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合集下载

土地整治模式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土地整治模式探讨-以重庆市为例
展 的基 础 平 台 。 关键词 : 土地整治 ; 模 式; 重 庆
土地整治是 集 田、 水、 路、 林、 村、 屋 于一 体的综合性 、 全 方位 的 村居 民点 向中心村 和城镇集 中。 综 合性 整治 , 除 了增加耕地 , 确保耕地 占补平衡外 , 重庆在土地整治 2 . 4 将土地整治过程 中新 增加的耕地和建设 用地分作 两部 分 , 中, 采取与市 区县共建 的方式 , 以土地整治项 目为 载体 , 通过整合 土 新增耕地主要用于农业项 目 开发 , 发展绿色 、 有机 、 无公 害农产 品生 地 开发整治 、 农业综合开发 、 中小水利建设 、 以工代 赈 、 农村 扶贫 、 中 产 、 加工 ; 将新增建设用地指标通过跨 区域置换和转让 , 实现 的级差 主要用 于解决农 村发展 、 农 业产业化经营 、 农 民增收项 目, 解 低 产 田改造 、 地灾 搬迁等各类 涉地 、 涉农 资金 的整合等 , 先后 与 1 1 收益 , 个 区县签署 了实施 土地整治共建社会 主义新农 村 的协议 ,并 在 2 0 决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短缺 问题 。 3 废 弃矿 山环 境 恢 复 治理 土 地 整 治 模 式 多个村 开展 了整村推进土地整治工作试点 , 在 7个镇进行 了整镇开 展 土地整治的工作 , 实现 了土地 整治模式 的创 新 。随着统筹城乡综 据统计 ,重庆市废弃矿井涉及 3 4 个 区县 ,废弃矿井个数达到 合 配套 改革的推进 ,应将 土地整治作为城乡统筹发展 的有效平 台 , 7 0 0多个 。存在安全 隐患需要治理的废气矿井较多 , 达到 5 0 0多个。 按 照不 同区域的实 际 , 根据 不同的需求 , 将土地 整治与农业 产业化 因此 , 重 庆矿 山环境恢 复整治 的工作量大 , 任 务重 , 应结合 土地整 发展、 新 农村建设 、 矿 山环境恢复治理 、 地质 灾害 防治 、 高 山移民和 治 , 对矿 山环境进行综合整治 , 化害为利 。 3 . 1针对采 煤形 成的矿 山环境较严 重 的地 区实施 土地综 合整 盘活线性工程闲置用地等有效耦合 , 实施 土地整治模式 的进一步创 新, 助推统筹城乡发展 的实现 。 治 。这部分地区由于复垦土源少 、 复垦难度大 , 应以加速土壤熟 化 、 1 农 业 产 业 发 展 土地 整 治 模 式 缩短 复垦周期为重点 , 短时间 内在采矿废弃地 和废石堆积场 , 以重 服务农 业产业化发展是土地整治 的应有之义 , 在土地整治 中扮 建林 、 灌、 草优化 的人工生态 系统 为主 , 加强 生态建设 , 提高生态保 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农业 产业 化发展的土地整治 , 主要通过农村 的 障能力 , 逐步恢复为农业耕地 ; 另外利用采矿企业的废弃物 , 如表层 土地整治 , 为现代农业 的产业结构调整 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创造 剥离土壤 、 粉煤灰 、 洗矿泥等作为复垦地的人工再造耕作层材料 , 采 条件 。 因此 , 在土地整治 中, 要根据农业产业化发展 的思路和 目标定 矿与复垦工 作同步进行 , 解决覆土缺少 的难题 , 实现矿 区废 弃物减 位, 科 学设计整 治方案 , 形成一批 上规模 、 有 特色 的现代农 业基 地。 量化 、 资源化和无害化。 3 . 2针对金属矿 山环境保护与治理形式不容乐 观的地 区实施土 研究农业 产业化发展 一体 化的 中间土地需求和设施 配置 , 要通过 中 低 产 田土的改造 , 配套完善农 田水利设施 , 改 良传统 的耕作 方式 , 配 地综合整治。 重庆秀 山 一酉 阳锰 、 汞矿 区, 渝西锶矿 区等矿山环境影 可 以采取土地复垦开发和搬迁避让相结合 以及进行 合 工程 、 生物 和农 艺等措施 , 增加耕地 有效聚集 和利 用天然 降水 的 响严重的地区 , 能力 , 提高耕地保 土 、 保水、 保肥能力 , 培育产业 的区域综合 竞争力 矿 山公 园建设 的办法 , 综合利用生物技术 、 工程技术 、 菌根技术 , 加 和新的产业 增长极 , 打造现代农业 和生态 旅游高度融合 的特色经济 速土壤熟化及植被重建 , 恢 复废弃矿 山的植被 。如采取 “ 乔木为主 , 区, 发展农村经济 , 让农 民增收致富 。针对重庆实 际 , 在土地整治项 乔 、 灌、 草、 藤相结合 , 针 阔常绿落叶混交 ” 进行植被恢复 。 目的投资 、 选址 、 规划和实施等环节上 , 要按照 “ 高产 、 优质 、 高效 、 生 3 . 3围绕矿 山公 园建设实施 土地 整治 。矿 山公 园的建设可 以化 通过对矿 山环境 的再利用 , 变被动型环境恢复 治理 为主动 态” 的要求 , 围绕柑 橘 、 花卉 、 中药 材 、 蔬菜、 优质 粮等重点和 优势产 害为利 , 的环境建设 与矿山治理 ; 同时 , 矿 山公 园也是矿业城镇新 的经济增 业, 努力改造和发展农业产业基地 , 做大做强优势产业 。 2 新 农 村 建 设 土 地 整 治 模 式 长点 , 可 以推动矿业城镇的经济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 。 因此 , 应充分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 ,重庆农村居 民点长期处 于 自发发 展态势 , 利用废弃矿山的 自然风光与奇特 的地貌景观 、 矿 山环境 与地质灾害 布局缺 乏规划 , 环境脏 、 乱、 差, 用地结构单一 , 缺少应有的文化娱乐 遗迹 、 采矿历史与选矿冶炼技术 等 , 结合旅游景点的开发 , 打造地质 场所 , 人均和户均用地普遍超标 , 空闲宅 基地较 多。 土地整治 与新农 公园 、 森林公 园等 , 实现经济 、 社会 、 生态 、 人居环境协调发展。 村 建设结合 , 主要 运用工程技术 手段及调整 土地 产权 , 通过农 村居 4 地 质 灾 害 防 治 土地 整治 模 式 民点 的改造 、 归并 , 推进农村居 民点建设逐步集 中 、 集约, 并 改善农 重庆 已查明地质灾害 防治点 1 . 5万个 ,其 中三峡库 区就达 1 万 民生产 、 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 , 营造和谐 的人居环境 , 为新农村 多个 。三峡库 区地质灾害防治量大面广 , 成 为我 国地质灾害 防治 的 建 设创造条件。 这一模式应主要选择城郊 结合 部生 活条件相对较好 主战场 , 地质灾害类型也包 括了崩塌 、 滑坡 、 泥石流 、 地裂缝 、 地面沉 岩溶塌陷 、 浸没 和地震等 , 其 中分 布最广 、 数量最大的是前三种 。 的地区 , 农 民的生活来源又主要 以非农收入为主。 具体操作上 , 应结 陷 、 合城镇 规划 , 重点改造农村居 民点 , 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 , 由此可见 , 重庆地质灾 害多 、 破坏 性最 大 、 潜在危 害最 大 、 治理难 度 也不小。为了达到减灾 、 防灾 的 目的 , 应结合土地整治 , 对地质灾害 实现农 村社区化管理 。 2 . I根据农 村居 民点用地结构 的特点 ,参考城 市用地分类 , 明 进行综合 治理 , 实施标本兼 治。 对生活 、 生态环境较恶劣的地灾隐患 晰农 村居民点内部生产 、 生活 、 附属和空闲地 比重 。 在充分掌握农村 地区 , 可实施整体搬迁的方 式 , 让 当地居 民远离危险点 , 结合新农村 居 民点用地 结构 、 农 村居 民点 功能特点和农 民需 求 的前提 下 , 科 学 建设 , 让居 民集 中居住 ; 对土壤条件较 好 , 适应耕作 的地区 , 对地质 合 理规划农 村居 民点土地整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 使之体现原 灾害应以防治 为主 , 可实行 土地综合整治 , 优化当地居民的生产、 生 在地灾 防治资金投入上 , 主要 以国家投入为主。结合 有 居民点的明显标 志和整体 特色 ,具有较强 的社会生态适应性 , 营 活环境。目前 , 土地整治 , 应鼓励 民间资本 投入 地灾 防治 。对 民间资本投入后整治 造 出一个舒适 、 安静 、 祥和 、 朴实的人居场所 。 2 . 2 掌握农 村居 民点及其发展需 求 , 了解农 民对农村居 民点认 出来的土地 , 可 由投资者无偿使用 ,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 , 进行开发 同度 。在农村土地整 治的过程 中, 要让农 民广 泛参 与到农 村土地整 建设。 龙其 在城镇附近有地质灾害的地方 , 由于土地有增值空间, 如 谁受益 , 民间资本受利益的驱动 , 就会投入到土地整 治 中来 , 从讨论 、 规划 、 整治到项 目的落实管理 等方 面充分吸收农 民 果实行谁 整治 、 治中。土地整治模 式探讨 一以重庆市为例

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重庆市都市区城市土地集约利用评价

重 庆市是 我 国长 江 上游 经 济 带 的核 心 , 部 大 开 西
发 的重要 增长 极和 西 部 地 区唯 一 的 直辖 市 中心地 域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总用地 为 5 0 i 。 8k 2 n
12 土地集 约利用 现状 . 通 过 2 0 城市 土地 利 用结 构 进 行 分 析 ( 1 , 06年 表 )
K e wor s: o tu t n ln itn ie u e; o g n t y d c n r ci a d;ne v s Ch n qig Ci s o s y
t n a c elvl f ect n tnieepott n oe h n et e o i l di e v x li i h e t h y a n s ao
Ab ta t T i p p re t l h d a ma r —a s sme t y tm fr ne s e s f r a n n tr f n e st f a d—u e ef in y o sr c : hs a e s bi e c o se s n s o tn i d u e o b n l d i ms o tn i o a s s e i i f u a e i y l n s , f ce c f i
ln a d— u e itn i fl d ip ta d s sa a i t fl d—u e u ig te m d l fMut —fco y te c E au t n t s s e s tso ne — s , e t o n u , n uti bl o a n s y a n n i y n s , n o e l s h o i a trS n h t v la o as s h a fitn i i o e t tu s e ln i a d—u e i h n q n i d c n u td acu tr n ls ae nt edf rn e fln v s C o g ig C t a o d ce ls ay i b s d o i ee c so d—u eitn i , d p itd o t h t a d—u e i— n yn ea s h a s ne st a one u a yn t l n s n tn i f h n u d o tu e e e d d t r e rv f ce c .t a tta e a b iu or lt n b t e n u b a d itn ie e t o t ei p t sy n a up tl l e e of t ri o e e iin y I me n h t r W Sa o vo c r a o ew e r a l ne s v n u h mp h t e n s e i n n v u l a o d e o o c d v lp n . 1 sp p rp t o w r e p r n n i i n t z t n a c n mi e eo me t 1 t a u r ad t et e t i i e f h i i h nqn i . nC o glgCt y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废止和继续施行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废止和继续施行部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废止和继续施行部
分规范性文件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
•【公布日期】2018.01.23
•【字号】渝国土房管规发〔2017〕3号
•【施行日期】2018.01.23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法制工作
正文
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废止和继续施行部分规范
性文件的通知
渝国土房管规发〔2017〕3号
市地勘局、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市公租房管理局、市国土房屋执法总队、市农村土地整治中心,各区县(自治县)国土房管局、国土资源局、房管局,各分局,局属各单位,局机关各处室:
为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国土房管建设,根据《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渝府令290号)和《重庆市国土房管局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渝国土房管规发〔2015〕1号)的要求,市局对局发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并报经市政府法制办审核,现就废止和继续施行部分规范性文件通知如下:
一、将《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印发〈重庆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基准地价和公示
地价实施细则〉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0〕315号)等29件规范性文件予以废止(文件目录见附件1)。

二、对《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加强我市城镇房屋白蚁防治管理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12〕714号)等82件有效期届满需继续施行的规范性文件予以公布(文件目录见附件2),有效期从该规范性文件原有效期到期之次日起重新计算。

附件:1.废止规范性文件目录
2.有效期届满继续施行的规范性文件目录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
2017年1月23日附件1
附件2。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与土壤肥力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三峡库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与土壤肥力相结合的理论基础
由相互作用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 成的具有特定 功能的有机整体。土地利用 即为系统 ,由一定 的土地类 型与土地利用 方式组成 ,包括土地 自然 、经济 、生态等子系统 ,与外 部环境系统存 在着物质 、能量和信 息的流通 。土地利用系统复杂多样 ,研究系统 内 部 各 子 系 统 之 间 的协 调发 展 需 要 系 统 理 论 的 指 导 和支 撑 。 ( 3 )景观生态学理论 景观生态学是 以景观为对象 ,探讨不 同尺度异质 性生态空 间的结 构 、功能及动态变化,探寻景观优化利用与管护的学科 ,属宏观尺度 生态空间研究范畴 ,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即为其理论 内核 。土地 作为一个系统 ,具 有空间异质性和生态整体性特征 ,将土地作为一个 生态整体进行开发利用是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 ,两者甚 为 类似 ,因此 ,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能有效地指导土地资源可持续利 用
摘 要 :本文基 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 内涵及 可持续发展理论、 系统论、景观 生态学等理论的 阐释 ,借助生 态位的概 念,分析 了三峡库 区土 地可持 续利 用生态位 的特点及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 态势理论、生态位扩充和压缩理论 。在相 关理论分析的基础 上提 出了三峡 库区土地资 源可持 续 利 用研 究 与 土壤 肥 力相 结 合 理 论 基础 及 三 个 结合 点 。 关键词 :土地 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壤 肥力 整 治模式分 区 整治潜力 九龙坡 区 土地 资源可持续利用概念及相关理论 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概念 土地是一 种不可再生 的自然资源 ,是人类社会生存及 发展的物质 基础。国内外 学者对 土地 资源可持 续利用 的 内涵进行 过 多层 面的探 讨。普遍认 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即既能满足 当前人们对 粮食的需 求及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又不损害后代生存 和发展 的利益 ,并能不断 提高人类生 活水 平 和 环境 承 载力 的持久 、高 效 的土 地 资源 利用 方

重庆土地资源与利用

重庆土地资源与利用

重庆土地资源与利用重庆土地资源与利用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它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实践的基地,也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和土地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产生的各种变化的总和。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各部门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类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坚持土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继续发展。

第一节土地利用类型评价与土地利用分区一、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与评价重庆境内复杂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1999年全市各类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0-1。

表10-1所示,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共有8个: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

其中林地和耕地合计占全市土地面积的大部分。

表10—1 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万hm2 面积.万亩占土地面积%总计 823.39 12350.9 100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 616.34255.6416.26300.7620.5923.07 9245.13834.6243.974511.7308.83346.7 74.8531.051.9836.532.52.79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 52.8643.007.672.20 792.98644.94115.0233.02 6.425.220.930.27未利用地其中难用地占76% 154.192312.89 18.73(一)耕地重庆市现有耕地总面积255.65万hm2。

二级土地类型分为旱地、灌溉水田、望天田、菜地和水浇地,其结构见表10--2。

“两地”“两高”建设背景下重庆城市更新的思考

“两地”“两高”建设背景下重庆城市更新的思考

“两地”“两高”建设背景下重庆城市更新的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

中国以“两地”(两翼: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重庆市城市总部经济区;两高: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铁产业示范基地)为引领生产力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不断推动着重庆城市更新的进程。

在重庆城市更新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思考。

重庆城市更新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土地资源的有限性。

作为内陆城市,重庆的土地资源相对较为紧张。

在城市更新中,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我们需要加大土地整理和规划的力度,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

还要注意保护好农村的基本农田和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

重庆城市更新中存在的问题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不足。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亟需加强。

在城市更新中,要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城市的交通、水利、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为城市更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重庆还需要加强创新能力,提升城市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水平,促进城市产业的转型升级。

重庆城市更新中还存在社会问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城市更新面临着社会问题的挑战。

如何保障居民的合法权益,提高居民的居住条件,加强社区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民生建设,充分考虑居民的需求,加强社会服务和社区建设,提高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重庆城市更新的思考还应当包括环境保护。

城市更新过程中,要注重保护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在城市更新中,要加强生态建设,推动绿色发展,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两地”“两高”建设背景下,重庆城市更新面临的挑战较大。

只要我们充分认识到问题所在,提出合理有效的解决办法,不断推进城市更新的进程,相信重庆城市更新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重庆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重庆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
应尽 量避 免相 同或 含义 相近 的变量 重 复 出现 , 到 简明 、 做 扼 要且可操作 。使 资料 易于 收集 , 同时还 要 统一 统计 口径 , 尽 量采用现有 的统计数 据和 图件 。 2 1 2 评价 指标 体 系 的构建 。根据 上 述指 标 选取 原 则 , .. 结 合 重庆 市 实 际情 况 和所 能搜 集 到 的数 据 , 重 于从 土地 投 侧 人 、 出方 面反 映区域 土地 利用 的经 济效 率 , 产 并从 土地利 用 状况和利 用结构 方面 评价 区域土 地利 用 的社 会效 率 。该 研 究通过 查 阅文献 、 咨询专 家 、 分析 指标层 次等多 种方法 , 最终 选定 了以下 6个对 重庆 市建 设 用地 集约 利用 影 响最 显著 的 评价指标 J单位 建设 用地 固定 资产投 资 、 : 单位 建设用 地 从业人 员数 、 单位建设用 地 G P产值 、 位建 设用 地社会 消 D 单 费 品零 售总额 、 人均建设用 地 、 通用地 占建设 用地面积 。 交
p s d. oe
Ke r s Ch n qig Ci y wo d o g n t y;Co sr cin ln n t to a d;Itnsv s u n e ie u e;Ev l ain au to
土地是不 可再生资 源 , 是人类 赖 以生存 的物质 基础 。近
面地反 映区域建设 用 地集 约利 用 的 内涵 。指 标体 系 的建立 要全面反 映建设用地 集 约利 用影 响要 素 的 主要方 面 和 内在 联系 , 盖土地投入 、 涵 土地产 出 、 使用强 度等方 面 内容 。③针 对性原 则 : 有关 土 地利 用 的评 价指 标很 多 , 但建 立土 地集 约 利用评 价 指标 体系 时 , 针对 研究 问题 的需 要 , 应 筛选 与问题

案例: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案例: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案例:重庆市九龙坡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一)土地资源现状分析1.土地利用结构现状根据九龙坡区2003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统计,全区土地总面积647789.5亩,人均土地面积0.72亩,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93人。

在土地总面积中农业用地455122.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5%;建设用地175535.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10%;未利用地177131.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65%。

土地利用的基本构成见表1。

表1 九龙坡区土地利用现状表(2003年)单位:亩2.建设用地结构2003年九龙坡区建设用地总面积175535.3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7.10%。

其中城镇用地(城市、镇)74915.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1.56%,人均城镇用地67.84平方米;农村居民点用地50777.4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4%,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142.29米;独立工矿用地33781.0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5.21%;交通用地10713.2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65%;水利设施用地面积2299.5亩,占土地总面积的1.31%。

居民点工矿用地是建设用地的主要用地方式。

3.农业用地结构2003年九龙坡区农业用地总面积455122.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0.25%,人均农用地面积0.5亩。

其中耕地257367.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39.73%,人均耕地0.29亩;林地面积62305.7亩,园地面积47347.1亩,牧草地面积348.1亩,其他用地87854.1亩,分别占土地总面积的7.31%、9.62%、0.03%和13.56%,耕地是农业用地的主要用地方式。

4.未利用地结构2003年九龙坡区未利用地总面积17131.6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65%。

其中未利用土地958.9亩,占土地总面积的0.15%;其它未利用土地面积16172.7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50%,这类土地主要为水面,滩涂和苇地。

由此看出,本区土地后备资源十分有限。

2000-2009年重庆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趋势分析

2000-2009年重庆市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及趋势分析
态地位极其 重要 , 其土地 资源生态安 全环境 的优劣 , 不 仅直接关系到重庆长江上游生态屏 障的建设 , 更关系到 三峡水库的水源安全及 对重庆市未 来的可持续 发展产
生影响 。本研究以重庆市 为研究 区, 对土地资源生态环
境安全进行评价 , 目的在于 了解土地生态环境 的现状及 基本的影 响因素, 为制定有效 的保 护措施 、 提高土地 生
带 , 以丘陵 、 地貌 山地 为主 , 平坝耕 地 比重小 , 坡耕地 面
积大 , 是长江上游 的重要 生态屏 障, 典型 的生态脆 弱 属 区。气候类型属亚热带 季风性湿 润气候 , 候温和 , 气 土 壤类 型主要 以水稻土、 紫色土、 红壤 、 黄壤 、 黄棕壤为 主,
植被类型属 于亚热带 常绿 阔叶林 。由于历史 、 化 、 文 人
态环境质量奠定基础。
1 研 究 区概 况
重庆市地处 青藏高原 与长江 中下游平 原的过渡 地
收稿 日期 :2 1 0 0—1 —2 ;修 回日期 :2 1 O 1 9 0 l— 5—2 4
基金项 目:重庆市 自然科学基金项 目( S C 0 7 B 2 5 ; C T 2 0 B 7 2 ) 贵州 省省长基金项 目( 黔省专合字 J 2 17 ]黔省专合 字 J [ 07 字[ 00 6 、 字 20 ] 8 ) 贵州省科 技 计划 项 目( 科合 院所 能 [ 0 0 4 0 、 9 ; 黔 2 1 ] 0 1 院所 创 能 [0 8 09 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项 目( 2 0 ]0 ); 黔科合 S 2 1  ̄ 0 5 Y[0 0 3 1 ) 作者简介 :张军以( 9 5 , , 18 一)男 山东沂南人 , 士 , 硕 主要从事 区

响应” 架模 型, 框 构建 了一套土地 资源生态安 全评 价指 标体 系 , 用熵权赋 权 法确 定指 标权重 , 用土地 资源生 态 采 运

中国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长时序变化及其评价——以重庆市为例

中国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长时序变化及其评价——以重庆市为例

第46卷 第2期2024年3月物探化探计算技术C O M P U T I N G T E C H N I Q U E S F O R G E O P H Y S I C A L A ND GE O C H E M I C A L E X P L O R A T I O NV o l .46 N o .2M a r .2024文章编号:1001-1749(2024)02-0224-11中国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长时序变化及其评价以重庆市为例苟晓娟,刘 瑞,李谷琳(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物理学院,成都 610059)摘 要:为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地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选择以重庆市为例,利用遥感技术和G o o g l e E a r t h E n g i n e (G E E )平台,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 S E I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e c o l o gi c a l i n d e x ),评价重庆市2000年~2021年的生态环境质量及其长时序变化㊂为探讨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选取海拔㊁坡度㊁气温和降水四个影响因子,得到R S E I 的海拔依赖性与坡度依赖性以及R S E I 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㊂结果表明:①遥感生态指数R S E I 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质量为 优 的面积增加了130.27%,生态质量为 差 的面积减少了65.68%,生态环境有明显的改善;②从R S E I 随海拔㊁坡度变化曲线可以看出,0m ~1800m 范围内R S E I 缓慢增加,1800m~2800m 范围内开始减小,R S E I 随坡度增加而增长,坡度>40ʎ之后R S E I 趋于平稳;③从R S E I 与气候因子的响应曲线可以看出,温度和R S E I 呈负相关,温度越高,R S E I 越低;随着降水的增加,R S E I 指数逐渐上升㊂研究表明,使用G E E 平台可以对多云雾㊁植被覆盖度高的西南山地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长时序的监测和评价㊂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西南地区山地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精细化管理,从而根据区域特色进行环境治理,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㊂关键词:G o o g l e E a r t h E n gi n e ;R S E I ;西南山地城市;重庆;海拔;气候;生态保护中图分类号:X 821 文献标志码:A D O I :10.3969/j.i s s n .1001-1749.2024.02.12收稿日期:2022-11-15基金项目: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项目(S K L G P 2022K 026);福建省空间信息感知与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项目(F K L S I P I P 1002)第一作者:苟晓娟(1995 ),女,硕士,主要从事遥感与生态环境评估方面的研究,E -m a i l :1814869426@q q .c o m ㊂通信作者:刘瑞(1979 ),男,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方面的研究,E -m a i l :l r @c d u t .e d u .c n㊂0 引言一个城市的生态环境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气候资源㊁海洋资源㊁矿产资源㊁土地资源㊁生物资源㊁以及水资源的总称,是影响人类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物质来源[1]㊂生态环境质量的优劣不仅关系到人们的日常住行,更关系到人们的身心健康㊂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工业化㊁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沥青㊁水泥等组成的不透水表面取代了部分土壤㊁湿地㊁水面以及植被等土地覆被类型,这个过程导致地表水分蒸腾减少㊁径流加速等一系列如城市热岛等的生态环境效应[2]㊂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强调走集约㊁智能㊁绿色㊁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㊂随着新时代中国经济和城镇化开始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国家日益重视生态环境评估与保护[3]㊂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颁发了‘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4],根据生物丰度指数,植被覆盖指数,水网密度指数,土地退化指数和环境质量指数构建的生态指数(E c o l o gi c a l I n d e x ,E I ),旨在对我国县级以上生态环境提供一种年度综合评价标准,在区域生态环境质量(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Q u a l i t y,E E Q)评估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5],王瑶等[6]以T M㊁S P O T4及Q u i c k B i r d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运用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评价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变化情况,发现降水量的减少㊁城市化扩张以及人为因素是影响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原因㊂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研究的重视,有关生态环境质量动态监测和评价的方法越来越多[7],随着美国L a n d-s a t卫星和法国S P O T卫星的发展,3S技术以快速㊁实时及范围广等监测特点在对生态环境的研究中成为了中坚力量,国内外学者通过遥感影像获取陆地表面的信息,并结合数学方法对生态环境进行了定量研究[8-12]㊂徐涵秋[13]在生态指数E I的基础上提出的遥感生态指数(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i n-d e x,R S E I),能够客观㊁快速监测和评价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与过去较为单一的量化生态状况的遥感指数如归一化植被指数(N D V I)㊁增强植被指数(E V I)㊁永久植被分数(P V F)和干旱条件指数(S D-C I)等不同,遥感生态指数结合了绿度㊁湿度㊁干度㊁热度,全面地评估了区域的综合生态状况㊂遥感生态指数所需要的四个指标获取简便且通俗易懂,并且权重不需要人为设定,是一种客观㊁便捷㊁高效的遥感生态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的技术手段[13-14]㊂笔者以重庆市为例,基于遥感技术研究中国西南地区山地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㊂重庆地处中国西南,滋养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四面群山环绕,是中国西南地区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城市之一,是一座举世闻名的山城㊂三峡水库重庆段的生态环境历年来也受到学者们的关注[15]㊂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以盆地㊁丘陵地形为主,北有黄土高原,南有云贵高原,西有青藏高原,东有巫山㊁大巴山,四周均是高山峻岭,重庆市作为西南山地城市的代表,其生态环境质量在2000年以来,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有效治理,生态环境有了明显好转㊂研究重庆市的生态环境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可为学者研究西南地区的其他城市的生态提供参考㊂笔者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处理技术和G o o g l e E a r t h E n g i n e (G E E)平台,分析2000年~2021年重庆市的生态环境时空变化,并研究了海拔㊁坡度㊁气候因子对生态环境质量的作用,以期为重庆市的生态环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为西南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因地制宜的措施㊂1研究区概况重庆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拥有部分喀斯特地貌,是中国西南地区典型的山地城市,经纬度范围分别为东经105ʎ11'~110ʎ11'㊁北纬28ʎ10'~32ʎ13'㊂重庆作为中国西南地区的直辖市,经济发达,航运和商贸畅通,是西部大开发㊁ 一带一路 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㊂重庆市境内北有大巴山,南有大娄山㊁东有巫山,东南有武陵山,河流有长江㊁嘉陵江等,长江干流自西向东865k m流程,形成了著名的长江三峡㊂重庆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降水量较丰富,大部分地区在1000m m~ 1350m m,年平均气温16ħ~18ħ㊂重庆市最高海拔2796.8m,最低海拔73.1m,海拔高差达2723.7m,以山地为主,面积占76%,丘陵占22%㊂其中,海拔500m以下的面积占幅员面积38.61%;海拔500m~800m占幅员面积的25.41%;海拔800m~1200m占幅员面积的20.42%;海拔1200m以上占幅员面积的15.56%㊂重庆地势特点为:东南部㊁东北部高,中部和西部低,海拔由南北向长江河谷逐渐放缓[16-17]㊂图1研究区地理位置示意图F i g.1 A m a p s h o w i n g t h e g e o g r a p h i c a lp o s i t i o n o f t h e s t u d y a r e a2研究方法与预处理由于重庆市地处西南地区,遥感影像质量受云㊁雨遮盖影响较大,无云影像多集中于秋㊁冬季节,其他时期影像云量覆盖率高,同时考虑到夏季植被覆盖率较高,可用每一年的夏季影像进行生态环境的评价,因此在G E E平台上选择每年7月~9月的影像,并且筛选云量,对所选图像进行均值提取,消除5222期苟晓娟,等:中国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长时序变化及其评价 以重庆市为例去云图像之间的色差等问题,以保证遥感影像数据来源的可靠性㊂构建遥感生态指数(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E c o l o g i c a l I n d e x,R S E I),需要4个指标,即绿度㊁湿度㊁热度㊁干度,笔者基于这四个指标选取M O D I S产品库中相应的标准产品作为数据源㊂影像数据来源于美国地质调查局(U S G S)(U S G S,h t t p s://e a r t h e x p l o r-e r.u s g s.g o v)M O D I S系列数据㊂数据来源具体见表1㊂1)M O D I S系列数据㊂G o o g l e e a r t h e n g i n e平台提供的M O D13A1V6产品空间分辨率为500m,时间分辨率16d,满足研究区对数据的需求㊂M O-D I S系列数据中的植被层即归一化植被指数(N o r-m a l i z e d D i f f e r e n c e V e g e t a t i o n I n d e x,N D V I),由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N O-A A-A V H R R)导出,M O D I S N D V I产品是由大气校正的双向地表反射率计算而来的,这些反射率被水㊁云㊁重气溶胶和云影掩盖㊂为构建R S E I,笔者选取M O D13A1V6产品N D V I波段㊂同时选取M O D11A2提供地表温度(L a n d S u r f a c e T e m p e r a-t u r e,L S T),求取R S E I的 热度 成分㊂M O D09A1V6卫星影像数据提供了T e r r a M O D I S波段1~7的表面光谱反射率,并进行了大气校正㊂对于每个像素,在高观测覆盖㊁低视角㊁无云或云影㊁气溶胶负荷的基础上,从8天复合材料内的所有采集中选择一个值㊂笔者使用M O D09A1计算湿度(W E T)以及干度(N o r m a l i z e d D i f f e r e n c e B u i l d-u p a n d S o i l I n d e x,N D B S I)㊂表1数据来源T a b.1T h e d a t a s o u r c e数据来源空间/时间分辨率用途时间跨度M O D13A1V6500m/16d提供N D V I2000~2021 M O D11A2V61k m/8d提供L S T2000~2021 M O D09A1500m/8d计算W E T和N D B S I2000~2021 2)气象数据㊂因气象站点数据在时间序列上缺失比较严重,难以满足长时间序列的研究,笔者选取来自高分辨率山地环境制图计划(F i n e R e s o l u t i o n M a p p i n g o f M o u n t a i n e n v i r o n m e n t,F R MM)再分析数据,‘中国30米分辨率气温数据集“㊁‘中国30米分辨率年降水量数据集“,为1991年~2020年30年气候年平均值,近似地代替2000年~2021年的平均值㊂该气象数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㊂3)行政区矢量边界㊂研究区的行政边界数据下载于全国基础地理数据库(h t t p://w w w.w e b m a p.c n/)提供的2020年中国1ʒ400万省级行政区界线㊂2.2研究方法2.2.1 R S E I分量指标计算遥感生态指数的四个分量指标如公式所示: 1)绿度指标(N D V I):归一化植被指数N D V I 是应用最广泛的估算植被覆盖度的指数[18-21]㊂多种卫星遥感数据反演植被指数N D V I产品为研究生态环境提供了方便,因此笔者选用N D V I来代表绿度指标,如公式1所示:N D V I=(ρn i r-ρr e d)(ρn i r-ρr e d)(1)其中,式中ρn i r㊁ρr e d分别表示遥感影像所对应的红波段和近红外波段的反射率㊂2)热度指标(L S T):热度表示地球表面温度,太阳的热能被辐射到达地面后,一部分被反射,一部分被地面吸收,使地面增热,学者们基于卫星的热红外传感器观测到的地表热辐射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本文使用M O D11A2V6中提供的L S T数据㊂3)干度指标(N D B S I):衡量一个地区因建筑用地㊁裸地造成的地表干度,城市地表干燥会对生活条件和生物丰富度产生巨大影响,成为衡量生态环境水平的重要指标[22]㊂为了量化一个地区的干度成分,笔者基于裸土指数(B I)[23]和基于建筑指数(I B I)构建了归一化差值累积和土壤指数(N D B-S I)[11]㊂如公式(2)~公式(4)所示:N D B S I=(B I+I B I)/2(2) I B I=2ρs w i r1ρs w i r1+ρn i r1-ρn i r1ρn i r1+ρr e d+ρg r e e n/ρg r e e n+ρs w i r12ρs w i r1ρs w i r1+ρn i r1+ρn i r1ρn i r1+ρr e d+ρg r e e n/ρg r e e n+ρs w i r1(3)B I=ρs w i r1+ρr e d-ρn i r1+ρb l u eρs w i r1+ρr e d+ρn i r1+ρb l u e(4)其中ρr e d㊁ρb l u e㊁ρg r e e n㊁ρn i r1和ρs w i r1分别为M O D09A1V6图像中对应波段的地表反射率㊂4)湿度指标(W E T):湿度指标反映了地球表面的水体和土壤㊁植被和绿地的湿润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证实K a u t h-T h o m a s(K-T)变换是一种有效的数据压缩和去冗余技术,其亮度㊁绿度和湿分量与表面物理参数直接相关[24-25],被广泛用于生态环境评价中的湿度监测[26]㊂笔者采用k-t变换后的多光谱影像的第三分量来表征622物探化探计算技术46卷R S E I的湿度指标㊂公式定义为公式5:W e t=c1ρr e d+c2ρn i r1+c3ρb l u e+c4ρg r e e n+c5ρn i r2 +c6ρs w i r1+c7ρs w i r2(5)其中ρr e d㊁ρn i r1㊁ρb l u e㊁ρg r e e n㊁ρn i r2㊁ρs w i r1和ρs w i r2分别代表M O D09A1图像的7个波段的反射率㊂对于M O D I S多波段图像,各波段系数为c1= 0.1147,c2=0.2489,c3=0.2408,c4= 0.3132,c5=-0.3122,c6=-0.6416,c7= -0.5087㊂2.2.2遥感生态指数模型构建R S E I是近几年提出的一种综合生态指数,专门利用遥感技术评估生态状况㊂遥感生态指数R S E I 的构建需要整合绿度(N D V I)㊁湿度(W E T)㊁热度(L S T)和干度(N D B S I)四个分量,再将四个单一分量进行叠加后,进行主成分分析(P r i n c i p a l C o m p o-n e n t A n a l y s i s,P C A),并将第一主成分作为R S E I 的值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可以根据每个指标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贡献度来客观确定其权重,比以往的单一指标㊁人工确定权重的方法更为科学,不但能够同时整合绿度㊁湿度㊁热度㊁干度4个指标的信息,而且还能够以单一指标的形式代表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㊂因此,R S E I可以表示为:R S E I=f(N D V I,W E T,L S T,N D B S I)由于各指标的单位和数据范围不同,在进行主成分分析之前,需要将四个指标的值归一化在[0,1]范围内,R S E I值越大且靠近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越好, R S E I值越小且靠近0,表示生态环境质量越差㊂2.2.3海拔梯度和坡度的影响重庆特殊的地形地貌,造成特殊的生态环境㊂海拔高度和坡度对地表热度㊁湿度㊁干度㊁绿度均有影响㊂海拔是影响植被类型及分布的重要因素,海拔升高不仅影响着地表水热状况,同时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类活动类型和范围,进而直接或间接影响遥感生态指数R S E I的空间分布特征㊂把海拔按梯度分为9个等级,分别为0m~ 300m,300m~600m,600m~900m,900m~ 1200m,1200m~1500m,1500m~1800m, 1800m~2100m,2100m~2400m,2400m~ 2800m㊂分析2000年~2021年遥感生态指数R S E I在每个梯度的变化㊂同理,将坡度分为7个等级,0ʎ~35ʎ范围以10ʎ为间隔划分,35ʎ~45ʎ以5ʎ为间隔划分,该划分方式更适合坡度相差较大的山地地区,分别为0ʎ~5ʎ,5ʎ~15ʎ,15ʎ~25ʎ,25ʎ~35ʎ, 35ʎ~40ʎ,40ʎ~45ʎ,>45ʎ,以期发现海拔与坡度对重庆市生态和环境质量的影响规律㊂3结果分析3.1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对遥感生态指数模型的构建,在G o o g l e e a r t h e n g i n e平台中计算得到重庆市R S E I㊂为了更好地揭示过去22年重庆市生态环境的变化,参考徐涵秋[14]提供的生态分类方法,把重庆市R S E I值分为5个等级,以0.2为间隔,划分5个不同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即 优 ㊁ 良 ㊁ 一般 ㊁ 较差 ㊁ 差 ,R S E I在0~0.2范围内生态环境质量为 差 等级,在0.2~ 0.4范围内为 较差 等级,在0.4~0.6范围内为 一般 等级,在0.6~0.8范围内为 良 等级,R S E I在0.8~1范围内为 优 等级,得到图2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图2(a)~图2(f)分别为2000年㊁2005年㊁2010年㊁2015年㊁2018年㊁2021年的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图㊂通过观察图2可以发现,重庆市的生态环境质量在这20多年里有大幅度提升,但仍具有空间上的差异,生态质量等级为 良 和 优 的地区大多为远离主城区的山地地区如渝东北和渝南,生态质量 差 和 较差 的地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主城区㊂2000年(图2(a))生态环境质量为 差 的区域在渝中区㊁江北区㊁沙坪坝区㊁九龙坡区和南岸区5区的交界地,处于重庆市经济中心,城市化水平高度发达,生态环境质量为 优 主要分布在城口县和巫溪县,该地区平均海拔在1000m,植被茂盛,生态环境较少受到人为的破坏㊂2005年(图2(b))可以看出,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相比2000年(图2(a))大幅下降,渝西大部分(潼南区㊁合川区㊁铜梁区等)地区以及重庆北部延伸至东部(长寿区㊁涪陵区㊁万州区等区)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均为 较差 ,这与2000年~2005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有关,重庆市在1997年成为直辖市,开始大力发展经济,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占用绿地,这也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㊂图2可以看出2010年~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为 较差 的区域明显减少,合川区㊁武隆区㊁丰都县㊁南川区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等四个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有了大幅度提升㊂近20多年来重庆地区R S E I的变化特征如下:①R S E I值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重庆市东北部和南部地区,说明重庆在2000年~2005年以来生态质量整体有好转,东北㊁东南方向好转趋势明显;7222期苟晓娟,等:中国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长时序变化及其评价 以重庆市为例②低值R S E I 像元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且在城市群地区呈现扩大趋势,这种变化特征与我国近年来在高速城镇化的发展下不断推进的西南城市地区尤其是成渝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道路有着密切的关系㊂图2 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及其空间分布特征F i g .2 E c o l o g i c a l q u a l i t y g r a d e a n d i t s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i n C h o n g q i n g为了定量的分析R S E I 的变化特征,计算2021年~2000年5个等级的变化面积及比例,得到表2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与面积统计㊂由表1可知,从2000年~2021年以来,遥感生态质量为 差 的区域生态质量面积下降了66%,较差 和 一般 的区域生态质量面积分别下降了54%和53%,生态质量为 优 ㊁ 良 的区域面积均有增长,特别是 优 的面积涨幅很大,增长了130%㊂在过去的22年,差 和 较差 的面积减少已达到2683k m 2㊂生态质量 一般 的面积减少1.35万k m 2,较2000年减少50%以上㊂20多年来,R S E I 均值主要集中在生态质量等级为良的822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46卷等级,从R S E I 均值可以看出,2000年~2021年生态环境质量先下降后上升,整体呈生态环境质量向好的趋势㊂为看出每种生态环境质量等级在不同年份之间的转移情况得到图3:2000年~2021年重庆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转移矩阵桑基图,2000年~2005年,生态环境质量 一般 转为 较差 的面积最多,2005年~2010年较差 一部分转移为 一般 一部分转移为 良 ㊂2018年~2019年, 一般 部分向 良 转化, 良 在稳定的基础上部分向 优 转化㊂表2 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等级与面积统计T a b .2 S t a t i s t i c s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q u a l i t y g r a d e a n d a r e a o f C h o n g qi n R S E I 等级差/k m2较差/k m 2一般/k m 2良/k m 2优/k m2R S E I 均值2000454.86(0.55%)4420.90(5.35%)25285.80(30.63%)46726.30(56.59%)5677.18(6.88%)0.632005370.03(0.45%)26992.00(32.69%)45297.60(54.86%)9675.25(11.72%)230.14(0.28%)0.462010490.73(0.59%)7463.90(9.04%)35327.90(42.79%)35475.70(42.97%)3806.75(4.61%)0.59201579.19(0.10%)2872.43(3.48%)17291.00(20.94%)56041.00(67.87%)6281.40(7.61%)0.652018288.80(0.35%)5706.28(6.91%)33387.30(40.44%)40728.90(49.33%)2453.67(2.97%)0.602021156.13(0.19%)2036.04(2.47%)11821.60(14.32%)55478.30(67.19%)13072.90(15.83%)0.69C h a n g e -298.73(65.68%)-2384.86(53.95%)-13464.2(53.25%)8752(18.73%)7395.72(130.27%)0.06图3 2000年~2021年重庆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转移矩阵桑基图F i g .3 S a n k e y d i a g r a m o f e c o l o g i c a l e n v i r o n m e n t q u a l i t y g r a d e t r a n s f e r m a t r i x o f C h o n g qi n f r o m 2000t o 20213.2 生态环境质量变化规律为研究重庆市生态环境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将不同年份生态环境质量随时间的变化分为5个等级,即 极显著退化 ㊁ 显著退化 ㊁ 基本稳定 ㊁ 显著改善 ㊁ 极显著改善 ,得到如图4重庆市R S E I 随时间变化规律㊂图4中图4(a )~图4(f)表示重庆市各个时间段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㊂图4(a )为2000年~2005年间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都在显著退化和极显著退化,图4(b )为2005年~2010年间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生态环境有了显著改善,重庆东部和南部地区有极显著改善,图4(c )可以看出2010年~2015年间生态环境质量大部分地区处于基本稳定和显著改善的状态,生态环境质量向好㊂图4(d)可以看出2015年~2018年间重庆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存在极显著退化和显著退化,中部和东部地区生态环境基本稳定,南部地区有显著改善和极显著改善㊂图4(e )可以看出2018年~2021年间生态环境质量有好转,重庆北部和东部地区生态环境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中部和南部的部分地区存在显著退化㊂图4(f )可以看出2000年~2021年重庆市主城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在极显著退化,南部和西南部地区在显著退化,北部和东部地区基本稳定,因此在治理生态环境的时候应加大对主城区的管理力度,防止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退化㊂3.3 R S E I 的海拔依赖性与坡度依赖性3.3.1 R S E I 的海拔依赖性为了进一步研究海拔和坡度对重庆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规律,使用分区统计,将海拔和坡度分成不同的梯度与R S E I 进行对比,得到图5:2000年~2021年R S E I 指数随海拔㊁坡度变化曲线及频率分布情况,图5左可知,2000年及2021年不同等级的R S E I 随海拔梯度的变化规律㊂不同年份R S E I 随海拔上升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同一年份间R S E I 随海拔梯度变化具有不同的变化趋势㊂2000年R S E I 随海拔梯度升高的变化范围为0.55~0.70,呈现先快速增加后缓慢增加,R S E I 最大值在海拔2100m~2400m 范围内㊂2005年R S E I 的变化范围为0.37~0.70,R S E I 整体呈增长趋势,在2400m ~2800m 有所下降,最大值在2100m~2400m ,曲线大部分在其他年份的下面,与其他年份相比R S E I 明显偏小,这与表1中2005年R S E I 年均值最小符合㊂2010年R S E I 的变化范围为0.46~0.75,0m~2100m R S E I 增长,2100m~2800mR S E I 减小,最大值在1800m~2100m ㊂2015年㊁2018年R S E I 均在0m ~2400m 持续增长,R S E I 在9222期苟晓娟,等:中国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长时序变化及其评价以重庆市为例海拔2100m ~2400m 达到最大值后有所降低,2015年R S E I 的变化范围为0.57~0.82,2018年R S E I 的变化范围为0.46~0.77㊂2021年R S E I 的变化范围为0.56~0.76,曲线大部分在其他年份的上面,这与表1中2021年R S E I 年均值最大符合,在海拔0m ~2100m 逐渐增长,最大值在1800m~2100m ,2100m~2800m 快速降低㊂2000年~2021年R S E I 指数随海拔变化曲线规律如下:①海拔多集中在0m ~1500m 之间,300m ~600m 是重庆市海拔分布最多的范围,这与重庆市多山地有关;②2010年~2021年R S E I 均呈现随海拔增长而增加的趋势,整体上,0m~1800m 范围内R S E I 缓慢增加,1800m ~2800m 范围内开始减小,这可能是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海拔越低的区域人类活动越频繁,对生态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随着海拔的升高,人类活动减少,生态环境质量逐渐好转,但是海拔升高到一定范围,由于气候因子如气温㊁降水等的影响占主要作用,生态质量有所下降;③整体上R S E I 指数2021>2015>2018>2010>2000>2005,2005年R S E I 随海拔变化最大,从0.367增长到0.702,增长了91.28%,2000年R S E I 随海拔变化最小,增长了29.50%,增长相比其他年份最不明显㊂图4 重庆市R S E I 随时间变化特征规律F i g .4 T e m p o r a l v a r i a t i o n o f R S E I i n C h o n g q i n g32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46卷图52000年~2021年R S E I指数随海拔㊁坡度变化曲线及频率分布情况F i g.5 V a r i a t i o n c u r v e a n d f r e q u e n c y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o f R S E I i n d e x w i t h a l t i t u d e a n d s l o p e f r o m2000t o20213.3.2 R S E I的坡度依赖性图5右可知,2000年R S E I随坡度的梯度升高的变化范围为0.56~0.70,2005年R S E I的变化范围为0.39~0.56,2010年R S E I的变化范围为0.49~0.70,2015年R S E I的变化范围为0.59~ 0.73,2018年R S E I的变化范围为0.48~0.70, 2021年R S E I的变化范围为0.59~0.80㊂2000~ 021年R S E I指数随坡度变化曲线规律如下: 1)不同年份R S E I随坡度上升呈现相似的变化趋势㊂整体上看,随着坡度的增加,R S E I也在增加, 25ʎ~35ʎ范围R S E I有短暂下降,后继续增长,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缓慢增加的规律,大于40ʎ之后R S E I趋于平稳,R S E I最大值在坡度40ʎ~45ʎ㊂2)0ʎ~25ʎ范围内R S E I受坡度的影响较大,并且坡度越陡的地方生态环境质量越好,25ʎ~ 35ʎ范围R S E I有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和重庆市起伏的地形有关,大于40ʎ之后坡度对R S E I的影响较小㊂3)整体上R S E I指数随坡度的梯度变化,2021> 2015>2018>2010>2000>2005,2018年R S E I随海拔变化最大,增长了45.83%,2015年R S E I随海拔变化最小,增长了23.73%㊂3.4 R S E I与气候因子的响应为探究2000年~2021年重庆市R S E I与温度因子的响应关系,笔者使用年均气温㊁降水数据,得到图6重庆市海拔㊁R S E I与气候相关图㊂如图6 (左)所示,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呈下降趋势,这与海拔对气温的影响规律一致,降水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0m~1500m降水先显著上升后缓慢上升,1200m~1500m范围达到降水的最大值,1500m~2400m降水开始下降,2400m~ 2800m降水随海拔上升有上升趋势,其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具有明显的山地气候特征,重庆建于川东平行岭谷,海拔的改变对重庆的气候产生较大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对局部环境㊁土壤含水量等指标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植被的生长,植被指数N D V I 在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 S E I中起主导作用,因此会影响到R S E I指数㊂为了分析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㊁年平均降水)对R S E I的作用机制,将2000年~2021年的R S E I 指数的平均值,自然间断法分成8类,与近30年的年均气温和降水作比较,可以看出温度和R S E I呈负相关,温度越高,R S E I越低,这是因为地表温度L S T对生态环境有副作用,地表温度越高,生态环境越差,随着降水的增加,R S E I指数逐渐上升,当年平均降水达到最大值时R S E I在0.66~0.73范围内,并没有达到R S E I的最大值,说明R S E I不仅仅受到气候一种因子的影响,地形地貌㊁坡度坡向㊁人口㊁土地利用类型㊁城镇建设㊁保护政策㊁产业结构等方面都在制约生态环境㊂4结论笔者基于遥感数据处理技术和G o o g l e E a r t h E n g i n e(G E E),以重庆市2000年~2021年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切入口,探讨了我国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利用R S E I遥感生态环境指数,评价重庆市20多年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R S E I的海拔依赖性和坡度依赖性,探究R S E I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㊂主要结论如下:1322期苟晓娟,等:中国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长时序变化及其评价 以重庆市为例图6重庆市海拔㊁R S E I与气候相关图F i g.6C o r r e l a t i o n m a p o f e l e v a t i o n,R S E I a n d c l i m a t e i n C h o n g q i n g1)遥感生态指数R S E I总体呈上升趋势,生态质量为 差 的面积减少了65.68%,生态质量为 优 的面积增加了130.27%,生态环境有明显的好转,但仍存在区域差异,低值R S E I像元主要分布在主城区,且在城市群地区呈现扩大趋势,表明虽然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好转,但主城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需要加强㊂2)从R S E I随海拔变化曲线可以看出,2010年~ 2021年R S E I均呈现随海拔增长而增加的趋势,整体上,0m~1800m范围内R S E I缓慢增加,1800m~ 2800m范围内开始减小,相似的,R S E I随坡度增加而增长,坡度>40ʎ之后R S E I趋于平稳㊂3)从R S E I与气候因子的响应曲线可以看出,温度和R S E I呈负相关,温度越高,R S E I越低,随着降水的增加,R S E I指数逐渐上升,当R S E I在0.66~0.73时,随着降水的增加R S E I反而下降㊂在对我国西南山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讨论基础上,对西南山地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些建议:1)建议相关部门完善生态环境相关的保护政策,着重对主城区进行生态质量的修护,可以通过增加主城区绿化面积㊁合理利用土地㊁设置生态保护红线㊁保护水资源等方式进行保护㊂2)在低海拔地区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中㊁高海拔地区坚持生态环境的基本维护㊂3)产业结构的发展要顺应生态环境,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减少高污染㊁高排放量的企业,加强对气候异常情况的监测㊂参考文献:[1]赵其国,黄国勤,马艳芹.中国生态环境状况与生态文明建设[J].生态学报,2016,36(19):6328-6335.Z H A O Q G,H U A N G G Q,M A Y Q.E c o l o g i c a l e n-v i r o n m e n t s t a t u s a n d e c o l o g i c a l c i v i l i z a t i o n c o n s t r u c-t i o n i n C h i n a[J].A c t a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2016,36(19): 6328-6335.(I n C h i n e s e)[2]岳文泽,徐建华,徐丽华.基于遥感影像的城市土地利用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以城市热环境和植被指数为例[J].生态学报,2006,26(5):1450-1460.Y U E W Z,X U J H,X U L H.S t u d y o n e c o l o g i c a l e n-v i r o n m e n t a l e f f e c t s o f u r b a n l a n d u s e b a s e d o n r e m o t e s e n s i n g i m a g e:a c a s e s t u d y o f u r b a n t h e r m a l e n v i r o n-m e n t a n d v e g e t a t i o n i n d e x[J].A c t a E c o l o g i c a S i n i c a, 2006,26(5):1450-1460.(I n C h i n e s e)[3]方创琳.中国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规律性与重点方向[J].地理研究,2019,38(1):13-22.F A NG C L.B a s i c r u l e s a n d k e y p a t h s f o r h i g h-q u a l i t y d e v e l o p m e n t o f t h e n e w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i n C h i n a[J].G e-o g r a p h i c a l R e s e a r c h,2019,38(1):13-22.(I n C h i n e s e) [4]国家环保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试行)H J/T192-2006[S].S t a t e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E n-v i r o n m e n t a l p r o t e c t i o n i n d u s t r y s t a n d a r d o f t h e p e o p l e's r e p u b l i c o f C h i n a(T r i a l)H J/T192-2006[S].(I n C h i-n e s e)[5]满卫东,刘明月,李晓燕,等.1990-2015年三江平原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状况评估[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8,32(2):136-141.M A N W D,L I U M Y,L I X Y,e t a l.A s s e s s m e n t o n232物探化探计算技术46卷。

重庆自然资源类型和利用现状

重庆自然资源类型和利用现状

重庆自然资源类型和利用现状调查研究一、引言重庆市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河流充沛,气候温润,各种自然资源十分丰富。

让我们一起探究富饶美丽的重庆的自然资源类型和利用现状吧!二、调查方法。

采用信息研究法。

通过网络搜索信息,并整合编辑信息进行研究。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一)土地资源土地资源以山地、丘陵为主,约占90%;平坝不足10%。

土地类型多样,分为近10个土类,其中紫色土类居多,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0%。

据1996年统计数字,地域内共有耕地2.5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4%;林地面积3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6.5%;水域面积0.2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园地、疏林草地和天然草场0.35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4.2%;城镇、工矿、交通用地和农村居民用地0.49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6%;裸土滩、裸岩石、砾地等1.56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18.9%。

根据重庆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规划期间,农用地总量增加7.22万公顷(108万亩),增幅1.04%;其中,2010年前增加4.72万公顷(71万亩),增幅0.68%。

农用地内部耕地数量基本稳定,粮、蔬、果、林等用地比例不断优化。

到2020年,建设用地总量增加13.53万公顷(203万亩),增幅23.77%;其中2010年前增加5.35万公顷(80万亩),增幅9.40%。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单位用地效益显著提高。

规划期间,坚持在不破坏土地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宜农后备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

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减少未利用地10.07万公顷(151万亩)和20.75万公顷(311万亩),减幅分别为14.13%和29.11%。

(二)植物资源重庆市域植物资源丰富。

6000多种各类植物中,有被称植物"活化石"的桫椤、水杉、秃杉、银杉、珙桐等珍稀树种,森林覆盖率20.49%。

重庆市永川区土地资源概况及土地资源利用研究

重庆市永川区土地资源概况及土地资源利用研究

作者简 介 : 王靖滢 ( 1 9 8 8 一 ) , 女, 贵州贵阳人 , 硕士研究生 , 从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研究
第 1 1 期
王靖 滢, 等: 重庆市永川 区土地资源概况及土地资源利用研 究
9 3
二级 地类 ( 表 1 ) 。 表 1 永川 区土 地利 用分 类表

级用地类 型 耕地
园地 林 地 水田、 旱 地
பைடு நூலகம்
二级用地类 型
园地 、 果 园、 其他园地 有林 地、 其他林地 其他 草地 铁路用 地 、 公路用地 、 港 口码头用地 、 农村道路 河 流水 面 、 水库水面 、 坑塘水面 、 内陆滩涂 、 沟渠 、 水工建筑用地 设施农 用地 、 田坎 、 裸地 城市 、 建制镇 、 村庄 、 采矿用地 、 风景及特殊用地
l 9个 镇 和 4个街 道办 事处 。1 9 9 2年撤 县建 市 , 2 0 0 6年 撤市设 区 , 目前 已成 为重 庆西 部 出境 的重 要 交通 枢纽
和区域性物流中心 , 是成渝经济走廊 的重点城市。2 0 0 9 年, 全 区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2 4 4亿元 , 同比 2 0 0 8年
元, 农 村居 民人 均纯 收入 5 9 2 8 元。
2 永 川 区土 地 资源 概 况
2 . 1 永 川 区土地资 源类 型
以重 庆市 永川 区 2 0 0 9年二 次土 地调查 数据 为基础 , 永 川 区土 地利 用 类 型 可划 分 为 8个一 级 地 类 2 6个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2 0 ; 修 回 日期 : 2 0 1 3 — 0 6 — 4. 0
增长 1 7 . 6 %; 规模 以上 工业企业 总产值达 到 2 2 1 亿元 , 全社 会 固定 资 产投 资完 成 2 3 0亿 元 , 社会 消 费 品零 售

重庆市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重庆市土地生态环境安全评价研究
t t h M o gc 1 e u t i ter n t tbe rv , u t l sa n t } h el e l i . c r y n h e f e n i o e b t i t o l at a c o as i u mp d s lwa le
景丽 周宝同, 慧, 秋琴 (南 学 理 学 院重 , 1 娜, 殷清 张 西 大 地 科 学 ,庆 ̄ 5 0) 7
摘要 在对土 地生 态岳 全及其基 本 目标设 定的基础上 , 通过 重庆 市区域 概 况分析 , 立重庆 市土地 生 态安 全 评 价体 系, 自然、 济 、 建 从 经 社 会3 个方 面着手 , 用层次分 析法 和综合评 价法 , 重庆 市 1 7 20 年 的土地 生态安全状 况进行 综 合评 价 。研 究结论 认 为 , 运 对 9 ~ 04 9 区域 内土
ea a o e ad o v utno t n l l i fhl e  ̄ c
s u t cn i ni C o q c o 9 0 略cre t i e u T gm n m l i ad y t t e r d o h n i i f m 1 7t2 4 ci o t n y i g t r 9 O O w a i O t t l o a a e el m y s n n e c y rd U wh h r e l n f s s h i
“ 十一五” 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 也是 生态环境保护极具挑战的时期。土地资源是生态环境 中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宝贵的 自然资源和农 业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 , 是制约整个 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 发展 、 生存的根本性要素 。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是区域 J
地 然 态 全 统 土自 生 安 系

重庆2024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重庆2024年度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

重庆市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长江上游的嘉陵江与涪江的汇合处,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和商贸中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重庆的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变化。

本报告将分析2024年度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情况。

首先,重庆市的人口持续增长对土地利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人口增加导致城市面积扩大,农业用地逐渐减少。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重庆市总人口为3107.9万人,较2024年增长了2.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扩张对农田的占用日益增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

农田转化为城市用地以满足人口增长对住房、商业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需求。

其次,工业和建设用地的增加是另一个重要的土地利用变化因素。

2024年,重庆市工业生产持续发展,工业用地需求量大幅增加。

大量土地被用于建设工业园区、工厂和企事业单位,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工业产能需求。

此外,随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建设用地也在扩大。

城市道路、桥梁、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都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资源。

再次,生态环境保护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到了一定的制约作用。

重庆市作为一个山地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

为了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重庆市政府对土地利用进行了限制和规范。

在2024年度,重庆市逐渐推行了生态保护红线和城市绿色发展政策,限制了部分土地用于建设和开发。

大力推进森林资源保护和水源涵养地建设,加强了重庆市的生态环境保护。

最后,农村土地利用也经历了一定的变化。

农村土地利用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转移就业的增加,农田逐渐被转变为非农用地,用于农村工业、服务业和居民住宅的建设。

此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积极发展农田水利和农业观光等产业,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的效益。

综上所述,重庆市2024年度土地利用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人口增长、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经济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土地利用结构的动态变化。

PSR视角下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PSR视角下农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重庆市渝北区为例

素, 运 用 先进 的技术 和管 理方 法 , 使农 用 地 的综 合 效 益 ( 资 源 效 益 、生 态 效 益 、经 济 效 益 和社 会 效 益 ) 达 到
最高 , 最 终 实现可 持续 利用 .
① 收 稿 日期 : 20l2— 10 — 22
理 化 联 合 改 良技 术 科 技 支 撑 计 划 项 目( 2 0 0 8 B AB 3 8 B 0 2—3— 2 ) . 基金项 目: 西 南 典 型 区 生 物一 黄 璐 ( 1 9 8 8一 ) ,女 ,重 庆 沙 坪 坝 人 , 硕 士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土 地 利 用 规 划 方 向 研 究 作者简介 : 硕士生导师. 通信 作 者 : 廖 和平 ,教 授 ,
类 型上 主要集 中在 非农 建设 用地 , 对 于农 用地 集约 利用 的评 价 研究 涉 及并 不 多 ,而且 有关 农 用 地集 约 利 用
变 化过程 的研 究尤 为少 见.而 对 于农 用 地 集 约 利 用 评 价指 标 体 系 的选 择 和 评 价体 系 的构 建 尚需 进 一 步 完
平 的增 幅是 有 限 的 ,单 纯 增 加 投 入 并 不 一 定 提 高 农 用 地 集 约 利 用 水 平 .


词: 农用地集约利用 ; P S R;因 子 分 析 ; 渝 北 区
文 献 标 志码 :A
中 图分 类 号 :F 3 0 1 . 2
随着社 会经 济 的发展 , 人 们对 土地 的需 求 日益增 长 ,面对 需求 的无 限性 和 土 地 的有 限性 ,土地 集 约 利 用 已成为 必然 .早 在 1 8世 纪土地 集 约利用 就 已经为 西方 经 济 学 家所 关注 ,西方 古 典 经 济 学 家杜 尔 格 ( An n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主城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主城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

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主城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公布日期】2004.10.15•【字号】渝国土房管发[2004]477号•【施行日期】2004.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重庆市国土房管局关于开展主城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通知(渝国土房管发〔2004〕477号)主城九区国土资源局,各直属分局,局机关相关处室,局信息中心,市土地勘测规划院:为进一步查清土地资源情况,有效监测各类土地利用动态变化,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依据《关于开展土地利用基础数据与图件更新调查项目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3〕79号)和《关于开展土地利用基础图件与数据更新项目实施方案的复函》(国土资厅函〔2003〕342号)的文件精神,我市主城九区(渝中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南岸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渝北区、巴南区和北碚区)被确定为土地利用更新调查项目的试点单位。

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实施,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开展土地利用更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土地利用更新调查是国土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各区局(分局)一定要从确保国土资源管理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障顺利完成土地利用更新调查任务。

二、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确保主城区更新调查工作顺利开展为加强对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的领导和协调,主城区土地更新调查工作由市局负责统一领导,各区局(分局)负责本辖区内组织实施,市土地勘测规划院负责项目管理,由市局选择有技术优势的、信誉良好的勘测队伍作为外协单位,主城区按照统一的组织形式、统一的技术标准、统一的作业单位、统一的检查验收,以确保主城区更新调查工作顺利开展。

市局权籍处为本次土地更新调查项目的责任单位,市局有关处室,按照各自职能,支持配合权籍处抓好这项重要的土地管理基础工作。

重庆土地资源与利用

重庆土地资源与利用

重庆土地资源与利用重庆土地资源与利用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生活的物质基础。

它是人类从事一切社会实践的基地,也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和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是土地的自然属性和土地在人为活动的影响下产生的各种变化的总和。

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各部门建设步伐的加快,各类用地矛盾日益突出。

为此,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正确处理经济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关系,坚持土地资源开发与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促进土地资源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

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适度开发土地后备资源,保障社会经济可继续发展。

第一节土地利用类型评价与土地利用分区一、土地利用类型构成与评价重庆境内复杂的地理环境,构成了区域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土地资源较为丰富。

1999年全市各类土地利用现状见表10-1。

表10-1所示,重庆市土地利用类型共有8个: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等。

其中林地和耕地合计占全市土地面积的大部分。

表10—1 重庆市土地利用现状构成土地利用类型面积.万hm2 面积.万亩占土地面积%总计 823.39 12350.9 100农用地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水域 616.34255.6416.26300.7620.5923.07 9245.13834.6243.974511.7308.83346.7 74.8531.051.9836.532.52.79建设用地城镇村及工矿用地交通用地水利设施用地 52.8643.007.672.20 792.98644.94115.0233.02 6.425.220.930.27未利用地其中难用地占76% 154.192312.89 18.73(一)耕地重庆市现有耕地总面积255.65万hm2。

二级土地类型分为旱地、灌溉水田、望天田、菜地和水浇地,其结构见表10--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摘要:建立一套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将一个概念转换成可操作的管理模式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

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内涵,提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从不同的数量尺、空间比例尺、空间维、不同国家发展程度、不同价值观等角度来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性来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分析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标准,从土地利用系统的角度构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

目前,我国在这一方面还没有形成一套比较成熟的评价方法,仍处于探索阶段。

关键词: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评价体系;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当前,人类社会发展的主题是可持续发展,意义是不以破坏未来资源为代价进行发展,强调合理利用资源。

土地资源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人类发展和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创造财富的基本源泉。

因此,可持续利用的土地资源是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

近年来,由于人类的过分和不合理运用土地资源,带来了诸如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诸多全球性的土地资源问题,对环境的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因此,引起了国际社会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的高度重视。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发展战略一旦开始实施,那么就必须落实到区域内部进行操作,全球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基础就是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标准目前,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解,不同学科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观点,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观点。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标准是指,在综合考虑环境资产和土地资源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和生产力。

一方面从整合科学、土地的合理保护和土地的开发利用,实现土地合理利用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进行协调发展,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可预见未来人类发展的生存需求,建立最佳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 土地 ; 可持续 ; 值法 ; 熵 重庆
中图 分 类 号 : 17 文 献标 识 码 : F2 A
、.1
P( ) X;=1
i= l
则该事物 的信息熵 为:
Hx一∑P o ( ) ( ) ()g X X lP i
重 庆 作为 中国最 年轻 的直 辖 市 ,O 1 年来 经 济 得 以快 速发 展 ,人 均 G P 自 D

3O . 6 41 . 4 4l . 0 39 . 7
是综合 反映一个城 市土地可 持续利用 现
状 及 其 发 展 能力 的指 标 集 合 。 而 指 标 体 因 系 的 设 定 上 要 综 合 考 虑 土 地 利 用 的 生 态 效 益 、 济 效 益 和 社 会 效 益 , 价 的 目的 经 评
19 9 8年 以 来增 长 了 3倍 , 同 时城 市化 水
表 1 重庆市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子 目 标层 基本指标层 原指标层 环境质量 ( 1%) 95 . 生态效益
(0 6 (1 3 . %) 2 8

单位 % m/ 2 人 % %
重庆城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研究
口文 /郭效法
提要
表 ) 本文采用熵值法,选取土地 具体化 。( 1
二、 熵值法的基本原理及步骤
在土地利用系统中 , 土地 的利用方式
决定 系 统 的 功 能 , 同利 用 方 式 就 会 产 生 不
利 用 的 生 态 、经 济 和社 会 效 益 三 个 层 面 2 指 标 , 价 2 0 ~2 0 重 庆 的 土 5个 评 00 0 7年

和 内容上要体现生态 合理性、 经济可行性
和 社 会 的可 接 受 性 。 鉴于 此 , 文 建 立 一 本 个 四 层 次 的土 地 可 持 续 利 用 评 价 指标 体 系 , 目标 层 、 目标 层 、 本 指 标 层 和 原 即 子 基 指标层 , 目标 层 反 映 的 是 重 庆 城 市 总 体 的
( . % X 第三产业的 10 ) 80 。 增加值占G P D 比重率 %
38 . 4
水 口
X 单位固定资 . 产投资的国 内生产总值 刀兀, 万元 3 4 . 8

社会效益 (9 8 ) 1. % 4
X 建成区人口密度
人地关系 X, 。 人均居住用地面积
价 研 究 , 望 能给 相 关 工 作 提 供参 考 。 希

X 建成区绿地覆盖率 。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 x 环保投 资占 G P比重 】 D
X 工业粉尘废气处理率
评 价指标 环境治理 x 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 4
7 %) 1
) 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6
重 庆 市
地 评价指标 可 ( 持 3 7

5 %) 7
X 公共设施用地 比重率 , X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续 利 用 综

用地经 济效益
X 城市建成区 G P密度率 D X 。 单位面积工业用地总产值
亿元/ M 3 9 k . m 7 亿元/ 3 0 k m 1

权重 ( %) 57 . o 48 . O 39 . 9 49 . 8
40 . 0
平 不 断 提 高 ,城 市建 成 区面 积 由 19 9 8年 的 4 68 k 展 到 现 在 的 827 m , 0. m 发 9 7 .k 增 长 了 2倍 多 。 重庆 作 为一 个 以 山城 闻 名 而 的 城 市 , 对 经 济 的 快 速 发 展 和 城 市 化 的 面 不 断 加 快 , 土 地 资 源 尤 为 稀 缺 。 本 文 对 其 重 庆 1 来 土 地 可 持 续 利 用 情 况 进 行 评 0年
城 市 土
% % % % % % % 元/ 人
45 . 8 38 . 9
40 . 2 32 6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
系 城 市 土 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 , 居住用地比重率 ) 工业用地比重率 ( 9 用地结构 。 道路广场用地 比重率 (9 7 ) X。 1 5% X 市政公用 设施用地比重率 经济效益 。 。
X 人均道路广场用地面积
人,m k2
m/ 2 人
m/ 2 人
33 . 7
38 . 7
33 . 6
评价指标 (1 6 ) 3.% 5
x 均市政公用设施用地面积 m/ 2 人 2 人 x 人均公共 设施用地面积 用地管理 x 城市建设的公众满意度 X 政策法规的有效性 ( . % X 相关规划的协调度 10 ) 28 m/ 2 人 ( 1) 0 0 ( 1) O 0 一 ( 1) O 0
反之 , 信息熵越小, 信息的无序度越高, 其 信息 的效用值越大 。 因而熵值法可以利用 评价指标固有 的信息来判别指标的价值, 避免 了主观因素可能带来的偏 差。 ( ) 二 熵值 法的基本步骤
() 评 价 指 标 的 标 准 化 处 理 。 为 了 1各
用 的经 济效益 2 0 以来有 所下 降, 0 5年 有 待 于进 一步提 高。
( ) 一 熵值 法 的基 本原 理 。 果 某事 物 不 同的信息熵 , 如 信息熵 的大 小可 以反映土
X, : … 信 地可持 续利用情 况。结果表明: 重庆城 市 具 有 几 种 独 立 可 能 状 态 : X , , , 地利用系统的有序程度 。信息熵越大 , 土地可持 续利用总体 水平 , 生态 、 经济和 X , 每 一 种 状 态 出 现 的 概 率 分 别 为 P 息的有序度越低 ,其信息的效用值越小: X) P X P(3, ( I, ) 社会 效 益协 调 度 均呈 上 升 趋 势 , 土地 利 ( 。, ( , X) … P X1 且 有 : 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