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教案 《参观苗圃》
小学四年级数学第五单元参观苗圃
第五单元参观苗圃四年级数学教案参观苗圃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探索并掌握除法是整十数有余数的除法的算法。
2、能正确应用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在计算中增强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及发散思维的能力。
重点难点:掌握有余数的除法的算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课前准备。
让学生做一道整十数的除法计算。
进行热身运动,温故。
2、仔细观察情境图,并提出自己的问题。
●二、建立模型。
1、先让学生估估可能有多少盆花?学生自由发言,说他们估算的方法与理由,然后学生根据课本实际情景图的要求,独立列式计算。
2、让学生利用算法多样性,得出结论后,着重让学生上台板书他们的竖式,说说是如何试商的。
学生完成154÷22的竖式(四舍:把154看作150,把22看作20来试商,150里有7个20。
)3、老师给出除法正确的竖式。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怎样确定试商?4、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学生完成120÷18的竖式,学生在讲算理时,让他们与上题比较,说说为什么“18”看作“20”而不是“10”(五入)5、举例引导学生先用估算的方法,然后再进行试商竖式计算,最后还要进行验算。
三、知识应用及拓展。
1.120÷18= 70÷31= 怎样试商?让学生明白体会到“四舍”“五入”,把复杂的问题简便化,进行简便运算。
2.完成“练一练”第2题:认真观察,小组内说一说,从题目中你了解到了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归纳出填数的方法。
第5题:先让学生说说根据图中条件,可以求什么问题,让学生验证自己的估计哪辆车快。
板书设计:参观苗圃154÷22=7(盆)。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有关《参观苗圃》的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参观苗圃》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参观苗圃的实践活动,了解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实际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学会用米和厘米测量物体长度。
2.教学难点:在实际情景中,灵活运用长度单位进行测量和比较。
三、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2.实物模型(如树木、花草等)3.测量工具(如卷尺、直尺等)4.小组讨论记录表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如米、分米、厘米等。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苗圃吗?苗圃里有什么?(二)参观苗圃,认识长度单位1.教师组织学生参观苗圃,观察各种树木、花草的长度。
2.教师引导学生用已学的长度单位米和厘米,测量树木、花草的长度。
3.学生分组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三)小组讨论,分析数据1.学生将测量结果填入小组讨论记录表。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测量数据,比较不同树木、花草的长度。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2.学生分享在参观苗圃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
(五)巩固练习1.教师出示一些树木、花草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它们的长度。
2.学生用米和厘米表示图片中树木、花草的长度。
(六)课堂小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五、课后作业1.请同学们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用米和厘米测量它们的长度,并记录下来。
2.家长签字确认,下周一带回。
六、教学反思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在参观苗圃活动中,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测量不同高度的植物,并准确记录测量结果。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不同长度单位在实际测量中的适用场景,以及在测量时如何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教学过程补充:(一)导入教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长度单位,谁能告诉我1米和1厘米的长度大约有多长?学生1:1米大概是我手臂伸直的长度,1厘米是铅笔的一小段。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参观苗圃 |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参观苗圃 |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苗圃的基本知识;•通过实地参观苗圃,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完成一份苗木生长情况的报告,体现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教学重点•了解苗圃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观察苗木的生长情况,记录与分析数据;•制作并汇报苗木生长情况报告。
教学难点•分析和整理所观察到的苗木生长情况数据;•将数据制作成图表,体现出苗木的生长变化。
教学准备•一份苗圃参观计划;•学生的观察记录本。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1.通过图片展示苗圃的照片,询问学生是否了解什么是苗圃,让学生简短描述自己对苗圃的认识。
2.粗略介绍苗圃的基本概念和知识,让学生初步了解苗圃的构成和作用。
Step 2 实地参观1.带领学生前往孩子园苗圃进行实地参观。
2.对于苗圃的构成,带领学生进行逐一介绍,让学生对于苗圃有更深刻的认识。
3.让学生观察苗木生长的情况,记录苗木的生长变化,注意拍照和记录数据,便于后续的数据分析。
Step 3 数据分析1.整理学生记录的苗木生长情况数据。
2.让学生分小组进行数据交流和比较,看看是否有发现不同的地方,对于发现的问题和差异进行讨论。
Step 4 制作和汇报报告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所记录的苗木生长情况数据制作成图表,体现出苗木的生长变化。
2.让每个小组汇报自己所制作的苗木生长情况报告,对于数据的分析进行展示,向其他小组进行介绍,让其他小组进行了解和学习。
课后作业:1.将本次课中所记录的生长情况数据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完成一份苗木生长情况的详细报告,体现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于苗圃的基本构成和苗木生长情况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通过实地观察和记录数据,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并且了解到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参观苗圃练习课-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参观苗圃练习课-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能正确朗读、写出数字和数词。
2.能根据问题找出两个数的和或差,解决问题。
3.能使用尺子测量长度,并进行比较大小。
4.能运用加法和减法计算简单的组合问题。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学会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其数学思维水平。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正确运用加、减法解决具体的组合问题。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前复习教材,准备参观苗圃的教学计划,准备相关教具如尺子和加减法问题的练习题。
2.学生准备:准备好笔、纸、尺子和其他相关教具。
教学步骤第一步:活动引入(10分钟)1.请学生观看彩虹的图片,引导他们思考颜色的组合是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构成的,并将它们按顺序默写出来。
2.提问:你们知道彩虹是如何形成的吗?第二步:教学重点(30分钟)1.让学生观看苗圃的照片,并分析它是如何设计的,如何保证草木的生命力。
2.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数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是什么。
3.讲解数字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数字的产生和变化。
4.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如何用尺子测量长度,并掌握比较长度大小的方法。
5.引导学生学会如何根据问题找出两个数的和或差,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加减法问题。
第三步:教学难点(40分钟)1.向学生介绍组合问题的概念,让他们了解在进行加减法计算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2.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练习,练习加减法的组合问题并相互交换答案。
3.召集全班同学展示和讨论组合问题的答案,共同学习和解决一些难题。
4.引导学生思考组合问题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拓展学习。
第四步:总结(10分钟)1.回顾课上所学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自主总结归纳。
2.鼓励学生相互交流分享学习经验和感受。
3.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并对整个班级做课堂点评。
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全面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作出调整和反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参观苗圃练习课-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数学教案-参观苗圃练习课-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观苗圃,了解苗圃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对苗圃的热爱和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参观苗圃,了解苗圃的基本情况,如苗圃的面积、苗圃的布局等。
2. 观察苗圃中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如植物的高度、植物的冠幅等。
3. 通过观察苗圃中的植物,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如长度、面积的计算等。
三、教学方法1. 实践教学法:通过参观苗圃,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数学知识。
2. 探究教学法:通过观察苗圃中的植物,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3. 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准备阶段:教师向学生介绍苗圃的基本情况,如苗圃的面积、苗圃的布局等。
同时,教师向学生介绍参观苗圃的注意事项,如注意安全、保护植物等。
2. 实践阶段: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苗圃,让学生观察苗圃中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情况。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植物的高度、冠幅等,并让学生进行记录。
3. 探究阶段: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观察到的植物生长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如计算植物的面积、计算植物的高度等。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 总结阶段:教师对学生的观察和探究进行总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思考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和探究。
五、教学评价1. 观察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参观苗圃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2. 作业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小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小组成员的交流和合作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探究,让学生在实际观察中掌握数学知识。
2.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和合作。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参观苗圃(二)∣北师大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2 参观苗圃(二)∣北师大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参观苗圃,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精神。
3.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苗圃中数学知识的应用。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学准备:1. 准备苗圃参观的场地和设备。
2. 准备相关的数学问题和解题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苗圃的背景和参观的目的。
2. 提问:你们知道苗圃中会有哪些数学知识的应用吗?二、参观苗圃(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参观苗圃,引导学生观察苗圃中的数学知识。
2. 学生边参观边记录,可以拍照或者画图。
三、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享他们在苗圃中观察到的数学知识。
2. 教师根据学生的分享,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四、解决问题(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2. 学生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小组讨论。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你们觉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六、作业布置1. 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参观苗圃的数学日记,记录他们在苗圃中观察到的数学知识。
2.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找家里的物品,看看有哪些是长方体或正方体的,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通过参观苗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体验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在以上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参观苗圃”这一环节。
参观苗圃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通过参观苗圃,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参观苗圃》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时。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参观苗圃,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参观苗圃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对于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有一定的经验。
但学生在解决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时,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参观苗圃的情境,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运用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对于复杂一些的实际问题,如何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参观苗圃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关于苗圃的图片,用于导入和呈现情境。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关于苗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苗圃里有哪些植物吗?它们分别是多少棵?”2.呈现(10分钟)呈现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如:“苗圃里有苹果树56棵,梨树比苹果树少18棵,梨树有多少棵?”在学生解答问题后,引导学生总结加法和减法的意义。
《参观花圃》教案-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参观花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经历探求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2、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践成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理想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试商方法,学会验算。
教学预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我们学校科技大棚在招聘管理员,同学们有无积极报名参加?看来我们班的孩子都是热爱植物,勤劳的好先生。
绿色植物给我们带来氧气,花朵让我们见识世界的美丽。
调皮的学校也有一个花圃,但是在植物摆放时出现了一些难题,我们能不能帮助他?2、出示主题图,引导先生观察。
二、自主学习、解决成绩1、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植物,你如今了解到苗圃的基本情况了吗?2、你能根据搜集到的信息提出甚么数学成绩?平均每个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先估一估3、你能列出算式吗?提到“平均”两个字我们首先要想到用甚么法计算?三、反馈交流1、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样估计的?估计这些答案有甚么作用吗?2、用除法竖式你会吗?A、先本人试一试。
B、如果遇到困难你有二种求助方式:①求助课本②求助小组伙伴。
C、小组交流你的成果。
D、小组间交流你们的计算方法,说清楚你们小组是怎样想的?可以上台板书你们的竖式。
(明确:试商的时分,把22当作20来试,把154看作是150,20×7=140,最接近150,所以商7。
)不要遗忘作答,单位名称。
3、请你来给园艺师帮帮忙: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下几盆花?独立解决。
说说你的算法和想法。
你会验算吗?算式结果的商和余数的单位一样吗?分别是甚么意义?四、精讲点拨、趣味练习今天同学们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遇到了成绩,并本人探求解决了成绩,学会了2位数的除法,下方我们就来练一练,比一比,看你可以获得几星级?1、说说你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一颗星)70÷31= 381÷54= 272÷28= 89÷22=2、最大能填几?(二颗星)38×()<243 42×( )<21361×( )<441 59×( )<4813、森林医生(三颗星)P64页第四题。
5.3参观苗圃教案
5.3参观苗圃教案参观苗圃教学内容:参观苗圃(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试商)教材第65、66页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掌握试商方法,学会验算。
教学准备:主题图。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师: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绿色的植物,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块去参观苗圃,那里种有很多的绿色植物。
2、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二、探究新知1、教学“154÷22”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植物,你现在了解到苗圃的基本情况了吗?学生汇报观察的收获。
(1)、你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作用?作用是什么?缺少这个信息能不能计算?(2)教师问:“你打算怎样求出每种花各有多少盆?“”(3)追问:“为什么可以吧154平均分成22份呢?”(4)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154÷22(5)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估计这些答案有什么作用吗?(6)用除法竖式你会吗?A、先自己试一试。
B、如果遇到困难你有二种求助方式:①求助课本②求助小组伙伴。
C、小组交流你的成果。
D、小组间交流你们的计算方法,说清楚你们小组是怎么想的?可以上台板书你们的竖式。
(明确:试商的时候,把22当作20来试,把154看作是150,20×7=140,最接近150,所以商7。
)2、教学“120÷18”请你来给园艺师帮帮忙: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下几盆花?学生独立审题。
学生独立列式解答。
(教师板书120÷18)让学生说说打算把18看成多少来试商。
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案第1课时
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案第1课时第一篇: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案第1课时小学数学北师版四年级上册《参观花圃》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经历探索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教学方法置疑、讨论、合作、探究。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课件出示口算题目)480÷80=490÷70=240÷60= 300÷50= 2.(课件出示:括号里最大能填几)指名回答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40×()<16030×()<26260×()<48590×()<3683.竖式计算:252÷30= 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指名学生汇报并说说为什么要这样算。
4.说一说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后指名读)5.同学们真是聪明的小勇士,用自己的智慧拿到了苗圃通行证,我们一起进去看看吧。
二、新课学习1.苗圃的景色很美,从园艺师叔叔的介绍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学生回答)2.你会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回答)3.求“每种花各有多少盆?”应怎样列式?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除法列式?(1)引导学生明白154÷22= 求的是平均数,是把154平均分成22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计算。
(2)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问题。
(板书课题:三位数除以两位数)4.先估一估:每种花大概各有多少盆?5.刚才大家估计的都是一个近似数,每种花究竟各有多少盆?用什么方法才能准确地计算出结果呢?(列竖式计算)那我们现在就用竖式来计算出结果。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参观苗圃2
3.参观苗圃(三位除以两位数)
(1)大客车与面包车哪辆车行使的快一些?
通过计算:面包车快一些。
(2)现在两辆车同时从A域出发到B域,面包车行远路,大客车行近路,估计哪辆车先到达目的地?
看图比较:大客车先到达目的地。
(3)大客车在实际的行使途中,因堵车停驶了1时,算一算哪辆车先到达目的地?
大客车停留1时:面包车先到达目的地。
教案连接
探索发现
二、探索学习,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植物,你现在了解到苗圃的基本情况了吗?
学生汇报观察的收获。
2.你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作用?作用是什么?缺少这个信息能不能计算?
——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分析“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作用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只有盆数相同才能平均分。
4.谁先到达目的地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通过3个层次的练习巩固2位数除法竖式。
教案连接
探索发现
(1)大客车与面包车哪辆车行使的快一些?
(2)现在两辆车同时从A域出发到B域,面包车行远路,大客车行近路,估计哪辆车先到达目的地?
(3)大客车在实际的行使途中,因堵车停驶了1时,算一算哪辆车先到达目的地?
先让学生看懂图意,再逐题完成。
解决了问题,学会了2位数的除法,下面咱们就来练一练,比一比。
——说说你把除数当作几十来试商,然后计算。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求助——交流——获得成功的探索过程。培养倾听、交流的学习习惯。
通过有层次的练习巩固两位数除法竖式计算。
板书设计:
3.参观苗圃(三位除以两位数)
参观苗圃教学设计
参观苗圃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张杨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9——71页“参观苗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能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整十数进行试商,并在计算过程中逐步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习惯。
2.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除法有关的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除法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合作与交流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愿意讨论,从而互相学习,学会学习。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口算抢答,引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除法,口算抢答。
你用到了哪句口诀.为什么最后一个除法不能口算了?【设计意图:复习计算除法时都是通过乘法来计算的,并且引出今天学习内容,除数不是整十数。
】二、参观苗圃“(一)出示情境,引导观察。
老师带领学生们参观苗圃,请看数学信息:“花圃里有 154 盆牡丹花和 120 盆月季花”; “可以用牡丹花摆22 个小花坛”; “用18 盆月季花可以摆成三角形图案”。
1.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后,重点解决第一个问题“每个小花坛有多少盆牡丹花?”(1)学生列式154÷22,请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2)估一估这个算式的结果并说一说你估算的依据。
通过数轴给学生演示估算的过程。
(3)用竖式计算出结果。
(4)对比学生竖式中可能出现的情况。
【设计意图:从中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进一步落实新课程所大力提倡的学生必备的数学素养——估算能力。
】2.思考第二个问题“月季花可以摆几个三角形图案?还剩几盆?”活动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全班交流。
重点汇报你是如何试商的,哪种试商比较方便?通过学生讨论与交流,学生领悟到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试商时要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来试商。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交流——获得成功的探索过程。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6.2《参观苗圃》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参观苗圃》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二节的一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平面图形的认识,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本节课通过参观苗圃的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材通过实际的参观活动,让学生在实地观察中感受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平面图形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图形,学生可能还难以理解和把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从实际活动中抽象出图形的特征,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参观苗圃,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一些常见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的参观活动,观察和描述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参观活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平面图形,并观察和描述图形的特征。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从实际活动中抽象出图形的特征,建立清晰的空间观念。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
2.教学手段:实物模型、多媒体课件、学生分组讨论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参观苗圃:学生分组参观苗圃,观察和描述各种植物的形状、大小、位置等特征。
3.小组讨论:学生回到课堂上,分组讨论参观过程中观察到的图形特征,分享彼此的发现。
4.抽象概括:教师引导学生从实际活动中抽象出图形的特征,如三角形、四边形、圆形等。
5.巩固练习:学生进行一些有关平面图形的练习题,加深对图形特征的理解。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参观苗圃》
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参观苗圃》小学四年级数学课件:《参观苗圃》1教学目的: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方法,学会验算。
一、情境导入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平时,看书时间长了,眼睛觉得很累,但只要看看绿色的植物,就能消除眼睛的疲劳,给人以舒适的感觉。
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一块去参观苗圃,那里种有很多的绿色植物。
——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二、解决问题1.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植物,你现在了解到苗圃的基本情况了吗?学生汇报观察的收获。
2.你能根据收集到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作用?作用是什么?缺少这个信息能不能计算?——培养学生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分析“每种花的盆数相同”这个信息对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有没有作用让学生深刻感悟到只有盆数相同才能平均分。
3.你能列出算式吗?4.能估计一下答案吗?说说你是怎么估计的?估计这些答案有什么作用吗?5.用除法竖式你会吗?A先自己试一试。
B如果遇到困难你有二种求助方式:①求助课本②求助小组伙伴。
C小组交流你的成果。
D组际交流你们的计算方法,说清楚你们小组是怎么想的?可以上台板书你们的竖式。
——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求助——交流——获得成功的探索过程。
培养倾听、交流的学习习惯。
明确:试商的时候,把22当作20来试,把154看作是150,20×7=140,最接近150,所以商7。
6.请你来给园艺师帮帮忙: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下几盆花?——独立解决。
说说你的算法和想法。
你会验算吗?三、趣味练习今天同学们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并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学会了2位数的除法,下面咱们就来练一练,比一比,看你可以获得几?——说说你把除数当作几来试商?(一颗星)70÷31=、381÷54=、272÷28=、89÷22=B能填几?(二颗星)38×()<243、42×()<21361×()<441、59×()<481C森林医生(三颗星)64页第四题。
《参观苗圃》教学设计(通用8篇)
《参观苗圃》教学设计(通用8篇)《参观苗圃》篇1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备注:设计的红色字体为教学重点和评价语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绿色植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到了冬季,绿色植物的颜色逐渐的减少了,可是在我们的家乡哈尔滨就有这这样的生态园,它四季如春.今天老师就和同学们一块去参观苗圃,那里种有很多的绿色植物。
(播放影片,板书参观苗圃)二、解决问题1.欣赏了那么多漂亮的植物,影片观看完了。
能说说你有什么感受?了解到苗圃的基本情况了吗?(学生汇报观察的收获。
)看!讲解员叔叔正在给同学们热情的讲解着,你能根据信息提出一个除法问题吗?2.信息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回答)追问:如果也是求每种花各有多少盆?如何列式?(板书)154÷223. 你们从两个算式中能发现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除数不是整十数的除法(板书副标题)像154÷22 除数不是整十数4.估算培养:(1)说说你是怎么估计商是多少的?(2)为什么要看做20 来试商呢?(3) 用除法竖式计算你们会吗?先自己试一试好吗?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到如果遇到困难你有二种求助方式:①求助课本②求助小组伙伴。
完成任务请用座姿告诉我好吗?5 计算教学:(1)试商的7写在什么位上?为什么?(2)下一步是不是该用7乘20的积呢?为什么?(3)谁还能谈谈求商的方法?你能总结一下计算的方法吗?三、继续引入情境:1. 听说我们南岗小学的同学们也要去参观苗圃,工作人员将中心花坛用126盆花来布置,每个图案用18盆,请你估计一下可以组成几个图案?2.你们想不想自己独立解决这道,好!那就充分展示你们自我能力吧!四、趣味练习(采用题纸)今天同学们在参观苗圃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并自己探索解决了问题,学会了两位数的除法,解决一些趣味问题,有信心解决吗?第一练《技能pk》请在珍珠上选择正确的数字填入括号内,最大能填几38×( )<243 21×( )<19927×( )<287 59×( )<481第二练《独具慧眼》请仔细观察,能发现什么?第三练<实战演练>计算练习(1)你们有什么发现?(2)那我们怎样验算商是否正确呢?除数×商+余数=被除数五、全课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计算除数不是整十数的两位数的除法时,应该怎么样试商?试商时应该注意什么?《参观苗圃》教学设计篇2参观苗圃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名称四年级上册《参观苗圃》
科目数学年级四年教学时间1课时
学习者分析学生在三年级学过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以及前面有了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基础后学习本节的内容不是很吃力,对一些同学有一定困难的可能是试商方法还不是十分熟练,由于刚接触,试商速度慢,在教学时,让学生真正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探索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
2.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细心检查的习惯,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并能正确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
1. 让学生真正学会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2. 能够正确地计算除数是两位数除法
教学重点、
难点1.掌握试商方法。
2.引导学生初步掌握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资源主题图,卡片。
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1 (1)情境创设:同学们,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我们身边的花草树木都凋谢了。
可是苗圃里的花儿开得正艳,你们想去看一看吗?(想)可是想要参观苗圃需要有足够的勇气和智慧才能过关,请你大声的告诉老师你们是拥有勇气和智慧的勇士吗?(是)那我们就一起来参观苗圃吧!(师板书课题)小勇士们我们一起进入第一关:
(2)用竖式计算
75÷30= 620÷50= 720÷60=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计算,集体订正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时应注意什么。
)我们班的小勇士们真是聪明啊!可是下一关会不会这么容易呢?要加油啊,快来进入第二关:
(3)口答:下面的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30×()< 96 40×( )< 260 20×( )< 184 60×( )< 195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除数不是整十数,而是任意两位数,又该怎么样计算呢?今天开始我们就来解决出现在苗圃中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有信心学会吗?(有)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苗圃吧!)
教学活动21、出示“参观苗圃”的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师:根据这幅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指名回答)求“每种花各有多少盆?”应该怎样列式?指名回答,引导学生列式:154÷22=
师:怎么样计算出结果呢?
2、自主探索算法。
引导学生估计这个算式的结果,并集体交流估算的过程。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有:⑴因为22×10=220所以不到10盆;
⑵因为22×5=110所以比5盆多一些;
⑶因为140÷20=7所以大约是7盆左右。
师:刚才大家估计的都是一个近似数,那我们现在要用竖式计算出结果,你们会吗?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可以和同桌一起完成。
教师巡视,和学生进行交流,掌握学生的思维过程。
指名汇报计算过程,重点让学生说试商的过程,通过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把除数22看作20,把被除数154看作150进行试商的方法。
教学活动31、出示问题(1)园艺师要用120盆花布置广场,每个图案用18盆花,可以组成几个图案?还剩几盆花?
指名列式:120÷17=
师:谁能估算出这个算是的结果呢?(让学生先独立估算,并在小组内交流估算的方法。
)指名回答估算的过程及想法,只要学生说的合理,教师就要给予肯定。
学生可能出现的估算方法有:(1)因为18×5=90所以比5个图案要多;(2)因为18×6=108所以可能是6个;(3)因为120÷20=6所以可能是6个。
2、师:请同学们自己用竖式来计算一下120÷18的得数,验证谁估算的最准确。
(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于同桌交流比较,看谁估计的最接近准确数。
)指名汇报竖式计算的过程,重点让学生说试商的过程。
通过交流,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认识和理解把除数18看做10试商不方便,而把除数18看做20试商就会更准确。
3、交流验算的方法。
师:你怎么知道刚才计算的结果是正确的呢?你会验算吗?先让学生独立验算,然后在集体交流。
4、归纳算法:
让学生对比两个问题的计算过程,想一想,计算除数是任意两位数的除法,试商时,应该怎样算?(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指名回答,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如下:
除数是两位数,试商时,应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前两位比除数小就看前三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的上边。
当除数的个位是4或者比4小时,可用“四舍”法试商,当除数的个位数是5或者比5大时,可用“五入”法试商,即除数的十位数上加"1",去掉末尾的尾数,把除数当做整十数。
教学活动4三、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63页试一试
先让学生说一说把除数看做多少来试商,再让学生独立计算,指名板演。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个别辅导。
全班订正时,要让学生说出是怎样试商的。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为计算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应该怎样试商?试商时应该注意什么?(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