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4、出示文中图片,观察那个楚国人的样子,(板书:张口结舌)出 示: 那个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张口结舌 ”的意思。你能把横线上的词换成自己的话吗?(哑口无 言、 目瞪口呆、慌慌张张、吞吞吐吐、瞠目结舌,急得满头大汗, 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等) 那人为什么张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那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
4、用 “总是 ”造句。
5、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板书:逃走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导用 “不要??而要??”造句。(对南郭先生来说,齐湣王可比齐宣 王难对付了。他可不是胡子眉目一把抓,而是有所选择了。我这儿 有两双名牌鞋子,一双是冒牌的,一双是正宗的,你们知道了,肯 定不要冒牌的,而要正宗的。现在偏偏有些 不法商贩用些不好的东西冒充好的东西,这也叫滥竽充数。)
小学成语故事教案
篇一:《成语故事》教案】 篇二:成语故事教学设计】
8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 词语。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 “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 发教育。
5、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一、活动背景成语是中国古代汉语言文字的瑰宝,它凝聚了古人的智慧、哲理和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特色。

成语故事活动是一种将成语与故事相结合的活动形式,通过讲述有趣的故事来帮助孩子们理解和记忆成语,并加深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种针对中小学生的成语故事活动方案。

二、活动目标1.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成语。

2.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成语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三、活动内容1.成语故事讲解–活动开始前,老师可准备一些常用的成语故事,如《亡羊补牢》、《守株待兔》等。

可以选择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成语故事,适当加入一些情节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活动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和理解能力,进行简要的讲解,包括成语的由来、意义和用法。

同时,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让他们参与到故事中来,增强学生的参与性和学习兴趣。

2.成语故事表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成语故事进行表演。

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加入一些小道具和动作,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指导,如如何体现成语的意义和故事情节的连贯性,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和合作精神。

3.成语故事创作–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理解,创作属于自己的成语故事。

可以选择一个成语作为主题,发挥想象力,构思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学生的成语故事可以以文字形式呈现,也可以选择用图片、漫画等形式展示。

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创作指导和评价,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

四、活动流程1.活动准备:准备成语故事、分组和指导材料。

2.成语故事讲解:老师讲解常用的成语故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3.成语故事表演: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故事表演,展示自己的创意和表演能力。

4.成语故事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法进行成语故事创作。

5.成语故事分享:学生展示自己的成语故事作品,交流和分享彼此的创作经验和成果。

6.活动总结:老师进行总结和评价,给予学生鼓励和建议。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阅读》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阅读》

三年级语文教案《成语故事阅读》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故事背景和含义,培养学生对成语的理解能力。

2. 难点:引导学生从成语故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好相关的成语故事教材,如《三字经》、《弟子规》等。

2. 工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等。

3. 教具:PPT、录音机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描绘成语故事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

2. 学习成语:选择几个常见的成语,如“井井有条”、“画蛇添足”等,向学生介绍成语的来源和含义,让学生熟悉这些成语。

3. 分组阅读: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故事进行阅读,理解故事背景和内涵,并向全班汇报。

4.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就成语故事中的道理展开讨论,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成语的理解和感悟。

5. 创作成语故事:让学生自行创作一个成语故事,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6. 温故知新:通过复习之前学过的成语故事,巩固学生对成语的记忆,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7. 总结归纳:让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成语和成语故事,形成学习成果。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了解了一些常见的成语,还培养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运用成语,提高语文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成语故事的习题。

2. 每天背诵一个成语,并写一段小故事配合这个成语。

3. 收集身边常见的成语,了解其来源和含义。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成语故事的阅读,激发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不断提高语文素养。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精品4篇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精品4篇

《惊弓之鸟》教学设计1【教材分析】《惊弓之鸟》是一篇成语故事,讲的是古时候魏国一位有名的射箭能手更羸不用搭箭,只需拉弓,便能射下大雁的事。

使学生了解更羸不用箭只用弓射下大雁的原因,懂得对事物要仔细观察,并进行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的判断,才能将事情做成做好。

根据教学目标与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设计了由事及理的阅读理解思路,以读促思,思中生悟,既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又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与个性化体验。

在教学中始终引导学生当课堂的主角,使他们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训练思维,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求知欲旺盛。

经过一、二年级的学习,他们的自制能力有所提高。

他们已认识近两千汉字,能够通过读书或上网等方法搜集与处理资料,已经具备初步的阅读能力。

【教学目标】1、理解更羸说的话,明白个中推理;2、练习人物对话,从对话中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3、通过成语故事,理解“惊弓之鸟”的寓意,懂得在日常生活中遇事要冷静,从容的道理。

【教学重点】掌握本文寓意,理解更羸判断推理的过程。

【教学难点】理解更羸判断推理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制作,学生收集与惊弓之鸟意思相近的成语。

【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惊弓之鸟》这则成语故事的内容,谁来复述一遍?2、就是因为更羸是有名的射箭能手,所以魏王便邀请更羸去郊外打猎,发生什么事情了,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二、学习第2自然段1、边听边思考:更羸与魏王外出打猎时看到了什么?他又是怎样对魏王说的?2、汇报,更羸看得怎样?(仔细)就是因为更羸看得仔细所以他对魏王说什么?3、指导朗读:更羸的话,读出自信,胸有成竹的感觉。

三、学习第3~8自然段1、读到这里,你有什么疑问吗?(更羸真的能把大雁射下来吗?)2、魏王也不信,他说什么了?(理解什么叫做“信不过”)3、令人惊讶的事情发生了。

(看课件)课文中哪一段描写刚才的情景的?(5)4、女生读,找出那一个字直接导致大雁掉下来的?(嘣)5、就因为“嘣”的一声响,大雁做出什么样的反应?6、比较句子。

成语故事课教案

成语故事课教案

成语故事课教案成语故事课教案1活动目标:1、在理解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园小朋友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2、通过多种形式巩固所学过的成语,激发幼儿园小朋友对中国丰富的语言文化的兴趣。

3、丰富幼儿园小朋友的语言,在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1、一至十中文、阿拉伯数字卡;图书、成语字卡若干;2、表情类、动物类成语图卡若干。

3、油画棒、白纸。

活动过程:一、通过书的排序,巩固一至十的.成语。

1、幼儿园小朋友选择一本图书,提问:你选择的是什么图书?它的价钱是多少?2、请幼儿园小朋友按从最便宜到最贵的价钱顺序给书排序。

3、引导幼儿园小朋友复习一至十的成语。

二、游戏《成语对对碰》,巩固所学成语。

每两个幼儿园小朋友为一组选择两张图片,组成一个成语。

游戏进行2~3次。

三、听寓言故事《郑人买履》,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

1、幼儿园小朋友边看大图书,边猜故事情节。

2、告诉故事名称,教师完整地讲述故事。

3、通过探望与讨论,帮助幼儿园小朋友理解故事的寓意,教育幼儿园小朋友遇事要灵活。

4、学习成语“随机应变”、“急中生智”,启发幼儿园小朋友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成语的理解。

四、通过看图片,巩固所学成语,并对成语给以分类。

1、动物类2、表情类3、其他五、以表演的形式,引导幼儿园小朋友创造性的表现学过的成语。

1、教师做动作,幼儿园小朋友猜成语。

2、个别幼儿园小朋友做动作,幼儿园小朋友猜成语。

3、教师出示成语字卡,幼儿园小朋友做动作。

4、在音乐伴随下,幼儿园小朋友自由发挥表演成语。

附:《郑人买履》成语故事从前,有个郑国人,打算到集市上买双鞋穿。

他先把自己脚的长短量了一下,做了一个尺子。

可是临走时粗心大意,竟把尺子忘在家中凳子上了。

他走到集市上,找到卖鞋的地方。

正要买鞋,却发现尺子忘在家里了,就对卖鞋的人说:我把鞋的尺码忘在家里了,等我回家把尺子拿来再买。

说完,就急急忙忙地往家里跑。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案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案

《成语故事》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十个成语及其背后的故事。

2. 培养学生运用成语进行口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画龙点睛、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亡羊补牢。

2. 成语故事及寓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十个成语的掌握及运用。

2. 难点:成语背后的故事寓意及文化内涵。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通过讲解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兴趣。

2. 情景教学: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成语。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成语故事背后的寓意,促进学生思考。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成语的写作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成语“画龙点睛”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成语及背后的文化内涵。

2. 学习成语:让学生自主学习“掩耳盗铃”、“刻舟求剑”、“守株待兔”、“亡羊补牢”等成语,并讲解其故事。

3. 情景练习:设置情景,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所学成语。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成语故事背后的寓意,引导学生思考。

6. 课后作业:布置运用所学成语进行写作的作业,巩固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成语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组织一个小测试,检验学生对成语故事及其寓意的记忆和理解。

3.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小组讨论的表现,评估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兴趣和投入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成语故事书籍或电子资料。

2. 教学PPT或幻灯片。

3. 白板和记号笔。

4. 写作纸张和文具。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学习成语“画龙点睛”和“掩耳盗铃”。

2. 第3-4周:学习成语“刻舟求剑”和“守株待兔”。

3. 第5-6周:学习成语“亡羊补牢”和其他相关成语。

4. 每周安排1-2课时进行成语故事的学习和讨论。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了解成语故事的文化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成语寓意。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和参与讨论,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大班成语故事教案

大班成语故事教案

大班成语故事教案成语故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富有教育意义,又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在大班教学中,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解,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成语的含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因此,本教案将围绕大班成语故事教学展开,旨在帮助老师们更好地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能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简单地讲述成语故事。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从成语故事中领悟其中的道理和哲理。

二、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成语故事,并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概括。

2.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素材,如图片、PPT等,以便于教学展示。

3. 教师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活动,如成语故事讲解、成语接龙游戏等。

三、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引入成语故事。

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入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2. 讲解成语故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如《鸡犬不宁》、《亡羊补牢》等,通过讲解故事情节和寓意,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含义。

3. 学生讲述成语故事。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成语故事进行讲述,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成语接龙游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成语,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5. 总结归纳。

教师可以对本节课所学的成语故事进行总结归纳,让学生对成语的含义和用法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四、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一些常见的成语故事,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的含义,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学生参与度不高、表达能力有限等,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改进。

五、教学延伸。

教师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精选5篇)

四年级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四年级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年级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下册成语故事《铁杵成针》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1.学会故事中的生字新词,了解故事的内容.2.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3、能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二、教学重难点1.学习成语故事《铁杵成针》,理解成语的表面意思,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后来人们把这些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加以锤炼,便形成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下中华语言文化的精华,背诵下我们积累的成语。

)2、学生起头,背诵成语接龙。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积累更多的成语,希望同学们继续保持这种学习精神。

)3、导入:成语是我国语言文化的精华,它们有的庄重严肃,有的机智幽默,而且大多数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生动的故事。

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个有趣的成故事,大家想不想看?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叫做铁杵成针。

(板书课题:铁杵成针)不过,老师有个要求,希望同学们能带着这些问题认真去观看。

4、出示阅读提示,指名读要求(二)、学习成语“铁杵成针”1、欣赏故事2、小组讨论交流师:故事我们已经看完了,下面就请同学们结合学习提示和故事内容,把你的发现和你小组内同学说一说3、汇报①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②李白在学习上遇到了什么困难?后来又是什么事情使他改变了对学习的态度?你对他了解吗?(指名背李白的诗,出示李白的资料的课件)③现在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铁杵成针”这则成语的意思?铁杵是什么意思?(学生说后,观看课件,板书成语意思:将铁杵磨成细针,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就必有成果。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

成语故事活动方案一、背景介绍在传统文化教育中,成语是一种重要的文化形式,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通过让学生学习和理解成语故事,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中文水平,还可以培养其思维和情感。

因此,我们计划开展一场成语故事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

二、活动内容1.成语故事讲解: 老师将挑选一些经典的成语,为学生讲解其由来及寓意,让学生了解成语的文化内涵。

2.成语故事朗读: 学生分组进行成语故事朗读比赛,通过朗读提升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3.成语绘画创作: 学生自由发挥,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进行绘画创作,并在活动结束时展示。

4.成语故事表演: 学生自行编排成语故事表演,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表演能力。

三、活动流程•9:00-9:30 活动开幕,介绍活动目的和规则•9:30-10:30 成语故事讲解•10:30-11:30 成语故事朗读比赛•11:30-12:30 午餐时间•12:30-13:30 成语绘画创作•13:30-14:30 成语故事表演•14:30-15:00 颁奖和总结四、活动目标1.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

2.提升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激发学生对成语故事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营造亲密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五、活动准备1.教室布置:准备好课桌椅,确保教室整洁有序。

2.音响设备:准备音响设备,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3.奖品准备:准备一些小奖品作为活动的奖励,激励学生参与。

4.材料准备:准备绘画用具等相关材料,确保学生可以顺利进行创作。

六、活动评估活动结束后,通过学生参与情况、成果展示效果等方面进行评估,总结活动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活动进行改进和调整。

七、总结通过这次成语故事活动,学生们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和了解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成语故事,提升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激发了他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提升他们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9篇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9篇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9篇《卧薪尝胆》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讲述故事内容。

2、学会会本课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2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会用“请求、建议”造句。

3、默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能结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4、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只有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复述故事,合课文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看老师写课题,注意“卧”的笔顺。

齐读课题。

这里面有两个字老师要提醒大家特别注意。

“吴”字是上下结构,写的时候,上边要让着下边。

“免”字,长撇贯穿“口”字部件,要写得舒展,最后一笔“竖弯钩”,“弯钩”部分要向外延伸。

二、初读课文。

1、出示生词,生读。

指名读,齐读。

2、字词都会读了,课文也就能读得更通顺了。

下面请同学们再把课文读一读,边读边思考:《卧薪尝胆》这个篇课文到底讲了一件什么事呢?3、课文讲了怎样的一件事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文。

①谁来读第一段?(指名读)你读得很流畅!从第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呢?对了,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板书:吴越两国,都想征服对方。

)②那么,起初,谁先征服了谁呢?谁来读读第二段。

故事的第二段告诉我们什么了呢?是啊,勾践刚开始的时候打了败仗,只好求和,到吴国做奴仆了。

(板书:勾践战败求和)③到吴国做奴仆的勾践,又有怎样的经历呢?谁来读读第三段。

勾践夫妇在吴国的三年生活过得怎样呢?你能用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吗?是,这三年,勾践夫妇受尽了屈辱。

(板书:受尽屈辱)④三年以屈辱的生活结束了,骄傲的吴王夫差放回了勾践夫妇,他们回国后又是怎样做的呢?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四段话。

同学们,勾践回国后的作为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是哪个词呢?想一想。

是的,就是课题“卧薪尝胆”。

开始有同学问,什么是“卧薪尝胆”,那么,第四段话中,哪个几个句子解释了这个问题呢?用笔画一画你找到的句子。

《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教案

《成语故事》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的定义与特点;2. 学习常用的成语及其含义;3. 掌握运用成语的能力;4.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成语的定义与特点;2. 常用的成语及其含义;3. 成语故事的阅读与解析;4. 成语故事的编写与创作。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成语的定义和特点,并举例说明。

2. 成语的认识与学习(15分钟)教师给学生播放成语学习视频,帮助学生了解成语的来源和应用场景。

然后,教师分发成语学习手册,让学生自主阅读学习,并回答相关问题。

3. 常用成语学习(20分钟)教师精心挑选一些常用的成语,通过图片与例句的呈现,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然后,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成语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情境,并鼓励学生积极运用成语进行语境运用练习。

教师在黑板上列出所学成语,让学生进行查字典或问同学解释含义。

4. 阅读与解析成语故事(25分钟)教师分发几篇成语故事给学生,要求学生自主阅读并尝试解析故事中的成语含义。

学生可以在阅读完毕后,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理解,并进行比较和讨论。

5. 成语故事的编写与创作(3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成语故事的编写与创作。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已学的成语,构思并编写一个与之相关的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增加故事的趣味性与情节转折,并要求学生能够在故事中正确使用成语,突出成语的含义。

6. 总结与展示(5分钟)学生逐个展示自己编写的成语故事,并互相分享。

教师总结全堂,回顾课堂所学的成语,并再次强调成语的应用与运用。

四、教学评价与布置作业:1. 教师可根据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和故事编写的能力,进行课堂表现和作业评价。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以刚刚编写的成语故事为基础,深化发挥,进行文学创作,写成一篇短篇小说或寓言故事。

五、教学资源准备:1. 成语学习手册;2. 成语学习视频;3. 成语故事资料。

六、教学延伸:1. 拓展成语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进一步扩充成语词汇量,提高成语的运用能力;2. 融入成语游戏,在游戏中学习成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参与度;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成语,培养成语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案二十一小学五年级语文认识成语故事

教案二十一小学五年级语文认识成语故事

教案二十一小学五年级语文认识成语故事教案二十一小学五年级语文:认识成语故事【导言】本节课将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成语,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成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

在讲解成语故事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年龄特点的经典成语故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运用成语。

【教学目标】1. 掌握5-7个常见的成语,并能正确理解其意义。

2. 能运用所学成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教学重点】1. 学习并理解成语的意义。

2. 锻炼运用成语的能力。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成语故事教材或故事绘本3. 教学素材:成语卡片,课堂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插画或图片,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测成语的意思,并与同桌讨论。

2. 部分学生发表自己的猜测。

二、探究成语(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图片,引出一个常见的成语,并与学生一起理解并讨论其意义。

2. 教师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解来加深学生对成语的理解。

故事中可以穿插一些情节,让学生更加生动地了解成语的具体应用场景。

3. 随后,教师可以选择2-3个相关的成语,重复上述步骤,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成语。

三、巩固训练(20分钟)1. 教师分发成语卡片,让学生准备进行小组活动。

每个小组从卡片中随机选取一个成语,团队合作,编写一个小故事,展示成果。

2.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并合理运用成语进行故事讲解。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建议和指导。

四、拓展延伸(1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句子,让学生判断句子中是否使用了成语,正确的划“√”,错误的划“×”。

2. 学生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解释为什么这些句子是错误的。

3. 教师进行梳理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成语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简要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学生掌握的成果和进步。

2.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对成语的疑问或体会。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成语的意义和使用方法,并能初步运用成语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会教案(5篇)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会教案(5篇)

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会教案(5篇)成语故事形式短小、内容浅显,孩子们一读就懂,但如何让同学们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一些事例,来印证这三则故事的寓意,则不是件易事。

在于把学生的视线引入到成语的大观园中,让学生产生对成语背后故事的探究,让学生去读成语故事,并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相似的情景进行运用,那么目的就达成了。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内容,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到帮助!中国历史成语故事会教案1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积累成语故事,加深对成语意思的理解。

2.能用自己的话讲成语故事、写成语故事。

3.能在平时说话、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成语。

4.激发学习成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1.用自己的话写成语故事。

2.在成语故事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再创作。

三、教学准备:1.收集故事性比较强的成语。

2.阅读、熟记并练说成语故事。

3.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猜一猜,激发兴趣:1.出示多媒体课件,看图猜成语。

2.复习。

出示学习单:我读的故事是:我知道故事中的主人公是:我知道这个故事的内容是:我知道这个成语故事的意思是:我还知道哪些情况下可以用这个成语:3.小结:成语是我国汉语语言文化宝库中的奇葩,它言简意赅,含义深刻,其背后的有趣故事常常令人发省。

过渡:今天,我们就召开一个别开生面的成语故事会,学习把我们所熟悉的成语故事讲出来、写下来。

(板书:成语故事会)(二)讲一讲,编剧表演:1.学讲清楚。

(1)多媒体演示一个成语(Flash),学生边看边思考怎样讲成语故事。

(2)师生讨论,归纳。

讲成语故事要讲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结局),还可以讲讲故事给人们的启示。

(师相机板书)2.学讲具体。

(1)教师示范讲述一个成语故事。

(2)学生听后思考:讲成语故事还要注意哪些方面?(声音响亮、举止大方、文明礼貌、绘声绘色)(3)绘声绘色就是要像演剧本一样,活灵活现地模仿故事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再现故事的经过。

三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案分享

三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案分享

本文将分享一份三年级语文上册《成语故事》教案。

该教案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热爱。

以下是详细内容。

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本上的十个成语及其出处、含义和用法。

2.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增强学生的语感、阅读理解技能和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知,提高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课本上学过的十个成语,并介绍它们的出处、含义和用法。

2.教师讲解成语故事的概念,并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上的成语故事,学习成语的来源及其形成的文化背景。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和总结成语故事,探索成语和故事之间的联系和特点。

4.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表达,让学生自主思考和发挥创意,展示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教师巩固本课的内容,可设计小组比赛、成语接龙等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三、教学过程1.引入(10分钟)教师可通过问答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课本上的十个成语,并提出问题,检测学生对成语的基本掌握情况。

如:(1)请问成语是什么?(2)我们学过哪些成语?(3)成语有什么用?2、阅读成语故事(30分钟)教师给学生阅读课本上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和成语含义之间的联系,指导学生理解成语内涵,提高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分组探究成语故事(20分钟)教师分组让学生进行讨论和表达,探索成语故事背后文化的含义和历史渊源,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和理解成语,同时也锻炼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小组比赛和游戏(20分钟)为了增加学生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教师设计小组比赛、成语接龙等游戏环节,让学生进行口语交流、文化知识竞赛,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

5、总结(5分钟)教师可结合学生表现,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中华传统文化。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核心在于让学生了解成语背后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成语故事教学表演教案

成语故事教学表演教案

成语故事教学表演教案一、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一些常用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表演成语故事的方式理解并记忆成语的含义和用法。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成语的内涵,并通过表演形式生动地呈现出来。

三、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准备一些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准备相关的道具和服装。

2. 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相应的角色扮演服装,准备好表演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成语故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愚公移山》、《亡羊补牢》等。

2. 学习成语(10分钟)。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常用的成语,通过故事或情境演示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理解成语的内涵。

3. 角色分配(10分钟)。

根据成语故事的情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兴趣,分配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的训练和指导。

4. 组织排练(20分钟)。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成语故事的排练,包括角色的表演、台词的表达、动作的配合等,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表演中来。

5. 表演呈现(30分钟)。

学生们进行成语故事的表演,老师可以适当给予一些指导和鼓励,让学生们充分展示自己的表演才华。

6. 总结反思(10分钟)。

在表演结束后,老师可以对学生的表演进行点评和总结,让学生们自我反思,提出改进意见,以便下次表演更加出色。

五、教学反思。

成语故事教学表演教案是一种新颖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表演成语故事,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成语的含义和用法,还能够深入感受成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是一种很好的语言教学方法。

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会继续探索这种教学方式,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和方法,让学生在表演中感受语言的魅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成语故事教学案例 幼儿园成语故事

幼儿园小班成语故事教学案例 幼儿园成语故事

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成语故事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通过成语故事教学,不仅可以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还可以激发幼儿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

本文将以幼儿园小班成语故事教学为例,探讨如何有效地进行成语故事教学,促进幼儿的综合发展。

二、成语故事教学的意义1. 传播传统文化成语是汉语中的精粹,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解,可以向幼儿传授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成语故事中的成语多为四字或四字以上的短语,这些成语通俗易懂,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

通过成语故事教学,可以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成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想象力成语故事中往往蕴含丰富的寓意和象征,通过讲解成语故事,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帮助他们建立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成语故事教学的实施步骤1. 选择适合的成语故事在进行成语故事教学时,首先要选择适合幼儿的成语故事。

成语故事宜选择故事情节简单、寓意明确、生动有趣的故事,以便引起幼儿的兴趣和共鸣。

2. 生动有趣的讲解在讲解成语故事时,教师应当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讲解,引导幼儿认识成语的来源和寓意,激发他们对成语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可以借助图片、实物等多种形式,加深幼儿对成语的理解。

3. 启发幼儿的思考在讲解成语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应当适时地启发幼儿的思考,让幼儿自己去理解成语的含义,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联起来,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幼儿掌握成语的应用方法。

4. 创设情境,引发表演在讲解成语故事后,可以创设一些情境,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或小剧场表演,让幼儿深入体验成语的含义,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四、成语故事教学的评价1. 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在进行成语故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密切观察幼儿的学习情况,关注幼儿对成语故事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兴趣,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教学更加有效。

2.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幼儿对成语故事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幼儿对成语故事教学的态度及学习效果,并根据幼儿的反馈意见进行教学改进和提高。

三年级语文教案初步学习成语故事

三年级语文教案初步学习成语故事

三年级语文教案初步学习成语故事【教案标题】初步学习成语故事【教学目标】1. 了解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够运用成语故事来理解和记忆成语的意义。

3. 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成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教学重点】1. 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2. 成语故事的学习和理解。

【教学难点】1. 如何将成语故事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 如何帮助学生记忆和运用成语。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成语故事的文本材料。

3. 学生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从生活中的场景入手,通过图片或者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成语的兴趣,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什么是成语。

2. 引入新知(10分钟)教师给出成语的定义,并解释成语的特点,例如每个成语都有固定的词序和意义,可以通过成语来表达感情和描述事物。

3. 学习成语故事(20分钟)教师选取一到两个常见的成语故事,向学生讲解故事的背景和意义,并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含义。

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或教材展示成语故事的文本,并进行口头解说。

4. 学生练习(15分钟)学生在个人练习册上完成对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练习。

教师可以提供填空题、选择题等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灵活运用成语。

5. 小结与反馈(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梳理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成语故事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并与学生一起回顾成语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积累更多的成语,并运用到写作和口语表达中。

2. 组织成语故事分享活动,让学生相互交流成语故事的理解和运用。

【板书设计】在黑板或电子白板上,整齐清晰地书写以下内容:成语的定义成语的特点成语故事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初步学习,三年级的学生对成语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

通过成语故事的讲解,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成语的意义,还能够更好地运用成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

为了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教师还可以设计丰富多样的活动,如成语接龙、成语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滥竽充数》教案五篇

《滥竽充数》教案五篇

《滥竽充数》教案五篇《滥竽充数》教案五篇《滥竽充数》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

(二)过程方法:通过课文体会文章的寓意,运用交流、合作、讨论等方法,理解文章内容,知道课文的寓意。

(三)情感态度:学生懂得《滥竽充数》的寓意,使学生明白:没有真才实学,靠假冒过日子是长不了的。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8课成语故事中的《滥竽充数》(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跟我一起读读课题!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竽”是什么东西吗?师:竽:簧管乐器。

充数:凑数。

“滥”字有难点,哪位同学知道它的意思。

(滥:与真实不符,引申为蒙混。

)师:谁能连起来说说整个词语的意思吗?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则有关“竽”的成语故事。

二、出示目标请看本课的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学习了课文的体会。

师:我相信,咱们五·三班的学生一定可以顺利达标。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自学导航一:请同学们自己先自由朗读课文,然后同桌互读(注意在朗读时,同桌要认真听,发现读错的地方,及时纠正)(二)学生先学学生自由读,同桌读。

(三)老师后教1、师: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读,大家听听字音读准了吗?)2、师评:字音咬得真准!谁还想起来读读?3、全班读读。

4、师范读: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味,跟着老师一起来读一读吧!5、同桌互读。

(一回生。

二回熟,大家再试着读一读,特别注意该停顿的地方要停顿)6、师:想读的,我们一起再读一读吧!相信你们会比刚才读得更好。

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一)自学导航二:以小组为单位,理解课文内容,如有不会的地方,可小组成员交流、讨论。

(二)学生先学1、南郭先生为什么能滥竽充数?2、南郭先生是怎样滥竽充数?3、南郭先生为什么只好偷偷地逃走?看书,以小组为单位,能用自己的话讲课文中的故事。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学会9个生字,绿线中的4个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3、了解课文容,知道三个成语的意思。

4、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5、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讲清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2、加强朗读和复述训练。

【教学难点】
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容;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课
同学们,我们的头脑里已经记了不少成语了,你能说几个给大家听听吗?今天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读几个成语故事。

(板书课题)
二、初读指导
1、布置课预习。

过渡:课文中讲了哪三则成语故事呢?
⑴轻读课文,圈出文中生字。

⑵拼读生字,记住字音,字形。

⑶朗读课文,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⑷画出不理解的词。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

3、检查自学情况。

⑴出示生字词(幻灯片)。

⑵分析哪些字音易错。

⑶文中哪些词不理解。

⑷指名读课文。

三、指导书写。

四、布置作业。

抄写生字,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精读课文,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2、培养学生积累成语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帮助学生理解成语的比喻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则成语故事,一起说说是哪三则?
2、请三位同学上黑板写出来。

二、精读《自相矛盾》。

1、师生一道回顾这个故事讲的容。

(回顾过程中板书:夸口)
2、讨论:“夸口”是什么意思?他说的是什么大话?请同学模仿那个人说大话。

(要求说出那个人夸口的语气。


3、有个围观的人是怎么问他的?(要求读出嘲笑讥讽的语气。


4、出示文中图片,观察那个楚国人的样子,(板书:口结舌)出示:
那个楚国人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口结舌”的意思。

你能把横线上的词换成自己的话吗?(哑口无言、目瞪口呆、慌慌、吞吞吐吐、瞠目结舌,急得满头大汗,看看自己的矛,又看看自己的盾等)那人为什么口结舌说不出话的呢?(那个人说的话前后抵触。


5、出示自相矛盾的意思:比喻一个人的言语或行为前后抵触。

6、联系实际说说有没有犯过与此人同样的错误?
预设:如学生说不出或不愿说,教师可举一例。

7、你从这个成语故事中受到什么启发?(我们说话或做事不能前后抵触,互相矛盾。


三、精读《滥竽充数》。

1、指名说说“滥、竽、充、数”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滥:原义指江河水满了,泛滥,这里是“不好、不合格”的意思;竽:古代的一种乐器。

滥竽:吹不成调的竽;充数:凑数。

2、指名读课文。

3、思考: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板书:得俸禄)(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子来回答。


比较并理解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4、用“总是”造句。

5、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呢?(板书:逃走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导用“不要……而要……”造句。

(对南郭先生来说,齐湣王可比齐宣王难对付了。

他可不是胡子眉目一把抓,而是有所选择了。

我这儿有两双名牌鞋子,一双是冒牌的,一双是正宗的,你们知道了,肯定不要冒牌的,而要正宗的。

现在偏偏有些
不法商贩用些不好的东西冒充好的东西,这也叫滥竽充数。


6、出示滥竽充数的意思:比喻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行家里充数,或比喻拿不好的东西混在好的东西里充数。

7、学了这个故事,你受到什么启发?
四、精读《画龙点睛》。

1、“点睛”是什么意思?
2、指名读课文。

思考:
(1)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了?
(3)“点睛”的结果怎样?
3、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1)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板书:点睛)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2)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很是惋惜)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板书:飞走了)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看到点睛之后的龙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多数是赞叹僧繇的点睛之笔,如:这一笔可真神奇啊!)
(1)出示故事意思:比喻作文或说话时在关键地方加上精辟语句,使容更加生动传神。

(2)举例说说成语意思。

5、指导读课文(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五、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背诵《画龙点睛》。

2、用“总是”、“不要……而要……”造句。

3、课外积累几个成语故事,准备举行讲成语故事比赛。

4、创编故事,提示:
(1)讲清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完整。

(2)刻画人物细致、具体。

(3)题目自拟如:《南郭先生“失业”记》、《下岗后的南郭先生》等。

板书设计
6、成语故事
自相矛盾夸口口结舌
滥竽充数得俸禄逃走了
画龙点睛画上眼睛腾空飞去
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