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废液处理报告
![废液处理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1beaf50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f2.png)
废液处理报告第一篇:废液处理报告关于申请实验室废液处理室的报告实验室废水的排放周期不定,排放水量也无规律性,且所含污染物成分较为复杂,除含有洗涤剂及常用溶剂等有机物外,还有较多的酸碱、有毒有害的有机物(苯、酚等)以及重金属。
随着我系实验室的建立与投入科研和教学的工作的开展,现对实验室可能产生污染的废液进行集中处理。
为了达到国家的相关规定,也为了以后学校的项目评估,现申请一间废液处理室对废液进行无害化处理。
实验室废水按污染程度可分为高浓度和低浓度实验室废水。
高浓度实验室废水主要成分为液态的失效试剂(废洗液、废有机溶剂、废试剂等),液态的实验废弃产物或中间产物(如各种有机溶剂、离心液,液体副产品等);低浓度实验室废水指实验室过程中排放的浓度与毒性较低的实验用水,以及各种洗涤液(产物或中间产物的洗涤液,仪器或器具的润洗液和洗涤废水等),毒性小,浓度低的废试液,以及用作冷却、加热用途的水。
根据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性质,可以分为有机、无机、及含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废水三大类。
无机废水主要含有重金属、重金属络合物,酸碱,氰化物,硫化物,卤素离子以及其他无机离子等。
有机废水含有常用的有机溶剂,有机酸,醚类,多氯联苯,有机磷化合物,酚类,石油类,油脂类物质。
按照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主要成分来分类,可以分为含重金属废水、含氰废水、含酚废水、酸性废水、碱性废水、卤素类废水等。
含病原微生物废水主要由医疗及生物实验室化验废水、解剖台冲洗废水、生物培养液、培养基和少量实验器具冲刷水、动物室笼具冲刷废水,含有病源微生物。
实验室废水处理方法:(1)絮凝沉淀法含重金属离子较多的无机实验室废水,当确定了废水的性质后,在探索了各种离子沉降的特性后,选择合适的絮凝剂(石灰、铁盐、铝盐等),在弱碱性条件下可形成Mn(OH)、Fe(OH)3,和A1(OH)3,的絮胶状沉淀,且具有吸附作用,在去除重金属离子的同时,也可以除去一部分水中的其它污染物,降低废水的COD,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
TFT-LCD废液
![TFT-LCD废液](https://img.taocdn.com/s3/m/22ae22e5998fcc22bcd10d9e.png)
TFT-LCD液晶显示屏显影液废液及稀释剂废液调查一、TFT-LCD液晶显示屏产生废液昆山龙飞光电名称产生工序主要成份排放量t/a危险废物90K 类别Al刻蚀废液Ls1阵列工程湿法刻蚀工序磷酸、醋酸、硝酸9221.9废酸,HW34类NMP 成盒工程N-甲基环丙酰酮100.5废有机溶剂,HW42类0K-73废液Ly1 阵列工程光刻工序废光刻胶(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PGMEA)和稀释剂700废有机溶剂,HW42类剥离废液Ly2 阵列工程剥离工序乙醇胺MEA、二甲亚砜DMSO、显影液2300废有机溶剂,HW42类POU焚烧粉尘POU焚烧系统粉尘92HW18焚烧处置残渣TMAH 显影四甲基氢氧化铵1065KOH 显影KOH 633PGMEA 稀释剂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PGMEA 1080二、可利用材料TMAH四甲基氢氧化铵、PGMEA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一般叫作PMA)A TMAH四甲基氢氧化铵无色结晶(常含三、五等结晶水),极易吸潮,有一定的氨气味,具有强碱性,在空气中能迅速吸收二氧化碳,形成碳酸盐为有机强碱,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通常制10%、25%的水溶液,含5分子结晶水的四甲基氢氧化铵为无色潮解性针状结晶,熔点63℃,沸点120℃,加热到沸点时易分解成三甲胺和甲醇,比重1.00(25/4℃)。
用途:1.在有机硅方面,四甲基氢氧化铵作为二甲基硅油,氨基硅油,苯甲基硅油,有机硅扩散泵油,无溶剂有硅模塑料,有机硅树脂,硅橡胶等的催化剂;2.在分析方面,四甲基氢氧化铵作为极谱试剂;3.在产品提纯方面作为无灰碱用以沉淀许多金属元素;4.在有机硅片生产中常用作计算机硅片面用光亮剂、清洗剂和触刻剂等。
售价:25% 30000/吨左右B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PMA)应用是性能优良的低毒高级工业溶剂,对极性和非极性的物质均有很强的溶解能力,适用于高档涂料、油墨各种聚合物的溶剂,包括氨基甲基酸酯、乙烯基、聚酯、纤维素醋酸酯、醇酸树脂、丙烯酸树脂、环氧树脂及硝化纤维素等。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c399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fa.png)
对剥离液废液的 环境影响评估不 够全面
深入研究剥离液废液的组成和性质,探索更有效的处理方法 开发新型的剥离液配方,减少废液的产生和毒性 探索剥离液废液的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先进的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和管理经验
针对不同类型剥离液废液, 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优化处理工艺,提高处理 效率,降低处理成本。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 报告
汇报人:WPS
目录
研究背景
剥离液废液的 性质
剥离液废液的 处理方法
剥离液废液的 资源化利用
研究展望
研究背景
剥离液在使用后产生的废液
工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剥离 液
废液的收集和处理方式 废液对环境的影响
对环境的污染:剥离液废液含 有多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 有机物等,对土壤、水源和生
济带来负担。
减少剥离液废 液对环境的影
响
实现资源化利 用,降低生产
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 和稳定性
推动相关行业 的技术进步和
创新发展
剥离液废液的性 质
包含有机溶剂
含有表面活性剂
存在金属离子
可能含有其他添加剂
颜色:剥离液废液 通常呈深褐色或黑 色
气味:具有刺激性 气味,可能含有有 害成分
状态:废液通常为 液体状态,具有一 定的粘稠度
燃料:剥离液废液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燃料使用,具有高效、环保的优点。
热能:剥离液废液可以用于热能回收,为工业生产提供能源。
发电:经过处理后的剥离液废液可以用于发电,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能源利用技术:目前已有成熟的剥离液废液能源利用技术,可以实现高效、 环保的能源利用。
废液中有机溶剂的回收
废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回收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4d346753169a4517723a3ee.png)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一、剥离液概述随着国内电子制造产业和光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光刻胶剥离液等电子化学品的使用量也大为増加。
特别是纵观近几年度的光电行业,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持设备、移动终端等简直成为了光电行业的风向标:与之相关的光电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镜头模组、滤光片、LTPS液晶显示面板、触摸屏幕、传感器件等等。
而光电行业的其他领域,虽然也有增长,但是远不及与智能手持设备相关的光电领域。
工业上所使用的剥离液主要是有机胺和极性有机溶剂的组合物,通过溶胀和溶解方式剥离除去光刻胶。
上述有机胺可包括单乙醇胺(MEA),二甲基乙酰胺(DMAC), N-甲基甲酰胺(NMF),N-甲基ニ乙醇胺(MDEA)等。
上述极性有机溶剂可包括二乙二醇甲醚(DGME),二乙二醇单丁醚(BDG),二甲亚砜(DMS0),羟乙基哌嗪(NEP)等。
由于LCD液晶屏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清晰度高、图像色彩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按目前使用的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屏等生命周期为6-8年计算,未来随着年代的更替,LCD的生产量液将会增加,从而导致剥离液的使用量也大量增加,剥离液大量使用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剥离液废液。
剥离液废液中除了含有少量高分子树脂和光敏剂外,大部分是有再利用价值的剥离液。
由于剥离液的载体为有机溶剂,环保性差,对环境负载大,后期成本高,近几年鲜有对剥离液进行回收资源化,大部分剥离液因对其进行简单的无害化处理而导致资源浪费,且加大了环境的负荷。
因此,对剥离液的深层次研究及工艺探讨,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式对剥离液危废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二、剥离液废液产生工序通常在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面板,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艺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图形掩膜照射曝光及蚀刻等工序在硅晶圆或玻璃基片上形成多层精密的微电路,形成微电路之后,进一步用剥离液将涂覆在微电路保护区域上作为掩膜的光刻胶除去。
剥锡废液资源回收工业研究论文(推荐5篇)
![剥锡废液资源回收工业研究论文(推荐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d1305a2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e.png)
剥锡废液资源回收工业研究论文(推荐5篇)第一篇:剥锡废液资源回收工业研究论文1剥锡废液资源回收工艺方法及流程由于考虑到剥锡废液的产生单位较为分散,产生量不大,难以靠效果好的方法完全的资源回收利用。
结合现阶段各个工艺方法的不足,结合自身工厂的设备场地和人员情况及实际经济价值,选用中和法,以石灰作为中和法处理剂,通过分布沉淀回收有价金属,并实现废水处理达标排放。
此法处理成本较低,处理速度快,效果好。
1.1沉淀pH值的确定分别取剥锡废水试样200mL,放入七个500mL烧杯中,开启搅拌器,各加适量干石灰调节pH至1.0,反应10min后,加适量氯酸钠,水浴升温至50℃,反应20min。
再用少量石灰调节pH至不同值,自然过滤后检测滤固和滤液中金属含量。
最大沉淀pH值为1.25。
Sn2+的pKsp=27.8(20℃),最大沉淀pH值为2.57。
硝酸型剥锡废液中,锡基本为四价,为了最大程度的将锡全部沉淀出来,加入少量的氧化剂如氯酸钠尽量将二价锡全部转变为四价锡,调节pH至2.0以上,锡基本完全回收。
在向剥锡废液投加干石灰过程中,随着pH的升高,溶液颜色逐渐由淡绿色变黄色再变黄绿色。
当调节pH至2.5左右时,烧杯内出现很多小块绿色颗粒,增加相应烧杯内的搅拌强度,绿色颗粒物并没有完全消失。
通过对实验中现象观察和过滤后锡泥中含铜量数据变化,绿色颗粒物为氢氧化铜沉淀析出。
按照理论值,氢氧化铜的pKsp=19.6,铜在pH=4.5左右才开始沉淀。
由于石灰加入溶液中,随着pH升高,石灰反应速度减慢,部分未反应完全形成细小颗粒物,小区域酸碱中和进行缓慢,铜离子达到沉淀pH,包裹在小颗粒物上,使得过滤后的锡泥中铜含量明显上升。
为了得到锡含量尽可能高,同时铜含量低的锡泥,我们实际生产选择pH调节至2.0~2.5。
1.2过滤中存在的问题由于调节到pH在2.0~2.5时,过滤速度比较缓慢,此时虽然锡基本沉淀完全,但二氧化锡水合物很多成胶体状态,过滤性能非常差,但当调节pH至4.0左右,此时铁沉淀完全,过滤较快,分析原因为二氧化锡水合物附着在氢氧化铁和氢氧化铜的水合物上沉淀下来,比较容易过滤。
危废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
![危废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cca74e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c3.png)
危废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危险废物(Hazardous waste),通常被称为危废,是指因其化学、物理性质特殊,存在潜在危害的固体、液体、气体废弃物。
危废的处理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难题,其中包括了底泥、废液、废油、废气等多类废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危废的数量不断增加,对环境、人类健康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处理危废,减少环境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各国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
危废处理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促进经济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危废处理的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为我国危废处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案例分析、调研调查等方法,结合实地考察和专家访谈,对危废处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深入研究分析。
三、危废处理的现状分析1. 危废产生量持续增加,危废分类不清晰,导致处理难度加大。
2. 目前对危废的处理多数仍采用传统的填埋、焚烧等方式,存在污染环境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3. 缺乏规范的危废处理技术和设施,导致危废处理效率低下,环境风险高。
四、危废处理的可行性分析1. 政策层面:制定完善的危废管理法规和政策,加强监管力度,推动危废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2. 技术层面:建立现代化的危废处理技术体系,推广先进的危废处理技术和设备,提高危废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3. 资金层面:引导和支持危废处理企业加大投入力度,开展危废处理的技术改造和设施建设,提升危废处理的整体水平和能力。
五、危废处理的建议与措施1. 建立健全的危废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危废监测和统计工作,实现危废的准确分类、准确处置和准确统计。
2. 制定危废处理技术推广计划,加大对先进危废处理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对危废处理的投入。
3. 建立完善的危废处理政策体系,加强危废管理法规的宣传和执行,推动危废处理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a71076f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3c.png)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1 引言1.1 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电子、汽车等行业的迅猛扩张,对剥离液的需求日益增长。
剥离液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化学物质,其主要应用于金属表面的预处理、漆层的剥离等领域。
然而,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剥离液废液若不经过妥善处理,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影响生态平衡。
因此,对剥离液废液的处理和回收利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剥离液废液的特性、处理技术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我国剥离液废液处理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1.2 研究目的与任务本研究旨在揭示剥离液废液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现有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探讨适用于我国工业生产过程中剥离液废液的处理方法。
具体任务如下:1.分析剥离液废液的来源、产生过程及特性;2.综述国内外剥离液废液处理现状及常见处理技术;3.开展剥离液废液处理实验研究,探讨实验方法及处理效果;4.提出剥离液废液处理及回收利用的建议。
1.3 研究方法与手段本研究采用以下方法与手段:1.文献调研:收集国内外关于剥离液废液处理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处理技术的优缺点;2.实验研究:通过实验室规模的处理设备,对剥离液废液进行处理实验,分析处理效果;3.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探讨处理条件对剥离液废液处理效果的影响;4.对比研究:比较不同处理技术的优缺点,提出适用于我国工业生产过程的剥离液废液处理方法。
2. 剥离液废液的产生及特性2.1 剥离液废液的来源与产生过程剥离液是广泛应用于金属加工、表面处理等行业的一种工业化学品。
其主要成分是水、表面活性剂、有机溶剂及各种添加剂。
在金属材料的剥离、清洗等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剥离液废液。
这些废液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金属剥离过程:在金属剥离过程中,剥离液会与金属表面的氧化物、油污等杂质发生反应,生成剥离液废液。
2.清洗过程:在金属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金属进行清洗,以去除表面的油污、氧化物等。
水系剥离液先进性及制程不良解决方案浅谈
![水系剥离液先进性及制程不良解决方案浅谈](https://img.taocdn.com/s3/m/6853dda8a417866fb94a8e59.png)
水系剥离液先进性及制程不良解决方案浅谈发表时间:2020-12-09T07:30:59.702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0年第23期作者:张小平[导读] 剥离液是液晶制造行业常用的一种化学品药液。
水系剥离液因使用上的环保性,安全性和可监控性在行业内得到了逐渐广泛的应用。
南京中电熊猫液晶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0摘要:剥离液是液晶制造行业常用的一种化学品药液。
水系剥离液因使用上的环保性,安全性和可监控性在行业内得到了逐渐广泛的应用。
文章介绍了如何稳定提高水系剥离液的剥离制程能力,从设备的剥离能力和水洗能力,光阻固烤的工艺设置,以及合理监控光阻率和水分率等制程参数,共同探索水系剥离液的最佳制程条件。
水系剥离液的可监控性,也为化学品药液的节能减排、提质增效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水系剥离液;光阻残;剥离制程引言剥离光刻胶在液晶制造行业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光刻胶剥离技术分为湿法去除和干法去除两种方法。
湿法去胶,即使用特定的化学药品,使光刻胶溶解,由此在基板上将光刻胶去除;干法去胶,使用被称为灰化成分的处于等离子状态的氧气等将残留在基板上的光刻胶灰化除去。
其中,湿法去除光刻胶因选择比高,工艺开发简单且对基板衬底造成的损伤小,是业内更常使用的手法。
湿法剥离光刻胶所使用的的剥离液在液晶显示行业内大致有两种:有机系剥离液和水系剥离液。
水系剥离液在国内各TFT厂导入前,行业内各公司使用的均为有机系剥离液,其载体为有机溶剂,即使在排放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有机溶剂的挥发产生的异味也会导致周边环境恶劣的状况。
同时有机系溶剂的易燃性会导致火灾风险。
水系剥离液增加纯水及对应金属抑制剂,从而降低有机溶剂挥发率,减免溶剂可燃性,在保证其使用性的同时,达到环保,安全的特性要求。
但是水系剥离液粘度大,溶解率高但溶解速率低,对机台的剥离和制程能力要求更高,对于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水系剥离液制程不良问题怎样发生,如何解决,从而提高产品良率,是湿法工程师一直探索关心的问题。
2024年水系剥离液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水系剥离液市场前景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9c15c56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c.png)
2024年水系剥离液市场前景分析1. 市场概述水系剥离液是一种用于分离油水混合物的特殊化学溶剂。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提高,水系剥离液的需求逐渐增加。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增长驱动因素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对水系剥离液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 市场规模根据相关研究数据显示,水系剥离液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着稳定增长的态势。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规模将继续扩大。
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环保法规的加强:各国政府对工业废水排放标准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这推动了水系剥离液的市场需求增加。
•工业发展需求: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对水系剥离液的需求也随之增长。
•油水分离技术的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水系剥离液的研发不断推进,其分离效果更好、成本更低,进一步推动市场的发展。
3. 增长驱动因素水系剥离液市场的增长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驱动:3.1 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全球范围内对环境保护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政府对水污染的监管力度逐渐加强。
水系剥离液作为一种能够有效分离油水的化学溶剂得到了广泛应用,因其能够降低工业废水的排放浓度,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对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
3.2 工业废水处理需求增加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各行各业对工业废水的处理与回收利用日益重视。
水系剥离液作为重要的处理剂,能够高效地将油水混合物分离,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特别是在化工、石油、制药等行业,对水系剥离液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加。
3.3 技术创新的推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水系剥离液的分离效果和性能得到了大幅提升。
新型水系剥离液的研发为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解决了以往产品存在的问题,并且使得水系剥离液的使用成本进一步降低。
4. 发展趋势4.1 持续技术创新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市场对水系剥离液的技术要求也随之增加。
未来,水系剥离液行业将继续加大研发力度,推出更高效、更环保的产品。
例如,采用生物技术生产的水系剥离液,能够更好地符合环保标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中国水系剥离液行业市场环境分析
![中国水系剥离液行业市场环境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b085def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d.png)
中国水系剥离液行业市场环境分析概述水系剥离液是一种用于去除油漆、涂料和粘合剂的化学品。
它可以在工业领域和家庭使用中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水系剥离液市场的环境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竞争态势、行业发展趋势、市场前景等。
市场规模水系剥离液市场在过去几年中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法规对有机溶剂使用的限制,消费者对水系剥离液的需求逐渐增加。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水系剥离液市场规模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保持每年约5%的增长率。
竞争态势水系剥离液市场存在一定的竞争压力。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竞争对手包括国内外化学品公司、特殊化学品生产商和知名品牌。
这些公司通过持续创新、产品质量和营销策略来争夺市场份额。
此外,一些新兴企业也进入了水系剥离液市场,加剧了竞争。
行业发展趋势水系剥离液市场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环保导向: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增加。
水系剥离液相对于传统的有机溶剂更环保,因此具有较大发展潜力。
2.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进步,水系剥离液的研发和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新的配方和工艺使得水系剥离液在去除涂料和粘合剂方面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
3.市场细分: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市场逐渐呈现出细分化的趋势。
一些公司开始推出针对特定行业或应用领域的定制化产品。
4.互联网销售: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在线渠道购买水系剥离液产品。
因此,营销策略中的互联网推广和电子商务渠道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
市场前景水系剥离液市场具有良好的前景。
随着政府对有机溶剂使用的限制和环保法规的加强,水系剥离液将取代传统的有机溶剂成为主流产品。
预计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和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市场上将会出现更多更好的水系剥离液产品。
总结起来,水系剥离液市场在未来几年内将保持稳定增长。
消费者对环保友好产品的需求、技术创新和市场细分将是市场发展的驱动力。
同时,竞争态势的加剧和互联网销售的兴起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eafee27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c4.png)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一、剥离液概述随着国内电子制造产业和光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光刻胶剥离液等电子化学品的使用量也大为増加。
特别是纵观近几年度的光电行业,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持设备、移动终端等简直成为了光电行业的风向标:与之相关的光电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镜头模组、滤光片、LTPS液晶显示面板、触摸屏幕、传感器件等等。
而光电行业的其他领域,虽然也有增长,但是远不及与智能手持设备相关的光电领域。
工业上所使用的剥离液主要是有机胺和极性有机溶剂的组合物,通过溶胀和溶解方式剥离除去光刻胶。
上述有机胺可包括单乙醇胺(MEA),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甲酰胺(NMF),N-甲基ニ乙醇胺(MDEA)等。
上述极性有机溶剂可包括二乙二醇甲醚(DGME),二乙二醇单丁醚(BDG),二甲亚砜(DMS0),羟乙基哌嗪(NEP)等。
由于LCD液晶屏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清晰度高、图像色彩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按目前使用的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屏等生命周期为6-8年计算,未来随着年代的更替,LCD的生产量液将会增加,从而导致剥离液的使用量也大量增加,剥离液大量使用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剥离液废液。
剥离液废液中除了含有少量高分子树脂和光敏剂外,大部分是有再利用价值的剥离液。
由于剥离液的载体为有机溶剂,环保性差,对环境负载大,后期成本高,近几年鲜有对剥离液进行回收资源化,大部分剥离液因对其进行简单的无害化处理而导致资源浪费,且加大了环境的负荷。
因此,对剥离液的深层次研究及工艺探讨,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式对剥离液危废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二、剥离液废液产生工序通常在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面板,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艺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图形掩膜照射曝光及蚀刻等工序在硅晶圆或玻璃基片上形成多层精密的微电路,形成微电路之后,进一步用剥离液将涂覆在微电路保护区域上作为掩膜的光刻胶除去。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6e96491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3.png)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摘要】本文以剥离液废液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了初步研究。
通过实验,对剥离液废液的性质、成分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为废液的处理提供了参考。
研究结果表明,有效的废液处理方法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
【引言】剥离液废液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废液,其主要成分包括有机物、酸性物质和其他杂质。
由于其成分复杂,处理起来较为困难。
本研究旨在对剥离液废液进行初步研究,探索有效的处理方法,降低环境污染。
【实验方法】1. 样本收集:从工业生产中获得剥离液废液样本,保证样本的代表性。
2. 性质分析:通过pH测试纸测定废液的酸碱性,同时利用示波器及透射电镜对废液进行显微观察。
3. 成分分析:利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废液中有机物的类型和含量,并采用离子色谱仪测定废液中酸性物质的浓度。
4. 处理方法研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剥离液废液进行处理,如中和、稀释和固体-液体分离等。
5.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结果对处理方法的效果进行评估。
【实验结果】1. 性质分析:剥离液废液呈酸性,pH值约为3,显微观察发现废液中存在颗粒状物质。
2. 成分分析:红外光谱显示废液中含有酮、酯、醇等有机物,离子色谱仪测定结果显示废液中酸性物质的浓度较高。
3. 处理方法研究:中和实验表明,在适当的pH范围内,可以将废液中的酸性物质中和掉;稀释实验显示稀释废液可以降低其对环境的影响;固体-液体分离实验表明通过过滤的方式将废液中的固体颗粒分离。
【结果分析】1. 酸性物质是剥离液废液的主要成分之一,中和可以有效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2. 稀释废液可以有效降低废液中有机物和酸性物质的浓度。
3. 固体-液体分离是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可以将废液中固体颗粒分离出来,减少废液对环境的影响。
【讨论】1. 本研究通过实验证明,剥离液废液中的有机物和酸性物质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有效处理。
2. 目前针对剥离液废液的处理方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可以结合其他物质或方法进行处理。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两篇)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b515052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14.png)
引言概述:本文是对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的报告(二)。
剥离液废液是指在半导体、光伏、液晶显示等工业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其中含有多种有机和无机物质。
正是由于其复杂的成分和对环境的潜在危害,研究和处理剥离液废液的方法对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大点一:剥离液废液的特性研究1.剥离液废液的成分分析2.pH值和电导率的测定3.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浓度测定4.功能性检测指标的评估5.剥离液废液的毒性评估大点二:剥离液废液处理方法的研究1.生物处理方法厌氧处理方法好氧处理方法微生物处理方法2.物理化学处理方法沉淀法吸附法氧化法3.结合处理方法厌氧生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好氧生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微生物物理化学处理方法大点三: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1.生物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微生物种类的筛选和改良改进的反应器设计和工艺条件增强废液降解能力的辅助措施2.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新型吸附材料的研发和应用高效氧化剂的开发和利用优化的沉淀剂和沉淀条件3.结合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处理工艺的优化各处理单元的协同作用能源回收和废物利用的研究大点四: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的应用实践1.半导体工业中的应用2.光伏工业中的应用3.液晶显示工业中的应用4.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实践5.可持续发展的评估和前景展望大点五: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的经济性与可行性分析1.技术成本分析2.处理效果与处理成本的关系分析3.与传统废液处理方法的对比分析4.社会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评估5.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探讨总结:剥离液废液处理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本文从剥离液废液的特性研究、处理方法的研究、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应用实践和经济可行性分析等五个大点对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剥离液废液的处理技术不断发展,逐渐趋向高效、经济、环保和可持续的方向,并在半导体、光伏、液晶显示等工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克服,包括技术优化、成本降低、社会经济效益评估等方面。
未来的研究工作应重点关注这些问题,并不断推动剥离液废液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以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剥离液的处理和再利用方法
![剥离液的处理和再利用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be90d98763231126edb11b2.png)
剥离液的处理和再利用方法1.技术领域本方法涉及通过使被溶解或悬浮的金属化合物发生沉淀来处理用于锡或锡混合物的废剥离液的方法。
更具体地说,本方法涉及用于处理在电子工业中从锡和锡/铅的剥离所产生的废水物流从而在一方面从该溶液中回收化学品用于再利用以及在另一方面从该溶液回收金属诸如铜、锡、铅和/或铁的方法。
2.背景技术在美国和欧洲,用于处理PCB外表面的最通用的方法是图形涂覆法。
在这种印刷电路板的常规生产过程中,通过在铜层上进行电涂覆而产生充当耐蚀刻层的锡层或锡/铅层。
在通过刻除去非线路区域后,在下一步中使用基于稍酸的剥离剂或剥离液用于除去电涂覆的锡层或锡/铅层以暴露铜线路。
在所述的基于硝酸的剥离液或新鲜的蚀刻液溶液中,经常使用硝酸或硝酸铁作为主要的剥离组分。
典型的组成包括(以重量/重量的百分数表示)10到40%的硝酸,1到10%的三价铁离子F e3+,<1到2%的防锈剂,和<1到3%的助悬剂。
在剥离期间当游离硝酸的浓度或锡的浓度分别地变得低于到N或高于50到100g/L时,根据在锡或锡/铅剥离模式中的工艺条件的不同而异,应当用新鲜的剥离液替换废液。
助悬剂和防锈剂是剥离液中用于保持剥离液性质的添加剂。
在剥离反应期间,印剧电路板表面上的元素锡被氧化,得到Sn4+离子,其形成锡的氧化物或氢氧化物。
因此,锡在废物流中主要以SnO2形式存在。
公知的是,大部分的四价锡(IV)盐不溶于水,甚至不溶于硝酸。
在剥离期间,溶液中的金属负荷增加,并且另外,金属化合物倾向于从溶液中沉淀,形成浆料。
在使用喷涂的应用中,浆料可导致喷嘴被阻塞。
这通过使用助悬剂得以阻止。
通过所述助悬剂,氧化锡(IV)得以保持溶解并且在剥离液中形成细分散的氧化锡(IV)悬浮液。
所述助悬剂典型地是有机酸或无机酸。
一旦达到某一金属负荷,则剥离液可能变得不稳定。
在这种放热条件下,释放大量的有毒的N0x气体并且剥离液产生大量的泡沫。
这些不希望的条件在生产工厂中是安全风险并且可能损坏操作设备。
液液萃取实验报告
![液液萃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86ce2ea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4.png)
液液萃取实验报告液液萃取,又称液相萃取,是通过溶剂间相溶性差异使之分离的方法。
在化学实验中,液液萃取常用于提取目标物,去除杂质,纯化物质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液液萃取实验的步骤及操作过程。
实验原理:液液萃取的原理是根据不同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差异来实现。
在实验中,将目标物分子与非目标物分子混合溶于一个溶剂中,然后用另外一个不同的溶剂萃取目标物分子,从而实现目标物分离纯化的目的。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分液漏斗、滤纸、烧杯、试管、酒精灯、滴管、乙醚、水等。
2. 样品的制备将需要分离的样品制备好,如混合溶液、药品制剂等。
3. 样品的处理用烧杯将样品加热至溶解,然后冷却至室温,以待液液萃取。
4. 液液萃取操作首先,将目标物分子和非目标物分子混合溶于一个溶剂中,然后分别用不同的溶剂进行液液萃取。
在分离过程中要注意分离液的分层状态。
通常情况下,不同的溶剂会形成两层,其中水层为下层,有机层则为上层。
5. 分离目标物以分液漏斗将液体分为两层,将浮于上层的有机层抽离至干燥器中用低压蒸干,此时蒸发干燥器的温度处理不宜高温,最好是用热水浴使其蒸发干燥。
6. 分离过程的检验和考察将分离得到的目标物样品取一部分进行检验和考察,以确保分离效果合格。
注意事项:1. 液液萃取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剂的用量和时间,防止损失或污染样品。
2. 实验前要保证实验器材和药品干净,避免杂质的干扰。
3.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保证操作的安全性。
总结:液液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方法,通过溶剂间的相溶性差异实现分离目标物分子的目的。
本文从实验的步骤、原理、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实验操作中,应注意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程,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和分离效果的准确性。
液液萃取实验报告
![液液萃取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e1b16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5c.png)
液液萃取实验报告液液萃取是一种常用的化学分离技术,常用于提取或纯化有机化合物。
本次液液萃取实验旨在熟悉该技术的原理和操作步骤,同时探究不同条件下液液萃取的效果。
1. 实验原理液液萃取是指将待提取物质溶于一种有机溶剂中,再将有机溶液与另一种亲水性溶剂混合,待两相分离后即可得到目标物质的有机相。
其中液液萃取的关键步骤是有机相和水相的分离,通常使用漏斗或离心机进行分离。
若分离不完全,则有机相中可能残留水分,从而影响目标物质的纯度。
2. 实验步骤本次实验中,以苯乙酮为有机溶剂,水为亲水性溶剂,萃取目标为铜离子。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先将草酸铜固体样品称取0.5g,加入100ml水中溶解后,加少量氢氧化钠至中性。
2)将100ml苯乙酮加入上述溶液中摇匀,再加入10ml 10%的氢氯酸溶液,用2次10ml的水反复萃取铜离子。
3)将有机相放入干燥的锥形瓶中,加入小量质量为10%的无水氯化钠粉,摇匀,使其可以分离开。
4)用滤纸滤去悬浮的固体无水氯化钠粉末,得到铜离子的有机相。
如果需要进一步纯化,可加热使有机溶剂挥发至半干燥状态,再冷却至室温,有机相即可得到纯的铜离子。
3. 结果分析本次实验中,在有机相和水相分离时,使用了干燥的无水氯化钠等干燥剂,有效地去除了有机相中的水分,从而得到了目标物质铜离子的纯有机相。
同时,在萃取铜离子的过程中,加入了氢氧化钠使反应体系中的pH值维持在中性,从而防止了铜离子被氧化或者还原的影响。
在萃取液的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水溶液与有机溶液的体积比例,必须保证两相的物质浓度相当。
否则有可能会影响到铜离子的萃取效率。
综上所述,本次液液萃取实验结果有效,操作简单,对于进一步学习化学分离技术有积极意义。
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
![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8383f75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08.png)
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可行性研究报告1. 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液体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处理和处置液体废弃物,建立一座现代化的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具有重要意义。
2. 目标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目标是评估建立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的可行性。
通过研究液体废弃物的来源、处理技术、环境影响以及经济效益,提出建立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的方案。
3. 研究方法本研究报告采用了综合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调研、实地考察、数据分析等。
通过收集液体废弃物处理相关的文献和数据,结合实地考察的结果,对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进行可行性评估。
4. 研究内容4.1 液体废弃物的来源和特点本研究报告首先对液体废弃物的来源和特点进行了分析。
液体废弃物主要来自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废油等。
液体废弃物的特点包括有毒、易燃、难降解等。
4.2 液体废弃物处理技术本研究报告对液体废弃物处理技术进行了调研和评估。
液体废弃物处理技术包括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等。
通过比较不同的处理技术,评估其适用性和效果。
4.3 环境影响评估本研究报告对建立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评估。
包括对废水排放、废物处理、噪音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环保措施。
4.4 经济效益评估本研究报告还对建立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
包括投资成本、运营成本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分析,以评估项目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5. 结论通过对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的可行性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建立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处理和处置液体废弃物,对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积极影响。
- 在液体废弃物处理技术的选择上,应综合考虑技术成熟度、经济效益和环境影响等因素。
- 在建设和运营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时,应加强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经济效益评估显示,建立液体废弃物处理处置中心具有较好的投资回报和社会效益。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f40323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63.png)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初步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
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工业废水排放量不断增加,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制造业的兴起,其废水处理难度和成本也随之增加。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技术作
为一种较新的处理方式,在工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次开题报告的选题即是
对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进行初步的研究。
二、选题意义
线切割乳化液废液的处理问题一直以来是我国产业链中的一个难点。
该废液中含有有机物质较多,处理成本也较高。
该废液的排放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日益凸显,对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因此,开展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的研究,对
于推动我国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改善环境和保护人民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实验室法进行,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文献综述:收集相关研究资料,介绍国内外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实验研究:选取代表性的乳化液废液进行处理,比较各种处理方法的效果,探索处理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和最佳处理方法。
四、预期成果
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形成以下成果:
1. 对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的研究做出初步探讨,了解不同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2. 确定适合我国工业生产特点的线切割乳化液废液处理方法和处理工艺,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3. 补充乳化液废液处理方面的研究资料,为该领域的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4. 推动我国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剥离液废液初步研究报告
一、剥离液概述
随着国内电子制造产业和光电产业的迅速发展,光刻胶剥离液等电子化学品的使用量也大为増加。
特别是纵观近几年度的光电行业,风靡全球的智能手持设备、移动终端等简直成为了光电行业的风向标:与之相关的光电领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镜头模组、滤光片、LTPS液晶显示面板、触摸屏幕、传感器件等等。
而光电行业的其他领域,虽然也有增长,但是远不及与智能手持设备相关的光电领域。
工业上所使用的剥离液主要是有机胺和极性有机溶剂的组合物,通过溶胀和溶解方式剥离除去光刻胶。
上述有机胺可包括单乙醇胺(MEA),二甲基乙酰胺(DMAC),N-甲基甲酰胺(NMF),N-甲基ニ乙醇胺(MDEA)等。
上述极性有机溶剂可包括二乙二醇甲醚(DGME),二乙二醇单丁醚(BDG),二甲亚砜(DMS0),羟乙基哌嗪(NEP)等。
由于LCD液晶屏具有体积小、质量轻、清晰度高、图像色彩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按目前使用的液晶电视、电脑显示屏等生命周期为6-8年计算,未来随着年代的更替,LCD的生产量液将会增加,从而导致剥离液的使用量也大量增加,剥离液大量使用的同时也产生大量剥离液废液。
剥离液废液中除了含有少量高分子树脂和光敏剂外,大部分是有再利用价值的剥离液。
由于剥离液的载体为有机溶剂,环保性差,对环境负载大,后期成本高,近几年鲜有对剥离液进行回收资源化,大部分剥离液因对其进行简单的无害化处理而导致资源浪费,且加大了环境的负荷。
因此,对剥离液的深层次研究及工艺探讨,简单而有效的处理方式对剥离液危废市场显得尤为重要。
二、剥离液废液产生工序
通常在印刷电路板,液晶显示面板,半导体集成电路等工艺制造过程中,需要通过多次图形掩膜照射曝光及蚀刻等工序在硅晶圆或玻璃基片上形成多层精密的微电路,形成微电路之后,进一步用剥离液将涂覆在微电路保护区域上作为掩膜的光刻胶除去。
比如光电TFT-LCD生产工艺主要包含光阻涂布、显影、去光阻、相关清洗作业四大阶段,其中在去光阻阶段会产生部分剥离液。
印制电路板生产工艺相当复杂。
不仅设备和制造工艺的科技含量高,工艺流程长,用水量大,而且所用的化学药品(包括各种添加剂)种类多、用量大。
因此,在用减成法生
产印刷线路板的过程中,产污环节多,种类繁杂,物料损耗大。
可分为干法加工(设计和布线、模版制作、钻孔、贴膜、曝光和外形加工等)和湿法加工(内层板黑膜氧化、去孔壁树脂腻污、沉铜、电镀、显影、蚀刻、脱膜、丝印、热风整平等)过程。
其中在脱模(剥膜)工序为了脱除废旧电路板表面残留焊锡,需用硝酸为氧化剂,氨基磺酸为稳定剂,苯并三氮唑为铜的缓蚀剂进行操作,整个工序中会产生大量的剥离液,有机溶剂成分较大。
三、剥离液废液成分及市场分布
根据对华新光电、日东集团的剥离液成分进行分析得知,剥离液主要成分为单乙醇胺(MEA),二甲亚砜(DMS0)和二乙二醇单丁醚(BDG),其中市场上大部分以二乙二醇单丁醚居多。
剥离液废液多呈深黑色且气味大,由以下几种组分构成:(1)、1~20%重量的醇胺或者酰胺,以伯胺和肿胺为主。
(2)、10~60%重量的醇;
(3)、10~50%重量的水;
(4)、5~50%重量的极性有机溶剂,如;N-甲基吡咯烷酮(NMP),环丁基砜、二甲基亚砜(DMSO)、二甲基乙酰胺、N-乙基甲酰胺等。
(5)、0.001~3%重量的金属抗蚀剂,如2-氨基环己醇、2-氨基环戊醇等。
根据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剥离液中大部分是有机溶剂,可以加以回收资源化利用,或者将剥离废液进行脱色净化处理后再用于生产中,配成剥离液。
当前国内主要产生剥离液的厂家主要分布在天津及深圳一带,均是高新技术发达区域,随着国内经济及城市的发展,剥离液产废地点将越来越广泛,也将引起环保专家的重视及关注。
剥离液主要产废厂家诸如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深圳市聚飞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联建光电服份有限公司、深圳成光兴光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丽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裕荣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路东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浦丹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光电集团、北京高普乐光电科技股份公司等。
四、剥离液废液回收技术现状
光电行业的大力发展,致使剥离液被国内外研究人员所关注及研究,虽然在专利网及技术网上对剥离液的阐述较少,但当前国内与国外均在剥离液废液如何
利用及处置方面有了一定的成果,。
美国专利US7273560公布了包含单乙醇胺与二乙二醇单丁醚组合的光刻胶剥离液废液中含有19. 3%的单乙醇胺、77%的二乙二醇单丁醚、3%的光刻胶和0. 7%的水。
现有技术广泛采用的光刻胶剥离液废液回收方法通常是通过薄膜蒸发器回收大部分的有机成分,回收得到的有机组分或再经脱色脱水等处理后可再次作为光刻胶剥离液应用。
这种方法虽然流程简便,但在使用薄膜蒸发器蒸发溶剂过程中,光刻胶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其传热传质效率快速下降,使溶剂回收效率大为降低,处理能耗显著升高。
且除去溶剂后残留的光刻胶等物质需要定期将其清除干净,进而影响工艺操作效率。
另外,美国专利US20070235132公布了在蚀刻产线上设置过滤回收装置,通过粗孔和细孔过滤器的两步组合过滤法除去光刻胶,将光刻胶剥离液在产线上循环使用。
除了上述光刻胶剥离液废液回收方法,中国专利CN1421398A还公布了一种用截留分子量为100-1500的聚砜和聚丙烯腈复合的毫微过滤膜(NF膜)处理光刻胶剥离液废液的方法。
另外,中国专利CN200510024839.X公布了一种从光刻胶和/或剥离液中回收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将光刻胶和/或剥离液送入络合萃取塔,与进入络合萃取塔的联合萃取剂逆流接触,萃余液进入后续工段,萃取液送入反萃取塔分离,温度为55-220℃;所说的光刻胶和/或剥离液为含有有机胺、没食子酸、可溶性树脂类物质、低聚物和光刻胶轻组分的稀水溶液,所说的有机胺为异丙醇胺和二甲基甲酰胺;所说的联合萃取剂由主萃取剂和辅助萃取剂构成;主萃取剂的组分和重量份数包括:多元醇0.1~0.5份;对甲基苯甲酸0.1~0.8份;邻甲基苯甲酸0.1~0.3份;辅助萃取剂选自四氯乙烯、二氯甲烷、粗汽油、煤油或柴油中的一种或其混合物;主萃取剂与辅助萃取剂的重量比例为:主萃取剂∶辅助萃取剂=1∶1~5;萃取剂∶光刻胶用剥离液=5∶0.1-15,重量比。
上述光刻胶剥离液废液的回收处理方法虽然能耗较低,但需要昂贵的耐有机溶剂型的萃取剂、过滤膜或过滤器,导致成本増加,且光刻胶为聚合物容易堵塞滤膜或过滤器上的滤孔,影响光刻胶剥离液废液的回收效果。
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当前国内剥离液废液均外委给有能力处理剥离液的环保厂家,以华星光电为例,该公司产生的剥离液废液外委给东江环保或者深圳绿绿达进行处理,东江环保采取酸碱中和加接触氧化的方式对剥离液进行无害化处置,
深圳绿绿达则通过减压精馏的方式回收剥离液中的有机组分,将有机组分单独分离出来后销售,两种处置方式未能完全实现经济最大化及资源最大化利用相结合,且此种方式仍然会产生额外的废水及废渣,给环境带来二次污染及增加环保处置成本。
五、剥离液废液处理工艺
通过对剥离废液成分研究及当前国内外剥离液处置工艺的探讨,剥离液因其有机溶剂成分大,其多为多元醇及酮、醚类等组分,冒然的无害化处置资源浪费严重,回收其中有机溶剂组分工序多且回收成本较大,介于光电行业及PCB 行业对剥离液使用量较大,采用剥离液除色净化处置工艺成本低,且处理过后的剥离液可销售给光电及LCD 厂家等循环使用,既节约资源并可降低生产企业的成本。
拟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首先将剥离液废液泵入反应槽中,加入纯净的水并搅拌均匀,充分搅拌后的浑浊液经过滤后得到一级过滤液及树脂,一级过滤液则泵入另一反应槽,加入硫酸调节PH 为酸性,此时部分树脂会被析出成沉淀,再次经过滤器过滤后得到树脂及二级过滤液,两次沉淀过滤的树脂可供其他行业运用,二级过滤液则泵入加有活性炭或者螯合剂的塔中进行过滤,除去剥离液中的重金属及脱色,得到初级再生液,再泵入精馏塔中通过控制塔内工作温度,先在10-80℃将水等低沸点物质蒸馏出来,再升温至180℃并在此温度下继续精馏,馏份经冷却收集后得到再生剥离液。
六、处置建议
1、光电行业属于新兴行业,剥离液废液在国内对其研究及探索时间短,剥离液性质及处理工艺完善有较大的空间,需开展相关的小试、中试,优化当前剥二级过滤液
一级过滤液 再生剥离液 剥离废液 硫酸 一级沉淀过滤
二级沉淀过滤 活性炭吸附 精馏塔精馏 水
树脂
树脂 水
离液处置工艺。
2、剥离液在处置过程中气味大(深圳绿绿达在处理剥离液时多次收到周边居民投诉),对周边居民影响大,因此需做好后端尾气处理,杜绝气味逸出。
3、因当前国内对剥离液研究甚少,市场剥离液危废量不明,需对剥离液市场量做深入的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