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规划中旅游定位研究
五台山风景区核心景区专项保护规划研究——以五台山风景名胜区灵峰圣境核心景区为例
”清净佛国“,在空旷农田间散布的~些居民点数
量少.规模小。
从1 985年绘制的核心景区现状图上可以看
7一H陟E习湘冈薅÷m好痴节滏堡窜龉
出,当时的主要寺庙周围已经分布了五台山一招、
二招.三招、四招.五招等五个宾招设施.几处行
政办公单位和沿街道布置的一些商业餐饮等设施.
营坊,新台怀.金界寺.瓦窑等农村居民点逐渐扩
规划以台怀寺庙群为中心,南至梵仙山山口, 北至东台沟村南.西至东庄村西界.东至清凉社 村北界,面积为21.63km2。
3 灵峰圣境核心景区现状概况(2005年)
3.1 土地利用现状 按照核心景区中土地使用的性质进行用地分
类,21.63kin2的用地可分为8大类.1 7中类。
风景游赏用地面积为41懈,占总面积的1.9%:
(Edouard Chavannes.1865-1918)于1907年10月
9
1 5 El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出当时塔院寺和万佛阁南
部和东部区域均为空旷的农田,并不高大的寺庙
L!旧
建筑非常醒目突出(图1)。从图2可以看出广仁寺
至善财洞区域为空旷的农田和清水河滩地;两张
旧照片反映出五台山历史上应该是以寺庙为主的
九华山风景区规划分析-
佛茶文化节
中央电视台形象广告
4.优化大环境。 近几年, 九华山景区强力推进硬、软两方面的环境整治, 效果显著。投入2亿
10
二、九华山景区特色介绍
1.历史特色 2.文化特色 3.主要景点
1.历史
(1)
有“佛国仙城 ”之美誉的九华山, 以众多的佛教寺庙和优美的自然 风光, 成为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中 一颗璀灿的明珠。
九华山山体形成于新生代晚期, 九华 山佛教始自南北朝时期。据史料 记载, 南朝梁武帝天监二年(公元 503年), 即有僧名伏虎, 在九华山 拾宝岩建伏虎庵;唐朝开元年间, 有僧人檀号来此修行。开元、天 宝年间(公元713—755年), 新罗 国王室贵族金乔觉出家为僧, 渡 海来华, 到九华山苦修, 居住东崖 峰的岩洞中, 感动众多善男信女, 当地乡绅诸葛节等损资, 为金乔
风景名胜区规划课程PPT
——以九华山风景区为例
目录:
一、九华山风景区概况 二、九华山风景区特色介绍 三、目前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分析 四、如何协调九华山景区的开发与保护
一、九华山风景区概况
九华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首批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它为皖南斜列的三大山系之一。位于安徽省 池州市东南境, 西北隔长江与天柱山相望, 东南越太平湖 与黄山同辉, 是安徽“两山一湖“黄金旅游区的北部主 入口、主景区。风景区面积120平方公里, 保护范围174 平方公里。现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 景旅游区示范点, 被誉为国际性佛教道场。
四、旅游服务质量尚待完善。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行业规模不断扩大, 旅游管理水平、服务质量相对滞后越 来越明显。旅行社、星级饭店、优秀导游、星级服务意识不高。
五、旅游于文化结合的不够好。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风景名胜区是中国旅游资源最丰富、辐射力最强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是扩大旅游消费的重点领域。
为了保护和开发好风景名胜区这一宝贵的资源,需要制定一系列规划规范。
以下是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的一些建议,字数不足1000字。
一、整体规划1.明确目标和定位:根据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和资源优势,明确其发展目标和定位,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
2.合理分区:根据风景名胜区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将其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如游览区、保护区、开发区等,并制定相应规划方案。
3.保护优先原则: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是第一位的,要制定相应的规划措施,促进自然生态的恢复和保护。
4.工程项目管理:明确项目的建设标准和审批程序,严格控制建设规模和工程质量,确保项目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一体化发展。
二、景区管理规范1.游客接待管理:制定游客接待量标准,合理安排游客接待设施,开展预约制度,引导游客有序游览,避免过度开发和游客拥堵。
2.资源保护管理:制定资源保护规范,加强对景区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保护,防止过度消耗和破坏。
3.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的环境卫生制度,加强对景区环境的监管和清洁工作,提升景区环境质量。
4.安全管理:加强景区安全管理,确保游客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健全的安全预案和应急救援机制。
三、旅游设施建设规范1.基础设施建设:合理规划道路、桥梁、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确保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完善和运行顺畅。
2.停车场建设:制定停车场建设规范,合理规划停车位数量和位置,确保游客的车辆有合理的停放场所。
3.服务设施建设:合理规划和设置旅游咨询中心、厕所、餐饮住宿等服务设施,提供便利的服务条件。
4.公共设施建设:建设公园、广场、休闲场所等公共设施,提供良好的游憩和休闲环境。
四、文化遗产保护规范1.文物保护规范:制定文物保护和管理规范,修复和保护文物和古迹,加强安全监管,防止文物的损毁和失窃。
2.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制定相应规范,开展相关培训和宣传活动。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规划分析(及修编)
24°48'之间。
自然资源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拥有丰富的 自然资源,包括山水、岩溶、森 林、湿地等生态系统,以及众多
珍稀野生动植物物种。
文化背景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有着悠久的 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 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的
桂林漓江风景名胜区规 划分析(及修编)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规划背景与目标 • 规划内容与方案 • 规划实施与效果 • 规划修编与建议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风景名胜区概述
风景名胜区定义
风景名胜区分类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科 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 中,可供人们游览、休息或进行科学、 文化活动的地区。
规划目标
保护自然环境
确保风景名胜区的自然 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完整 性,防止过度开发和破
坏。
传承历史文化
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 产,弘扬民族文化,提
高景区的人文价值。
促进旅游发展
合理规划景区布局,提 升旅游服务质量和游客 体验,吸引更多游客前
来游览。
加强管理
建立健全景区管理制度, 提高管理效率,确保景
区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规划强调了漓江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注重在保护环境、传承文 化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管理体制和法规建设得到完善
规划推动了漓江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的改革和相关法规的完善,为景 区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展望
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进一步挖掘漓江风景名胜区 的文化内涵,提升景区文化品质,增强游客的文 化体验。
专题研究——总体规划中的分区规划
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中,分区规划向来是最主要的内容之一,这里的分区类型包括景区(遨游区)、保护分区、功能分区等。
近年来,随着总体规划工作的深入,分区规划的作用得到进一步重视。
有专家提出,“风景区的所谓开辟,必须坚持在功能分区原则下的定位建设,才干健康发展”。
建设部也提出在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中加入“核心景区”的概念,对其进行专项规划。
从字面上看,分区就是希翼通过在空间上建立起保护和利用之间的协调关系,并在政策上进行支撑来实现这一目标。
但是传统形成的分区理论和技术存在许多的问题,例如,名称不统一,定义不明确,技术不科学等,已经不能很好的协调现阶段保护和利用之间关系。
而且,风景名胜区的分区技术与国际上和其他相关领域分区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借鉴和改进。
因此有必要对分区规划的理论和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尽可能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其在保护和利用协调过程中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黄山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正如它的资源特色具有典型性一样,它的规划和实践在我国风景名胜区事业中也体现出相当程度的典型性。
例如,黄山风景名胜区第一批被评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较早的(1980 年开始)进行了第一轮总体规划,较早地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名录。
因此,对黄山风景名胜区的分区规划进行研究,不仅对黄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具有实践意义,同时对全国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具有一定的示范作用,也为完善我国风景名胜区分区规划理论和技术提供建议。
目前国际上保护区或者国家公园通常应用的分区类型为Management Zones,即管理分区或者管理政策分区。
以下简单介绍IUCN 管理分区和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分区。
IUCN 管理分区定义如下:special and/or unique values zone 具有杰出的资源价值,限制或者禁止遨游活动。
primitive/wilderness zone 禁止机动车道路和基础设施,禁止人为操控的管理技术。
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定位演化动因及其驱动模型构建
曩 l
r B r j ‘ ・ K
第3 3卷第 5 期
J u a fXin f n Un v ri o r l n o a g a ie st y
风 景 名 胜 区规 划旅 游 定 位 演 化 动 因及 其 驱 动 模 型 构 建
卢玉平
( 夷 学院 旅 游 系,福 建 武 夷 山 3 4 0 ) 武 5 3 0 摘 要 :风 景 名胜 区旅 游 业使 风 景 名胜 区规 划得 到 长足 的发展 ,风景 名胜 区规 划 中旅 游 定位 也 随之 不断地 发展 变化 .风景 名 胜 区规 划旅 游定位 演 化动 因具 有 内部 驱 动 因素和 外部 驱动 因素 ,并
从我 国当前 风景 名胜 区规 划 发 展来看 ,偏重 于旅 游 .这 与风 图 1风 景 名胜 区规 划旅 游定位 演化路 径
景名 胜 区发展 的初 衷相 违 背 , 是风 景 名胜 区发 展需要 解 决 的问题 .
囚为风景名胜 区规划是保护培育 、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 , 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 是驾 驭整 个风 景 名胜 区保 护 、建 设 、管 理 、发展 的基 本 依据 和手 段 . 划最 重要 的是科 学地 调查 评估 资源 规
111风景 名胜 区设 立 目的的 驱动 ..
风景名胜 区与国外的国家公园类似 , 建设的 目的是为了保护风景资源.《 风景名胜区条例 ( 0 6 》 20 ) 第 七 条 规定 ,设 立 风景 名 胜 区 ,应 当有利 于保 护 和合 理 利用 风 景 名胜 资源 .风景 名胜 区本 质 上是一 项 资源 保 护型的社会公益事业 ,主要为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 ,而不是一类经济产业 ,不 以追求 和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利益为 目的. 它包括三层含义 ,1 ) 风景名胜资源是国土资源组成 中一类具有特殊意义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景区类详细规划解读
一、详规标准的总体要求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景区类详细规划解读
2. 编制目的
为落实风景区总体规划要求,满足风景区保护、利用、建设等需要,在风景区特 定景区范围内,对各空间要素进行的多种功能的具体安排和详细布置,为风景区 的建设管理、设施布局和游赏利用提供依据和指导。
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图(南湖景区)
二、景区详规的编制要点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景区类详细规划解读
1. 景区类详规的特点
(3) 面积大:与服务区、入口区相比,面积大, 个别景区可达上百平方公里。
(4) 建设精:与服务区、入口区相比,建设少, 以风景建筑、小型设施为主,是风景的一部分。
二、景区详规的编制要点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景区类详细规划解读
一、详规标准的总体要求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景区类详细规划解读
1. 编制对象
风景区的主要入口区、旅游服务设施集中区、旅游服务村镇等涉及建设活动的区 域应编制以建设引导与控制为主要内容的详细规划,景区、游线可编制以景观保 护与游赏利用为主要内容的详细规划。(详规标准1.0.3)
南湖景区在岳阳楼 洞庭湖风景区的位置
强化景区边界的保护控制 明确景区界线范围,边界最终 确定后,进行经纬度定桩,严 禁外围建设侵占景区
界桩
二、景区详规的编制要点
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标准——景区类详细规划解读
(2) 保护景观资源,排除破坏因素——以岳阳楼洞庭湖风景区南湖景区为例
落实分区分类保护
保护分区:一级保护 区、二级保护区、三 级保护区、建设控制 区 分类保护:水体、森 林资源、古树名木、 文物古迹、野生动植 物、非物质文化遗产、 环境保护
二、景区详规的编制要点
鸡足山旅游规划与开发之功能定位
鸡足山旅游规划与开发之功能定位、主题形象定位和目标定位——组长周利兵修改与整理一、功能定位——宗教观光旅游功能(一)宗教旅游功能鸡足山位于云南宾川县西北隅,距昆明四百公里,是中国五大佛教名山之一,东南亚著名佛教圣地,中国汉传藏传佛教交汇地和世界佛教禅宗发源地。
相传,鸡足山是释迦牟尼弟子迦叶的“道场”,远古时期有迦叶开山“抱金褴袈裟,携舍利佛牙,入定鸡足山,辟华首门为华化道场”的传说。
山上的佛教建筑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
鸡足山寺庙中最负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圣寺,它是清代高僧虚云和尚得到慈禧资助而建盖的,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
鸡足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之一。
相传,这里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的迦叶,抱金缕袈裟、携舍利佛牙,来这里设置宣讲佛法的“道场”,并守衣入定于鸡足山华首门。
鸡足山上的佛教建筑,始于唐,继于宋、元,盛于明、清,直至民国仍有增修。
清康熙时鸡足山有大小寺42座,庵院65个,静室170余所,寺僧5000余人。
鸡足山寺庙中最负盛名、保存最好的寺是祝圣寺,它是清代高僧虚云和尚得到慈禧资助而建盖的,光绪皇帝赐名为“护国祝圣禅寺”。
鸡足山海拔最高的寺是金顶寺,位于鸡足山主峰天柱峰顶,寺内楞严塔,是公元1929年云南省主席龙云登山游览时应僧人请求,拨巨资兴建的,龙云为楞严塔题词:“法相庄严”。
鸡足山目前修复规模最大的寺是迦叶殿,它是由四川文殊院宽霖会长发起,由大弟子宏道法师主持重建的,于1994年竣工,殿有四重,迦叶殿中供奉香檀木雕迦叶坐像,高3.3米,重1.6吨。
1、宗教朝拜鸡足山我国著名的佛教盛地,享誉东亚、东南亚,并且鸡足山历史悠久,佛教文化浓厚。
此外,鸡足山一直以来,自然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良好,风景奇秀,引人入胜。
所以鸡足山吸引了国内外许多香客来礼佛朝拜,来许愿、还愿、了愿。
2、宗教建筑迦叶殿,唐天宝时,刻迦叶像于此,后屡遭焚毁。
殿中藏有书板经数十函。
寺古有铜塔,后毁。
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的问题与对策一、概述风景名胜区作为我国自然与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生态价值,对于促进旅游业发展、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风景名胜区面临着诸多规划和管理上的挑战。
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规划理念落后,缺乏前瞻性和科学性,导致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目标相脱节;二是管理体制不健全,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等问题严重制约了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三是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力度不足,使得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管理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四是公众参与程度低,缺乏社会监督,导致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缺乏广泛的社会支持。
1. 风景名胜区在我国自然与文化保护中的重要地位风景名胜区在我国自然与文化保护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们不仅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宝贵遗产,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珍贵载体。
风景名胜区集中了我国大量的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这些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对于维护生态平衡、传承历史文化、促进旅游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风景名胜区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些区域往往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的栖息地。
通过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可以保护这些物种及其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风景名胜区是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场所。
这些区域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记忆,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
通过保护和利用这些文化资源,可以增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同,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播。
风景名胜区在推动旅游业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增长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
这些区域以其独特的自然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
当前我国在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方面仍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开发
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开发
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与开发是为了提高城市的旅游吸引力和经济效益。
以下是城市风景名胜区规划与开发的主要步骤:
1. 确定规划目标:明确城市风景名胜区的定位和发展目标,例如加强文化传承、提升旅游体验、促进经济发展等。
2. 进行初步调研:了解城市风景名胜区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现状,找出潜在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3. 制定发展战略:根据城市风景名胜区的特点和规划目标,制定包括空间布局、景区配套设施、旅游线路、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发展战略。
4. 制定详细规划:在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制定具体的城市风景名胜区发展规划,包括景区景点布局、交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方向等。
5. 引入投资者:吸引民间资本和企业投资城市风景名胜区的开发,提供投资机会和政策扶持,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
6. 建设基础设施:根据规划要求,建设景区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包括道路、桥梁、停车场、厕所、旅游服务中心等。
7. 精心设计景点:通过景点的设计和布局,展示城市的特色和独特之处,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趣和体验感。
8. 推广和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体,推广城市风景名胜区的特色和亮点,提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吸引更多游客。
9. 注重环境保护:在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必须注重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提高城市风景名胜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0. 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对城市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和开发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通过以上步骤的规划与开发,城市风景名胜区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资源,提高旅游吸引力和经济效益,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风景名胜区规划指导下的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用探讨PPT
目标与效能并借鉴国际经验,将自然保护地按生态价值和保护强度高
低依次分为3类: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自然公园。
国家公园:最严格的保护地。是指以保护具有国家代表性的自然生态 系统为主要目的,实现自然资源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的特定陆域或海 域,是我国自然生态系统中最重要、自然景观最独特、自然遗产最精 华、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部分,保护范围大,生态过程完整,具有全 球价值、国家象征,国民认同度高。
贵阳红枫湖
银川西夏王陵
数量 3处
6处
1处
6处
1处 2处 4处 2处 2处 1处 1处 1处
2.2风景名胜区规划与自然保护地规划
各类保护地的保护强度和功能定位不同,规划的定位、内容、深度、 作用也不相同。
自然保护地实行差别化管控。
➢ 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实行分区管控,原则上核心保护区内禁止人为活动, 一般控制区内限制人为活动。
风景名胜区规划指导下的 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用探讨
主要内容
一.相关重要概念 二.几对重要关系 三.规划章节内容 四.规划问题思考 五.风景旅游利用
一、相关重要概念
风景名胜区 自然保护地 国家公园 自然保护区 自然公园
◆风 景 名 胜 区 : 定 义 、 性 质 、 发 展
《 风 景 名 胜 区 条 例 》 : 具 有 观 赏 、 文 化 或 者 科 学 价 值 , 自 然 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 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3处
辽宁省
丹东鸭绿江、丹东凤凰山、大连海滨-旅顺口、大连金石滩、 医巫闾山
5处
山西省 碛口
1处
内蒙古 扎兰屯
1处
国内景区规划研究述评
该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的可 持 续 发展 : 一 是 当地 生 态 环 境 和 人 文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二 是景 区 及周 边 地 区 的 旅 游业 的可 持
进 行 整治 与 建 设 的地 段 作 一 个修 建 性 的 详细 规 划 。这 种规 划 具 有 一定 的项
目服 务 目的 但难 以 全 面 贯彻 风 景 区 总 规划 的 意图 。因此 . 本文 试 图梳 理国
内 已有 景 区规 划 研究 .总结 现 有 研 究
存在 的不 足 和 问 题 ,并 对未 来 方 向提
关键 词 : 景 区规划 研 究进 展 旅游事 业
景 区规划 是指 对风 景 区进 行保 护 、 培育 、 开发、 利用 和经 营 管理 , 进 而 发 挥 其 多 种 功 能作 用 的 统 筹部 署 和 宏 观
安排, 是一 种 统 领全 局 的 战略 规 划, 对 风 景 名 胜 区 的管 理 具 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领 性 的 指导 意义 ( 肖云 , 2 0 0 7 ) 。 当前 国内景 区 规划 ,
国 内景 区规划研 究述 评
文/ 刘 宁 宁
摘
要: 本 文通 过 回顾 国内 已有 景 区规 划研 究 , 将 已有 研 究从 规 划理 念 、 主题 定 位 、 针 对 不 同类 型 景 区的景 区规划 三方 面
进行 探 讨 和分 析 , 在总 结前 人 的研究 上 , 提 出 国内景 区规 划未 来 研 究方 向应该 加 强理 论探 索 、 结合 C I S 理念 . 并采 用 G I S等 图 形技 术 , 以进 一步 推进 我 国景 区 规划研 究 , 进 而加 快推 动我 国旅 游事 业 的可持续 发 展。
旅游景区的区位选择与布局分区
河南白云山景区布局图
2.3 旅游景区功能分区
2.3.1旅游景区功能分区原则:
旅游景区的功能分区是为了找到该景区的资源优势, 确定其市场定位与发展战略,利于景区内部的经营,也 利于景区的管理。 在景区发展中,对景区进行必要的功能分区时,主 要遵循的分区原则有地貌景观与文化景观连续性原则; 行政区划原则,内部功能的一致性原则。除此之外,通 常还考虑交通便捷性原则,管理方便性原则等。 旅游景区功能分区的多少和每个区域面积的大小往 往依据旅游景区的具体情况而定,理想的分区应以总体 规划规定的功能作为依据。通常情况,大的规划区域一 般按照景观的类似性与地域的连续性进行分区,小的规 划区域一般按照景区功能要求的不同进行分区。
2.3.4
风景名胜区分区
我国各风景名胜区由于级别、大小、特点等的差别, 在组成部分上有所不同,但在功能分区上一般可以分为: 旅游接待区 游览观光区 休闲疗养区 商务服务区 行政管理区 加工工业区 龙门石窟
云南路南石林 黄果树瀑布
本章小结:
旅游景区进行正确的区位选择时需要依据一 定的方法理论,并且要考虑到资源条件、社会 经济、交通格局、社会要素、城镇依托关系等 因素的影响,在景区进行区位选择过程中,由 于景区类型、国情的差异,实践的方法有所不 同。 旅游景区布局和功能分区遵循各自不同的 原则,一线式布局、环核式布局、组合式布局 是景区布局最具代表性的布局模式。旅游景区 功能分区最常见的类型是对旅游度假区、国家 公园、风景名胜区等进行相应的功能分区。
2.2.3 几种典型的布局实践
对于一个完整的旅游景区,其布局模式虽 然多种多样,但其基本要素相似 。 一线式布局
2.2.3.1 一线式布局
2.2.3.2 环核式布局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风景名胜区用途管制研究——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例
1研究背景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域全要素管控规划,是各类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在此背景下,自然保护地专项规划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特定区域专项规划的一种重要类型,其编制应体现出国土空间全域覆盖、全要素管控,以及分类差别化用途管制的总体特征。
风景名胜区作为自然保护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用途管制应与属地的总体规划在刚性管控要求、用途功能引导和精细准入规则等方面进行衔接,以充分落实总体规划的相关意图和管制要求,构建新时期更加精准和有效的多层次、全过程的空间管制模式。
2政策及理论研究2.1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研究土地用途管制是许多国家用来控制土地利用主体行为的一种制度,以促进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1]。
在中国,土地用途管制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以耕地为重点的土地用途管制阶段、生态要素用途管制阶段、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阶段,以及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阶段[2]。
在国土空间用途管制阶段,管制逻辑和要点产生了几个重要转变。
第一,在管制对象方面,由单一要素转向全域全要素。
既坚持对建设用地的强化管控,还需从系统性、整体性角度出发,加强对“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要素的控制[3]。
第二,在管制尺度方面,由地类管控转向空间管控。
即由土地用途管制中对于地块的平面管控,拓展摘要 随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逐步建立,原风景名胜区的空间管制存在多重管控、管制措施与功能用途不适应、空间准入条件模糊等诸多问题,已难以适应全域全要素管控要求。
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专项规划,风景名胜区应积极落实总规刚性管控要求,同时突出风景游憩等专项功能。
以庐山风景名胜区为例,构建“分级管控+分类管控+准入清单”的管制方法,形成兼具底线约束与激励引导、多层次、全过程的空间管制模式,以期在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指导风景名胜区差异化、精细化管控。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风景名胜区;用途管制;准入清单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ADOI 10.19892/ki.csjz.2023.07.29Abstract With the gradual establishment of th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the spatial control of the original scenic area has many problems, such as multipl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ncompatibility of control measures and functional uses, and ambiguous spatial access conditions, which is difficult to adapt to the requirements of all-factor control in the whole area. As the special planning under th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ystem, scenic area should actively implement the rigid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the general plan, and highlight special functions, such as scenic recreation. Taking Lushan Mountain Scenic Area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constructs a control method of “hierarchical control + categorical control + admission checklist”, and forms a multi-level and whole-process spatial control mode with bottom-line constraints and incentive guidance, in order to guide the differentiated and refin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scenic area under the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yst em.Key words territorial spatial planning; scenic area; use control; admission checkli st作者简介:刘玉超(1987-),男,工程师。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规划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独特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的地区,以其优美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的到来。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区的资源,需要进行规划工作。
首先,规划工作需要从资源评估和环境分析开始。
通过对区域内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以及公共设施的调查和评估,了解其状况和潜力。
同时还要对周边的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其对风景名胜区的影响。
其次,规划需要确定风景名胜区的定位和主题。
根据区域内的资源和特点,确定风景名胜区的定位,例如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或者休闲健身等。
同时,给风景名胜区确定一个主题,以便于宣传和打造特色。
接着,规划需要确定风景名胜区的边界和分区。
根据风景名胜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分布,确定其边界,界定其所属范围。
然后,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分区,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规划。
再次,规划需要确定风景名胜区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划分。
根据分区的特点和功能,对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布局,确定各个分区的位置和联系方式。
同时,为每个分区确定其具体的功能,例如公园、景区、展览馆等。
最后,规划需要制定具体的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
制定具体的
建设方案,包括土地使用、建筑设计等,确保建设的效果与规划的要求相符合。
同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确保对风景名胜区的管理和保护。
总之,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资源评估、定位和主题确定、边界和分区划分、整体布局和功能划分以及建设方案和管理措施制定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只有科学规划,才能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风景名胜区的资源,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旅游和休闲环境。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关系
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规划的关系一、引言风景名胜区规划和旅游规划是两个相互关联且相互影响的概念。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指对风景名胜区进行整体规划和管理,以保护和发展其自然、人文和景观资源,提升旅游体验和旅游服务质量。
旅游规划则是指对旅游目的地进行规划,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和提升旅游业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本文将详细探讨风景名胜区规划与旅游规划之间的关系。
二、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内容1. 自然资源保护:风景名胜区规划需要考虑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野生动植物资源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确保可持续利用。
2. 文化遗产保护:风景名胜区往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规划应该注重保护、修复和传承这些遗产,以促进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3. 旅游设施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需要考虑旅游设施的建设和改善,包括交通设施、住宿设施、餐饮设施等。
合理规划旅游设施可以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
4. 旅游活动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需要考虑旅游活动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包括观光游览、户外运动、文化体验等。
通过规划旅游活动,可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旅游规划的基本内容1. 目的地定位:旅游规划需要明确旅游目的地的定位和定位策略,确定目标市场和目标客群。
通过明确目的地的定位,可以制定相应的旅游产品和推广策略。
2. 旅游产品开发:旅游规划需要考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包括景点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活动策划等。
通过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可以吸引更多游客,提高旅游业的竞争力。
3. 旅游市场推广:旅游规划需要制定市场推广策略,包括品牌推广、宣传推广、网络推广等。
通过有效的市场推广,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游客。
4. 旅游管理和服务:旅游规划需要考虑旅游管理和服务的问题,包括旅游管理机构的设置、旅游服务设施的建设和管理等。
通过规范旅游管理和提供优质的旅游服务,可以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和竞争力。
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浙江省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发展及实践
8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浙江省风景名胜区规划中的发展及实践The Development and Practice of Zhejiang Urban & 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about the Scenic Area Planning in Zhejiang Province摘 要:经过近40年的努力,浙江省成为中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数量最多的省份,堪称“风景大省”。
回顾浙江风景名胜区的发展成就,以及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在风景名胜区规划领域的探索,展望风景名胜区未来发展趋势,探讨规划人员的专业发展方向。
关 键 词:风景园林;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地;规划;发展趋势Abstract: After nearly 40 years of hard work, Zhejiang Province has become the province with the largest number of national scenic areas in China, and it can be called a "large scenic province". Reviewing the development achievements of scenic areas in Zhejiang, and the exploration of Zhejiang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and Design Institute in the field of scenic area planning, it looks forward to 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scenic areas, and discusses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planners.Keywords: landscape architecture; scenic areas; protected areas; planning; development trend风景名胜区发展历程,浙江省在不断的摸索中总结经验、完善发展,一直扮演先行者与探索者的角色。
太阳岛名胜风景区旅游资源评析及开发建议
太阳岛名胜风景区旅游资源评析及开发建议作者:李泽亚来源:《经营者》 2017年第8期一、太阳岛湿地公园基本情况介绍(一)太阳岛湿地公园位置、行政区划与归属太阳岛风景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哈尔滨市松北区,松花江北岸,处于松嫩平原的东部边缘,坐落在松花江北岸河漫滩及一级阶地上。
其总面积为88平方公里,其中规划面积为38平方公里,外围保护区面积为50平方公里,分为东区、中区和西区。
(二)交通状况因每年到太阳岛湿地公园观光游览的游客多来自哈尔滨市本地及其周边县市,故下列为小交通范围,即哈尔滨市内到达太阳岛湿地公园的情况。
交通方式主要分为三种,分别为江上轮船、空中索道、公交车。
从哈尔滨市内出发,太阳岛的可到达性是很强的,基本连接了各个区的交通线路,而且公交车运营时间也基本满足游客需求。
(三)自然资源1.丰富的植被(植物景观)。
太阳岛湿地公园拥有丰富的植被,具有良好的观赏性,其中不乏一些珍稀物种及受国家级、省级保护的湿地植物物种。
岛内还建有花卉园,是东北三省最具规模的花卉基地。
2.沼泽湿地(水域景观)。
湿地面积3800平方米,外围扩展地带面积88平方米,地貌类型属松花江河川平原型,自然起伏平缓,有河漫滩沼泽地、低平地、平缓坡地、岗丘及洼地,海拔高度多在115~118m之间,最高海拔121.21m。
太阳岛湿地占地面积大,多有沼泽分布,岛内自然草甸湿地景观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结构层单一,空间开敞,远处的榆树疏林依稀可见,因组成的植物为自然生长的草本植物,没有人工景观的痕迹。
3.多种动物栖息地(生物景观)。
因其广大的湿地资源,形成了大型的芦苇荡景观,具有观赏性的同时,也成为了水鸟的栖息地。
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水鸟是指在生态上依赖于湿地,且形态和行为上对湿地形成适应特征的鸟类。
一方面,水鸟是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湿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顶端,在湿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和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二、旅游资源开发现状(一)职能结构风景区职能结构涉及风景区的自我生存条件、发展动力、运营机制等重大问题,成为风景区规划综合集成的主要结构框架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公布和规划建设 ,风景名胜 区规划从实践到理 论逐渐地繁荣起来 ,风景园林协会及其会刊 《 中
国园林 》成为风景区规划理论的学术 高地 。而学 术界对风景区的研究最早始于2 世纪3 年代 ,以 0 0 张其昀先生在 《 地理学报 》13 年第1 94 卷第2 期上
发 表 的 《 江 省风 景 区之 比较 观 》的学 术 论文 为 浙
Lu y p ng ui
( o r m p r n f y iesy,W u i a 3 4 0 ,C ia T ui Deat t Wu i v ri s me o Un t ys n 5 3 0 hn ) h
Abs r c t a t: T o rs d v lp e ti c n cae sp o oe h e lp e to c nc ae ln n .T u im re tto n s e c het u m e eo m n n se i r a r m tste d veo m n fs e i ap a nig o rs o nai n i c ni i r i
( 01 XQ 9 4)资助 。 [ 稿 日期 ]2 1 —0 —1 收 02 1 5 [ 者简介 ] 卢玉平 ( 9 8 ),男 ,河南安 阳县人 ,硕士 ,武夷学 院旅游 系讲师 ,主要研究 方 向 :旅游 规划 、旅游 作 17 ~ 经 济等。
北京 第 二外 国语 学 院学报
究 ,特别是对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研究 。从2 世纪 0
一
、
引言
8年代初开始 ,随着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 名胜区 0
根据 中华 人民共和 国国务院于2 0 年9 1 06 月 9 日 布并 自2 0 年 1月 1 公 0 6 2 日起施行 的 《 风景名胜 区条例 》,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 、文化或者 科学价值 ,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比较集 中,环境 优美 ,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 、文化活动的 区域 。… 风景 名胜 区的观赏价值 、文 化价值和科 学价值 ,使风景名胜 区的旅游业得到了迅速的发 展 ,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旅游资源。 旅游业 的发 展 ,也使风 景 名胜 区 的建设速 度加快 了 ,学术界也 开始重视对风景名胜 区的研
[ 中图分类号 ]F 9 5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5 9( 0 2) 30 4 .7 0 36 3 2 1 0 —0 00
A t S udyo To im re t to n Sc n cAr a Pl n ng u urs O i n a i n i e i e a ni
代表 ,阐述了风景 区建设方面的观点 ,可看作是 风景 区规划建设理论研 究的先驱 。[ 2 在风景名胜
区规划发展 的2 多年里 ,风景名胜规划的理念和 O
思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 ,从而使风景名胜 区规 划理论变得不断深入 、完善 。
[ 金项 目 ] 本研 究 受武 夷 学 院青 年基 金项 目 “ 景名 胜 区旅 游 功 能要 素 的演 变及 动 研 究—— 以武 夷 山为例 ” 基 风
2 1年 第 3 02 期
( 总第 2 3 ) 0期
上旅游业的发展 ,使风景名胜区的规划数量不断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增加 ,本文收集到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有3 3 项是在本时间段 完成的 ,其 中,选取不同年份完
成 的风景 名胜 区规 划进行 以下 比较分析 ( 表 见 2)。
文通过 对不 同时间段 有代表性 的风 景名 胜 区规 划案例和 风景名 胜 区相关法规规 范的分析 ,研 究风 景名 胜 区规划 中旅 游
定 位 的演 化 ,从 而 为风 景名 胜 区规 划 中旅 游 定位 的研 究提 供 借 鉴 。 关 键 词 :风 景 名 胜 区规 划 ;旅 游 规 划 ;旅 游 定 位 ;研 究
r s a c t u i m r e t to e e h of o rs o n a i n. r i
K e w o ds: s e cae ln i y r c ni r ap a nng; tu im pln i g; tu im re tto o rs ann o rs o n ain; rs ac i ee rh
a e a ni g i h ng n o s a ty t i a e s a a y e e r s n a i a e fs e i e l n i g i i e e tt epe o d l ws a d r a pln n sc a i g c n t n l . h sp p rha n l z d r p e e t t ve c s so c n c a a p a n n n d f r n i r dsa r m i n a n r g a i n o c r i g s e c a e s, su i d t e e ol t n ft u i m r e t to s e c a e l n i g, a d t u r v d d r f r n e o e ul t s c n e n n c ni r a o t d e v u i o rs o n ai n i c ni r a p a n n h o o i n n h s p o i e e e e c s f rt he
北 京第 二外 国语 学 院学报
2 1 年 第3 02 期
( 第2 3 ) 总 0期
风景 名胜 区规划 中旅游定位研 究
玉
( 武夷学院旅游 系 福 建武夷山
34 0 ) 530
摘
要 : 风 景 名 胜 区旅 游 业 的 发展 使 风 景名 胜 区规 划 得 到 发展 。风 景 名 胜 区规 划 中旅 游 定位 也 在 不 断 发展 变化 。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