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无声处见演变——记婚姻档案背后的故事
程开甲的百岁人生——于无声处听惊雷
38益 寿长寿林苑2019.02翟天东程开甲的百岁人生——于无声处听惊雷披甲铸盾只为国1918年8月3日,程开甲出生在江苏吴江盛泽镇一个经营纸张生意的“徽商”家庭。
祖父程敬斋最大的愿望就是期望家里能出一个读书做官的人,因此为其取了一个“开甲”的名字,意即“登科及第”。
后来的成长轨迹证明,程开甲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
1937年,程开甲以优异成绩考取浙江大学物理系的“公费生”。
在这所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誉为“东方剑桥”的大学里,程开甲接受了束星北、王淦昌、陈建功和苏步青4位教授严格的数理学习训练和科学精神的训练。
1946年8月,程开甲赴英国爱丁堡大学留学,成为物理学大师波恩教授的学生。
1948年,程开甲被授予爱丁堡大学博士学位。
在玻恩的推荐下,英国皇家化学工业研究所以年薪750英镑的优厚待遇聘请程开甲担任研究员。
这是一份很优渥的工作,如果就这样干下去,程开甲不仅能享受到很高的待遇,甚至在学术上也能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王沪宁宣读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的决定》。
决定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于敏等100名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
当念到“程开甲”这个名字的时候,大屏幕上只是出现了他的相片。
在此一个月前的11月17日,这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程开甲,在301医院病逝,享年101岁。
程开甲,在这个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对于不关心时事的人,或者不是国防与物理学的爱好者来说,这仍然是个陌生的名字,名气比不上那些人气小生,即使在23位“两弹一星元勋”里也不及钱学森、邓稼先般耳熟能详。
直到近几年,他的事迹才渐渐被大众得知。
他是我国核武器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我国核试验科学技术体系的创建者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获得者,是曾经核试验基地副司令员,是中国当之无愧的“核司令”。
史海(唐闻生、王海容)
两位常伴毛泽东左右至今未嫁的神秘女性文革期间,在毛泽东的所有外事活动中,始终有两名女人伴随他身边,见证了中国与世界风云变迁。
然而,当年叱咤风云,至今依然未嫁的两名神秘女人,中国人不一定全然知晓。
本文摘自网络,作者佚名。
毛泽东与王海容、唐闻生。
唐闻生:可竞选美国总统的中国美女外交官。
唐闻生是新中国的第一位联合国副秘书长唐明照的大“千金”。
她的母亲张希先女士曾是燕京大学未名湖畔“最漂亮的姑娘”(斯诺夫人语)。
唐闻生诞生在纽约布鲁克林区一家普通的产科医院,所以,1971年,唐闻生接待第一次秘密踏上中国国土的基辛格博士时,基辛格调侃她“可以竞选美国总统”。
1943年3月,唐闻生出生在美国纽约。
1950年深秋,当随父母回到未曾谋面的故国的时候,唐闻生还只是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
1962年仲夏,唐闻生告别师大女附中,以优异成绩考入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进入新中国第三代外交官的“摇篮”后,唐闻生的英语潜力得到超常的发挥。
唐闻生用3年时间就读完了5年全部课程:在一、三年级各跳了一级,让众多师生刮目相看。
早在60年代中期,周恩来总理和跟随自己10余年的第一任英语译员冀朝铸多次到北京外国语学院物色高级翻译人才,在地处京郊的“北外”校园一眼就看中了活泼可爱的英语系高材生唐闻生。
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1965年暮春时分,浑身洋溢着少女青春风采的唐闻生,迈着轻捷的步伐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分配在教育司翻译处英文组。
不出数年,唐闻生便脱颖而出,成为冀朝铸之后中国外交界最优秀的英语译员。
唐闻生一口漂亮流利的美国东部口音的英语,使她轻松自如地从跟随周恩来总理17年之久的冀朝铸手中接过了“接力棒”。
唐闻生的译技以及她天真可爱的活泼性格,给来访的外国贵宾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1966年7月,毛泽东离开北京,南下武汉三镇。
7月9日,在北京参加亚非作家会议的53个国家、地区的代表以及5个国家组织的观察员,联袂南下来到中南重镇武汉,恭候毛泽东的召见。
于无声处觅春雷——记呼伦贝尔市档案史志局局长初建伟
局 工 作 , 久 这 种 选 择 就 成 为 了 现 实 , 市 档 案 不 原 史 志 局 一 位 副 局 长 到 政 研 室 工 作 , 建 伟 则 到 档 初
1 0
E—mah as @2 3nt id yh 6 . e
二 、 现 从 研 究 服 务 型 干 部 到 决 策 践 行 者 的 实
角 色转换
现 工 作 的兴 奋 点 , 立 起 自己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的 追 树 求 目标 , 且 要 善 于 调 动 一 切 可 行 办 法 去 实 现 目 并 标 , 中的最高 境界是 乐此 不疲 。 其
任 , 委 最初 考 核 意 向是 留在 政 研 室 , 任 政 研 市 接
了 上 级 领 导 缩 头 缩 脑 , 其 他 部 门 协 调 办 事 畏 首 与
畏脚 , “口将 言 而 嗫 嚅 , 将 近 而 趑 趄 ”, 展 工 作 足 开 找 不 到 兴 奋 点 , 作 陷 入 被 动 应 付 局 面 , 乏 生 工 缺
走 出 来 。他 不 论 是 在 局 班 子 会 、 内 全 体 职 工 大 局
会 , 是 全 市 局 f ) 会 议 上 , 大 家 也 是 对 自 己 还 馆 长 对
利 用 中心 实体 化 运作 、 现 农村 牧 区村 级 组织 普 实 遍 建 档 、 进 民 营 企 业 建 档 的 速 度 与 质 量 和 全 力 推 抓 好 市 本 级 重 点 建 设 项 目档 案 工 作 等 五 项 重 点
市 委下 发 的工 作 规划 , 推 动全 市 档 案工 作健 康 对 快 速 发 展 起 到 了 重 要 作 用 , 证 了 这 些 重 点 工 作 保 具体 落 实 。到 2 1 0 0年 末 , 规 划 ” “ 中提 到 的 重 点 工 作 已 全 部 实 现 , 中农 村 牧 区 村 级 组 织 建 档 工 作 其 提前 两年 完成 。
春风贺喜无言语 排比花枝满杏园——通州区于家务乡村级档案工作侧记
57
任 档 案 员 。 从 创 ” 检 查 的市 、 区领 导 , 更 是 对 他 们 的工 作 给 予 了高 度 的 2 0 0 4年 组 建 村 级 评 价 。 档 案 员 队 伍 到 目前 , 全 乡只 有 三 个 村 调 整 、 更 换 过 档 案
相 对 于 其 他 乡镇 , 于 家务 乡 的经 济 基 础 在 通 州 区 是
提高 : 由此 不难 看 出 , 经济 基 础 并不 是 决 定一 切 的 关键 因 素, 档案工作开展的出色不出色、 成 绩 显著 不 显 著 , 关 键 是 在于 领 导 的 重视 、 措 施 的到 位 、 档 案 人 员对 于 责任 的担
当。
员, 队伍 的稳 定 , 确 实 保 证 了工 作 的 连续 性 、 工作 成 果 的 较 为 薄 弱 的 , 但 是 这 并没 有影 响他 们 档 案 工 作 的开 展 与 巩 固和 不断 发 展 。
段 完成 。这片地 区将搬 迁居 民 1 0 5 0 户, 腾退 房 的经营面积来说 话 , 有力地化 解 了拆 迁的矛盾 屋 面积 8 . 5 万平 方米 。 焦点, 为拆 迁工 作 争取 了时 间 , 有 力 地 支持 了 区
在拆迁过程 中, 根 据相关政策规定 , 企业 、 域环 境 治理 工 作 , 为改善 老城 区风 貌 、 构 建和谐 个 体 工 商户 经 营用 房拆 迁补偿 除正 常补 贴外 还 社会 做 出了贡 献 。 需要 依 据 经 营 面积补 偿 停 产停 损 失 。 而经 作者单位
: 北京 市 工 商局
营 面积 的认 定成 为拆 迁部 门和 商 户之 间 争论 的
须、 三 不能 ” 原则 :
“
一
格 级标 准工 作 , 到2 0 1 1 年 底全 部完成 , 而 于 家 务 乡 在
XXX的故事杂交水稻之父XXX的励志故事
XXX的故事杂交水稻之父XXX的励志故事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位XXX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
这个被冠名为XXX的奇迹让中国人看到生的希望,也让世界人民远离饥饿。
这位喂饱我们肚皮的农民老大哥就是杂交水稻之父--XXX。
从战乱中的逃难娃成为享誉世界的科学巨人,XXX带给我们的是一个充满智慧和奇迹的传奇故事。
颠沛磨难初长成,投身学农志坚定XXX的年代,正值日寇的铁蹄践踏中国。
年幼的他随父母四处迁徙,尝尽逃难的艰辛。
火光冲天、尸横遍野的悲惨景象让XXX从小就懂了一个道理:弱肉强食。
从那时起,他树立了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决心。
因为兴趣所在,他在大学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学农。
面对贫穷落后的农村,他更加坚定了信心,立志改造农村,为农民做实事。
大学期间,他阅读了国内外多种中外文农业科技杂志,对学术孜孜以求。
年轻学子XXX对权势巨子学者并不盲从,他常把搜罗到的各国学术书籍细致研究,去感悟、去分析,末了得出本人的结论。
他始终坚信吸收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靠理性来判断其价值,这在当时已显出一个青年人的大胆思辨和成年人思维的缜密老练。
躬身XXX不改,杂友谊缘定终身大学毕业,踌躇满志的他阔别了繁华的都会,挑选了偏僻的湘西乡村。
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
烈日当空,农民在榕树下歇息,XXX依然头顶烈日,在田里劳作。
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灵感一现,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
然而,XXX的设想与传统的典范遗传学观点相悖,许多权势巨子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四周充斥着反对声以至嘲笑声。
但他在反复思考、探索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
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餐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下午4点摆布才回。
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
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连常年扎在水田里的农民都自叹不如。
于无声处观后感
《于无声处》是一部谍战剧,说的是80年代我国军工企业202厂在研发新技术的时候,遭到国外间谍的渗透,国安局为了破获间谍案,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那个年代的人们为了国家的安全和机密不外泄做出的牺牲和努力。
马东是国安局派到202厂的侦查员,在工作中他喜欢上了冯舒雅,而陈其乾是冯舒雅爸爸的得意学生,他也喜欢冯舒雅。
马东和陈其乾又住在一个宿舍楼里,他们就住对面屋。
陈其乾平日喜欢看《福尔摩索侦探记》他常常用侦探的手段观察着他身边的每一个值得他怀疑的人。
他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机床的数据常常出问题,别人都不知道为什么,而他用一个侦探的眼光,盯上了同一个部门的一个工程师,当时陈其乾还是一个助工。
他认为那个姓张的工程师就是为了自己要争当副主任,所以用改动数据来给他制造麻烦,让他的工作中总不断地出错,他不仅仅怀疑还自己搜集证据,然后写信给国安局。
也正因为他的报告,使得国安局很快把外国间谍策反的工程师抓住了。
陈其乾非常喜欢冯舒雅,他为了给冯舒雅买一台双卡录音机,到处借钱,结果被间谍组织发现,以让他翻译医学文章和编密码给他很高的报酬,让他进入了间谍组织的圈套。
冯舒雅同样爱上了马东,但由于国安的纪律,马东不能跟冯舒雅建立恋爱关系,陈其乾如愿地跟冯舒雅结婚了。
在陈其乾拍到了设计图纸不肯给间谍组织的时候,发生了车祸,据鉴定,陈其乾死于那场车祸。
冯舒雅发现自己怀孕了,马东此时因为案子已经结了,要求组织批准跟冯舒雅结婚。
最后组织决定,马东离开国安调入202厂继续在保卫科工作。
这样,马东跟冯舒雅结婚了。
他们跟儿子马承志还有舒雅的父亲,一家人过着快乐的生活。
20多年后,陈其乾突然回到了家乡,是以一个公司聘请的外国专家的身份回来的,而冯舒雅的儿子也在这时候跟女朋友一起从美国回来了。
在承志找工作的过程中,陈其乾录用了他,而且像当年的间谍组织用的手法一样,用高薪让承志一步步地进入了间谍组织的圈套。
当陈其乾发现了承志是自己儿子的时候,他内心仅存的一点良知让他在危难中救出了被绑架的承志,而且在间谍组织要求承志去交接他们盗窃到了202厂技术芯片的时候,陈其乾替他去了。
与少将军官一起走过的日子——百岁老人傅梅生的爱情故事
⊙ 口述:傅梅生 整理:耶雅亿待到谈婚论嫁时,亲朋都充满了担忧。
许多亲友都说外地人靠不住,更可况是个四海为家的军官。
炎武告诉我他早就失去了母亲,并且愿意为我在浙江终老此生。
看到炎武忠厚老实,并且愿意为我在娘家买房置地,家人最终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我心里也非常感动,愿意终身以诚对待炎武。
我从未想过要嫁入豪门,只想寻个老实人携手到老。
我没有想到炎武有一天会成为少将军官,更没有想到自己婚后的人生会随着历史的浪潮跌宕起伏……教官妻子的生活其实很平淡1933年正月,我们在杭州天香楼饭店举办了订婚仪式。
接着,炎武拿出1000块银元,在我的故乡建德蒋家畈建造了西式楼房一栋。
是年12月26日,我们在西湖边的湖山堂举办了婚礼,并在上帝面前盟约,愿意一生一世持守婚约。
婚礼之后,我们在湖滨三公园拍下了这张照片,我一直将它珍藏到今天。
照片上的我身穿旗袍,手挎皮包,卷发披肩……一副雍容华贵的摸年已满百的我,喜欢在夏日的午后,于庭院的阴凉处酌一杯清茶,透过杯口那层袅袅而起的薄雾,便不知不觉地陷入一种无际的遐思之中……小楼的邂逅和回眸,定下了一生的姻缘1931年,18岁的我结束了杭州广济护校严谨的医学教育,进入浙江省立杭州缫丝厂医务室工作。
这是杭州首屈一指的好单位,许多人羡慕我那一个月35块银元(一年后升为45块)的工资。
然而我的生活依旧低调而节省,我始终牢记着母亲的话:“女孩子一定要念书,一定要有一门手艺,不能靠夫家。
”我的朋友屠冰如住在西浣纱路,周末她常邀我同住作伴。
冰如楼下住着一户四川人家,他们的朋友徐炎武常常来他家玩耍过夜。
好几次,我去冰如家时,都看到徐炎武。
听说他是黄埔军校第6期的毕业生,正在之江大学做军训教官。
没想到,小楼门口无意的邂逅和回眸,竟定下了我一生的姻缘。
这个朴实寡言的四川军人就这样走入了我的生命。
——百岁老人傅梅生的爱情故事吃的是粗茶淡饭,家务亲手操持,作风与当时的官太太、阔小姐全然不同……走过近百年不平淡的岁月,却甘守最平淡的生活。
天翻地覆六十年(孟凡生回忆录45)离婚潮中三岁坐监
天翻地覆六十年(孟凡生回忆录45)第四章我的婴幼儿时期(上部)家庭状况第三节离婚潮中三岁坐监听说过三虚岁的小孩子进监狱吗?有人说一定是小说《红岩》中的小萝卜头吧。
可我说我这里说的不是他,而是我自己,是随我母亲一起进的拘留所,原因是我母亲撕毁了县政府的离婚判决书。
事件发生在1950年,当时我三虚岁,大概已过两周半岁,也就是刚记事的时候。
1911年辛亥革命后的中华民国有没有《婚姻法》我不知道,只知道那时国家没有婚姻登记制度和政府发给的“结婚证”。
而且那时期是允许纳妾的,一些大官或大富豪一妻一妾或一妻多妾,都是合法的。
蓟县农村的大财主,有的人就是既有年貌相当的“大老婆”,也有年轻貌美的“小老婆”。
1950年新中国试行新婚姻法,实行彻底的一夫一妻制,禁止纳妾,原有妻妾二人以上的,只能保留一个,多余的要办理离婚手续,允许另嫁他人。
同时提倡婚姻自由,对过去父母包办的婚姻,夫妻感情不和的允许离婚。
这一下,在外边工作的党政干部中就形成了一股离婚小高潮。
客观上看,共产党的党政军干部实行供给制,只管吃穿没有工资,也没有探亲假,许多人只身参加革命,家属还在“敌占区”,长期不能回家与老婆孩子团聚,夫妻之间日益疏远。
主观上看那些留在农村的家庭妇女的思想意识,与那些在外面工作的革命干部的思想意识肯定有很大差距。
因此,新的婚姻法实施后,许多人都以家里的结发妻子是封建包办婚姻,夫妻之间感情不和为理由,把原来的妻子“休了”。
如那时蓟县县委书记王耑、县长陈修正都与农村的妻子离婚了,与外边工作的女干部结了婚。
听说这种现象很多,名义上是使这些男人摆脱了封建婚姻的枷锁,实际上苦害了那些丈夫外出革命,妻子在家操劳的农村妇女。
那时离婚的手续简单,只要外边的干部给当地县政府(那时县里没有法院)来一封信,要求离婚。
政府立刻就判决离婚,也不征求家属和女方的意见,更没有开庭审理的程序。
那时我父亲在通县专属公安处工作,他也是给蓟县县政府寄来一封要求离婚的信,县政府就判决我父亲和我母亲离婚了。
邬显庭 艰苦岁月铸忠诚 峥嵘往事示後人
前事不忘,後事之师能享有今日安定富足的生活是由无数前辈的经历与奋?y组成邬显庭先生早年的岁月因战??的硝??而蒙上了阴霾也造就他对祖国忠贞的决心那段让人难以忘怀的往事是过去严峻的考验是现在幸福的参照是未来对後辈的引导是爱国的赤子之心之承传与发扬延续父亲的爱国情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邬显庭先生出生在江浙地区,家中兄弟姐妹四人,他排行老大,因此懂事较早,有着家中长子应有的责任。
他也早早地意识到,那个年代是中国最糟糕的历史阶段之一:“当时国内很多东西都不能自主生产,需要依赖进口。
一根火柴,要买瑞典的,谓之‘洋火’;一颗铁钉,要购买英国进口的‘洋钉’,可以说什麽工业都没有。
”此时的中国,百废待兴,但人们仍心怀希望,在艰辛的环境中顽强地生活着,他们期待人生的契机,国家的转机。
就如邬显庭先生的父亲邬志豪,从一个旧时地位低下,被人呼来喝去的学徒,通过一步一步勤勤恳恳的拼搏,十五岁就开始从奉化乡下到上海,在一家故衣店中开始做学徒生涯。
经过五年多艰辛的学习,到二十二岁在英租界南京路开一家属於自己的故衣店,五年多的学徒生涯为他开创了一个终生的事业,也使他感染到肺结核病,这个病魔不但缠着他终生,传染了在他身边每一个亲人,最後也夺去父亲的生命,後来,这位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举家搬到上海,在开启新生活之?n,也积极开展联络同乡的工作。
回忆父亲,邬显庭先生自豪的说:“他当时是上海宁波同乡会的会长!”战??年代的中国时局动荡,国家四分五裂,政府腐败,国力极弱,欧美日本等国家纷纷从他们在华的租借地继续入侵中国的地方,延伸他们的势力范围,内忧外患的局势下中国政府危如累卵。
1937年“八?一三”事变爆发,疯狂的日本军国主义从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基地加快了侵略中国的脚步,三个月後,上海沦陷。
生活在此地的邬显庭先生以及家人也被?匀肓苏??的漩涡。
邬显庭先生回忆说:我妈妈有一个弟弟住在上海,一天晚上,国民党抓壮丁的人找上门。
这些人一入门口,就是问男丁的生肖探出了真实年纪,拉去军营。
档案背后的故事(二)
机电兵船档案2019.3JIDIANBINGCHUANDANGAN兰台纵横六、一汽建厂与建厂纪念日一提起一汽在哪年建厂,人们似乎会毫不犹豫地说出:1953年7月15日。
严格意义上说,这一天是一汽建厂纪念日,而不是建厂日。
1953年7月15日这一天也被定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
7月15日是一汽建厂纪念日,但不是工厂成立日。
依照法律,公司成立日期以工商营业执照为准。
工商营业执照标志企业法人的确立。
建国初期,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内设有中央外资企业管理局和中央私营企业管理局,职责很明确,管理对象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1953年两局合并,改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而一汽的成立早于1953年。
“一五”时期由苏联援建的一百多个项目是由国家确定的,没有经历先注册再成立企业这一程序。
那么,企业成立日期以什么为准?最具参照意义的是厂长任命、工厂成立和印信的启用。
1952年4月19日,重工业部任命郭力为长春汽车厂(一汽)厂长。
7月2日,汽车工业筹备组下发(52)汽密字26号文通知,决定在长春成立“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六五二厂(一汽代号)。
”8月19日,一汽以(52)汽临密字第2号文通知,“中央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六五二厂正式成立,并启用印信。
”11月18日,长春市委组织部通知,上级批准成立中共六五二厂工作委员会,郭力任书记,胡云芳、钟国安、李俊武、薛振东、魏琪为委员,钟国安为办公室主任。
1953年7月15日,一汽隆重举行动工奠基典礼。
参加奠基典礼的有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林枫,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东北总工会主席张维桢以及地方党委、政府、驻军、群众团体代表和各机关干部等。
厂长饶斌致开幕词,林枫副主席、黄敬部长等讲话,建厂工人代表表了决心,一汽党委书记顾循宣读了大会致毛主席书。
6名青年共产党员将刻有毛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白玉基石放在厂区中心广场。
万名建设者在一匹红绸上签名表决心,一汽正式动工兴建。
考古夫妻的离婚之旅-作文
考古夫妻的离婚之旅考古夫妻的离婚之旅冯学周和倪珍是一对夫妻,他们都是考古队员,主要科目是史前人类。
他们一年到头几乎都在野外生活,七八年过去了,冯学周渐渐忍受不了这种生活,回到城里当了一名历史讲师。
自然而然地,两人的婚姻出现了危机。
今年年初,冯学周给倪珍打了电话,他提出离婚,倪珍答应了。
冯学周新的意中人名叫范冰莹,是物理系的一名讲师。
冯学周写了离婚协议书,和范冰莹驱车花了大半天时间,来到倪珍在野外的工作点——文家山史前人类发掘现场。
这里也是冯学周曾经工作过的地方,当年正是他在这里发现了一枚史前人类的牙齿化石,经过鉴定属于距今三万年前,这一发现引起了考古队的兴趣,因此在这里驻扎下来。
两三年过去了,考古队并没有进一步的收获,倪珍他们还是不愿放弃。
坚信在这一带能够有新发现。
冯学周和倪珍约定在集市见面。
因为连日暴雨,集市上泥泞不堪,冯学周一边给倪珍打电话一边慢慢开车寻找,终于见到了倪珍的那辆现代越野车。
但就在这时,如注暴雨凌空而下,天地间顷刻变成了一个白亮亮的水世界。
冯学周叫范冰莹在车里等着,自己则把离婚协议书放到防水的户外衣服里;来到了倪珍的车里。
倪珍冷冷地看了看他,问:你这么着急于什么?有新欢了?毕竟夫妻一场。
倪珍多少有些醋意。
当她知道范冰莹也来了的时候,含讥带讽地说:原来是找到更嫩的了。
冯学周向她解释,自己之所以离婚并不是因为这个,话还没有说完,倪珍的手机响了,电话是她的同事打来的,冯学周在她身旁也清晰地听见,说是他们发现了一块像是石器的东西。
倪珍挂了电话以后,冯学周非常兴奋,问:你怎么不问清楚,到底是新石器还是旧石器?我回去就知道了。
倪珍说,你要跟我回去吗?冯学周虽然有些心动,但想到范冰莹便面露犹豫。
倪珍见状,冷哼一声,关上了车门,立即发动车子走了。
冯学周悻悻地回到自己的车上,范冰莹问:她签了吗?冯学周这才想起这件最重要的事情还没有办,只好发动车,沿着上山的路追过去。
一直到了考古队的驻地才见到浑身湿淋淋的倪珍,她正站在门口拿着一块石头贪婪地看着。
离婚8年又复婚,一对耄耋老人诠释爱情最美的样子
芳华相逢:“你是我的唯一。
”肖建武祖籍湖南,15岁离家当兵,19岁调往武汉某空军部队工作。
回长沙探亲时,他在朋友聚会上结识了比他小两岁的徐燕君。
徐燕君来自东北,在长沙长大,唯一的哥哥是一名烈士,因此对一身戎装的肖建武感觉十分亲切。
在肖建武眼里,徐燕君目光纯净,令人心生怜爱。
两人聊得很投机,聚会结束后相约通信联系。
之后6年,两人书信不断。
后来徐燕君去了北京,在一家棉纺厂上班。
两人一南一北,仍保持着一周写一封甚至两封信的频率。
1959年,肖建武25岁了。
生日当天,他鼓足勇气在信中问徐燕君:“我今天25岁了。
与你相识6年,咱们这关系?”徐燕君回信:“一切听你的,你说是什么关系就什么关系。
”肖建武回信,只有一句话:“你是我的唯一。
”不到一个月,徐燕君从北京赶往肖建武所在的郑州服务基地,在部队领导和战友的祝福声中与肖建武举行了简朴的婚礼。
婚后两人仍然两地分居,但距离不能阻隔两颗相爱的心,丈夫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绿色邮筒串起两人无尽的思念,纸短情长,信末那句简短的承诺“你是我的唯一”,成了二人爱情信念的灯塔。
只要有假期,徐燕君便带上大包小包的土特产,不辞舟车劳顿,追随着爱人工作调动的步伐,前往部队探亲。
妻子的支持给了肖建武极大的激励。
无论被调到哪个营地,他都把工作做得十分出色,夫妻俩也总是被人称赞为模范夫妻,徐燕君更是多次被评为“军嫂标兵”。
归期不定,聚少离多,很多战友因为爱人无法忍受长期两地分居,婚姻遭遇波折,甚至被迫与爱人分手。
肖建武工作地点多次变更,从湖南到河南,从河南到青海,从青海到云南,天涯海角随时待命。
有战友暗暗替肖建武担心,但他们等来的却是肖建武接二连三做爸爸的好消息。
徐燕君始终留在北京,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孩子。
她从未要求肖建武转业,总是宽慰他:“你尽心尽力为国家,我管好小家责无旁贷。
”小儿子两岁多时,没有大人陪护,眼睛不慎被石灰烧伤,导致弱视影响了学业,让夫妻俩都很愧疚。
即便如此,徐燕君也没有张口要求丈夫转业。
于无声处见真情
于无声处见真情作者:代巍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7年第11期汉字的魅力不仅在于它的博大精深,更在于它的意蕴丰厚、精简用省,像《岳阳楼记》中的“静影沉璧”,像西湖十景“曲院风荷”“柳浪闻莺”等的命名,真是言简意赅,寥寥几个字就能让人遐想无尽、境界全出。
长春版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选录了谈歌的短篇小说《绝品》,其中的神态描写就是这样。
鲁迅说:“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
”所谓神态是专指人的脸部表情,描写时要使用表示面部表情、神色态度的词语,这种刻画^物的方法就叫做神态描写。
好的神态描写不仅可以突显人物的个性,使^物形象栩栩如生,还能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绝品》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三位有着强烈民族责任感的典型人物形象,在他们身上体现了以自觉维系中华文化为己任的优秀品质。
这篇小说在刻画人物上的细腻传神、简捷到位、精准贴切,读来让人回肠荡气,影响深远……常先生和刘三爷关系甚笃,常先生推荐的字画,刘三爷一概买进,且从不砍价。
一天常先生说话前“左右看看”,可见常先生谨慎万分,这次给他推荐好画不同寻常。
而三爷是保定的富户,常先生推荐的东西他也向来不还价,可是从“倒吸一口气,就有些口软”的描写来看,不是吝啬之人的三爷,都“口软”了,足见这“三千大洋”的价码之高。
所以,三爷回到家让妻子马氏准备钱的时候,“马氏听得呆了”,这一反应就是意料之中了,她也无法接受这么大价钱的宝贝。
这目瞪口呆的样子就为“绝品”做好了蓄势,同时有力地为下文鉴定画的真伪和常先生的牺牲做好了铺垫,大大地吊足了读者的胃口。
后来常先生失踪,店被抄。
人说常先生是江洋大盗,犯了重案时,“三爷听过,无动于衷”。
好个“无动于衷”!什么都不用说,什么都不用信,多年的交情,三爷当然信得过常先生,中国人的诚信与道义,已深深根植于这些有骨气的硬汉身上。
一天夜半常先生突然来访,已经找人鉴定过“绝品”为揭品不值钱的马氏进来,“讥笑道:‘常先生果真走了眼力,卖与我家老爷一张好画’”。
红军妻子池煜华七十多年的守望
红军妻子池煜华七十多年的守望薯人物?人生ii一面古老的镜子,日复一日,梳理着她青丝变白发的长长思念;一道木门槛的豁口,年复一年,见证她在凄风苦雨中无尽的祈盼.一句承诺,支撑着她度过了70余个漫长的春秋.——题记红军妻子池煜华七十多年的守望3天新婚,6天团聚,7O多个春秋的沧桑守望.这是发生在全国着名的将军县——江西省兴国县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当年苏区中央分局委员兼共青团f少共)中央苏区分局书记李才莲的妻子池煜华,她为了丈夫离别前的一句"你等我回来",坚守心中的爱情信念,从16岁一直守候,直到93岁..新婚与离别1920年初春,由于家境贫寒,年仅9岁的池煜华被送到兴国县茶园乡教富村一户李姓农家,给比她小3岁的李才莲当童养媳.旧社会里的童养媳,如同路边一株孤零的小草,无依无靠.池煜华终日劳作,砍柴,放牛,摘野菜,心头多少苦楚想向亲人倾吐.有一回,她忍不住偷偷地跑到野外,伤心地哭起来.正巧被李才莲遇上了:"姐姐,你怎么哭啦?手被刮破了?""没有!"池煜华看了看一脸稚气的"小丈夫",急忙擦干了眼泪."那一定是肚子饿了",李才莲飞快地跑回家中,偷偷地抓了一把红薯干,送到池煜华手中.青梅竹马,患难与共的生活, 逐渐填平了一对少男少女心中无形的鸿沟.1928年大年三十,鞭炮声中,一条棉被, 两块木板,筑起了他们简陋而甜蜜的爱巢. 那时,风起云涌的革命风暴席卷赣南大地.兴国,正是苏区核心部分.还在念小学的李才莲在老师的带领下秘密参加了革命.新婚第三天,天刚蒙蒙亮,李才莲告别了新婚的妻子,参加了县城举行的"兴国暴动",并取得成功.一夜之间,年仅15岁的李才莲,已经是中共兴国县委书记.很快, 李才莲的叔父李文兰担任了区苏维埃主席,哥哥李才万担任了区少先队队长,池煜华也担任了区苏维埃妇女部长;李才莲一直驰骋在反"围剿"战斗的前线.o凌传昌潘毓祥相聚与诀别一晃就是数年,由于战争的残酷,夫妻俩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天各一方.期间,除了李才莲中途回家小住一次外,他们都没能见面,加上池煜华不识字,连书信也很少来往.池煜华实在无法抑制对丈夫的思念. 1933年6月,她攒积了三块银元,带上丈夫爱吃的干菜腊肉,步行数百里,来到中共江西省委机关的驻地宁都县的一个小山村, 终于见到了朝思暮想的丈夫.6天的相聚后.池煜华告别了丈夫,返回兴国.李才莲依依不舍,送了一程又一程: "煜华,如果哪一天别人说我牺牲了,千万不要相信,无论如何,你要等着我.革命成功了,我一定会回家.""我等你!等你回家!"望着含情脉脉的妻子,李才莲拿出一面四方镜子,递到了池煜华的手中:"看见它,就如同看见了我."说着,李才莲又脱下一件白布褂子说:"这件衣服给你带回去."谁料想,这千叮咛,万嘱托,竟成了夫妻俩的诀别.这面镶有木框的小镜子和那件白布褂子,竞成了李才莲留给妻子池煜华仅有的两件遗物. 6天的相聚虽然短暂,但对池煜华来说,却是终身难忘.她不仅感受到了夫妻问的甜蜜幸福,更有幸认识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许多赫赫有名的中共传奇式领袖人物.不久,李才莲升任苏区中央局少共书记,1934年,他到兴国县布置红军撤退工作,曾写了一封信,要池煜华赶到县城会面,可惜等池煜华接信后赶到县城时,李才莲已走了.李才莲同项英,陈毅,瞿秋白,毛泽覃等人一道,被任命为苏区中央分局12 名委员,红军长征北上后,留守在中央苏区打游击.1935年,李才莲在瑞金铜钵山壮烈牺牲,年仅22岁.期盼与苦寻红军北上后,池煜华再也没有得到丈夫李才莲的任何音讯.多少次,她仰望苍天,默默祷告,保佑李才莲平安归来.此时,她身边已有一个幼小的生命,年方两岁的女儿,她把对丈夫的情爱,全部倾注在女儿身上.风声越来越紧,国民党复辟后,白军在苏区疯狂地烧杀抢掠,共产党人,革命群众的鲜血染红了赣南的土地.池煜华更为丈夫的安危担心了,她天天上山打柴,借机四处打听红军的下落.听说瑞金铜钵山一带有红军和游击队活动,池煜华便把女儿托付给了家人,脸上抹一把锅灰,腰间挂一把防身用的柴刀,一路打工,一路乞讨踏上了漫漫的寻夫之路.白军对铜钵山区已进行了严密的封锁,池煜华衣衫褴褛,蓬头垢面,几次被白军当成红军失散人员甚至是游击队的探子,差点被抓进了监狱,幸亏都被她机智地蒙混过关.饿了,她就喝口山泉水,摘点野菜充饥;困了,山洞石岩就成(下转49页) 2..7年5月上半月号第9期'i;广f45探索?探讨ii浅析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法律定位在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商事代理制度被广泛地应用于国际货物买卖,运输,保险,支付,证券交易等领域,它对于促进国际商事交往和繁荣各国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也开始尝试推行应用国际商事代理制度.1984年,国务院批转的《对外经济贸易部关于外贸体制改革意见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外贸代理制度.作为当时我国外贸经营权审批制的产物,这种代理并非基于双方当事人的自愿,而是以有外贸专营权的企业为主导,以该企业的名义对外订立进出口合同,生产企业并无实质上的自主权.20多年来,外贸代理制对扩大我国商品的进出口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o覃刚一,我国外贸代理制度的溯源中世纪的欧洲,由于商业发展对效率和一体化的迫切需要,商事代理制度应运而生.荷兰着名法学家格劳秀斯在其《战争与和平法》中,提出了关于"代理人的权利直接来源于他的委托人,其行为基于委托人的授权"的理论.根据代理人究竟是以代表的身份还是以他个人的名义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大陆法上的代理分为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如果代理人以代表的身份,即以本人的名义与第三人签约,就是直接代理.如果代理人以自己的名义与第三人签约,但实际上是为了本人的利益,则为间接代理.但大陆法系传统上以直接代理为正统,如《法国民法典》第1984条和《德国民法典》第164条,而将间接代理划人行纪的范围.我国作为大陆法系国家,也继承了这种法律传统,即只承认直接代理,对间接代理未予足够重视.我国没有统一的民法或商法典,也没有专门的代理法,关于"代理"的法律规定散见于《民法通则》,《对外贸易法》,《关于对外贸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等一些部门法或规章中.也正是由于这些法律法规对代理的规定和概念不一致,令业者无所适从,外贸代理制的路也越走越窄.比如,1986年实施的《民法通则》第63条仅对直接代理作了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1994年《对外贸易法》引入了英美法(上接45页)了她的歇身之所.一天,她在一个山坳上的茶亭里看到张国民党的布告:悬赏五千大洋,买李才莲的人头.池煜华心头一阵狂喜:"这不就说明丈夫李才莲还活着吗?"她摸了摸穿在贴身处的白布褂和随身带着的四方镜,心头陡增了百倍的希望与信心, 坚信丈夫一定会回来找她.于是,她回到了教富村,继续无尽的等待.回到家后,白军并没有放过她,幸亏李氏宗族势力比较强大,池煜华才勉强保住了一条命.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不满三岁的女儿突然夭折,这对池煜华来说无疑是致命打击.她的精神几乎崩溃了,整日一言不发,只能拼死劳作,借此减少心中的痛苦.池煜华在苦熬中度过了十四个年头,一直盼到1949年8月,当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队伍开进了兴国县城,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兴冲冲来到县城,可一次次的询问,一次次的失望,依然没有丈夫的任何消息.1950年,她鼓起勇气请人代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毛主席把信批转给了曾任国家妇联主席的蔡畅.蔡大姐让人给池煜华回信说,会请军政委员会政治部设法查找,请耐心等待,安心工作.看了回信的池煜华认定李才莲一定是在从事一项伟大而神秘的特殊工作,一定会回来.她决心用行动实践她和丈夫革命成功重相聚的共同理想和誓言.于是,她抖擞精神,全身心投入到党的各项工作中去.哪项工作最艰苦,她就主动挑起哪付担子.在担任乡长,乡妇女主任期间,她先后获得"土改积极分子","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18张至今保存完好的奖状,成为她生命中辉煌的永恒见证.守望与希望十年,二十年,几十年过去了,李才莲依然杳无音讯……岁月在漫长的等待中流逝,池煜华每天在丈夫送给的小镜子前梳理头发,青丝梳变成了白发;每日在老屋前的门槛上守望,一尺多高的木门槛上磨出了一个巨大的豁口. 为了守住这个家,她抱养了一个养子,养子讨了媳妇,生下一双儿女.她盼望李才莲有朝一日回到家中,能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生命中等待他的每一天.如今组织上对池煜华也是倍加关心,拨出专款为她建新居,可她仍固守在与李才莲结婚的百年老屋里,因为那房,床,灯都留下了难忘,甜蜜的记忆.池煜华一直在坚守着不变的诺言,她曾亲口对丈夫说过: 等他一百年.组织上查找李才莲下落的工作,从来没有间断过,上个世纪80年代末,《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的作者,美国着名传记作家哈里兹?索里兹伯尔再次来到中国,他在考证当年苏区中央分局12名委员的历史身世时,发现惟有李才莲下落不明. 于是,引起各地党史部门的关注,通过调查,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终于确认:李才莲1935年在瑞金铜钵山壮烈牺牲.当党史办的同志把实情告诉池煜华时,她怎么也不相信朝思暮想的丈夫就这样在人间消失了.古稀耄耋之年,池煜华仍然戴上老花眼镜刻苦学习文化知识,用颤抖的手,一天天记着日记,一次次给李才莲写信,把对丈夫的不尽思念倾诉在笔端.一封封无法投递的信,厚厚的三大本日记成了一种历史的凝固,成了池煜华对爱情永远的追忆和见证."哇哩(说了)等你就等你,嚼眙(不怕)铁树开花水倒流,水打石子翻身转,唔(不)知我郎几时归?"这是池煜华老人自己编唱的兴国山歌,她把对丈夫李才莲的一生情爱,统统融进在守望与等待之中.这是一种无悔的选择,这是一种永远的守候.口期2007~--5月上半月号第9期广I49。
于无声处观后感
于无声处观后感电影《于无声处》是一部让人深思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家庭、爱情和生死的故事。
影片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刻的人物刻画,让观众在无声的世界里感受到了无尽的情感。
观后感如下: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常常被各种各样的声音所包围,无论是来自外界的嘈杂声音,还是内心深处的喧嚣。
而电影《于无声处》则将观众带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让我们在静谧中感受生命的真谛。
影片以一对聋哑夫妇为主角,他们在无声的世界里相互依偎、相互扶持,用心灵的交流演绎着爱的真谛。
在这个世界上,他们无法听到外界的声音,但却能用心感受彼此的情感。
这种无声的交流,让人感受到了爱的力量是如此的深远和坚定。
影片中的家庭关系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这个家庭中,聋哑的父母用心灵的语言关爱着自己的孩子,而孩子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着父母的爱。
这种无声的亲情,让人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和力量。
在这个世界上,爱是无声的,但却是如此的强大和深远。
影片中还有关于生死的思考。
在无声的世界里,生命显得更加脆弱和珍贵。
影片中的角色在面对生死的考验时,展现出了坚强和勇敢。
他们用自己的方式面对生命中的挑战,让人感受到了生命的坚韧和无畏。
电影《于无声处》让观众在无声的世界里感受到了爱的力量、家庭的温暖和生命的珍贵。
它让人深思,让人感动,让人明白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在这个喧嚣的世界里,我们也许需要停下来,静下心来,去感受那些无声的力量,去体会生命中最真挚的情感。
总之,电影《于无声处》是一部让人感动和深思的作品,它通过无声的世界展现了爱的力量、家庭的温暖和生命的珍贵。
观众在观影后不禁会对自己的生活产生深刻的思考,也会更加珍惜身边的人和事。
希望这样的影片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份无声的力量。
【往事】唇齿相依的爱情
【往事】唇齿相依的爱情五颜六色的天空查理彭,中国名字是彭长征,父亲是彭加伦。
彭长征的大姐彭燕燕,是乔宗淮的妻子,两人的儿子叫乔小澎(应该是为了纪念外婆龚澎)。
吴霜,吴祖光和新凤霞之女。
彭长征和吴霜在80年代初期,都在美国留学。
两人在旧金山一次中国文艺汇演上,一见钟情,相识相恋,后结为夫妇。
吴祖光我妻子吴霜,是我岳父母吴祖光和新凤霞唯一的女儿。
几年来,我和吴霜一直和岳父岳母朝夕相处在东大桥的寓所里。
前一段时间,我出差去了欧洲,在从意大利到法国的飞机上,我朦胧睡去。
在梦境中,我见到了岳父,他在朝我笑。
一到法国赶紧给吴霜打电话,问父亲的情况,吴霜哽咽着说:“爸爸已经去了……”我一听,愣了很久才哭出来,马上乘机赶回了北京。
吴家的亲情一直是非常浓郁的,记得岳父从前总是对我们这些儿女讲:“你们要爱你们的妈妈,永远爱她,你们可爱的妈妈集演员、作家、画家于一身,是空前绝后、无与伦比的……”这几天,我和吴霜仍旧守在这所老房子里,接待着全国各地前来吊唁的亲朋好友。
吴霜的嗓子已经哑得说不出话了,我的心情也陷于极度的悲痛中。
岳母去世后,他还说过:“你们要相互疼爱,不要像我对你的妈妈总是怀有负罪感,总是感觉对她永生永世无以为报。
”想想岳父岳母生前对我们的种种好处,我才真正理解了这种“无以为报”的感觉。
蒙太奇式的邂逅1984年,我在美国旧金山读书。
圣诞之夜,一位朋友陪我去日本城看演出。
那天的节目,是中国艺术代表团到美国做巡回演出。
那台晚会,是由歌唱演员吴霜和相声演员常宝华在一起主持节目,常先生说中文,吴霜说英文。
她机智的翻译和幽默的串语,让剧场里满堂生彩。
我觉得很奇怪,怎么国内的主持人能够用这么地道的英文讲话?从台下望着吴霜,我心里忽然想———这就是我要等待的人。
当时,吴霜在美国一个叫布鲁明顿的小城市,已经留学三年了,这次是临时来助阵的。
对于我们头回见面的情景,吴霜曾经写文章回忆过———“第一场演出结束了,我在后台的一张化妆桌旁拿卸妆纸擦去脸上的油彩,听得不远处有人在说笑,其中有一个十分柔和的男中音,就在我回转身擦脸时,忽然听到那个悦耳的声音就在我耳旁响起来了:'咦,你是本地的人吗?’'哦,不是,我是在美国上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栏目编辑:
卢艳霄)笔者在北京市西城区档案局北馆利用服务大厅负责提供馆藏档案的利用以及查阅政府信息公开的接待工作。
在工作中,我每天接待最多的访客,就是来查阅个人婚姻档案的。
由此,我有幸接触到我国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结婚证档案,并从中发现,即使在同一时期,北京市不同区县颁发的结婚证也各有不同,有着各自的特色。
通过重点研究自1958年成立西城区至2010年与宣武区合并成新西城区这段时间内,西城区内不同机构颁发的几种版本的结婚证,我发现这些结婚证的形式虽然变化了很多次,但其中蕴含的“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祝愿却是不变的。
可以说,结婚证的演变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的进步与民族的振兴。
结婚证书中蕴含的内
容令人回味无穷。
1958年至1965年的结婚证
20世纪初期,男女婚配仍凭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讲究门当户对,包办婚姻形成的“娃娃亲”“童养媳”“换亲”等现象仍然存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颁布,废除了包办婚姻,开启了男女平等、婚姻自由的时代。
那时的结婚证上都印有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图案,如麦穗、棉花等都是当时结婚证上的“主角”,这反映了当时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
这时期的结婚证上的内容不再只与个人相关,还盖有政府的公章和街道办事处主任的签名,有的结婚证上还刻有一句简洁的口号,如“互敬互爱”。
无声处见演变
——记婚姻档案背后的故事
1959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委员会颁发的结婚证1965
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委员会颁发的结婚证
点击馆藏
44
1966年至1976年的结婚证
1966年至1976年间,这一时期的结婚证样式简单,通常在左半部分印有“最高指示”:“领导我们事业
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
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六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而右半部分则印有证字号、双方姓名、性别、年龄等,文字描述大多是:“自愿结婚,经审查合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之规定,发给此证。
”而落款全部是“北京市西城区××街道革命委员会”。
这一时期,男女双方结婚要写结婚申请,征得单位批准后,拿单位开出的介绍信才能办理结婚证。
20世纪70年代末
至80年代初的结婚证
馆藏中这一时期结婚证的形状好似奖状,做工也比较粗糙,这一时期的结婚证基本有两种图案类型。
两张结婚证的文字部分都相同,印有证字号、姓名、性别以及年龄,文字描述和落款也都一样,只是证书的边框图案略有不同,一张以麦穗为边,一张以金线为边,两者均以较为现代化的工业设备和高楼建筑为背景,凸显了当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1993年的结婚证
1981年老婚姻法实施终止后,《中华人民共
和国新婚姻法》开始实施。
新婚姻法对结婚年龄、离婚等问题作了修改和补充。
80年代中期的结婚证书统一由省市人民政府印制或监制。
一般封面为大红色,证书为对开,内页贴有结婚双方的合影照片,需到
区人民政府婚姻登记办公室领取。
1994年至2003年的结婚证
1994年,民政部在全国统一了结婚证的规格,使用“护照式”结婚登记证,规格比原来缩小了一半,封面印有国徽,并且首次增加了身份证号,更加正式、规范并便于携带。
结婚证左侧印有结婚证字号,双方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身份证号,右侧则印有“申请结婚,经审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结婚的规定,准予登记,发给此证”,并盖有民政部婚姻登记专用章。
1969
年北京市西城区德外街道革命委员会颁发的结婚证
1979年北京市西城区革命委员会德外街道办事
处颁发的结婚证
1980年北京市西城区革命委员会展览路街道办
事处颁发的结婚证
45
现在的结婚证
2003年10月1日开始,我国实施新的《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充分体现了婚姻自由。
按照新条例的规定,政府和单位都不再“干涉”个人的婚姻问题,每个人对自己的婚姻负责。
有工作单位的人,想结婚或是想离婚,都不用再到单位开介绍信了;没有工作单位的人想结婚,也不用到街道开介绍信了。
准备结婚的双方,只要带着户口本和身份证去户口所在地的区县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就能顺利领到结婚证,而不必像过去那样要经过单位或街道这一“关口”才能领到结婚
证。
到2004年3月1日,结婚证再次“变脸”,封面颜色变为枣红色,用烫金字印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结婚证”。
结婚证内文字为便于计算机打印,由之前的竖排版改为横排版,证件内盖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章和当地民政部门结婚登记专用章,证件内页全国统一编号(证件印制号)。
新时代的结婚证增加了高科技的力量,使用了更加完善的定向定位和安全防伪水印币纸,水印图案为“双喜”。
同时,结婚证中首次使
用国籍,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跨国婚姻现象。
与早年间的结婚证相比,如今的结婚证除纪念意
义外,法律效力更加凸显,无论是出国,还是办理财产证明等都少不了它,而档案局保管的原始档案,又为那些找不到结婚证的公民提供了补救保障。
档案无声,但它却是我们珍藏回忆最直观的方式。
结婚证作为婚姻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也会越来越重要。
作为一名兰台人,我骄傲地见证了结婚证的演变,也从中体会到档案工作的价值和意义。
作者单位:北京市西城区档案局
1988
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
1998
年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颁发的结婚证
现在全国统一颁发的结婚证
点击馆藏
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