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会计继续教育题库以及答案—存货

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单项选择题1、存货期末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时,可变现净值是指(估计售价减去进一步加工成本和销售所必需的税金、费用)。
2、存货发出计价方法中存货成本流转和实物流转相一致的方法有(个别认定法)。
3、某批发商业企业采用毛利率法对存货计价,第一季度的针织品实际毛利率30%,5月1日该存货成本18000万元,5月购入该存货成本42000万元,销售商品收入45000万元,销售退回与折让合计4500万元,则5月末该存货结存成本为(31650)万元。
4、某纳税企业于07年4月购进免税农产品一批452.5公斤,支付购买价款4525万元,另外发生保险费84万元,装卸费116万元,该农产品入库前合理损耗2.5公斤,则该农产品的采购成本为(4725)万元。
5、某商业企业采用零售价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2006年10月初存货成本为450万元,售价总额为675万元;本月购入存货成本为2250万元,相应的售价总额为27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2250万元,该企业本月销售成本为(1800)万元。
6、某企业06年12月31日,甲存货成本10万,可变现净值为12万;乙存货成本12万元,可辨现净值10万元;丙存货成本18万元,可辨现净值14万元。
甲乙丙三种存货已计提的跌价准备分别为1万、2万、3.5万,假定该企业只有这三种存货,则06年12月31日应补提的存货跌价准备总额为(-0.5)万元。
7、某公司2006年8月初乙材料结存150公斤,单价15万元;6日购买乙材料1800公斤,单价11万元;18日购买乙材料1350公斤,单价11.5万元;20日发出乙材料1350公斤。
采用先进先出法计价时,则乙材料月末结存额为(22125)万元。
8、某公司5月1日甲材料结存100件,单价3万元,5月6日发出50件,5月10日购进200件,单价3.5万元,5月15日发出150件。
企业采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存货成本,则5月15日结存的原材料成本为(333)万元。
财务会计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第一章测试1.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个别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
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4400元。
假设2013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30000元,可变现净值30000元;B存货成本15000元,可变现净值14000元;C存货成本50000元,可变现净值48000元。
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 )元。
A:贷方3000B:贷方1400C:借方3000D:借方1400答案:B2.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3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200元,增值税额为3604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6%,材料入库前挑选整理费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元。
A:25004B:21400C:23804D:20200答案:A3.按照我国《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下列资产中应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反映的有( )。
A:存货跌价准备B:库存商品C:生产成本D: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答案:ABCD4.购入材料在运输途中发生的合理损耗应计入管理费用。
()A:对B:错答案:B5.属于非常损失造成的存货毁损,应按该存货的实际成本计入营业外支出。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下列项目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是()。
A:企业经营管理用的办公楼B:企业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的建筑物C:企业已经营出租的厂房D: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房屋建筑物答案:C2.企业处置一项以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实际收到的金额为200万元,投资性房地产的账面余额为210万元,其中“成本”明细科目为借方25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明细科目为贷方余额40万元。
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是由自用房地产转换的,转换日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差额为10万元。
假设不考虑相关税费,处置该项投资性房地产时,确认的“其他业务收入”金额为()万元。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复习题

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复习题注册会计师考试《审计》复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被审计单位A股份有限公司对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2009年12月31日库存用于生产甲产品的原材料实际成本为50 万元,预计进一步加工所需费用为16万元。
预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10 万元。
该原材料加工完成后的产品预计销售价格为60万元。
假定该公司以前年度未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则注册会计师认为A公司2009年12月31日该项存货应计提的跌价准备为( )万元。
A.0B.4C.16D.-162.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存货进行审计时,下列费用中,不应当包括在存货成本中的是( )。
A.制造企业为生产产品而发生的人工费用B.商品流通企业在商品采购过程中发生的包装费C.商品流通企业进口商品支付的关税D.商品入库后发生的仓储费用3.某股份有限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采用单项比较法。
该公司2009年12月31日A、B、C三种存货的成本分别为:130万元、221万元、316万元;A、B、C三种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分别为:128万元、215万元、336万元。
则注册会计师认为该公司当年12月31日存货的账面价值为( )万元。
A.679B.695C.659D.6874.B注册会计师在检查乙公司存货时,注意到某些存货项目实际盘点的数量大于永续盘存记录中数量。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以下各项中,最可能导致这种情况的是( )。
A.乙公司向客户提供销售折扣B.乙公司已将购买的存货退给供应商C.供应商向乙公司提供购货折扣D.客户已将购买的存货退给乙公司5.如果由于被审计单位存货的性质或位置等原因导致无法实施存货监盘,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是否实施替代审计程序,获取有关期末存货数量和状况的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注册会计师实施的替代审计程序不包括( )。
A.向客户或供应商函证B.通过分析程序分析是否存在重大变动C.检查进货交易凭证或生产记录以及其他相关资料D.检查资产负债表日后发生的销货交易凭证6.如果通过监盘发现被审计单位存货账面记录与经监盘确认的存货发生重大差异,注册会计师先后采用的下列程序中可能无效的是( )。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

2011年第10卷第10期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研究□程懿【摘要】《企业会计准则———存货》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的比较方法分为单项比较法、分类比较法和总额比较法。
本文从存货跌价准备的主营产品在出售时的账务处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影响因素方面进行分析,对期末存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进行研究,同时阐述了在应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事务处理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存货跌价准备【作者简介】程懿(1974 ),男,鲁中矿业有限公司审计和风险管控部经济师、会计师存货是指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或者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者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包括原材料、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商品、周转材料等。
影响存货入账价值的因素包括购货价格、购货费用、税金、制造费用。
企业取得存货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存货成本包括采购成本、加工成本和其他成本三个组成部分。
企业在日常核算中采用计划成本法或售价金额法核算的存货成本,实质上也是存货的实际成本。
比如,采用计划成本法,通过“材料成本差异”或“产品成本差异”科目将材料或产成品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采用售价金额法,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将商品的售价调整为实际成本(进价)。
一、对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剖析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
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期末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一)深刻理解“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个概念。
《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孰低”和“孰高”

《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孰低”和“孰高”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往往要依靠两个数额的对比,以决定核算方法或入账金额(价值),这就有了“孰低”与“孰高’”。
“孰”指“哪一个”,“孰低”指从对比的事项中取数额低者,就是“哪个低,取哪个”;“孰高”指从对比的事项中取数额高者,就是“哪个高,取哪个”。
一、孰低在企业会计制度中,取孰低的事项较多,主要有:(一)减值准备1、成本与市价孰低短期投资期末的计价有成本、市价、成本与市价孰低3种方法,其中成本与市价孰低的优点较多:(1)符合谨慎性原则;(2)在期末资产负债表上短期投资以扣除跌价准备后的账面价值反映,更符合资产的定义;(3)与其他资产的期末计价原则一致。
故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投资按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价。
2、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企业期末存货的价值通常是以历史成本来确定。
但是,由于存货市价的下跌,存货陈旧、过时、毁损等原因,导致存货的价值减少,采用历史成本不能真实地反映存货的价值,因此,基于谨慎性原则,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来计价。
所谓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孰低)计价的方法。
即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
这里所讲的“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
“可变现净值”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以预计售价减去预计完工成本及销售所必需的预计费用后的价值,并不是指存货的现行售价。
预计可变现净值应以当期取得的最可靠的证据为基础预计,如果在期末时预计与价格、成本有关的期后事件可能会发生,则在预计时必须考虑与期后事件相关的价格与成本的波动。
在预计可变现净值时,还应考虑持有存货的其他因素,例如,有合同约定的存货,通常按合同价作为计算基础,如果公司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存货超出部分的可变现净值应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
可变现净值=预计售价-至完工尚须投入的制造成本-销售所必需的预计费用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贷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计量,如果某些存货具有类似用途并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实际上难以将其与该产品系列的其他项目区别开来进行估价的存货,可以合并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存货类别计量成本与可变现净值。
中级财务会计试卷(A)及其参考答案

1、企业购入股票时,如果支付的价款中含有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将这部分股利记入的账户是。
2、对于一次还本付息的长期借款,其应付利息的核算账户是。
3、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企业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会计信息。
4、企业实收资本增加的途径可能包括用、、。
5、我国已经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分为、和。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1、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2、相关性原则3、追溯调整法4、现金折扣5、暂时性差异三、单项选择题(选择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20分)( )。
A.业务招待费 B.广告费C. 金融机构手续费 D.无形资产摊销额2.某企业2002年12月30日购人一台不需安装的设备,已交付生产使用,原价50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2000元。
若按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则第三年的折旧额为( )。
A.12800元 B.10000元C.9600元 D.6400元3.下列各项中,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是( )。
A. 固定资产出租收入 B.结算户存款利息收入C. 债券投资利息收入 D.商品销售收入4.企业发生的下列存款业务,不通过“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核算的是( )。
A. 银行本票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C.信用证保证金存款 D. 存人转账支票5.A公司认购C公司普通股股票1000股,每股面值10元,实际买价每股11元,其中包含已宣告发放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500元;另外支付相关费用100元。
该批股票的初始投资成本为( )。
A.10600元 B. 11000元C. 11100元 D.11600元6.期末计提带息应付票据的利息时,应贷记的账户是( )。
A.财务费用 B.预提费用C. 应付票据 D.应付利息7.某企业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坏账准备按应收账款余额的5%计提。
2000年初,“坏账准备”账户期初余额为2万元,当年末应收账款余额为100万元;2001年发生坏账3万元,收回以前年度已注销的坏账1万元。
存货练习题及答案讲解

第三章存货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个别比较法确定期末存货的价值。
期初“存货跌价准备”科目的余额为4400元。
假设2013年12月31日三种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分别为:A存货成本30000元,可变现净值30000元;B存货成本15000元,可变现净值14000元;C存货成本50000元,可变现净值48000元。
该企业12月31日记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金额为( )元。
A、借方3000B、借方1400C、贷方1400D、贷方30002.某公司从2012年末开始于中期期末和年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甲材料资料如下:A、1B、5C、-5D、103.某商场采用毛利率法对商品的发出和结存进行日常核算。
2013年7月,甲类商品期初库存余额为15万元。
该类商品本月购进为2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25万元,本月销售折让为1万元。
上月该类商品按扣除销售折让后计算的毛利率为20%。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2013年7月该类商品月末库存成本为( )万元。
A、10B、15.8C、15D、19.24.甲公司存货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计算发出存货成本。
该企业2013年4月份销售收入500万元,销售成本460万元,4月末存货成本300万元。
5月份购入存货700万元,本月销售收入600万元,发生销售退回40万元。
假定不考虑相关税费,该企业2013年5月末存货成本为( )万元。
A、448B、484.8C、540D、4405.某工业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2013年10月9日购入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为21200元,增值税额为3604元,该企业适用的增值税征收率为6%,材料入库前挑选整理费为2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
则该企业取得的该材料的入账价值应为()元。
A、20200B、21400C、23804D、250046.某企业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企业,该企业购入甲材料600公斤,每公斤含税单价为50元,发生运杂费2000元,运输途中发生合理损耗10公斤,入库前发生挑选整理费用200元,该批甲材料的入账价值为()元。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及其账务处理

在 正常经 营 过程 中 .以估 计 售价 碱去估 计 完工 成本 及销售 所 必须 的估计 费用 后 的价值 , 不是 指存 货 的现 行售 价 ) 而 。 成本 与可变现 净值 孰 低法 的制度 》 时规 定使 用 这一 方法 时 , 既考 虑 到会计 事 务 与国际接 轨 ,更 多 考虑 的则 是对企 业 在资 产核 算 方面 的一个 重 大 改革 , 使存 货更 符台 资产 的 定义 。 因为 当存货 的可 变现 价值 已跌 至成 本 以 下 时, 由此 形成 的损 失 已不符 合 资产 的定 义 , 困此 必须将 这 部分 损 失从 资产价 值 中冲销 , ^ 当期 损 益 则 . 列 否 存货 的可 变现 价值 已低 于其 成 本 价值 , 而企 业仍 然 在 以存货 的历 史成 本计 价 , 企业 生 产经 营就会 出现严 重的 虚夸 资产 现象 , 也
会 计 分 录如 F: 借 :管 理 费用—— 计 提存 货跌 价准 备 2 o 0o o 贷 :存 货跌 价准 备 2 0 0O 0 2 到 了 20 O 2年 末 , 由于 市 场 原 料 短 缺 ,该 存 货 的可 变现 净 值 有 所 恢 复 ,预计 可 变现 净值 是 1 80 O元 ,那 , ,应 该 冲减计 提 的存货 跌 价准 备 1 9 o 二 8 o o元 其会计 分 录如 _: o F 借 :存 货跌 价准 备 1 0 80 O 贷 :管理 费用一 计提存 货跌 价 准备 ~ 1 0 80 0 3 到了 2o 0 3年 来 .该 存货 的市场 价格 里有所 下 跌 ,预 计 可变 现净 值 为 10 0 o元 , 计提 的 存 货跌 价准 备为 8O o元 ( 去 前 已^ 账 的减步数 ) 9 0 瘟 o 减 。 其会 计分 录如 下 : 借 :管理 费 用——计 提 存货跌 价 准备 8O 0 0 贷 :存货 跌 价准备 8O o o 4 到 2o O 4年 末 .城 存货 的市场 行 情 看好 ,存货 的可 变现 净 值有所 恢 复 , 预计 可变 现 净值 为 2 5O 0元 ,郭幺 ,应该 冲减 o o 计 提 的存 债 跌价 准 备 l 0 o0 O元 ( 以前 已人 账 以 的减少 数 为限 ,即 】 0 8O 0 。其告 计 分录 80 0— 0 )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研究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存货成为了企业日常经营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如何合理地计价存货,是企业管理和运营的重要问题之一,也是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
在存货计价中,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一种较为常用的计价方法。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探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为企业的存货管理提供参考。
一、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理论基础1.1 成本法成本法是指以存货的购买成本为基础,按照成本计价的一种方法。
其核心是将存货的购买成本加上与存货有关的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得出存货的完整成本。
其中,直接费用是指能够直接与存货相关联的费用,如进货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材料成本等;间接费用是指不能直接与存货相关联的费用,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研发费用等。
成本法的优点是计算简便,便于掌握和管理,但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即只能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进行计价,而不能反映存货市场价值的变化。
1.2 可变现净值法可变现净值法是指将存货的净实现值作为计价依据的一种方法。
净实现值是指存货在实现时带来的净收益,即可变现金额减去相关可变现费用。
可变现金额是指存货在销售时能够获得的金额,减去相关可变现费用,即可得到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可变现费用包括存货销售费用、存货管理费用、存货耗损和存货降价等。
可变现净值法的优点是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但由于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受市场和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计算也受到很大的限制。
1.3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成本法和可变现净值法相结合的一种方法,也是当前较为常用的一种存货计价方法。
其核心是以存货的最低价值为计价依据,既能够兼顾存货历史成本,又能够反映存货实际价值的变化,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在存货计价中的应用2.1 存货计价的目的存货计价的目的是在核算管理和财务报表制度下,合理计价存货,反映存货的实际价值和成本信息,为企业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期末存货计价有哪些方法

期末存货计价有哪些⽅法存货期末计价是指企业在会计期末(通常指年末)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存货按何种价值列⽰。
存货在期末的计价⽅法⼀般有三种,即成本法、市价法、成本与市价孰低法。
下⾯店铺⼩编来为你详细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国际会计准则对存货计量的陈述为: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加以计量。
存货计价中采⽤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主要有以下原因:⼀是存货历史成本计价具有局限性。
历史成本原则是会计计量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属性,由于历史成本的可靠性,长期以来在财务会计中受到普遍推崇与应⽤。
但历史成本属性有⼀定的局限性,在价格明显变动的情况下,按历史成本计价的报表将失去价值。
⼆是存货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符合稳健性原则。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跌⾄成本以下时,表明该存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其账⾯价值,因⽽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扣除,在⼀定程度上防范会计信息失真现象。
三是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
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中的低者来加以计量。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理论上的不⾜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法是对历史成本计价法的⼀种修正,尽管在存货计价实务中被普遍运⽤,但在西⽅理论界也⽇益受到批评。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法不是以产出价值,也不是以投⼊价值作为计价基础企业持有存货要么为⽣产要么为销售;由于企业持有存货的⽬的不同,在进⾏计价时会有两种不同的计价基础:产出价值基础和投⼊价值基础。
产出价值反映企业在现在或未来出售或处置资产将可获得的预期资⾦,特别是以企业产品的交换价格为依据;投⼊价值则反映企业在经营中为了使⽤⽽获得各项资产所付出的代价,即投⼊资源的计量。
按照西⽅会计理论中以产出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计价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公允价值、可实现净值、现⾏市价和清算价值;以投⼊价值为基础的资产计价的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现⾏重置成本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价法既不是以产出价值,也不是以投⼊价值作为计价基础。
孰低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将要发生的成本、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企业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的,则该材料仍然应当按成本计量;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的,该材料应当按照可变现净值计量。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通常应当以合同价格为基础计算。
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一般销售价格为基础计算。
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少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的,其会计处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3号——或有事项》
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市场价格为基础计算。
企业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与具有类似目的或最终用途并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参考资料: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
浅析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正 常生产 经营过程 中,以存货 的估计售 价减 去至完工估计将 要发生 的成 本 、 估 计 的销售费 用 以及 相关税 金后 的金额 。 存货准则特别强调企 业在实际确定存货 的可 变现 净值时,应当 以取得 的可靠证 据 为基础 ,并且考 虑持 有存货 的 目的 、 资产 负债 表 日后事 项的影响等 因素。企 业 因持 有存货 的目的不同,确定 存货可 变现净值 的处理方 法也各不相 同。
是持 有 以备 出售 的 存 货, 如商
品 、产 成 品 等 。对 于 这 一 类 存 货 分 为 两
3 信 息披露 问题 。 国 《 . 我 企业会计 制度》中,没 有对期末存货 的披 露做 出 严格要 求,因此 存货期末跌价准备 的计 提情况在年报和 中报中的披 露显得过 于 简单。另外,比较 我国存货准 则与国际 会计 准则第 2 号—— 存货 (A 2 可 以发 IS) 现,A2 I S 要求披 露按可变现净值 记载的 存 货账 面价值,属 于间接 向报 表使 用者 披 露存货跌价准备信 息。而我 国存 货准 则则直接要 求企业 在报表上披 露存货跌 价 准备的计提方 法、确定存货可 变现净 值 的依 据等 内容 。笔者认为,这 种直接 披 露的方 式能为报 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 关于存货 资产 的信 息, 因而更为 恰当。
一
其他 相 关项 目,视 同该 政 策在 比较 会 计 报 表期 间 一直 使 用, 调 整范 围一 般 会 跨越 三个会计 年度 。 者认为 ,由于 笔 时 间的推 移 和客 观 环境 的 变化 ,一 方 面确 认前 期 期 末存 货 的可 变现 净值 有 定 难度 , 另~ 方面 由于存 货 的流 动
性 强 、品种 多 、 发频繁 ,采 用追溯调 收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例题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例题
假设某公司有一项资产,其成本为10,000元,现在的市场价值为12,000元。
该资产在未来10年内每年会产生现金流入2,000元。
假设贴现率为10%,则该资产的可变现净值是多少?
答案: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未来10年每年的现金流量的现值。
根据贴现率为10%,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
现值 = 未来现金流量÷ (1 + 贴现率) ^ 年数
第一年的现值为:
2,000 ÷ (1 + 0.1) ^ 1 = 1,818.18元
第二年的现值为:
2,000 ÷ (1 + 0.1) ^ 2 = 1,652.89元
以此类推,计算出未来10年每年现金流量的现值,然后将它们加起来:
1,818.18 + 1,652.89 + 1,502.63 + 1,366.03 + 1,241.85 + 1,128.04 + 1,023.67 + 927.92 + 839.06 + 756.47 = 12,051.74
元
现在我们需要比较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
成本为10,000元,可变现净值为12,051.74元,因此可变现净值高于成本,这意味着该资产是有价值的,而且它的价值超过了成本。
- 1 -。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名词解释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名词解释哎呀,今天咱们聊聊“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听起来有点拗口吧?别担心,咱们轻松聊聊这个话题,让它变得简单又有趣。
得说说这“成本”是什么。
简单来说,就是咱们为了生产某个产品或者提供某个服务,花的钱。
比如,你想开一家小店,买了货物,支付了租金、人工费,这些都算成本。
花了多少,心里得有数。
然后再来看看“可变现净值”,这可就有点学问了。
这玩意儿指的是一个资产在市场上能够卖到的价格,减去卖掉它的费用。
简单点儿说,就是你这东西能值多少钱,卖了能拿到多少净现金。
这俩东西比起来,哪个低呢?嘿,关键在于咱们要做决策的时候。
假设你手里有一堆存货,花了不少钱买进来的,但市场行情不好,卖不出去,甚至只能以折扣价出售。
这时候,如果你对比一下,这个存货的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发现可变现净值低,那就有意思了。
因为如果你继续抱着这堆货不放,等于是在埋钱,真是“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啊。
为了不让钱在手里“睡大觉”,咱们就得采取这个“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来处理。
说白了,这种方法就像在对待一个闹腾的小孩。
你不能只看他平时的花费,也得看看他这次捣蛋之后,能给你带来多少回报。
比如,你家小宝贝总是买玩具,结果玩具堆满了屋子,没多少人玩。
这时候,你就得考虑了,究竟是继续花钱买玩具,还是把这些玩具拿去二手市场卖掉,换点钱,给小孩换个新鲜的东西。
哈哈,这不就是在说“家里常备闲钱”的道理吗。
不过,运用这个法则的时候,也得小心别掉入另一个坑。
人总是有情感的,面对那些自己曾经花了大价钱买来的东西,总是有些不舍。
要知道,心里的价值和市场的价值可不是一码事。
我们对自己资产的估值和市场的反应大相径庭,甚至是“自欺欺人”。
所以,得学会放下,别让情感拖住了前进的脚步。
再来聊聊这个法则在企业管理中的妙用。
很多公司在面对存货、资产的时候,常常会进行这样的分析。
比如,一家公司发现某种商品卖得不好,库存积压得厉害。
老板肯定会考虑,继续压着存货,还是及时止损,尽快处理掉。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 : 存货 成本 可变现净值 研 究
有合 同约 定 ( 销 售 合 同 或 劳务 合 同 ) 的存 货 和 没 有 合 同 约 定 的存 货 。有 合 同 的存 货 , 通 常应 当 以存货 的合 同价 格 作 为 其估 计 售价 。超过 销 售合 同订 购数 量 的存 货 , 以市 场销 售 价 格 为 其 估 计 售 价 。 另 一 种 为 用 以 生 产 产 品 的 存 货
实 务 与操 作
磊 藏葫赫赢磊磊 S l 莹 蛾 。 黪
感
飘净值熟
口 何 邓 娇
蜘磨厕霹宽
( 广 东 白云 学 院 财 经 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1 0 4 5 0 )
持有 存货 的 目的 、 资产 负债 表 日后 事项 的影 响 等 。企业 摘要 : 查叠基于 学 角 廛 亟缉 _ 介丝盘货蔓变 . 现 壶焦堕 素:
时 估 计 将 要 发 生 的 成 本 、估 计 的 销 售 费 用 以及 相 关 税 费 的
金额。 二、 确 定 可 变 现 净 值 的 实 例 研 究
表1
持 有 目 的 持 有 准 备 销 售 ( 原材料 商 品、 产成品 )
、
产 品。 B材 料 2 0 1 2年 1 2月 3 1日的市场 价格 为每 吨 9万元 。 将 B材 料加 工成 A产 品 , 预计 每件需 发生 加工 成本 2万元 。
时, 期 末 存 货 按 C计 价 ; 当 C至 N R V时 , 期末 存 货 按 N R V
例 1 :远 达公 司 为上 市公 司 ,该 公 司 2 0 1 2年 1 2月 3 1 日, 公 司存 货账 面 价值 为 1 3 9 0万 元 , 其 具体 情 况 如下 : ( 1 ) 1 0 0件 A产 品 , 每 件成 本 为 1 O万 元 , 账 面成 本 总额 为 1 0 0 0 万元 , 若 A产 品没 有签 订销 售合 同 。 A产 品 2 0 1 2年 1 2月 3 1 日的市场 价格 为每件 1 0 . 2万 元 。预计 销售 每件 A产 品需 要
存货跌价准备初级会计题目

存货跌价准备初级会计题目
以下是一个关于存货跌价准备的初级会计题目:
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末计价。
假设2020年年末,甲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0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80万元。
2021年年末,甲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20万元,可变现净值为95万元。
要求:
1. 计算2020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2. 计算2021年末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
3. 分别列示两年的会计分录。
参考答案:
1. 2020年末应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为20万元。
2. 2021年末应冲减的存货跌价准备为5万元(15-5)。
3. 2020年的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20
贷:存货跌价准备 20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 贷:库存商品 80 3. 2021年的会计分录:借:存货跌价准备 5 贷:资产减值损失 5 借:主营业务成本 90 贷:库存商品 90。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是指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量的方法。
公允价值:是指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则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价值。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指企业为了近期出售而持有的投资。
双倍余额递减法:又称“加倍递减余额法”它的折旧率是按净残值为零时直线折旧率的两倍计算的,当每期计提折旧时,使用该折旧率乘以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
借款费用:是指企业因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及其他相关成本,包括因借入资金而发生的利息、因发行债券而发生的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和外币借款发生的汇兑差额。
或有事项:是指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其结果须由某些未来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才能决定的不确定事项。
债务重组:是指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的情况下,债权人按照其与债务人达成的协议或法院的裁定作出让步的事项。
暂停资本化的条件: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在构建或者是生产过程中发生非正常中断,且中断时间连续超过三个月的,应当暂停借款费用的资本化。
非正常中断,通常是指由于企业管理决策上的原因或者其他不可预见的原因等所导致的中断。
投资性房地产:应当按照成本进行初始计量,但取得方式不同的投资性房地产,其初始成本的计量也各不相同。
1.企业外购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以购买价款、相关税费和可直接归属于该资产的其他支出入账。
2.自行建造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由建造该项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所发生的必要支出构成。
3.以其他方式取得的投资性房地产的成本,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的规划确定。
资本公积:是指企业收到投资者出资超出其在注册资本或股本中所占的份额以及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等。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包括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会计估计变更:是指由于资产和负债的当前状况及预期未来经济利益和义务发生了变化,从而对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或者资产的定期消耗定额进行的调整。
前期差额:是指由于没有运用或错误运用以下两种信息,而对前期财务报表造成遗漏或误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简介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之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
当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期末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同时按照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主要是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
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规定,资产是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能够带来未来经济效益的经济资源。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跌至成本以下时,由此所形成的损失已不符合资产的定义,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应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抵销,列入当期损益,否则,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价值时,如果仍以其历史成本计价,就会出现虚夸资产的现象,这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来讲显然是不稳健的。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都规定存货应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计价。
企业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终了,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如由于存货遭受毁损、全部或部分陈旧过时或销售价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货成本不可收回的,应提取存货跌价损失准备。
存货跌价准备的会计处理《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存货在期末时,按照账面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原则进行计量,对于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账面成本的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存货跌价准备”。
如果账面成本小于可变现净值,一般不作任何会计处理。
进行存货跌价准备核算时,应设置“存货跌价准备”科目和“管理费用-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 科目。
存货跌价准备应按单个存货项目的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价,并采用备抵法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账务处理。
提取时,借记“管理费用-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科目,贷记“存货跌价准备”科目,以后每一会计期末均应通过成本与可变现净值比较进行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并与原余额比较,若计算的应提准备大于准备原余额,则应予预提,反之,则应冲销已提数,作相反的会计记录。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理论基础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原则的理论基础,主要是使存货符合资产的定义。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存货》中对存货确认的标准,一是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存货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其实质是规定了存货必须是资产这一原则,从而既保证了存货定义在理论上的完整性,又符合我国会计人员的习惯,增强了准则的可操作性。
同时,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原则进行期末存货的计量符合谨慎性原则。
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下跌至成本以下时,表明该存货给企业带来的未来经济利益低于其账面价值,因而应将这部分损失从资产价值中扣除,计入当期损益。
否则,当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时,如果仍然以历史成本计量,就会出现虚夸资产的现象。
遵循这一原则,可以从防范资产不实的角度,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这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有着重要的意义。
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按照准则定义,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存货准则特别强调企业在实际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时,应当以取得的可靠证据为基础,并且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
企
业因持有存货的目的不同,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处理方法也各不相同。
一是持有以备出售的存货,如商品、产成品等。
对于这一类存货分为两种情况。
即有合同约定(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的存货和没有合同约定的存货。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的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
但是,如果企业持有存货的数量多于销售合同订购数量,超出部分的存货可变现净值以产成品或商品的一般销售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没有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约定的存货,其可变现净值应当以产成品或商品一般销售价格或原材料的市场价格作为计量基础。
二是将在生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存货,如原材料等。
在会计期末运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原则对材料存货进行计量时,需要考虑材料的用途: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应将其与所生产的产成品的期末价值减损情况联系起来;对于用于出售的材料等,则只需要将材料的成本与根据材料本身的估计售价确定的变现净值相比即可。
具体来说,对于用于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按以下原则处理:(1)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则该材料应按照成本计量。
(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成本,则该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实际运用思考
确定可变现净值的参照价格问题,即可变现净值是依据存货在财务会计报告日的市价还是财务会计报告日的最后一次的交易价格,或者是会计报告期的平均交易价格。
对此,笔者认为应当分别存货的性质具体考虑。
对于价格波动较大的季节性存货如空调、电扇等产品,以及反季节销售的水果、蔬菜等存货不同时期的价格会有较大差异,一味强调期末或期中财务会计报告日的市场价格显然会有失公允,因而对此类存货应当以报告期的平均交易价格作为可变现净值的基础。
追溯调整问题,新的存货准则第29条要求,对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采用追溯调整法。
考虑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采用追溯调整法编制比较会计报表时,应调整各期间的净损益和其他相关项目,视同该政策在比较会计报表期间一直使用,调整范围一般会跨越三个会计年度。
笔者认为,由于时间的推移和客观环境的变化,一方面确认前期期末存货的可变现净值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由于存货的流动性强、品种多、收发频繁,采用追溯调整法进行会计处理既难以确定其累积影响数,也必然会过分依赖主观估计从而增大了利润的可操纵空间。
例如,当企业年末由于技术更新等原因出现经营状况恶化,引起巨额的存货价值减损时,一次性计提大额存货跌价准备必然会严重影响当期收益。
但是企业通过追溯调整以前年度损益,则可以分摊和淡化这一不利市场因素造成的冲击,从而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或可信度,甚至会误导报表使用者判断这一重大事项对可持续经营假设的影响程度。
据此,笔者建议,对于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宜采用未来适用法,于计提准备的当期,直接计入损益。
信息披露问题。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中,没有对期末存货的披露做出严格要求,因此存货期末跌价准备的计提情况在年报和中报中的披露显得过于简单。
另外,比较我国存货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第2号——存货(IAS2)可以发现,IAS2要求披露按可变现净值记载的存货账面价值,属于间接向报表使用者披露存货跌价准备信息。
而我国存货准则则直接要求企业在报表上披露存货跌价准备的计提方法、确定存货可变现净值的依据等内容。
笔者认为,这种直接披露的方式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多的关于存货资产的信息,因而更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