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烟楼梯问加压送风系统超压与泄压的设计
防排烟系统中加压送风口设置的要求有哪些?
暖通知识防排烟系统中加压送风口设置的要求有哪些?加压送风口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除直灌式送风方式外,楼梯间宜每隔2~3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合用一个井道的剪刀楼梯应每层设一个常开式百叶送风口;2 前室、合用前室应每层设一个常闭式加压送风口,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联动开启火灾层的送风口。
当前室采用带启闭信号的常闭防火门时,可设常开式加压送风口;3 送风口的风速不宜大于7m/s;4 送风口不宜设置在被门挡住的部位。
室外排水管材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管材内壁应光滑,具有耐蚀和耐冲刷性。
(2)管材本身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受来自土壤及地面荷载的能力。
(3)管材应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
室外排水管材多采用非金属管。
常用的有混凝土管、钢筋混凝上管、排水铸铁管、硬质聚氯乙烯管、带釉面缸瓦管等,混凝士管管径超过400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常用于雨污水系统。
排放含酸碱性较强的污水可采用缸瓦管。
缸瓦管具有内壁光滑、较强的耐酸碱性能,但承压能力差,质脆易碎。
塑料管具有较强的耐蚀性、质轻、易于加工、施工方便,但应选择管壁较厚、刚度较大的管材。
施工时应保证管道的平直。
室外排水管材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管材内壁应光滑,具有耐蚀和耐冲刷性。
(1).(2)管材本身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受来自土壤及地面荷载的能力。
(3)管材应具有一定的抗渗能力。
室外排水管材多采用非金属管。
常用的有混凝土管、钢筋混凝上管、排水铸铁管、硬质聚氯乙烯管、带釉面缸瓦管等,混凝士管管径超过400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管,常用于雨污水系统。
排放含酸碱性较强的污水可采用缸瓦管。
缸瓦管具有内壁光滑、较强的耐酸碱性能,但承压能力差,质脆易碎。
塑料管具有较强的耐蚀性、质轻、易于加工、施工方便,但应选择管壁较厚、刚度较大的管材。
施工时应保证管道的平直。
室外排水管材应满足以下几点要求:(1)管材内壁应光滑,具有耐蚀和耐冲刷性。
(2)管材本身应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承受来自土壤及地面荷载的能力。
地上地下共用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
地上地下共用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的设计探讨摘要结合实际工程中遇到的问题,地上与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防烟楼梯间,按照建筑物防火分隔的要求,需要在通往地下室的楼梯间设置防火门。
根据《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0.9第5条规定:地上与地下部分在同一位置的防烟楼梯间需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时,加压送风系统宜分别设置。
但是由于某些原因,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有困难时,地上地下部分防烟楼梯间可以合用送风井。
本文介绍了地上与地下部分共用防烟楼梯间时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方案,供设计人员参考。
关键词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独立送风风井合用1引言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1]6.2.8条规定:地下室或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当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应在首层与地下或半地下层的出入口处,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乙级的防火门隔开,并应有明显标志。
因此,防烟楼梯间的地上地下被防火门分隔成两个互不通气的空间,按照一个防烟楼梯间的方法设计上下部分合用的加压送风系统在此已经不能满足楼梯间的防烟要求。
例如,当地上部分发生火灾时,加压送风量一部分分流到地下室,致使地上部分的风量减少。
而当地下部分发生火灾时,加压送风量的绝大部分分流到地上空间,致使地下部分的风量很少,无法满足防烟楼梯间的风量要求。
2加压送风系统分别设置[2]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加压送风系统分别设置,如图一。
地下部分层数较少,为减少加压送风口的面积,地下部分宜每层设置加压送风口(以下不再赘述)。
加压送风口采用常开型风口,送风机出口处设置止回阀,防止空气倒灌。
当地上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中心开启地上部分的加压送风机;当地下发生火灾时,由消防控制室开启地下部分的加压送风机。
由于此系统地上与地下部分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故火灾时,上下部分的送风系统互不影响,各送风口的送风量比较均匀,且均满足规范规定的防烟要求。
图一3 加压送风系统合用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不具备分别设置加压送风系统条件时,可合用加压送风井。
浅谈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防排烟设计_孙瑜
・建筑水暖・浅谈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防排烟设计孙 瑜1,姜杰文2(青岛沿海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摘要: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设计,宜采用自然排烟或加压送风的方式。
本文介绍了各方式的特点及适用场合,并就地上与地下分别为防烟楼梯间时加压送风系统设计及注意的问题做简单总结,以期使防排烟设计更为合理有效,保证火灾时人员的安全疏散。
关键词: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自然排烟;加压送风中图分类号:TU99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362(2013)12-0079-01引言在各类火灾事故中,大部分人员并非被火烧伤,而是由于烟气窒息、中毒,不能安全疏散才导致伤亡,而高层建筑中的防烟楼梯间及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都是建筑着火时最重要的疏散通道,对这些部位进行合理有效的防排烟设计对保证人员安全疏散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本文主要就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设计进行讨论。
1 防烟楼梯间防排烟采用方式及适用场合高层建筑中防烟楼梯间的防排烟设计宜采用以下方式:1.1 自然排烟防烟楼梯间可利用可开启的外窗或阳台、凹廊等自然排烟。
这种方式的排烟效果会受风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其构造简单、经济,火灾时不受电源中断的影响,平时还可兼做换气用。
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技术条件及管理水平,宜优先采用。
此方式不适用于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
1.2 加压送风对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使其保持正压,阻止烟气侵入。
这种方式防烟效果好,能够保证人员疏散和扑救的需要,不受环境条件限制。
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居住建筑及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应采用加压送风的方式。
2 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风量确定及系统设计根据《高规》第6.2.8条规定,所有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间均分成上下两段,形成两个独立的楼梯间。
2.1 加压送风量的确定地下部分满足封闭楼梯间要求时,只需考虑地上部分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
高层建筑前室和楼梯间加压送风防超压设计的一种新思路
制加 压 送风 正压 值
图2 2采 用 旁 通 阀控 建 筑 物 各 层 前 室 及
4 小 结
本 文重 点 介绍 的定 风量 消 防加 压 送 风 专用 风 机 专利 有 望 解决 消 防 排 烟
安装费用增多 , 同时设备故障概率也相应增加。
间的压 强 恒定 为设 计值 。 构 形式 已经 申请实用 新型专利 。在遵守 《 高层 民用建 筑设计 防火规 范 参 考 文献 : 1 】 全国勘察设计注册共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专业考试复 习教材( 第二版 ) G B 5 0 0 4 5 — 9 5 》 ( 2 0 0 5 版) 相关条文的前提下 , 定风量消防加压送风专用风机可 【 2 0 0 6 采用相对简易的办法准确控制送人楼梯 间或前室( 合用前室 ) 风量 , 从源头避 中国建筑 工 业 出版 社 , 免楼 梯 间或前 室 ( 合 用前 室 ) 出现 超压 状况 的可 能性 。 【 2 1 建 筑防排 烟及 暖 通 空调 防 火设 计 ( 0 7 K1 0 3 — 1 ) . 中 国标 准 建筑设 计 研 究 院 出
1 前 言
当 高层 建 筑 防烟前 室 或 楼 梯 间按 现行 防火 规 范要 求 无法 满 足 自然 排 烟
计师的控制设计环节, 并且具有安装方便 、 控制简单可靠 、 费用较少等诸多优点。
条件时 , 应设置加压送风系统保证前室与楼梯间火灾时室内为正压。加压送 风机 额 定风 量按 规范 选取 或 者计 算得 出 , 风 压按 照最 不 利 点( 最远 点 ) 风 口送 风要求设计。以防烟前室的控制方式为例 : 火灾时着火楼层及其上下层前室 的三个电动送风口在火灾控制中心作用下开启。当着火楼层靠近风机时, 管 道 沿程 阻力 损失 较小 , 风量 将 沿风 机性 能 曲线增 加 】 。如不 采 取 防超 压 措旋 , 部分 距 离送 风 机 较近 的前 室 ( 合用 前 室 ) 有可 能 出 现送 风 量 太大 引 起 室 内空 气压力超过规范允许值 , 情节严重时可能导致楼梯间或者前室( 合用前室) 的 防 火 门打开 困难 、 影 响人员 逃 生 。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
2013年7月总第217期陕西建筑23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李延平 李 斌(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 710048 西安)摘 要:本文针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进行防排烟时,设计者针对经常会采用和争论的系统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设计系统形式及解决方案,供设计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 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防排烟方式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防排烟方式已得到了广泛应用。
针对目前在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其风口设置、经常会采用的系统形式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最合理的系统形式及设计时应注意的几点问题,供设计者进行参考。
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其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优先采用自然排烟方式。
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不能满足《高规》8.2.2的开窗面积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部位的设置详见《高规》8.3.1的条文解释第二条表17。
1.针对目前层数不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当防烟楼梯间不能满足自然排烟条件,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加压送风系统及其风口设置常见的几种情况进行分析探讨:1.1对于无地下室的防烟楼梯间,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仅设置一套系统,其风量及风压需满足《高规》8.3.2的要求。
1.2对于有地下室的防烟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地上、地下分为两个防火分区。
其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分三种情况进行分析:第一,地上、地下分别采用一套加压送风系统,地下部分设置一个自垂百叶风口,地上部分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自垂百叶风口,每一套加压送风系统均应满足《高规》风量及风压的要求。
第二,地上、地下合用一套加压送风系统,地下部分设置一个自垂百叶风口,地上部分每隔二至三层设一个自垂百叶风口,其加压系统风道及其风机风量均需按地上、地下两个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量之和进行计算。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预测卷(四)及答案解析
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预测卷(四)一、单项选择题(共 80 题,每题 1 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1、原油提取汽油、柴油后的剩余重质油,其特点是分子量大、黏度高,且含有一定水分。
当发生燃烧时,会产生沸溢和喷溅现象,下列不属于沸溢必要条件的是()(A)黏度较大(B)含有水垫层(C)含有乳化水(D)相对密度大2、衡量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的最直接的指标是饱和蒸汽压,由于饱和蒸汽压很难测定,通常使用闪点来确定可燃液体的火灾危险性,关于可燃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闪点是指遇明火能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B)闪点一定低于燃点(C)液体均具有闪燃现象,闪点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D)除闪点外,燃点也是液体火灾危险性的重要指标,燃点越低的液体,越易燃烧3、关于爆炸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爆炸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B)爆炸是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巨大的能量(C)爆炸具有连续性(D)爆炸的破坏性来自于压力突变4、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可分为: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熏烟燃烧,下列各组物质,燃烧形式相同的是()(A)松香和硫磺(B)煤和焦炭(C)铜和钾(D)木材和木炭5、下列不属于火势蔓延方式的是()(A)热辐射(B)热传导(C)热对流(D)热扩散6、水喷雾灭火系统,喷出的水滴吸收火场热气流的热量,进而气化成水蒸汽,当水蒸汽浓度达到空气的 35%时,燃烧一般就会停止,这种灭火机理是()(A)冷却(B)窒息(C)乳化(D)隔离7、关于粉尘爆炸条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必须有足够能量的引火源(B)惰性气体的含量会影响粉尘爆炸(C)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D)粉尘都能爆炸8、下列()不属于衡量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A)爆炸上限(B)自燃点(C)爆炸浓度(D)爆炸下限9、空气中悬浮有柴油(闪点 60℃)雾滴的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属于()(A)甲(B)乙(C)丙(D)乙或甲10、下列和一氧化碳压缩机房火灾危险性不相同的是()(A)高锰酸钾厂房(B)活性炭制造及再生厂房(C)赛璐珞厂房(D)松针油精制部位厂房11、某单层木质家具厂房建筑面积 1200 ㎡,其内设有全封闭喷漆间建筑面积 240 ㎡,该喷漆间保持负压作业,且设有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则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A)甲(B)乙(C)丙(D)丁12、阻燃纸就是将阻燃剂与其它填料一起添加到纸浆中去,然后制成具有阻燃性能的纸。
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措施的技术探讨
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措施的技术探讨
防烟楼梯间是建筑物中的重要逃生通道,为了确保在火灾发生时楼梯间内的烟雾无法渗入,机械加压送风防烟措施被广泛采用。
下面是对这一技术措施的技术探讨:
1. 加压送风原理: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通过给楼梯间引入新鲜空气并保持正压状态,阻止火灾烟雾进入楼梯间。
系统一般由风机、送风管道、防火阀门和控制系统组成。
风机产生足够的风压将新鲜空气送入楼梯间,防火阀门在火灾发生时自动关闭,防止烟雾进入楼梯间。
2. 风压控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需要严格控制风压,以保持楼梯间的正压状态。
通过风机控制策略和风量调节装置,可以根据楼梯间的尺寸和密闭性调整送风量和风压,确保正压差远超火灾烟气压力,使烟气无法渗入。
3. 电源备份:机械送风系统需设置备用电源以应对电力中断情况。
备用电源可以是蓄电池系统或发电机组,以确保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始终保持运行状态。
4. 自动控制系统: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一般配备自动控制系统,通过感烟探测器或火灾报警系统,可以实现烟雾探测、火灾报警和自动开启系统的功能。
控制系统还可以与建筑消防控制中心联动,实现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
5. 维护与测试: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可靠性关键取决于定期维护和测试。
系统应按照制造商的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性能稳定。
定期测试系统的工作情况,包括风机、防火阀门、自动控制系统等的功能测试和性能验证。
需要注意的是,机械加压送。
建筑防烟计算(楼梯间加压送风)
楼梯间高度及形式楼梯间24m以下加压送风形式楼梯间门截面面积Ak(㎡)门洞断面风速v(m/s)楼层数量N1楼梯间送风量L1(m³/s) 3.1512 6.3前室送风量L1(m³/s)独立前室不送风楼梯间疏散门的总面积A1(㎡)Ag为前室疏散门的总面积(㎡)v3.15 3.15 1.2N1:设计疏散门开启的楼层数量公式:楼梯间各层疏散门形式双扇门疏散门数量1疏散门高(m) 2.1疏散门宽(m)1.5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A(㎡)计算漏风量的平均压力差△P(pa)指数n0.0372122漏风疏散门的数量N2漏风总量L2(m³/s)20.266427519加压楼梯间的总门数(层数)N1楼层数上的总门数N2422单个送风阀门的面积Af(㎡)漏风阀门的数量N3漏风总量L3(m³/s)独立前室不送风1独立前室不送风楼层数4对楼梯间L1(m³/s或m³/h)对前室L1(m³/s或m³/h)L2(m³/s或m³/h)L3(m³/s或m³/h)6.3独立前室不送风0.266427519独立前室不送风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Lj(公式计算)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s(公式计算)23639.13907独立前室不送风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Lj(规范限定)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s(规范限定)楼梯间负责系统高度(m)前室负责系统高度(m)按计算按计算15.315.3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Lj(计算)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s(计算)23639.13907独立前室不送风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量Lj(设计)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s(设计)28366.96688独立前室不送风公式:L3: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m³/s)L2: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m³/s)A:每个疏散门的有效漏风面积,注:疏散门的门缝宽度取0.002-0.004m△P:当开起门洞风速为0.7m/s时,取值6pa△P:当开起门洞风速为1m/s时,取值12pa△P:当开起门洞风速为1.2m/s时,取值17paN2:楼梯间采用常开风口,取值为计算公式为下:公式:未开启的常闭送风阀的漏风总量L3N3:漏风阀门的数量,前室采用常闭风口取值如下:公式:楼梯间或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量L1: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m³/s)门开启时,规定风速值下其他门缝漏风总量L2楼梯间及前室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量计算(地上楼梯间)门开启时,达到规定风速值所需的送风量L1Ak:一层内开启门的截面面积(㎡),对于住宅楼梯前室,可按一个门的面积取值。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防烟系统设计中的一般规定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防烟系统设计中的一般规定3.1.4建筑地下部分的防烟楼梯间前室及消防电梯前室,当无自然通风条件或自然通风不符合要求时,应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1.5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50m的公共建筑、工业建筑和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100m的住宅建筑,当采用独立前室且其仅有一个门与走道或房间相通时,可仅在楼梯间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当独立前室有多个门时,楼梯间、独立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当采用合用前室时,楼梯间、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3. 当采用剪刀楼梯时,其两个楼梯间及其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独立设置。
(3.1.5 本条对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如何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做出规定。
根据气体流动规律,防烟楼梯间及前室之间必须形成压力梯度才能有效地阻止烟气,如将两者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合设一个管道甚至一个系统,很难保证压力差的形成,所以一般情况下在楼梯间、前室分别加压送风。
当前室为独立前室时,因其漏风泄压较少,可以采用仅在楼梯间送风,而前室不送风的方式,也能保证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楼梯间——前室——走道)形成压力梯度。
当采用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时,机械加压送风的楼梯间溢出的空气会通过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的其他开口或缝隙而流失,无法保证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和走道之间压力梯度,不能有效地防止烟气的侵入,此时楼梯间、共用前室或合用前室应分别独立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
对于剪刀楼梯无论是公共建筑还是住宅建筑,为了保证两部楼梯的加压送风系统不至于在火灾发生时同时失效,其两部楼梯间和前室、合用前室的机械加压送风系统(风机、风道、风口)应分别独立设置,两部楼梯间也要独立设置风机和风道、风口。
本条第2、3款是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3.1.6封闭楼梯间应采用自然通风系统,不能满足自然通风条件的封闭楼梯间,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高层建筑裙楼加压送风的防排烟系统设计
行比较, 在遵守现行规范和保证消防需求的前提下, 来保证门洞 风速所需加压风量不会与实际相差太多, 建议增设余压阀。■
参考文献: [1]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2005 年版)( GB50045- 95) . 中 国计划出版社. [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06) . 中国计划出版社. [3] 采暖通风设计手册.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生了一种常见的现象: 架空层或裙楼以上的塔楼部分根据规范 为 6 720 m 3/h, 通过计算得出的加压送风量远远小于规范 的 要
可以采用自然防排烟, 而以下必须设置机械防排烟系统, 但是由 求。依 据 规 范 8.3.2 的 规 定 : 当 计 算 值 和 本 表( 表 8.3.2- 1) 不 一
下, 按 防 烟 楼 梯 间 的 门 为 2.0×1.6 m 考 虑 , 如 图 1, 为 一 个 典 型 在门为单扇 2×0.8 m 时, 所需的加压风量为 3.73 m 3/s , 即为 13
的防烟楼梯间的平面图。
440 m 3/h。由上可以看出, 依据规范所套用的风量在第一种情况
此 时 设 计 人 员 常 常 套 用 的 加 压 风 量 为 27 000 m 3/h ( 双 扇 时基本符合, 第二种情况又偏大 30% 左右。
一致时, 应按两者中较大值确定。”在实际运用中, 设计人员普遍
在消防防烟楼梯间仅仅只有一层时, 情况更加会增加变数。
不 计 算 , 而 是 直 接 套 用 表 中 的 数 据 。 由 于 表 8.3.2- 1 至 表 仍然以上图为例, 防烟楼梯间可以采用自然排烟, 而前室不具备
8.3.2- 4 中只规定了 <20 层和 20 ̄ 32 层两种状况, 如果直接套 自然排烟的条件, 根据规范必须进行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根据
【设计】楼梯间及电梯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系统设计
【关键字】设计楼梯间及电梯合用前室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一、设计依据2. 压差法计算公式:0.827f P 1/b *3600*1.25其中:P----门窗两侧的压差值,取25~50Pa;b----指数,对于门缝较大漏风面积取2,窗缝取1.6;0.827—计算常数;1.25---不严密处附加系数;f---门、窗缝隙的计算漏风总面积,m2。
3. 风速法计算公式:L=nFv (1+b)/a*3600其中:F---每个门的开启面积,m2v---开启门洞处的平均风速,取0.6~1.0m/s;a---背压系数,根据加压间密封程度取0.6~1.0;b---漏风附加率,取0.1~0.2;n---同时开启门的计算数量,当建筑物为20层以下时取2,当建筑物为20层及其以上时取3。
2、计算结果1.CT1~3楼,31层,前室外窗自然排烟,剪刀楼梯间900×2000单扇门。
参加压送风控制风量表20~32层取值为35000~40000m3/h,一扇单门乘以0.75,则风量范围应为26250~30000m3/h间。
剪刀楼梯间合用一个风道,风量按两座楼梯计算,风量为28000×2=56000 (m3/h),风道竖井风速取14.5m/s,送风竖井截面尺寸应为:1.1M2。
2. CT4~CT6楼,31层,前室900×2000单扇门两扇,1100×2000电梯门两扇。
楼梯间利用外窗自然排烟。
参加压送风控制风量表,20~32层取值为28000~32000m3/h,当有两个或以上出入口时其风量应乘以1.50~1.75系数,两扇单门乘以1.60,则风量范围应为44800~51200m3/h。
取加压送风量50000m3/h,风道竖井风速取14.5m/s,送风竖井截面尺寸应为:1.0M2。
3.RT1楼(OPT1),15层,合用前室1200*2000一樘双扇门,1200×2000电梯门一扇。
楼梯间利用外窗自然排烟。
高层建筑消防配套加压送风防烟系统设计
前室开 门与否的影响,更有利于这些楼层的防烟效果。 但是 ,如果在送风前楼梯 间、前室 的防火门处于关闭状 态 ,一旦送风则室内的压 力会骤然升高 ,走廊至前室门的开 启将受到直接影响 ,因此在每层前室都需要装配泄压阀。如
除考虑加压送 风量 的计 算中以上 因素外 ,还应考虑热压 作用对加压送风量 的影 响。另外 ,北 方地 区室外温度降低时
加 压 风量 就 需要 增加 ,而 且 建筑 楼层 越 高 ,增加 的幅度 越 大。
疏散安全和及时扑救的要求,国内、外高层建筑 设计 中被 广 泛采纳使用的是加压 送风防烟 系统 ,这种防烟方式系统保护 下 的防烟楼梯间与前室 ( 合用前室 )的安全 系数大大提高。 接下来对加压送风防烟 系统设计 中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 1排烟系统的了解 . 首先我们 要 明确 自然 情况 下排烟所 需要 的条件 :首先
计时计 算确定 的加压送风量不应小于 《 高层 民用建筑设计防
楼梯间是建筑 内人员紧急疏散 的唯一安全通道 ,而消 防队员
火规范 》所规定的数值 。每层都 需要设立一个前室常 闭式加
压 送 风 口。 当 火灾 发 生 时 ,烟 感 器 一 旦探 测到 火灾 发 生 ,就
进行扑救火灾的主要运输工具是消防 电梯。 目前 ,为了达 到
高层建筇消 防配窖力 压 口 送风防烟系统设计
■ 朱 永 江
机 械 排 烟 、 自然 排烟 、机 械 加 压 送 风 防 烟 三种 排 烟 方式 组 成 了高层 建筑 防排 烟 方式 。 当高 层 建筑 遇 到 火 灾 时 ,防烟
建筑防火设计中关于加压送风方面应
建筑防火设计中关于加压送风方面应摘要:本文重点介绍了在建筑防火设计中在加压送风方面是如何进行应用的,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建筑防火;加压送风;应用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尤其是高层建筑的推广,防火设计问题越来越值得人们的关注,其中在防火设计中加压送风应用方面我国也取得了不错的成就,下面我就来详细的阐述下。
1关于建筑加压送风问题1.1防烟楼梯间及前室的正压送风工作原理在高层建筑中,使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以便阻止烟气流向前室及楼梯间,或者说,当非加压区开向加压区的门关闭(或敞开)时,由于两侧有一定的压力差(或门洞处存在一般与烟气扩散方向相反的空气流),使走道内烟气无法进人前室及楼梯间。
1.2开门情况的分析用加压送风达到正压防烟的重要问题是向楼梯间和前室送多少风量才能满足防烟要求?为了确定这一风量问题,我们首先看看火灾时各层开门的情况。
火灾发生时,由于受灾人员疏散活动,正压防烟楼梯间的某些门总是要打开的,对于一幢楼层数为n的高层建筑来说,在某一瞬间所有楼层的楼梯间门、前室门都同时处于开启状态的机率是极小的,但某些楼层的前一道门、后一道门或两道门同时处于开启状态的情况则是存在的,我们将火灾时同时开门的楼层数记为m。
火灾时,开门机率最大的楼层是着火层,其次是火灾层的上一层和下一层;另外,楼梯间底层的门由于成为二层以上受灾人员疏散的必经出口,也会长时间处于开启状态。
但这并不意味着,同时开启的楼层仅仅局限于这些楼层。
所以,m值的物理意义是代表火灾时可能同时开门的楼层数。
一般来说,随着楼层数n的增大,同时开门的楼层数m也相应增大。
在这里无法精确推算出m 值,只能按经验做出适当规定,同时对于m的取值各国不同。
根据国外资料,结合我国人口众多的特点,国内有些专家建议,当n小于15,取m=1;n=16一20,取m=2:n=21一32,取m=3;n>32分段设计。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防排烟设计的几个问题摘要:介绍了高层建筑加压送风防排烟的特点,讨论了加压送风压力和风量的设计计算方法,提出了泄压途径,送风和运行方式等设计要点。
关键词:高层建筑加压送风防、排烟设计0 概述国内外火灾的调查资料表明,大型建筑物火灾中所发生的大量伤亡事故,首先是由于物质燃烧时所产生的烟气所致,而不是一般地由于火焰和热量直接烫伤人体所造成的。
因此,对于现代高层建筑,在消防方面,除了应有必要的烟火检测、报警讯号、自动喷淋等消防措施外,还必须设置控制和防止烟气蔓延的措施。
高层建筑每一个水平防火分区根据人员疏散流程,是从第一安全地带(走廊)第二安全地带(楼梯间前室)第三安全地带(疏散楼梯)室外的过程。
前室起着一个临时避难场所和堵截烟气的“桥头堡”的作用。
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是高层建筑消防设计的关键部位。
采取安全合理的防排烟措施,对于人员的安全疏散,消防人员的顺利展开工作,减少火灾伤亡事故,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加压送风防排烟方式是向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前室或合用前室加压送风以造成一定的压力差,防止烟气侵入这些疏散道。
机械加压送风防排烟方式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的特点:1)防烟楼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保持一定正压,避免了烟气侵入这些区间,为火灾时的人员疏散和消防人员的扑灭提供了安全地带;2)由于采用了这种防烟方式时,走道或房间均设有排烟设施,这样就产生了一种有利的气流分布形式,气流由正压前室流向非正压间,一方面减缓了火灾的蔓延扩大,另一方面,由于人流的疏散方向与烟气流动方向相反,减少了烟气对人的危害;3)防烟方式较为简单,投资较省,操作方便,安全可靠。
因此,这种防烟方式有很快的发展,美国、加拿大、西欧等国家有近20年的经验,普遍认为是防止着火区烟气蔓延的有效方法之一,在我国也成为越来越被设计人员重视的一种防烟方式。
1、加压送风的压力分析1.1加压送风系统的压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楼梯间压力应高于前室压力,前室压力高于走廊或室内压力,这是考虑正压防烟系统的基本原理。
浅谈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设计
浅谈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设计在《建筑防排烟系统技术规范》3.1.6条中规定,地下室、半地下室楼梯间与地上部分楼梯间均需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时,宜分别独立设置。
当与地上部分的楼梯间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的加压送风量,相加后作为共用加压送风系统风量,且应采取有效措施满足地上、地下的送风量的要求。
现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建筑方案一般均采用共用防烟楼梯间的形式,且按规范要求在首层与地下室外入口处设置了耐火极限不低于 2.00h的隔墙和防火门将上下隔开,防排烟加压送风量应为防烟楼梯间地上与地下部分相加总和,对于高层建筑地下室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量会严重不足,存在着安全隐患,此时加压送风系统如何设置,规范中并无相应条文规定,本文对地上、地下共用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方案进行了简单总结和分析。
拟就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讨,改进和完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一、共用防烟楼梯间防烟设计存在的问题在高层建筑设计中,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地上、地下共用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根据最新防排烟技术规范要求,当与地上部分的楼梯间共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应分别计算地上、地下的加压送风量,相加后作为共用加压送风系统风量,加压送风机仍选用一台,置于屋顶,加压送风竖风道仍为地上、地下共用送风烟道,根据建筑专业要求地上与地下防烟楼梯间有一道防火门的存在。
如果没有那道防火门,地下室与地上层防烟楼梯间设计成一个加压送风系统,不存在任何问题,而有了那道防火门,再设计成一个加压送风系统就产生了问题:当地下层着火时,所有送风口均开启送风,绝大部分风量均送至地上层防烟楼梯间,当仅地下一层时,地下防烟楼梯间仅1个风口送风,送风量严重不足,远达不到规范中要求的25000m3/h(前室不送风)或16000m3/h(楼梯间与前室分别送风);当地上层着火时,所有送风口均开启送风,由于地下防烟楼梯间所设风口亦开启送风,故地上层防烟楼梯间送风量亦显不足,也难以符合规范规定的送风量;当地下层与地上层同时着火时,所有送风口开启送风,地下防烟楼梯间仅1个风口送风,送风量严重不足,地上部分送风量也显不足,上下均达不到规范规定的风量要求。
浅析超高层防烟剪刀楼梯问的正压送风设计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gbzkjbl200905003.aspx 授权使用:西南交通大学(wfxnjtdx),授权号:1e8d3c19-32bf-4629-bf63-9ea000d7ca4f
下载时间:2011年3月8日
相似文献(1条)
1.期刊论文 田桂花.张鸣辰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影响因素探讨 -消防科学与技术2004,23(6)
分析了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余压的影响因素,包括风机选型不当、剪刀楼梯间送风口设置不合理、正压送风系统未设楼梯间压差调节装置、超过 32层的高层建筑未分段设置送风系统、前室送风口的开启控制不合理、前室送风口关闭不严密、防烟楼梯间送风口选型不合理、送风竖井的有效截面积 被占用、加压送风竖井表面粗糙、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火门门的缝隙过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在消防系统施工和检测中注意避免和发 现所涉及的问题.
文章编号:1009-914X(2009)03(-)-0003-'01
一、■筑■况 天津津门公寓为一类高层,地上四十一层,地下四层.地上建筑面积 约为10万平方米,分为左右对称的两个部分,建筑高度为I 40m。其中 四十一层部分建筑设有一个防烟剪刀楼梯间.按照‘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 火规范》GB 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8.3.1.1条规定应 设置机械加压送风设施。本人在设计中关于正压送风的风量计算、系统设 置、系统控制等方面有几点体会.也与几位老师讨论过,下面简单论述 一下。请诸位设计师及专业老师批评指教。 =、同■与体会 (一)正压送风的分段设计 ‘高规》8.3.3条规定,层致超过j十二层的高层建筑,其送风系 统及送风量应分段设计。本建筑在十二层及二十七层分别设有避难层.结 合这一点,将地上部分楼梯问的正压送风分为三段,第一段~至十二层、 第二段十三至二十七层以及第三段二十八至四十一层,每段担负十二至十 五层的正压送风任务,正压送风风机分别设在两个避难层及屋面上,风机 从上往下送风.地下部分共四层。单独设置正压送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