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美术与数学融合教学初探
数学与美术整合教学初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知识渗透 于绘 画过程 中 ,引导 幼儿主动 寻找 、探 索 ,获 取 隐藏在 绘画活 动及作品背 后的数 学知识 。例如 :学 习 《 比 较1 、2 两数 的关 系 》 ,我 结合 粘贴画 《 蝴蝶和花 》展开 教 学 ,在活 动中 为幼儿提供 图画纸 、黄绿水 彩笔 、黏 黏纸 、 蝴蝶2 只 、红 色圆形1 个 、绿 色三角形2 个 等 。活动开始 ,先 引导幼儿 观察绘 画材料 ,分类说 出每种 材料 的数 量 ,再 让 幼儿 取 出圆形 、三 角形 、黏 黏纸 ,用一一对 应方法 进行 比 较 ,得 出 :1 比2 少1 ,2 比1 多1 。然后指导 幼儿 用圆形和三 角形黏 黏纸 在图 画纸 左下 角粘贴 成 1 朵 花 。接着 我告 诉 幼 儿: “ 闻到花香 ,蝴蝶飞来 了 ,请 幼儿取 出蝴蝶 ,看看飞 来 几只蝴 蝶。花儿 多还是蝴 蝶多 ,你是怎 么知道的 。”然 后指导 幼儿在 图画纸的左上 角和 右上角粘贴上2 只蝴蝶 。讨 论: “ 用什 么方法 使它们一样 多? ”在幼儿 得 出结 论后 , 让幼 儿用黄绿 水彩笔 添画一朵 花 。幼 儿在粘 贴过程 中 ,学 习比较1 、2 两数的关 系 ,探索相关 的数 学知识。 通 过 绘画 活 动运 用 数学 经 验 ,有 机 巧妙 地 将数 学 知 识与 绘画活动 融合一体 ,让幼 儿在富 有趣味 的绘画活 动中 学 习数 学知识 ,促进数 概念 的发展 。同时 ,在 绘画作 品的 欣赏过程 中也应 引导 幼儿体验 数学 的艺术表现 ,当孩子 们 专注 的 目光久 久停 留在 构图 各样 的画时 ,绘画 布局构 图中 数量形在 空 间方位上 的变化 ,疏密有 间 、数 量搭配变 化的 规律 以及形体变 形夸张 的艺术 美感 ,正 渐渐进入 孩子 的心 灵。 三 、在手工活动中锻炼数学思维 手工 活动也是 幼儿喜爱 的美术活 动之一 。通 过折纸 、 剪贴 、做做 玩玩等 各项 手工活动 ,让幼 儿与 各种美术材 料 和废 旧、 自然物 品的充 分作用 , 在 直观 材料 的操 作 中进 行 观察 、分 析 、创作 ,并运 用数学 知识解决 问题 ,使得幼儿 动 手 与动 脑有机融 合 ,能 有效地锻 炼数学 思维 , 提 高幼 儿 思维 的灵 活性和推 理 、分析 、综合 的能 力。例如 ,在幼儿 认识图形 和数量后 ,我 结合折纸活 动 ,让幼儿在 活动 中感 知体 验 图形 的转 换 ,学 习图 形等 分 ,锻 炼 他 们 比较 、分 合 、正 向及逆 向思维的 能力等 。在 《 图形 变变变 》中 ,我 们 引导幼儿 将正方 形 、三 角形 的手 工纸变成 其他 图形 ,启 发幼儿应 用所学 的数学方法 分合 图形 。在老 师 问题的启 发 下 ,幼儿 发现正方形 用对边 折 ,折 一次变成 两个长 方形 , 折 两次可变 成四个 正方形 或四个长方 形 ;如 果对 角折 ,折 次变成两 个三角 形 ,折两 次变成 四个三 角形 。三 角形过 中心点折变成两个三角形 。 因此 ,要注 意挖 掘 手 工 活动 中 的数 学 经验 ,让 幼儿 自己运用数学 方法解 决 问题 ,这样 不仅使 幼儿获得数 学对 称 等分 、图形 拼合 、数量分 解组合 等数学知 识 ,同时促进 数学 思维能 力的发展 。此外 ,还要 鼓励幼儿 大胆创新 ,利 用 数学知识 制作和创 造 出多种方法综 合运 用 ,一物 多变 、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摘要】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融合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通过将艺术元素和数学元素相互融合,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的提升。
本文探讨了如何将艺术元素融入数学教学中,如何将数学元素融入美术学科中,并介绍了一些融合教学实践案例,展示了融合教学在培养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方面的优势。
综合分析认为,融合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总结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展望融合教学在未来的发展趋势,可以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更深层次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具创新性和多样性的教育体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术、融合教学、艺术元素、学生综合能力、创造力、想象力、实践案例、发展趋势1. 引言1.1 介绍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融合概念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融合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数学和美术两个学科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跨学科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种融合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培养艺术修养,还可以让他们在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方面得到更全面的培养。
通过将数学和艺术相结合,可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融合还可以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协调发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将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探讨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融合教学是指将不同学科或领域的知识、技能、观念、方法等有机结合,通过交叉、联结或整合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融合中,融合教学的重要性和意义不言而喻。
融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将数学和美术相互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融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增强对数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数学与美术
让数学活动变得艺术化——数学与美术融合教学初探福建省首届“海峡杯”学前教育教学论文评比获二等奖作者:曾学英发表时间:2008-10-12 11:36:00来源:南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访问次数:826作者简介:曾学英,南靖县第二实验幼儿园,幼儿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大专。
先后在学区、中学、小学任教,二十几年如一日奋斗在教学第一线,默默地耕耘与收获,体验辛苦与快乐。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反思,勤于总结。
撰写多篇论文分别在省、市、县获奖。
让数学活动变得艺术化——数学与美术融合教学初探曾学英随着《新纲要》精神的深入贯彻和幼儿园教育改革活动的深入进行,老师们都非常重视教育教学的综合性,积极挖掘各领域教学的融合因素。
为了避免各领域教学结合生硬、内容脱节,片面追求形式上的综合,而不考虑学科目标、学科特点,致使幼儿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受益等问题,我遵循幼儿认知水平及教学学科系统性等特点,循序渐进地在美术活动中融合数学学习,发挥美术活动直观艺术表现的作用,将数学与美术活动相互融合,让数学活动变得艺术化,使得幼儿在各种有趣的美术活动中获取数学经验。
一、在泥塑活动中丰富数学经验泥塑作品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它直观、形象、生动。
泥塑材料的可塑性、变化性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极大满足幼儿动手操作和想象创造的愿望。
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幼儿在泥塑活动中随着材料的塑造变化,形体的多变成形,作品的夸张幽默等艺术表现,激发对泥塑活动过程中数量形的兴趣,丰富有关数量、形体、时间变化、空间方位等方面的数学经验。
例如,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我常常借助泥塑活动,让幼儿在玩“分、团、搓、压”等过程中,感知数量和形体,建构数学知识。
在“学习1和许多”时,我分给每位幼儿一块橡皮泥,一个碗,一把勺,一口锅等,先让幼儿观察橡皮泥、碗、勺、锅的数量,再让幼儿把橡皮泥分成许多块,搓成一个一个的汤圆,放在碗里,观察一个碗里有许多个汤圆。
再用小勺把碗里的汤圆一个一个地放入锅里,大家一起煮汤圆,然后再分给小朋友。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有效融合探析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有效融合探析概要:“数学不应该是一门孤立的学科。
数学应该融入各种学科的丰富知识。
教师应注意数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使学生善于运用数学,数学和数学。
”那么,在数学教学当中,老师应当将数学与其它学科恰当融合,互相渗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使学生的学习素养不断提高,学生将独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将继续拓展知识,整合各学科的知识。
为了促进学生的道德,智力,身体,美学和劳动力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一个新的视角,即促进课程整合,整合课程,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教师要培养和鼓励学生开展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加强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联系,强化学生的综合性思维与能力。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数学和艺术课程结合到数学课堂的审美教育中。
运用艺术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数学。
如何在教学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及如何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这些问题需要教师解决。
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优化教材,使学生更喜欢学习数学。
例如,在学生已经知道拼图游戏的前一课程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重新设计教科书的原始内容并重新设计课程:首先,在课件上显示由拼图游戏制作的动物或物品的图片。
“这个像金鱼!”“那个像飞机!”“好美呀!”……让学生感觉好像他们在上一节的艺术欣赏课上,这样数学课就散发出浓厚的艺术品味;然后,在学生们欣赏之后,他们会激励他们用他们的七巧板拼出自己喜欢的模式,学生们将渴望尝试。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另一个例子是“图形运动”的教学,它基于学生的翻译和对称,主要教授图形的旋转。
教科书包含许多主题,其中大部分是为简单几何体旋转后获得的图形而设计的。
然而,这种的设计远不够开拓学生思路,教师应另外再问一个问题:让学生使用他们的想象力,对称和旋转来设计他们喜欢的模式。
这样的话题肯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学生就可以大胆地运用他们学到的数学来绘制自己喜欢的模型。
当学生用他们的笔画在他们的生活中绘制数学时,他们不仅欣赏知识的魅力,而且开阔了视野。
浅谈小学数学与美术课程的整合
浅谈小学数学与美术课程的整合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师应当跟随着教育的发展步伐,不断提高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那么,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怎样来提高数学教学效果呢?儿童心理学告诉我们:“儿童是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美术能刺激儿童的感官,以唤醒儿童的表达欲望;数学如一个五彩缤纷的乐园,处处充满着美,美感能激发人的学习热情和创新精神。
”因此,我认为,数学与美术整合教学,可以适当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提升数学教学效率。
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师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要运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
美术,可以提供视觉上的教学,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数学。
一、数学与美术教学渗透在《数学与美术》这本书中,作者蒋声教授说过:“无论哪种美术作品,材质和色彩都可以千变万化,却总离不开一定的形状和尺寸。
形和数恰好是数学的研究对象,形和数的和谐就会带来美感——美术与数学密不可分。
”小学生在上美术课的时候兴趣盎然,积极性较高,而且还会有异于平时的创新思维表现,在快乐学习中,认知能力、动手能力、观察能力等均得到极大的发展。
而在数学课上学生的学习兴致相比之下就有极大的落差,学生的兴趣很难调动起来,被动学习占主要地位。
在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美术手段,发挥美术活动直观艺术表现的作用,学生对数学就会产生一种全新的体验,符合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可以使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使枯燥的数学内容生动化、趣味化,推动学生积极学习、乐于学习,主动建构数学知识。
二、在美术中轻松学数学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教师既要善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敢于提出问题,又要因材施教,及时给予指导。
从创新的层面来看,探索性教学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力、理解力和创造力。
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照本宣科,不能固守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而要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利用生动直观的教具,使得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一直以来,数学和美术一直被认为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数学偏向逻辑和抽象思维,而美术则更注重想象力和感知。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开始尝试将数学和美术两个学科进行有机结合,积极探索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在小学教育阶段,这种融合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并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创造力。
本文将从融合的意义、方法和效果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融合的意义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数学和美术都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但是有些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性和理性思维会感到厌恶,学习的兴趣不高。
而通过美术与数学的融合,可以让学生在美术作品中寻找数学的影子,让学生在创作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3.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很多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学习难度。
而通过美术的方式来呈现数学内容,可以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感知和理解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记忆和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二、融合的方法1. 图形与几何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美术的方式来教授图形与几何知识,比如利用美术课堂上的画画活动来教学,让学生通过画图的方式来学习图形的性质和几何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对于图形与空间的理解和感知能力。
2. 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一个涉及数学、艺术和设计的综合性项目。
在数学建模课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具体的实际问题,利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并用美术的方式将建模过程呈现出来,这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感。
3. 数学作品展在学校组织数学作品展,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的数学知识与美术创作结合起来,制作相关的数学艺术作品,并进行展示和交流。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还可以将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情感进行全方位的发展。
三、融合的效果通过数学与美术的融合教学,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表现。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作为小学教育的两大重要学科,数学和美术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造力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让这两个学科形成了明显的割裂,缺乏有效的融合。
如何将数学和美术两个学科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成为了教育界探讨的新课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的融合、教学方法的创新和教学资源的整合等方面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一、教学内容的融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与美术相关的数学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创作。
教师可以利用几何图形的特点,让学生通过绘画的方式来认识几何图形的性质;教师还可以通过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创作,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美术素养。
这样一来,学生在进行美术创作的也能够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实用性。
二、教学方法的创新传统的数学和美术教学往往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注重知识传授,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
为了有效融合两个学科,教师可以尝试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可以引入合作学习的模式,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和进行美术创作;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数学与美术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利用实地教学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美术馆、数学展览等场所,感受数学与美术的魅力。
三、教学资源的整合为了有效融合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教师还需要合理整合教学资源,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邀请数学和美术领域的专家来学校进行讲座和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可以创建数学与美术融合的微课堂,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线下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都能感受到数学与美术的魅力;还可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有关数学与美术的比赛和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小学数学和美术学科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两个学科,而当两个学科真正融合时,会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以期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中,空间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而美术学科则能够帮助学生在视觉层面上更加直观地理解空间概念,从而提高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手工制作简单的几何模型或从美术作品中观察线条、形状等元素,更好地理解几何概念和三维空间。
同时,让学生从绘画或手工制作中体验到几何形状与空间的关系,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数学学科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方面优秀。
而美术教学则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表达式和符号,充分理解数学公式等核心概念。
例如,为了解决某个难题,可以要求学生绘制算法流程图或构建物理模型,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形象化和趣味化。
三、利用美术作品帮助学生观察、感知和描述现象美术作品可以帮助学生观察、感知和描述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现象,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这种通过美术教学来促进学生语言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的发展,是非常有效的。
而通过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使用数学知识和思维,能够将数学知识更清晰地呈现出来,使得学生对这些数学知识的掌握更加深入广泛。
四、利用数学作业让学生注重精度和细节艺术作品往往注重细节,对精度的要求也非常高。
而数学教学的核心也在于严谨和准确。
因此,当两个学科融合时,便可利用数学作业来培养学生注重精度和细节的态度。
例如,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绘制图形时必须用尺子、量角器等工具确保准确度,同时还可以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后重新在美术课堂上绘制原图,以加强绘画技巧的培养和记忆的巩固。
在总结之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要点,就是在融合两个学科时,需要做到充满趣味、有启发性。
这样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知识。
小学美术《与数学的融合》教案
一、教学内容
小学美术《与数学的融合》教案,本章节内容源自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课《有趣的对称》。课程主要内容包括:
1.对称图形的认识:了解对称轴、对称点的概念,掌握基本的对称图形,如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2.对称图形的绘制:学会运用对称的方法创作美术作品,例如:蝴蝶、小鸟、建筑物等。
3.创意思维:激发学生探索对称图形的兴趣,发展创新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科融合: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美术之间的联系,增强跨学科学习意识,促进综合素质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对称图形的认识:掌握对称轴、对称点的概念,识别常见的对称图形,如矩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等。
-举例:通过展示蝴蝶、建筑物等生活中的对称实例,让学生理解对称轴的概念,并学会找出对称点。
-对称图形的绘制:学会运用对称方法创作美术作品,掌握基本步骤和技巧。
-举例:教授学生如何通过对称轴绘制出美丽的蝴蝶图案,强调对称绘制的步骤和细节处理。
-数学与美术的结合:理解数学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体验学科融合的乐趣。
-举例:通过分析著名美术作品中对称元素的应用,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美术结合的美。
2.教学难点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对于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出了很多有趣的观点,这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是否可以有更多样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讨论热情,让他们的思维更加开阔。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程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和学习热情,也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在美术和数学的融合中,发现更多的乐趣和创意。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幼儿园小班数学《小画家》教案:开启幼儿数学与美术融合之旅
幼儿园小班数学《小画家》教案:开启幼儿数学与美术融合之旅: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幼儿园教育也在不断的转变和创新。
现代幼儿园强调综合素质教育,要注重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
其中数学与美术,作为一种抽象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被广泛应用于幼儿园教育中,成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探讨如何开启幼儿数学与美术融合之旅,以及小画家教案如何帮助幼儿在数学与美术融合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小画家教案概述小画家教案是一种集数学与美术于一体的教学方法。
它以绘画为载体,让幼儿在绘画中学习数学,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手动能力和数学能力。
小画家教案既包含美术性的绘画活动,又具备严谨的数学训练,它由一系列的绘画活动组成,这些活动既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进行融合。
二、小画家教案的重要性1.培养综合能力小画家教案能够培养幼儿的综合能力,锻炼幼儿的图形认知、手眼协调能力、思维能力和表现力,全面发展幼儿智力和美感能力。
因此,小画家教案不仅有助于孩子在学习数学的同时,也能够让孩子充分挖掘自身的艺术潜力,提高孩子的整体素质。
2.培养创造性思维小画家教案不局限于传统数学教学中的抽象概念,它将数学运用到绘画中,让幼儿在观察和理解图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对图像进行再设计、再构造,从而培养孩子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
3.培养美的感知和表达能力小画家教案关注孩子的审美趣味,引导幼儿感知美的力量,锻炼孩子的美术表达和创造能力,提高幼儿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增强孩子的艺术敏感性,培养孩子的文化素质。
三、小画家教案的实施方法1.教师示范,拓展孩子的想象力小画家教案的实施需要教师进行示范,在示范时,教师应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力,让孩子根据教师的示范,图形或颜色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来表现。
2.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绘画教师可以通过制作各种趣味性的教具或者创设各种情境,来引导幼儿进行有趣的绘画活动。
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应该充分关注孩子的表现,多给予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数学教学和美术学科是小学教育中两个重要的学科,它们既有一定的联系,又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
有效地融合数学教学和美术学科,既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术素养和创造力。
本文就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进行探讨。
数学和美术都是需要观察和感知的学科。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感知来理解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则。
而在美术学科中,学生也需要通过观察和感知来感受和表达美的对象和形式。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感知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概念。
数学和美术都强调创造性思维。
数学和美术都需要学生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美术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数学问题的多种解法和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逻辑思维、创造性思维、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设计合理的美术活动来实现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交叉学科融合的幼儿美术与数学教案设计
交叉学科融合的幼儿美术与数学教案设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课程体系已经无法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交叉学科融合成为了一个逐渐流行的教育模式。
交叉学科融合不仅可以丰富课程内容,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本文将就交叉学科融合的幼儿美术与数学教案设计进行阐述。
一、教学目标1.了解形状和颜色的概念。
2.通过手工创作,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散思维。
4.鼓励幼儿进行交流、合作和分享。
二、教学内容本课将以“设计一个美丽的花朵”为主题,将幼儿美术、数学两门学科融合在一起。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1.了解形状和颜色的概念以幼儿感知、识别和绘画基本形状为主要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实践操作,幼儿可以明确形状的不同特征,学会用简单的形状组合出有趣的图案。
2.进行手工创作幼儿通过使用各种颜色的构成来创作出自己心目中最美的花朵,如何将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部件合理地搭配起来,幼儿需要进行反复试验、比较和选择等过程,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3.培养想象力,发散思维幼儿需要先进行头脑风暴,想象自己心目中的花朵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哪些形状组成,可以使用哪些颜色来进行填充和装饰。
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发散思维。
三、教学方法1.导入环节教师通过图片或手工制作样品,展示各种花卉形状和颜色,以及它们具有的特征和魅力。
让幼儿们产生学习和动手制作兴趣。
2.讲授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植物的不同部位,向幼儿们展示如何使用基础形状进行组合,创造出各种不同形状和颜色的花卉图案。
在讲解的同时,通过给予实物和手工材料进行演示,让幼儿们更好地理解。
3.实践环节通过幼儿自己动手制作的方式,实现对课程内容的深度体验。
鼓励幼儿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花卉设计,了解形状、颜色的基础知识并逐渐提升幼儿的创作能力。
4.总结环节在幼儿们完成作品后,教师将幼儿的作品展示给全班观赏,让每个孩子讲述它们所创造的花卉设计的特点和魅力。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数学元素融合教学方案
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数学元素融合教学方案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开始接触艺术的重要阶段,而美术教育在幼儿园的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美术教育与数学教育在幼儿园中往往被看作是两个独立的学科。
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数学元素融入幼儿园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案,以提高幼儿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一、数学元素与美术教育的融合1.1 数学元素在美术作品中的体现美术作品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数学元素。
例如,几何形状在绘画中的运用,可以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意识。
色彩的混合与搭配,也可以通过数学的色彩理论来进行教学。
此外,美术作品中的对称、比例等概念,也可以通过数学元素的引入来加深幼儿的理解。
1.2 数学元素与美术教育的融合意义将数学元素融入美术教育中,可以帮助幼儿建立起对数学的兴趣和认识。
同时,美术作品中的数学元素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此外,数学元素的融合也有助于幼儿综合能力的提升,使他们在美术学习中不仅仅是追求形式上的美,更能理解其中的数学原理。
二、2.1 美术教学中的几何元素幼儿园美术教学中,可以通过引入几何元素来培养幼儿的空间观念和几何意识。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使用不同的几何形状进行创作,如正方形、三角形等。
同时,可以通过观察和比较不同几何形状的特点,帮助幼儿理解几何形状的基本属性。
2.2 美术教学中的色彩元素色彩是美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元素,而色彩的混合与搭配也可以通过数学的色彩理论进行教学。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尝试混合不同颜色的颜料,观察并记录下颜色的变化规律。
同时,可以通过比较不同颜色的明暗、冷暖等特点,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理解。
2.3 美术教学中的比例与对称美术作品中的比例与对称概念,也可以通过数学元素的引入来加深幼儿的理解。
例如,在绘画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不同物体的大小关系,了解比例的概念。
同时,可以通过对称图案的设计与绘制,培养幼儿的对称意识和审美能力。
让美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
让美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引言美术和数学是两个似乎截然不同的学科,一个强调创造力和表现,另一个注重逻辑和推理。
将美术融入数学课堂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让美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并给出一些具体的教学案例。
一、美术和数学的融合1.1、美术与数学的互补关系美术和数学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它们实际上有着很多共同之处。
美术强调形式和空间的表现,而数学则强调形式和空间的分析和理解。
美术和数学在某种程度上是互补的。
美术可以通过形式和空间的表现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而数学则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形式和空间。
1.2、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美术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
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这些能力正是数学学习所需要的。
将美术融入数学课堂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乐趣,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2.1、美术作品的分析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通过分析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概念。
可以通过分析梵高的《星空》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图形和空间的概念;通过分析毕加索的《几何图形构成的绘画》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的形式和结构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数学的抽象概念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
2.2、数学问题的美术化表达2.3、数学与美术的综合项目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可以开展一些综合项目,将数学和美术结合起来。
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建筑模型,要求模型的结构符合一定的数学规律;或者让学生设计一个数学主题的画作,要求画作能够表达数学的概念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美术能力。
3.1、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要让美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首先需要培养教师的综合素质。
教师既需要具备数学的专业知识,又需要具备美术的专业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将美术融入数学课堂,并在教学中发挥其积极作用。
3.2、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要让美术走进小学数学课堂,还需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与美术的融合教学实践探究
基础教育参考·2019/14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可见,数学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和其他科目相互依存的。
因此,让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教学充分融合,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
一、活动的提出小学数学和美术,看上去是两门独立的学科,其实二者是可以相互融合的,进而达到完美的统一。
例如,在学习了数学“圆的认识”一课后,就可在美术课上让学生制作圆形窗花;学习了“扇形的认识”一课后,可在美术课上让学生制作一把精美的扇子……而学生们最感兴趣的莫过于学习”黄金比“了。
首先,黄金比这个名称就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为开展“黄金比———数学与艺术的唯美相融”这个综合性实践活动的研究奠定了基础,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了他们的数学应用意识。
二、活动过程在学习“比”时,教材里插入了“黄金比”这个小知识。
学生们就此展开研究,大家分工合作,上网搜索关于黄金比的知识。
原来它就是把一条线段分成两部分,如果较短部分与较长部分的长度之比等于较长部分与整体长度之比,那比值就约为0.618颐1。
另外,宽和长的比值为0.618的长方形为“最美长方形”,也叫“黄金矩形”。
黄金比应用的领域涉及建筑、摄影、美术、舞台设计和穿着打扮,它的和谐之美、协调之美、比例之美,让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感慨道:“凡是美的东西,都有共同的特征,这就是部分与部分和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协调一致!”这也是黄金比的价值所在。
黄金比的出现让事物变得更和谐、更美好。
那么在世界艺术珍品中,是否也隐藏着“黄金比”的秘密?于是,学生们又开始了探索。
很快,他们就发现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微笑》便匠心独具地体现了这一特点。
《蒙娜丽莎的微笑》之所以能让无数的艺术家为之倾倒,最大的原因是它凸显了极具美感的黄金比。
在蒙娜丽莎的头部、身体、两肩都不约而同地出现了若干个“黄金矩形”,这使整幅画的结构非常和谐,唯美相融。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
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有效融合引言小学阶段是孩子们学习的黄金时期,数学和美术分别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门学科。
数学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能力,而美术学科则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将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的融合方式和实施效果。
一、数学与美术的相辅相成数学和美术本身就有着密切的关联。
数学在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而美术则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的也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数学和美术是相辅相成的。
将两者进行融合,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数学与美术融合的方式1. 利用美术创作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创作来体验数学的乐趣。
通过让学生用画画的方式来探讨几何图形的特征,或者根据数学题目创作相关的美术作品,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既能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也能在美术创作中获得乐趣,从而对数学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2. 利用数学知识辅助美术创作在美术教学中,老师可以引入数学知识来辅助学生的美术创作。
通过教授透视原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绘画人物或风景,通过教授比例关系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塑造作品的形状和结构,通过教授颜色配比原理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色彩。
这样的方式既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美术技巧,也为他们在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3. 数学题目与美术设计相结合老师可以结合数学题目的特点,设计一些融入美术元素的数学练习。
在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可以设计一些与美术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解题的同时也进行相关的美术设计。
这样的方式既让数学学习更加有趣,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数学与美术的联系。
三、数学与美术融合的实施效果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与美术学科进行有效融合,可以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实施效果: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过于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与音乐、美术课整合的初步探究
数学与音乐、美术课整合的初步探究数学与音乐、美术课整合的初步探究“整合”是鹿城小学EEPO(有效教育)学科结构性团队教研课改中的一种新思路。
新一轮课改特别强调各学科都要力求与相关学科的相互融合,使课程内容跨越学科之间的鸿沟,最大限度地体现知识的整体面貌。
整合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通过整合生成出新的体系,是学科教学强大的助推器。
在数学课中,要将数学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起来,从其它学科中挖掘可以利用的资源来创设情境,或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其他学科的问题,这是鹿城小学EEPO (有效教育)学科结构性团队教研课改中的一种新理念、新尝试。
一、对“整合”的理解对数学课程与美术、音乐学科“整合”的理解,我认为是在现有的数学学科课程教育教学活动中我们所要做的“整合”,主要是如何恰如其分地选择和应用音乐、美术学科,来改进数学学科教育的体系。
以能否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学生学习能力能否得到培养和发展为目标。
二、数学课程整合需要整合哪些方面的内容1、教育理念的整合在课程整合中,教育者应当始终坚持服务于学生、服务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把追求高质量的课程服务视为己任,体现出课程教育人文关怀的精神,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课程服务体系。
2、技术手段与课程内容需要整合。
在课程整合中,我们会根据不同的需求,以不同的方式把音乐、美术学科运用于教育教学系统当中。
音乐、美术学科何时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这取决于教学行为的需要以及音乐、美术学科手段本身的特征,这其中的应用技巧与结合的艺术也往往体现出教师的选择水平。
例如在教学《观察物体》内容时,如何体现学科整合和“诱思探究”教学思想的。
开课时通过音乐让学生听一曲节奏轻快的轻音乐,通过观察怪动物——驯鹿与四种动物的不同,能用活泼、轻快地声音演唱歌曲,体会细心观察给我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激发学生的观察欲望,让学生在欢乐中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数学课中。
然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活动,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小学数学融合美术教案
小学数学融合美术教案教案标题:小学数学融合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数学与美术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 帮助学生理解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美术作品来表达数学概念。
教学准备:1. 准备各种美术工具和材料,如彩色纸、颜料、画笔等。
2. 准备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和图形题目。
3. 准备一些美术作品的范例,如著名画家的作品或学生的优秀作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融合了数学和美术的作品,引导学生思考数学与美术之间的联系。
2. 概念讲解:介绍图形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如线条、形状、对称性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折纸、剪纸等方式,制作各种图形,并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图形的特征和性质。
4. 创作表达:让学生根据所学的图形知识,创作美术作品,如抽象画、拼贴画等,表达他们对图形的理解和想象。
5. 展示交流: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讨论,分享彼此的创作灵感和体会。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身边的图形,并用美术作品来表达。
2. 引导学生通过数学题目和图形题目,进行美术创作,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对图形的特征和性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还培养了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也提高了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发现数学与美术的联系,用心感受美术作品中蕴含的数学之美。
探索数学与美术的结合
探索数学与美术的结合数学与美术,两门看似截然不同的学科,一个强调逻辑思维与计算能力,一个强调创造力与审美能力。
然而,在现代教育中,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数学与美术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交集与融合。
本文将探索数学与美术的结合,并探讨这种跨学科交融对学生的教育和发展带来的益处。
一、数学与美术:两种不同的语言数学和美术是两种不同的语言,数学是一种抽象的语言,通过数字和符号来表示和交流;而美术则是一种具象的语言,通过色彩和形状来表达想法和情感。
这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让人们往往觉得两者毫无关联。
然而,当我们仔细观察数学和美术之间的联系时,会发现它们在某些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
首先,数学和美术都需要创造力和想象力。
数学中的证明过程需要不断的思维跳跃和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而美术作品则需要艺术家通过想象力和创意来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
数学可以让我们看到抽象世界的美,而美术则能够通过形式和色彩去描绘抽象思想。
其次,数学和美术都强调模式和对称性。
数学中的模式和对称性是解决问题和探索规律的关键,而美术中的模式和对称性则可以创造出美感和视觉效果。
数学中的对称矩阵和美术中的对称构图都追求平衡和和谐的美。
最后,数学和美术都需要精确性和细致入微。
数学中的运算和推理需要精确的计算和逻辑推导,而美术作品则需要艺术家对细节的精确处理和表达。
数学的精确性可以为美术的创作提供有力的支持,而美术则能让数学的抽象概念更加形象化。
二、数学与美术的交叉点数学与美术的交叉点存在于几何、图案和比例等方面。
几何学是数学和美术之间最为密切的联系之一。
几何学中的点、线和面等基本概念在美术作品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通过几何图形的排列、组合和变换,美术作品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艺术效果。
图案是数学与美术的另一重要交叉点。
数学中的重复图形和美术中的图案设计有着紧密的联系。
数学家通过图案的对称性和周期性来研究规律和结构,而艺术家则通过图案的设计和变换来实现对观众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美术与数学融合教学初探
幼儿教育的整合观使我们认识到,幼儿最有意义的经验不是那些孤立的、某个领域的经验,而是那些相互联系、整合的经验。
引导幼儿整合地获取这些经验,并以自己的方式去思考、探索、理解、创造和应用,这是包括幼儿美术教育在内的引导幼儿认识世界的有效方法,也是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所在。
整合的美术活动,只有打破单一表达方式的思维定势,关注到幼儿的个体差异,为幼儿提供多渠道、多样化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1在常规培养中发展数学思维
美术活动要有多种的操作材料,比如油画棒、纸张、记号笔、等等,小班的幼儿在使用这些材料时往往是手忙脚乱,有时丢笔有时放错,这些常规又是一个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基础,所以,我就利用数学中一一对应、分类、排序等经验建立美术活动的常规。
例如,在幼儿的油画棒上贴上相应的色彩标记,让幼儿根据标记取放油画棒;在记号笔的笔套和笔身上做对应的图形标记,让幼儿配对。
让幼儿真正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使得幼儿动手动脑有机融合,能有效地锻炼数学思维,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推理、分析、综合的能力。
2在泥塑活动中丰富数学经验
泥塑作品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它直观、形象、生动。
泥塑材料的可塑性、变化性等特点,深受孩子们的喜爱,极大满足幼儿动手操作和想象创造的愿望。
利用这一特点,引导幼儿在泥塑活动中随着材料的塑造变化,形体的多变成形,作品的夸张幽默等艺术表现,激发对泥塑活动过程中数量形的兴趣,丰富有关数量、形体、时间变化、空间方位等方面的数学经验。
例如,在小班数学活动中,我借助泥塑活动,让幼儿在玩“分、团、搓、压”等过程中,感知数量和形体,建构数学知识。
在“学习1和许多”时,我分给每位幼儿一块橡皮泥,一个碗,一把勺,一口锅等,先让幼儿观察橡皮泥、碗、勺、锅的数量,再让幼儿把橡皮泥分成许多块,搓成一个一个的汤圆,放在碗里,观察一个碗里有许多个汤圆。
再用小勺把碗里的汤圆一个一个地放入锅里,大家一起煮汤圆,然后再分给小朋友。
幼儿在反复操作中感知许多可以分成1个、一个又一个……,1个,1个,又一个……合起来就成了许多了。
又如:“比较大小”、“长短”系列活动中,让幼儿用橡皮泥做成糖葫芦,引导幼儿找出最大的或最小的,再按从大到小或从小到大的顺序把糖葫芦串起来,在玩“变大变小”游戏中感知大小的变化,积累大小量的不同的经验。
在意愿塑造:小蛇、小兔、蜗牛、手镯、萝卜等物体中,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点数比较、语言描述等活动感知物体的数量,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让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幼儿在操作活动中,不仅掌握了团、搓、压、分等技能,而且丰富相关的数学知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激发幼儿学习数学,探索数学的兴趣。
3在绘画活动中渗透数学知识
教育学家德廖莫夫说:“并非所有的儿童都会写诗和唱歌,然而所有的儿童都会画画。
”幼儿绘画的形式多样,有棉签画、手指画、脚印画、粘贴画、简笔画、写生画等。
绘画材料和工具更是丰富多彩。
如棉签、纸、笔、毛线、树叶、牙刷、瓶盖、各种建构玩具以及幼儿的手和脚等。
灵活新颖的活动容易引起幼儿的注意,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因此,我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数学知识渗透于绘画过程中,引导幼儿主动寻找、探索,获取隐藏在绘画活动及作品背后的数学知识。
例如:学习《比较1、2两数的关系》,我结合粘贴画《小兔拔萝卜》展开教学,在活动中为幼儿提供图画纸、黄绿水彩笔、黏黏纸、兔子2只、红色圆形1个,绿色三角形2个等。
活动开始,先引导幼儿观察绘画材料,分类、说出每种材料的数量,再让幼儿取出圆形、三角形、黏黏纸,用一一对应方法进行比较,得出:1比2少1,2比1多1。
然后指导幼儿用圆形和三角形黏黏纸在图画纸左下角粘贴成1朵花。
接着我告诉幼儿:“闻到萝卜香,小兔来了了,请幼儿取出兔子,看看跳来几只兔子。
萝卜多还是兔子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然后指
导幼儿在图画纸的左上角和右上角粘贴上2只兔子。
讨论:“用什么方法使它们一样多”,在幼儿得出结论后,让幼儿用黄绿水彩笔添画一朵花。
幼儿在粘贴过程中,学习比较1、2两数的关系,探索相关的数学知识。
孩子们不仅探索自己作品中隐藏的数学知识,而且开始关注教室周围的美术作品,探索画面上的数学知识。
通过绘画活动运用数学经验,有机巧妙地将数学知识与绘画活动融合一体,让幼儿在富有趣味的绘画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促进数概念的发展。
同时,在绘画作品的欣赏过程中也应引导幼儿体验数学的艺术表现,感知绘画布局构图中数量形在空间方位上的变化,疏密有间、数量搭配变化的规律以及形体变形夸张的艺术美感,从而深入感受艺术活动中数学知识的无穷魅力。
总之,美术活动蕴含着无穷的数学知识,把传统的美术活动内容和方法的打破,把各种领域整合起来,循序渐进地在美术活动中融合数学学习,发挥美术活动直观艺术表现的作用,将数学与美术活动相互融合,让数学活动变得艺术化,使得幼儿在各种有趣的美术活动中获取数学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