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第一章
操作系统第1章-第4章(华中科技大学版)_OK
2. 实时处理的类型
(1) 实时控制(必须物理实时) 如生产过程控制、作战指挥等。
(2) 实时信息处理(可以逻辑实时)
3. 实如时订操票作系系统统、的情报特检点索等。
• 及时响应 •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系统的整体性强 ★
22
操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手工操 作阶段
联机 批处理
脱机 批处理
批处理
传输数据): 便将另一道程序投入运行。
★
12
(2) 多道运行的特征 • 多道 • 宏观上并行 • 微观上串行 执行系统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后,就形成
了操作系统。
★
13
手工操 作阶段
联机 批处理
脱机 批处理
批处理
执行 系统
多道程序系统 多道批 分时 处理系统 系统 实时系统 操作系统形成
问题:只有一个CPU,在内存中运行的每一个程序 如何才能得到CPU 、并保持对其的占有的呢? ★
40
二、微机存储器的结构
速度快 成本高 容量小
指令 CACHE
数据
CACH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内存
★
外存
CPU
41
CASH与内存的分组数据交换
块号
0 512B 1 512B
…… 31 512B
·· ··
m 5·12·B m+1 512B
块号
512B 0
512B 1
CPU
……
512B 31
CACHE
问题:在CPU上执行的有
因此,也称为交互式系统。
3. 分时操作系统的特点 • 多路调制性 (一台主机与多个用户终端设备相连接) • 独占性 • 交互性 ★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
《操作系统》课程教案第一章:操作系统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分类理解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操作系统的组成:内核、shell、文件系统、设备驱动程序操作系统的分类: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实时系统、分布式系统操作系统的历史和发展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的概念和发展历程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开展小组讨论,比较不同类型的操作系统1.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的定义、功能、组成和分类实例:Windows、Linux、macOS等操作系统的特点1.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的概念和组成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不同类型操作系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知识的学习第二章:进程管理2.1 教学目标了解进程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2.2 教学内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进程管理的基本方法:进程调度、进程同步、进程互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信号量、管程、事件等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进程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进程同步和互斥的实现方式2.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进程的定义、进程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进程同步和互斥的概念实例:进程调度算法、信号量的使用2.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进程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进程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进程同步和互斥知识的学习第三章:内存管理3.1 教学目标了解内存的定义和作用掌握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2 教学内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内存管理的基本方法:分页、分段、虚拟内存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首次适应法、最佳适应法、最坏适应法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内存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3.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内存的定义、内存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内存分配和回收的原则实例:分页算法、分段算法、虚拟内存的实现3.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内存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内存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内存分配和回收知识的学习第四章:文件管理4.1 教学目标了解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2 教学内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文件管理的基本方法:文件的创建、删除、打开、关闭等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目录结构、文件存储方式、文件访问控制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文件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4.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文件的定义、文件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文件系统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实例:Linux、Windows等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管理4.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文件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文件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文件系统结构和组织方式知识的学习第五章:设备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设备的定义和作用掌握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和策略理解设备驱动程序第六章:设备管理(续)5.2 教学内容设备驱动程序:概念、作用和实现方式设备管理的基本方法:设备分配、设备请求调度、设备控制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I/O中断处理、DMA传输、虚拟设备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5.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设备驱动程序的概念、设备管理的方法和策略、设备管理的高级主题实例:硬盘驱动程序、打印机驱动程序、I/O中断处理5.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设备驱动程序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设备管理方法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设备管理高级主题知识的学习第七章:操作系统用户界面7.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的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掌握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和实现方法理解图形用户界面(GUI)和命令行用户界面(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2 教学内容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用户界面的基本设计原则:用户友好性、易用性、可访问性GUI和CLI的设计和实现方法:窗口管理、事件处理、命令解析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开展小组讨论,探讨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7.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用户界面的定义、用户界面的设计和实现方法、GUI和CLI的差异和优缺点实例:Windows操作系统、Linux终端、macOS的Finder7.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用户界面的定义和作用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用户界面设计和实现方法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GUI和CLI差异和优缺点知识的学习第八章:操作系统安全8.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安全的基本机制和策略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安全机制:访问控制、身份验证、加密、审计安全策略:最小权限原则、安全分层模型、安全内核常见安全威胁:恶意软件、漏洞攻击、social engineering防护措施: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安全更新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安全机制和策略开展小组讨论,探讨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8.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安全机制和策略、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实例:操作系统安全漏洞案例分析、安全防护工具的使用8.5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操作系统安全的定义和重要性的掌握情况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安全机制和策略的理解能力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操作系统的安全威胁和防护措施知识的学习第九章:操作系统性能分析9.1 教学目标了解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掌握操作系统性能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工具理解操作系统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2 教学内容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性能分析方法:基准测试、模拟、监控和分析工具性能评价指标:响应时间、吞吐量、资源利用率性能优化策略:进程调度优化、内存管理优化、文件系统优化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介绍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和重要性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9.4 教学资源教材:《操作系统原理与应用》课件:操作系统性能的定义、性能分析方法和工具、性能优化和调优的策略实例:操作系统性能监控工具(如top, vmstat)的使用、性能优化的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1. 操作系统的定义和作用:理解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系统核心组件的基本概念,以及它在资源管理、程序执行和用户界面方面的关键作用。
操作系统第一章详解(考研)精品PPT课件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2 操作系统的作用
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OS 处 于 用 户 与 计 算 机 硬 件 系 统 之 间 , 用 户 通 过 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或者说,用户在OS帮助下, 能够方便、快捷、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 运行自己的程序。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图形、窗口方式:用户通过屏幕上的窗口和 图标来实现与OS的通信,并取得它的服务。(用户 接口)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用户 应用程序 系统调用 命令 图标、窗口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图 1-1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计算机系统资源: 硬件:处理器
I/O软 件 物理接口
硬件 虚机器
图1-2 I/O软件隐藏了I/O操作实现的细节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同样,可以再覆盖一层用于文件管理的软 件,由它来实现对文件操作的细节,并向 上提供一组对文件进行存取操作的命令, 方便用户对文件进行存取。
由此可见,OS是铺设在计算机硬件上的 多层系统软件,它们不仅增强了系统的功 能,而且还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 它们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多个层次 的抽象。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外围机(卫星机)
外围机:专门用于与I/O设备打交道,完 成面向用户的输入输出(纸带或卡片), 中间结果暂存在磁带或磁盘上。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1 操作系统的目标
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系 统的吞吐量(指系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 的总工作量)。
方便性:配置操作系统后可使计算机系统 更容易使用。
操作系统概论02323 - 第一章 操作系统简介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定教材ISBN 978 – 7 – 111 – 58185 – 7本书分为六章,重点阐述操作系统内核设计和实现的原理,包括操作系统内核作为一种复杂软件涉及的硬件,数据结构,算法,策略。
第一章阐述操作的作用、功能、发展、特征、指令的执行过程。
附录部分,给出了部分课后习题的参考答案。
本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独立本科段)、计算机及应用专业(专科)的指定教材,也可作为高等院校本科及专科相关的专业教材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资料。
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目录第一章操作系统简介第一节什么是操作系统第二节操作系统的发展第三节操作系统的特征第四节操作系统功能第五节操作系统的体系结构第六节指令的执行第一章操作系统简介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技术是计算机科学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也是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的工作者理解计算机工作基本原理、深入认识计算机软件系统结构等不同角度简要介绍操作系统。
目的是使读者了解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能做什么,为什么计算机系统中需要操作系统的支持。
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后续章节的内容,在本章的最后一节还将介绍指令的执行过程。
第一节什么是操作系统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一种负责的系统软件,是不同程序代码、数据结构、数据初始化文件的集合,可执行。
例如,常用的Linux、Windows7和Windows10等。
通常所说的装“系统”,就是指装“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提供计算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之间的接口,并管理计算机软件和硬件资源。
操作系统本身并不向用户提供可直接使用的功能,一台仅装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对用户而言几乎是没用的,但是它为用户可直接使用的应用程序的运行提供了环境,并为应用程序的开发提供平台,使应用程序的简单和高效。
操作系统是覆盖在计算机上的第一层软件,编译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他应用程序都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操作系统为这些软件提供运行环境。
操作系统第一章
1.在计算机系统中配置操作系统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系统中的资源,其中包括处理机、存储器以及文件和设备。
这里的处理机管理主要是对进程进行管2.操作系统有多种类型:允许多个用户以交互方式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称为分时操作系统;允许多个用户将若干个作业提交给计算机系统集中处理的操作系统称为批处理操作系统;在实时操作系统的控制下,计算机系统能及时处理由过程控制反馈的数据,并做出响应;在IBM- PC机上的操作系统称为微机操作系统3.操作系统是一种系统软件它负责为用户和用户程序完成所有与硬件相关并与应用无关的工作,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编译不是操作系统关心的主要问题。
4.用户在程序设计过程中,可通过系统调用获得操作系统的服务。
5.在0S中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技术,能有效地提高CPU,内存和I/O设备的利用率,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需要有更大的内存。
6.推动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方便用户,推动微机OS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7.在设计分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交互性和响应时间,在设计批处理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周转时间和系统吞吐量,在设计实时操作系统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实时性和可靠性8.在多道批处理系统中,为了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系统总是优先选择计算型和I/O型均衡的多个作业投入运行,为了提高吞吐量,系统总是想方设法缩短用户作业的周转时间9.从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论述中,选出一条正确的论述。
(1)(1)对批处理作业,必须提供相应的作业控制信息。
(2)对于分时系统,不一定全部提供人机交互功能。
(3)从响应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的要求相似。
(4)采用分时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中,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操作系统中的文件系统。
(5)从交互角度看,分时系统与实时系统相似10.分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及时性)主要是根据用户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确定的,而实时系统的响应时间则是由控制对象所能接受的时延确定的。
操作系统第一章基本概念
学习目的
建立计算机系统的完整概念 学习计算机系统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了解计算机系统的最新研究成果
与其它学科的交叉
学科交叉:计算机组成、计算机操作系统、汇编语 言、微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 新内容:超标量处理机、超流水线处理机、VLIW处 理机、向量处理机、并行处理机、多处理机、互联 网络……
软件和硬件组成
由人员、数据、设备、程序和规程组成
1.2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
1.2.1 冯· 诺依曼结构 1.2.2 器件发展的影响 1.2.3 应用发展的影响 1.2.4 改进算法的影响
1.2.1 冯· 诺依曼结构
Van Nenmann 基本思想与1936年至1946年期 间形成,有冯· 诺依曼等人与1946年提出
芯片可靠性达到108小时,连续使用一万年以上
1.2.3 应用发展的影响
应用需求
高结构化数值计算:气象模型、流体流动、有限元分析 非结构化的数值计算:蒙特卡洛模拟、稀疏矩阵 实时多因素问题:语音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 海量存储和输入输出密集问题:数据库、事物处理 图形学和设计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
集成度迅速提高:每四年提高一个数量级 每0.25平方英寸1010个晶体管 单芯片内可做大于1Gb存储器,单芯片内 可以集成2个CPU+全部Cache 还远没有达到集成度的极限 速度已接近极限 速度提高的余地很小 依靠系统结构的发展,关键是并行编译和 并行算法 价格直线下降:CPU价格每年下降大于80% 可靠性越来越高
第一章 导论
1.1 计算机系统的基本概念 1.2 计算机系统的发展 1.3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1.4 计算机系统的设计方法 1.5 现代计算机系统的分类
操作系统课件 第一章
3. 操作系统设计目标
早期操作系统的设计目标 方便性:向用户提供方便、简单的使用计算 机的环境。 有效性:就是使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地工作, 提高系统资源的利用率。
1.2
操作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一、顺序处理(手工操作阶段) 二、简单的批处理 三、多道成批处理系统 四、分时系统 五、实时系统 六、操作系统的功能和特性 七、操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八、现代操作系统
简单批处理时:作业按顺序执行。作业1运 行5分钟完成,作业2等待5分钟后再用15分 钟完成,作业3等待20分钟后开始执行,30 分钟后三个作业全部完成。 多道批处理时:三个作业同时装入主存并运 行。由于它们运行中几乎不同时使用同类资 源,这三个作业在15分钟内将全部完成。整 个系统处理效率明显提高。
[中断]:当通道控制设备完成传输后,通过中 断机构向CPU报告完成情况。
• 使CPU摆脱了对慢速外部设备的控制操作, • 使CPU与外设可以并行操作,提高了CPU的利用率。
[多道程序设计技术]:是指在内存同时放若干 道程序,使它们在系统中交叉运行,共享系 统中的各种资源。当一道程序暂停执行时, CPU立即转去执行另一道程序。 [特点]:多道、宏观上并行(不同的作业分别 在CPU和外设上执行)、微观上串行(在单 CPU上交叉运行)。
33
[例] 早期的分时系统之一是IBM 360机上的兼 容的分时系统(CTSS - Compatible time_sharing system)。与后来的分时系统 相比,CTSS非常简单。它的操作控制很容易 理解。 当控制分配给一个交互用户时,用户的 程序和数据装入主存,运行0.2s(一个时间片) 系统时钟产生一个中断。 每个时钟中断产生时,操作系统获得控 制,将当前运行程序从主存换出到磁带或磁 鼓,再选一个用户程序从磁带或磁鼓换入主 存。将处理机分给新进入的另一个用户程序。 这典型地叫滚进滚出:ROLL_IN ROLL_OUT)。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1.1操作系统的目标1.1.2操作系统的作用1.1.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1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1.1.1操作系统的目标1.1.2操作系统的作用1.1.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1.1操作系统的目标1.1.2操作系统的作用1.1.3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1.2.1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1.2.2单道批处理系统1.2.3多道批处理系统1.2.4分时系统1.2.5实时系统1.2.6微机操作系统的发展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1.3.1并发性1.3.2共享性1.3.3虚拟技术1.3.4异步性进程管理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1.3.1并发性1.3.2共享性1.3.3虚拟技术1.3.4异步性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1.3.1并发性1.3.2共享性1.3.3虚拟技术1.3.4异步性1.3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1.3.1并发性1.3.2共享性1.3.3虚拟技术1.3.4异步性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4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1.4.1处理机管理功能1.4.2存储器管理功能1.4.3设备管理功能1.4.4文件管理功能1.4.5操作系统与用户之间的接口1.5OS结构设计1.5.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1.5.2客户/服务器模式1.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5.4微内核OS结构1.5OS结构设计1.5.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1.5.2客户/服务器模式1.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5.4微内核OS结构1.5OS结构设计1.5.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1.5.2客户/服务器模式1.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5.4微内核OS结构1.5OS结构设计1.5.1传统的操作系统结构1.5.2客户/服务器模式1.5.3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1.5.4微内核OS结构为此,系统应设置相应的数据结构,用于记录文件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以供分配存储空间时参考;系统还应具有对存储空间进行分配和回收的功能。
操作系统 第一章
第一章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是一种()。
A.应用软件B。
系统软件C。
通用软件D。
工具软件2.操作系统的()管理部分负责对进程进行调度。
A.存储器 B。
设备 C。
文件 D。
处理机3.()要保证系统有较高的吞吐能力。
A.批处理系统 B.分时系统 C.网络操作系统 D.分布式操作系统4.操作系统的基本类型主要有()。
A.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多任务系统B.单用户系统、多用户系统和批处理系统C.批处理操作系统、分时操作系统及实时操作系统D.实时系统、分时系统和多用户系统5.使多个用户通过与计算机相连的终端、以交互方式同时使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
A.单道批处理系统B.多道批处理系统C.分时系统D.实时系统6.计算机操作中,最外层的是()。
A.硬件系统B.系统软件C.支援软件D.应用软件7.所谓()是指将一个以上的作业放入主存,并且同时处于运动状态,这些作业贡献共享处理机和外围设备等其他资源。
A.多重处理 B.多道程序设计 C.实时处理 D.共同处理8.下面关于操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批处理作业必须具有作业控制信息B.分时系统不一定都具有人机交互能力C.从响应时间的角度看,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差不多D.由于采用了分时技术,用户可以独占计算机的资源9.分时操作系统通常采用()策略为用户服务。
A.时间片加权分配 B.短作业优先 C.时间片轮转 D.可靠性与灵活性10.若把操作系统看作计算机资源的管理者,下列的()不属于操作系统所管理的资源A.磁盘 B. 内存 C. CPU D. 中断11.在下列操作系统的各个功能组成部分中,()不需要硬件支持。
A.进程调度 B.时钟管理 C.地址映射 D.中断系统12.在指令系统中只能由操作系统使用的指令称为()A.系统指令 B.设备指令 C.非特权指令 D. 特权指令二、多项选择题1.操作系统的主要设计目标是()A.可扩充性B.使得计算机使用方便C.管理计算机资源D.计算机系统能高效工作2.计算机的软件分为()。
操作系统-第一章-概述
操作系统-第⼀章-概述1.1 操作系统的概念、功能和⽬标概念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指 控制和管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资源,并合理地组织调度计算机的⼯作和资源的分配,为⽤户和其他软件提供⽅便的接⼝和环境 的程序集合。
它是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系统软件。
功能和⽬标①操作系统是系统资源的管理者②向上提供⽅便易⽤的服务③是最接近硬件的⼀层软件①操作系统是系统资源的管理者(管理功能)作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其⽬标是安全、⾼效,提供的功能有:处理机管理管理处理机的分配与运⾏,解决冲突问题,可以理解为对进程的管理进程管理: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死锁处理、处理机调度存储器管理为了提⾼多道程序运⾏效率,⽅便⽤户使⽤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共享和内存扩充⽂件管理操作系统负责管理⽂件的系统称为⽂件系统⽂件存储空间的管理、⽬录管理、⽂件读写管理和保护设备管理完成⽤户的IO请求,⽅便⽤户使⽤设备,提⾼设备的利⽤率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虚拟设备②向上提供⽅便易⽤的服务(接⼝功能)操作系统为⽤户和软件提供服务,通过提供接⼝来完成:命令接⼝联机控制⽅式:交互式命令接⼝,适⽤于分时或者实时系统,就像⼈与机器对话⼀样。
(⽤户说⼀句,系统跟着做⼀句)脱机控制⽅式:批处理命令接⼝,提交⼀组作业,系统进⾏处理,⽤户不能⼲预作业的运⾏。
(⽤户说⼀堆,系统跟着做⼀堆)程序接⼝由⼀组系统调⽤命令组成(也称作系统调⽤或者⼴义指令)可以在程序中进⾏系统调⽤来使⽤程序接⼝。
普通⽤户不能直接使⽤程序接⼝,只能通过程序代码间接使⽤。
此外还有GUI图形⽤户界⾯,可以说 命令接⼝和GUI是直接给⽤户使⽤的,⽽程序接⼝是给软件或是程序员使⽤的。
③是最接近硬件的⼀层软件(扩充机器)作为最接近硬件的⼀层软件,操作系统需要实现对硬件机器的扩展,将CPU、内存、磁盘、显⽰器、键盘等硬件合理地组织起来,让各种硬件能够相互协调配合,实现更多更复杂的功能。
第1章操作系统概论
1.执行的系统软件,已经存在很多年,其功能和内涵 也在不断丰富和扩充,所以至今仍无法给出一个严格和统一的定义。但比较公认的 定义是:管理系统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提供各种服务,合理组织 计算机工作流程和为用户方便而有效地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的最基本的系 统软件。
南京工程学院
5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邮编:211167
1.1.2 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1946年诞生第一台计算机至今,计算机经历了60多年的发展时期,操作系统 伴随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及应用的日益广泛而发展。最初的计算机系统上没有操作系 统,软件的概念也不明确。随着处理器集成技术、中断技术和通道技术等硬件技术 的不断发展,促进了软件概念的形成,从而也推动了操作系统的形成和发展。而操 作系统等软件的发展反过来也促进了硬件的发展。粗略地说,操作系统的发展是由 人工操作阶段过渡到早期批处理阶段而具有其雏形,而后发展到多道程序系统时才 逐步完善的。
3
操作系统的主要目标可归结为以下几个:
1. 方便使用:操作系统通过对外提供各种接口,尽可能简化用户操作,提高计 算机系统的易用性。例如,用户可以直接输入命令或点击屏幕上显示的菜单,操作 程序的运行和计算机的使用;而计算机软件开发人员可以在程序中利用系统调用直 接对磁盘的文件或外部设备上检测数据进行读写操作。
南京工程学院
7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邮编:211167
卡片 纸带
卡片 纸带
图1-1人工操作方式的计算过程
南京工程学院
8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弘景大道1号 邮编:211167
2. 批处理系统
早期批处理系统借助于作业控制语言(Job Control Language, JCL)对人工 操作方式进行了变革。用户可以通过脱机方式控制和实用计算机,通过作业控制卡 来描述对作业的加工和控制步骤,并把作业控制卡连同程序、数据一起提交给操作 员,操作员收集到一批作业后一起把它们放到卡片机上输入计算机。计算机上则运 行一个驻留内存的执行程序,以对作业进行自动控制和成批处理。显然,这种系统 能实现作业到作业的自动转换,缩短作业的准备和创建时间,减少人工操作和人工 干预,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操作系统概论
多道程序设计原理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论
①
作 业 程 序A
③ I/O 请 求 ② 读 /写 数 据 ⑦
数据
主 存缓 冲 区
通
④
道
作 业 程 序B ⑥
⑤ I/O 结 束 中 断
图
1
.
4
多
道
磁带
程 序
运
行
概
念
图
计算采用多道程序设计方法时,处理器的利用率 为多少?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论
多道程序设计的实现
为实现多道程序设计, 必须妥善解决以
(1) 存储保护和地址重定位。 (2) 处理机管理和调度。 (3) 资源的管理和分配。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论
通道 1 通道 2 调度程序 程序 A 程序 B 程序 C
图 1.6 多道程序设计环境下各程序的 执行和状态的转换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论
文件管理
(2)由于文件都存放在外存,要随时记住外存 上文件存储空间的使用情况,哪些已经分配, 哪些为待分配。
(3)制定文件存储空间的分配策略,实施具体 的分配和回收。
(4)确保存放在外存上文件的安全、保密和共 享。
(5)提供一系列文件使用命令,以便用户能对 文件进行存取、检索和更新等操作。
第一章 操作系统概论
共享(sharing)
多个进程共享有限的计算机系统资源。操作 系统要对系统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 资源在一个时间段内交替被多个进程所用
互斥共享(如音频设备):资源分配后到释 放前,不能被其他进程所用。
同时访问(如可重入代码,磁盘文件) 资源分配难以达到最优化 问题:资源的分配、对数据同时存取的保护。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第一章
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教程
操作系统的发展历史
•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 手工操作 • 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processing) • 多道批处理系统(multiprogramming system) • 分时系统(time-sharing system) • 实时系统(real-time system)
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教程
分时系统(time-sharing system)
70年代中期至今
• 多道程序系统,大大提高了计算机效率,不过,用 户十分留恋手工操作阶段的联机工作方式,独占计 算机,并直接控制程序运行。但独占计算机方式会 造成资源效率低。既能保证计算机效率,又能方便 用户使用,成为一种新的追求目标。20世纪60年 代中期,计算机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发展使这种追求 成为可能。 • 由于CPU速度不断提高和采用分时技术,一台计算 机可同时连接多个用户终端,而每个用户可在自己 的终端上联机使用计算机,好像自己独占机器一样 。
制 作 者 : 乐 应 英
缺点:
磁带或磁盘需要人工装卸,作业需要人工分 类,监督程序易遭到用户程序的破坏(由人 工干预才可恢复)。
玉溪师范学院信息技术工程学院 《操作系统》教程
通道和中断技术 通道技术和中断技术的出现使监督程序在负责 作业运行的同时提供I/O控制功能。导致操作 系统进入执行系统阶段 • 通道:专用处理部件,用于控制I/O设备与内存间 的数据传输。启动后可独立于CPU运行,实现CPU与 I/O的并行。 • 中断:指CPU在收到外部中断信号后,停止原来工 作,转去处理该中断事件,完毕后回到原来断点继 续工作。 • 监督程序发展为执行系统(executive system),常 驻内存,称为执行系统。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1章 操作系统概述
内存 操作系统 运行中的程 序和数据
CPU
I/O控制器 I/O控制器
... I/O控制器
计算机系统
I/O设备
... 外存 数据 程序 OS
图1-1 操作系统作为资源理器的示例
1.1 操作系统的概念
►3. 操作系统提供了方便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用户界面
从用户的观点来看,引入操作系统是为了给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一个良好的界 面,以使用户无需了解有关硬件和系统软件的细节,就能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这种方式的显著特征是在主机之外另设一台小型外围机,它只与外部设备打交道, 不与主机直接连接,从而使主机腾出更多的时间专门完成快速的计算任务。
1.2.2 单道程序批处理系统
单道程序批处理系统的主要特征有: ►(1)自动性:在顺利的情况下,在磁带上的一批作业能自动地逐个依次运行,
而无须人工干预。 ►(2)顺序性:磁带上的各道作业是顺序地进入内存,各道作业的完成顺序与
1.2.3 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
2. 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的特点
►(1)多道性:计算机内存中同时存放多道程序。
►(2)宏观上并行:同时进入系统的几道程序都处于运行过程中,即它们先后开 始了各自的运行,但都未运行完毕。
►(3)微观上串行:微观上,各道程序轮流地使用CPU,交替执行。
►(4)无序性:多个作业完成的先后顺序与它们进入内存的顺序之间无严格对应 关系,即先进入内存的作业可能较后完成甚至是最后完成,而后进入内存的作业 又有可能先完成。
1.2.6 通用操作系统
多道批处理系统和分时系统的不断改进、实时系统的出现及其应用日益广 泛,致使操作系统日益完善。在此基础上出现了通用操作系统。它可以同时兼 有多道批处理、分时、实时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
《操作系统第一章》PPT课件
精选ppt
17
小结
专用系统影响着OS
❖ 实时嵌入式系统
汽车发动机、制造业的机器人、录像机、手机、微波炉,等等进行 监控和管理
整个房间可以计算机化,控制取暖、照明、警报系统、电饭锅煮饭 等等,通过web访问通知房间加热
❖ 多媒体系统
MP3、MP4 DVD 电影/网上电影
帧的视频必须按照时间限制分流(30帧/秒)
目态 管态
精选ppt
23
小结
分时系统的特点
❖ 多路性 ❖ 独占性 ❖ 交互性 ❖ 及时性
精选ppt
24
小结
实时系统特点
❖ 及时响应 ❖ 高可靠性和安全性 ❖ 系统的整体性强 ❖ 交互会话活动较弱 ❖ 专用系统 ❖ 种类:实时信息处理、实时控制
精选ppt
25
小结
局微域型机网
网关 微型机
局域网间的连接
Andrew S. Tanenbaum等,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
Operating Systems Internals and Design Principles
William Stallings,电子工业出版社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
张尧学,史美林,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
操作系统实验指导
精选ppt
26
小结
客户-服务器系统的一般结构
精选ppt
27
小结
分布式系统
❖ 分布式系统 是一个一体化的系统 在整个系统中有一个全局的操作系统称为分布式操作系统 有网络作为底层支持 ❖ 具有模块性 ❖ 并行性 常规网络中的并行性仅仅意味着独立性 而分布式系统中的并行性还意味着合作 原因在于,分布式系统 ❖ 是一个物理上的松散耦合系统 ❖ 又是一个逻辑上的紧密耦合的系统 ❖ 自治性 ❖ 通信性等特点
第一章操作系统引论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方便用户: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不断提出新的应用需求:
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出现了第一个简单的批处理 OS;60年代中期开发出多道程序批处理系统;不久又推 出分时系统,与此同时,用于工业和武器控制的实时OS 也相继问世。20世纪70到90年代,是VLSI和计算机体系 结构大发展的年代,导致了微型机、多处理机和计算机 网络的诞生和发展,与此相应地,也相继开发出了微机 OS、多处理机OS和网络OS,并得到极为迅猛的发展。
多道批处理系统是一种十分有效,但又非常复杂的系统, 为使系统中的多道程序间能协调地运行,系统必须解决下述 一系列问题:
(1) 处理机争用问题。既要能满足各道程序运行的需要, 又要能提高处理机的利用率。
(2) 内存分配和保护问题。系统应能为每道程序分配必 要的内存空间,使它们“各得其所”,且不会因某道程序出 现异常情况而破坏其它程序。
(5) 作业管理问题。系统中存在着各种作业(应用程序), 系统应能对系统中所有的作业进行合理的组织,以满足这些 作业用户的不同要求。
(6) 用户与系统的接口问题。为使用户能方便的使用操作 系统,OS还应提供用户与OS之间的接口。
4、分时系统(Time Sharing System)
分时系统的引入:
前面所介绍的多道批处理系统、分时系统和实 时系统这三种基本操作系统都具有各自不同的特征, 如批处理系统有着高的资源利用率和系统吞吐量; 分时系统能获得及时响应;实时系统具有实时特征。 除此之外,它们还共同具有并发、共享、虚拟和异 步四个基本特征。
并发
并行与并发:
并行性:多个事件在同一时刻发生 并发性:多个事件在同一时间间隔内发生。
操作系统第1章绪论
1.2.6 通用操作系统 通用操作系统:同时兼有多道批处理、分时、 实时处理的功能,或其中两种以上的功能。 实时和批处理相结合:通常把实时任务称为前 台作业,批作业称为后台作业。 批处理和分时处理相结合:分时批处理系统。
1.2.7 操作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操作系统进一步的发展: (1)个人计算机上的操作系统,例如DOS系统。 (2)嵌入式操作系统。 (3)网络操作系统。 (4)分布式操作系统。 (5)智能化操作系统。
(3) 分布式操作系统对用户是透明的。计算机网络不 是。 (4) 分布式系统的基础是网络。分布式系统已不仅是 一个物理上的松散耦合系统,同时还是一个逻辑上 紧密耦合的系统。 (5) 分布式系统还处在研究阶段。
1.4 操作系统功能
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 (1)处理机管理 (2)存储管理 (3)设备管理 (4)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 (5)用户接口 1.4.1 处理机管理 处理机管理:解决在多道程序或多用户的情况下组 织多个作业同时运行时对处理机分配调度策略、分 配实施和资源回收等问题。
1.4.2 存储管理 主要工作: (1) 内存分配和回收。 (2) 存储保护。 (3) 内存扩充。
1.4.3 设备管理 主要工作: (1) 通道、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的分配和管理。 常需要采用虚拟技术和缓冲技术。 (2) 设备独立性。
1.4.4 信息管理(文件系统管理) 管理 对象:系统的软件资源的管理。 解决的问题: (1)在使用文件时避免引起混乱,甚至遭受破坏。 (2)信息的共享、保密和保护。
1. 联机批处理 慢速的输入输出(I/O)设备和主机直接相连。 作业的执行过程为: (1) 用户提交作业:程序、数据和作业说明书; (2) 作业被作成穿孔纸带或卡片; (3) 操作员有选择地把若干作业合成一批,通过 输入设备(纸带输入机或读卡机) 把它们存入磁带; (4) 监督程序读入一个作业; (5) 从磁带调入汇编程序或编译程序,将用户作 业源程序翻译成目标代码;
第一章课后答案
操作系统第1章课后作业答案1.设计现代OS的主要目标是什么?答:(1)有效性(2)方便性(3)可扩充性(4)开放性2.OS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答:(1)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2)OS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3)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OS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答:OS首先覆盖在裸机上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第二层次抽象。
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2)方便用户;(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I/O和联机I/O?答:脱机I/O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
该方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机控制完成,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I/O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CPU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己的作业;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理该命令,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解决方法:针对及时接收问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时系统是指,多个用户通过自己的终端,共享 一台主机中的资源。 它与多道批处理系统之间,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能 差别。用户的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人—机交互。 (2) 共享主机。 (3) 便于用户上机。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 命令方式。由OS提供一组联机命令(语言), 用
户可通过键盘输入有关命令,来直接操纵计算机系统。 (2) 系统调用方式。OS提供了一组系统调用,用户 可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通过相应的系统调用,来操纵 计算机。 (3) 图形、窗口方式。用户通过屏幕上的窗口和图 标来操纵计算机系统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3.4 异步性(Asynchronism)
在多道程序环境下,允许多个进程并发执行, 但只有 进程在获得所需的资源后方能执行。在单处理机环境下, 由于系统中只有一个处理机,因而每次只允许一个进程执
行,其余进程只能等待。因此进程的执行通常都不是“一
气呵成”,而是以“停停走走”的方式运行。 或者说,进程是以人们不可预知的速度向前推进,此 即进程的异步性。尽管如此,但只要运行环境相同,作业 经多次运行,都会获得完全相同的结果。因此,异步运行 方式是允许的,是操作系统的一个重要特征。
1.3.3 虚拟(Virtual)
操作系统中的所谓“虚拟”,是指通过某种技术把一 个物理实体变为若干个逻辑上的对应物。物理实体(前者) 是实的,即实际存在的;而后者是虚的,是用户感觉上 的东西。用于实现虚拟的技术,称为虚拟技术。 在OS中利用了多种虚拟技术,分别用来实现虚拟处 理机、虚拟内存、 虚拟外部设备和虚拟信道等。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并发和共享是操作系统的两个最基本的特征,它
们又是互为存在的条件。一方面,资源共享是以程 序(进程)的并发执行为条件的,若系统不允许程序 并发执行,自然不存在资源共享问题;另一方面, 若系统不能对资源共享根本无法并发执行。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分时系统实现中的关键问题
为实现分时系统,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如何使用户
能与自己的作业进行交互.
(1) 及时接收。
(2) 及时处理。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分时系统的特征
(1) 多路性。
(2) 独立性。 (3) 及时性。 (4) 交互性。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2.5 实时系统
所谓“实时”,是表示“及时”,而实时系统(RealTime System)是指系统能及时(或即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 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 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 1. 应用需求 (1) 实时控制。 (2) 实时信息处理。
(1) 处理机管理问题。
(2) 内存管理问题。 (3) I/O设备管理问题。 (4) 文件管理问题。 (5) 作业管理问题。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一组控制和管理计算机硬件和 软件资源,合理地对各类作业进行调度, 以及方便用户使用的程序的集合。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2.4 分时系统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根据对截止时间的要求来划分 (1) 硬实时任务(hard real-time task)。系统必须满足 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测的结果。 (2) 软实时任务(Soft real-time task)。它也联系着一 个截止时间, 但并不严格,若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 间, 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也不会太大。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3.2 共享(Sharing)
在操作系统环境下,所谓共享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
供内存中多个并发执行的进程(线程)共同使用。由于资
源属性的不同,进程对资源共享的方式也不同,目前主
要有以下两种资源共享方式。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 互斥共享方式
系统中的某些资源,如打印机、磁带机的资源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实时任务
1) 按任务执行时是否呈现周期性来划分
(1) 周期性实时任务。 (2) 非周期性实时任务。 外部设备所发出的激励信号并无明显的周期性,但 都必须联系着一个截止时间(Deadline)。它又可分为
① 开始截止时间——任务在某时间以前必须开始执行;
② 完成截止时间——任务在某时间以前必须完成。
成绩评定标准
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 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
考勤占平时成绩30%,上机占平时成绩30% ,作业占平时 成绩30% ,平时表现占平时成绩10%。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3 操作系统的基本特性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文件管理,负责文件的存取、共享和保护。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OS用作扩充机器
•在裸机上覆盖上一层I/O设备管理软件,用户来进行
数据输入和打印输出。
•再覆盖一层文件管理软件,则用户可来进行文件的
存取。
•再覆盖一层面向用户的窗口软件,则用户便可在窗
口环境下方便地使用计算机。
•通常把覆盖了软件的机器称为扩充机器或虚机器。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4 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
1.4.1 处理机管理功能
1. 进程控制
进程控制的主要功能是为作业创建进程、撤消
已结束的进程,以及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
态转换。 在现代OS中,进程控制还应具有为一个
进程创建若干个线程的功能和撤消(终止)已完成任
务的线程的功能。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1) 自动性。 (2) 顺序性。 (3) 单道性。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2.3 多道批处理系统
1. 多道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
在该系统中, 用户所提交的作业都先存放在外存上并
排成一个队列,称为“后备队列”;然后,由作业调度程 序按一定的算法从后备队列中选择若干个作业调入内存, 使它们共享CPU和系统中的各种资源。 在OS中引入多道程序设计技术可带来以下好处:
图 1-4 单道和多道程序运行情况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2.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特征
(1) 多道性。
(2) 无序性。
(3) 调度性。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多道批处理系统的优缺点
(1) 资源利用率高。
(2) 系统吞吐量大。 (3) 平均周转时间长。 (4) 无交互能力。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4. 多道批处理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可能获得处理机的就绪进程,并按照一定的算法将它们插
入就绪队列。 进程调度的任务,则是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选出一新 进程,把处理机分配给它,并为它设置运行现场,使进程 投入执行。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4.2 存储器管理功能
1. 内存分配
OS在实现内存分配时,可采取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
在静态分配方式中,每个作业的内存空间是在作业装入时 确定的; 在动态分配方式中,每个作业所要求的基本内存空间, 也是在装入时确定的,但允许作业在运行过程中,继续申
(1) 用户独占全机。 (2) CPU等待人工操作。
2. 脱机输入/输出(Off-Line I/O)方式 这种脱机I/O方式的主要优点如下: (1) 减少了CPU的空闲时间。 (2) 提高I/O速度。
输入设备 外围机 磁盘
图 1 2 脱 机 示 意 图
I/O
主机
外围机
输出设备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3. 进程通信 当相互合作的进程(线程)处于同一计算机系统时, 通常在它们之前是采用直接通信方式,即由源进程
利用发送命令直接将消息(message)挂到目标进程的
消息队列上,以后由目标进程利用接收命令从其消 息队列中取出消息。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4. 调度
作业调度的基本任务,是从后备队列中按照一定的算 法,选择出若干个作业,为它们分配其必需的资源。在将 它们调入内存后,便分别为它们建立进程,使它们都成为
1.2.2 单道批处理系统
1. 单道批处理系统(Simple Batch Processing System)的处理过程
开始 还有下 一个作业? 否 停止 是 源程序 有错吗? 否 运 行 目标程序 装 配 目标程序 是 把下一个作业的源 程序转换为目标程 序
图 1-3 单道批处理系统的处理流程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 OS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用户通过OS来使用计算机系统,能够方便、快捷、
安全、可靠地操纵计算机硬件和运行自己的程序。
注意,OS是一个系统软件,这种接口是软件接口。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用 应用程序
户
系统调用 命令 图标、窗口 操作系统 计算机硬件
图 1-1 OS作为接口的示意图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3 推动操作系统发展的主要动力
1. 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利用率
2. 方便用户 3. 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 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1.2.1 无操作系统的计算机系统
1. 人工操作方式
程序员将事先已穿孔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再启 动它们将程序和数据输入计算机,然后启动计算机运行。 当程序运行完毕并取走计算结果后,才让下一个用户上机。 这种人工操作方式有以下两方面的缺点:
1.5 操作系统的结构设计
第一章 操作系统引论
1.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1.1.1 操作系统的目标
目前存在着多种类型的OS,不同类型的OS,其 目标各有所侧重。通常在计算机硬件上配置的OS, 其目标有以下几点: 1. 方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