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语文说课稿

合集下载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自我总结、合同协议、条据书信、演讲致辞、规章制度、策划方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e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model essay, such as work summary, self-summary, contract agreement, memorandum letter, speech speech,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rogram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other model essay, etc.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odel essay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 please pay attention!《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八年级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和特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生态自然”中的第二篇课文。

本单元的五篇文章均是以人与自然环境为主题,五篇课文都是科学文艺作品,以不同题材,从不同角度,表达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患和思考,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个人的责任,21世纪的接班人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人教版教材关于人与自然的相关单元如下所列:散文:人与自然七上(三);散文、记叙文、小品八上(六)优美的自然山水;说明文八下(三)关注自然,保护自然;八下(六)古代散文,写景记游;九上(一)赞颂大自然,体味人生情趣。

本文属于科学文艺作品,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

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揭示罗布泊这一曾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本文极富文学性,有很多形象的描写,即使引用史书,引用前人著作,也注重形象的描绘,让人回到遥远的过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同时,形象鲜明的描述中,又饱含痛惜之情。

所以,在教学本课时,要引导学生在读中品味语言,在读中体悟情感,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真正将本课上出语文味。

2、说目标:新课标要求:(1)、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2).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3).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领会对比和引用数字、拟人等常用的修辞方法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主要讲述的是因滥用水资源而导致生态环境沙漠化的个案。

这是一篇报告文学,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本课在“关注自然”单元,在文中,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对比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悲剧形成的原因,又联系青海湖、月牙泉的现状,发出强烈的呼吁,警醒世人,要树立全民环保意识,拯救生态环境,保护好自己的家园。

依据新课标的有关规定及学生实际,我确定了三个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本文语言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2、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3、培养学生树立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1、对比罗布泊的今昔,归纳变化的原因。

2、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难点探究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法、学法分析:我所教的班级,学生普遍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媒体展示法(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兴趣诱导法(用一些较有感染力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情感,熏陶感染学生):自主学习法(在观看图片产生直观感受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文本);合作探究法(对不清楚的问题,通过合作探究,达成共识)。

此外,教师适时指导、点拨,进行思想教育。

学法方面我指导学生采用如下学习方法:朗读、默读结合法、圈点勾画法、合作讨论法、比较阅读法等。

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欣赏罗布泊今昔对比图片,让学生在这种直观的感受中受到情感的触动从而引入到本课的学习。

多媒体展示课题:《罗布泊,消逝的仙湖》二、相关知识链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一篇报告文学,应首先引领学生了解一下报告文学及作者和罗布泊的相关知识。

三、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解题:由“泊”字的偏旁展开思考,揭示题目的含义:罗布泊曾经是一个美丽的仙湖,如今消逝了。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说课稿【说教材】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这篇报告文学写了罗布泊由昔日非常美丽的湖泊变成今日的荒漠,揭示了一个生态环境蒙受人为破坏的个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保护好人类家园。

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两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现方式的运用。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学习报告文学的特点及写法。

⑵过程与方法:①通过对比手法了解罗布泊的过去与现在。

分析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

②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⑴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⑵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

2、难点:学习情感表达的方法。

【说教法学法】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初步把握全文的主旨,同时结合所查找资料,认真做好课前预习,提出疑难问题,在课堂小组讨论时尽力去解决。

借助多媒体,网络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精神。

【说课前准备】教师:印发余秋雨的《沙原隐泉》与潘岳的《西风胡杨》推荐学生阅读。

这样做有三个目的:一个是我认为语文教学不能局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要尽量增加信息密度,丰富与课文有关的信息量,用教师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意识到课外查阅资料也是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同时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尽可能从视觉角度打开学生的想象空间,创设情景,使学生在感情上产生强烈的触动,为下面教学构建良好的氛围,从而体会人类从中应吸取的教训,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语文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语文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语文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周小春,来自孝感市孝南区董永中学。

我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本单元编选了《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五篇文章,都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21世纪的今天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写了罗布泊由昔日美丽的仙湖变成今日的荒漠,揭示了一个生态环境蒙受人为破坏的个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一是在对比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在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两点: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二是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

”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学习目标定为:知识目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放在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

难点是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从中总结教训。

3、学情分析: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

八年级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学生也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材料青龙满族自治县祖山兰亭中学陆秀文一、说教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第三单元课文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与思考。

本单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要在理解课文内容、熟悉科学文艺作品特点的同时,树立环保意识。

课文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警醒世人,要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报告文学兼有文学和新闻两种特点,真实而又具有一定形象性、抒情性。

二、说学生八年级下学期是义务教育第四学段的中间学段,在以前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大量的记叙文与说明文,对其表达方式有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对文学作品也有一定了解掌握。

报告文学虽然第一次接触,但对文章中的客观说明、形象描述与抒情语言都不陌生。

生长在农村的学生对环境问题有着许多切身的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与重难点的确定《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第四学段侧重考察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探究内容等方面的情况,以及读懂不同文体文章的能力。

文学作品的阅读,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编写意图和文本特点以及学情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与内容,理解作者写作意图;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和语言赏析能力。

2、把握报告文学兼具真实性与形象性、抒情性的特点。

3、感受作者强烈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和语言赏析能力。

2、理清课文内容,感受并理解作者强烈的环境忧患意识。

(三)教学难点:把握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四、说教法、学法与教具的运用: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自读课的特点以及文章的内容,我安排一课时完成教学。

初中语文说课稿范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初中语文说课稿范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初中语文说课稿范例《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尊敬的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是7号考生,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

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我今天的说课。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教材。

第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本单元所学习的几篇课文都是以人和自然的关系为主题。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是一篇报告文学,主要通过写罗布泊过去的物种繁盛、现在的荒漠无垠,从而警示人们要意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虽然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但是它在整个单元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学生学习说明性的文章具有示范性。

学习本篇课文,能够提高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能够使学生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为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根据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将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预习和自主阅读,掌握并积累文中“干涸、吞噬”等重要的词语,同时,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文中相关重要语句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结合资料和课文注释,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能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

以上教学目标的设计,我坚持依据新课改的相关理念,坚持做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

(说教学目标)说完了教学目标,下面我来说一说教学的重难点。

教学重点我确定为让学生树立起保护环境的意识,并能够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教学难点我设置为理解文中相关重要语句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的设置是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来进行的。

我们知道,这是一篇报告文学,想让人们树立起保护环境的忧患意识。

因此,作者在文章中使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这些手法的运用使得文章当中的一些句子变得不容易理解。

除此之外,我还依据学生的学情来设置教学重难点。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说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说课)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人教版八年级说课)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教版《语文》课本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下面我就从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四个方面来向大家介绍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学内容《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作家吴刚的一篇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作者在文中具体形象地报道了昔日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却变成今天一望无际、干枯萧条的茫茫荒漠的现象和原因,向人们强调了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学习这篇课文,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更能唤醒和强化学生的环保责任感。

在教学中,我确立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明白罗布泊消失的原因;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概括要点的能力,培养学生在网络中查找、分析、归纳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3、情感目标:唤醒学生的环保忧患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

(教学难点)二、学生情况八年级的学生已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方式,也掌握了一些阅读、分析教材的方法。

据了解,绝大部分同学也已经能够在网络上查找和运用资料,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

这些都为本课教学内容的落实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但是,初中学生仍处于注意力容易分散的年龄段,因此,在教学中,我多次采用分组竞赛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并随时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方法结合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我将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先后运用情境导入法,想像联想法,分组讨论竞赛法,对比感受法,朗读法,换位思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另外,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习惯,我布置两项课前预习作业:预习课文并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在网上查找关于报告文学的文体知识。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新课翻开课本前,我先放映两组给人感觉截然不同的风景图片,让学生通过想像和联想自由讨论图片的内容以及给人的感受,让学生初步领略罗布泊由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一望无际、了无生气的茫茫荒漠的景象。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docx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docx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摘要:通过教材分析,目标预设等方面进行了说课,关于目标预设如何把握呢?一、教材简析《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安排在人教版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课文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数字, 一幅幅真实的画面再现了罗布泊昔日的碧波荡漾、林木茁壮。

作者通过翔实的资料说明、实地考察、叙述事实告诉人们: 人对自然贪婪的索取和盲目是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

课文全篇充满了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痛惜之情, 为罗布泊生态之恶化而痛惜, 为人们索取之盲目而痛惜。

借景抒情, 寓情于景。

目标预设:1、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2、学习课文对比的写法以及拟人、排比等修辞的运用。

3、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理解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4、吸取历史教训, 爱护生态环境, 树立环保意识, 增强社会责任感。

二、教法分析:据《新课标》要求及自读课特点 , 计划用一课时完成。

以“微型话题”组织课堂活动, 长文短教。

运用探究式、朗读式、指导点拔式教学法, 指导学生学习。

三、学法分析: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本课采用以学生自学为主, 灵活运用竞赛式、圈点勾画式、合作讨论式等学法。

四、教学程序设计:第一环节: 导入新课及题解。

题目中的“泊”什么读音 , 如何解释? 从课题中可获取哪些信息? 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美丽的仙湖? 什么时候消失的? 为什么会消失? 罗布泊的消逝带来怎样的后果? 教训是什么? 学了这篇课文就能从中找到答案。

第二环节: 自主解读, 整体感知多媒体展示微型话题, 教师指导学生自学: 勾划出描写今昔罗布泊的句子和段落, 勾划出导致美丽的仙湖变成了一片片沙漠原因的句子, 勾划出课文中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的句子。

第三环节: 局部研讨, 合作探究步骤一: 微型话题: ①美丽的罗布泊②恐怖的罗布泊分小组比赛回答有关“美丽的罗布泊”、“恐怖的罗布泊”的句子。

, 看哪组回答快而准确, 评出优胜小组。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通用5篇)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通用5篇)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初中语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

一、教学分析1、教材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报告文学家吴刚的佳作,被评为20xx 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本文的作者根据历史资料,调查研究和实地考察,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报告罗布泊的今昔,写出罗布泊这一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湖,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之要冲而闻名于世的仙湖,由昔日的牛马成群、绿树环绕、河流清澈的生命绿洲变成今天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的悲剧的原因,告诉人们罗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来人为造成的悲剧,从而呼吁人们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否则,这样的悲剧将继续上演。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2、学生分析现在的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

相当一部分学生拥有家庭电脑并能上网,这为查找和收集资料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途径和更为便捷的方式。

二、教学目标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教材的特色以及《新课标》的要求,我想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达到这样的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资料以及概括要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

罗布泊

罗布泊

《罗布泊,消失的仙湖》说课稿上传: 刘建伟更新时间:2012-5-21 8:34:41《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一、说教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岗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本单元的主题是“人与自然”,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环保问题日益突出。

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本单元的内容,以不同形式表达了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忧虑和思考。

作者怀着极为痛惜的心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

根据教材的单元教学要求,本课预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有:(一)教学目标:1、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2、品味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语言特点。

3、培养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品味报告文学的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分析造成生态环境破坏的深层原因。

二、说教法学法: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内容浅显易懂,饱含感情。

通过图片、视频影音等资料创设情境,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

通过朗读,加深理解,领会文章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因此,我选用的教法学法有:1、情景创设法2、朗读法3、勾画圈点法三、说教学过程:(一)读题入课标题是文章内容、主题及思想感情的高度概括,很含蓄地形象地传达着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感情。

进入课堂,我首先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的标题,试试能读出哪些信息,可能有的学生会说,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湖泊;罗布泊已经消逝了。

同时,学生的脑海里会有更多的疑问:罗布泊到底有多美?什么时候消逝的?为什么消逝?读题入课,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此时,我顺势引入下一环节,解决学生心中的困惑。

(二)初读感知用勾画圈点法默读课文,并寻找下面几个问题的关键词:(1)今日的罗布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关键词“沙漠”、“神秘”)(2)过去的罗布泊是一个怎样的地方? (关键词“仙湖”、“绿洲”)(3)罗布泊为什么会消逝?(关键词“四盲“、”改道”)(4)同样的悲剧还有吗?(关键词“青海湖”、“月牙泉”)此环节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课文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教学内容分析】《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二课.本单元的五篇都是不同类型的科学小品文,均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本文属是作家吴刚的一篇佳作,被评为20xx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学习这篇课文,在文体上,能了解报告文学的知识;在内容上要把握两点:一是在对比罗布泊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二是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走出罗布泊,走进家乡、走进全国、走向地球,深刻认识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的严重后果,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建言献策.本文教学可结合课文,进行更多更深拓展性学习,帮助学生以小及大、从不同角度感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主人翁意识.【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科技小品文的能力,能自主扫清字词障碍,能快速阅读并能概括内容要点,能在自主阅读中获得相关科学知识.因为条件的限制,大部分学生无法从网上去获取资源,视野不够开阔,这就需要教师从文本中,从网络中挖掘更多的资源,丰富学生的见识,开阔他们的视野,激发学生联系生活,而且对于语言的赏析感悟能力较差,能在朗读学习中体会作者的情感,会想不会用正确简洁美的语言去表达自己的观点或见解.【教学目标】1.了解报告文学相关知识.2.能速读课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消逝的原因,培养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提取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3、通过朗读、品读,揣摩语句,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这样设计的意图是运用课文的理念,联系现实,引导学生思考关注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概括要点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2.能速读课文,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以及消逝的原因,培养学生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提取信息、概括要点的能力.3、通过朗读、品读,揣摩语句,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难点】揣摩语句,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教法学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我用一课时完成,我确定的教法是:多媒体教学法、兴趣诱导法、诵读法、指导点拔法、探究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随机相应地提示、点化、诱导.学法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圈点勾画法、诵读法、合作讨论法、学生纠正补充法、比较学习法,培养学生自主、协作、整理、迁移知识的能力.【教学时间】1课时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三个大环节,六小环节来组织教学.以下我将具体说说我的【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出示彭加木、余纯顺殒身罗布泊的图片,配以事件文字说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出课题,你从课文的标题中可以读取到哪些信息?(抽生交流,借助百度百科区分“消逝”与“消失”的不同)看到这个标题,你想从课文中知道哪些问题?生交流,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罗布泊曾今是什么样子?现在又变成了什么样?是什么原因使原先美丽的仙湖消逝了?二、整体感知,品读感悟(一)今昔罗布泊1.教师出示自读提示,学生选用自己的方式速读课文感知内容.(出示自读提示)(设计意图:用呈现出自读提示,清晰直白,学生任务明确有利于学生有效阅读.)2.展示罗布泊今昔景象的图片,配上对比鲜明的音乐,抽生解说,师生互评.(设计意图:画面与文字相结合,激发学生想象,罗布泊的今昔景象对比给学生以强烈的'视觉冲荡,思想产生共鸣.)3.教师指导学生带着感情朗读相关语句.(出示罗布泊今昔变化的段落,朗读时同步播放群鸟鸣叫及凄凉忧伤的背景音乐.)昔日的罗布泊景象……(读出感情:轻松、欢愉)今日的罗布泊景象……(读出感情:沉重、惋惜)(设计意图:用提取整合文中的重点段落,指导学生朗读时可以让学生全神贯注,背景音乐的播放,可促进学生全身心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二)悲剧谁之过1.问题:罗布泊从生命的绿洲变成了生命的禁区,是谁造成了这种恶果?2.当一回律师:请你在文中找出人类“犯罪”时及“犯罪后”的证据.学生思考交流的证据可能有:“这出悲剧的制造者又是人”“人们拼命地向塔里木盆地要水.”“盲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号称千年不死的胡杨林啊,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学生找到证据后同步朗读,在朗读中交流个人的体会.3.最美丽的胡杨树,世界的90%在中国.中国的90%在新疆,新疆的90%在塔里木.⑴展示胡杨树变化前后的图片,学生提取文中语言,发挥想象,解说罗布泊的胡杨树.⑵在作者笔下,胡杨树成了一个有感情的人,这是一个不愿倒下的身躯,在向世界伸出求救之手,他用手想要诉说什么?⑶听到了胡杨的诉说,作为人类的一员,此时此刻你又想对胡杨说什么?用我们血管内汩汩流动的少年之热血精神和它交流吧!⑷变形文本,合作交流.(把本文变成一篇短小的平实的说明文读一读,和原文比较有何不同: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引出报告文学,了解报告文学的特点: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出示报告文学的特点,学生笔记):(设计意图:通过变形文本,引出报告文学,比上课初直接介绍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呈现报告文学的知识,学生笔记更准确.)4.情雅成诗:(三)一错怎再错1.提问:罗布泊是近代人类酿成的一个大错,这样的悲剧停止了吗?(设计意图:引出文中涉及到的青海湖、月牙泉,播放它们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共鸣)2.这些悲剧除了在远隔万里的新疆上演,我们的家乡有没有类似的悲剧呢?(设计意图:引出我们身边的汉江,播放近年来汉江被污染前后的图片,震撼学生的心灵:盲目破坏就在身边,保护环境刻不容缓!)3.除了身边的家乡,全中国、全地球处处都有这些悲剧的影子.出示资料链接:(设计意图:引发学生关注国家,关注地球,激起学生环保的忧患意识)(四)我该怎么做1.作为人类一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2……课堂小结学生就文本内容、学习情况做课堂小结.三、布置作业(自选其一)⑴实践作业:小组合作调查我们周围的环境状况,看看有哪些突出的环境问题,你认为可以怎样解决?写一份实践报告.⑵罗布泊经历了如此的沧海桑田,请用第一人称写一段“罗布泊的自述”.⑶拟写一份保护环境的倡议书或一条宣传语.(设计意图:呈现三个差异层级作业,学生可自主选择练习,既能兼顾全体,又能照顾差异.)。

八(下)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八(下)12《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与说课稿(共4篇)《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二)过程和方法: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学习对比和引用数据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科学理性和人文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1、了解本文叙述事实,列举数据的方法。

2、了解罗布泊的这去和现在,并归纳变化原因。

3、探究生态环境遭破坏的深层原因,明确应吸取的教训。

(二)难点:1、报告文学的文体特点。

2、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总结教训。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预习(略)二、导人位于疆维吾尔自治区东南部的罗布泊,曾为我国第二大内陆河,因地处塔里木盆地东部的古“丝绸之路”要冲而闻名于世。

昔日的罗布泊是牛马成群、绿林环绕、河水清澈的生命绿洲,而今却变成了一望无际的茫茫戈壁滩,是谁造成了这样的悲剧?实物投影展示学生收集的罗布泊、青海湖、月牙泉的资料、图片。

图片1:西北地区地图;指导学生查找x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克拉玛干沙漠、塔里木河、罗布泊的地理位置。

图片2:“茫茫大戈壁”“龟裂大地”。

图片3:“青海湖”“月牙泉”。

资料投影:“昔日碧波荡漾,如今举国荒凉罗布泊变故谁能评说”。

资料投影:“探险乐园罗布泊”。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从文中找出自己发现的问题,并记在学习笔记本上。

四、学习课文内容(一)提问:在文中划出阐述罗布泊消逝的主要原因的句子明确:问题主要出在近30年时间里。

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各种需求也跟着增加。

耕地需要水,采矿需要水,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

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建抽水泵站400多处,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立方米。

目增加耕地用水,盲目修建水库截水,盲目掘堤引水,盲目建泵站抽水。

“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终于把塔里木河抽干了。

断了水的罗布泊成了一个死湖、干湖。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说课稿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是八年级第二学期的一篇自读课文,是报告文学家吴岗的佳作,被评为2001年度中国最佳报告文学。

作者以饱含忧思的笔调,描述了罗布泊的今昔,揭示了罗布泊消亡的原因,以强烈的呼声,警醒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搞好生态保护。

本文是历史教训的总结,报告水资源的滥用怎样破坏了生态环境,今天学习这篇文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前车之鉴昭示西部大开发应注意的一个战略重点,就是必须抓好生态环境建设。

(二)说目标:(根据《新课标》提出的三位一体,制定如下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体会语言的形象性、抒情性;了解罗布泊消逝的原因,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要点的能力。

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生态问题。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探究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并总结教训。

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为何设为重难点呢?那是因为对认识自然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的问题,有利于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并且八年级的学生没有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念和对某个需要探究的问题没有形成总结概括的能力。

而教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形成这种概括的能力,所以设为重难点。

品读课文,体味其真实性、形象性、抒情性。

是课文的重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认为语文作为生活中的一种工具,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让学生品味真实性,是让他们掌握报告文学的特征;体味形象性和抒情性是为了使学生感受文学作品中的美,提高他们对生活的观察能力。

二、说教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自读课的特点,计划用一课时完成,确定的教法是:以“微型话题”为课堂活动,以“学、探、议、练”课堂教学模式贯穿始终,运用探究式、朗读式、指导点拔式教学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随机提示、点拨、诱导。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如果能找到一个支点,并给我足够长的杠杆,我能把地球撬起来!”文章较长,如果选择以“微型话题”为切入点,长文短教,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一篇较长,特别具有时代意义、有强烈的忧患意识的文章就能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得深刻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语文说课稿
《罗布泊,消逝的汕湖》语文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叫周小春,来自孝感市孝南区董永中学。

我说课的题目是:《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下面我就按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四个部分向各位评委、老师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课文特点:
本单元编选了《敬畏自然》、《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旅鼠之谜》、《大雁归来》、《喂──出来》五篇文章,都是从不同侧面思考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关注自然,保护自然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21世纪的今天更要具有这种意识,因而本单元的思想教育、情感教育比知识教育更为重要。

本文是一篇报告文学,写了罗布泊由昔日美丽的仙湖变成今日的荒漠,揭示了一个生态环境蒙受人为破坏的个案,表达了作者深切的痛惜之情,警示世人要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保护好人类共同的家园。

在内容上要求学生把握两点:
一是在对比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的过程中,总结罗布泊消逝的原因;
二是在感受作者痛惜罗布泊消逝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在表现形式上要求把握两点:
一是对比、拟人、排比三种表现手法;
二是多种表达方式的运用。

2、学习目标和重难点的确立: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要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

”结合本单元特点,我把本课学习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
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的读、说和查阅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放在探究文本,品味语言,感受作者强烈的环保忧患意识。

难点是探究罗布泊消逝的深层原因,从中总结教训。

3、学情分析:
本文浅显易懂,饱含感情,适合学生自读。

八年级学生是新课程改革的第一批受益者,接受的是新课程理念,他们已经基本适应了初中的学习节奏和特点,基本学会了一点学习初中语文的方法。

绝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自觉地查找和收集资料,学生也基本习惯了自我探究、质疑问难、小组讨论、合作探讨的学习方式,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应该
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合作的形式顺利完成。

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理念,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课文,教师应为学生个性化的学创设轻松的学习环境。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1、情景创设法:
搜集大量的图片,既有仙湖美景,也有荒漠惨像,充分利用课件展示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自然的融入到课文的意境中去,思想产生共鸣。

2、朗读法:
每一篇文章都有其独特的意蕴,只有通过朗读,才能领会其中深刻而丰富的思想内涵。

通过朗读,想象昔日罗布泊的美丽,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强烈的忧患意识。

3、讨论法:
利用质疑,组织讨论,引导学生发挥集体智慧,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共同分享合作的乐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学法指导
叶圣陶老先生提出:“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因此,在学生学习中,注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共同发展,学法具体
如下:
1、勾画圈点法:
让学生勤动笔墨,积极读书,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2、朗读法:
指导学生朗读,从中领会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讨论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

4、查阅资料:
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阅读量的要求,鼓励并要求学生广泛阅读以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有这样一句公益广告:
珍惜地球水资源,否则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有这样一首印第安歌谣:
只有当最后一棵树被刨
最后一条河中毒
最后一条鱼被捕
你们才发觉
钱财不能吃
出示课题。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快速融入到文本的主旨中来。

二、解题
课文题目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
明确:罗布泊,曾经是美丽的仙湖,如今消逝了。

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快速阅读,解决问题。

因为个性化的语文学习的核心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任何人不能包办代替。

三、整体感知
1、罗布泊为什么被称为“仙湖”?学生进行文本阅读。

出示“仙湖”课件。

请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一下这“仙湖”的景色。

2、教师过渡:
昔日的罗布泊是一个水乡,那里水平如镜,花草繁茂,是各种鸟儿栖息的天堂,牧民们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上养活了成群的牛羊。

我们仿佛听到林边牧民在放歌,就连那牛羊仿佛也在歌唱,我们记忆中的.罗布泊是一个美丽的仙湖。

可现实中的罗布泊呢?
学生明确:沙漠。

出示“沙漠”课件。

提出问题,思考:这仙湖为什么会消逝?请说说你的看法。

明确:河流改道、人口激增、盲目取水。

目的是通过课件从视觉角度打开学生想象空间,了解罗布泊的过去和现在,形成强烈反差,归纳变化的原因,培养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为探究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合作探究
过渡:仙湖消逝了。

追问:造成罗布泊消逝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
理解“盲目”,就是目光短浅,急功近利,只顾上游利益,不顾下游利益;只顾本地区利益,不顾整体利益;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脑中没有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这一问题有一定的难度。

探究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行为方式,其心理基础是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正所谓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此环节设计旨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五、品味语言
1、过渡:“仙湖”消逝了,那号称“生而不死一千年,死而不倒千年,倒而不朽一千年”的胡杨呀,在忍受了20余年的干渴后终于变成了干枯的“木乃伊”,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

我们似乎还听到了胡杨的诉说。

出示课件:胡杨。

如果你是胡杨,你想说些什么?
因为个性化的阅读,主张有创意的阅读,这种设计主要为了激励学生独立思考并能发表独到见解。

2、自由阅读课文,画出文中你认为精彩的句子。

点评其好在哪里?
自由、自为、自愿是个性化语文学习的自主性体现。

此环节能让学生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

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

六、拓展迁移
听了胡杨的诉说,我们痛惜,我们难过。

这时我及时小结课文,进一步明确主旨。

可是同样的悲剧还在上演。

P95青海湖解说(略),点击出示:青海湖图片。

P95月牙泉解说(略),点击出示:月牙泉图片。

教师讲解:看着这些画面,听到这些数字,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在这广袤的地球上,又何止青海湖、月牙泉面临如此的遭遇?联系生活,谈谈你所知道的关于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事例,谈谈你的看法。

有人说过,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七、布置作业
以环保志愿者的身份写一篇倡议书,呼吁人们行动起来,停止破坏生态平衡,尽力拯救已被破坏的环境,防止生态的继续恶化。

本作业设计从环保的角度出发,谴责人类的盲目行为,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八、总结
罗布泊的今昔变化给人类带来了深刻的教训。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保护环境,只要人人都拥有一颗保护地球母亲的慧心,我们有理由相信:天会更蓝,树会更绿,水会更清!
此环节的设计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个系统完整的印
象。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