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三地理第16周周练试卷
2020海丰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海丰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74b52d7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3.png)
A. 地壳物质循环是指组成地壳的物质,从地表到形成各种地质体,再经过变质作用回到地表的过程B. 地壳物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的衰变C. 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答案)D. 地壳物质循环不能塑造地表形态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某一地区的环境所能承受的最大人口数B. 人口合理容量的大小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其中资源、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生活、地区开放程度和文化消费水平等对人口合理容量影响较大C. 人口合理容量具有相对确定性(正确答案)D. 人口合理容量对于制定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有着重要的意义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过程B. 城市化进程中,农业活动会逐渐消失C. 城市化水平越高,说明该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越发达(正确答案)D. 逆城市化现象表明城市化进程已经结束下列关于气候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B.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C.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气温年较差大(正确答案)D. 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下列关于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 河流的流向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正确答案)B. 河流的流速总是上游快,下游慢C. 河流的流量总是上游大,下游小D. 河流的含沙量总是上游小,下游大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B.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但某些自然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C. 自然资源就是指矿产资源和水资源D. 自然资源的价值体现在其能够满足人类的需求上(正确答案)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人口数量长期保持稳定B. 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C. 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正确答案)D. 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均为传统型A.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季风区,作物以水稻为主B.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等国,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C. 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气候湿润,适合牧草生长D.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也属于混合农业区,但主要是种植业和渔业的混合(正确答案)下列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 原料指向型工业应接近消费市场布局B. 市场指向型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布局C. 动力指向型工业应接近能源供应地布局(正确答案)D. 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布局。
2020新丰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新丰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e40003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9.png)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年B.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正确答案)C.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长短变化D. 地球公转产生地方时差异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环境都没有影响B. 人口迁移可能加剧迁出地的生态破坏(正确答案)C. 人口迁移一定会改善迁入地的环境质量D. 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经济结构没有影响下列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使城市水资源总量增加B. 城市化会改善城市的大气质量C. 城市化对地下水的影响是积极的,会增加地下水资源D. 城市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正确答案)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沙漠气候区B.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地广人稀的地区,机械化水平高(正确答案)C.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季风区D. 乳畜业主要分布在气候干旱、降水少的地区下列关于工业分散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工业分散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B. 工业分散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分散和减轻(正确答案)C. 工业分散不利于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业链D. 工业分散只适用于同种类型的企业下列关于交通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A. 航空运输是一种最廉价的运输方式B. 公路运输受自然条件限制较大,如高山和深海地区C. 水运的运输速度最快,适用于急需情况D. 管道运输适用于液体和气体等货物的长距离运输(正确答案)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大类B.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C. 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公众的参与D.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具有可逆转性,可以通过人为努力完全恢复(正确答案)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旅游资源只具有美学价值,没有其他价值B.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需要注重保护,可以无限制开发C. 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包括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等(正确答案)D. 旅游资源的市场距离越远,其吸引力越大,开发价值也越大下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可持续发展只关注经济效益,不考虑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B. 区域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正确答案)C. 区域可持续发展可以无限制地开发资源,只要经济效益高就行D. 区域可持续发展与人口增长和城市化进程无关,主要受自然环境影响。
2020深圳罗湖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深圳罗湖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5e05aa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e.png)
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经线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 所有经线长度不相等C.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弧线(正确答案)D. 0°经线又叫本初子午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2. 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因素?A. 地形条件B. 气候条件C. 科学技术D. 个人喜好(正确答案)3. 下列关于人口老龄化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B.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供给减少C. 人口老龄化会减轻社会养老负担(正确答案)D.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结果4. 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 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不会发生变化C. 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不可或缺的自然资源(正确答案)D. 所有国家的水资源都非常丰富,不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5. 下列哪项不是城市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A. 改变地表水文状况B. 影响局地气候C. 破坏生物多样性D. 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生态环境(正确答案)6. 下列关于自然灾害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自然灾害只包括自然因素引起的灾害,不包括人为因素引起的灾害B. 自然灾害的发生是完全不可预测的C. 自然灾害具有重复性和周期性(正确答案)D. 自然灾害只会对人类社会造成物质损失,不会对精神层面产生影响7. 下列关于矿产资源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用一点就少一点B. 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种类和储量不同C. 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正确答案)D. 矿产资源是人类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8. 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全球气候变化只包括气温的变化,不包括降水等其他气候要素的变化B.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没有影响C. 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自然和人为因素(正确答案)D. 全球气候变化只发生在过去,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发生气候变化9. 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哪一项是正确的?A.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的长期或永久性的移动(正确答案)B. 人口迁移只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不受其他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C.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没有任何影响D. 人口迁移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不存在人口迁移现象。
2020深圳光明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深圳光明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cf2f648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b7.png)
选择题下列关于地壳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壳运动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
(正确答案)B. 地壳运动只包括水平运动,不包括垂直运动。
C. 地壳运动是地球外部力量作用的结果。
D. 地壳运动是匀速且连续的。
下列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上升。
B.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短缺。
(正确答案)C. 人口老龄化一定会阻碍经济发展。
D. 人口老龄化需要社会政策和福利制度的调整。
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的是:A. 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正确答案)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下列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是:A. 城市化一定会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B. 城市化会占用大量耕地,但不影响粮食安全。
C. 城市化可能引发城市热岛效应。
(正确答案)D. 城市化对水资源没有影响。
下列关于矿产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A. 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
B. 矿产资源的分布受地质条件影响。
C. 矿产资源是无限的,可以无限制开采。
(正确答案)D. 矿产资源的开采需要考虑环境保护。
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干旱地区。
B.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
C. 地中海农业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
(正确答案)D. 热带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错误的是:A. 工业集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
B. 工业集聚可以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
C. 工业集聚一定会导致环境污染加剧。
(正确答案)D. 工业集聚有利于形成规模效益。
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旅游资源只包括自然景观,不包括人文景观。
B. 旅游资源具有永续性,可以无限制开发。
C. 旅游资源的开发需要考虑可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D. 旅游资源只分布在发达地区。
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地关系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020.4.28高三地理高考模拟卷16(答案)
![2020.4.28高三地理高考模拟卷16(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6b87ed0029bd64793e2c0c.png)
2020.4.28高三地理高考模拟卷16答案解析【答案】1.D 2.A【解析】1.植株高度一致使得授粉、灌浆更充分,减少突尖,增加穗粒数(约10%),有利于提高产量,D 正确。
玉米割苗后,会延长了生长期,但不能直接增加产量,B错。
玉米割苗对光合作用、病虫害影响较小,不会增强了光合作用和减少了病虫害,AC错。
故选D。
2.根据玉米割苗使其根系发达,可提高吸收土壤肥料的能力,故应提高土壤肥力,A正确。
根系对热量的吸收影响小,B错误。
与水利工程和资金投入无关,CD错误。
故选A。
【答案】3.D 4.D【解析】3.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上升很快,但是老龄化程度并没有超过发达国家,A错。
近年来我国劳动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B错。
近年来我国人口红利在不断丧失,C错。
目前我国老龄人口比重接近14%,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0%,D对。
故选D。
4.积极老龄化是指全社会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龄化,适时地发展养老产业,使老年人口“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因此积极老龄化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提升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同时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减轻政府财政负担,提倡老有所为,可以增加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发展养老产业,可以提高老龄人口社会保障水平,故①②③④对,故选D。
【答案】5.A 6.B 7.C【解析】5.树木生长在河漫滩上,因此树龄的大小可反映该地河漫滩的形成时间,即图中树木年龄的分布可视为河漫滩形成时间的分布,树龄越大说明其所在的河漫滩形成时间越早。
据图,丙地树龄10—20年,因此河漫滩形成最少20年了。
因此河流裁弯取直至少20年前,即1948年以前。
故选A。
6.河道变迁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河道迁移的距离”,则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大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形成的面积越小,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小;而树龄等值线分布密度越小的地方,说明相同时间内河漫滩形成的面积大,即相同时间内河道迁移距离大。
河南省2020届高三地理第十六次双周考试题
![河南省2020届高三地理第十六次双周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353c8c6f61fb7360b4c65c2.png)
高三地理第十六次双周考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3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水资源压力指数为用水总量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比值。
下图示意 1997—2015 年中国平均水资源压力指数分布。
读图完成 1—3 题。
1.我国水资源压力的地区差异表现为A.发达地区小于欠发达地区B.北方地区大于南方地区C.第一级阶梯大于第二级阶梯D.干旱区水资源压力最大2.甲、乙两省区水资源压力小的共同原因是( )A.可利用水资源量大B.用水总量小C.水资源利用率高D.人口密度低3.可有效减轻丙省水资源压力的合理措施是()A.大幅提高水价B.南水北调C.开采地下水D.人工增雨峨眉山位于四川盆地向青藏高原东缘的过渡地带,山体南北延伸,山前平原海拔551米,山顶海拔3099米.下图示意乔木、灌木、草本及藤本植物在峨眉山5个垂直植被带内的数量和所占比例。
据此完成 4—5 题。
4.<600米地带内的乔木多为( )A.针叶树B.常绿阔叶树C.常绿硬叶树D.落叶阔叶树5影响各植被带物种多样性的主导因素是A.<600 米热量B. 600—1099米土地面积C.1100—1899米降水D.1900—2799 米人类活动“北溪 2 号”管道是一条与“北溪 1 号”平行的、跨越波罗的海从俄罗斯到德国的天然气管道系统,总长 1224 千米,计划 2019 年底投产,届时,俄罗斯将向德国等欧盟国家每年输气 550 亿立方米,满足欧洲 10%的天然气需求。
目前,欧洲超过 40%的天然气消费来自俄罗斯,其中约 80% 经由乌克兰输送,但这些年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的多次危机已经损害了欧洲的能源安全。
“北溪1 号”于2011 年建成,近年来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
读图完成 6—8 题。
6.“北溪2 号”天然气管道得以建设的主要原因是()A.“北溪1号”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B.天然气清洁无污染、燃烧效率高C.俄欧之间的天然气供需现状D.管道输送损耗小,成本低7.“北溪2 号”与“北溪1号”管道均选择由波罗的海中部通过的主要目的是()A.缩短管道长度B. 降低施工难度C.减少周边国家制约D.增加天然气输送量8.“北溪2 号”天然气管道建设对欧洲的主要意义是()A.提高能源利用率B. 保障能源安全C.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D.增加就业机会巴丹吉林沙漠是我国第三大沙漠,沙漠里有众多湖泊,湖泊水位多年变化较小,在湖泊旁有众多高大的沙山,有的海拔达 1000 多米.下图示意巴丹吉林沙漠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据此做9—11 题。
2020地理高三第16周测试试卷
![2020地理高三第16周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e2a6e12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ac.png)
选择题关于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增加的过程B. 城市化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C. 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会上升D. 城市化进程对乡村地区没有影响下列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和污染问题B. 城市化可能引发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C. 城市化对气候没有影响,不会改变城市的气候特征D. 城市化可能破坏原有的生态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下列关于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城市化可以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B. 城市化可能带来就业压力和社会问题C. 城市化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D. 城市化对所有地区的社会经济都有积极影响下列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逆城市化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必然现象B. 逆城市化只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大城市C. 逆城市化是人口从大城市向小城镇和乡村迁移的过程D. 逆城市化对城市化进程没有影响下列关于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B.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矛盾,无法实现协调发展C. 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D. 城市化进程中应注重社会公平和居民福祉填空题城市化进程中,______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会上升,______地区逐渐转变为城市地区。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包括水资源问题、______、地质灾害和______等方面。
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具有______性,既可能带来积极影响,也可能带来消极影响。
逆城市化是人口从______向______和______迁移的过程。
城市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可以实现协调发展,应注重环境保护、______和社会公平等方面。
简答题简述城市化进程的含义及其主要特征。
分析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及其产生的原因。
阐述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及其在不同地区的表现差异。
说明逆城市化的含义、原因及其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
2020长沙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长沙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129ee3b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0e.png)
选择题:下列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B. 地球公转产生四季更替(正确答案)C.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D. 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反下列哪种外力作用主要导致地表物质的搬运和沉积?A. 风化作用B. 侵蚀作用C. 搬运作用(正确答案)D. 堆积作用(虽涉及沉积,但搬运是前提)下列气候类型中,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高温多雨的是:A. 热带季风气候B. 地中海气候C. 温带海洋性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正确答案)下列关于人口老龄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口老龄化只发生在发达国家B. 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力过剩C.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转变的表现(正确答案)D.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总是有利的城市化进程中,下列哪项不是常见的社会问题?A. 住房紧张B. 交通拥堵C. 环境污染D. 人口素质普遍提高(正确答案)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说法,错误的是:A. 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B. 可持续发展要求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同时不损害后代人的需求C. 可持续发展就是停止使用自然资源(正确答案)D.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新的发展观关于经纬网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东西方向B. 纬线长度都相等C.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正确答案)D. 赤道是最长的纬线,也是0°经线下列哪项不是影响交通线路布局的主要因素?A. 地形条件B. 气候条件C. 人口密度和分布D. 个人喜好(正确答案)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 总是有利于迁入地的经济发展B. 可能加剧迁入地的人地矛盾(正确答案)C. 对迁入地的环境没有影响D. 不会改变迁入地的人口结构。
2020博罗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博罗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15f9f36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5.png)
选择题:关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长短变化B. 地球自转产生地方时差异(正确答案)C. 地球自转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北半球向左偏D. 地球自转产生四季更替现象下列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B.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正确答案)C. 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有保温作用,夜晚增强,白天减弱D. 大气辐射的方向主要是向上的,对地面辐射没有影响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 政治因素,如战争、政策等B. 社会文化因素,如教育、婚姻等C. 经济因素,如就业机会、收入水平等(正确答案)D. 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土壤等下列关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会带来绿地减少、环境质量下降等问题B. 城市化会改变地表径流,易造成城市内涝C. 城市化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正确答案)D. 城市化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可以满足人类无限的需求C. 自然资源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存在地域差异(正确答案)D. 自然资源的利用不会对环境产生任何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因工业部门而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市场指向型工业应靠近原料产地布局B. 动力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能源丰富的地区(正确答案)C. 所有工业部门都应布局在劳动力丰富的地区D. 技术指向型工业应布局在交通最便利的地方下列关于农业地域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季风区(正确答案)B. 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C. 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和亚洲的季风区D. 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周围,但商品率低关于旅游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旅游资源只包括自然景观,不包括人文景观B. 旅游资源的使用不会产生环境问题C. 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和非凡性等特点(正确答案)D.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需要考虑市场需求和游客体验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地关系是对立的,人类活动总会破坏自然环境B. 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人地关系没有变化C. 人地关系需要协调发展,人类活动应遵循自然规律(正确答案)D.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关键是人类不能改造自然,只能顺应自然。
2020深圳福田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深圳福田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7de48b7d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d6.png)
选择题: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都会经历从“高-低-高”到“低-低-低”的转变(正确答案的逆说法,实际上并非所有国家都会经历完整转变)B. 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目前已经全部转变为“低-低-低”模式(正确答案,但需注意实际情况可能存在细微差异)C.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目前都处于“高-低-高”模式D.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与经济发展水平无关(注意:第1题中B选项的表述虽接近正确答案,但通常我们不会说“已经全部转变”,因为可能存在个别例外。
然而,在此情境下,它比其他选项更接近正确答案,且题目要求选出“叙述正确”的一项,在相对意义上B较为正确。
实际测试中,应更严谨地表述。
)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中的问题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可能导致环境质量下降B. 城市化进程中,耕地可能会减少(正确答案的逆说法,实际上这是城市化常见的问题)C. 城市化一定会带来交通拥堵问题(正确答案,因为并非所有城市化地区都会交通拥堵)D. 城市化可能会影响社会结构下列哪一项不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市场因素?A. 消费者的分布和密度B. 市场的规模和潜力C. 原材料的产地(正确答案,这是原料因素而非市场因素)D. 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也影响市场可达性)关于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全球气候变化只影响自然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经济没有影响B. 全球气候变化可能导致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正确答案)C.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只有负面影响,没有正面影响D.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无法干预的自然现象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迁入地环境的影响,说法错误的是?A. 人口迁移可能会加重迁入地的生态环境压力B. 人口迁移可能会促进迁入地的经济发展C. 人口迁移一定会改善迁入地的环境质量(正确答案,因为迁移可能带来环境压力)D. 人口迁移可能会带来迁入地社会文化的多元化关于工业分散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工业分散可能是为了追求更优的区位条件B. 工业分散可能会加强企业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正确答案的逆说法,实际上分散可能减少这些)C. 工业分散可能形成跨地区的工业地域D. 工业分散可能是为了寻求更广阔的市场下列哪一项不是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A. 城市交通流量的实时监测B. 城市环境质量的评估与预测C. 城市居民个人财务的管理与分析(正确答案,这属于个人财务管理范畴)D. 城市灾害的应急响应与规划关于交通运输网中线的区位选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铁路线应尽可能穿过城市中心,以方便市民出行(正确答案的逆说法,实际上这可能导致城市交通拥堵)B. 公路线应尽可能避开地形复杂的地区C. 航空线应尽可能选择直线距离最短的路径,无需考虑其他因素(正确答案,因为还需考虑气象、安全等因素)D. 水运线应尽可能选择水流湍急的河段,以提高运输效率(正确答案的逆说法,实际上这会增加运输难度和成本)下列关于区域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区域的发展水平都是均衡的B. 区域发展差异只存在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C. 区域发展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且可能不断扩大(正确答案)D. 区域发展差异可以通过简单的政策调整立即消除(正确答案的逆说法,实际上消除差异需要长期努力)。
2020高三地理第十六周测试试卷
![2020高三地理第十六周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dbc950b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e.png)
选择题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 水循环只发生在地表水和大气之间B. 水循环是指水在地球表面和大气之间循环往复的运动过程C. 水循环过程中,水量始终保持不变D. 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热能下列关于河流补给的叙述,错误的是?A. 雨水补给是河流最主要的补给形式B. 地下水补给稳定的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C. 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一般发生在夏季D. 冰川融水补给是某些大江大河的重要补给来源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A. 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B. 自然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是相互独立的C.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D.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体现在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下列关于土壤形成因素的叙述,哪个是正确的?A. 气候是土壤形成的最基本因素A. 植被对土壤的形成和发育没有影响C. 地形是影响土壤垂直分布的主导因素D. 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A. 人口迁移是指人口在地区之间迁出或迁入,从而发生居住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改变B. 经济因素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C. 政治和文化因素对人口迁移没有影响D. 人口迁移会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产生影响判断题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
()河流的补给类型决定了河流的水文特征,如流量、水位、含沙量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构成一个整体。
()土壤是在岩石风化的基础上,经过生物作用而形成的。
()政治和文化因素也是影响人口迁移的重要因素之一。
()填空题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发生在地球的______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
河流的补给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雨水补给、______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和冰川融水补给等。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各要素之间的______关系,这种关系使得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
2020新兴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新兴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ec4b293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5.png)
选择题:下列关于地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正确答案)B.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现象,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C.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年D. 地球自转和公转都是围绕太阳进行的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错误的是:A. 大气层对地面有保温作用B. 大气层能够削弱太阳辐射,保护地球生物C. 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正确答案)D. 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下列关于海水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海水的温度、盐度和密度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都是均匀的B. 海水的盐度主要受纬度、降水、蒸发等因素的影响(正确答案)C. 海水的密度只受温度的影响,与盐度无关D. 海水的温度越高,盐度越高,密度越大下列关于地质构造的说法,错误的是:A.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的结果B. 褶皱和断层是地质构造的两种基本形态C. 所有褶皱都会形成山岭或谷地(正确答案)D. 断层处往往形成陡崖或谷地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自然环境都没有影响B.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的影响总是负面的C. 人口迁移可能会改变迁出地和迁入地的生态环境(正确答案)D. 人口迁移与地理环境没有关系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 城市化进程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B. 城市化进程包括人口职业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转变等C. 城市化进程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正确答案)D. 城市化进程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旅游资源只有具备独特性才能吸引游客(正确答案)B. 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对旅游资源的开发没有影响C. 交通位置及其通达性不是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条件D. 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就越高下列关于区域空间结构的说法,错误的是:A. 区域空间结构是区域内部各种要素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分布形式的综合体现B. 区域空间结构是静态的,不会随时间发生变化(正确答案)C. 区域空间结构对区域发展有影响D. 区域空间结构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下列关于遥感技术(RS)的说法,正确的是:A. RS是一种全球定位技术B. RS在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等领域没有应用C. RS能够获取地表物体的反射或辐射电磁波信息(正确答案)D. RS与GIS获取信息的方式相同。
2020学年高三地理第16周周练试卷
![2020学年高三地理第16周周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f255d2058fafab069dc028f.png)
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三地理第16周周练试卷命题刘海曙xx-12-14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科技B.地形C.气候D.市场2.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利集团生产的乳制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回答3—5题。
3.影响伊利集团乳制品生产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消费市场B.原料基地C.廉价劳动力D.雄厚的技术力量4.近几年,伊利集团液态奶生产灌装基地在北京、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建设的主导因素是()A.消费市场B.冷藏保鲜技术C.廉价劳动力D.便利的交通运输5.为了应对加入WTO后我国乳品工业面临的冲击和竞争,为了“中国伊利”的恒久品牌,伊利集团应该走()A.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道路B.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道路C.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D.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发展道路图5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6-7题。
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江南丘陵D.酸性较强7、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D.a市场、b政策、c交通9、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A.为接近原料产地B.为利用廉价劳动力C.为接近消费市场D.为追求更高的利润10、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产生的影响是①推动经济全球化②促进了全球政治一体化③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④明显缩小了世界南北贫富差距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xx年3月,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特大型企业“首钢”搬迁工程已启动。
2020深圳盐田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深圳盐田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b7cd6c1d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c5.png)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轨道是正圆形B. 地球公转方向是自东向西C. 地球公转周期是365日6时9分10秒(正确答案)D. 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垂直下列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口合理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B. 人口合理容量受资源、科技、经济等多种因素影响C. 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不会随时间变化(正确答案)D. 提高科技水平可以提高人口合理容量下列关于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一定促进经济发展B. 城市化可能导致城乡差距扩大(正确答案)C. 城市化对农村经济没有影响D. 城市化不会改变产业结构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需要注重可持续性B. 节约用水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措施之一C. 水资源可以无限使用,不需要保护(正确答案)D. 防治水污染是保护水资源的重要任务下列关于区域差异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 区域差异性只存在于自然地理环境中B. 区域差异性对人类活动没有影响C. 区域差异性是区域地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正确答案)D. 所有区域的差异性都是相同的下列关于旅游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旅游活动只包括观光游览B. 旅游活动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C. 旅游活动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正确答案)D. 旅游活动不需要规划和管理下列关于全球气候变暖的叙述,错误的是:A.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B.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活动没有影响(正确答案)C. 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与人类活动有关D. 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需要关注的环境问题下列关于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 自然资源都是可再生的B. 自然资源的数量是无限的C.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注重可持续性(正确答案)D. 自然资源对人类活动没有影响下列关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 遥感技术可以用于资源普查和环境监测B. 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城市规划和管理C. 全球定位系统只能用于军事领域(正确答案)D. 地理信息技术在灾害监测和预警中也有应用。
2020华安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华安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6b60ed9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cf.png)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时最快B.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慢C. 地球公转速度在一年中是均匀不变的D. 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快(正确答案)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影响,错误的是:A. 人口迁移会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融合B. 人口迁移可能会导致某些传统文化的消失(正确答案)C. 人口迁移能丰富迁入地的社会文化多样性D. 人口迁移对社会文化多样性的影响具有双重性下列关于旅游活动对区域文化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旅游活动会破坏区域文化的独特性B. 旅游活动对区域文化没有影响C. 旅游活动能促进区域文化的传播和交流(正确答案)D. 旅游活动只影响区域文化的物质层面下列关于城市化对土地利用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 城市化会导致土地资源的紧张和短缺B. 城市化会改变土地利用的方式和结构C. 城市化对土地利用没有影响(正确答案)D. 城市化需要合理规划土地利用,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下列关于地质构造与地震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地质构造都会引发地震B. 地质构造与地震的发生没有直接关系C. 某些地质构造是地震发生的构造基础(正确答案)D. 地震只发生在特定的地质构造区域下列关于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分布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A. 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会影响气候类型的分布范围B. 气压带风带的交替控制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C.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类型分布没有影响(正确答案)D. 气压带风带是气候类型形成和分布的重要因素下列关于水循环对水资源更新的叙述,正确的是:A. 水循环对水资源更新没有影响B. 水循环会减缓水资源的更新速度C. 水循环是水资源更新和再生的重要途径(正确答案)D. 水循环只影响特定地区的水资源更新下列关于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A. 旅游规划会限制旅游资源的开发B. 旅游规划与旅游资源开发没有直接关系C. 旅游规划是实现旅游资源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的重要手段(正确答案)D. 旅游规划只关注旅游资源的经济效益下列关于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结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人口增长模式与人口结构没有直接关系B. 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会导致相同的人口结构C. 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会影响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答案)D. 人口结构的变化只受经济因素的影响,与人口增长模式无关。
2020深圳龙华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深圳龙华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edefc54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d0.png)
选择题下列关于地球自转方向的描述,正确的是?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A(正确答案)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约为?A. 一天B. 一月C. 一年D. 十年A(正确答案)下列哪项不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地方时差异D. 日出日落B(正确答案)下列关于水资源的描述,错误的是?A. 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B. 水资源分布全球均匀C. 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对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D. 水资源包括淡水和海水(但本题指淡水)B(正确答案)下列哪项不是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A. 劳动力资源增加B. 社会经济压力增大C. 资源消耗减少D. 环境污染加剧C(正确答案)下列关于农业生产的描述,错误的是?A. 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和畜牧业B. 农业生产完全依赖于自然条件C. 农业生产对环境总是产生负面影响D. 农业生产对保障粮食安全意义重大C(正确答案)工业集聚的主要优点不包括?A. 降低生产成本B. 提高经济效益C. 加剧环境污染(但此处为负面效果)D. 有利于城市发展C(正确答案)下列关于交通运输布局的描述,错误的是?A. 应考虑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B. 应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C. 布局一旦形成就不会改变D. 应注重综合性和协调性C(正确答案)下列关于区域发展的描述,错误的是?A. 区域发展应注重长期规划B. 区域发展只包括经济发展(错误,还包括社会和文化)C. 区域发展应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D. 区域发展不应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开发B(正确答案)。
2020大余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大余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99eb026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b6.png)
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都是自东向西B.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都是一年C. 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现象(正确答案)D. 地球公转产生时间差异下列关于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错误的是:A.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正确答案)B. 平流层大气以平流运动为主C. 高层大气存在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D. 对流层是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大气层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 维持全球水量平衡B. 使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运动C. 联系四大圈层,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正确答案)D. 调节全球热量平衡下列关于地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正确答案)B. 地壳物质循环只发生在地壳和岩石圈之间C. 地壳物质循环是地球内部热能不断释放的过程D. 地壳物质循环不能改变地表形态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人口迁移的主要目的是追求更好的生活质量B. 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C.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和迁入地都有积极影响(正确答案)D. 人口迁移受多种因素影响,具有复杂性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城市化就是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B. 城市化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C.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正确答案)D. 城市化只带来积极影响下列关于农业区位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 自然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最为重要B. 社会经济条件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越来越突出C. 农业生产方式不会随时间和社会发展而变化(正确答案)D. 农业区位选择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下列关于工业集聚的叙述,正确的是:A. 工业集聚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正确答案)B. 工业集聚只会导致环境污染加重C. 工业集聚只适合同类企业之间D. 工业集聚不利于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下列关于交通运输布局原则的叙述,错误的是:A. 交通运输布局要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B. 交通运输布局要考虑自然因素的影响C. 交通运输布局不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正确答案)D. 交通运输布局要遵循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的原则。
高三16周周考地理试题
![高三16周周考地理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dc57c6f680203d8cf2f240c.png)
某乘客夜晚乘坐某航班从悉尼起飞,约11小时后抵达上海。
下图为该航班起飞时,全球昼夜状况图(图中曲线为晨昏线)。
读图回答1-2题。
1. 该乘客抵达上海时,北京时间大约是()A.8时 B.12时 C.16时D.20时2. 该时节()A.巴黎香榭丽舍大道落叶遍地 B.非洲南部大草原草木枯黄C.日本富士山下樱花烂漫 D.中国东北平原千里冰封太阳光柱是自然界最美丽的天气现象之一。
在温度为-20℃或更低时,空气中数百万个从高空降落的薄片状冰晶,在空气阻力的作用下呈水平状态降落,日光从地平线附近射出,被冰晶反射的阳光几乎是垂直地面的,而形成的现象。
据此回答3-4题。
3. 下列国家最可能产生太阳光柱现象的是()A. 新加坡B. 埃及 C. 巴西D.俄罗斯4.在一天中,太阳光柱最可能发生在()A.正午B.下午15:0O 时 C. 日落D.子夜采用地膜覆盖栽培一般都能获得早熟增产的效果,其效应表现在增温、保温、保墒、保持养分、增加光效和防除病虫害等几个方面。
读图完成5-6题。
5. 新疆伊犁地区在春播时进行地膜覆盖,可有效地提高地温,保障了农作物的正常发芽生长,其原理是()A.减弱地面辐射的损失 B.增强大气逆辐射C.增强太阳辐射的总量D.增强对太阳辐射的吸收6. 山东烟台的一些果农夏季在苹果树下覆盖地膜,其最主要的作用是()A.减弱地面辐射,保持地温B.反射太阳辐射,增加光效C.保持土壤水分,减少蒸发D.保持土壤养分,减少侵蚀流失山药是缠绕性藤本喜光植物,幼苗期不耐寒,宜在排水良好处种植。
读华北地区某山药种植基地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夏季最容易遭受泥石流灾害威胁的是()A. 甲B.乙 C. 丙 D. 丁8.甲、乙、丙、丁四地中,种植山药的自然条件最好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中国传统聚落受“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塑造了一种背山临水,阳光充足,交通方便,兼顾供水和排水的理想聚落模式,四川盆地东部宝胜村就是该模式的典型代表。
2020紫金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0紫金县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918d0c3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7c.png)
下列关于地球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A.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B.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恒星日C. 地球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保持不变(正确答案)D. 地球公转导致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错误的是:A. 对流层是大气的最底层,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大部分天气现象(正确答案)B. 平流层适合飞机飞行,因为此层大气稳定C. 中间层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D. 热层大气温度很高,但由于空气稀薄,不会对地面造成高温下列关于水循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地表径流等环节B. 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正确答案)C. 水循环对地表形态没有影响D.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局部地区的水循环下列关于岩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沉积岩是由地壳中的熔融岩浆冷却凝固而成B. 变质岩是由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转化而来(正确答案)C. 岩浆岩主要由外力作用形成D. 所有岩石都会经历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转化过程下列关于人口迁移的说法,错误的是:A. 经济因素往往是引起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B. 政治因素有时也会导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C. 社会文化因素不会影响人口的迁移决策(正确答案)D. 生态环境变化也可能迫使人们迁移下列关于城市化进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化就是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过程(正确答案)B. 城市化只发生在发展中国家C. 城市化水平越高,环境质量越好D. 城市化不会导致任何社会问题下列关于农业区位选择的说法,错误的是:A. 自然条件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B. 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会影响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C.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有利于农产品的外销(正确答案)D. 政策对农业区位选择没有影响下列关于工业区位选择的说法,正确的是:A. 所有工业都应布局在原料产地以减少运输成本B. 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选择没有影响C. 技术密集型工业应靠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布局(正确答案)D. 环境污染严重的工业应布局在人口稠密区以方便管理下列关于旅游资源的说法,错误的是:A.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两大类B. 旅游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美学、科学和经济价值上C.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影响(正确答案)D. 保护旅游资源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22深圳光明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
![2022深圳光明区高三第16周地理测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a60967f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55cc36c.png)
选择题:1. 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地球公转速度在近日点时最快。
(正确答案)地球公转速度在远日点时最快。
地球公转速度始终不变。
地球公转速度与季节无关。
2. 下列哪项属于地质作用:火山喷发。
(正确答案)河流沉积物的搬运。
风的侵蚀作用。
人类的建筑活动。
3.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灾害。
经济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个人兴趣。
科技进步。
4. 下列哪项是常规能源:太阳能。
(正确答案)潮汐能。
核聚变能。
地热能。
5. 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影响叙述:城市化导致环境质量普遍提高。
城市化进程越快,社会问题越少。
城市化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升级。
(正确答案)城市化对农业无积极影响。
6. 下列哪项是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
消费市场活跃。
社会保障和养老服务压力增大。
(正确答案)教育资源紧张。
7. 下列关于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关系的叙述: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无关。
褶皱构造常形成山岭或谷地。
(正确答案)断层构造对地表形态无影响。
地质构造只影响地貌,不影响水文。
8. 下列哪项是交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市场需求。
(正确答案)政策法规。
科技进步。
个人喜好。
9. 下列关于全球变暖的叙述:全球变暖只受自然因素影响。
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无影响。
全球变暖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正确答案)全球变暖只发生在近现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三地理第16周周练试卷命题刘海曙xx-12-14一、单项选择题下图是欧洲西部农业产值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1.影响其产值分布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A.科技B.地形C.气候D.市场2.X地农业地域生产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混合农业D.种植园农业内蒙古自治区的伊利集团生产的乳制品畅销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回答3—5题。
3.影响伊利集团乳制品生产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A.消费市场B.原料基地C.廉价劳动力D.雄厚的技术力量4.近几年,伊利集团液态奶生产灌装基地在北京、大庆等城市落成,影响这些基地建设的主导因素是()A.消费市场B.冷藏保鲜技术C.廉价劳动力D.便利的交通运输5.为了应对加入WTO后我国乳品工业面临的冲击和竞争,为了“中国伊利”的恒久品牌,伊利集团应该走()A.劳动密集型的发展道路B.资源密集型的发展道路C.高产、优质、高效的发展道路D.主要面向国际市场的外向型发展道路图5为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景观图。
读图回答6-7题。
6、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图示地区位于我国的A.黄土高原B.山东丘陵C.江南丘陵D.酸性较强7、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今后农业发展中应当A.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商品谷物农业B.因地制宜发展立体农业C.退耕还林,建设商品性林业基地D.增加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种植园农业下图为三家企业投资建工厂的原料地、加工地和产品市场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
8、吸引三家企业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三地投资办厂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A.a原料、b市场、c劳动力B.a劳动力、b市场、c原料C.a劳动力、b政策、c原料D.a市场、b政策、c交通9、三家企业在我国投资办厂的共同目的是A.为接近原料产地B.为利用廉价劳动力C.为接近消费市场D.为追求更高的利润10、跨国公司的经营战略产生的影响是①推动经济全球化②促进了全球政治一体化③促进了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④明显缩小了世界南北贫富差距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xx年3月,中国规模最大的城市特大型企业“首钢”搬迁工程已启动。
在距离北京225千米的中国北方港口—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的曹妃甸,一个年产达800万吨、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态型钢铁厂将建成,它将是搬迁后“首钢”的载体。
回答11—13题。
11.“首钢”搬迁工程酝酿已久,迟迟没有启动的原因是()A.区位优势突出B.社会效益好C.工业的惯性D.经济效益好12.“首钢”搬迁的目的是()A.将旧址开发成新的旅游景点,吸引游客B.还北京一片蓝天并融入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中C.把年均80多亿的社会增加值转移至河北D.为实现xx年的“绿色奥运”将污染迁移到河北13.关于“新首钢”区位优势不正确的叙述是() A.靠近劳动力质优价廉区,可以为当地8.5万人提供就业岗位B.可利用来自山西和内蒙古的煤炭资源发展生产C.能发挥曹妃甸天然良港的优势,生产和出口高档次钢材D.距离京津地区较近,可得到来自两地的技术支持下图是我国某城市工业区的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根据图中信息分析,图中工业区最有可能是A.钢铁工业B.石油化工C.机械制造D.大型服装15.二次大战以来,世界上这类工业的区位指向变化是()A.指向资源区位B.指向能源区位C.指向市场和港口D.指向高速公路和航空港我国加入WTO以来,很好地履行了承诺,农业也获得了较大发展,但农业生产仍面临严重挑战。
阅读“我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价格与世界相应指标关系图”,回答16~17题。
16.我国受国际市场冲击最严重地农产品是A.水产品B.油料C.水果D.粮棉17.为应对冲击,我国农业部规划实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其主要目的是①增强农产品地市场竞争力②缩小地区差距③加快城镇化的进程④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工业化与城市化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下图是我国四个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读图回答18题。
18.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地区依次是()A.苏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东北地区B.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东北地区D.东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浙江温州地区、苏南地区某地有大型黄铜矿和煤矿,计划在该地建①冶炼厂②火电厂③硫酸厂④水泥厂,下图是某生产联系图,读图回答19-20题。
19.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工厂正确的是()A.Ⅰ-①B.Ⅱ-②C.Ⅲ-③D.Ⅳ-④20.图中所示的工业生产过中,最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酸雨C.沙尘暴D.土地荒漠化二、双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经线,M、Q、P、E点对应的数值为纬度。
据此回答21-22题:21、关于图中各点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Q、F地所属的自然带有较大的差异 B.M地区内人口的迁入是城市化所致C.M、Q两地都位于季风气候区 D.Q地以东海域有该国最大的渔场22、当Q地处于一年中降水量最少的季节时A.M地的甜菜长势良好 B.F地盛行湿润气流,河流处于汛期C.E地比Q地更早日出 D.P地不可能出现太阳直射现象23、70年代以来,一些发达国家将重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关于这一说法正确的是A.这属于工业的分散现象 B.是为了选择合适的工业用地C.以合资为名借机转嫁环境污染 D.是为了促进输入国的经济繁荣江苏省城市布局由三个都市圈(南京、苏锡常、徐州)和五条城镇聚合轴(徐连、宁通、沪宁、新宜、连通)构成。
“三圈五轴”以城市为核心、城镇聚合轴为骨架、都市圈为网络,它将带动和推进全省的城市化。
据此回答24-25题。
24、关于目前江苏省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镇聚合轴往往是主要交通干线B.三个都市圈全部在我国南方地区C.城市化发展速度趋缓,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省内城市化水平表现出明显的地区不均衡性25、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下列说法可行的是A.建设发达的交通网,干线尽可能经过市中心区B.加强规划,以城乡协调发展为目标C.合理布局,促进苏南、苏北协调发展D.提倡居民购买私人小轿车,减轻公共交通压力中海壳牌石油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合资项目,总投资约43亿美元。
据此回答26—28题。
26、壳牌进入中国石油化工产业,这一现象反映了:()A、世界石油化工工业生产更趋于集聚B、石油化工工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投入C、石油化工工业技术与管理的空间扩散D、跨国公司需要寻找最优区位27、石油化工是需要巨大动能的工业,可以帮助壳牌解决能源问题的可行措施有:( )A、附近建设火电站B、西电东送C、建设核电工业D、在广东大量建设小水电28、为了保障我国石油供应,可采取的措施有:( )A、拓展石油进口渠道,分散风险B、大力开发国内油田,大力发展石油工业C、加强国际合作,保障石油运输航道安全通航D、节约能源,控制石油工业生产规模读我国某区域图(图8),回答29—30题。
29.依据图中的信息,判断该区域适宜发展的工业部门有A.制糖工业B.制碱工业C.有色金属冶炼D.钢铁工业30.图中A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A.临长江、汉江分布,河流为城市提供大量生产、生活用水B.地处长江干、支流汇合处,有利于大量人流、物流集散C.有京九铁路、汉丹铁路交汇,陆路交通便利D.附近矿产资源、水能、土地资源丰富,利于城市发展大丰市南阳中学高三地理第16周周练试卷命题刘海曙xx-12-1427、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问题。
(11分)(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4分)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作为一个形成较晚的传统重工业区,为了避免出现德国鲁尔区曾经出现过的衰落现象,应当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出三点即可。
)(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答出三点即可。
)(6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19分)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珠三角)通过大量引进外资、外企,从一个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发展成以工业为主导的地区。
20世纪90年代以来,珠三角又一次抓住了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的机遇,及时调整了产业结构和工业部门结构,成为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和外贸出口基地.外贸依存度远远高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
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珠三角历来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根据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分类,珠三角的农业属于____农业。
这里多数地区农业虽然机械化程度较低,但程度高,单位面积产量高。
(2).基塘农业是珠三角的农业特色,其形成主要是充分利用了当地(单项选择) A.肥沃的土壤B.低洼的地势C.发达的科技D.便捷的交通(3).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工业。
(4).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B.丰富的矿产资源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5).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业部门最为突出。
(6).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xx年GDP约是xx年的倍。
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