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背后的故事(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兵船档案2019.3
JIDIANBINGCHUANDANGAN
兰台纵横
六、一汽建厂与建厂纪念日
一提起一汽在哪年建厂,人们似乎会毫不犹豫地说出:1953年7月15日。
严格意义上说,这一天是一汽建厂纪念日,而不是建厂日。
1953年7月15日这一天也被定为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点。
7月15日是一汽建厂纪念日,但不是工厂成立日。
依照法律,公司成立日期以工商营业执照为准。
工商营业执照标志企业法人的确立。
建国初期,政务院财经委员会内设有中央外资企业管理局和中央私营企业管理局,职责很明确,管理对象是外资企业、私营企业;1953年两局合并,改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而一汽的成立早于1953年。
“一五”时期由苏联援建的一百多个项目是由国家确定的,没有经历先注册再成立企业这一程序。
那么,企业成立日期以什么为准?最具参照意义的是厂长任命、工厂成立和印信的启用。
1952年4月19日,重工业部任命郭力为长春汽车厂(一汽)厂长。
7月2日,汽车工业筹备组下发(52)汽密字26号文通知,决定在长春成立“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六五二厂(一汽代号)。
”8月19日,一汽以(52)汽临密字第2号文通知,“中央重工业部汽车工业筹备组六五二厂正式成立,并启用印信。
”11月18日,长春市委组织部通知,上级批准成立中共六五二厂工作委员会,郭力任书记,胡云芳、钟国安、李俊武、薛振东、魏琪为委员,钟国安为办公室主任。
1953年7月15日,一汽隆重举行动工奠基典礼。
参加奠基典礼的有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副书记、东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林枫,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黄敬,东北总工会主席张维桢以及地方党委、政府、驻军、群众团体代表和各机关干部等。
厂长饶斌致开幕词,林枫副主席、黄敬部长等讲话,建厂工人代表表了决心,一汽党委书记顾循宣读了大会致毛主席书。
6名青年共产党员将刻有毛主席题词“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纪念”的白玉基石放在厂区中心广场。
万名建设者在一匹红绸上签名表决心,一汽正式动工兴建。
奠基典礼是宣布三年建成工厂倒计时
的开始。
1956年7月15日下午,一汽隆重召开祝捷大会,热烈庆祝解放牌汽车诞生,实现了党中央关于三年建成长春汽车厂的任务。
自此,一汽的工作由基本建设、生产准备转为开工生产汽车的新阶段。
后经厂务会研究决定7月15日这一天为一汽建厂纪念日。
1956年10月15日,一汽在1号门广场隆重举行
开工典礼。
参加典礼的有国家验收委员会全体委
员,部分中央机关、省、市和协作单位的代表,苏联代表团、苏联驻沈阳领事、苏联专家及民主德国专家,一汽全体职工、家属代表和在厂的土建、安装工人,共2万多人。
上午9点30分,大会正式开始,饶斌厂长致开幕词。
接着,国家验收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建委副主任孔祥祯,一机部部长黄敬,建工部副部长宋裕和,吉林省委书记赵林,长春市委第一书记宋洁涵,团中央代表杜前,第一机械工会副主席马佩勋,汽车局局长张逢时,厂党委书记赵明新等分别讲了话。
苏联汽车工业部副部长维亚西里万诺夫,苏联驻沈阳总领事阿依叶里维钦,李哈乔夫汽车厂(原名斯大林汽车厂)厂长阿克雷洛夫,苏联专家组组长希格乔夫等
档案背后的故事
(二)
1953年7月15日,
第一汽车制造厂奠基典礼
1956年10月15日,工厂竣工验收暨开工典礼22
2019.3机电兵船档案
JIDIANBINGCHUANDANGAN
兰台纵横
分别致词。
职工代表王座山等发言。
大会赠给苏联代表团一辆000002号解放牌汽车,答谢苏联政府和人民对一汽的支援。
同时以一机部的名义分别赠给苏联经济联络总局、汽车工业部、汽车工业部设计院、李哈乔夫汽车厂和参加一汽建设的土建、安装部门锦旗各1面。
大会最后通过了给李哈乔夫汽车厂、兄弟协作厂、材料厂、基建单位的感谢信。
大会于12点10分结束。
开工典礼标志一汽的工厂建设全面通过验收,开始进入正式生产阶段。
七、东风车的故事
1957年解放牌卡车的生产稳定后,厂里就改变了策略,要加强产品开发力量。
于是,厂领导对技术部门做了一次大调整:将生产准备和生产部门的30多人调到产品设计处的各个技术科室;同时,对设计处领导也进行了调整,原来的两名非技术人员处长被调往厂外,任命吴敬业为设计处处长,刘炳南、富侠和史汝楫为副处长。
同年3月,一机部部长黄敬到一汽视察,提出了三个任务:一是载重车要改型;二是要上越野车;三是要搞轿车。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黄敬部长把四位处长和陈全(党总支书记)及叶智(工程师)叫到他住的招待所(驻地省委招待所)谈一汽产品发展问题。
黄敬部长首先听取了5年的产品规划汇报(1957年至1962年)。
这个规划是在一汽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孟少农的提议下做的。
实际上,1956年解放牌卡车投产没多久,他就开始关注产品发展问题,并在一次生产例会上传达了上级领导的意图,要求设计处做出5年产品发展规划来。
与黄敬部长会面,再次明确了一汽要发展的6个品种:解放牌载货车的改进型和派生型自卸车,牵引车和大客车,以及军用越野车和轿车。
同时一汽也向他提出了三个要求:一是增加设计人员,二是增
加设计部门工作面积,三是调给轿车样车。
黄敬部长当场答应了要求。
回厂后各位负责人分头行动。
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刘炳南负责解放牌载重车的改型,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的富侠负责军用越野车的生产,毕业于浙江大学的史汝楫则负责轿车的生产。
在当时条件下,要做轿车谈何容易!轿车当时连个影都没有,甚至连样品都没有。
1956年6月,史汝楫带上胡同勋(发动机设计工程师)去北京搜集资料。
到北京后,也没找到像样的图纸和文件。
他们
在外国车中挑来挑去,最终挑选了两款样车:一个是法国西姆卡Simca Vedette,一个是美国福特Zepher。
他们回到厂里后,向部里打报告,请求批准调拨。
不到两个月,8月份样车由北京运到厂,有苏联的“胜利”、联邦德国的“奔驰”、法国的“西姆卡”、英国的“福特赛飞”、日本的“丰田”、捷克的“斯柯达440”。
当时设计思想不统一,直到11月厂部提出“以仿造为主,适当改造”的方针,才开始进行设计。
除“斯柯达440”太小,不适用外,对其他5种车型进
行了各种试验、比较、分析,取其长处,把几种车的优
点结合起来,搞出了一个合适的基本车型。
在新车型设计中,变动还不少,不仅外形是新
的,结构上也更改不少,所有材料和技术要求都根据国产材料拟定。
底盘和车身设计参考法国Simca 的Vedetti(这是一款中级轿车,适合干部开会的用车
标准),发动机则仿照奔驰190,变速器采用自己设计制造的三档机械变速器。
小汽车边制边试,边试边改,逐渐完善。
在形式上注重民族特点,如车头标志确定为一条金色的龙,象征中华民族,车身后大灯为我国古代宫廷中使用的宫灯。
轿车设计工作进展很快。
按照苏联汽车设计程序,做泥模、绘制总布置图、各种跳动图,然后绘制总成图、零件图。
不到半年时间,就完成了设计图纸。
在每一个设计阶段,孟少农都亲自审核把关。
有一次,孟少农陪清华大学教授宋镜瀛到设计处参观,看到了1:1的泥模型,宋教授听说轿车还没有确定名字,就说现在是东风压倒西风的年代,建议取名为“东风”。
孟少农表示同意,便将车名确定为“东风”。
第一辆东风牌轿车的试制,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最初,在车身侧面嵌上的是“第一汽车制造厂”几个字,结果厂领导不同意,表示一定要加上“中国”两个字,所以后来东风样车上嵌的字就是
“中国第一
1956年10月15日,一汽举行开工典礼。
图为大会主席台。
23
机电兵船档案2019.3
JIDIANBINGCHUANDANGAN
兰台纵横
汽车制造厂”字样。
实际上,这种做法史汝楫是不赞成的。
你想想,其他有哪个国家是这样做的?奔驰车没印“德国奔驰”,克莱斯勒没印“美国克莱斯勒”,凯迪拉克也没印“美国凯迪拉克”。
但他们还是按照上面的意思做了。
现在看起来,设计的第一辆东风中级车比较适合中国国情,而且设计得也还不错。
试制时,史汝楫请来了上海汽车设计厂的技术工人,让他们参加设计。
1958年4月初,全厂动员,加速试制,终于在1958年5月12日5时30分,第一辆东风样车开出车间,当时所有参与设计和制造的工作人员都一夜没合眼,大家都在等待这一刻的到来。
也就是这一天,决定以东风样车向党的八大二次会议献礼。
东风样车生产出来后,5月13日郭力厂长亲自安排,将东风车用主席行李车厢挂靠在60次列车上送往北京,让史汝楫负责,带领纪世标(机修车间工部主任)、田玉坤(设计处试验司机)和钱海贵等人护送。
样车运到北京后,经过一机部、汽车局领导查看后驶进中南海。
5月15-23日,八大二次会议开会期间,每天下午都会将东风汽车开到怀仁堂,代表们休息时,总是围着车子看,高兴地问这问那,有的还坐
上去转两圈。
他们赞扬东风轿车不但样式美观,坐着也很舒适。
16日下午,朱德副主席和彭真市长一同来到东风轿车边,仔细地观看车子,笑盈盈地说,我们制的车子很好。
朱德问饶斌:“龙是否用铜做的?”“车子是否大了点?”意思是生产汽车时,要注意节约国家的金属材料。
朱德副主席和彭真市长上了车,朱德同志笑容满面,坐上了我们自己生产的车,他感到特别愉快、舒适。
此后,由饶斌厂长、厂长秘书李岚清和司机钱海贵一起,将东风样车送到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处,由他首先审看。
想请毛主席和中央领导同志检阅这辆东风牌小轿车。
杨尚昆要他们第二天一早把车送来,放在中南海的草坪上展览几天,供大家参观。
东风车车身为红色,筒式前大灯,车上一条金龙,金龙下面是汉语拼音的“DONG FENG”。
杨尚昆发现车头上“东风”两字是拼音字母时,问:“这是什么意思?”“‘东风’两字的拼音。
”饶斌回答。
“这个不好,看不懂的还以为是外国车呢。
要换上汉字,明天早晨把车送到怀仁堂,这样中央领导们都能看到。
”杨尚昆说。
要在一夜之间把拼音字母换成汉字,谈何容易。
时间很紧张,李岚清等人开着车在北京市转来转去,到《人民日报》社找到毛主席《东风压倒西风》的题词,把“东风”二字影印下来,找到汽车修配厂,请工人一点点地把这两个字雕刻出来,镶嵌在车头上。
当时这家工厂快下班了,但听说是为国产轿车干活,大家都非常积极,厂领导安排连夜制作。
天快亮时,镀了纯金的“东风”二字取代了“DONG FENG ”拼音字型,修补得就像原型车一样。
5月21日上午9点,东风样车准时开到怀仁堂门前,停在小花园内。
同时,还将厂里事先印好的简要说明书,分送到各位代表桌上,供他们参考。
会议休息时,代表们纷纷围过来看东风样车。
下午2点40分,毛主席和林伯渠副委员长来到车旁,同在车旁守候的一汽的五位职工一一握手,并询问每个人的姓名和工作,他们都做了回答。
毛泽东和林伯渠仔细地端详着车子外貌,然后一同上车。
林伯渠微笑地询问司机钱海贵:“这车多大速度?”钱海贵回答:“每小时128公里!”毛主席随即笑着说:“我还没有坐过这么高速的车呢!”东风汽车在花园里转了两圈后,毛主席和林伯渠下了车,毛主席又意味深长地说:“坐了我们自己制造的小汽车了!”
22日和23日下午,刘少奇和周恩来也在百忙中看了东风轿车,他们都点头表示满意,但他们都没有上车坐。
参考文献:
[1]一汽创建发展历程.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D].中国文史出版社,2007,11
(责任编辑郭忠
)
将拼音车标换成汉字
“东风”
1958年5月21日,毛主席、林伯渠乘坐东风轿车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