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语文之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doc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语言是人类交流、思考、表达的重要工具,文字是语言的重要表现形式。
小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的重要阶段,有助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语言意识和文字表达能力。
下面从三个方面简要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在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一、阅读理解能力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小学生获取知识文化、提高语言文字素养的基础。
阅读理解能力不仅涉及到识字、理解、分析、判断等方面,还要求学生掌握正确的思考方法和逻辑思维能力。
为此,语文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阅读教材内容,拓展课外读物,指导学生提出问题、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课后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思考、交流和总结,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写作能力写作是语文教学重要的一项任务,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小学生写作时,不仅要运用字词和句法等语言基本元素,还要关注文章的结构和语篇的连贯性。
教师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语言区别能力,让学生学会选择恰当的词语,增强语言的表现力;通过开展写作指导,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学会条理清晰;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学习好的写作风格,并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仿写,逐渐提高写作水平。
三、口语表达能力口语表达是语言文字能力的重要方面,包括说话的流利性、表达的准确性和语音语调等方面。
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帮助学生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例如,通过小组活动,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观点和经历,促进学生的交流;通过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通过游戏和访谈,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语言表达技能,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口语表达、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是综合性、系统性任务,需要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多角度来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更好地与人交流和思考。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020摘要:本文主要以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重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小学生语文实际学习情况为依据,首先分析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其次从组织学生理解,训练组词造句;循序渐进,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注重日常写作,训练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几个方面深入说明并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效措施,进一步强化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旨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效培养语文学科具备较强的工具性,教学的目标便是培养小学生基础语文技能,发展学生综合素养。
新课改条件下,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其不仅影响着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还决定着学生正确思想观念的形成效果,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结合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存在一定不足,主要是学生积累的知识有限,缺少对语言文字的运用经验,因此怎样在语文课堂上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需要教师高度重视。
一、小学语文教学现状1.一般形式。
小学时期的语文教育,重点任务便是培养学生基础识字能力和汉语的简单使用能力,同时在此时期学生应该将汉语的拼音以及汉字认知转变为简单词语的组织,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升。
此种教学形式的设置适应学生实际学习情况,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
2.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方式。
针对小学生来讲,学习为自主学习的模式,并且学习方式与学习习惯的管理影响到学生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所以在语文考试或者实际使用期间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时刻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管是上课之前还是上课之后,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选择,这也是新课改对语文教学提出的基础条件。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有效措施1.组织学生理解,训练组词造句。
小学生在识字学习中,基础要求便是通过拼音认读汉字,学习音序检字法以及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在课余时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陌生的字词记录在生字本上,记忆生字的音序、音节与结构,删除特殊的汉字,要自主进行组词造句,由此在预习的过程中会强化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浅谈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阅读教学的应然追求。
而文字的运用却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多关注学生对课文内容是否理解,而较少发挥语言文字的作用。
学生在阅读理解课文中,教师应该把教学的触角更多的指向语言文字运用层面,引领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准,体悟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彩,探寻语言文字表达的精妙,增长学生语言文字表达的智慧,在此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该从哪几个方面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从而有效升华学生的现实情感,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呢?一、借助诵读,感受文本内容,领悟语言文字的美感1.诵读中感受语言文字形式的美一篇新课文,教师先让学生听媒体设备的朗读录音,让其从整体上感受课文的美。
其次,整体个体朗读,学生可以掌握文章的语言、节奏、情感气势等。
一定程度上,学生在朗读中可以感受作者整篇文章的遣词用句和巧妙布局,更可以促进其对语言文字的了解。
2.运用准确的语言文字概括主要内容教师在课堂中对课文进行小结时,往往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一味的自己单方面传授。
其实,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提炼,要训练学生用准确精炼的语言文字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和作者的中心意思。
学生概括课文内容可详可略,可以有不同的理解。
长此以往,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能得到提高。
二、抓关键词句,体会字词作用,发现语言文字运用的奇妙小学中年级的阅读文章篇幅开始变长,而对篇幅相对较长的文章,教师不能面面俱到的把每一个词语、每句话都分析的透彻,而是有所选择地进行讲解。
著名教授王尚文说:“我们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建构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语文教学就是从语言文字出发,先解读文本内容,然后再反观其语言,在独特的语词、句式、段落、篇章布局中探秘、迁移,从而获得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如何培养小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作为一名从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的人民教师,我们都清楚地知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将“语文”定义为:“以口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又解释到:“‘语文’就是‘语言’,平常说的话就是口头语言,写在纸面上的就是书面语言。
”通过叶先生的定义,使我更加感触到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所具有的重要性。
再者,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同时又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具有深刻的人文意义。
因此,语文课程中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又具有必要性。
那么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自己要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培养以及自身语言文字的运用在课前充分备好课,仔细研读教材,重点放在挖掘课文中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激发点,从此处着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只有找好关键点、激发点和适当的表述方式,才能让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有所依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增长才会犹如有源之水,源源不断地得到增长。
但是拥有一双发现文中关键点和激发点的能力并非一蹴而就,这和一个语文教师的语文素养和教学经验分不开。
能够拥有一双发现文本中关键点、激发点的能力和完美的语言文字运用表达能力是语文教师一生努力追求的目标,也与语文教师一生的努力分不开。
二、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语言文字表达和运用的兴趣1.学会赏识学生、尊重学生。
当我们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孩子,并且真诚地表扬孩子,能够给孩子以无穷的动力。
而恶意的中伤和批评则会挫伤一个孩子表达和说的欲望。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很多问题都没有标准答案,学生的很多回答虽然有很多和你预设的不一样,但是他们的回答非常地富有创造性,要及时表扬和肯定。
2. 站在孩子的角度。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必备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素养,包括语言感知、语言表达、语言思维、文化传承等方面。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方法有以下几点:1、注重阅读阅读是提升学生语文能力的有效途径。
要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开展一些与阅读相关的活动,如读书角、读书会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慢慢地形成阅读的好习惯。
2、培养语感语感是指对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是学生掌握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培养学生的语感,可以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入手。
例如:通过点读机的朗读,培养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敏感度;通过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知和领悟能力;通过课堂讲解,“点拨”学生对语文表达的问题,并逐渐形成自主思考的能力。
3、激发兴趣要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通过课外阅读、文学作品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
4、提高综合素质一名语文好的学生不仅仅要掌握语言知识,还要具备较好的综合素质。
学生需要通过各种综合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信息处理能力、思维能力、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在使用语言时,能否准确、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意思,以及在理解和分析语言时的能力。
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注重口语训练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不仅仅体现在写作上,还体现在口语表达能力上。
要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定期进行英语角、演讲比赛、课堂即兴演讲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口语表达的快感。
2、注重写作训练语文作文是提高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
例如:通过写作例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写作文段落,让学生练习写作组织能力;通过写作文章,让学生全面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 浙 江 省缙 云 双溪 中 学 赵迎 阳
摘 要: 培 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教 学的基 本任务。语言文字运用能 力的培养 , 离不开听说读 写的训练。多角度 、 多层 面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并在实践
中加 以提 升 , 培 养 学 生运 用语 言 文 字能力 的重要 途 径 。 是
关 键 词 : 语 言不 可 。” 我们 教 师如 新课 程走 入 了 教 学 中 . 目标 是 : 学 生 爱 是 随便 可 以学 好 的 . 其 让 学 学, 越学 越 有 兴趣 。 习更 自主 , 而 学 得 快 乐 , 果 不在语 言上 花 大 气 力 , 生 确 实是 学 不 好语 文 学 从 学 得 扎实 , 文 素 养更 好 ! 语
上 什 么思 想性 、 文学 性 。
见 。 ” 代 学者 朱 熹 也 说 :大 抵 观 书 。 古 “ 须先 熟 读 ,
如何 培 养 学 生运 用 语 言 文 字 处 理 的能 力 . 说 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 , 然后可 以有得耳 。 读是 ”
起来容易 , 做起来却要 花大气 力。毛泽东同志早 理 解 的基 础 在< 反对党八股》 一文 中就说过 :语言这东西 不 “ 语 文教学 中 .我们 要培 养学 生好读书的 习
一
、
根据课程标 准、 教学需要 , 当调整课文篇 适
整 教 而 穷 的新 学 法 新 教 法 面前 迷 惑 了—— 自己 的 备 课 目: 体 把握 , 有 所 重 。不 为 分数 衡 量 学 生 , 以 “ 力 ” 自律 能 力 、 新 能 力 、 疑 能 力 、 五 ( 创 质 动手 不可谓不深入 . 自己 的 设 计 不 可 谓 不新 颖 。 自己 渐 为 “ ( 的媒体运用不可谓不先进 . 为什 么学生越听越无 能 力 、 进 能力 ) 评 判 尺 度 ,三 自” 自我 学 习 、 自我 提高 ) 为教 学 手 段 。 学 生作 为学 将 味 。 听 越 无 趣 , 语 文 当 成 了 “ 之 无 味 , 之 自我 训 练 、 越 把 食 弃 可惜 ” 的鸡 肋 呢 ? 叹语 文越 来 越 不好 教 了 。 大 当我 习的主体 。 老师作 为主导 , 通过启发 、 演示 , 让学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1.提供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创设丰富多样的语文教学场景,让学生
在不同的情境中接触和运用语言文字。
例如,组织课堂讨论、辩论赛、演
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和能力。
2.提高语文教学质量:针对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精心设计教学
内容和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多媒体技术、情境
教学等手段,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体验感,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
3.引导学生多读书:阅读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兴趣的文学作品,培养
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能力。
同时,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语感,丰富他们的语
言表达能力。
4.提供写作指导和机会:写作是语言文字运用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
可以针对学生的写作能力,提供针对性的写作指导和训练,引导学生掌握
写作技巧和方法。
同时,给予学生写作的机会和舞台,如参加作文比赛、
写作展览等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5.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教师可以通过规范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培养他们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
例如,注意正确使用语法、词汇,避免使
用粗俗的语言,注重语言文字的审美性等。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语言
文字运用的实践活动,如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表
达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需要全面、系统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活动。
通过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引导多读书、提供写作
指导和机会以及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习惯,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如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参考文献综述
如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的不断改革,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界和家长们关注的焦点。
语言文字是人与人沟通交流的重要方式,也是获取知识和表达思想的重要工具。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工作者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如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进行全面评估,并提出相关观点和理解。
一、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可以说,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的载体,是人类思想和情感的表现形式。
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仅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科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它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和综合能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表达观点、沟通交流,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竞争。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的策略1. 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认知水平要想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首先要提高他们的语言文字认知水平。
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学习,提高词汇量、阅读量和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通过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设计各种语言文字游戏和趣味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2. 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除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认知水平外,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感知、运用语言文字,例如组织语言文字表达比赛、举办朗诵比赛等。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语言文字的运用规律,提高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除了提高语言文字认知水平和注重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外,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也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讨论、辩论、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评价观点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语文是小学教育的重要学科之一,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授学生识字、识字和写字,更是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语言文字是人类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本文将从词语、句子、篇章等多个层面探讨这一问题。
一、培养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掌握了丰富的词汇是语文学习的首要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词语运用能力。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提高词语运用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课文朗读、课外读物推荐等方式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
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词语记忆游戏,比如词语接龙、词语拼图等,以活泼、形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记忆效果。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词语运用的练习,比如词语填空、词语搭配等,帮助学生熟练掌握词语的用法和搭配,提高词语的运用能力。
篇章是语言的组织形式,掌握了篇章运用能力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提高篇章运用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篇章阅读教学让学生多读一些经典的文章、故事,从中学习篇章的组织、表达和情感。
老师可以设计一些篇章写作的练习,比如让学生画出一幅图,然后根据图画进行篇章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用语能力和表达能力。
老师可以通过朗读、演讲等方式来锻炼学生的篇章表达能力,比如让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老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在学习中愉快地掌握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学生则要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勤奋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相信在师生共同努力下,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高。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化形式,也是人类最主要的表达方式。
它既是一种文字,也是一种言语,它可以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建立意义。
所以,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和语言能力的提高。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就需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言观念。
语言是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工具,是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重要方式。
而正确的语言观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根本。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意识,让他们认识到语言是用来表达思想、情感和意志的工具,是人类思维活动表达的工具。
只有建立了正确的语言观念,学生才能正确地对待语言文字,学会使用语言的技巧和方法。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需要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
语言文字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其中读写是非常重要的。
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读书体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通过阅读获得知识,提高语言文字水平。
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他们掌握表达思想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从而更好地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和建立意义。
只有在读写中不断积累经验和提高能力,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得到提升。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语文教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引路人和学习者的榜样。
在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怀和帮助,使学生能够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语言文字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语文教师还应该在学生个人发展和能力培养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和引导,促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和进步,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通过建立正确的语言观念、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得到语文教师的引导和指导,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能力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综合素质,包括语言文字的理解、运用、创
造等能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要注重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前提。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能力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
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的识字能力,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等。
可以通过设置课外阅读时间,
组织阅读活动,开展写作训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基础能力。
要注重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学生发展语文核心
素养的关键。
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
达能力。
可以通过设计情境、引导思考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通
过让学生参与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要注重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语文学科有兴趣,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可以通过设计多样化
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
也要注重学生对语
文学科的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培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在学习语文方面的成就和进步。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新形势下新课程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新课改,培养全面的人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我分别从转变教师的角色,培养学生的兴趣,增加阅读,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几大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语文素养、兴趣培养、阅读、学习习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在此形势下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的问题。
那么如何提高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呢?综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和贯彻新课标的要求我来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针对新课标的要求,如何在寓教于乐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首要的要做到老师角色的转变,伴随着教学理念的转变。
为此,要求教师本人要认真学习、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以往在语文教育活动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学生的学力和学习方式、忽视对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忽视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等等,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教育理念了,所以要求教师深刻学习语文教育的新理念,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应试教育等传统的教学模式应该摒弃了,教师的角色也应该彻底的改变,从所谓的师道尊严转变成学生的好伙伴。
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说过:真情交融不仅仅表现在师与生之间,而且表现在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的共鸣。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摘要】本文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性入手,探讨了如何通过教师的引领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和培养其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具体包括重视课堂互动与实践教学,注重阅读与写作训练,并提出了开展语言文字应用能力评价的方法。
最后总结了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策略和路径,并展望了未来学生语文发展的趋势。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于学生语文教育的重视,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培养、课堂互动、实践教学、阅读、写作训练、评价、策略、路径、未来发展、趋势1. 引言1.1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学生语文学习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文字理解能力、综合运用能力等。
这些素养不仅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也是学生今后发展的重要保障。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也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
语文学习不仅仅是对文字和语言的理解,更是对思维和逻辑的锻炼。
通过学习语文,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培养出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当今社会对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之一。
语言文字是人类交流和思想表达的工具,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术水平,也能加强学生与他人之间的沟通能力。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语言文字是学习的工具,良好的语言文字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积累的基础性知识、技能和能力,包括语言运用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文化素养等方面。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更在于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面对挑战。
首先,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是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的基石。
语言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在日常交往、听说读写等方面使用语言的能力。
与此同时,语言运用能力又可以细分为词汇积累、语法运用、语音语调等多方面内容。
在语言运用能力方面,需要学生多接触优秀的语文作品,对其中的语言表达进行分析和学习。
学生也要在各种实践中进行训练,使他们获得更多的语言使用机会,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
另外,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是在提高其语文核心素养方面不可缺少的一环。
阅读能力是指学生在阅读文字、图像、音像等各种形式下获取信息并加以利用的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积极参加各种阅读活动。
此外,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写作表达能力是指学生在书写、表达思想时能够准确、得体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提高学生写作表达能力的方法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自信心,鼓励学生多写作、多实践、多阅读,逐渐提高其写作能力。
而提高学生文化素养亦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
文化素养包括学生对人文、历史、生态、科技等众多方面的理解和认识。
学生要理解和掌握文化知识,需要在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和总结,通过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教师、家长共同配合完成。
学校要通过建立全面的语文教育课程,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授课的实践性与实际性,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真实语言实践机会;家长要积极配合学校和教师的工作,给予孩子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一、扩大学生的阅读量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阅读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理解能力。
学校应积极推行阅读教育,设置阅读课程,并鼓励学生阅读各类书籍,包括文学作品、科普读物、报刊杂志等。
学校还可以组织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体会,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二、加强语法和写作训练语法是语言文字运用的基础,学生需要掌握常见的语法规则和句子结构。
学校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语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语法知识。
也要加强写作训练,让学生通过写作锻炼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逻辑和组织能力。
三、开展课外活动学校可以开展各类语文活动,如朗诵比赛、作文比赛、演讲比赛等,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学校还可以邀请作家或文化人物来校进行讲座或座谈会,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学习机会。
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语文学习不能只注重语法和写作,还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校可以开设一些与语文相关的选修课,如文学欣赏、古代经典文化、写作技巧等,让学生了解更多的文化知识,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五、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学校应创设良好的语文学习环境,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进行学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校也要注重课堂纪律和学习氛围的建设,营造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提高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要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他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校、教师和家长都需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多种途径的丰富学习和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摘要:为了培养小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教师必须要在语文课堂上利用一切手段促使学生主动地去说和写,并且学会对自己的语言文字创作能够有更为深刻地认识,不断在反思之中有所强化;语文教学也要重视学法的传递,让学生尽快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语言学习不能局限在教材范围内,教师需要提供更为广泛的语言资源,形成语言积累的同时确保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阶段性逐步提高,形成熟练度最终建立语言核心素养。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观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对策核心素养理念要求学生具备更多元化的能力,促使小学生更好地成长。
本文分析了当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观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现状,提出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对策。
1.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观对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要求小学语文核心素养观的落实要求之中特别重视学生对于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培养,让语文课堂具有人文性、时代性、发展性、实用性等特征。
小学阶段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知识技能,情感素养,表达交流,写作创新,思考反思等多方面。
归纳起来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对汉语言的运用能力。
小学语文课堂让学生具备运用语言的能力就说明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丰富的人文素养,这有具备这两点才能够将阅读理解和个人的思想感悟整合起来,运用到语言表达和书面写作之中。
2.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现状2.1学生训练的机会太少小学语文教学中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小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获得的训练机会是太少了。
一般情况下,语文课堂上老师要分配时间去分析课文内容,让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所以给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机会就会变得很少,虽然也会给学生朗读、写作的时间,但是往往就是“走过场”,简单的几分钟就结束了任务,特别优秀的学生能够得到训练,其他学生就是跟随者。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摘要】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其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让他们能够理解和分析各种文本;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让他们能够清晰表达自己的思想;同时要加强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自信地与他人交流;还要引导学生积累词汇量,让他们能够丰富自己的表达方式;最后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阅读能力、写作技巧、口头表达能力、词汇量、批判性思维能力、未来发展、重要性。
1. 引言1.1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在于,语文素养是学生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其他学科和面对未来社会生活的基础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等。
一个具有良好语文素养的学生,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知识,还能更好地与他人交流,更好地处理复杂的问题和情境。
学生们通过学习语文,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知识,还可以培养自己的情感和审美情趣。
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语文学习,锻炼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问题。
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地提升语文素养,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学生们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文学习机会和资源,帮助他们全面发展语文素养,为未来的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1.2 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必要性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技能。
在当今社会,信息传递的方式多种多样,语言文字作为最基本的工具,是学生沟通、表达思想的主要方式。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语文是人类文明的灵魂,是思想和情感的表达方式,是文字和语言的载体。
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不仅是教育的责任,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今天,我们将探讨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其中语言表达能力是其中的核心。
学生要能够清晰、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要能够用准确的词语和语法结构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观察。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口头表达的训练,引导学生多说、多练、多思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关键。
学生要有广泛的阅读经验,要懂得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要能够理解和欣赏各种文学作品。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多读好书,多品味经典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规范意识和语言思维能力。
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也是思维的载体。
学生要能够正确地使用语言,要能够理解和分析语言的结构和语法规律,要能够发展自己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语言规范的教育,引导学生正确使用语言,提高他们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素养,培养他们的语言思维能力和判断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文化自信。
语文学习不仅是语言的学习,更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学生要能够了解和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要能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自信,要能够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个性。
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注重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了解和感悟文化,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和文化自信,培养他们的文化意识和文化素养。
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教育的使命,更是社会的责任。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和文化意识,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语文基础,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毕业论文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毕业论文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语文教育在承袭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实现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目标。
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育重要的任务之一。
本文将以此为论题,探讨如何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掌握语文基本知识、技能、方法和价值观念的综合表现。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语文阅读能力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环节,掌握好语文阅读技能,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理解文章中的内容。
从小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对于阅读材料,不仅要局限于语文教材,还可以扩展到其他方面的阅读,如新闻、文艺作品、科技类文章等,从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广阔的视野。
2.语文写作能力语文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精准地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能够提高语言表达和文字组织能力。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从小锻炼学生的写作习惯,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小作文的写作,从而掌握写作技巧。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多读名著、经典作品,让学生把好的写作风格融会贯通。
3.语文口语表达能力语文口语表达能力是学生综合语文能力的重要体现,口头表达能力好的学生,与人交流时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课文、评述课文和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简明扼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
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是指学生准确、恰当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际、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呢?1.培养语言文字的敏感性学生如果具有敏感的语言文字感觉,就能熟悉处理语言文字信息,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对语文学习的成果有益。
在教学中要把握时机,培养学生对用词、结构的感觉,增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度,从而提高学生语文修养和个人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语文之法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义如下:“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的“工具性”指的是语文课程具有实践性的特点,关注对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培养;这里的“人文性”指的是语文课程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感情熏陶感染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语文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将两者剥离或以先后顺序来处理,是相当普遍的,语文课堂中,重情感、轻语言的现象比比皆是。
如王荣生教授说:“存在于对课程与教学目标中的两个层面,现在被强行拆分为两样东西,而两样东西又不幸地呈现为对峙的态势。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现状是错误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必须与体会文本感情相结合,并且呈螺旋状上升。
而现阶段被忽视的语言文字表现形式,就是“工具性”,该以何种形式呈现在课堂中。
王教授又说:“被习惯于指涉为‘工具性’的东西,实际上也实施着‘思想’‘人文’‘道德’‘态度’的教育,而且这些往往还是比课文更强有力。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语文课应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存在的家,而用此语言说话写作的人则是这个家的守护者。
”语文教育是通过语言素养的培养实现的。
教学语文首先要把握语文的特质,按照语文的方法教语文、学语文。
1、 关注文本语言表现形式,教学实践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其前提是教师进行文本解读时应同时关注文本的语言表现形式和艺术表现形式。
卢梭说:“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之前,自己就必须造就成一个人,自己就必须是一个值得推崇的模范。
”在教学实践中,既要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又要引导其体会文本的人文内涵。
教师首先应该对文本有一个正确的解读。
语文教科书本身的容量很大,又讲究文质兼美,其语言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人文内容的丰富性,很值得教师研究探讨。
而文本解读时,关注文本中的语言变现形式可以从多个角度出发。
如关注文本整体编排结构、理解文本特有的写作手法、文本的细节处感悟语言的“一体两面”(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等。
闫学老师对古诗《风》的教学解读中,将感受诗歌的语言节奏和表现手法作为教学重点。
分析了三节诗歌的结构基本相同,属于并列关系。
后两节诗运用回环复沓的表现形式。
孙绍振老先生对于老舍作品《第一堂课》的解读关注了文章的情感特点。
“首先,是强烈的痛苦;其次,是说不出的痛苦。
”文章用了相当篇幅突出痛苦的特点。
其中最痛苦的是耻辱,“在全文中,作者把全部表现手段动员起来,”从多个方面进行渲染,写透了主人公内心的的惭愧和耻辱。
这篇文章“用一系列的感觉把一种痛苦的羞愧隐藏起来,而且所用的语言又是朴素的。
”根据每篇文本的特点,做出详细、精准的解读是我们教师走进课堂前必须完成的“作业”。
教学实践中,还要求我们将文本解读转化成教学策略,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
以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卖木雕的少年》为例,在进行第六自然段的文本解读时,我是这样理解的:作者在浏览许多木雕后,几只坐凳落入他的眼,细细审视着这些木雕作品,那娴熟的刀法把大象的表情刻画生动,象背上寸把厚的木桩沧桑、神秘。
这木雕集市中,“我”只在这摊点前看到令人砰然心动的作品。
此时,“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一个“捧”字,描写出作者对象墩的喜欢,不是“拿、抱、端、握”等等动作,就是小心翼翼地“捧”着,对应“爱不释手”这个词语,我们感受到作者是发自内心的喜欢。
此处细致的描写作者对木雕的喜爱,为下文不能把木雕带回国的遗憾埋下伏笔。
有了这样的理解,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我捧着象墩,仔细观赏,爱不释手。
正要掏钱购买的时候,我却犹豫了:我即将回国,要带的行李已经超重,怎么能再带上这沉甸甸的象墩子? ”1、 从哪些词语能够看到作者对象墩子的喜爱?“爱不释手”是什么意思?2、“捧”字还能换哪个词? 预设:拿、提、抱、举、端……3、用哪个好呢? 生:“捧”好,更加体会出作者的喜爱。
4、指导朗读。
读出“我”的喜欢。
这样的环节设计,不仅帮助学生理解文本中动词“捧”的合理运用,并且深层次体会文本背后蕴含的感情——我对象墩的喜爱之情。
这是细节处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表现形式,学习语言文字的合理运用。
2、 借助语境培养语用的能力1、 引导想象,感受语言情境课文描绘的情境就是教学情境,教学中一定要凭借语言文字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体会文本中丰富的内涵。
小学生易受暗示、想象力丰富。
教学中运用图画、音乐、语言的描述,引导学生走入生动的情境,脑海中呈现的画面是文字描述的画面,这样的想象有助于孩子对文本情境的体验、理解。
如教学《火烧云》一课中,“天空中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
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句中用大量形容颜色的词语描绘了火烧云色彩斑斓、变化多端的景色。
教学这个片段时,重点在于体会画面的美感。
为此,我是这样教学的:(1)轻读想象,描绘美景。
读了这段话,你脑海中呈现出怎样的画面?学生描述出美丽的景色。
(2)默读思考,深入文本。
根据学生的描述,老师追问:这壮美的火烧云颜色太漂亮了,我真想它画下来,你觉得能画吗?学生都认为不能,因为火烧云颜色太多了,变化太快了,画不下来。
随机学习描写颜色的词语,出示“红彤彤、金灿灿;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
”词语后,让学生把词语分类,读一读。
(3)模仿文本,拓展练习。
说说火烧云还有哪些颜色?学生在此基础上说出了“黄橙橙、灰蒙蒙、紫莹莹,半红半橙、半黄半紫,苹果红、玛瑙紫”等颜色。
(4)回归文本,感情朗读。
此时的天空真如一副绚丽的图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出示火烧云的图片,学生看到景色后,再回到文本,读读这段话,读出画面之美。
上述教学片断中,一开始学生凭借阅读教材,通过联想、想象等形象思维,以构筑火烧云的画面,使文中景活了起来,使语言文字变成活的画面,进而让学生谈所见。
让学生在语言文字——语言换面——语言文字的心理转换过程中加强语言情境的感受,为语言理解奠定基础。
随后,紧抓文本的语言表现形式——用不同结构词语描写颜色,让学生仿写创作,教学中引导了学生同时关注文本的语言表现形式与艺术形式,并在实践中运用语言文字。
2、 品读剖析,体味语言技巧从语文课程角度出发:“语文学科还担负着德育的任务,这是语文学科的思想性决定的。
”纵观一些文本,语言文字“工具性”中黏附着价值观。
教学中,要明确哪些是“黏附在‘知识、技能’上的‘价值观’。
” “语言文字、思想内容”不是相对、分割的。
在教学中是互相融合的。
用语言文字做工具理解思想,用思想做载体学习语言文字运用。
“语言文字——思想内容”的两个来回间,需要从语言文字入手真正走进文本的感情世界,调动学生的语言积累,使之产生自主的情感体验,在情感融入中感受语言的真谛,从而提高语言素养。
平时的教学中,仅仅靠学生感情朗读并不是品析感悟文本的最佳及唯一手段。
朗读前,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形式与语言内涵的联系探究,领悟语言规律,进而才能加深对情感的感悟。
文本中值得推敲商榷的东西很多,不同的文本引导学生理解的角度各不相同。
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技巧性的帮助学生同时学习语言技巧与文本情感两方面内容。
学习《七律 长征》“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句诗时,我采用合作、自主学习的模式。
诗句的意思比较难理解。
我是这样教学该句诗的:(1)自读质疑,自读质疑。
读读这句话,哪些词语你读不懂?提出你的疑问。
学生提出“逶迤、磅礴、腾细浪”等词语意思不知道。
接着教师提供相关词语注释,让学生自己试着解释诗意。
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小组讨论修正,补充诗意。
(2)交流汇报,促其误解汇报过程中,学生对诗意的理解并不准确。
一生说:“五座山岭弯弯曲曲,红军腾着细小的浪花。
”一生说:“五座山岭弯弯曲曲连绵不断,腾着小浪花。
”(3)分析词句,得出正解引导学生逐词理解, “五岭”指的是五座山,哪五座山?学生都知道是“越城岭、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
”这五座山。
再问:“这是五座山呀,山怎么能够腾起细小的浪花呢?”感悟后学生明白“这五座山连绵起伏就像是细小的浪花。
”(3)深入语境,升华感情新的疑问出现:这里明明是雄伟的山脉,怎么会像细小的浪花?这是谁的感觉?此时学生不仅说清楚诗意,而且体会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五座山弯弯曲曲连绵不断,在红军的眼里却像是细小的浪花。
”那么险峻山峰,红军却只把它当做细浪、泥丸。
学生在朗读时就能水到渠成地读出红军英勇无畏的感觉。
在上述的教学中,教学重难点是对诗句意思的理解,通过理解句子的意思感受红军长征的艰难险阻,进而体会红军对困难的蔑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教学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质疑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学,这是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交流过程中,帮助学生从理解字词意思开始,逐步感悟诗句表达的感情。
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时遇到困难,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解决这些难点。
本课的教学内容随着课堂实际随机生成。
但生成的内容依然紧紧围绕文本的语言文字及其表达思想。
3、细读升华,感悟语言意蕴从语言材料中获得语言信息,感悟语言意蕴,理解蕴含于语言文字中的意思、情感,培养学生语言感悟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完成这项任务,借助语言文字表达的魅力,带领学生深入研读文本,走进语言深处,引导其透过语言的理解,真切地体会语言深层的情感。
教学中,学生也许不能立刻准确的领会文本情感。
教师应带领他们停下来,走进文本,走进语言,细细品读,从而体会深层次的情感。
如王荣生教授说:“有意识地打断学生的自然阅读进程,在诗文关键处,让学生停下来,按旁批评点的指引进入相关的活动,由教材搀扶着,使学习变为有效的读写方法。
搀扶,意味着要学生改变原来的读法而学习一种新的读法,而新的读法则能使学生看到作品中蕴涵的——他们过去从来没有看到、如果不学习的话以后往往不会看到的意蕴。
”人教版第五册《风筝》一文中有这样一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句中村里人朴素的语言中包含着无尽的羡慕之情。
但学生理解不到。
为此,我是这样引导:(1)课始铺垫,帮助理解。
导入时,请学生齐读古诗《村居》。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随机理解“纸鸢”是什么?同时为下文体会村里人的羡慕之情埋下伏笔。
(2)初读句子,感受快乐。
请学生自由读读这句话,理解“翩翩飞舞”的含义。
学生体会到那只什么也不像的风筝就像色彩斑斓的蝴蝶翩翩飞舞,越飞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