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_说课稿
血管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血管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2)掌握血管病变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血管生理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血管概述:血管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
2.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3. 血管病变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
4. 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多媒体展示血管病变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出问题:什么是血管?血管在人体中有什么作用?2. 课堂讲解(1)讲解血管的分类、结构、功能及其在人体中的作用;(2)分析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3)讲解血管病变的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4)介绍血管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3. 课堂互动(1)分组讨论:血管病变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预防血管疾病?(2)学生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验演示(1)演示血管病变的模型,让学生直观了解血管病变;(2)讲解血管病变的检测方法。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血管生理学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情况。
2. 实验操作:检查学生实验操作的正确性。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改进教学方法。
五、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血管的分类、结构、功能、病变原因、症状及治疗方法等。
2. 血管病变模型:用于演示血管病变。
3. 血管检测设备:用于演示血管病变的检测方法。
4. 相关书籍、网站等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资料。
六、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血液在血管内流动的情况。 (2)初步学会用显微镜观察。 (3)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的现象,使学生掌握实验技 巧,进一步提高实验能力。
3、学生进行实验 4、实验结束后,提出以下思考题 (1)、注意向前方流的血管流速 快,还是向后方流的血管流 速快?(鱼头朝向正前方) (2)、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什么 血管? (3)、你能根据血流方向给动脉、 静脉下个定义吗?
七、说板书设计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八、说教学反思 成功点:本节课对于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 流动情况的实验,在实验前应引 导学生分析实验,体会实验设计 的过程,并在实验之后,要求学 生把小鱼放回其生活的环境。加 强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 疏漏点:个别学生对于设计实验,尤其是 这样难度大的实验仍无从下手。 创新点:合理地把书上的实验进行了改革。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1、 重点: 描述动脉、静脉和 毛 细血管的结构与 功特点。 2、 难点: 观察小鱼尾鳍内血 流动现象,培养学 生的观察能力。
四、说学情分析 因为我们的教学对象是中学生, 所以本节内容应与现实生活紧密 联 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自 主动手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 物学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 动,经教师引导,由学生来设 计实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和 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血管结构和功能的学习,引导 学生树立生物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相 一致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2)通过观察小鱼的尾鳍内血液流动后, 将小鱼重新放回鱼缸这一过程,培养 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保护环 境的意识。 (3)通过观察血管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 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初中生物面试试讲真题-《血管》说课稿及教案、教学设计
《血管》说课稿及教案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一、说教材《血管》是济南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阐明了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和心脏,对于正确理解人体的循环系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一节内容。
【知识与技能】1.简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区分三种血管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的流动。
【过程与方法】通过模型观察,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念。
【教学重点】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教学难点】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二、说学情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爱发表见解。
对于血液在血管中是如何流动的十分感兴趣,需要教师因势利导。
三、说教法和学法1.教法:讲授法、实验法2.学法:阅读法、讨论法四、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引导学生同桌之间用绷带扎住对方的手腕,观察手背的变化。
学生可以看到“青筋”爆出的现象。
这些“青筋”是什么?为什么只有绷带的远心端会爆出,而近心端却不会呢?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二)新课讲授1.观察血液的流动为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我会引导学生在阅读教材掌握基本步骤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并画图记录实验结果。
如果实验顺利,学生可以非常直观的观察到小鱼尾鳍中血管的分别和血液的流动情况。
2.血管的种类及功能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我会引导学生从感性到理性进行循序渐进的教学。
首先,我会借助学生的绘图展示和教材,引导学生掌握三种血管的名称。
其次,我会引导学生观察三种血管的模型,总结出管壁、弹性等方面的特点,并推测各自的功能。
再次,为了更加直观的理解和掌握三种血管的功能,我会播放人体血液循环的动画,引导学生理解动脉和静脉的功能。
毛细血管的功能,我会引导学生阅读课本观察图片总结得出,锻炼学生的信息提取能力。
最后,我会引导学生通过表格梳理总结三种血管在管壁、弹性、分布、功能四个方面的内容。
(三)巩固小结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讲述不同血管的结构及功能。
七年级生物血管教案
七年级生物血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管的类型、功能、分布和结构特点。
2.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总结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3. 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血管的类型及功能2. 血管的分布3. 血管的结构特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血管的类型、功能、分布和结构特点。
2. 难点:血管的结构特点。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通过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血管的相关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血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血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血管的类型及功能:教师简要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类型及功能。
3. 讲解血管的分布:教师讲解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情况。
4. 讲解血管的结构特点:教师详细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并结合教具进行展示。
5.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血管的特点和功能,总结出每种血管的关键信息。
6. 问答环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查学生对血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 生活实例分析:教师提出与血管相关的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8. 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9.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血管知识的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血管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生活实例分析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运用知识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收集学生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书写能力。
七、教学资源1. 血管图片、模型等教具。
2. 教学PPT或黑板。
3. 作业纸张。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血管的类型及功能、血管的分布。
血管教案初中生物
血管教案初中生物
教学内容:
1. 血管的概念和作用
2. 血管的种类和结构
3.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1. 了解血管的定义和作用
2. 掌握各种血管的种类和结构
3. 理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1. 血管的种类和结构
2.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PPT或教学板书
2. 模型或图片展示血管的结构
3. 学生课前阅读课本相关内容
教学过程:
1. 导入:用图片或模型展示血管的结构,向学生解释血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2. 学习血管的种类和结构:通过PPT或板书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并让学生做简单分类。
3. 讨论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让学生回顾心脏的循环过程,并探讨血管在输送血液、调节血压等方面的作用。
4. 深化学习:让学生做一些相关的实验活动,如观察显微镜下的血管切片或在教学中心进行模拟实验。
5. 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强调血管在维持身体健康中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或写一篇关于血管的作用和重要性的小结。
扩展活动:邀请医生或相关专家来学校讲解血管相关知识,或组织学生参观医院或实验室,深入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血管的定义、种类和作用,并且能
够通过实验活动加深对血管的理解。
在课后作业和扩展活动中,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应用。
七年级生物血管教案
七年级生物血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血管的类型、功能、特点和分布。
2. 培养学生对人体血管结构的认识,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血管的类型及功能2. 血管的特点和分布3. 血管的健康问题及预防三、教学重点:1. 血管的类型、功能、特点和分布。
2. 培养学生对人体血管结构的认识,提高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教学难点: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血管健康问题的预防。
五、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模型等教具,直观展示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利用案例分析,引导学生了解血管健康问题及预防措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 运用提问、回答等方式,激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互动性。
教案内容:一、导入: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血管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血管的重要性。
2. 提问:你们知道血管有哪些类型吗?它们有什么功能?二、血管的类型及功能:1. 动脉:负责将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2. 静脉:负责将全身各处的血液回输到心脏。
3. 毛细血管:负责进行血液和组织细胞的物质交换。
三、血管的特点和分布:1. 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压力高,分布较深。
2. 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内压力较低,分布较浅。
3. 毛细血管:管壁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细,血流速度慢。
四、血管健康问题及预防:1. 提问:你们知道哪些不良生活习惯会影响血管健康吗?2. 分析:讲解不良生活习惯对血管的危害,如吸烟、喝酒、熬夜等。
五、课堂小结:2. 强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自身血管健康。
六、课后作业:1. 绘制血管结构示意图,标注各血管类型的功能、特点和分布。
2. 调查家庭成员的血管健康状况,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血管健康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业人士等方式,了解血管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3. 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分享血管健康知识。
初中血管教案教学
初中血管教案教学教学目标:1. 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知道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2. 能够描述人体三种血管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功能。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
教学重点:1. 观察人体血管的类型,描述出人体三种血管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生理功能。
2. 理解血管的作用和重要性。
教学难点:1. 通过对人体三种血管的观察,描述出人体三种血管的形态结构特征和功能。
教学准备:1. 人体血管模型或图片。
2. 脉搏计数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人体结构层次,引出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2. 提问:人体内物质的运输主要依靠哪种系统来完成?二、认识血液循环系统组成(5分钟)1. 讲解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包括心脏、血管和血液。
2. 提问: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是什么?三、观察血管类型(10分钟)1. 展示人体血管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血管的类型。
2. 讲解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3. 提问:请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四、测量脉搏(5分钟)1. 讲解脉搏的概念,引导学生用手感受血管跳动。
2. 使用脉搏计数器测量脉搏次数,统计一分钟内的脉搏次数。
3. 讨论:人体运动剧烈程度与脉搏力度和次数的关系。
五、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和血管的特点。
2. 强调血管的重要性,提醒学生注意血管健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观察、实践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了解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掌握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究意识。
同时,通过测量脉搏,使学生感受到血管的重要性,增强了对血管健康的关注。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血液循环系统和血管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血管说课
通过以上的学习,组织学生各小组合作,设计一份表格,将 通过以上的学习,组织学生各小组合作,设计一份表格,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归纳填入表中, 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归纳填入表中,交 流后结合老师的补充总结出本节学习内容。 流后结合老师的补充总结出本节学习内容。 再次,进行一个模拟急救的游戏,用知识引导生活。 再次,进行一个模拟急救的游戏,用知识引导生活。 最后,课堂练习( 分钟) 最后,课堂练习(约7分钟) 分钟 为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点,我精心准备了难度适宜、题量适中 为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点,我精心准备了难度适宜、 的练习,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的练习,穿插在课堂教学中。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板书设计: 下页 下页) 板书是对教学内容的总结概括,板书设计:(下页
特点(略 特点 略) 动脉 血管 功能 特点 静脉 功能 特点 功能
毛细血管
说课课题:血流的管道 说课课题 血流的管道——血管 血流的: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章第二节一一《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七年级生物学下册第四章第二节一一《血 流的管道——血管》。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习 血管》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 流的管道 血管 方法、 等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方法、教学程序 等方面,说说本节课的教学设想。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一、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人体体内物质的运输是依靠人 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人体循环系统包括血液循环系统和淋巴循 体循环系统来完成的。 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环系统两部分。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三部分组成, 其中血管是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管道, 其中血管是血液在体内循环流动的管道,是血液循环的基本组成 部分。学好本节课内容,可以解释众多生活现象, 部分。学好本节课内容,可以解释众多生活现象,用知识引导生 并且为后面学习心脏、血液循环打好基础。 活,并且为后面学习心脏、血液循环打好基础。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因此,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个方面: 知识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人教版初中生物血管教案
人教版初中生物血管教案
教学内容:血管
教学目标:
1.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掌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区别;
3.能够描述人体循环系统的运作过程;
4.培养学生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保健意识。
教学重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区别。
教学难点:理解人体循环系统的运作过程。
教学准备:教科书、图片、PPT等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出示一幅展示全身血管系统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引入本节课的话题。
二、讲解
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讲解血管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并引导学生讨论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2.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区别:讲解三种不同类型的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让学生区分它们的特点。
三、实验
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类型的血管在显微镜下的形态特点,并让学生探究不同类型的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四、讨论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互相学习,加深对血管的认识。
五、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血管在人体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维护自己的血管健康。
六、作业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关于血管的海报,介绍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并强调保护血管健康的重要性。
七、反馈
下节课开始前,老师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血管的理解和认识。
【教案结束】。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课件
其他治疗方法
物理治疗
如激光照射、电刺激等物理疗法 ,可改善血液循环和血管功能。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血管疾病的特点,选用 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06
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血管的解剖结构
详细介绍了血管的分布、类型 和特点,以及血管在人体中的
重要地位。
血管的功能与作用
阐述了血管在血液循环、物质 运输、体温调节等方面的功能
代谢废物的排除
血管负责将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 等排出体外,维持身体的内环境
稳定。
当血液流经肾脏时,肾脏通过过 滤作用将代谢废物和多余的水分
排出体外,形成尿液。
此外,皮肤也是代谢废物排出的 重要途径,通过出汗等方式排出
体内的废物和多余水分。
04
血管疾病及其影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由于动脉内膜积聚脂肪和钙质,导致动脉管腔狭窄, 影响血液流通。
培养学生对生命健康的关注和尊重,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生活方 式,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02
血管的概述
血管的定义与功能
总结词
血管是人体内的重要组织,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维持生命 活动。
详细描述
血管是人体内的一套封闭的管道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养分 ,维持生命活动。它们通过收缩和舒张来调节血流,保持血 压稳定,同时还能回收废物和二氧化碳,维持内环境的平衡 。
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能够与氧 气结合,将氧气从肺部输送到 身体其他部位。
血管还负责将营养物质如葡萄 糖、氨基酸等输送到细胞,支 持细胞的生长和功能。
氧气的输送
血管通过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输送氧气,确保身体各部位得到充足的氧气供应。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4.4.2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功能;
(2)掌握血液循环的过程,理解其意义;
(3)能够描述血管在人体内的分布及其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模型、图像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4.互动问答:在教学中设置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5.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探讨血管健康与生活习惯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以上策略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策略
我将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包括:问题导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和实验探究法。
2.突出重点:用不同颜色、加粗等方式,强调重要知识点。
3.适时更新:根据教学进度,适时更新板书内容,保持与教学同步。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可能的问题或挑战:
1.学生对血液循环过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2.部分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可能参与度不高;
3.时间分配可能不合理,导致教学计划无法完成。
3.血管知识竞赛:设计关于血管知识的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总结反馈
在总结反馈阶段,我将采取以下方法引导学生自我评价,并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1.学生自我总结:让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和学习心得。
2.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巩固练习和自我总结,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强调优点,指出不足,并提出改进建议。
1.教学重点:
(1)血管的分类、结构特点及功能;
(2)血液循环的过程及其意义;
初中生物血管标准教案
初中生物血管标准教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知道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了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3. 掌握血管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重点: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2.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血管的分类和特点。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实物模型。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如“我们的血液是如何流动的?”“流动的过程中,血液是如何被输送到全身的?”等。
二、讲解(15分钟)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教师通过课件展示血管的结构,分别介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和功能。
同时,通过实物模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血管的构造。
2. 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师讲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思考血管是如何将血液输送到全身各个部位的,以及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
三、练习(15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确保学生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基本的理解。
四、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血管的知识,并写一份关于血管的报告。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对血管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并了解血管在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同时,通过互动和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标本课是为了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资料,总结的能力。
培养学生爱护生命,珍惜生命的情操。
说教材教材具体目标知识目标知道血管的种类。
教学技能与过程1、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认识血管种类。
2、比较动静脉血管的管壁结构图片,阅读教材动静脉血管,获取动静脉血管结构和功能的信息。
3、观看毛细血管的视频,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合作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人体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准备小鱼苗制作课件多媒体调试显微镜湿棉絮滴管培养皿教学流程复习血液的知识,让学生通过摸(桡动脉和颈动脉)血管和看“青筋”(静脉血管)感知血管导入;进行新课:首先通过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流情况,认识血管的种类和血流的情况。
然后根据血管的种类分别学习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血管结构特征。
解释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小结、练习巩固。
教学内容复习导入复习《血液》的知识,血液的成分包含哪些?RBC、WBC、Hb、PLT分别代表血液的什么成分?引入新课血液的运行需要血管来连通。
我们可以摸到身体上有些血管,请同学们摸摸自己的颈部和腕部,发现有搏动的现象,这是一类血管,看看自己的手背上有些“青筋”,这又是另一类血管,如果我们摸摸“青筋”,发现不会搏动。
新课我们发现教材告诉我们人的血管有三种: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在血管内血流的方向又是怎样的?生物学家通过实验研究,发现人体内的血管和鱼体内的血管种类相同,并且相同种类的血管执行类似的功能,我们通过小鱼做实验来探究[问题]在血管内血流的方向是怎么样的?根据几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定义,作出假设。
[假设] 动脉管内血流的速度快,静脉管内的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内血流的速度最慢;血流方向是:由动脉→毛细血管→静脉[设计并完成实验]设计: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流情况以验证自己的判断方法步骤:(边讲解边演示)1.包裹小鱼用浸湿的纱布将小鱼的鳃盖和躯干包裹起来,露出尾部2.安放小鱼将小鱼侧放在培养皿中,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面(鱼头朝正前方)3.观察将培养皿放在载物台上,用低倍镜观察血液流动情况注意:保持小鱼鳃部的湿润;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上;保持载物台与镜头的清洁。
人教版初中血管教案
人教版初中血管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血管的类型、功能和特点。
2. 掌握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3.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血管的功能和保健重要性。
教学重点:1. 血管的类型、功能和特点。
2.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1. 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的理解。
2. 血管保健重要性的认识。
教学准备:1. 教材《生物》与人教版初中生物教师用书。
2. 图片或图表等相关教学材料。
3. 实验器材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
2. 提问:血液循环系统中,血液是如何流动的?有哪些组成部分?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血管的类型、功能和特点。
2. 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血管的类型: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 讲解血管的功能:动脉输送氧气和养分,静脉回收废物和二氧化碳,毛细血管进行物质交换。
3. 讲解血管的特点:动脉较厚、弹性大,静脉较薄、弹性小,毛细血管非常细小。
四、实验观察(10分钟)1. 准备实验材料,让学生观察血管的结构。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血管的结构和功能。
3. 学生汇报实验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讨论(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讲解血管保健的重要性,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保健方法和建议。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概念。
通过自主学习、课堂讲解、实验观察、课堂讨论和拓展延伸等环节,让学生深入了解血管的类型、功能和特点,以及血管的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最后,通过课堂小结和反馈,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共19页文档
31、只有永远躺在泥坑里的人,才不会再掉进坑里。——黑格尔 32、希望的灯一旦熄灭,生活刹那间变成了一片黑暗。——普列姆昌德 33、希望是人生的乳母。——科策布 34、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35、学到很多东西的诀窍,就是一下子不要学很多。——洛克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血流的管道——血管的说课稿)
血流的管道—-血管的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章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是第三节心脏及血液循环的基础。
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描述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能力目标:区分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三种血管内的流动情况情感目标:通过动手实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3、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二、说教法和学法指导1、教法:首先从学生的自主学习出发,在自学中了解三种血管的分类,提出疑惑.再从感性出发,通过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的流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观察实物的真相、探索动物中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三种血管特点的认知。
最后通过与现实生活中的现象联系在一起,加深学生对血管的理解,为下节心脏和血液循环的内容做铺垫。
2、学法指导初中生都具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知道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
但是对血管的类型、分布、结构等却很陌生。
因此,本节内容应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主动去学习,自主动手去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回忆上节课所学的知识:1、血液的组成成分?2、血浆的组成和功能3、三种血细胞的特点和功能。
血液是流动的组织,它所流经的管道是血管,导入第二节《血流的管道—-血管》(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归纳、整合.血液流经的管道统称为血管,哪人体内所有的管道都一样吗?请同学们自学课本的64页—-67页,试着完成学案上的流程一。
(同学自学课本上的基础知识,能从直观上了解血管的三种分类)我们通过自学课本上的内容了解了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那这三种血管之间有什么差别呢?为什么要分为这三种呢?对于这些问题,你们想知道吗?(同学回答:想),既然咱们同学对知识的求知欲这样高涨,哪就让我们自己动手来探究吧,在实验中来寻找真实的答案吧。
2020七年级生物下册 4.4.2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血流的管道——血管》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学习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课本首先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让学生对三种血管有个感性的认识。
然后具体分述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
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及分布是本节的重点,根据血管的结构特点,血流方向,分布情况,判定是什么血管是本节的难点。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七年级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描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2)尝试区分这三种血管以及血液在这三种血管内流动的情况2、能力目标(1)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分辨血管的种类以及血液在不同血管内的流动情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
(2)识图能力的培养。
通过观察人体不同类型血管的横切面图,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2)、通过描述血管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使学生认同人体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教学重点:能够分辨三种血管,了解血管构结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教学难点:1、能够分辨动脉和静脉血管。
2、理解毛细血管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三、学生分析这部分与个人的健康紧密相连,学生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高,如果教师能因势引导,肯定能事半功倍。
四、说教法1、实验教学法。
通过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使学生获取有关血管和血流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2、自学导思法。
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结协作精神。
五、说学法:1、在老师的指导下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血管横切面图和媒体动画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人教版血管说课稿
人教版血管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为大家说课的是人教版生物学教材中的“血管”这一章节。
本章节是高中生物学课程中关于人体生理结构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血管的学习,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血液循环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后续学习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等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教学目标在开始本章节的教学设计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设定了以下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准确描述血管的种类、结构和功能,了解血管在血液循环系统中的作用,掌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区别及其各自的生理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探究血管的生理特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人体生理奥秘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注健康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接下来,我将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情分析。
(一)教学内容本章节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1. 血管的概念及其在人体中的分布。
2. 血管的分类: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以及它们各自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 血管的生理功能,包括输送血液、调节体温、提供营养物质和氧气、排除代谢废物等。
4. 血管疾病及其预防。
(二)学情分析针对本章节的内容,学生可能已经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如血液循环的概念,但对于血管的具体结构和功能可能了解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可能对血管疾病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联系缺乏足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设计相关的活动和讨论,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 讲授法:通过直观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血管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实验观察法:通过显微镜观察血管切片,让学生亲自观察血管的结构,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运输的器官—血管》说课稿
1、教材分析:本节课为冀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运输物
质的器官》的第一课时。
本课时主要讲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类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其与前后章节内容联系相当密切。
本章第一节主要讲了血液的组成及其功能,对血管的讲解奠定了基础;同时为本节课的第二课时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通过对血管的学习,使学生更易理解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的结构及功能,也是后面学习血液循环等知识的前提。
本课时在各章节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情分析:学生对人体进行生命活动时必须不断地获取物质和能量有了一
定的认识和了解,对血管、心脏的形态功能也有一定的认识和生活体验,只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学习,还不能分清什么是动脉,什么是静脉等。
另外,对血管内血液的运动规律等内容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空间思维及逻辑思维能力,尤其是对于后面的学习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及学生应重视对其的学习。
鉴于此,教学中要很好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观察三种血管的结构,学习其结构和功能特点。
同时充分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关于血管中血液流动的视频,充分掌握知识点。
3、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掌握血管的分类;
2、掌握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看“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视频及观察、讨论三种血管示
意图,培养识图能力
2、通过知识积累,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生命的奥秘,激发探索欲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三种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的特点;
(2)教学难点:形成“生物结构与功能适应”这一观点
5、教学方法
1、教法:探究式教学、直观教学法、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
2、学法指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6、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