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题7
七年级语文试卷: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一)阅读下列文言选段,完成7~10题。
(12分)【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馳,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⑴悲守穷庐,将复何及!(选自《诚子书》)【乙】吕蒙入吴,王功其学,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常在孙策坐酣醉,忽于眠中,诵《易》一部..,⑵俄而起惊,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言论世祚①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穷精极抄;未该玄②言,政③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注释】①世祚(zuò):指国运。
②玄:深奥。
③政:只,仅仅。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或短语。
(4分)①险躁则不能治性..( ) ②遂.成枯落( )③诵《易》一部..( ) ④向.梦见伏羲( )8.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4分)(1)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甲文“年与时驰,意与日去”是从哪个方面米“诫子”的(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甲文中能体现乙文“蒙呓诵文”之精神的是哪几句话?(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文言文,完成8-10题。
(12分)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第2部分古代文言文阅读专题七文言文阅读(一)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课后对点集
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阅读下面两则短文,完成1~2题。
晋平公射平公射不死,使竖襄搏之,失.。
公怒,拘将杀之。
叔向闻之,夕见平公。
君告之。
叔向曰:“君必杀之!昔吾先君唐叔射兕于徒林,殪,以为大甲,以封于晋。
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射不死,搏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
君其必速杀之,勿令远.闻。
”君忸怩,乃趣.赦之。
(节选自《国语》) 1.下列句子中,对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使竖襄搏之,失.失:失去了时机B.今君嗣.吾先君唐叔嗣:继承C.是扬.吾君之耻者也扬:宣扬D.勿令远.闻远:远方的人E.君忸怩,乃趣.赦之趣:通“促”,赶快答案 A解析A项,读“yì”,通“佚”,逃跑、飞走。
参考译文:晋平公射,受伤没死,便派竖襄去捕捉这只受了伤的,飞走了。
晋平公很生气,叫人把竖襄拘禁起来准备杀掉。
大夫叔向得知此事,连夜赶去朝见晋平公。
晋平公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叔向。
叔向说:“您一定要杀掉这个人!以往,我国的先祖唐叔在徒林那个地方猎取犀牛,一箭就射死了,剥掉犀牛皮做成一副大铠甲,正由于他老人家射术高超,得以受封于晋。
您现在继承先祖唐叔的王位,一只没射死,叫他捉又没捉到,这简直是在宣扬你不光彩的行为。
你务必赶紧杀掉这个人,别让这事张扬开去。
”晋君听了,显得很难为情的样子,便叫人快去赦免了竖襄。
人有卖骏马者人有卖骏马者,比.三旦立市,人莫之知。
往见伯乐曰:“臣有骏马,欲卖之,比三旦立于市,人莫与言,愿子还而视之,去而顾之,臣请献一朝之费。
”伯乐乃还.而视之,去.而顾之,一旦而马价十倍。
(节选自《战国策》)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①比.三旦立市( )A.比较B.等到C.接连D.并列②还.而视之( )A.通“环”,绕着B.回来C.归还D.还要③去.而顾之( )A.到……去B.追赶C.除掉D.离开答案 ①C ②A ③D 参考译文:有个卖骏马的人,一连三个早上让马站在集市上,却没有人能识别出它是一匹好马。
中考文言文试题—《马说》(7)
中考文言文试题—《马说》(7)
[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题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 其真无马邪? 其真不知马也。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的词语。
(1)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 策之不以其道
(3) 安求其能千里也
(4) 一食或尽粟一石
2.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划线句子的意思。
3.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解]
第1题。
考查词语解释。
答案: (1)喂养或:通“饲” (2)驱使,鞭打 (3)怎么 (4)有时,或许
第2题。
考查句子翻译。
答案: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不识千里马啊!
第3题。
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
答案: 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表达了对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强烈不满。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附答案)
专题训练七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周敦颐《爱莲说》) [乙] 周敦颐,字茂叔,道州营道人,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①,为分宁主簿。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
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部使者荐之,调南安军司理参军。
有囚法不当死,转运使王逵欲深治之。
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敦颐独与之辩,不听,乃委手版②归,将弃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③乎!杀人以媚人,吾不为也。
”逵悟,囚得免。
(选自《宋史》) [注] ①任:推荐。
②手版:即笏板,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手中所拿的狭长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项。
③仕:指做官。
1.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 )A.亭亭净植.(竖立) B.有狱.久不决(案件)C.有囚法.不当死(法律) D.将弃官去.(离开)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敦颐独与之.辩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人不知而.不愠C.以.舅龙图阁学士郑向任杀人以.媚人D.乃.委手版归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逵,酷悍吏也,众莫敢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文____________________,借“莲”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叙事写人,通过“速决一狱”和“__________________”两件事分别表现了周敦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初中语文中考 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
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 虚词释义
1.念无与为乐者 2.何处无竹柏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与: 何: 耳:
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 虚词释义
1.念无与为乐者 2.何处无竹柏 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了”
与: 介词,和 何: 疑问代词,哪一个 耳: 语气词,相当于“罢
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 句子翻译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 特殊句式 省略句:念无与(吾)为乐者。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 特殊句式 状语后置句:相与于中庭步。
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 1 细梳理·虚词通关
题组4 (1)前者呼,后者应(《醉翁亭记》) (2)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 (3)念无与为乐者(《记承天寺夜游》) (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 (5)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6)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醉翁亭记》) (7)似与游者相乐(《小石潭记》)
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 实词释义
1.解衣欲睡 2.月色入户 3.念无与为乐者 4.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相与步于中庭
6.庭下如积水空明 7.水中藻、荇交横 8.盖竹柏影也 9.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欲: 户: 念: 遂: 寻: 相与: 中庭: 空明: 交横: 盖: 但: 闲人:
第7篇 记承天寺夜游 实词释义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解开衣服要睡觉,(这时)月光照进 门里,(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与我共同游乐的人,就来到承 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庭院里(的月光)好像积水那样澄澈,水中仿佛有藻、荇纵横交错,大概是 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柏树?只是缺少像我 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专题07文言文阅读(解析版)-备战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划重点
专题07文言文阅读★知识划重点★文言文的考查,常见的考点与题型不外乎字词解释、断句、语句翻译、文意归纳、写法分析、人物与作品评价等内容。
下面就复习和解题方法提几点建议:1.准确解释字词含义。
注意利用注释,利用平时积累的实词虚词知识,利用拓展联想和关联组词,确认字词在上下文语言环境中的意思。
2.正确、顺畅地翻译句子。
翻译句子,第一,要内容正确,符合文意;其次,译出来的句子要表达准确,得体流畅。
3.概括文意。
往往通过填空、回答问题的方式,考查对文章层次、景物特点、内容要点(如湖北武汉卷10题:年羹尧善于用兵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
吉林卷15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所记叙的范仲淹读书时的轶事)、人物性格特征与感情态度、作品意义、阅读感受等方面的把握程度。
这是除了字词解释和语句翻译之外考查频率最高的点。
解答时务必注意,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善于从细微处着眼,筛选重要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同时要推敲答案用语的准确性,概括力求要言不烦,不偏不倚,切中要旨。
4.比较阅读。
这是近几年较为常见的一种题型。
常用的是两段材料比较,材料的相关点一般在于作品的题材、主题、人物、手法、社会意义等方面。
有的以课内散文为主,链接课外相关材料(如江苏常州卷《邹忌讽齐王纳谏》与《成侯邹忌为齐相》,湖北黄石卷《出师表》与《诸葛亮言家事》);有的两篇都是写景的游记(广西柳州卷《三峡》与《与朱元思书》);有的是同一作者写不同景点的文章(如湖北潜江卷袁宏道的《满井游记》与《虎丘记》);有的用相关主题的两段材料(如山东滨州卷《鱼我所欲也》与《晏子谏景公》,福建厦门卷用两段赏荷的材料)。
比较阅读只是一种形式,在两段或几段材料之间有一种互补或互衬的关系,有的从两段文章的共性方面命题,有的是各自单独命题,题目互不相干,材料之间没有比较,后面一篇只是前一篇在内容上或题量上的补充。
考点基本与单篇考查是一致的。
5.拓展迁移。
为了做到古为今用,学以致用,命题常考查对散文主题与人物思想感情的评价,要求考生联系实际谈谈对某些观点的看法。
专题07:文言文比较阅读(原卷版)-2022-2023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专题复习(江苏专用)
专题07 文言文比较阅读(一)(2022春·江苏南通·七年级如东县实验中学校联考期中)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
上怜之,欲听还旧任。
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
”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大臣所执如是,朕何敢违!”赐帛遣之。
相寿流涕而去。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1.解释加点词。
(1)但.当涉猎(2)非复..吴下阿蒙(3)赐帛遣.之(4)相寿流涕而去.2.划分句子停顿。
(划一处)是使为善者惧3.翻译句子。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4.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二)(2021春·江苏·七年级统考期中)【文言甲】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④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共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谓之行尸走肉耳。
”(选白《拾遗记》)[注]①任末:人名。
②笈;书箱。
③庵:茅草小屋。
④荆;灌木名。
【文言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022版高考一轮总复习语文习题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1 Word版含答案
课后对点集训第一组:以、其、而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得粟以自给。
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
疑问故,归谓妇曰:“人孰无缓急,安能以.室庐自随哉?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
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
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
见疑者皆曰:“善士,善士!”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
宋学士曰: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
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节选自《文宪集·李疑传》,有删改)1.与“安能以.室庐自随哉”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愿以.十五城请易璧B.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斧斤以.时入山林D.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行答案 B解析文中的“以”作介词,起提宾作用,可译为“把”,B项与之相同。
A项,介词,表示方式、凭借或手段,可译为“用”“拿”“凭借”“依靠”“依据”等。
C项,介词,可译为“依照”“依据”。
D 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缘由,可译为“因”“由于”。
2.与“传其事以.劝焉”的“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至于泰安B.作《师说》以.贻之C.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D.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答案 B解析文中的“以”为连词,表示目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来”“用来”“以便”,B项与之相同。
A 项,介词,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同“于”,可译为“在”“从”。
C项,介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对象,用法同“与”,可译为“和”“跟”;有时可译为“率领”“带领”。
D项,连词,表并列或递进关系。
3.与“闾巷子弟执业造其.家”的“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B.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C.其.好游者不能穷也D.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答案 A解析文中的“其”为代词,第三人称,可译为“他(们)”“他(们)的”,A项与之相同。
(一)文言文阅读 第7题 翻译题
(一)准识通假字——找出本字再翻译 通假字虽然不常出现在翻译中, 但是准确识别并翻 译到位是翻译的一种重要能力。 能否译出通假字的本字 本义,关键在识别。
快速找出通假字的 2 大方法 1.按通假字字面意思来解释明显不合逻辑。在翻译 一个文言实词的时候,如果按照它的字面意思来解释, 发现明显有悖于整个句子的逻辑或句意,那么它极有可 能是通假字。 2.明确词性,抓住搭配找通假。当一个文言实词就 其字面的词性来讲,不能与其前后的句子成分很好地搭 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考虑该字为通假字。
九月己酉,欢东还洛阳。帝亲督众攻潼关,斩其行 台薛长瑜,又克华州。 (选自《北史》 ,有删改) 译文:
[答案]
这黄河水向东流而我却向西而上,如果能再
次拜谒洛阳的太庙,这是你们这些人的功劳啊。(考查点: 判断句式; 东、 西, 词类活用, 名词作状语; 是, 代词“这”)
[例 6] 代汉语。
阅读下面的文段, 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
对有深厚德行的人不去指责他的小毛病。家家富裕, 人人充足,监狱却空闲了起来。(考查点: “短”“非”“疵”“给”“囹圄”) ②他活着的时候被人们爱戴, 死后人们为他悲痛。 (考查点:“生”“见”)
[例 4]
阅读下面的文段,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
成现代汉语。 太祖少好飞鹰走狗, 游荡无度, ①其叔父数言之于(曹) 嵩。太祖患之,后逢叔父于路,乃阳败面喎口;叔父怪 而问其故,太祖曰:“卒中恶风。”叔父以告嵩。嵩惊 愕,呼太祖,②太祖口貌如故。嵩问曰:“叔父言汝中 风,已差乎?”太祖曰:“初不中风,③但失爱于叔父, 故见罔耳。”嵩乃疑焉。自后叔父有所告,嵩终不复信, 太祖于是益得肆意矣。
第7题
翻译题
文言文阅读第 4~6 题在高考中,学生的正答率一 般都较高,真正的难点和失分点是第 7 题文言文翻译, 那么文言文翻译究竟难在何处,如何突破呢?
文言试题
文言文阅读文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赵延进,澶州顿丘人。
父晖,周太子太师。
延进颇亲学,尝与乱军入民家,少年同行者竞取财贿,延进独持书数十编以归,同辈哂之。
汉末,晖领凤翔节度,未赴镇,王景崇据城反,命晖为都招讨使击之。
延进年十八,屡当军锋。
景崇平,延进奉捷奏以入,授凤翔牙内指挥使,领贵州刺史。
晖徙宋州,亦从为牙职,改领荣州刺史。
睢阳有盗数百,各立酋帅,为民患。
延进以父命,领牙兵千余悉禽戮之,诏书褒美。
宋初,迁右羽林军将军、濠州都监。
会伐蜀,以襄州当川路津要,命为钤辖、同知州务。
蜀平,专领郡事。
汉江水岁坏堤,害民田,常兴工修护,延进累石为岸,遂绝其患,入为两浙、漳泉国信使。
太平兴国中,大军平并州,讨幽蓟,皆为攻城八作壕砦使①。
尝诏督造炮具八百,期以半月,延进八日成。
太宗亲试之,大悦。
辽人扰边,命延进与崔翰、李继隆将兵八万御之,赐阵图,分为八阵,俾以从事。
师次满城,辽骑坌至,延进乘高望之,东西亘野,不见其际。
翰等方按图布阵,阵去各百步,士众疑惧,略无斗志。
延进谓翰等曰:“今敌众若此,而我师星布,其势悬绝,彼若持我,将何以济!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
主上委吾等以边事,盖期于克敌尔。
违令而获利,不犹愈于辱国乎?”翰等曰:“万一不捷,则若之何?”延进曰:“倘有丧败,则延进独当其责。
”于是改为二阵,前后相副。
三战,大破之。
以功迁右监门卫大将军、知镇州。
及代,吏民数千守阙借留,诏许留一年。
淳化初,飞蝗不入境,诏褒之。
还,判右金吾街仗事。
至道二年,拜右金吾卫大将军。
咸平二年卒,年七十三,赠左武卫上将军。
延进姿状秀整,涉猎经史,拳勇有谋,士流以此多之。
延进妻即淑德皇后之妹,故在显德、兴国中,颇任以腹心。
子昂,太平兴国二年登进士第,至户部郎中、直昭文馆。
注:①攻城八作壕砦使:负责后勤的官职名,砦(同“寨”)。
(节选自《宋史》)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晖领凤翔节度领:兼任B.俾以从事俾:使,让C.师次满城次:驻扎D.士流以此多之多:多疑5.下列有关内容都直接表现赵延进拳勇有谋的一项是:①延进年十八,屡当军锋②领牙兵千余悉禽戮之③延进累石为岸,遂绝其患④皆为攻城八作壕砦使⑤不如合而击之,可以决胜⑥淳化初,飞蝗不入境,诏褒之A.②③⑥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⑤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赵延进少年有为,作战英勇。
中考语文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一文言文阅读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作业(含答案)
第7篇记承天寺夜游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5分)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定林所居王安石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杖依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1.请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5分)(1)解衣欲.睡欲:(2)念.无与为乐者念:(3)相与..步于中庭相与:(4)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5)临.溪放杖依山坐临:2.请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
3.《记承天寺夜游》写出了“月”的特点;《定林所居》写出了“山”的特点。
(2分)4.《记承天寺夜游》和《定林所居》都写到了“闲”,试分析苏轼和王安石的“闲”分别传达了他们怎样的心境。
(4分)二、[原创新题]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6分)【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乙】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丙】去新城之北三十里,山渐深,草木泉石渐幽。
稍西一峰高绝,有蹊介然①,仅可步。
如四五里,乃闻鸡声。
顶有屋数十间,曲折依崖壁为栏楯②,如蜗鼠缭绕③,乃得出。
既坐,山风飒然而至,堂殿铃铎皆鸣。
二三子相顾而惊,不知身之在何境也。
且暮皆宿。
于时九月,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仰视星斗,皆光大,如适在人上。
窗间竹数十竿,相摩戛④,声切切不已。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年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原卷版)【2021年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文言文阅读魏咏之魏咏之,字长道,任城人也。
家世贫素,而躬耕为事,好学不倦。
生而兔缺,有善相者谓之曰:“卿当富贵。
”年十八,闻荆州刺史殷仲堪帐下有名医能疗之,贫无行装,谓家人曰:“残丑如此,用活何为!”遂赍数斛米西上,以投仲堪。
既至,造.门自通。
仲堪与语,嘉其盛意,召医视之。
医曰:“可割而补之,但须百日进粥,不得语笑。
”咏之曰:“半生不语,而有半生,亦当疗之,且.百日邪!”仲堪于是处之别屋,令医善疗之。
(甲)咏之遂闭口不语,唯食薄粥,其厉志如此。
及去,仲堪厚资遣之。
初为州主簿,尝见桓玄。
既出,玄鄙其精神不隽.,谓坐客曰:“庸神而宅伟干,不成令器。
”竟不调而遣之,(乙)咏之遂闭口不语。
及玄篡位,咏之为将军刘裕谋而败之;桓歆寇历阳,咏之率众击走之。
义熙初,进征虏将军,后为南蛮校尉。
咏之初为布衣,不以贫贱为耻;及居显位,亦不以富贵骄人。
始为殷仲堪之客,未几竟践.其位,论者称之。
寻卒于官,其后录其赞义之功,后追封江陵县公,食邑二千五百户,谥曰桓。
(节选自《晋书》,有删改)16.下面是某同学对加点词含义的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造.门自通——联想到“造访”中的“造”,推断其义为“拜访、到”。
B.且.百日邪——回忆“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推知“且”义为“而且”。
C.玄鄙其精神不隽.——查词典,从“通‘俊’,才智出众”义项中判断“隽”为“出众”。
D.未几竟践.其位——联系上下文“及居显位”和“卒于官”,推测“践”义为“承袭”。
17.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与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引用善相者的话,为下文魏咏之成为一代名臣做铺垫,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B.魏咏之想去殷仲堪处找名医医治兔唇,但因自身贫困和相貌丑陋自卑消极。
C.殷仲堪先安排名医为魏咏之治疗,后用很多钱财送走他,足见其为人仗义、慷慨大方。
D.魏咏之平定桓玄的叛乱,赶走桓歆,有赞助正义之举,死后被追封为江陵县公。
2022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7)
2022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专项练习(7)一、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桓康,北兰陵承人也。
勇果骁悍。
宋大明中,随太祖为军容。
从世祖在赣县。
泰始初,世祖起义,为郡所絷,众皆散。
康装担,一头贮穆后,一头贮文惠太子及竟陵王子良,自负置山中。
冠军府参军,除殿中将军。
桂阳事起,康弃县还都就太祖,会事平,除员外郎。
元徽五年七月六日夜,少帝①微行至领军府,帝左右人曰:“一府人皆眠,何不缘墙入。
”帝曰:“我今夕欲一处作适,待明日夜。
”康与太祖所养健儿卢荒、向黑于门间听得其语。
明夕,武陵王中兵、宁朔将军,常卫左右。
太祖诛黄回,回时将为南兖州,部曲数千,欲收,恐为乱。
召入东府,停外斋,使康将数十人数回罪,然后杀之。
回初与屯骑校尉王宜与同石头之谋,太祖隐其事,犹以重兵付回而配以腹心。
宜与拳捷,善舞刀楯,回尝使十余人以水交洒,不能著。
既虑宜与反己,乃先撤其军将,宜与不与,回发怒不从处分,擅斩之。
诸将因此白太祖,以回握强兵,必遂反覆。
康请独往刺之,太祖曰:“卿等何疑甚,彼无能为也。
”及回被召上车,爱妾见赤光冠其头至足,苦捉留,回不肯止。
时人为之语曰:“欲侜张②,问桓康。
”太祖谓康曰:“卿随我日久,未得方伯,亦当未解我意,政欲与卿先共灭虏耳。
”虏动,遣康行,假节。
寻进冠军将军。
三年春,于淮阳与虏战,大破之,进兵攻陷虏樊谐城。
太祖喜,敕康迎淮北义民,不克。
明年,以康为持节,督青冀二州诸军事,青冀二州刺史,冠军如故。
世祖即位,转骁骑将军,复前军郡。
其年,卒。
诏曰:“康昔预南勋,义兼常怀,倍深恻怆。
凶事所须,厚加料理。
”年五十七。
(节选自《南齐书·桓康传》)【注】①少帝:指南朝宋后废帝刘昱。
②侜张:欺骗;欺诳。
1.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B.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C.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D.所经村邑/恣行暴害/江南人畏之/以其名怖/小儿画其形以辟/疟无不立愈2.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员外郎,官名,原指设于正额以外之郎官;晋以后称指员外散骑侍郎,属皇帝近侍官。
专题07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甘肃地区)(含解析)
专题07 文言文阅读-2023一模分类汇编(甘肃地区)【乙】高祖①曰:“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②等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③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与天下④同利也。
项羽妒贤嫉能,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⑤;镇国家,抚百姓,吾不如萧何;连⑥百万之军,战必胜,吾不如韩信。
此三杰,吾能用之。
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选自《史记•高祖本纪》)【注释】①高祖:指汉高祖刘邦。
②高起:高祖臣子。
③略:攻占。
④天下:这里指刘邦的部属。
⑤子房:西汉谋士张良。
⑥连:率领。
10.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悉以咨之( )②晓畅军事( )③战胜而不予人功予( )1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所降下者因以予之B.是以众议举宠为督不足为外人道也C.战胜而不予人功野芳发而幽香D.运筹帷幄之中益慕圣贤之道12.下面对【甲】【乙】两个文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甲】文中诸葛亮两次提到“先帝”是希望刘禅谨记先帝遗志,谨遵先帝安排,言辞恳切,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B.【乙】文中,司马迁通过对话描写,将高祖取胜与项羽失败进行对比,刻画了高祖睿智英明的形象。
C.【甲】文中诸葛亮向刘禅举荐郭攸之、费祎、董允等管理“营中”之事,向宠管理“宫中”之事,安排得十分细致周到。
D.【乙】文中高祖非常有自知之明,他能够很清晰地认识到张良、萧何、韩信各自的长处,并让他们各尽其才。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②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14.诸葛亮和高祖在用人方面,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甲】参考答案:1.多次,屡次爱戴到精通2.B 3.(1)况且壮士不死便罢了,要死就该成就伟大的名声啊,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么?(2)把我们全村的群众都算在一起,精通武术的也不过百来个人。
8、9课外文言文 阅读与练习 第七(含答案)
八、九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与练习71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1.解释加点词语(4分)(1)仕于南方()(2)或曰:“食菱须去壳。
”()2.理解文中词语,完成题目(4分)(1)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谨食之,时而献焉C、设酒杀鸡做食D、退而甘食其土之有(2)下列与“欲以去热也”中的“去”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今日存,明日去B、去死肌,杀三虫C、乃记之而去D、俸去书来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句子(4分)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壳者,欲以去热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北人是如何啖菱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5、阅读本文,说说你对北人“强不知以为知”的看法。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韩魏公知北都①,有中外亲②献玉盏一只,云耕者入坏冢③而得,表里无纤瑕可指,真绝宝也。
公以百金答.之,尤为宝玩。
乃开醇召漕使显官,特设一桌,覆以绣衣,致玉盏其上,且将用之酌酒,遍劝坐客。
俄为吏将误触台倒,玉盏俱.碎,坐客皆愕然,吏将伏地待罪。
公神色不动,笑谓坐客曰:“物破亦自有时。
”谓吏将曰:“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注】①知北都:任北都的行政长官②中外亲:指表亲③冢:坟墓1.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1)公以百金答.之()(2)玉盏俱.碎()2.翻译画线句(3分)汝误也,非故也,何罪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吏将伏地待罪”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4.本文表现了韩魏公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七)(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小古文阅读专项练习[七][含答案]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日:非然也。
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通国之善弈者也( ) (2)以为有鸿鹄将至( )(3)使弈秋诲二人弈( ) [4]思援弓缴而射之( )2.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使弈秋诲二人弈. 。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
4.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同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
. 。
5.《学弈》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
二.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吴起守信昔吴起⑧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故人曰:“诺,期返而食。
”起曰:“待公而食。
”故人至暮③不来,起不食待之。
明日早,令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⑥与之④食。
起之不食以俟①者,恐②其自食其言也。
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欲服三军,非信⑦不可也。
注释:①俟[sì]:等待②恐:恐怕,担心③暮:夜晚④之:代词,指老友⑤令:派;使;让⑥方:才⑦信:信用⑧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1.解释画横线的字。
①昔吴起出[]②期返而食[]③其为信若此[]④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2.翻译句子。
①明日早,令人求故人。
②起之不食以俟者,恐其自食其言也。
3.《吴起守信》体现了吴起什么样的品质?三.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学习之说子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注释]①时习:时常地去复习。
②朋:指志同道合的人。
③知:了解. ④愠(yùn):生气,发怒。
1.填空。
“子日”中的“子”是指,他是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的创始人.“不亦说乎”中“说”的读音是,意思是。
这段话出自《》一书,其中关于学习方法的一句名言是:“,?”2.写出下面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7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
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乙】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阅读题7 2007。
1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文后问题。
送李愿归盘谷序
韩愈
太行之阳有盘谷,盘谷之间,泉甘而土肥,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或曰:“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或曰:“是谷也,宅幽而势阻,隐者之所盘旋。
”友人李愿居之。
愿之言曰:“人之称大丈夫者,我知之矣:利泽施于人,名声昭于时。
坐于庙朝,进退百官,而佐天子出令。
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供给之人,各执其物,夹道而疾驰。
喜有赏,怒有刑。
才唆满前,道古今而誉盛德,入耳而不烦。
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秀外而惠中,飘轻裾,翳长袖,粉白黛绿者,列屋而闲居,妒宠而负恃,争妍而取怜。
大丈夫之遇知于天子,用力于当世者之所为也。
吾非恶此而逃之,是有命焉,不可幸而致也。
“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
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
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陟不闻。
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伺候于公卿之门,奔走于形势之途,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处污秽而不羞,触刑辟而诛戮,侥幸于万一,老死而后止者,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如也!”
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与之酒而为之歌曰:
“盘之中,维子之宫;盘之土,维子之稼;盘之泉,可濯可沿;盘之阻,谁争子所。
窈而深,廓其有容。
缭而曲,如往而复。
嗟盘之乐兮,乐且无殃;虎豹远迹兮,蛟龙遁藏;鬼神守护兮,呵禁不祥。
饮则食兮寿而康,无不足兮奚所望!膏吾车兮秣吾马,从子于盘兮,终吾生以徜徉。
”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隐者之所盘旋。
(2)坐于庙朝,进退百官。
(3)伺候于公卿之门。
(4)足将进而趑趄。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其于为人,贤不肖何女口也②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①孰若无毁于其后②师不必贤于弟子
C.①濯清泉以自洁②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D.①道古今而誉盛德②图穷而匕见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昌黎韩愈闻其言而壮之
B.与之酒而为之歌
C.膏吾车兮秣吾马
D.草木丛茂,居民鲜少
4.用一个词概括作者对“人之称大丈夫者”的态度。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谓其环两山之间,故曰盘。
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
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参考答案
1.(1)流连徘徊(2)提升罢黜(3)窥伺守候(4)踌躇不前
2.C (①②都是连词,表目的“来”。
A项①第三人称代词“他们”;②语气副词,表推测“大概”。
B项①介词“在”;②介词“比”。
D项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连词,表示承接关系。
)
3.D“鲜”:稀少。
(A“壮”: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觉得豪壮”。
B“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C“膏”:名词用作动词,“用油脂涂抹”。
)
4.厌恶、讽刺、否定、蔑视等。
5.略
【参考译文】
太行山的南面有个地方叫盘谷。
盘谷地区,泉水甘甜,土壤肥饶,草木茂盛,居民稀少。
有人说:“因为它被环绕在两座山之间,所以名叫盘。
”有人说:“这个盘谷啊,居处幽深,地势险阻,是隐士流连徘徊的地方。
”我的友人李愿就住在这里。
李愿曾经说:“世人称为大丈夫的人,我是了解他们的:将利益恩泽施予别人,名气声望显扬于当时。
高坐在庙堂上面,掌管提升、罢黜百官的大权,并辅佐皇帝颁发政令。
他一出门便树立旌旗,罗列弓箭,武夫在前头喝道,随从的人塞满路途,那服侍供应的人,各自拿着他们的物品,在道路两旁,迅速地奔跑着。
他一高兴,就有人会受到奖赏,他一发怒,就有人会受到惩罚。
才能出众的人站满在跟前,谈论古今之事,赞誉他的盛德,他听在耳朵里一点也不觉得厌烦。
那眉毛弯曲而面颊丰满,声音清脆而体态轻盈,外貌秀美而内心聪敏,飘动轻薄的衣襟,掩映长长的衣袖,脸上搽白粉画绿眉的美女们,住在一排排的房屋里,终日空闲,凭恃自己色美艺强来妒忌别的姬妾受到宠爱,比赛艳丽去博取主子的欢心。
这就是受到皇帝重用,掌握当时权力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
我不是厌恶这些而逃避它,这是命中注定的,是不能够侥幸获得的。
住在穷乡僻壤、荒山野岭里,登临高处,眺望远方,坐在茂密的大树下,(逍遥自在地)度过一整天的时光,沐浴在清澈的泉水里使自身洁白无瑕。
从山上采的野果,甜美好吃;从水里钓的鱼虾,味鲜可口。
起居作息没有一定的时间,只求安于舒适的生活。
与其在先前受到赞誉,还不如在以后不受毁谤;与其身体上享受快乐,还不如精神上没有忧愁。
不担任官职,就不会刀锯加身;不参知政事,就不会碰上罢官、升官之类的事。
这就是不遇时、不得志的大丈夫的所作所为,我就是这样做的。
窥伺守候在达官贵人的门下,奔走在争权夺利的道路上,脚刚要跨进一步却又踌躇不前,嘴刚要说些什么却又吞咽不语。
处在肮脏卑下的地位上却不感到羞耻,一触犯刑法就会遭到诛杀,图求万一的侥幸,一直到老死方才罢休,这种人在为人方面好不好您看怎么样呢?”
昌黎韩愈听了李愿的话觉得非常豪壮,便和他一起喝酒,并为他写了一首赞歌:“盘谷地区,是您的住房;盘谷的土地,是您种植庄稼的地方:盘谷的泉水,可以沐浴又可以沿着水边漫步观赏;盘谷地势险阻,谁来争夺您的住所?盘谷幽远深邃,方圆开阔,包容很广;山路萦绕曲折,好像走了过去却又回到了老地方。
啊!居住在盘谷里的快乐呵,快乐无穷无尽;虎豹远远避开呵,蛟龙逃遁躲藏;鬼神守卫保护呵,吆喝禁止种种灾殃。
吃喝鲜美呵,长寿健康;没有不满足的事情呵,还有什么奢望!用油脂涂抹我的车轴呵,拿饲料喂我的马匹,跟您到盘谷去呵,让我一生一世在那里自由自在地徘徊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