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教案(五上第一单元)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

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五年级上册全册数学教案(篇1)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习百分数的意义,明确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百分数的计算通常是化成分数、小数来进行,而求百分率,又要把计算的结果化成百分数,所以学好这部分内容就为后面学习百分数的计算和应用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由于百分数、小数、分数这三者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学生对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互化不难掌握,学生可以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思考怎样互化,再归纳出互化的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能正确地较熟练地进行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学、讨论与交流等学习活动,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学习活动,体验互化方法的多样性,并获得成功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百分数与小数互化方法。

教学难点: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流程:一、复习引入1、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你能说几个百分数吗?谁能联系生活实际说几个百分数?2、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百分数。

3、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小数化成分数。

0.45=1.2=0.6=二、导入新课根据分数与小数化成互化关系,请同学们猜测一下,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吗?是的,百分数与小数也能互化。

在生产生活中,为了简便,经常需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或者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

这节课我们就探究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方法,并能正确熟练的进行互化。

(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探索新知。

1、认真阅读课本80。

例1:小数化百分数认真看书观察每一步转化的过程,重点看1.4和0.123每一步的过程。

然后学生交流改写结果。

注意让学生说说方法,如:是怎样把一位小数1.4改写成百分数的?1.4是一位小数,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时,小数的位数不够你是怎么处理的?改写的依据是什么?2、总结方法。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 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

(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激发:1、填表。

(投影出示)因数壹五壹五0 壹五00 壹五000因数5 5 5 5积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或)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或10倍、100倍、1000倍……2、口答:壹五×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欢迎来到http:///教案栏目,本文为大家带来《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希望能帮助到你。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一】:新课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全册教学目标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解决问题教案【二】:新青岛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第一单元今天我当家——小数乘法信息窗1——小数乘整数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2——5页教学目标: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得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乘整数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节约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探索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教学难点:确定积的小数位数预习提纲:一、复习1、3.2扩大10倍是多少?我们怎样用数学式子表示?2、128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是多少?用式子怎样表示?二、阅读课本P2-3三、根据信息窗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依据课本)四、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列式)五、58.6 扩大到原来的()倍586× 6× 6351.6 缩小到原来的()3516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预习展示,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你了解家里的收支情况吗?在假期里,小明调查了家里8月份的水电用量情况,想不想了解一下?2、生认真观察情境图,读取信息,提出问题。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完整版)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课题:小数乘以整数3.引导: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数乘整数。

(板书课题:小数乘整数)二、预习检测,以测促学(一)感知算理1.算一算:3.5×3,可以怎样计算?教师巡视,注意发现学生中的不同计算思路。

(二)重点分析、研讨化“元”为“角”算法的算理1.组织全班学生对上述多种不同解法逐一进行分析、评价和充分肯定。

2.引导学生着重分析化“元”为“角”的计算方法。

(1)师:上述几种算法中,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单?这种算法中的关键是什么?(2)教师边小结边适时板书如下竖式计算过程:(4)小结:刚才我们在解决“买3个蝴蝶风筝多少钱”的问题时,想到了各种不同的计算方法。

我们发现以“元”作单位的小数乘整数,可以转化成以“角”(或“分”)作单位的整数乘整数来进行计算。

三、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动态呈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1.出示算式0.72×5=?,提问:“0.72不是钱数,怎样计算?”2.引导全班集体交流转化过程和计算方法,教师适时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算法。

由于因数0.72化成整数72必须“×100”,所以要使积不变,积360应“÷100”。

课题:小数乘小数(4)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讨论结果。

3.理解算理。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第一个因数2.4乘10变成24,积就乘了10;再把第二个因数0.8乘10变成8,积就又乘了10,这时的积就乘了100。

要得到原来的积,就应把乘得的积192除以100,得1.92。

4.进一步明确算理(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不同)。

(1)计算出了宣传栏的面积后,怎样计算需要多少千克油漆呢?(2)板书:1.92×0.9=________(3)这道题也可以先按整数乘法计算吗?积里的小数点应该点在哪里呢?三、探究新知,合作交流(一)探究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的关系观察例3及“做一做”各题中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你能发现什么?(二)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1.组织学生回顾、讨论小数乘法是怎样计算的。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例五教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例五教学教案

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例五教学教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乘小数教案1【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探究,理解并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培养初步的迁移、推理、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养成认真检查、勤于验算的好习惯,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乘小数的计算法则。

难点;确定积的小数点的计算法则。

【教学准备】;多**。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我们已经学习了小数乘整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小数乘法。

让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

用卡片出示口答题:2.3×4567×2.099.06×32**:下面各题的积中有几位小数?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平面图。

**: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求出哪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两个问题:(1)小明的房间有多大?(2)阳台的面积是多少?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问题列竖式解答,并各由一个学生进行板演。

要求:对照黑板上的竖式,说一说小数和整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二、自主探索改变问题:如果把小明房间的宽度3米缩短为2.8米(在平面图上即时修改),你还能求出小明房间和阳台的面积各是多少吗?先估一估,再列式解答。

学生尝试练习,如果有困难的可以看书自学。

小组分享了自学的成果,并在小组内达成共识。

全班交流:谁来说说3.6×2.8是怎样估算的?又是怎样用竖式计算的?展示学生尝试的竖式,并提问:如何将这两个小数相乘为整数后得到原乘积?预设一:只要在积中点上两位小数就能得到原来的积。

前提二:把乘积除以100就可以了。

不停地问:为什么乘积是两位小数(乘积要除以100)?你怎么想呢?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继续交流:计算2.8×1.15时,在积里是怎样点小数点的?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吗?教师根据学生的说理进行板书。

(如学生有困难可适当进行引导性**:两个因数看成整数后,等于把原来的两个因数分别乘多少?)**:在用竖式计算2.8×1.15时,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的?(列竖式时把数位多的小数写在上面;点上小数点后,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划去小数末尾的0。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5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5篇)

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5篇)北师大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精选篇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1、尝试运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法发现规律,运用数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2、通过活动,让学生经历猜想结果,举例验证,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并在活动中发现加法中数的奇偶性的变化规律,掌握数的奇偶性特征。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学准备:一次性纸杯、硬币、课件等。

教学过程环节设计:一、创设情境,产生认知冲突。

师:同学们,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摆渡为生的船夫,想请我代他向同学们提一个问题,不知同学们是否愿意帮这位船夫解决一下呢?(愿意)课件出示情境图和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学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分组活动,动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构数学模型。

1、活动一:讨论:船夫将小船摆渡11次后,船在南岸还是北岸?小组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尝试用“列表”、“画示意图”等方式探究。

小组汇报时,展示表格或示意图,全班交流。

2、活动二:一个纸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动1次杯口朝下,翻动2次杯口朝上,翻动10次呢?翻动19次呢?100次呢?学生动手操作,发现规律,汇报结果。

师:同学们,如果把“杯子”换成“硬币”,你能提出怎样的问题?试着回答这些问题,并用硬币操作验证自己的结论。

3、活动三:讨论:加法中数的奇偶性与结果的奇偶性。

课件出示填有偶数的图形,奇数的正方形。

小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结果,再举例验证)小组汇报,全班交流。

(师板书:)偶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偶数偶数+奇数=奇数【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活动,经历加法中加数与和的奇偶性特点。

培养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再实践验证的数学习惯,发展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数学学习课堂,让学生经历数学模型建构的全过程。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图文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案电子版图文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一、教学内容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与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选择“进率是十的常见量”作为学习素材,引入小数乘法的学习,从在一定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选择“买风筝”(与元、角有关)、“换玻璃”(与米、分米有关)的活动为背景,不但能激发童心童趣,而且能促成学生利用元与角之间、米与分米之间的十进关系顺利沟通小数与乘法的联系,利于学生将新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系统中。

教材紧扣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运用转化与对比的方法,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用“四舍五入”法求积的近似值的方法。

结合具体算式说明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小数乘法同样适用,并引导学生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突出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与教学。

在练习中设计了形式多样、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问题与计算练习,训练并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设计了让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的练习,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过程与方法:()经历小数乘法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转化、对比的数学思维方法。

()经历乘法运算定律与两步计算运算顺序的应用过程,体验迁移的学习方法。

()经历小组合作、问题探究的过程,体验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发现、探究的意识。

()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3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3篇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篇: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1)一、教材内容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共分六个单元,包括:1、量的初步探究;2、多边形;3、小数;4、分数;5、图形的位置关系;6、数的认识与运算。

其中,第一单元主要围绕量的初步探究展开,包括:1、认识度量衡;2、认识长度;3、认识重量;4、认识时间;5、认识容量;6、认识温度。

二、教学目标1.认识度量衡,掌握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等量的单位及换算方法。

2.了解小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及应用。

3.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分数的四则运算及应用、分数的转化。

4.认识各种多边形,建立正确的几何概念,能够正确地分辨和绘制各种多边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认识度量衡及各量的单位,并掌握换算方法。

2.掌握小数的概念、比较大小、四则运算及应用。

3.掌握分数的概念、四则运算及应用、分数的转化。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法:通过自主探究,了解量的概念、单位和换算方法。

2. 案例式教学法: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和分数的概念,加深印象。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五、教学建议1.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思考、讨论、提出问题。

2.在教学中,应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增强学习的趣味性。

3.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性,让他们去探究问题、发现规律、总结结论,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第一课时:认识度量衡1.认识度量衡的概念和作用。

2.认识长度、重量、时间、容量等量的单位,并掌握换算方法。

第二课时:认识小数1.认识小数的概念及应用背景。

2.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第三课时:小数的四则运算1.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学习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第四课时:认识分数1.认识分数的概念及应用背景。

2.掌握分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案

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案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单元主题图、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值、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小数乘法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较简单的小数乘法,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

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多样化。

(2)掌握小数乘法的估算方法,进一步强化估算意识。

培养估算能力。

(3)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小数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体会小数乘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4)掌握保留积的近似值的方法,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境,探究现实生活中小数乘法的问题;在合作交流、探索与思考中,感受新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地运用原有知识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所学知识理解,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小数乘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小数乘法的应用价值,通过课本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获得成功的体验,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教学重难点、关键1、重点::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强化估算意识,培养估算能力;会求积的近似值,并能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2、难点: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根据具体情况保留积的近似值。

3、关键:让学生通过现实情境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启动学生原有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整数比较和辨析中抓住新知识的关键所在-----积的小数点位置的确定;思考如何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找到解决新问题的办法的途径,从而主动地掌握新知识;其间,突出对算理的探究,引导学生切实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四)教学措施1、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习小数乘法。

2、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

(五)课时安排:9课时备课记录备课记录备课记录备课记录备课记录备课记录备课记录。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精选13篇)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精选13篇)

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精选13篇)新北师大版五年级上数学第一单元《小数除法》篇1教学内容:教材P33~34例7、例8及练习八第4、5、6、7、9题。

教学目标: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其观察、分析、比较、判断、抽象的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通过笔算发现循环小数的规律,掌握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能正确判断循环节数字,学会用简便记法表示循环小数。

课型:新授课教学方法:计算、观察、分析、比较、讨论。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故事引入: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老和尚对小和尚说……问:学生这个故事能讲完吗?(不能,因为它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2、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这种“依次不断重复”的现象我们可以称它为“循环” 。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循环小数。

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那么循环小数是怎样产生的呢?让我们共同来探究。

1 、出示教材第33页例7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图意,并找到数学信息,独立列算式。

学生列式:400÷75。

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这个算式,并说一说在计算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通过计算,学生会发现这个算式的余数重复出现“25”;商的小数部分连续地重复出现“3”。

像这样继续除下去,能除完吗?(可能永远也除不完。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它和每次出现的余数有什么关系?(当余数重复出现时,商就要重复出现。

)3 、出示第33页例8的两道计算题,让学生自主计算,并说出商的特点。

在第2小题:78。

6÷11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让学生先停一停,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指导学生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是什么?通过观察和比较,引导学生发现: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0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会利用已有的知识,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比较经济的方案,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的意识。

2、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精打细算的好习惯。

教学分析:本节课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让学生能够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较经济的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设计通过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购买门票和租车问题入手,来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想法,从而培养学生综合的水平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探索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学中注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活跃思维。

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依据实际情况从给定的优惠方案中选择比较经济的方案。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结合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具学具:课件、电子白板。

教学过程:一、对话交流,引入课题。

师:课前老师想给同学们先看一组美丽的照片。

(本溪水洞)十一长假期间,老师到本溪水洞游玩了一番。

(电子白板出示)师:你知道本溪的旅游景点还有哪些吗?(五女山、关门山等)师:你们都到过哪些地方旅游过呢?(学生回答)追问:旅游时,都有哪些费用呢?(生自由回答)有些人去同一个地方,花费却有多有少,这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旅游费用。

(板书课题:旅游费用)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出示信息我们本溪也有许多旅游景点,本溪明珠旅行社针对关门山旅游景点,推出了两种旅游优惠方案,我们来看一看,出示优惠方案。

(电子白板出示两种优惠方案)A:景园一日游,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

B:景园一日游,团体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100元。

师:谁能告诉老师,你从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生:A种方案玩一天,大人每位160元,小孩每位40元生:B种方案玩一天,团体5人以上(包含5人)每位花100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5篇)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明确组合图形的意义,掌握用分解法或添补法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各种组合图形的条件,有效地选择计算方法并进行正确的解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渗透转化的教学思想,提高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自主探索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探索活动中,理解组合图形面积计算的多种方法,会利用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这些平面图形面积来求组合图形的面积。

教学难点:根据图形特征采用什么方法来分解组合图形,达到分解的图形既明确而又准确求出它的面积。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1 创设情境,引导探索师:生活中有许多图形,老师今天准备了4幅,大家观察一下,这些图形是由哪些简单图形组成的?如果求它们的面积可以怎样求?课件逐一出示图一、图二、图三,图四让学生发表意见。

生1:小房子的表面是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组成的。

生2:风筝的面是由四个小三角形组成的。

生3:队旗的面是由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组成的。

生4:七巧板是由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师:这几个都是组合图形,通过大家的介绍,你觉得什么样的图形是组合图形?生1: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成的是组合图形。

生2:有几个平面图形组成的图形是组合图形。

师小结:组合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图一:是由三角形、长方形、加上长方形中间的正方形组成的,面积= 三角形面积+长方形面积-正方形面积图二:作辅助线使它分成一个大梯形和一个三角形。

方法一:分割法:将整体分成几个基本图形,求出它们的面积和。

是由两个梯形组成的。

师:为什么要分成两个梯形?怎样分成两个梯形?引导学生说出将它转化成以学过的简单图形以及在图中作辅助线。

师:是的,可以用作辅助线的方法将它转化成以前学过的简单图形来计算。

(板书:转化)大家想想,用辅助线的方法还有不同的作法吗?方法二:添补法:用一个大图形减去一个小图形求出组合图形的面积。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10篇)教案即教师在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那么关于小学五年级上册的教学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仅供参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认识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

2、在自主探索活动中,让学生经历推导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

3、能运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理解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思考问题的习惯。

教学准备:梯形纸片、多媒体课件、剪刀。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新的面积公式,想一想:三角型面积的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二、探究新知实际操作,自主探究。

电脑演示地24页的情境图,启发学生思考:如何把体型转化成我们已经学过的图形呢1、独立操作,自主探索。

学生用事先准备的学具自己进行剪拼,在探索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特有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小组讨论。

四人小组继续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梯形转化成前面学过的图形,进而求出梯形的面积。

3、交流汇报,发现规律。

(1)引导观察,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的梯形有什么关系请学生用语言描述梯形面积的推导过程。

(2)联系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析理解:为什么梯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都要除以2(3)经观察分析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并用字母公式来表示。

三、看书质疑,交流感想阅读第24页内容,回顾自己探索梯形面积公式的过程,并与同伴谈谈自己的想法。

完成课前提出的问题四、巩固应用,拓展提高完成25页习题五、全课总结与反思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收获你在学习方法上又有了那些提高。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完整教案篇2【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九册。

【教材分析】梯形而积的计算是在学生学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的编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案(5篇模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案(5篇模版)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案(5篇模版)第一篇: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调查“生活垃圾”》教案调查生活垃圾教学内容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材第17~18页)教学目标1.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3.感受小数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从多种角度分析并解答小数两步计算的问题,学习并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难点: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我们生活中能产生多少生活垃圾呢?请大家观看五年级两个班的调查汇报。

(出示课件)二、自主探究1.关于图中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从五(1)班调查汇报中知道一个人4周可产生约30.8千克生活垃圾,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1)一个人平均每周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2)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从五(2)班调查汇报中知道这个小区周一到周五共产生生活垃圾约3.5吨,周末每天产生生活垃圾约1.3吨,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1)周一到周五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吨生活垃圾?(2)与平时相比,这个小区周末每天要多处理多少吨生活垃圾? 2.列式解答。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一个人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要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列式?学生讨论后回答,回答可能有两种情况:(1)先算4周共有多少天,列式为4×7,再求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用4周产生的生活垃圾总质量除以总天数,列成综合算式是30.8÷(4×7)。

因为要先求总天数,所以在4×7外面加上小括号,表示要先计算。

(2)先算平均每周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列式为30.8÷4,再求平均每天产生多少千克生活垃圾,一周有7天,用每周产生的生活垃圾的质量除以7,列成综合算式是30.8÷4÷7。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设计说明本节课的设计体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在自主学习中得到发展”的思想,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观察、试验、合作的能力。

1、注重逆向思维的启蒙训练。

本节教案侧重于逆向思维题目的设计与训练,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资源,巧妙地引导学生根据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推断物体数量的多少。

学生的思维在自然的过渡中顺势转换,使逆向思维能力得到初步的训练和提高。

2、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在设计中创设了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意见,对于学生的不同见解给予肯定和赞扬,保护学生幼小的创新思维萌芽。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10张扑克(其中梅花1张、方块3张、红桃6张)学生准备1个纸盒、10个红球、3个黄球教学过程⊙游戏活动,激趣引入师:同学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师举起扑克牌)预设生:扑克牌。

师:现在老师想利用手中的10张扑克牌和大家玩一个小游戏,谁愿意参加?师指出21名同学参加,其中一名同学在统计表中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其余20名同学每人依次抽取一张扑克牌,记录后再放回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扑克牌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交流实践,探索发现1、讨论交流,体会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数量间的关系。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得到了一张简单的统计表,这张统计表显示了每种花色的扑克牌被抽出的次数,同学们能从这张统计表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吗?预设生: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看出红桃被抽出的次数最多,梅花被抽出的次数最少。

师:能用我们学的可能性的知识说一说吗?(红桃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大,梅花被抽出的可能性最小)师:说得很准确,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过,一种事物对应总数中的数量越多,它被摸出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可能性越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

人教版五班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1.人教版五班级上册第一单元数学教案:小数乘整数教学目标:1.在生活情境中,让同学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2.让同学能正确地计算及描述小数乘整数的过程。

3.感受小数乘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难点:理解小数乘整数的算理及算法。

教学具预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师:秋天到了,人们都在广场放风筝。

有三个小同学也想去放风筝,他们想买一样的风筝(课件展示例题图)。

大家专注观测,从图中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意图:通过生活情境的引入,调动同学的学习爱好,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思想,并为下面同学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提供条件。

)二、自主探究(一)了解小数乘整数1.说一说假如是你,想买哪种风筝?同学自由回答。

2.依据同学汇报状况,老师提出:xx同学说想买3.5元一个的风筝,那么买这样的三个估量需要多少钱呢?同学思考并汇报。

师:你们能不能精确算出一共需要多少钱?同学独立计算。

指名汇报(可能可想出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依据同学叙述板书:方法1:连加。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末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意图:在实际的问题情境中,让同学运用原有的知识阅历自主地进行估算、笔算,在培育了同学的估算技能、计算技能的同时,让同学懂得估算也是检验笔算的一种方法。

在探究计算方法时,老师为同学搭建了充分发挥自己技能的平台,利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又了解了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竖式笔算。

)3.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三个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老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二)自主探究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1.比较发觉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同学会发觉,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1.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

1.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

1.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第一篇:1.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2014年秋新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小数除法教案第一课时:精打细算教学内容:精打细算(第2-3页)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除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以整数(恰好除尽)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淘气打算去买牛奶,你从图上得到了什么数学信息?2、根据图上的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3、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引导学生列出算式:11.5÷5 12.6÷6 引导学生观察这两个算式与以往我们学过的除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被除数都是小数,除数都是整数)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看看淘气到底应该买哪个商店的牛奶。

二、探索新知,解决问题1、师:两个商店牛奶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呢?我们先算一算甲商店的牛奶单价。

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知识先自己想一想,并且尝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想法。

2、学生交流讨论,老师巡视指导。

3、请小组选派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指名学生板演。

4、老师引导学生比较汇总的各种方法,认为哪个方法比较简便实用?学生可能会将11.5元转换为115角进行计算,老师应追问:为什么要化成115角进行计算?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将小数转化成整数进行计算的思想和方法。

也可能有学生直接运用竖式进行计算,老师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引导出“商的小数点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5、理解算理:师生共同探究“商的小数点为什么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先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观点,再进行引导。

将11.5元平均分成5份,先将11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2元,还剩1元,再将1元看作10角,加上5角,一共15角。

又将15角平均分成5份是3角,3的单位是角,写成以元为单位的小数时,3应该写在十分位上,因而小数点在3的前面,正好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或个位上的1是10个十分之一,加上十分位上的5,总共是15个十分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学科教学计划
2008--2009学年度第1学期
1. 小数乘法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

(例1和例2、“做一做”,练习—第1—4题。

)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小数乘小数。

(P.4~5页的例3和例4、“做一做”,练习一第5—8题。

) 教学要求:
1、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
用0补足。

2、比较正确地计算小数乘法,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投影、口算小黑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较复杂的小数乘法(P.3页的例5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用具:小黑板或投影片若干张。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积的近似值(P.10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 题。

)
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教学重点: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连乘、乘加、乘减 (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重点: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第六课时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
教学要求: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