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数学课堂教学中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与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合作与探究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的合作精神、合作意识、合作方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所以,教师要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与探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进一步发掘学生的潜能。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已成为当下小学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师应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然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一些教师并没有转变教育观念,仍然沿用传统的方法和方式,一堂课下来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没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学习和算法多样化等新理念。
教师应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实效,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引导和点拨作用。
例如,把“你不愿意学习,我来强制你学习”转变为“你不愿学习,我来吸引你学习”;把“告诉老师你的想法”转变为“告诉大家你的想法”,等等。
二、合作与探究中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1.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合作学习之前要让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在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例如:“老师买书需要10元钱,有5元、2元、1元的人民币,可以怎样拿?”教师先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给他们足够的思考时间,然后让他们在小组里交流自己的想法,于是多种多样的方法便产生了。
学生通过交流知道了许多自己没有想到的方法,了解了解题方法的多样化。
这样教学,给不爱动脑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对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帮助的。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和实验中要有科学的态度,不要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将传统的教学形式说得一无是处。
不讲原则的过多的合作学习也有可能限制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对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摘要: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学生之间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等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彼此之间弥补、沟通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的目的。
本文在教学中就如何培养中学生合作交流意识进行探索。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教学;合作交流;激发兴趣;培养能力新课程教改中,在讲台上的数学老师茫然了。
教师不停地点击鼠标,播放着闪烁的画面,舒缓的音乐,热热闹闹,代替全部板书,也取代了实验。
学生看不到教师的亲手示范,学生不能亲手操作,无形中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机灌”代替了“人灌”。
忽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忽略了学生从事实中的感性认识。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探索和合作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同时又指出:“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由此可见,“课程标准”是非常重视培养学生数学合作与交流等学习意识。
所谓数学合作交流,是指同学之间通过听觉、视觉、触觉来接受他人的数学思想,再把自己的数学思想用数学语言、动作直观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彼此之间弥补、沟通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合作交流意识呢?一、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师要尊重、关心、理解、爱护学生。
正确的学生观要求教师要关爱所有的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同学生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一)加强师生之间的思想情感交流。
常言道:“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情感是人们心理活动的一大特点。
学生本身具有一种情感潜势,这种潜势在外界刺激下就会引发出来。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与合作学习能力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摘要:新课标对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自主探究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想探究、能探究、会探究。
合作学习要做到:合作前的准备、合作中的指导、合作后的评价。
这样才能促进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优化《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人,必须立足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把握才会更牢固。
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想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特点和内容的编排,使用游戏,讲故事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知识,例如,在教学《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时可以这样引入:”平时,都是老师考学生,今天就让同学们来考考老师”。
学生们一听兴趣倍增,教师接着说:”同学们随便说一个数学老师很快能告诉你它的近似数。
”当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说出一些数,老师迅速说出正确的答案。
对此,学生感到惊讶,老师怎么回答的这么快?有什么窍门吗?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想去探究。
二、创设氛围,让学生能探究只有建立和谐、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
学生才能”无拘无束”进入探究的过程,怎样才能营造这种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使他们大胆的去发现,探索?我认为,首先,让教学环境开放话。
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
这样的教学环境学生难以主动去探索,并会制约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开放教学环境,让学生能自主探究。
另外还要让教学过程开放化,那么怎样才能开放教学过程?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去创造出来,这样教师就要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可操作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新知。
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独立思考合作交流
数学课堂的教学方法一、概述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其教学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如何设计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成为每一位教师所关注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中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重要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二、独立思考在数学课堂中的重要性1.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在数学课堂中,通过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可以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
让学生独自思考问题,能够锻炼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独立思考,学生能够逐渐摆脱对老师和其他同学的依赖,从而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都是非常重要的。
3.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数学课堂上,让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够帮助他们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于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合作交流在数学课堂中的作用1.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数学课堂上,合作交流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通过和同学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更加投入到学习中去。
2. 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在合作交流中,学生们能够相互交流思想,从而促进思维的碰撞,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找到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通过合作交流,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团队意识,这对于他们的未来发展十分重要。
四、数学课堂教学方法的设计建议1. 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抛开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解决问题。
可以设计一些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发现问题的规律。
2. 鼓励学生之间展开合作交流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之间展开合作交流。
可以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们相互讨论,交流各自的思考方法和解题思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3. 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教师可以结合现代技术手段,如利用数字化工具设计互动课件、引入上线学习评台等,创设更具交互性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思考论文
对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思考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数年,课堂教学从理念到行为发生了重大改变,然而反思现阶段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将课改的精神实质有效地贯彻在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的发展是现阶段教师仍需探索的问题。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新课改理念下我对自己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冷静的思考,现将思考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创新意识实践能力一、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忽视对双基的学习,合作交流流于形式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数学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能较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效率,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一些不和谐的现象。
有时貌似气氛热烈的小组合作,并无实际效果;有时只有个别人参与小组合作,大多为旁观者。
或许是由于学习内容不适合合作学习,但是更主要的是在合作学习之前缺少了独立思考的过程。
所谓合作学习主要特点是发挥各人所长、各人所思、各人所能,离开了独立思考,个性也将不在,合作就无从谈起,因此独立思考是合作学习的前提,合作学习是独立思考的深入。
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合作交流,但并不是不要双基。
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学科数学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要求并没有降低。
我们有相当一部分教师片面理解课改的要求,对新知识的理解、巩固做得很少。
这样导致我们的学生计算能力降低,书写不规范逻辑推理能力不强。
而一些合作交流却常常流于形式。
一些简单的问题,数学思考的难度不大不具有挑战性的,仍然要求“小组讨论”。
一节课中反反复复多次出现“小组讨论”看似很热闹其实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多少数学知识。
(二)课堂热闹实际效率不高在相当一部分数学课中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对教学目标的确定、各个教学环节要达到的子目标为达到这些目标所采取的教学策略等不清晰甚至是模糊的常常出现课堂引入拖拉冗长有的教师甚至用15分钟才开始进入新课教学过程平铺直叙无重点更无难点突破有的甚至把巩固本节知识的“议一议”作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组活动。
数学课堂中的互动与合作学习
数学课堂中的互动与合作学习数学是一门需要反复练习和探索的学科,而仅仅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数学教育者们开始关注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互动和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本文将探讨数学课堂中互动与合作学习的意义及其影响。
互动是数学课堂中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通过与学生们进行沟通和交流,教师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困难,进而针对性地指导学习。
互动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互动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被动地接受知识,还能主动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促进思维的发展。
而合作学习则主要体现在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协作中。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讨论、交流和合作,他们能够共同解决问题,相互激发学习动力,并从中获得多样的思维方式和解题技巧。
合作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在团队中的协作能力和责任感。
在数学课堂中,互动和合作学习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实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互动与合作学习策略: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和解决数学问题。
每个小组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和推理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 伙伴互助学习:在这种方式中,学生两两配对,互相帮助和学习。
一般情况下,配对的学生能力水平相对接近,这样可以更好地促进他们之间的学习互动和交流。
通过互助学习,学生能够相互补充知识和技能,共同成长。
3. 角色扮演:在某些情况下,教师可以给学生分配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扮演不同的角色。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数学概念和思维方式。
4. 交流展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交流展示,让他们向其他同学或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还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并找出潜在的错误。
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如何确定合作学习的问题
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如何确定合作学习的问题《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合作学习离不开交流,但交流应该是必要的,有效的。
合作学习的问题提得恰当,将会提高合作学习的效果,反之将失去合作学习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实际,精心选择,确定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
实践证明,以下四类问题适合教师确定为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
一、教师可以把学生个人独立操作时间不足或难以完成的问题确定为合作学习的问题例如,在教学统计时,为了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课前我要求学生到太阳城路口统计一个时间段(20分钟)内通过此路口的各种机动车辆的数量,并完成下表:在完成此项任务时,由于要收集的数据较多,仅凭学生个人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后来在课堂上要对上面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分析,如果让学生单独完成,课堂40分钟显然不够;而且要根据分析的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但限于小学生的认识水平,他们个人作出的判断与预测很有必要在交流中进行修正、补充、提升,因此这种情况就需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合作学习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并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大量信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合作学习的意义及作用。
二、教师应将多数学生独立思考会出现困难的问题确定为合作学习的问题在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中,有很多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在自主探索中多数学生将会出现一些困难,当学生苦苦思索仍不能理解时,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就明确了。
这时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之间交流想法,进行讨论,教师择机进行引导,使学生亲自经历共同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让学生的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让他们获得数学学习成功的体验。
三、教师应将学生的看法或做法较多、差异较大的问题确定为合作学习的问题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和认识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面对同样的问题,他们的思考方法、解决策略往往各不相同,这些个性化的方法和策略是最有价值的活生生的资源。
数学课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尝试
数学课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教学模式的尝试刘其钊(陕西省旬阳县庙坪初中)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笔者尝试了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评价归纳总结五步教学为结构流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经过多年的尝试,教学效果显著,这种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在我校已被推广并使用。
数学课堂教学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活动。
我尝试了以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馈评价归纳总结五步教学为结构流程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创设丰富的情境,调动学生自主探索的动机在课堂上,我借用电脑课件、投影仪,图片各种直观教具,远教资源创设情景,可使学生对有关数学的事物产生好奇心,有接触这些信息的强烈愿望,产生积极参与生动、主观数学活动会使学生有更深的体验,更高的兴趣,从而更容易提出问题。
如我在进行不等式及其解集教学时,应用远教资源创设这样的情景买门票画片并配音:在一个风景优美的公园外,小学四年级四班的学生和老师共37人来公园参观,售票口旁边张贴着一张告示:票价10元/人,40人以上9元/人。
看来人多是可以优惠的,这一群在老师的带领下朝售票口走去,一个名叫小华的男孩第一个走到售票口,小华说我要买40张,马上有个小女孩就说我们只有37个人啊!真不可思议,37人却要买40张票,你看老师怎么说:小华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要想说明这个问题并不难,这就是从今天起,我们要探究的内容不等式,设置此情景既有趣,又容易让学生一下进入最佳状态,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激发了自主探索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寻找发现问题创设思维的空间,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探究问题的空间,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出示松树、衣服、蝴蝶、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 摘 要 】自主探 索与合作 交流是 学 生学 习数 学的 重要方 式 ,教 学 中应创设 “ 五
个 平 台” ,做 到 “ 个 善 于” 。 五
【 关键词 】自主探 索 合作交流 平 台
自
学 生 体 会 到 数 学 的 价
自 主 探 索 学 习 就 是 学 生 在 教 师 的 启 发 引 导 下 ,运 用
客 观事 实 的态 度 ,都 有
着举 足轻重 的作用 。
例 如 ,在学 习 “ _ 形 j 边 关 系 ” 时 ,教 师 提 出 如 j角
考 虑 到某 一种 的情 况 ,但 现在 以小组 为单 位 ,经 过 组员
之 问 的 合 作 、互 相 补 充 , 问 题 就 会 考 虑 得 比较 周 全 。 这 中 间 涉 及 了许 多 方 面 的 数 学 知 识 ,并 且 还 可 以 让
船 型
大船
小船
官参 与教学 活 动 ,提 高 广东 东莞市大岭山镇大岭山中学 教学 效率 ,有 利 于学 生
从 形 象 思 维 到 抽 象 思 维
的 发到 群体 成 功 的 喜 悦 。 计 学 生 经
每 只 限栽人 数 ( ) 人
应 该 怎样去 引导学 生进 行 自主探 索学 习 和合 作交 流 学 习
呢?笔 者认 为 ,教 师要 为 学生 提供 “ 五个 平 台 ” ,做到
“ 个 善于 ”。 五
1 师要善 于创设 问题情景 ,提供 自主探 索 、合 作交 . 教 流 的平 台 。在 数 学 课 堂 中 ,要 改 变 教 师 教 学 生 学 的模
式 ,在 设 计 、安 排 和 组 织 教 学 的 过 程 要 善 于 创 设 具 有 现
让数学课堂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动起来
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
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数学的学习方式不能再是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方式,它应该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
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
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解决问题,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合作交流、与人分享和独立思考的氛围中,倾听、质疑、说服、推广而直至感到豁然开朗。
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过程与审美过程。
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几点做法。
一、转变观念,为合作学习提供必须的氛围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
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
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
教师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与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
在教学中,个别学习、同桌交流、小组合作、组际交流、全班交流等都是合作学习经常采用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这些组织形式就是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时间。
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确指出:“创造力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
”教师应发扬教学民主,在分析问题、讨论问题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看法,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解放感”、“轻松感”。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形成大胆提出问题,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成功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二、合理处理教学内容,把握合作学习的主题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对教材处理和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影响着课堂的气氛和效果。
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反思和探析
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反思和探析随着新课程实施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已经被广大数学教师广泛地运用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数学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增强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了合作精神和人际交往能力,增强了教学效果。
笔者就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进行了反思和探析。
1.按学习水平分组、明确分工、独立思考、合作互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皆有所获。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当前合作交流学习普遍存在着以下两种现象:(1)热闹有余,成效不好。
大多数教师并不明确什么是合作交流,更不明确哪些内容适合合作学习,以为分组讨论得出结论就解决问题了。
这种为活动而活动,使活动浮于表面、流于形式,实际上劳而无功。
(2)分组采用优差搭配,甚至有人把优差配成一帮一。
表面上培养学生的互助精神,实质把教师的责任分给优生,妨碍优生得到更充分的发展。
我们应该认识到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养成合作学习和工作的良好习惯。
但合作交流是有前提的,没有分工哪有合作?没有个人的独立思考并形成独立的见解哪有交流?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一起,何谈交流?因此,要进行合作学习先要学会或安排分工计划,要进行交流先要发动大家独立思考,不然就把教师讲变为少数学生讲了。
合作交流应以学习水平同层面的学生分组为宜。
我们认为优差搭配是不恰当的。
互助精神应该提倡,但一对一硬性去帮,不是优生在学习上的义务。
如何让优生学得更好,将来为国家为社会作更大的贡献才是教师需要更多地考虑的问题,妨碍优生取得更大进步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帮助学困生的任务主要应由教师来负责。
在社会上群体之间的合作交流必然是爱好、水平、工作性质相近的个体的组合,为何班级中的合作交流学习不能将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所以,笔者认为,由4至6个同学组成一小组,并且每小组分组要同质(组内同质,组间异质)的做法,更有利于达到合作交流学习的目的,有利于教师的分类指导和管理,有利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数学课堂的两注意
浅议数学课堂的两注意一、数学课堂应注意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而思维活动则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要活动。
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是看学生的思维有没有被激活,能否产生有效思维,课堂教学是否能使得每一个学生的思维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尽可能的发展。
1.情境创设应强调问题导向性创设问题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借助已有知识和经验学习数学,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
教师应善于在“趣”与“思”之间寻求结合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数学情境问题:(1)如何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要考虑到情境对问题的指向性与暗示性,以有利于诱发学生提出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数学问题而不是杂乱无章、与教学内容不一致甚至毫不相干的问题。
(2)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否具有合理性?教师该怎样处理学生提出的问题?(3)怎样促使学生自己解决其中的关键问题?强调情境创设的问题导向性,这将给学生提供一个超越文本的数学思维的时空。
2.探索活动应关注学生的思维体验数学课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也不是纯粹为活动而活动,而应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进行“数学的思考”。
以培养他们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能够发现其中所存在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这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渗透与加强,在活动中发展,在过程中升华。
教师应认识到,不是所有数学知识都要由学生自己探究得到,只有那些隐含了丰富数学思想的知识,才需要组织学生探索。
“探索”的价值主要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在活动过程中感受基本数学思想,获得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在组织学生开展探索活动应当注意以下几点:(1)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
(2)提高组织学生开展自主探索活动的能力。
(3)给学生自主探索足够的“自由度”。
(4)处理好学生“探索”与教师“示范”的关系。
(5)关注进行“自主探索”活动有显著困难的学生。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是课堂实施环节的重要内容。
二者的前后顺序一般是自主思考在前,合作学习在后。
围绕学习内容或老师提出的问题应引导学生先自主思考,在思考之后,再进行合作交流。
简单地说:也可以在教师授课之前,学生进行独立的看书、做题或自学提纲,这里的自主思考和传统的自学是有区别的,是在自学的基础上,独立思考,提出有待解决的困惑或问题,初步达成学习目标,这个自主思考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再进行合作学习,此时合作就更有针对性和时效性。
合作学习分两个层次,一是先通过小组内合作交流实现同伴互助、相互矫正及达成共识的过程。
二是在小组合作交流基础上,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进行全班的合作交流。
此时交流是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并行,要做到:问题抛出之后,不要急于让学回答,要留有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还要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尤其是保证学困生说出自己的思困点;最后还要有交流合作学习成果的时间,让小组长总结成果,暴露学生的“真问题”,使全班合作交流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
构建科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小学数学“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实践与探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进行转变,提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当前,大力推行小学数学“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文结合自身教学与教研的实践,谈谈对“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1对小学数学“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中改变传统的备课模式以前,教师的备课疲于应付检查只是填空式地填充教学内容,以教学内容的顺序为主线,呈现的仅仅是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缺乏实用性,而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并没有被教师备课时考虑,导致数学课堂高耗低效。
因此,教学实践中,我们首先对传统的数学备课方式进行了改革。
突出“随学生而变”这一教学设计理念,要求教师备课时重点思考和预设下面一些问题:1.1本节课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1.2采用怎样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发现和提出数学问题?1.3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数学问题?1.4学生提问有困难时,教师怎样处理?1.5怎样组织学生合作探究?学生的探究活动需要准备哪些材料?当学生自主探究碰到困难时,教师应怎样做?1.6组织反馈时要注意什么?可能会碰到哪些问题?备课模式的改革,使备课的科学性、实用性大大增强,把数学教师从沉重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能够腾出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材、研究学生、研究教法,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2对小学数学“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中几种关系的处理2.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过程,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
教师要给学生自主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主动在观察、操作、猜想、推理、讨论、自学、交流等活动中获取知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的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寻找眼前的问题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验之间的关联方面,提供把学生置于问题情境中的机会,营造一个激励探索与理解的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浅谈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2 0 1 4年 第 2期 ( 总第 2 1 0期)
浅谈 合作 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卢 会玉 ( 嘉 峪关 市第一 中学 , 甘肃
摘要 : 学会 思考 , 乐 于探 究 , 有 所 感悟 , 这 往 往 是 一 个 学
生 能 够 自主 学 习的 重要 因素 。所 以 , 我 们 更 应 该 思 考 合 作 学 习和 独 立 思 考 之 间 的 关 系 . 力 求做到 适 时适度 , 真 正 达 到 高
很多. 课 题 引 入 得很 流 畅 . 环节设计新颖独特 , 但 是 感 觉 少 了一 些 静悄 悄 的思 考
在实际的教学 中. 常常会遇见一 些学生 . 他 们 虽 然 不 善 言 谈. 上课 时 并 没 有 积 极 地 回答 问题 . 但 是 在 作 业 或 者 考试 中 总
这 里静 悄 悄 的思 考 其 实 也 就 是 学 生 的独 立 思 考 . 不 由 的让
一
关 键词 : 合 作 学 习; 独 立 思 考
2 0 1 0年 秋季 . 甘 肃 省全 面推 行 高 中新课 程 作 为一 名 青 年 数 学 教 师 .我 幸 运 地 踏 上 了 甘 肃 省 新 课 程 改 革 的第 一班 车 . 并
有 一个 问 题 . 就 是 课 堂 的 时 间 拖 延 比较 严 重 齐 老 师 几 乎 把 所 有 的 问 题 都 交 给 学 生 去 探 究 是 不 是 每 个 问题 都 需 要 学 生 进 行 探 究 呢 ? 如 果 在 启 发 的过 程 中顺 理 成 章 地 给 出 任 意 角 的定 义, 这 样 是不 是 就 可 以 节 约 课 堂 有 效 学 习 时 间 ? 所以. 今 后 在 课 堂 中我 们 一 定 要 问 问 自 己 : “ 我 上 的 这 节 课 需 要 合 作 吗 ?这 个 问 题 需 要 合 作 吗 ?合 作 讨 论 之 后 会 有 所
谈数学课堂中有效合作学习论文
谈数学课堂中有效合作学习从建构主义的角度说,学习是学生不断探索与思考、不断质疑与释疑、不断表达个人见解和提升个人经验的过程。
同时也是学生不断超越个人行为成为群体合作的行为;是团队精神和群体意识发展的契机。
学生的合作学习可以使学生增强合作的意识,使每个学生切身地体会到自己需要学习,更需要向别人学习和在别人的帮助下获得发展。
下面,结合本人数学教学的实践,谈两点体会: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教师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应承担什么样的任务、充当了什么样的角色是十分重要的,关系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
在学生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决不能定格在”表演者”位置上,而必须是由台前转向幕后,由”居高临下”转向”平等参与”,成为学生学习的亲密伙伴,与学生一样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心平气和地接受学生地质疑、肯定与否定,师生缔结成为学习的共同体,为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而互动与交融,对学生提供”到位”而不”越位”的帮助,学生能做的尽量让他们去做,学生能说的让他们来说。
如,在教学”对称图形”一课时,教师通过变魔术(剪对称图形)呈现了一组图形,让学生先通过折一折、比一比、想一想然后在小组中说说这组图形的共同特点。
有的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就给予及时表扬;有的小组讨论偏离主题或讨论一时受阻,教师就及时发现,及时制止,提供及时点拨,使小组讨论顺利开展,有的小组在讨论交流中发现这些图形对折后都只能看到一半的形状,教师就及时地利用这个生成性的问题引导他们探讨”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等。
二、学生合作技能的养成。
合作学习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学生是否掌握合作的技能,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合作的技能视为一项重要的学习内容,同计算方法、概念的教学一样,是课堂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又是教师必须用心渗透在每一节课中的一个内容。
1、合作前的独立思考。
要使合作有效,合作交流前就应有一定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独立的思考,合作前的独立思考是非常必要的,它关系到交流与交往的质量如何,因为只有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合作的问题才能有一个较深层次的认识,让学生先独立地去想甚至去做,形成对数学的感受和体验,形成对解决问题的一种独立的看法,合作时才能目标明确,合作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将自己的思维与同伴进行交流,并在交流中会进行比较,会去辨别,不断扬弃。
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研究
《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具体问题。
自从教书育人到现在,遇到了许多可爱的学生,九我校学生普遍养成了一些不良学习习惯,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课前没有预习的习惯;2、下课没有准备好下节课要用的学习用品;3、没有做好笔记的习惯;4、没有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习惯;5、没有独立自觉完成作业的习惯;6、在生活中不爱清洁乱丢乱吐……因此,隔代教育的低效和无人看管而造成学生的随意性,严重制约着我校的教育、教学的发展与提高。
我们也注意到,与学习习惯差导致成绩差、表现差的学生形成鲜明的对比的是学习习惯好的学生,他们看起来没有什么过人的天分,甚至有的智商还比不上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但他们的成绩十分优秀,表现也令人满意。
因此,使我们老师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二、提出问题1、分析目前在我校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中存在的误区,寻找对策,探索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和途径。
2、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强化独立思考的意识。
探索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和策略。
3、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在个体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学生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结合的恰当时机。
三、课题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在学习方式上最明显的特征之一。
但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只在比较浅显的表面上展开,导致自主学习流于形式,存在许多问题。
教师在课堂提问或学习材料的提供上过于单一,缺乏思考价值。
这无疑在客观上阻碍了学生思维独立性培养与发展,致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模仿性与依赖性。
另外现在的家庭环境太优越,致使很多学生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形成懒于思考的习惯。
一大部分学生往往只是凭自己的一时兴趣去学习,对于需要动脑筋的问题,他们就觉得很麻烦,懒于去思考,还是等待别人的答案来得方便。
久而久之,也就养成了人云亦云,缺乏独立思考的习惯。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了“在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探索如何将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
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就可以取胜。
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
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而小组合作学习在这方面具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同时它也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此可见,在当前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阶段,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新课标的实施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在教学中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习数学呢?一、合理地分好合作小组是进行合作交流的基础为了有效的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合情合理的分好合作小组是基础,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第一步。
我们应根据学生的认识基础、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进行综合评定,然后搭配成若干学习小组,通常为四至六人一个小组。
人数太多,不利于提高合作学习中学生的参与度。
人数太少,那么学生合作交流的范围太小,不利于问题的讨论解决。
分组中,每个小组中要注意男生与女生的搭配,优等生与后进生的搭配。
这样,缩小了小组间的差别,便于小组之间的竞争,从而真正体验在合作的基础上竞争。
特别要提到的是每一个小组要一定要确定一个组长,他会在组织开展合作学习中成为老师的好帮手,使得小组合作学习能放得开,收得拢。
二、选择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是有效合作交流的重要保证合作交流是新课标教学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但在课堂教学中不可随意使用,否则既浪费宝贵的课堂时间,也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合作交流,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在丰富多样的数学活动中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达到共同提高,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一、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主要来自于充满疑问的问题情境。
教师要善于巧妙地把数学教学内容转换成具有潜在意义的问题情境,在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创设情境,提出疑问,引起矛盾冲突,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
这种从创设问题情境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做法,不仅能使学生产生心理效应,而且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以积极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小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于是我尽力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创造动手操作(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动脑思考的机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如:在讲授“垂直”时,用两根小棒代表两条直线,通过动手摆一摆,感知“相交”这一概念。
然后固定其中一条直线,另一条直线绕交点旋转,随着∠1的变化,这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也随着变化,这时让学生说一说变化后的角各是什么角,从而感知相交的两条直线的位置是随着交角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
接着,组织讨论∠1是直角时,∠2、∠3、∠4各是什么角,感知“相交成直角”。
然后,动手折一折,折出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再找一找身边互相垂直的两条直线。
再如:在讲授“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时,我放手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想办法得出自己选择的长方形或正方形的面积,经过了大约10分钟的摆面积单位、测量、计算等活动,发现了规律,得出计算方法。
这样,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中,构建了自己的认知结构,并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启迪,互相补充,诱发创新潜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中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自新课改以来,教师都在小组合作上改变了形式,深入地研究,探索合作交流的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公开课上,学生学得热热闹闹,老师把控课堂游刃有余。
听过后反思: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也经历探索的过程;但在自己的课堂上却发现存有一些问题:在小组交流时学生不是都在充分的思考;有时经过讨论,只有个别学生愿意汇报;在交流时有个别学生在忙别的事情;课堂上老师宣布讨论时,学生都在讲,而没有听众;看似热闹而没有效果。
数学教学注重让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培养思维严密,环环相扣的学习方法。
课程改革后,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把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紧密地结合起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本人做了以下的探索。
一、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教师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合理的安排教学环节。
有的教学内容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然后汇报。
而有时教师为了突出贯彻新课标的精神,而设计合作交流,为了形式而交流,并不能起到好的教学效果。
不同的设计花的时间不同,课堂学生的练习量也不同。
所以,相对学生能独立思考的知识点,能够放开手给学生充分的思考后直接反馈,而不需要再设计个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
在这里合作交流能够使学生开拓思路,经历探索算法多样化的过程,即使有的学生原来不会,在讨论的过程中通过聆听其他学生的想法,也能由不懂到懂,从而提升数学思考水平。
合理的设计教学环节,能够有效地把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有机的结合起来。
一方面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的基础,没有学生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必然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通过学生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又能进一步丰富个体的想象和思考,从而促动他们对数学知识的更好理解。
二、创设有意义的情境,激励学生既独立思考又合作交流。
在“探究新知”这个过程中,教师创设了有意义的问题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实行交流。
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道理,掌握方法。
在学习中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独立思考后激发学生“渴望”合作交流的意识。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两者之间表现出相互依存、相互促动的对立统一关系。
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仅仅形式上的合作。
没有独立思考的交流,仅仅信息的单项传递,不会产生共鸣和惊奇。
所以,独立思考是合作交流的前奏,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欲望。
用林语堂的话形容学生独立思考后的合作交流最合适:“吃花生必须吃带壳的。
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愈有味道”。
当学生面对问题,有的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找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或途径,作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带着一丝激动,急切想把自己的观点、想法无比自豪的讲出来,让同学分享他的智慧成果,让同学们赞扬他的想法,这时他多么渴望与人合作交流啊!有的在探索的基础上遇到了疑惑,这时学生同样也渴望合作交流,希望在交流中能开拓、补充、修改自己的想法,争取早点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
所以在课堂上应很好的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因势利导的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提供探索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并非任何数学知识都能够由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教师提供的内容必须适合每个学生参与,使学生有话可讲,有一定争论性的,能激发学生的合作兴趣。
比如有探索性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实行发散思维的数学问题,比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一些较大的数学实践活动等。
为增强学生合作学习的信心,对合作初期或年龄较低的学生,教师最好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水平,把知识内容设计成具体问题,便于学生取得成功。
随着合作的深入,问题的广度、深度应持续增加。
在倡导合作学习的同时首先注意独立思考,在每个学生都思考出自己的意见后再实行交流。
所以在教学活动中,凡是学生能够探究得出的知识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不要暗示;学生能独立操作的教师不要代替。
应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相关数学知识。
教师在这过程中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协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活动经验。
教师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实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与同伴实行交流。
同时,教师还给学生充分思考的空间,让每一个孩子积极的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使学生真正做到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
”通过最近几年的探索,能够深有体会地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如能准确地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就定能在教学中取得较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