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原理和应用课程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RFID原理及应用复习附答案

RFID原理及应用复习附答案

RFID原理与应用复习一、判断1.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无线射频识别。

(yes )2.物联网的感知层主要包括:二维码标签、读写器、RFD标签、摄像头、GPS传感器、M-M终端。

(no )3.13.56MHZ,125kHz,433MHz都是RFID系统典型的工作频率(yes )4.在物联网节点之间做通信的时候,通信频率越高,意味着传输距离越远。

( no )5.物联网标准体系可以根据物联网技术体系的框架进行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层标准、网络层标准、应用层标准和共性支撑标准。

(yes )6.在物联网中,系统可以自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行识别、追踪和监控,但不可以触发相应的事件。

( no )7.物联网共性支撑技术是不属于网络某个特定的层面,而是与网络的每层都有关系,主要包括:网络架构、标识解析、网络管理、安全、QoS等。

(yes )8.物联网中间件平台:用于支撑泛在应用的其他平台,例如封装和抽象网络和业务能力,向应用提供统一开放的接口等。

(yes )9.RFID拥有耐环境性,穿透性,形状容易小型化和多样化等特性(yes )10.物联网信息开放平台:将各种信息和数据进行统一汇聚、整合、分类和交换,并在安全范围内开放给各种应用服务。

(yes )二、不定项选择题1. 物联网的基本架构不包括(CD )。

A、感知层B、传输层C、数据层D、会话层2.物联网节点之间的无线通信,一般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 D )A、节点能量B、障碍物C、天气D、时间3.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网的组成系统(B )。

A、EPC编码体系B、EPC解码体系C、射频识别技术D、EPC信息网络系统4. 利用RFID 、传感器、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B )。

A、可靠传递B、全面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网5.RFID卡(C )可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

A、按供电方式分B、按工作频率分C、按通信方式分D、按标签芯片分6.下列物联网相关标准中那一个由中国提出的。

rfid原理与应用的复习

rfid原理与应用的复习

RFID原理与应用的复习1. 什么是RFID技术?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种通过无线电频率进行识别和跟踪物品的技术。

它利用射频信号将数据从RFID标签传输到读写器或扫描器上,实现对物体的自动识别和信息采集。

2. RFID技术的原理RFID系统主要由三个组成部分组成:RFID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中间件(Middleware)。

其工作原理如下:•RFID标签:RFID标签是装有射频芯片和射频天线的可携带设备。

射频芯片存储了物体的相关信息,射频天线用于与读写器进行无线通信。

•读写器:读写器通过射频信号与RFID标签进行通信,并将标签上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或其他终端设备上。

•中间件:中间件是RFID系统的核心组件,负责数据的管理、处理和传递。

RFID技术的工作流程如下:1.读写器发射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

2.当RFID标签处于射频信号范围内时,标签上的射频芯片接收到信号并产生能量。

3.射频芯片利用接收到的能量将标签上的数据发送回读写器。

4.读写器将读取到的数据传输给中间件进行进一步处理和管理。

3. RFID技术的应用领域RFID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3.1 物流与仓储管理•RFID技术可以实现对物流链条中的货物进行自动跟踪和定位,提高物流效率。

•在仓储管理中,RFID技术可用于实现库存管理、出入库自动识别、货物盘点等。

3.2 资产管理•RFID标签可以附着在资产上,方便实时追踪和管理资产的位置和状态。

•通过RFID技术,企业可以准确掌握资产的使用情况,提高资产利用率和管理效率。

3.3 零售行业•RFID技术在零售行业中的应用已经成为趋势。

例如,它可以用于商品库存管理、防止商品盗窃、提高商品陈列效果等。

3.4 交通运输•RFID技术可以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如地铁、公交车等,实现刷卡乘车、自动扣费等功能。

•在物流运输中,RFID技术可以实现车辆和货物的自动跟踪和监控,提高运输效率。

RFID复习

RFID复习

RFID复习第一章物联网概论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对应的关键技术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无线传输网络。

中国——感知中国美国“智能电网”和“智慧地球”欧洲“物联网行动计划”日韩“U-Japan”和“U-Korea”战略新加坡“智慧国2015”发展蓝图第二章RFID系统概论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达到识别目标的技术。

系统通常读写器、电子标签及应用软件组成。

可用于物流,电子票证,动物或资产追踪管理,供应冷链,高速公路智能收费等领域。

二、工作原理:读写器控制射频模块发出射频信号,电子标签主动发送(有源标签)或者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无源标签)发送出芯片中的存储信息,接收标签的应答,读写器对标签的传递过来的信息进行解码,并传输到主机进行数据处理。

1)在低频段(100MHz以下)基于电感耦合(近距)2)在高频段(400MHz以上)基于电磁反向散射耦合(雷达,远距)三、按工作频段分类:工作频段通信标准协议优点缺点低频(LF)<125KHz ISO18000-2ISO11785标准CMOS工艺技术简单可靠成熟通信速度低识别距离短(<10cm)无频率限制天线尺寸大高频(HF)13.56MHz ISO18000-3ISO14443ISO15693与标准CMOS工艺兼容技术可靠成熟在交通智能卡等领域应用广泛距离不够远(<75cm)天线尺寸大,受金属材料等影响大超高频(UHF)840-845MHz和920-925 MHz ISO18000-6ISO18000-7长距离定向识别天线尺寸小,可绕射,无需可视距离,发展潜力巨大各国有不同的频段管制,受金属和液体等材料影响较大对人体有伤害,限制发射功率微波2.45~5.8GHz ISO18000-4DSRC除了UHF特性外更高的带宽和通信速率更长识别距离,更小的天线尺寸ISM频段共享产品多易受干扰,技术相对复杂对人体有伤害,限制发射功率第三章RFID的工作原理一、RFID工作原理•阅读器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标签一旦进入阅读器天线的作用区域将产生感应电流,获得能量被激活;激活标签将自身信息编码后经天线发送出去;•阅读器接收该信息,经过解码后必要时送至后台网络;•后台网络中主机鉴定标签身份的合法性,只对合法标签进行相关处理,通过向前端发送指令信号控制阅读器对标签的读写操作;二、RFID的三种工作模型1)以能量供给为基础的工作模型无源电子标签:当标签进入阅读器的工作范围内以后,标签收到阅读器发送的信号,产生感应电流从而激活内部的电路,内部整流电路将射频能量转化为电能,将该能量存储在标签内部的大电容里,进而为其正常工作提供了所需的能量。

RFID原理与应用复习(附答案)

RFID原理与应用复习(附答案)

RFID原理与应⽤复习(附答案)RFID原理及应⽤复习⼀、判断1.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缩写,即⽆线射频识别。

(yes)2.物联⽹的感知层主要包括:⼆维码标签、读写器、RFD标签、摄像头、GPS传感器、M-M终端。

(no)3.13.56MHZ,125kHz,433MHz都是RFID系统典型的⼯作频率(yes)4.在物联⽹节点之间做通信的时候,通信频率越⾼,意味着传输距离越远。

( no)5.物联⽹标准体系可以根据物联⽹技术体系的框架进⾏划分,即分为感知延伸层标准、⽹络层标准、应⽤层标准和共性⽀撑标准。

(yes)6.在物联⽹中,系统可以⾃动的、实时的对物体进⾏识别、追踪和监控,但不可以触发相应的事件。

( no)7.物联⽹共性⽀撑技术是不属于⽹络某个特定的层⾯,⽽是与⽹络的每层都有关系,主要包括:⽹络架构、标识解析、⽹络管理、安全、QoS等。

(yes)8.物联⽹中间件平台:⽤于⽀撑泛在应⽤的其他平台,例如封装和抽象⽹络和业务能⼒,向应⽤提供统⼀开放的接⼝等。

(yes)9.RFID拥有耐环境性,穿透性,形状容易⼩型化和多样化等特性(yes)10.物联⽹信息开放平台:将各种信息和数据进⾏统⼀汇聚、整合、分类和交换,并在安全范围内开放给各种应⽤服务。

(yes)⼆、不定项选择题1. 物联⽹的基本架构不包括(CD)。

A、感知层B、传输层C、数据层D、会话层2.物联⽹节点之间的⽆线通信,⼀般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 D )A、节点能量B、障碍物C、天⽓D、时间3.下列哪项不是物联⽹的组成系统(B)。

A、EPC编码体系B、EPC解码体系C、射频识别技术D、EPC信息⽹络系统4. 利⽤RFID 、传感器、⼆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物体的信息,指的是(B)。

A、可靠传递B、全⾯感知C、智能处理D、互联⽹5.RFID卡(C)可分为:主动式标签(TTF)和被动式标签(RTF)。

射频复习大纲

射频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题型:1、选择题:2*10=20分2、填空题:1*15=15分3、判断题:1*10=10分4、简答题:5小题,27分5、综合分析题:3小题,28分第一章:1、掌握自动识别技术概念,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2、掌握RFID的概念,应用。

RFID一种非接触的自动识别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射频信号和空间耦合传输特性,实现对被识别物体的自动识别。

门禁卡、身份证、公交卡、食堂卡等3、掌握RFID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及其工作流程。

阅读器:负责与电子标签的双向通信,同时接受来自主机的控制指令。

其频率决定频段、功率决定有效距离;电子标签:由IC芯片和无线通信天线组成的超微型小标签,它是射频识别系统真正的数据载体;中间件:……4、掌握中间件的作用。

阅读器协调控制;数据过滤与处理;数据路由与集成;进程管理。

5、掌握RFID的分类(按耦合方式、工作频率、能量供给方式)。

密耦合系统、遥耦合系统、远距离系统;低频、高频、超高频、微波;有源无源半有源。

6、应答器(电子标签)的功能,组成(电子芯片、天线的功能)。

阅读器发出信号,标签接收后,将一部分整流成直流电供自己使用,另一部分被标签内的数据信息调制后反射回阅读器。

电压解调器、调制器、解调器、存储单元。

天线:用来接收阅读器来的信号、并把数据送回;逻辑控制单元:用来译码信号,并按要求送回信号。

7、阅读器的功能阅读器又称读头或读写器,主要负责与电子标签的双向通信,同时接受来自主机的控制指令。

其频率决定频段、功率决定有效距离;第二章1、掌握数字通信模型,RFID通信系统模型。

2、了解通信主要性能指标。

数据传输速率;信道频带宽度;误码率。

3、掌握曼彻斯特码的编码规则、对应编码波形、与NRZ码的关系。

4、掌握密勒码的编码规则、对应编码波形、与NRZ码的关系。

5、了解关于调制的术语及调制的目的。

目的:工作频率越高带宽越大、工作频率越高天线尺寸越小。

6、调制方式有哪几种?RFID最常用的调制方式是?振幅键控、频移键控、相移键控。

RFID复习提纲

RFID复习提纲

RFID复习资料1.RFID定义,RFID典型应用定义:射频识别是无线电频率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简称。

利用无线射频信号实现非接触方式下的双向通信,完成对目标对象的自动识别和数据的读写操作。

应用:第二代身份证、供应链应用、防盗2.RFID的系统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工作过程)(1)RFID读写器将无线电载波信号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2)当RFID电子标签进入发射天线的工作区域时,电子标签被激活,将自身信息的代码经天线发射出去;(3)RFID系统的接收天线接收电子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经天线的调节器传输给RFID读写器。

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调解码,送往后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3.RFID各模块的功能,应答器(标签)的分类(不同分类方法)RFID系统由阅读器、应答器和高层等部分组成。

最简单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及天线(Antenna)组成,实际应用时需与计算机及应用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相结合。

最简单的应用系统只有单个阅读器。

各模块功能:(1)应答器(射频卡和标签):存放识别信息的电子数据载体。

由耦合元件及芯片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一的电子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目标对象。

(2)阅读器:a.以射频方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b.从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基本功能;c.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d.若有需要,应能和高层处理交互信息。

(3)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应答器的分类:根据应答器是否需要加装电池及电池供电的作用,可将应答器分为无源(被动式)、半无源(半主动式)与有源应答器(主动式)。

(1)有源射频标签内部自带电池进行供电,电能充足、工作可靠性高、信号传送的距离远。

(2)无源射频标签内部不带电池,要靠外界提供能量。

无源射频标签具有永久的使用期,支持长时间的数据传输和永久性的数据存储。

缺点:数据传输的距离要比有源射频标签小(3)半主动式射频标签本身有电池,电池只对自身的数字电路供电,数据发送通过阅读器的能量场激活后,通过反射方式发送。

RFID复习

RFID复习

RFID复习RFID选择、填空、判断、简答、应用*******************************第一章********************************一、自动识别技术的特点和基本原理1.识别技术的本质在于利用被识别物理对象的一些具有辨识度的特征来对物理对象进行区分和识别。

二、射频识别技术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

2.特点:a.非接触式的自动快速识别b.永久存储一定数量的数据c.进行简单的逻辑处理d.反射信号强度受距离等因素影响明显e.成本低廉、可以大量部署三、射频识别的发展趋势1.能量获取方式环境反向散射:续航时间无限制延长、节点体积小缺点:依赖阅读器、一对多的集中式通信方式2.支持点对点通信:设计并实现创新的信道感知技术,使得RFID 设备间能够在无源的情况下建立网络并实现点对点的通信,来支持多种分布式的应用。

3.与传感器结合:集成现有的微型传感器设备,与多模态的传感器结合,基于反向散射技术提供更丰富的应用模式。

*******************************第二章********************************一、Rfid系统的组成和分类(阅读器、标签、软件系统)1.硬件组成1)阅读器信号处理与控制模块射频模块2)射频标签天线芯片2.软件组成二、阅读器的分类、组成和功能(整体和各组成部分)1.分类:1)按工作频率:●低频和高频阅读器,工作距离一般小于1m,典型工作频率125kHz、135kHz、6.78MHz、13.56MHz和27.125MHz●超高频和特高频阅读器,工作距离一般大于1m,典型工作频率有433MHz、860MHz~960MHz、2.45GHz和5.8GHz2)按结构外观●固定式●便携式●工业读写器2.组成:1)信号处理与控制模块/基带控制模块:微处理器以执行计算任务数字信号处理芯片以完成数字信号的编码、解码a.功能: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并执行从上位机发来的命令控制与射频标签的通信过程信号的编码和解码执行防碰撞算法对阅读器和射频标签之间传送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进行阅读器和标签之间的身份验证2)射频模块/高频接口模块包含分隔的信道:发射器信号通道接收器信号通道a.分类:电感耦合型射频模块o低频、高频RFID系统通过阅读器和射频标签之间的电感耦合工作。

RFID复习资料

RFID复习资料

填空题(第一章)1.RFID 的英文全称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

2.典型的RFID 系统主要由阅读器、电子标签、RFID 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组成,一般把中间件和应用软件统称为应用系统。

3.读写器和电子标签通过各自的天线构建了两者之间的非接触信息传输通道。

根据观测点与天线之间的距离由近及远可以将天线周围的场划分为3个区域:无功近场区、辐射近场区和辐射远场区。

4.辐射近场区和辐射远场区分界距离R 为(D22 )。

(已知天线直径为D ,天线波长为λ。

)5.在RFID 系统中,实现读写器与电子标签之间能量与数据的传递耦合类型有两种:电感耦合式和反向散射耦合式。

6.按照读写器和电子标签之间的作用距离可以将射频识别系统划分为密耦合系统、遥耦合系统和远距离系统。

(第二章)1.编码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对信号的一种变换。

根据编码的目的不同,编码理论有信源编码、信道编码和保密编码3个分支。

2.数字调制的方法通常称为键控法,常用的数字调制解调方式有幅移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

在RFID系统中,使用最多的数字调制方法是幅移键控。

3.RFID常用的编码方式有单极性不归零码编码、曼彻斯特编码、单极性归零编码、差动双相编码、密勒编码、变形密勒编码和差分编码。

4.使用非接触技术传输数据时,很容易遇到干扰,使传输数据发生意外的改变从而导致传输错误。

此类问题通常是由外界的各种干扰和多个应答器同时占用信道发送数据产生碰撞造成的,针对这两种情况,常用的处理方法是校验和法和多路存取法。

5.在射频识别系统中常用的纠错编码是校验和法,最常用的校验和法是奇偶校验、纵向冗余校验和循环冗余校验。

6.常用在多路存取(多路通信)方式有空分多路法、时分多路法、码分多路法。

在RFID系统中,主要采用时分多路法。

7.目前,在RFID系统中常用的防碰撞算法包括ALOHA算法和二进制树搜索算法。

(第三章)1.在低频和高频频段,读写器与电子标签基本都采用线圈天线。

RFID原理与运用复习大纲

RFID原理与运用复习大纲

复习大纲题型:1、选择题:2*15=30分2、填空题:1*15=15分3、简答题:7小题,45分4、综合分析题:1小题,10分第一章:1、掌握自动识别技术概念,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

自动识别技术是应用一定的识别装置,通过被识别物品和识别装置之间的接近活动,自动地获取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

常见的自动识别技术:2、掌握RFID的概念,应用。

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

常称为感应式电子晶片或近接卡、感应卡、非接触卡、电子条码等等,俗称电子标签。

3、掌握RFID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功能,及其工作流程。

组成:阅读器、电子标签、RFID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4部分(或应答器(电子标签)、读写器(Reader)和高层(应用系统))。

工作流程5、掌握中间件的作用。

中间件是介于阅读器和后端应用程序之间的独立软件,能够与多个阅读器和多个后端应用程序连接。

应用程序使用中间件所提供的一组通用应用程序接口,就能连接到阅读器,从而读取阅读器的数据,这就减轻了多对多连接的设计与维护的复杂性。

6、掌握RFID的分类(按耦合方式、工作频率、能量供给方式)。

按耦合方式:电感耦合、电池散射耦合工作频率:低频(12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433MHz、915MHz)、微波(2.4GHz、5.8GHz)能量供给方式:无源、半无源式、有源7、应答器(电子标签)的功能,组成(电子芯片、天线的功能)。

①具有一定的存储容量,可以存储被识别物品的相关信息。

②在一定工作环境及技术条件下,电子标签存储的数据能够被读出或写入。

③维持对识别物品的识别及相关信息的完整。

④数据信息编码后,及时传输给读写器。

⑤可编程,并且在编程以后,永久性数据不能再修改。

⑥具有确定的使用期限,使用期限内不需要维修。

⑦对于有源标签,通过读写器能够显示电池的工作状况组成:IC芯片和无线通信天线8、阅读器的功能1、以射频方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2、从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入数据;3、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用操作;4、若有需要,应能和高层处理交互信息。

RFID原理及技术知识点总结

RFID原理及技术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论1. 射频识别系统的英文全称?P12. 常见的自动识别系统有哪些?P2-53. 和其它自动识别系统相比,射频识别系统有哪些优点?见课件4. 射频识别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P65. 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有哪三个通道?P6 图1.66. 射频识别系统的数据载体是什么?P7第二章射频识别系统的区别特征1. 射频识别系统的基本区别特征有哪些?P8 图2.12. 按工作方式区分射频识别系统可分为哪两类(包括英文缩写)?P93. 全双工系统和时序系统的含义?P94. 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频率指的是?P105. 按发送频率可将射频识别系统分为哪几类?P106. 射频识别系统最主要的区别特征包括哪些?P177. 按耦合方式可将射频识别系统分为哪几类?P188. 射频识别系统的选择准则主要有哪些?P20-22第三章基本作用原理1. 1位应答器的常见实现方式有哪些?P23 图3.12. 射频法是采用什么电路工作的?P243. 射频法的工作原理(包括原理图)?P244. 微波法的工作原理(包括原理图)?P275. 声磁法是利用金属条的什么效应工作的?P316. 全双工系统中的电感耦合系统的供电原理(包括原理图)?P32-337. 全双工系统中的电感耦合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有哪些?P34-368. 什么是负载调制(包括原理图)?P34-359. 什么是使用副载波的负载调制(包括原理图)?P35-3610. 时序法中的电感耦合系统一般工作在哪个频段?P4211. 时序法中的电感耦合系统的供电原理?P4212. 时序系统的优点有哪些?P4313. 时序系统的一个读周期由哪两个阶段构成?P4414. 表面波应答器一般工作在哪个频段?P4415. 表面波应答器的基本结构?P4516. 表面波应答器的工作原理?P45前三章补充内容1. LC谐振电路的两种基本形式是什么?2. 为什么说LC谐振电路具有选频功能?3. LC谐振电路的选频功能和品质因数有什么关系?4. 信号源内阻及负载对谐振电路有什么影响?5. 非线性器件能够实现频率变换的原理是什么?6. 整流和滤波电路的作用各是什么?7. 三点式振荡器的组成原则是什么?第四章射频识别系统的物理基础1. 表征磁场大小的物理量是什么?P482. 短圆柱形线圈附近沿线圈轴方向磁场的变化规律是什么?P49-503. 发射天线的最佳半径是多少?P514. 磁通量密度和磁场强度的关系、P525. 描述两个电路通过磁场耦合的物理量是什么?P536. 耦合因数是如何定义的?P547. 磁耦合电路的等效电路?P578. 分流电阻的作用(包括原理图)?P619. 什么是动作磁场强度?P6210. 动作磁场强度在什么时候取得最小值?P6311. 应答器的能量作用距离受哪些因素影响?P6412. 阅读器的作用范围受哪些因素影响?P6613. 复变阻抗的等效电路?P6914. 复变阻抗受哪些因素影响?各自的规律是什么?P71-7615. 从复变阻抗的角度解释电容/电阻负载调制的原理(包括原理图)?P76-7916. 什么是铁磁性材料?P8417. 高频技术中主要使用的铁磁性材料是什么?P84 …………………………………………………………………………………………..18. 什么是近场和远场?磁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分别是什么?P8919. 什么是场波阻抗?P9020. 电磁波极化的类型?P9121. 表示目标反射电磁波能力的物理量是什么?P9222. 什么是天线?什么是天线增益?P9323. 天线的等效模型?P9524. 什么是天线的有效面积?P9525. 什么是天线的有效长度?P9726. 常见的天线有哪些种类?P98-10227. 什么是应答器的动作灵敏度?P112第六章编码与调制1. 射频识别系统常使用的编码方案有哪些?P145 图6.2 表6.12. 射频识别系统采用的调制方法有哪些?(波形图)P1473. 射频识别系统中使用副载波调制的频率有哪些?P1504. 使用副载波的ASK调制波波形?P151 图6.12第七章数据的完整性1. 常用的校验和有哪几种?P1522. 什么是奇偶校验?P1523. 阅读器和应答器间的通信方式有哪几种?P1564. 多路存取可分为哪些类型?P1565. 什么是防冲突算法?P1576. 纯ALOHA、时隙ALOHA、动态ALOHA算法的原理?见讲义7. 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和动态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的原理?见讲义。

RFID复习提纲

RFID复习提纲

RFID复习提纲RFID复习资料1.RFID定义,RFID典型应⽤定义:射频识别是⽆线电频率识别(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的简称。

利⽤⽆线射频信号实现⾮接触⽅式下的双向通信,完成对⽬标对象的⾃动识别和数据的读写操作。

应⽤:第⼆代⾝份证、供应链应⽤、防盗2.RFID的系统组成与基本⼯作原理(⼯作过程)(1)RFID读写器将⽆线电载波信号经过发射天线向外发射;(2)当RFID电⼦标签进⼊发射天线的⼯作区域时,电⼦标签被激活,将⾃⾝信息的代码经天线发射出去;(3)RFID系统的接收天线接收电⼦标签发出的载波信号,经天线的调节器传输给RFID读写器。

读写器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解调解码,送往后台的计算机控制系统;3.RFID各模块的功能,应答器(标签)的分类(不同分类⽅法)RFID系统由阅读器、应答器和⾼层等部分组成。

最简单的RFID系统:由标签(Tag)、阅读器(Reader)及天线(Antenna)组成,实际应⽤时需与计算机及应⽤系统(数据管理系统)相结合。

最简单的应⽤系统只有单个阅读器。

各模块功能:(1)应答器(射频卡和标签):存放识别信息的电⼦数据载体。

由耦合元件及芯⽚组成,每个标签具有唯⼀的电⼦编码,附着在物体上标识⽬标对象。

(2)阅读器:a.以射频⽅式向应答器传输能量;b.从应答器中读出数据或向应答器写⼊数据:基本功能;c.完成对读取数据的信息处理并实现应⽤操作;d.若有需要,应能和⾼层处理交互信息。

(3)天线:在标签和读取器间传递射频信号。

应答器的分类:根据应答器是否需要加装电池及电池供电的作⽤,可将应答器分为⽆源(被动式)、半⽆源(半主动式)与有源应答器(主动式)。

(1)有源射频标签内部⾃带电池进⾏供电,电能充⾜、⼯作可靠性⾼、信号传送的距离远。

(2)⽆源射频标签内部不带电池,要靠外界提供能量。

⽆源射频标签具有永久的使⽤期,⽀持长时间的数据传输和永久性的数据存储。

《RFID原理与应用》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使用)

《RFID原理与应用》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使用)

《RFID原理与应用》理论教学大纲(供四年制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使用)Ⅰ前言RFID原理与应用是我校物联网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掌握、了解射频识别技术的概念,熟悉射频识别技术相关的无线电频率、识别系统、电磁场、电磁波、天线等基本概念,理解数据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系统及其设计等,逐步培养学生掌握射频识别技术的系统集成设计及分析能力,并通过典型案例来了解射频识别技术在社会生产环节中的应用,为未来参加工作、增加就业竞争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使学生较好地掌握RFID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条码编制规则,具备操作基本射频识别设备的能力,并能熟练应用常见射频识别技术。

理解数据通信技术的基本概念,了解射频识别技术应用系统及其设计等。

本大纲适用于四年制本科物联网工程专业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一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相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二教师在保证大纲核心内容的前提下,可根据不同教学手段,讲授重点内容和介绍一般内容,有的内容可留给学生自学。

三总学时数位54学时,其中理论44学时,实验10学时,理论与实验学时之比为:4.4:1。

四五教材名称:《射频识别技术(RFID)与应用》,米志强,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Ⅱ正文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的通过对本章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无线电频率和无线电频谱的基本概念,了解射频和无线电传输相关原理。

二教学要求(一) 了解射频,无线电传输基本原理。

(二) 掌握无线电频率、无线电频谱的基本概念。

三教学内容(一) 概述。

(二) 无线电频率。

(三) 无线电频谱。

第二章射频识别系统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电子标签和读写器的基本知识,掌握射频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

RFID期末提纲-川农

RFID期末提纲-川农
37
2 电感耦合方式的射频前端

Rs
电阻负载调制
A R1 Rf1 Xf1 R2 L2 L2 C2 D RL Rmod Rf2 Xf2 C S
V 1
C1 B
I1
L1
V 2
(a)初级回路等效电路
(b)次级回路等效电路
V 2 次级回路等效电路中的端电压 V = CD 1 1 R R j L j C f2 2 2 2 R Lm
5
Ⅱ 高频 High Frequency(HF):主要规格13.56MHz 。 常见的主要规格有13.56MHz; ISO-14443A Mifare和 ISO-15693; 电子卷标都是被动式感应耦合,读取距离约10-100公分; 优点在于传输速度较快且可进行多标签辨识; 缺点是环境干扰较为敏感,在金属或较潮湿的环境下,读取 率较低; 应用于门禁系统、悠游卡、电子钱包、图书管理、产品管理、 文件管理、栈板追踪、电子机票、行李卷标; 技术最成熟且应用和市场也最广泛且接受度高; 故建议现阶段应大力发展此领域技术和应用。

256~512K ISO18000-3 Two Mode 被动式 智慧卡 图书馆管理 商品管理
较高
64~512
最高
16~64
ISO18000-6 ISO18000-4 Two Type Two Mode 被动/半主动式 被动式/半主动式 铁路车厢监控 仓存管理 道路收费系统
应用
12
一、RFID概论
读取方式
电磁感应
电磁感应
微波共振
微波共振
11
低频(LF) 价格 环境影响 低 X
高频(HF) 中 金属
超高频(UHF) 高 潮湿

RFID原理和应用复习提纲

RFID原理和应用复习提纲

RFID原理和应用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1、什么是RFID?2、RFID技术特点3、RFID系统的组成4、阅读器的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5、电子标签分类、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功能6、RFID中间件的主要功能7、RFID系统能量耦合方式和数据传输原理8、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9、RFID系统的性能指标10、RFID系统的频率划分和作用距离11、RFID技术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二章1、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2、基带信号、编码、调制和已调信号的概念3、信号需要调制的原因和信号调制方法4、RFID系统常用的编码方法:反向不归零编码、曼切斯特编码、密勒编码和变形密勒编码。

5、RFID系统编码方式的选择因素6、RFID常用的调制方法(ASK、FSK、PSK、副载波调制原理和特点)7、RFID系统常用的纠错编码方法(奇偶校验、纵向冗余校验、CRC原理及特点,并会计算)8、无线通信系统的常用通信冲突的解决办法(了解SCDMA\FDMA\TDMA\CDMA)9、RFID系统常用的防碰撞算法(掌握各种ALOHA算法、二进制搜素算法)10、RFID采用的两种认证技术(能够简述)11、RFID系统数据完整性的含义12、RFID电子标签中的加密技术(了解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第三章1、电子标签天线和阅读器天线的要求2、低频、高频、微波频段RFID天线的特点以及主要种类3、RFID天线的主要制造工艺(线圈绕制法、蚀刻法和印刷法以及适用的频率范围)4、导电油墨天线技术的特点第四章1、电感耦合方式RFID系统阅读器和标签天线采用的电路形式以及电路特点2、掌握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3、微波电磁反向散射方式射频前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远距离RFID系统\微波RFID系统)4、混频器的作用第五章1、电子标签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及其特点2、射频法一位电子标签工作原理3、声表面波标签的主要特点4、电感耦合电子标签和电磁反向散射工作方式电子标签的模拟前端的构成5、具有存储功能的电子标签和具有微处理器标签的特点6、MIFARE卡主要技术特点或参数(带有微处理器和不带有微处理器)7、电子标签的主要发展趋势第六章1、读写器的硬件组成及各部分功能2、低频读写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考勤系统说明(运用U2270B芯片构成)(注意适用的频率)3、高频读写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结合MF RC500和AT89S51芯片构成的系统说明(注意适用的频率)4、微波读写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5、读写器的发展趋势第七章1、主要的RFID标准化组织有哪些?2、RFID标准体系包括那几类,各类请举出一个示例3、UID泛在识别中心技术体系架构包括哪几部分,各部分主要功能4、ucode码的结构特点和ucode标准的特点5、EPC系统的组成架构以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6、EPC的编码方案和结构7、EPC标签分类和特点8、ISO/IEC18000系列包括哪些标准并简要说明9、ISO/IEC 15693标准规定的工作频率、工作场强、调制方式、编码方式和防碰撞算法。

RFID复习资料

RFID复习资料

RFID复习资料RFID(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通过无线电信号实现对物体的唯一标识和数据交换。

它已经广泛应用于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智能交通、仓库管理、医疗保健等领域。

本文将为您提供RFID 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工作原理以及相关的发展和挑战。

一、RFID技术概述RFID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物体识别的技术。

它由标签、读写器和后台管理系统组成。

标签通常被粘贴在物体上,可以嵌入到产品中或者以卡片形式存在。

读写器通过无线电波与标签进行通讯,并将标签的信息传输给后台管理系统进行处理和分析。

RFID技术具有识别远距离、高速读写、可多次读写、抗干扰等特点。

相比于条形码技术,RFID技术无需直接与标签接触,能够迅速读取标签信息,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RFID应用场景1. 物流管理: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在运输车辆、货物、仓储设备等物体上安装RFID标签,可以实现对物流环节的实时跟踪和监控,提高物流运作效率。

2. 供应链管理:RFID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可以追踪产品的位置、数量和状态,实现供应链的可视化管理。

通过RFID标签,可以准确记录产品的出入库信息,提供数据支持供应链决策。

3. 智能交通:RFID技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例如,车辆通过RFID标签与道路设备进行通讯,可以实现电子收费、车辆识别、交通管理等功能。

4. 仓库管理:RFID技术可以帮助提高仓库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

通过在货物、货架、仓库设备上安装RFID标签,可以快速准确地识别和定位物品,实现智能化的仓储管理。

5. 医疗保健:RFID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病人管理、药品追溯和医疗设备管理等方面。

通过在病人手环、药品包装和医疗设备上安装RFID标签,可以实现病人身份确认、药品追溯、设备维护等功能。

三、RFID工作原理RFID技术实现物体识别的工作原理分为激活和数据交换两个阶段。

1. 激活阶段:读写器向标签发送激活指令,激活标签。

rfid复习资料

rfid复习资料

rfid复习资料RFID复习资料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逐渐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

它作为一种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物体的识别、追踪和管理,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医疗等领域。

本文将对RFID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一、RFID技术的原理RFID技术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后台数据库。

标签是RFID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一个芯片和一个天线。

芯片用于存储物体的信息,而天线则用于接收和发送无线信号。

读写器负责与标签进行通信,并将读取到的信息传输到后台数据库中。

后台数据库则用于存储和管理物体的相关信息。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读写器向标签发送信号时,标签接收到信号后,通过天线将存储在芯片中的信息发送回读写器。

读写器接收到标签发送的信号后,将信息传输到后台数据库进行处理。

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实现对物体的追踪和管理。

二、RFID技术的应用1. 物流领域:RFID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通过在物品上贴上RFID标签,可以实现对物品的实时追踪和管理。

物流公司可以准确掌握物品的位置和状态,提高物流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2. 零售领域:RFID技术在零售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

通过在商品上添加RFID标签,商家可以实现对商品的库存管理和防盗措施。

此外,RFID技术还可以实现自动结账,提高购物的便捷性和效率。

3. 医疗领域:RFID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通过在病人手腕上佩戴RFID标签,医护人员可以实时获取病人的基本信息和病历,提高医疗过程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其他领域:除了物流、零售和医疗领域,RFID技术还可以应用于交通、农业、环境保护等领域。

例如,在交通领域,RFID技术可以用于智能交通系统的建设,实现车辆的自动收费和追踪。

三、RFID技术的未来发展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RFID技术也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ID原理和应用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1、什么是RFID? 无线射频识别作为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常用的有低频(125k~134.2K)、高频(13.56Mhz)、超高频,微波等技术。

2、RFID技术特点 1快速扫描2体积小型化、形状多样化3抗污染能力和耐久性4可重复使用5穿透性和无屏障阅读6数据的记忆容量大7安全性3、RFID系统的组成:RFID系统主要由阅读器、电子标签、RFID 中间件和应用系统软件4部分构成。

4、阅读器的构成以及各部分的功能组成:射频接口、逻辑控制单元和天线天线:天线是一种能将接受到的电磁波转换为电流信号,或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磁波发射出去的装置。

射频接口模块:1产生高频发射能量,激活电子标签并为其提供能量2对发射信号进行调制,将数据传输给电子标签 3接受并调制来自电子标签的射频信号逻辑控制模块:1与应用系统软件进行通信,并执行从应用系统软件发送来的指令2控制阅读器与电子标签的通信过程3信号的编码与解码4对阅读器和标签之间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5执行防碰撞算法6对阅读器和标签的身份进行验证5、电子标签分类、组成及各组成部分功能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电子标签分为利用物理效应进行工作的数据载体和以电子电路为理论基础的数据载体6、RFID中间件的主要功能1阅读器协调控制2数据过滤与处理3数据路由与集成4进程管理7、RFID系统能量耦合方式和数据传输原理根据射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的远近情况,标签天线与读写器天线之间的耦合可以分为密耦合系统、遥耦合系统和远距离系统三类。

数据传输原理P108、RFID系统的工作原理阅读器通过天线向周围空间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标签一旦进入阅读器天线的作用区域将产生感应电流,获得能量被激活;激活标签将自身信息编码后经天线发送出去;阅读器接收该信息,经过解码后必要时送至后台网络;后台网络中主机鉴定标签身份的合法性,只对合法标签进行相关处理,通过向前端发送指令信号控制阅读器对标签的读写操作;9、RFID系统的性能指标1射频标签的存储容量2工作方式3数据传输速度4读写距离5多个标签识别能力6射频标签与天线间的射频载波频率7RFID系统的连通性8数据载体9状态模式10能量供应10、RFID系统的频率划分和作用距离射频识别系统读写器发送的频率基本上划归4个范围:低频(30~300KHZ)、高频(3~30MHZ)、超高频(300MHZ)和微波(2.5GHZ 以上)。

根据作用距离,射频识别系统的附加分类:密耦合(0~1cm)、遥耦合(0~1m)和远距离系统(1~10m)。

11、RFID技术现状和面临的主要问题问题:1. 标签成本问题2.标准制订问题 3.公共服务体系问题 4.产业链形成问题5.技术和安全问题第二章1、数字通信系统的特点和主要性能指标特点:在传输过程中可实现无噪声积累、便于加密处理、便于设备的集成和微型化、占用的信道频带宽。

指标:数据传输速率、信道频带宽度、误码率。

2、波特率与比特率的关系波特率是指数据信号对载波的调制速率,即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码元数。

比特率是指每秒钟通过信道传输的信息量,也即单位时间内可传输的二进制位的位数。

比特率=波特率*1bM3、基带信号、编码、调制和已调信号的概念基带信号:原始的电信号。

编码与调制:将基带信号进行编码,然后抓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信号。

解调与解码:在接收端进行反编码,然后进行解码的过程。

已调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信号。

4、信号需要调制的原因和信号调制方法原因:1工作频率越高带宽越大。

当信号带宽加大时,可以提高无线系统的抗干扰,抗衰弱能力,还可以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之间的互换;当信号带宽加大时,还可以将多个基带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以实现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的利用率。

2工作频率越高天线尺寸越小。

无线通信需要采用天线来发射和接收信号,如果天线的尺寸可以与工作波长相比拟,天线的辐射更为有效。

由于工作频率与波长成反比,提高工作频率可以降低波长,进而可以减小天线的尺寸。

方法:幅移键控(ASK)(为简化射频标签设计成本多数射频识别系统采用ASK调制方式),频移键控(FSK),相移键控(PSK)、副载波调制。

5、RFID系统常用的编码方法:反向不归零编码(高电平表示二进制1,反之为0)、曼切斯特编码(由高到低的电压跳变表示1,反之为0)、单极性归零编码(发出窄脉冲为1,不发送电流为0)、密勒编码(半个位周期任意边沿为1,下一个位周期电平不变为0)和变形密勒编码。

6、RFID系统编码方式的选择因素编码方式的选择要考虑电子标签能量的来源、检错的能力和时钟的提取。

7、RFID常用的调制方法ASK、FSK、PSK、副载波调制。

8、RFID系统常用的纠错编码方法: 1奇偶校验:奇校验(每个字节的1的个数为奇数,校验位置为0,反之为1)和偶校验(每个字节的1的个数为偶数,校验位置为0,反之为1)2纵向冗余校验(数据块所有字节按位加,结果即为校验字)3CRC(数据序列M(X)除以校验多项式G(X)的余数即CRC 的值)9、无线通信系统的常用通信冲突的解决办法:空分多路SCDMA\频分多路FDMA\时分多路TDMA\码分多路CDMA10、RFID系统常用的防碰撞算法1纯ALOHA算法:主要采用标签先发言的方式,即电子标签一旦进入阅读器的工作范围获得能量后,便向阅读器主动发送自身的序列号。

在某个电子标签向阅读器发送数据的过程中,如果有其它电子标签也同时向该阅读器发送数据,此时阅读器接收到的信号就会产生重叠,导致阅读器无法正确识别和读取数据。

阅读器通过检测并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是否发生碰撞,一旦发生碰撞,阅读器则向标签发送指令使电子标签停止数据的传送,电子标签接到阅读器的指令后,便随机的延迟一段时间再重新发送数据。

在纯ALOHA算法中,假设电子标签在t时刻向阅读器发送数据,与阅读器的通信时间为To,则碰撞时间为2T0。

G为数据包交换量,S为吞吐率(G=0.5时最大S=18.4%)2时隙ALOHA算法:为提高RFID系统的吞吐率,可以把时间划分为多段等长的时隙,时隙的长度由系统时钟确定,并且规定电子标签只能在每个时隙的开始时才能向阅读器发送数据帧,这就是时隙ALOHA算法;根据上述规定可得,数据帧要么成功发送,要么完全碰撞,避免了纯ALOHA算法中部分碰撞的发生,使碰撞周期变为To;(G=1时最大S=36.8%) 3动态时隙ALOHA算法:首先由阅读器把帧长度 N 发送给电子标签,电子标签则产生[1,N]之间的随机数,接下来各电子标签选择相应的时隙,与阅读器进行通信;如果当前时隙与电子标签随机产生的数相同,电子标签则响应阅读器的命令,若不同,标签则继续等待。

假如当前时隙内仅有一个电子标签响应,阅读器就读取该标签发送的数据,读取完了以后就使该标签处于“无声”状态。

如果当前时隙内有多个标签响应,则该时隙内的数据就出现了碰撞,此时阅读器会通知该时隙内的标签,让它们在下一轮帧循环中重新产生随机数参与通信。

逐帧循环,直到识别出所有电子标签为止。

4二进制搜索算法:多个标签进入读写器工作场后,读写器发送带限制条件的询问命令,满足限制条件的标签回答,如果发生碰撞,则根据发生错误的位修改限制条件,再一次发送询问命令,直到找到一个正确的回答,并完成对该标签的读写操作。

对剩余的标签重复以上操作,直到完成对所有标签的读写操作。

11、RFID采用的两种认证技术:相互对称认证和利用导出密钥的相互对称认证12、RFID系统数据完整性的含义13、RFID电子标签中的加密技术:对称密码体制和非对称密码体制第三章1、电子标签天线和阅读器天线的要求1RFID天线必须足够小,必须能与电子标签有机结合,能满足部分应用特定方向性要求,能够提供最大可能的信号,天线的极化要能与读写器的询问信息相匹配,要具有应有的灵活性,要具有应有的可靠性,天线的频率和频带要满足技术标准,要具有一定的健壮性,要足够便宜2读写器天线的要求:读写器天线设计要求低剖面,小型化;读写器天线设计要求多频段覆盖。

2、低频、高频、微波频段RFID天线的特点以及主要种类低频和高频RFID天线的特点:1天线都采用线圈的形式2线圈的形式多样,可以是圆形圈,也可以是矩形环3天线的尺寸比芯片的尺寸大很多,电子标签的尺寸主要的h由天线决定的4有些天线的基板是柔软的,适合粘贴在各种物体的额表面5由天线和芯片构成的电子标签,可以比拇指还小5由天线和芯片构成的电子标签,可以在条带上批量生产微波RFID天线特点:1微波RFID天线的结构多样2很多电子标签天线的基板是柔软的,适合粘贴在各种物体的额表面3天线的尺寸比芯片的尺寸大很多,电子标签的尺寸主要的h由天线决定的4由天线和芯片构成的电子标签,可以在条带上批量生产5由天线和芯片构成的电子标签尺寸很小6有些天线提供可扩充装置,来提供短距离和长距离的RFID电子标签。

3、RFID天线的主要制造工艺:线圈绕制法、蚀刻法和印刷法4、导电油墨天线技术的特点:成本低、导电性好、操作容易、无污染、使用时间短第四章1、电感耦合方式RFID系统阅读器和标签天线采用的电路形式以及电路特点2、掌握负载调制的基本原理3、微波电磁反向散射方式射频前端的构成及工作原理(远距离RFID系统\微波RFID系统)4、混频器的作用:可以将输入信号的频率升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原信号的特性。

混频器的典型应用是在射频的接收系统中,混频器可以将较高频率的射频输入信号变换为频率较低的中频输出信号,以便更容易对信号进行后续的调整和处理。

第五章1、电子标签根据工作原理可以分为哪两大类及其特点根据工作原理的不同,电子标签分为利用物理效应进行工作的数据载体和以电子电路为理论基础的数据载体。

特点?2、射频法一位电子标签工作原理:射频法工作系统由读写器、电子标签和去激活器三部分组成。

电子标签采用L-C振荡电路进行工作,振荡电路将频率调谐到某一振荡频率fR上。

射频法工作系统由读写器发出某一频率fG的交变磁场,当交变磁场的频率fG与电子标签的谐振频率fR相同时,电子标签的振荡电路产生谐振,同时振荡电路中的电流对外部的交变磁场产生反作用,并导致交变磁场振幅减小。

读写器如果检测到交变磁场减小,就将报警。

当电子标签使用完毕后,用“去激活器”将电子标签销毁。

3、声表面波标签的主要特点:1实现电子标签的超小型化2实现电子器件的优越性能3易于工业化生产4性能稳定4、电感耦合电子标签和电磁反向散射工作方式电子标签的模拟前端的构成电感耦合工作方式的模拟前端:当电子标签进入读写器产生的磁场区域后,电子标签通过与读写器电感耦合,产生交变电压,该交变电压通过整流、滤波和稳压后,给电子标签的芯片提供所需的直流电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