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课文《春》说课课件
合集下载
《春》说课稿 课件(共48张PPT).ppt
成功之处:品读妙词、佳句活动中,把学生分四人小组,每 组自由选写草、花、风、雨、人的图景来进行品读,并在小组 内交流品读的体会,最后择优到班上交流。让每个学生有了说 话锻炼和交流的机会,而且又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活动效 果很好,可以说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不足之处:1、对时间分配不够合理,教师在组织学生品读妙 词、佳句活动中很难驾驭学生。 2、教态不美,缺少活力,很难激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压制了学生的积极的情感。
环节二、诵读赏析“春风图” 1教师范读。 2无疑,在草、花、风、雨的景致中,风因其无形、无味、无色是最难绘 写的,而朱自清先生却以他细腻的观察静心体悟,抒写得和谐优美、有 情有感,请问:这段文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是如何尽显其妙的?
作者分别用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触觉:引用南宋志南和尚“吹面 不寒杨柳风”,又以“母亲的手”打比方,让人感到春风的温暖;嗅觉 :“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 酿”,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听觉: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水声的轻 盈,笛声的嘹亮,让人感到春风的柔和。 3学生集体诵读。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朗读把无声语言变为有声化,开展多层次的读, 如初读、精读、赏读,让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在读中整体感知,培养 语感,受到情感熏陶;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在个体感悟的基础上, 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通过讨论深化对本文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法和阅读欣赏以及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工具。可将图、 文、声、像融为一体,使教与学的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又可以寓知 识学习、技能训练、智力开发于生动活泼的形象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 学习兴趣。
2、作者简介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人。我国著名诗人、学者、民 主战士。他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 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荷塘月色》等。他的散文秀 丽朴素、真挚质朴、独树一帜,“建立了一种纯正朴实的新鲜作风”。
第1课《春》课件(共精品PPT29页)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 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春草图
坐、躺、滚、踢、跑、捉 ——人
喜悦、高兴
钻、嫩、绿、满 ——草
生机勃勃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 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 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
你能根据文章思路,自己 画一个思维导图,并且为 每幅图景画一幅简笔画吗?
5.迎春图(7)
“刚落地的娃娃”——“新”
“小姑娘”
——“美”
“健壮的青年” ——“力”
作业:
走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并欣赏大自然, 截取一处景物进行描写,200字左右。 从景物的形、色、味以及你的感受等多 方面描写,可以借助比喻、拟人、排比 等多种手法,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春雨图
作者笔下的春雨有哪些特点?
• 寻常、三两天:次数多、时间长 • 像牛毛:多而细密 • 像花针:亮而闪烁 • 像细丝:柔而绵长
雨中有哪些自然景物?
•树叶:绿得发亮(侧面) •小草:青得逼你的眼(侧面)
迎春图
“ 一年之计在于春”
•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 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 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 好生活,积极向上的感情。
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 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 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像……
艺术手法
•一、本文构思精巧,情 景的词语写出春天的特征。 • 大量运用叠词叠句和对称、排比短句, 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 运用许多精彩生动的比喻句、拟人句, 描绘景物特点,抒发感情。
第1课《春》课件(共35张PPT)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示例】:一切v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v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 起来了,太阳的脸红v起来了。
【明确】: 重音和停连的设计可以有所不同,设计是建立在读者对文本的情感把握之上。
听读课文,体会感情 基调的变化,领悟抑 扬顿挫、轻重缓急的 美感。
——朱自清
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任务二
小草 √偷偷地从土里V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 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 √轻悄悄的,草 √软绵 绵的。
《春》的语言富有童趣, 并有诗意的美感。
①对需要的词语加以重读(·)
②应该停顿( A)、 连读(一)的地方 不要拖读
[停连
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 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情 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任意的。
学习“重音”“停连”
【明确】:设计重音和停连的目的是为了传情达意。学习表示重音和 停连的符号: [重音]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 [停连]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标点处,句中有时也 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标明是为了表达的需 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7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上下
春草图
绘春 > 春花图 (2-7)
>春雨图
8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他生长着。
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10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 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赞叹春天的美好与活力
【明确】: 重音和停连的设计可以有所不同,设计是建立在读者对文本的情感把握之上。
听读课文,体会感情 基调的变化,领悟抑 扬顿挫、轻重缓急的 美感。
——朱自清
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1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任务二
小草 √偷偷地从土里V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 一大片一大片满 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 √轻悄悄的,草 √软绵 绵的。
《春》的语言富有童趣, 并有诗意的美感。
①对需要的词语加以重读(·)
②应该停顿( A)、 连读(一)的地方 不要拖读
[停连
指朗读语流中声音的中断和延续。声音的中断即停顿,声 音的延续即连接。无论是停还是连,都要与文章思想感情 发展变化的要求相适应,不是任意的。
学习“重音”“停连”
【明确】:设计重音和停连的目的是为了传情达意。学习表示重音和 停连的符号: [重音]一般用着重号“.”标示在词语下面。 [停连]停顿,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不限标点处,句中有时也 有小停顿;连接,用“^”标示在词语之间的上方,标明是为了表达的需 要,在此处要一口气连贯地读下来,有标点也不停顿。
7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上下
春草图
绘春 > 春花图 (2-7)
>春雨图
8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 他生长着。
9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10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 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赞叹春天的美好与活力
第1课《春》课件 (共45张PPT)
黄晕: 昏黄,不明亮。
抖擞: 振作。
花枝招展: 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这里比喻姿态优美。 不落窠臼: 比喻不落俗套,有独创风格(多指文章、作品)。
【小组讨论 研读文章】 思考以下问题: 1.本文的写作对象是什么?作者是以什么思路 对写作对象展开书写的? 2.文章共有几个自然段,可以划分为几个部分。 3.几个部分划分的理由是什么?
取代了冬天的沉默,人们走出封闭 的房屋,开始尽情地享受春天。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
1.加强节奏感,增强音律美。 2.放慢语调,语气舒缓,阅读更加流畅。
叁
颂春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 生长着。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 领着我们上前去。
总绘春的轮廓,给读者整体的印象, 为下文分写春天的景物做下铺垫。
春草图
读第3段,思考: 春草具有怎样的特点? 文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来表现?
“偷偷地”一词运用了拟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人的修辞手法 ,体现了春
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草悄然破土而出的情态。
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
大片满是的。\\坐着,躺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 者朱自清刚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 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而后喜得贵子, 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跟着录音阅 读课文,把自己不认识的字词标出来 并注音。 思考一下,朱自清先生对春天怀有什 么样的感情?你们觉得应该用什么样 的语气来读这篇文章?
结合 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 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 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 星星,还眨呀眨的。 比喻
第1课《春》课件(共30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精读课文
盼春:请同学朗读第1自然段,注意读出作者期盼的 语气。 (1)在第1自然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两种修辞? (2)为什么要连用两个“盼望着”,用一个不也同样 可以表达作者期盼的心情吗? (3)为什么只是春天的脚步近了,而不直接写春天到 了,或者春天快到了?
对盼春问题的解答
(1)拟人和反复。 (2)通过这样一种叠用,作者在文章一开头不仅表达了自己 急切和渴望的心情,而且将读者的心牢牢地抓住,使读者产生 了浓厚的兴趣。 (3)此时春天还没有到,所以一个“近”字非常准确。把春 天拟人化,写它的脚步,仿佛一个你最喜欢的人在远处向你招 手,缓缓向你走来,一种欣喜感油然而生,让人倍感亲切。
作用:使句子整齐和谐,有气势,表达了作者强烈的 情感。
颂春:朗读第8、9、10自然段。 在绘春以后,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来颂春, 用了什么手法呢?
春风图
春天美在雨,你看,像牛毛,像花针,像 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 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 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 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春雨图
春天美在精神抖擞的人们,你看,城里 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 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 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 速读课文,用“春天美在________,你看 (听),__________”的句式,说说文中 写的春天具体美在哪里。
春天美在小草,你看,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春草图 春天美在五颜六色的花,你看,红的像火,
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春花图
春天美在春风,你闻,风里还夹杂着新翻 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在微微润湿的 空气里酝酿。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春》 课件(共40张PPT)
随堂检测
1.文学常识 朱自清,字 佩弦 ,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 、 诗人 、学者。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
笔秀丽著称。他的散文代表作有《春》《荷塘月色 》《背影》《绿》等。
2.感知文本
《春》是一篇优美的 写景抒情
散文。全文围绕一个“春”字,依次描写 盼春 、
绘、春、 颂春 三个部分,绘春部分依次描绘了五幅图画春,草图
总结归纳
写法借鉴
本文语言美 1.修辞美 如“盼望着,盼望着……” 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盼春心切 的强烈感情。 2.炼字美。 如“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城 里乡下”,说范围之广;“家家户户”,表人数之多;“老老小小”,言年龄之全。“也 赶趟儿似的”,“也”照应前文“春花图”中的花的“赶趟儿”。前文的“赶趟儿”写 百花争春,这里的“赶趟儿”写人在争春。 3.韵律美。 (1)文中句式以短句为主,节奏明快,适合描写春天的旋律; (2)运用大量叠字,如“嫩嫩的”“绿绿的”“轻悄悄的”“软绵绵的”,增添了音 乐美感; (3)大量运用轻声、儿化词,轻盈优美;排比句和“了”字的运用,增添了语言的韵 味,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过程与方法:
5 自主阅读、自主朗读,质疑赏析,由读至写。
情感目标:
6 用心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自主学习
作者介绍
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作品收在《朱自清全集》里。著有 诗文集《踪迹》,散文集《欧游杂 记》《背影》,文艺论著《诗言志 辨》《论雅俗共赏》。散文代表作 有《背影》《春》《荷塘月色》等。
再见
拓展延伸
积累与春有关的成语 春暖花开、阳春白雪、春风化雨、春华秋实、春花秋月、 妙手回春、春色满园、春意盎然、如坐春风、寸草春晖、 春和景明、春寒料峭、枯木逢春、春风得意、春意阑珊、 春秋鼎盛、满面春风、春光明媚 积累与春有关的俗语、谚语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春雨贵如油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春无三日晴 立春赶春气 春风如醇酒,著物物不知 春打六九头
第1课《春》课件(共31张PPT)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创作背景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 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 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字词积累
mí cáng lǎng rùn
迷藏 朗润
suō
蓑衣
hōng
烘托
dǒu sǒu
抖擞
yùn
黄晕
zhǎng yùn niàng
侧面描写
野花------------ 视觉 比喻、拟人 —— 不但写出了野花的多,还写出了它闪闪发光的明丽色彩。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作者是怎样通过感官角 度来描绘春风的特征的? 触觉——春风的柔和(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个自然段是宏观勾勒春天。 “一切”画出春的轮 廓;“朗润”写春山光泽; “涨”写春水涣涣; “红” 写春日暖人。春天一派万物复苏的景象。三个“起来 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一切……”这个自然段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运用拟人句和 排比句,语言简洁,却生动地写出了冬去春来、万 物复苏的春的轮廓。)
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 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 迷藏”?
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 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人在草上的感受,传达出对春草的喜爱。
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 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 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 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 勃勃的景象。
该文创作时间大约在1933年间。此时作者朱自清刚 刚结束欧洲漫游回国,与陈竹隐女士缔结美满姻缘, 而后喜得贵子,同时出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 人生可谓好事连连,春风得意。
字词积累
mí cáng lǎng rùn
迷藏 朗润
suō
蓑衣
hōng
烘托
dǒu sǒu
抖擞
yùn
黄晕
zhǎng yùn niàng
侧面描写
野花------------ 视觉 比喻、拟人 —— 不但写出了野花的多,还写出了它闪闪发光的明丽色彩。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作者是怎样通过感官角 度来描绘春风的特征的? 触觉——春风的柔和(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这个自然段是宏观勾勒春天。 “一切”画出春的轮 廓;“朗润”写春山光泽; “涨”写春水涣涣; “红” 写春日暖人。春天一派万物复苏的景象。三个“起来 了”照应“刚睡醒”“张开了眼”。
“一切……”这个自然段运用的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三个“起来了”照应“刚睡醒”,运用拟人句和 排比句,语言简洁,却生动地写出了冬去春来、万 物复苏的春的轮廓。)
写春草为什么又写“坐着,躺着,打 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 迷藏”?
通过小孩在草上兴致勃勃的嬉戏侧 面衬托春草勃发给人的欢乐。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人在草上的感受,传达出对春草的喜爱。
他们都处在生命中最富有生气,最活泼的时期,这 个时期的生命力最为旺盛。
在春草图中,作者将小草的画面和小孩子的画面 组合在一起,也就是将两个最富有生命力的景象组合 起来,交相辉映,使得整个春草图显示出了一派生机 勃勃的景象。
第1课《春》课件(共29张精品ppt)
曾经有个盲人乞丐,胸前挂块写有“自幼双目失明”字样的牌子,沿街乞讨,可很少 有人肯施舍给他。一次,他遇到一个穷困的诗人,诗人称自己身无分文只能送他一句 话。奇怪的是,自从诗人在那块牌子上添了一句话后,人们变得乐善好施,纷纷慷慨 解囊了。请同学们猜猜,诗人送他的究竟是一句什么样的话?诗人赠送的话是:春天 来了,可我什么也看不见!同学们,这道理其实很简单:谁都认为春天是最美好的, 可是这个人居然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看不见,自然是最可怜最值得同情的。现在就让 我们来学习朱自清的《春》,具体地感受春天的美好吧!
春花图——花争春
“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这句话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春花争春比美、互不相让、竞相开放的动态。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比喻、排比,写出了春花争艳,万紫千红的景象。
“花里带着甜味;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 是桃儿、杏儿、梨儿。”
“甜”从味觉上写出了花的香味。 想象,由实写到虚写,由眼前的春花想到了秋实。 通感: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 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文中具体描绘了哪五幅春景图?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这五幅图中的事物各具有什么特点?
春草图——生机勃勃 春花图——百花争艳 春风图——轻柔温暖 春雨图——润物无声(绵长、细密、轻柔) 迎春图——精神抖擞
朗读“盼春”部分,品味语言美。
(1)“盼望着,盼望着”用反复的修辞手法, 强调人们对春的急切向往之情。 (2)“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了 拟人的修辞手法,宣告春天的到来,表达喜春 之情。
春花图——花争春
“花下成百上千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 蝴蝶飞来飞去。”这句话你觉得哪里写得好?
第1课《春》说课课件(精品共27张)
3、从字里行间流露出什么情感? 4、如何使文章的语言生动优美?
“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从色 彩和质地表现出春草嫩绿的特征 。
坐”、“躺”、“踢”、“滚”、 “跑”、“捉”等词语,以及人的感 受“轻悄悄”、“软绵绵”等词语来 体现对春草的喜爱。
采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二)自主、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其他几幅图。体会 语言的优美
《春》大致写于1928年 至1937年。这是一篇有 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 文。作者写此文时,已 经没有创作初期的那种 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 是鲜明的表现出新鲜的 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主要内容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诗 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 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的描绘出江 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 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 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
一、教材 二、学情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理念 六、教学方法、 七、学法
八、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2、写作背景 3、主要内容
教材地位
《春》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 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文章以反映自然世界为主题。 所选的诗文大多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不 少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 美、构思精巧、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富有诗 情画意。学习这些文章,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 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文学 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色彩斑斓、美 妙绝伦的大自然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
3、寓情于景 4、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 生动
拓展延伸: 用本课所学写景的方
法,描绘秋特征(如形声 色神等);流露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使用什么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嫩嫩的”、“绿绿的”等词语从色 彩和质地表现出春草嫩绿的特征 。
坐”、“躺”、“踢”、“滚”、 “跑”、“捉”等词语,以及人的感 受“轻悄悄”、“软绵绵”等词语来 体现对春草的喜爱。
采用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二)自主、合作、探究
分小组讨论其他几幅图。体会 语言的优美
《春》大致写于1928年 至1937年。这是一篇有 较大风格演变痕迹的散 文。作者写此文时,已 经没有创作初期的那种 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 是鲜明的表现出新鲜的 格调和欢乐的情绪。
主要内容
朱自清的《春》是一篇诗 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作者抓住 春天的特点,准确生动的描绘出江 南春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对春天 的赞美之情,表达了热爱生活、积 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朱自清
一、教材 二、学情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难点 五、教学理念 六、教学方法、 七、学法
八、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 2、写作背景 3、主要内容
教材地位
《春》是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 一篇阅读课文。本单元文章以反映自然世界为主题。 所选的诗文大多都是一些文情并茂的优美篇章,不 少出自名家之手,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意境优 美、构思精巧、语言生动优美,情景交融、富有诗 情画意。学习这些文章,既是提高读写听说能力的 重要途径,又是一次美的巡礼;从中既可得到文学 艺术的滋养,又可得到审美的陶冶。色彩斑斓、美 妙绝伦的大自然一定会在学生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 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美好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 情。
3、寓情于景 4、使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优美 生动
拓展延伸: 用本课所学写景的方
法,描绘秋特征(如形声 色神等);流露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使用什么修辞手法使语言生动优美;
第1课《春》课件(共23张PPT)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呼应。“一年之计在于春”启迪人们:激励人们把握时机,奋发向 上,辛勤劳作,也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进而要创造美好生活
,积极向上的感情。
11.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个比喻句是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又写到“青年” ,按照喻体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形象地写 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三个比喻依次点明了春天的成 长过程。独立成段,是为了强调春的不同成长过程,抒发作者 强烈赞美春的真挚感情。
春
新课导入
谈谈你眼中的春天
学习目标
0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理解、掌握、积累好词好句。
02 品析重点段落,分析文章优 美语句、字词,学习文章比喻、 拟人等丰富的修辞手法。
03 诵读中感受春天跃动的活 力与生命的灵气,热爱自然。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
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 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 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 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春草图、春花 图、春风图、 春雨图、迎春
图
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春草的?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
正面描写(触觉、视觉)
侧面描写(侧面写出春草的茂盛,顽强的生命力,也揭示了
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6.赏析春草图中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比作人。一个“钻”字形 象生动地表现了小草生长的艰难以及它永不言弃的顽强精神 ,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与敬佩。
板书总结
(一)盼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2)总绘春天
(三)颂春
(3)春草图
,积极向上的感情。
11.这三个自然段的顺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不能,因为这三个比喻句是从“娃娃”写到“小姑娘”又写到“青年” ,按照喻体由出生——美丽——健康的成长顺序排列,形象地写 出了春天不同时段的不同景象。三个比喻依次点明了春天的成 长过程。独立成段,是为了强调春的不同成长过程,抒发作者 强烈赞美春的真挚感情。
春
新课导入
谈谈你眼中的春天
学习目标
0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理解、掌握、积累好词好句。
02 品析重点段落,分析文章优 美语句、字词,学习文章比喻、 拟人等丰富的修辞手法。
03 诵读中感受春天跃动的活 力与生命的灵气,热爱自然。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
月12日),原名自华,号实秋 ,后改名自 清,字佩弦。原籍浙江绍兴,出生于江苏省 东海县(今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后随 父定居扬州。中国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民主战士。
春草图、春花 图、春风图、 春雨图、迎春
图
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描绘春草的?写出了春草的什么特点 ?
正面描写(触觉、视觉)
侧面描写(侧面写出春草的茂盛,顽强的生命力,也揭示了
春草勃发给人们带来的欢乐)
6.赏析春草图中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
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小草比作人。一个“钻”字形 象生动地表现了小草生长的艰难以及它永不言弃的顽强精神 ,表达了作者对春草的喜爱与敬佩。
板书总结
(一)盼春(总领全文,开启下文)
(2)总绘春天
(三)颂春
(3)春草图
初中语文《春》(共31张)ppt215(说课)
春草图
角度
长态
词语
钻 嫩嫩的 软绵绵 绿绿的
特点
生命力强 鲜嫩 柔软 浅绿
描写方式
质地
色泽
正面描写
长势
满是的
旺盛
侧面描写
坐、躺、打、踢、赛、捉
1、春花有什么特点?作者是运 用什么方法来写出这些特点的?
2、“闹”字有什么好处?
花朵多 拟人比喻 实写 花色艳 排比想象 花味甜 虚写
分组合作、讨论、探 究“春风图”、“春雨图” 和“迎春图”。
课文主要描绘了春 天的哪几幅图画?
春草图
春花图
春风图
春雨图 迎春图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 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 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 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 草软绵绵的。
想一想:哪些词语写出春草的特点?写出了 春草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在课堂教学中,我设计了听—疑—读— 悟—越—实这六个环节.
课堂中学生采取“合作、自主、探究”的 学习方式,以读为本,自主学习。在充分 获得体验的基础上,领悟课文所讲的内容。
一、背诵导入 二、整体感知 三、示范品析 四、自主学习 五、合作探究 六、感悟提升 七、创新展示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感悟提升
通过对上文中景物描写的品读,你 肯定有不少的收获。你能说说作文时景 物描写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吗?
1、抓住特点; 我们学习了这么多描写景 物的方法,相信同学们有了不
少的收获。请你抓住秋天某一 富有特征的景物,描绘一幅秋
景图。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析文章中的好词妙 句,把握全文,学习作者的 写作手法文章的第二部分 (绘春),讨论作者 是怎样去描绘春天的, 这样的写法妙在哪里?
总 结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 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 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 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 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 勃发的景象,抒发了对春 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 者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 思想感情。
说 教 材
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 握作者感情脉络; 能力目标: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学 习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 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自 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追求 未来的积极进取的情感。
说 重 难 点
重点:把握作者感情脉
络,掌握抓住特征,多角 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本文语言中
主 讲 : 袁 丽 晶
朱自清
1.说教材 2.说重难点
目 录
3.说教法
4.说学法
5.说教学过程
6.总结
7.板书设计
说 教 材
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 《语文》教材七年级(上) 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要 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学会写景的方法。 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 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 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 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 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 望。
板 书 设 计
春
( 8-10 )
( 春草图 3 ) ( 春花图 4 ) 绘春 春风图 5 ) ( (2-7) ( 春雨图 6 ) ( 迎春图 7 ) 赞春
( 1 )
盼春
主 讲 : 袁 丽 晶
谢谢 观赏!
单介绍一下作者)
说 教 学 过 程
生字词解答
1.生字的读音和解释
如:酝酿 yùn niàng 2.多音字 如:水涨起来了zhǎng 我涨红了脸zhàng
说 教 学 过 程
整体感知课文
一、分段请学生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盼春
2.绘春
3.赞春
课文内容剖析
说 教 学 过 程
1.朗读课文,想象作者 所描绘的画面; 2.理解文章内容,研究 作者情感,学习寓情于景的 写法;
蕴涵的感情,理解“寓情 于景”的写法。
说 教 法
1.情景导入法 2.讲授法
3.问答法 4.多媒体课件 辅助法
说 学 法
1.朗诵感受法
2.圈点勾画法
3.质疑提问法 4.小组探究法
导入
说 教 学 过 程
让学生发表自己对 春天的印象,用适当的 语言描述出来。(课文 讲完之后让学生对比自 己的描述和作者的描写 之间的不同)学生描述 完毕后,在幻灯片上展 示几幅春天的图片。(简
总 结
《春》是一篇诗意盎然 的抒情散文。作者抓住春 的主要特征,虚实结合, 动静结合,从不同角度, 用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描 绘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 勃发的景象,抒发了对春 天的赞美之情,表达了作 者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 思想感情。
说 教 材
知识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把 握作者感情脉络; 能力目标: 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学 习抓住特征、多角度描写景 物的方法;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感悟自 然的能力和热爱自然、追求 未来的积极进取的情感。
说 重 难 点
重点:把握作者感情脉
络,掌握抓住特征,多角 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难点:体会本文语言中
主 讲 : 袁 丽 晶
朱自清
1.说教材 2.说重难点
目 录
3.说教法
4.说学法
5.说教学过程
6.总结
7.板书设计
说 教 材
本文选自人教版初中 《语文》教材七年级(上) 第三单元第一课。本单元要 点是引导学生学会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学会写景的方法。 而《春》是写景抒情散文中 的精品,作者以清新优美的 语言引导人们去欣赏大地回 春的动人景象,并感受春天 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 望。
板 书 设 计
春
( 8-10 )
( 春草图 3 ) ( 春花图 4 ) 绘春 春风图 5 ) ( (2-7) ( 春雨图 6 ) ( 迎春图 7 ) 赞春
( 1 )
盼春
主 讲 : 袁 丽 晶
谢谢 观赏!
单介绍一下作者)
说 教 学 过 程
生字词解答
1.生字的读音和解释
如:酝酿 yùn niàng 2.多音字 如:水涨起来了zhǎng 我涨红了脸zhàng
说 教 学 过 程
整体感知课文
一、分段请学生有感情 地朗读课文。 二、理清文章脉络
1.盼春
2.绘春
3.赞春
课文内容剖析
说 教 学 过 程
1.朗读课文,想象作者 所描绘的画面; 2.理解文章内容,研究 作者情感,学习寓情于景的 写法;
蕴涵的感情,理解“寓情 于景”的写法。
说 教 法
1.情景导入法 2.讲授法
3.问答法 4.多媒体课件 辅助法
说 学 法
1.朗诵感受法
2.圈点勾画法
3.质疑提问法 4.小组探究法
导入
说 教 学 过 程
让学生发表自己对 春天的印象,用适当的 语言描述出来。(课文 讲完之后让学生对比自 己的描述和作者的描写 之间的不同)学生描述 完毕后,在幻灯片上展 示几幅春天的图片。(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