须依附于物理载体存在,不存在没有载体的 信息; 可识别性:任何信息都可以被特定的对象所识别而发挥作用; 转换性:信息可以由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数据和 信息在特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再生性:信息可以被再次处理; 时效性:过时的信息没有利用价值; 共享性:被共享后的信息不会消失。
返回本章首页
计算机第1章理论题汇总及解答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一般认为,信息(information)是________。
CA.数据 B.人们关心的事情的消息C.反映物质及其运动属性及特征的原始事实 D.记录下来的可鉴别的符号2.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即________。
CA.第二产业 B.第三产业 C.信息产业 D.房地产业3.信息技术是指在信息处理中所采取的技术和方法,也可看作是________的一种技术。
B A.信息存储功能 B.扩展人的感觉和记忆功能 C.信息采集功能 D.信息传递功能4.所谓3C技术是指_______。
CA.新材料和新能量 B.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C.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 D.信息技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应用5.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U盘属于________技术。
BA.刻录 B.移动存储 C.网络存储 D.直接连接存储6.信息安全的四大隐患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____和计算机设备的物理性破坏。
C A.自然灾害 B.网络盗窃 C.误操作 D.软件盗版7.“蠕虫”往往是通过________进入其他计算机系统。
CA.网关 B.系统 C.网络 D.防火墙8.在如下四种病毒中,计算机一开始启动操作系统就可能起破坏作用的是________。
DA.良性病毒 B.文件型病毒 C.宏病毒 D.系统引导型9.计算机要执行一条指令,CPU首先所涉及的操作应该是_____。
BA.指令译码 B.取指令 C.存放结果 D.执行指令10.计算机中能直接被CPU存取的信息是存放在________中。
DA.软盘 B.硬盘 C.光盘 D.存11.计算机断电或重新启动后,________中的信息丢失。
BA.ROM B.RAM C.光盘 D.已存放在硬盘12.计算机系统的部总线,主要可分为________、数据总线和地址总线。
BA.DMA总线 B.控制总线 C.PCI总线 D.RS-23213.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由________三部分组成。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提纲(全册)
2、鼠标通常的操作方式有 移动 、单击左键 、 单击右键 、双击 、 拖拽(拖放) 。
3、计算机开机顺序:先打开外部设备的电源开关(如显示器、打印机),再打开主机的电源开关。(**关机顺序和开机顺序刚好相反)。
高中信息技术会考复习要点
第一册
第一单元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三大基本资源是信息、物质、能源。
2、 信息技术发展的三大基础:微电子技术、通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
3、 集成电路的标志性产品是CPU,中文意思是中央处理单元,(也叫中央处理器),它是计算机最核心的部件,它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
3、我们把Windows启动后的整个屏幕看作计算机的桌面,在桌面空白处右击鼠标可弹
出如下右图菜单:通过“属性”可打开“显示属性”窗口(如左下图)设置“背景”和“屏幕保护程序”等。
4、在窗口中,一般都有、和三个小图标,分别表示:最小化 、 还原 和 关闭
5、右击任务栏的空白处选“属性”→在“自动隐藏”复选框打勾→“确定”可把任务栏设为自动隐藏。
,半角状态下存储一个西文字母或符号需要一个字节,但存储一个汉字则需要占用两个字节)
15、 常用的输入设备有键盘、鼠标(机械式、光电式、光电机械式)、扫描仪。
常用的输出设备有显示器、打印机(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绘图仪。
常用的外部存储器有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硬盘、U盘
7、 选择多个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
1)在文件夹窗口中按“Ctrl+单击左键“选取文件可选择不连续(不相邻)的文件或文件夹;
高一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知识点
第一章《信息特征和信息技术发展》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Technology)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和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使用,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首次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和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信息时代。
☆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计算机基础题4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一、单选题1.一般认为,数据就是 D 。
A. 信息B. 人们关心的事情的消息C. 反映物质及其运动属性及特征的原始事实D. 记录下来的可鉴别的符号2. 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即 C 。
A.第二产业B.第三产业C.信息产业D.房地产业3. “蠕虫”往往是通过 C 进入其他计算机系统。
A.网关B.系统C.网络D.防火墙4. “B to B”是指在电子商务中, C 进行交易。
A. 消费者对消费者B. 消费者对企业C. 企业对企业D. 企业对政府5. 下列 B 不属于信息安全主要涉及的三方面。
A. 信息传输的安全B. 信息的可控性C. 信息存储的安全D. 网络传输信息内容的审计6. 以下 D 不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A.巨型化B.微型化C.网络化D.专业化7. 计算机中内存储器比外存储器 A 。
A.读写速度快B.存储容量大C.运算速度慢D.以上三种都可以8. 以下各种类型的存储器中, A 内的数据不能由CPU直接进行存取。
A.外存储器B.内存储器C.高速缓存D.寄存器9. 目前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优盘属于 B 技术。
A.刻录B.移动存储C.网络存储D.直接连接存储10. 在计算机内部,汉字的表示方法必然采用 D 。
A.ASCII码B.国标码C.区位码D.机内码11. 八进制数56转换为二进制数和十进制数分别是 A 。
A.101110和46B.1010110和46C.10111和46D.101110和4812 在 Windows XP 中,设置“共享级访问控制”时,以下 B 不属于共享访问类型。
A.只读B.只写C.完全D.根据密码访问13 计算机软件可以分为系统软件和 B 。
A. 杀毒软件B. 应用软件C. 图形软件D. 办公软件14 以下不是软件功能的是 D 。
A.提供硬件测试、诊断和维护的工具B.管理与维护计算机硬件资源C.提供简便的操作界面,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
D.用来存储计算机的信息。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第三章信息的加工
一、信息加工概述 1、信息加工包括计算、转换、重组、表示等一系列过 程,使收集到的信息成为能够满足我们需要的信息。 信息加工的目的在于发掘信息的价值,方便用户的使用。 2、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 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记录信息、加工信息 、发布 信息 、存储信息 3、信息加工方式的变化 (1)、人工方式特点所需工具少、方法灵活、使用方便。 (2)、计算机信息加工方式。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 1、载体依附性 、 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 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 、 ☆信息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物质、能量和信息是构成世界的 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 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和使用。 ☆另外,信息又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 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 、 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时效性与 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 、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 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事实性或真伪性、不完全性、普遍性等)
第二章《信息获取》 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
一、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1、定位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表现在:(1)、时间范围 (2)、地域范围(3)、内容范围 2、选择信息来源 信息来源分类: (1)文献型信息源比如报纸、图书、辞典等 (2)口头型(个人)信息源比如同学、朋友、老师等 (3)电子型信息源比如广播、电视、电话、因特网等 (4)实物型(现场)信息源比如运动会、动物园、各类 公共场所及事件发生现场等 3、确定信息获取方法,获取信息 4、评价信息——评价信息的依据是(先前确定的信息需求)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信息及信息技术知识点【知识梳理】二、信息的根本特征1.传递性;2.共享性;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4.价值相对性;5.时效性;6.真伪性。
[自学探究]1.什么是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手段获取、传递、存储、处理、显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术。
●我国有些专家学者认为,信息技术是指研究信息如何产生、获取、传输、变换、识别和应用的科学技术。
2.信息技术的组成: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和传感技术3.信息技术的开展历程4.信息技术的开展趋势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媒体化;4.智能化;5.虚拟化5.信息技术的影响(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①对社会开展的影响;②对科技进步的影响;③对人们生活及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①信息泛滥;②信息污染;③信息犯罪;④对身心安康带来的不良影响6.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3)养成安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知识补充: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由硬件和软件组成〕硬件组成:运算器(中央处理器)控制器存储器、、软盘、硬盘、光盘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手写笔、触摸屏输出设备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音箱软件系统:第二章信息获取知识点【知识梳理】1.获取信息的根本过程〔P18〕2.信息来源例如〔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及他人交流、检索媒体3.采集信息的方法〔P20〕:亲自探究事物本身、及他人交流、检索媒体4.采集信息的工具〔P20〕:扫描仪、照相机、摄像机、录音设备、计算机文字系统自带使用创立的格式化文本,用于一般的图文排版用超文本标记语言编写生成的文件格式,用于网页制作便携式文档格式,由公司开发用于电子文档、出版等方面图形图象静态图象压缩的国际标准〔〕支持透明背景图象,文件很小,主要应用在网络上文件几乎不压缩,占用空间大动画主要用于网络制作的动画,缩放不失真、文件体积小,广泛应用于网络确定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采集信息保存信息6.常用下载工具〔P29〕:网际快车〔〕、迅雷、网络蚂蚁、、影音传送带等。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4) 不灭性 信息从信息源发出后其自身的信息量并没有减少, 即信息并不因为被使用而消失,它可以被大量复制, 长期保存,重复使用。信息的提供者并不因为提供了 信息而失去了原有的信息内容和信息量。各用户分享 的信息份额也不因为分享人的多少而受影响。
5) 时效性 时效性是指信息应能反映事物最新的变化状态。 例如,基于知识的信息产业是竞争最激烈、变化最急 剧的产业,在这一领域内,哪怕对知识与信息的获取 与利用只领先或落后几个星期、几天,甚至几个小时, 都足以使一个企业成就辉煌或面临破产。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2) 网络化 信息网络分为电信网、广电网和计算机网。三网 有各自的形成过程,其服务对象、发展模式和功能等 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信息网络的发展异常迅速, 从局域网到广域网,再到国际互联网及有“信息高速 公路”之称的高速信息传输网络,计算机网络在现代 信息社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1.1.2 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概念,因其使用的目的、范围、层次
不同而有不同的表述。 广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能充分利用与扩展人类
信息器官功能的各种方法、工具与技能的总和。该定 义强调的是从哲学上阐述信息技术与人的本质关系。
中义而言,信息技术是指对信息进行采集、传输、 存储、加工、表达的各种技术之和。该定义强调的是 人们对信息技术功能与过程的一般理解。
第1章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5) 智能化 在面向21世纪的技术变革中,信息技术的发展方 向之一将是智能化。智能化的应用体现在利用计算机 模拟人的智能,例如机器人、医疗诊断专家系统及推 理证明等方面。例如,智能化的CAI教学软件、自动考 核与评价系统、视听教学媒体以及仿真实验等等。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一、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整数部分:除2取余法 十进制数→二进制数
小数部分:乘2取整法
整数部分:将十进制整数数除以2,得到一个商和余数,记下余数,并
将得到的商再除以2,又得到一个新的商和余数,如此反复,直到商为0 为止。(先得的为低位,后得的为高位)
小数部分:将给定的十进制纯小数乘以2,得到一个乘积,将乘积的整
数部分取出并记录,将小数部分再乘以2,又得到一个新的乘积,如此反 复,直到乘积的小数部分为0为止。(先得的为高位,后得的为低位)
一、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例2】将236D=11101100B转换成二进制。转换过程如图1所示。
2 2 36 2 118 2 59 2 29 2 14 27 23 21 0
一、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4、各种进制之间的转换
1)二进制与十进制的相互转换 二进制数→十进制数:只需将每一位数字乘以它的权2n,再以十进 制的方法相加就可以得到它的十进制的值(注意,小数点左侧相邻 位的权为20,从右向左,每移一位,幂次加1)。
【例1】10110.011B=? 1×24+0×23+1×22+1×21+0×20+0×2-1 +1×2-2+1×2-3=22.375D
二进制:二进制数只有两个代码“0”和“1”,所有的数据都 由它们的组合来实现。二进制数据在进行运算时,遵守“逢二进 一”的原则,基数为2。
十六进制:十六进制数采用0~9和A、B、C、D、E、F六个英文 字母一起构成十六个代码,逢十六进一,所以基数为16。
八进制:采用逢八进一的计数制,八进制的基数为八,由0-7这 8个数组成,所以基数为8。
一、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其相互转换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1)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单选题1-50 ,填空题1-20、单选题1.近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阶段的特征是以A 为主体的通信技术。
A.电传输B.光缆、卫星等高新技术C .信息处理技术D .书信传递2.在信息技术整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语言的利用、文字的发明、印刷术的发明、B和计算机技术的发明和利用五次革命性的变化。
A.农业革命B .电信革命C .工业革命D .文化革命3. B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诞生拉开了第五次信息革命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序幕。
A. 1945年B. 1946年C. 1947年D. 1948年4.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成为独立的产业,即C。
A.第二产业B .第三产业C .信息产业D .房地产业5.知识是经过加工和D的,通过认识主体所表达的条理化的信息。
A.研究确定B .反复叙述C .理论论证D .实践检验6.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一起构成了当前人类社会的信息体系,人们每时每刻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和B 信息。
A.认识B.传播C .存储D .复制7.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是将计算机划分为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A 等五大部件。
A.存储器B. CPU C高速缓冲器D .硬盘8. 电子管又称为真空管,其三个主要电极有阴极、栅极和B。
A. 集电极B•屏极C .基极D .发射极9. 以下D不是电子计算机的发展趋势A. 巨型化B.微型化C .网络化D .专业化10.计算机中使用辅助存储器作为虚拟存储,用于提高计算机的C。
A.命中率B•运行速度C .存储容量D .运算能力11.信息处理技术是建立在信息基础技术上的,具体实现对信息获取、C处理、控制和存储的技术。
A.检索B•排序C .传输D .转换12.计算机系统能够实现多任务、多用户作业,在于它BoA.采用实时操作系统B .采用并行操作系统C•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D .采用图形界面操作系统13.计算机操作系统的基本任务是指CoA.网络资源管理和系统资源管理B .系统资源管理和信息管理C.人机接口界面管理和系统资源管理D .人机接口界面管理和信息管理14.目前制造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是A.晶体管B.超导体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5.一般认为,信息(information)A.数据B.人们关心的事情的消息C.物质及其运动的属性及特征反映D.记录下来的可鉴别的符号16.信息一般可以分为自然信息和A.人文信息B.历史信息C.社会信息D.生产力17. 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础技术是 DA.新材料和新能量B.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激光技术C.信息技术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各种具体应用D.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 18. 在信息技术整个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一系列革命性的变化,包括语言的利用、 A.农业革命B.电信革命C.工业革命D.文化革命19. 信息可以通过声、图、文在空间传播的特性称为信息的A.时效性B.传递性C.存储性D.可识别性20. 美国科学家莫尔斯成功发明了有线电报和莫尔斯电码, 技术发展的序幕。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1.1 信息及其特征◎信息无处不在1. 物质、能源与信息(information)是人类社会的三大要素。
P22. 信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
P23. 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与关于事物运动状态的描述。
P24.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在不停地运动、变化,万事万物里都有信息。
P25. 信息是指对消息同意者来说是预先不明白的东西,因此具有“不确定性”。
P2例:下列是否属于信息1、报纸上刊登的新闻 (√)2、书本中的知识(√)3、电脑报(×)4、电视里播放的足球比赛实况(√)5、《07年春节联欢晚会》VCD光盘(×)◎信息的载体与形态1.信息本身不是实体,务必通过载体才能表达,但不随载体的物理形式而变化。
P32.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与视频等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
P33.纸张能够承载文字与图像,磁带能够承载声音,电视能够承载语言、文字、声音、图像与视频,因此也把纸张、磁带、广播、电视、光盘、磁盘等称之信息的载体。
P34.相同的信息,能够用多种不一致的载体来表示与传播。
P35.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
P3◎信息的五个特征1.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务必依附于某种载体,载体就是承载信息的事物。
P32.信息是能够加工与处理的。
信息也能够从一种形态转换成另一种形态。
P33.信息能够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与保留与传播。
P34.信息是能够传递与共享的。
信息能够被重复使用而不可能像物质与能源那样产生损耗。
P35.信息具有的时候效性。
P3例1:李斌发现按照车上的GPS导航仪规划的路线驾驶经常出错,他更新了导航软件的地图文件后,出现错误的概率大大降低,该事例反映出信息具有(B )(A)载体依附性(B)时效性(C)共享性(D)传递性例2:萧伯纳的名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种现象最能说明信息具有(传递与共享)1.2 信息的编码1. 信息的代码:把用来表示信息的符号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复习资料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1】:1、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是研究信息的获取、传输和处理的技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结合而成,有时也叫做“现代信息技术”。
例如雷达、卫星遥感等感测与识别技术使人们的感知范围、感知精度和灵敏度大为提高;电话、电视、因特网(Internet)等通信技术与光、电、磁等信息存储技术几乎消除了人们交流信息的空间和时间障碍;计算机、机器人等信息处理和控制技术大大增强了人们的信息加工处理和控制能力。
2、信息处理系统信息处理系统就是用于辅助人们进行信息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处理、控制及显示的综合使用各种信息技术的系统。
它能为人们更多更好地获得和使用信息服务。
从自动化程度来看,有人工的、半自动的和全自动的;从技术手段来看,有机械的、电子的和光学的;从适用范围来看,有专用的和通用的;【典型考题】:61.现代信息技术是以__数字__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软件为核心,采用电子技术、激光技术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加工、存储、显示与控制。
81.信息技术是指用来取代人的信息器官功能,代替人类进行信息处理的一类技术。
(× )61.当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有两项:一项是微电子与光纤技术;另一项是_数字__技术,电子计算机从一开始就采用了该技术。
2.用于扩展人的神经网络系统和记忆器官的功能,消除信息交流的空间障碍和时间障碍的信息技术是__D_。
A.感侧与识别技术 B.控制与显示技术 C.计算与处理技术 D.通信与存储技术61.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__计算机及其软件__为核心。
【知识点2】:微电子技术是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和各项高技术的基础,是关键性的技术。
晶体管成为集成电路技术发展的基础,现代微电子技术就是以集成电路为核心。
集成电路的特点: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工作速度快。
衡量微电子技术进步的标志要在三个方面:一是缩小芯片中器件结构的尺寸,即缩小加工线条的宽度;二是增加芯片中所包含的元器件的数量,即扩大集成规模;三是开拓有针对性的设计应用。
高中信息技术知识点最全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点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知识点1、1信息及其特征一、信息的概念信息就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信息与信息载体的概念与区别①信息:指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如:书本上的知识、报刊上的新闻内容②信息载体: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只就是东西不表示内容) 如:书本、图片、存有数据的U盘☆信息与载体密不可分,没有无载体的信息,没有载体便没有信息,信息必须通过载体才能显示出来。
二、信息的一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而且,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信息按载体不同可分为(文字、图形(图象)、声音、动画、视频)。
信息的载体依附性使信息具有可存储、可传递、可转换的特点。
2、价值性☆信息就是有价值的,人类离不开信息。
物质、能量与信息就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信息与物质、能量不同,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它可以满足人们精神领域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促进物质、能量的生产与使用。
GPS:全球定位系统☆另外,信息又就是可以增殖的。
☆信息只有被人们利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而有些信息的价值则可能尚未被我们发现。
3、时效性信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如交通信息,天气预报等。
时效性与价值性紧密相连,信息如果没有价值也就无所谓时效了。
4、共享性----信息不同于物质、能量的主要方面信息共享一般不会造成信息的丢失,也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
除了一般特征外,信息还具有以下的特征:普遍性、可存储性、可传递性、可转换性、可增值性1、2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一、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就是指一切与信息的获取加工表达交流管理与评价等有关的技术。
2、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语言的使用,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文字的创造,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印刷术的发明,为知识的积累与传播提供了更可靠的保证;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出现与普及,进一步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就是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信息技术在不断更新,但一些古老的信息技术仍在使用,不能因为出现了新的信息技术就抛弃以前的信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本章学习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
●了解信息社会与信息技术应用
1.1 基本概念
1.1.1 信息
信息是客观世界各种事物变化和特征的反映。
从计算机科学的角度—信息包括两个基本含义:
一是经过计算机技术处理的资料和数据,如文字、图形、影像、声音等;
二是经过科学采集、存储、分类、加工等处理后的信息产品的集合。
信息的特点:
信息的广泛性:信息普遍存在。
信息的时效性:在一定时间里,抓住信息、利用信息,可以增加经济效益。
信息的滞后性:当前用不上,以后还可能会有用。
信息的可再生性:信息的开发意味着生产,信息的利用又意味着再生产。
信息的可传递性: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完成信息的传递,如:因特网。
1.1.2 信息技术
在信息处理系统中,信息技术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感测与识别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信息处理与再生技术;信息施用技术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储、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技术。
发展趋势:高速、大容量;综合化;数据化;个人化
1.1.3 信息高速公路
1992年2月美国提出了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又称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计划,其核心是建立全国的高速网络,把所有的计算机网络联系起来。
1.1.4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据库技术;传媒技术
1.2 计算机安全概述
1.2.1 计算机安全
为了改善计算机系统和应用中的某些不可靠因素,保证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运算的准确性而引出了计算机安全问题。
1.2.2 计算机系统的脆弱性
易受环境影响;信息容易被偷窃;信息可以无痕迹地被涂改;软、硬件设计存在漏洞
1.2.3 计算机系统面临的威胁
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黑客;后门
1.2.4 计算机的物理安全
指阻止入侵者进入计算机设备所在的场所,并保护计算机设备不受火灾、水灾和其他自然灾害及人为的破坏,它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安装场地的安全、计算机设备使用的物理防护措施、对自然灾害的防护措施等。
1.2.5 计算机系统的安全等级
1985年美国国防部出版了《计算机可信系统的评估准则》(Trusted Computer System Evaluation Criteria, TCSEC),俗称桔皮书。
该准则将计算机系统安全从最高的安全特性到最低的安全特性划分为A、B、C、D 4类;由高到低依次为A1、B3、B2、B1、C2、C1、D 的7个等级。
1.2.6 计算机系统的评估准则
评估某个安全等级从以下4个方面来考察:安全策略;可查性;保证;文档
1.3 网络安全技术
1.3.1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各种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网络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数据的完整性、可用性和保密性,其目的是确保经过网络传输和交换的数据不会发生增加、丢失、修改和泄漏等。
1.3.2 网络信息安全
信息的存储安全
信息的传输安全:指对传输的信息进行加密措施,有以下3种:链路加密;节点加密;端-端加密。
1.3.3 网络安全的层次结构
物理安全;安全控制;安全服务
1.3.4 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模型
1.通信服务提供者系统的安全模型
2.通信服务使用者系统的安全模型
1.4 信息安全定义
1.4.1 信息安全定义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指信息的保密性(confidentiality)、完整性(integrity)和可用性(availability)的保持。
1.4.2 信息安全的特征
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可审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