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生产现场作业环境管理
绿色文明安全施工管理规定(4篇)
![绿色文明安全施工管理规定(4篇)](https://img.taocdn.com/s3/m/9cc4559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2e.png)
绿色文明安全施工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推动建筑施工行业绿色发展,切实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建筑施工工作环境的质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建筑施工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建筑施工行业的相关人员。
第三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根据本规定制定具体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进行组织宣传,确保施工人员充分了解并遵守本规定。
第四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施工过程中的绿色环保和安全。
第二章施工现场环境管理第五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和警示标识,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和秩序。
第六条施工现场应当设立临时工地办公室和休息场所,提供充足的休息、饮水和卫生设施。
第七条施工现场应当进行垃圾分类和及时清理,保持施工现场的清洁和整洁。
第八条施工现场应当合理利用水、能源和材料,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浪费。
第三章施工过程管理第九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选择绿色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排放。
第十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第十一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应当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第四章施工人员健康管理第十三条建筑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确保施工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第十四条施工人员应当佩戴个人防护用品,根据工种和作业环境的不同,合理选择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品。
第十五条施工人员应当接受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
第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健康宣教,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习惯。
第五章监管和处罚第十七条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建筑施工单位的绿色文明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八条对于不符合本规定的建筑施工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依法进行处理,并根据情节轻重对其进行处罚。
第十九条对于严重违反本规定的建筑施工单位,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有权暂停其施工资质,并列入不良行为记录。
煤矿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内容
![煤矿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434e0e1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74.png)
煤矿生产现场管理制度内容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煤矿生产现场管理,促进煤矿安全生产,保障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煤矿的生产现场管理工作。
第三条煤矿生产现场管理应当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现场管理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责任,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法规法规遵从意识。
第五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制度,明确生产任务、管理要求,并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
第六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现场管理考核制度,对生产现场管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评定,并及时整改。
第七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现场安全保障措施,保证生产设备和环境的安全。
第八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现场安全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及采取应急措施。
第九条煤矿应当加强与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协作,及时报告生产现场安全事故和隐患,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
第十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现场管理档案,记录生产现场管理的重要信息和数据,作为经验积累和借鉴。
第二章煤矿生产现场管理组织机构第十一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现场安全管理委员会,由煤矿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生产现场管理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协调。
第十二条煤矿应当设立生产现场管理部门,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具体的生产现场管理工作。
第十三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岗位设置和职责分工,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职责和权限。
第十四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现场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制度,提高现场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三章煤矿生产现场管理制度第十五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现场管理规章制度,包括生产作业规程、安全操作规定、清洁卫生规范等。
第十六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现场安全检查制度,对生产设备和环境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现场事故应急预案,对常见事故进行模拟演练,提高员工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八条煤矿应当建立健全生产现场安全监控系统,对生产设备和环境进行24小时监控,发现异常立即处理。
施工生产现场环境文明卫生管理制度(3篇)
![施工生产现场环境文明卫生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69a503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d.png)
施工生产现场环境文明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施工生产现场环境的文明卫生,减少危害因素对工人和环境的影响,提高工程质量和效益,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施工生产现场,包括建筑施工、装饰装修、市政工程等。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组织施工生产现场环境的文明卫生管理工作,确保施工现场的环境文明和卫生。
第四条施工方负责制定并执行本制度,项目部全体人员都要严格执行,并做好现场环境文明卫生管理的工作。
第二章环境文明管理第五条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有序,不得乱扔废弃物,不得随意堆放杂物。
第六条施工现场应配备垃圾箱,并按时对垃圾箱进行清理和更换。
第七条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地面清扫,清除尘土、杂草等。
第八条搅拌站、切割机等产生粉尘的设备应设置防尘设施,保持周围环境的洁净。
第九条施工现场应设置吸烟区域,禁止在非指定区域吸烟。
第十条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厕所,并定期清理和消毒。
第三章卫生管理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应配备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并保持清洁。
第十二条施工人员必须经常洗手,特别是在用餐、上厕所后必须洗手。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应定期进行消毒工作,特别是对食品加工区域、厕所等场所要加强消毒。
第十四条施工现场应设立施工生活垃圾和建筑废弃物分类收集区域,并定期清理和处理。
第十五条在施工现场禁止使用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食品。
第十六条施工现场应配备急救箱,并有专人负责急救工作。
第四章文明施工第十七条施工人员应当遵守工作岗位的规定,着装整洁,不得穿着拖鞋或者脏污的工作服。
第十八条施工人员应文明施工,不得用脏话、辱骂或者破口大骂等行为。
第十九条施工现场应配备现场安全警示标识,提醒施工人员注意安全。
第二十条施工现场应设置隔离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第二十一条施工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施工人员疏散的顺畅。
第五章监督检查第二十二条项目经理应定期检查和评估施工现场的环境文明和卫生管理情况。
第二十三条项目经理对环境文明和卫生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制度(4篇)
![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制度(4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3de1b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3c.png)
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推行绿色发展的要求,制定本制度,旨在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保护生态环境,提升公司的社会形象和企业责任感。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外的施工现场,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严格遵守。
第三条公司将严厉打击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对违法违规行为者依法追究责任。
第二章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原则第四条环境保护工作要始终贯穿于施工的各个环节,严禁一切污染环境的行为。
第五条施工现场环保管理要遵守“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源头治理、综合整治”的原则。
第六条施工现场环保管理要尽可能使用环保材料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第七条施工现场环保管理要充分利用附近的环保资源,如合理利用水资源、绿化资源等。
第三章施工现场环保管理措施第八条在施工现场周边设置环保警示牌,提醒人员注意环境保护。
第九条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挡和防尘网,防止粉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第十条在施工现场设置垃圾分类区域,并制定垃圾分类标准,加强垃圾的分类管理。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必须设置污水处理设备,对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放。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必须设置粉尘处理设备,对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控制。
第十三条施工现场必须定期进行环境保护巡查和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环境问题。
第十四条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清洁,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环境卫生。
第四章环境保护监督与执法第十五条公司将成立环境保护监督执法小组,负责对施工现场环保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第十六条环境保护监督执法小组有权对施工现场进行突击检查,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第十七条一旦发现施工现场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环境保护监督执法小组将立即采取措施制止,追究责任。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对严重违反施工现场环保管理制度的责任人,公司将暂停其相关工作,并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九条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违法行为,公司将承担相应的罚款和赔偿责任。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二章第十节讲义全考点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二章第十节讲义全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da381574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0f.png)
注册安全工程师《安全生产管理》第二章第十节讲义全考点第十节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一、作业现场环境管理概述作业现场环境:是劳动者从事生产劳动的场所内各种构成要素的总和,它包括设备、工具、物料的布局、放置,物流通道的流向,作业人员的操作空间范围,事故疏散通道、出口及泄险区域,安全标志,职业卫生状况及噪声、温度、放射性和空气质量等要素。
作业现场环境管理用科学的标准和方法对现场存在的各种环境因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检测,使其处于良好的结合状态,以达到优质、高效、低耗、均衡、安全、文明生产的目的。
二、作业现场环境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支(一)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内作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室内地面滑,室内作业场所狭窄,室内作业场所杂乱,室内地面不平,室内梯架缺陷,地面、墙和天花板上的开口缺陷,房屋地基下沉,室内安全通道缺陷,房屋安全出口缺陷,采光照明不良,作业场所空气不良,室内温度、湿度、气压不适,室内给排水不良,室内涌水,其他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总结:室内+作业场所+两口+采光照明(二)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室夕M乍业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恶劣气候与环境,作业场期口交通设施湿滑,作业场地狭窄,作业场地杂乱,作业场地不平,航道狭窄、有暗礁或险滩,脚手架阶梯和活动梯架缺陷,地面开口缺陷,建筑物和其他结构缺陷,门和围栏缺陷,作业场地基础下沉,作业场地安全通道缺陷,作业场地安全出口缺陷,作业场地光照不良,作业场地空气不良,作业场地温度、湿度、气压不适,作业场地涌水,其他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
总结:室外+作业场地(三)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地下(含水下)涉及的作业环境不良的因素包括隧道矿井顶面缺陷,隧道矿井正面或侧壁缺陷,隧道矿井地面缺陷,地下作业面空气不良,地下火,冲击地压,地下水,水下作业供氧不当,其他地下作业环境不良。
(四)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包括强迫体位,综合性作业环境不良等。
现场作业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
![现场作业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1920be6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3a.png)
现场作业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企业现场作业行为,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订立本《现场作业安全与环境管理制度》。
第二章作业前的准备工作第一节工作计划1.确定作业范围、工期和作业目标。
2.订立认真的工作计划,包含任务调配、作业次序、时间布置等,并进行书面记录。
3.依据作业的性质和风险程度,订立相应的安全措施和环境保护措施,并将其纳入工作计划。
第二节员工培训1.在作业前,对参加作业的员工进行必需的安全培训和环境保护培训。
培训内容包含作业安全规范、操作规程、应急预案等。
2.员工要依照培训要求参加培训并通过培训考核才略参加相关的作业。
第三节资源准备1.确保所需的设备、工具、料子等具备必需的安全性和环保性能。
2.检查设备的运行状态和安全设施的可用性,并进行必需的修理、保养和更换。
第三章现场作业安全管理第一节作业现场管理1.作业现场应设立明确的标识,标示出禁止入内的区域、不安全区域、紧急出口等。
2.对作业现场进行定期巡检,保持现场乾净有序,防止垃圾和杂物聚积,确保通道畅通。
3.现场作业时,必需依照规定的安全作业程序进行,禁止超负荷操作、无故拆除安全设施等行为。
第二节个人防护措施1.作业人员必需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含安全帽、防护鞋、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在特殊作业环境下,依据需要佩戴相应的特殊防护装备,如防护面具、防护服等。
3.作业人员应常常检查个人防护装备的完好性,如有磨损或损坏应及时更换。
第三节不安全源掌控1.对于可能存在的不安全源,应订立相应的掌控措施,确保作业过程中不安全源的掌控和除去。
2.严禁在易燃易爆等不安全环境下进行明火作业或吸烟,必需时要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第四节应急预案1.每个作业现场都应订立相应的应急预案,并组织进行演练。
2.应急预案必需包含事故报告和处理流程、紧急救助措施、撤离逃命指南等内容,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进行应对。
生产环境管理制度(精选10篇)
![生产环境管理制度(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55bff252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7.png)
生产环境管理制度(精选10篇)篇一:生产环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物产环境”)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高物产环境防范和处理事故的本领,最大程度地防备和减少事故及其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职工群众生命资产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物产环境实际,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依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企地衔接”的要求,建立“上下贯穿、多方联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开展应急管理常态工作。
各级领导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充分发挥应急响应的指挥作用。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物产环境本部、各子公司及所属企业(以下简称“各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本制度所指的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是指应对事故灾难类突发事件而开展的应急准备、监测、预警、应急处理与救援和应急评估等全过程管理。
自然祸害、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等可能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其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依照本方法执行。
相关规定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物产环境成立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董事长担负组长,总经理和分管生产安全的分管领导担负副组长,其他领导为小构成员,全面负责公司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
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应急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运营管理部门。
第五条物产环境对本级及各单位安全生产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负责,统一领导、协调有关部门和各单位开展突发事件应对工作。
第六条各单位重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第一责任人。
各级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是本单位应急管理领导机构。
第三章管理内容第七条各单位应当针对重点不安全源、紧要生产装置、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关键部位、关键生产环节、不安全生产与作业场合、公共聚集场合及重点活动,开展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订立突发生产安全事件防备和掌控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八条各单位应当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生产安全事件,编制生产安全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现场处理方案,并建立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培训、演练和审核备案等管理制度。
生产现场精益管理看板
![生产现场精益管理看板](https://img.taocdn.com/s3/m/d9a29c74b0717fd5370cdc37.png)
XX浩迪服饰XX现场环境管理控制看板
编制:李玉霞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1年05月06日
XX浩迪服饰XX过程检验管理控制看板
2 / 21
3 / 21
编制:李玉霞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1年05月06日
XX浩迪服饰XX产前样管理控制看板
编制:李玉霞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1年05月06日
5 / 21
编制:李玉霞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1年05月06日
XX浩迪服饰织造XX
6 / 21
审核:填表:填表日期:年月日
XX浩迪服饰织造XX
审核:填表:填表日期:年月日
7 / 21
XX浩迪服饰XX过程检验控制看板
8 / 21
9 / 21
编制:李玉霞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1年05月06日
XX浩迪服饰织造XX
过程质量检验记录表
10 / 21
品管部主管: 检验员:检验日期: 年月日
XX浩迪服饰织造XX
缝制质量巡检验记录表
11 / 21
巡检人: 巡检日期: 年月日
12 / 21
13 / 21
14 / 21
编制:李玉霞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1年05月06日
15 / 21
16 / 21
XX浩迪服饰XX
月份生产计划表
编号:HD-QR-14-04
17 / 21
XX浩迪服饰XX
18 / 21
编制:李玉霞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011年05月06日
XX浩迪服饰XX
审核:填表人:填表日期:年月日
XX浩迪服饰XX
20 / 21
21 / 21。
现场工作环境管理办法
![现场工作环境管理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ce87f807240c844768eaeeb2.png)
现场工作环境管理办法现场工作环境管理办法第一章目的通过推行现场工作环境管理6S活动,使公司办公和作业区域处于淸洁、整齐、有序的状态,持续改进工作环境,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提髙产品质量,提升公司管理水平,改善公司现状,形成自主完善、自我特色的管理机制。
第二章.范围本办法适用于贵研钳业股份有限公司各部门及全体员工。
第三章6S活动的定义和意义(表略)名称定义意义口诀第四章职责第一条总经理任命6S活动推进领导小组组长,授权“6S活动推进领导小组“推行6S活动,以及6S活动的奖惩。
第二条“6S活动推进领导小组“组长全而负责6S活动。
第三条6S活动推进工作小组一、负责6S活动推进方案的拟泄:二、负责6S活动管理文件和质量记录的整理、整顿;三、负责指导各部门推进6S活动:四、负责组织6S活动的检查和评分。
第四条党政办一、负责组织各领导办公室开展6S活动;二、负责在本部门开展6S活动。
第五条生产质量部一、负责组织各部门开展6S活动;二、负责在本部门开展6S活动。
第六条资产管理部一、负责对各部门整理出的废弃物资进行确认和处置:二、负责在本部门开展6S活动。
第七条人力资源部一、负责组织6S活动的考核;二、负责在本部门开展6S活动。
第八条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监督各部门开展安全(4S)活动。
第九条各部门一、负责在本部门开展6S活动;二、负责参加6S检查。
第五章•组织第十条由总经理任命“6S活动推进领导小组“组长,授权“6S活动推进领导小组“推行 6S活动。
第十一条“6S活动推进领导小组“组长由生产副总经理担任,成员由各部门负责人组成。
各部门负责人及安全委员会办公室、生产质量部工作人员组成。
第十三条“6S活动推进工作小组“设秘书一名,由生产质量部负责现场工作环境管理工作的人员担任。
第六章程序推行步骤:整理T整顿-淸扫-安全T淸洁-→素养。
第十四条整理一、整理总则1・、全而检查工作现场,制泄出“要“和“不要"的判断基准。
企业作业环境精益控制管理制度范文
![企业作业环境精益控制管理制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4e475e7ca1c7aa00b52acbee.png)
企业作业环境精益控制管理制度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
为保证现场环境安全、有序,特制定此制度。
第二条范围。
企业所有生产车间。
第二章现场卫生、清洁管理规范第三条保证生产现场的环境卫生清洁。
第四条督促有关人员每天打扫生产现场,督促各组员工保持环境卫生。
第五条下班后将作业工具、用具等放到指定地点,摆放整齐。
第六条每周规定时间进行一次大清扫,包括查货台、办公桌、收发区、物料架、平车、专车、实样台、风扇及窗户与各种物料的整理,由部门主管安排和监督执行。
第七条保安部每天对进车间检查人员的出勤情况、卫生情况、物料摆放情况及关电情况,根据《员工手册》相关规定,提出纠正报告。
第三章生产现场5S管理规定第八条在生产现场推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及素养”5S管理活动,保证生产现场环境整齐有序,创造愉快的生产环境。
第九条各部门负责本部所管辖区域的5S查检及执行。
品质部负责公共生活区域的5S查检及全公司5S的稽核处理。
第十条5S定义。
1 5S: 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
2 整JE:将区域场所内所有物品分为必需品与非必需品,将必需物品予以留存,将非必需物品予以清除。
3榕帆将必需物品依规沱位置摆放粋齐,丿丫加以标示。
4淸扎旨X域场所内方得1AL舁不见的他.方均淸扌”十冷-保持丁作场所十净、亮丽。
5淸沽:维持整理、整顿、清打后的成从J6索养:每位E工非成良好的訝惯,并依规则做事「培养积极进取的秸神。
第十一条5S管理的内容1上班前哀(1)所有人员按时出勤,依规定穿厂服、戴厂证,保持衣着整齐、仪表端庄。
(2)检查整个现场,及时清理通道区所摆放的物品,保持通道畅通;检查物料、工具是否摆放整齐,是否有故障,是否有灰尘;将所有物料、工具按指定位置摆放,使物料、工具摆放井然有序,使整个现场宽敞、明亮、整洁,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2上班也(1)工具、原料、半成品、成品、不良品和报废品须划分区域并标示清楚,并且严格按照指定位置放置,不得乱放,以保证作业流畅,不混料,不堆积物料。
2020 注册安全工程师备考 第二章 第十节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
![2020 注册安全工程师备考 第二章 第十节 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c9ca2edec3a87c24028c4ff.png)
第二章第十节作业现场环境安全管理一、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 13861-2009将危险有害因素分为四大类,即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A、人的因素:在生产活动中,来自人员或人为性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B、物的因素:机械、设备、设施、材料等方面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C、环境因素:生产作业环境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D、管理因素:管理和管理责任缺失所导致的危险和有害因素。
A、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①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②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等③从事禁忌作业④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⑤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⑥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错误)②操作错误(误操作、违章操作、其他操作错误)③监护失误④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脱岗等违反劳动纪律行为)如:浓硫酸溢出B、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①设备、设施、工作、附件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制动器缺陷);②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不当、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③电伤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④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⑤振动危害(机构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流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⑥电离辐射(X射线、Y射线、α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⑦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⑧运动物危害(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料堆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物危害);⑨明火;⑩高温物体(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⑾低温物体(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⑿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信号显示不准、其他信号缺陷)⒀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晰、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⒁有害光照(包括直射光、反射光、眩光、频闪效应等)⒂其他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①爆炸品②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③易燃液体④易燃固体、自然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⑤有毒品⑥放射性物品⑦腐蚀品⑧粉尘与气溶胶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②传染病媒介物;③致害动物;④致害植物;⑤其他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制度模版(3篇)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制度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336cc01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a68526e.png)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生产现场管理,保障员工生命安全和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所有生产现场,包括但不限于车间、生产线等。
第三条企业生产现场包括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严禁在生产区域违反相关规定进行非生产行为和非安全行为。
第四条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应遵循普遍适用的原则,即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员参与。
第二章生产环境管理第五条企业应确保生产现场环境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和舒适。
第六条生产现场应设有监测系统,定期检测检测空气质量、噪音、温度等环境因素,并保持这些因素在合理范围内。
第七条生产现场应定期进行卫生清洁,确保无尘、无异味、无危险物品等。
第八条生产现场应设有适宜的照明设备,确保良好的照明条件,防止工作中的事故和误操作。
第三章安全设备管理第九条生产现场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配备适当的安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消防设备、防护设备等。
第十条安全设备应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第十一条如果发现安全设备存在故障或不符合要求,应及时修复和更换,并做好记录和通知。
第十二条安全设备的使用应进行规范培训,确保员工正确使用并熟悉使用方法。
第十三条生产现场应设有应急通道和逃生通道,保证员工在危险情况下能够及时撤离。
第四章安全行为管理第十四条企业应制定并实施安全行为规范,明确生产现场的安全要求和禁止行为。
第十五条员工在生产现场应按照安全规范进行操作,严禁违反操作规程和禁止行为。
第十六条生产现场应设有安全警示标识,明示安全隐患和禁止行为,提醒员工注意安全。
第十七条生产现场应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
第十八条对于违反安全规范和禁止行为的员工,应依据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罚款、停职等。
第五章应急管理第十九条企业应制定并实施应急预案,包括但不限于火灾、事故等各类应急情况。
露天矿山现场作业管理制度
![露天矿山现场作业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843d829e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55.png)
露天矿山现场作业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露天矿山现场作业管理,保障生产安全和环境保护,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露天矿山现场作业管理,包括生产作业、工艺操作、设备使用、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等内容。
第三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露天矿山现场作业。
第四条本管理制度由公司相关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
第五条公司全体员工都必须遵守本管理制度。
第二章生产作业管理第六条生产作业必须严格按照生产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严禁擅自操作和违规操作。
第七条生产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明确作业任务、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八条作业现场须摆放必要的安全标识,标明作业区域、危险源、禁止通行等内容。
第九条按照生产计划组织作业,合理安排产量和品质,确保生产进度和质量。
第十条作业结束后,必须及时清理现场,保持作业环境的整洁和安全。
第三章设备使用管理第十一条设备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和试运行,保证设备状态良好。
第十二条设备使用过程中,严禁违规操作和擅自改动设备。
第十三条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必须立即停机并向上级报告,由专业人员进行维修。
第十四条停机维修期间,禁止未经许可私自开机或操作设备。
第十五条设备使用结束后,必须进行清洁和保养,并做好设备使用记录。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六条安全生产是公司的首要任务,必须时刻将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
第十七条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操作。
第十八条生产作业时,必须佩戴好安全防护用具,确保个人安全。
第十九条发现安全隐患或事故风险,必须立即报告并采取措施加以处理。
第二十条定期进行安全生产培训,加强员工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第五章环境保护管理第二十一条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规,严禁污染排放。
第二十二条严格控制粉尘、废水和废气排放,做到净化处理、循环利用和零排污。
第二十三条大型设备使用时,必须设置相关防尘、防污染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第二十四条定期组织环保检查和评估,并对环保设施进行维护和改进。
动力厂现场管理制度
![动力厂现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7c738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89.png)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动力厂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动力厂所有生产区域、办公区域及辅助设施。
第三条动力厂现场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生产现场整洁、有序、安全。
第二章现场环境管理第四条动力厂现场环境应保持整洁、卫生,无杂物、无积水、无油污。
第五条生产现场应合理规划布局,确保通道畅通,消防设施完好,警示标志醒目。
第六条厂区内道路、停车场应划线清晰,车辆停放有序。
第七条办公区域应保持整洁,办公桌椅、文件柜等物品摆放整齐。
第八条休息室、食堂等生活设施应定期消毒,保持清洁卫生。
第九条仓库、材料堆场等区域应规范管理,分类存放,标识明确。
第三章生产设备管理第十条生产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设备完好、运行正常。
第十一条设备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设备维修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非专业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第十三条设备发生故障,应及时上报,不得擅自拆卸、修理。
第十四条设备报废或改造,需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第四章安全生产管理第十五条动力厂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职责。
第十六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
第十七条定期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第十八条加强现场安全巡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第十九条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员工人身安全。
第二十条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报告,妥善处理。
第五章人员管理第二十一条动力厂员工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服从管理,恪守职业道德。
第二十二条员工应持证上岗,严禁无证操作。
第二十三条员工应参加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
第二十四条员工应参加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二十五条员工应遵守厂规厂纪,维护厂区秩序。
第六章检查与考核第二十六条动力厂应定期开展现场管理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二十七条建立现场管理考核制度,对表现优秀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潍柴车间现场管理制度
![潍柴车间现场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11f890c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0f.png)
潍柴车间现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潍柴车间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潍柴车间所有职工,包括生产人员、管理人员和外来访客。
第三条潍柴车间现场管理以“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环保第一”为宗旨,加强生产现场管理,确保工作安全和生产环境的整洁与美观。
第四条潍柴车间现场管理由车间主管负责执行,必须严格遵守本制度,确保生产、安全、环保等方面的管理。
第二章生产现场管理第五条为了保障生产现场安全,严禁在生产现场吸烟、乱扔烟蒂等违规行为。
第六条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安全防护装备,严禁穿拖鞋、赤脚等不符合规定的着装进入生产现场。
第七条严格执行临时用电管理制度,禁止私拉乱接电线,确保用电设施的安全可靠。
第八条严格执行消防管理制度,保持消防通道畅通,定期进行消防器材检查和演练,确保万一火灾及时处置。
第九条生产现场各种设备必须经过定期检修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条严格执行物品管理规定,禁止将私人物品随意堆放在生产现场,确保现场整洁有序。
第三章安全管理第十一条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第十二条加强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定期对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转。
第十三条严格执行机械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十四条严格执行化学品管理规定,对有毒、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必须进行专门储存和使用,确保员工的生命安全。
第十五条严格执行危险废物处理管理规定,对危险废物必须进行分类、储存和处理,确保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第十六条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必须立即上报并进行整改,确保生产现场的安全。
第四章质量管理第十七条严格执行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生产过程的检验和控制,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第十八条严格执行产品外包装质量管理制度,对产品的包装必须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进行操作,确保产品包装的完好无损。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制度(3篇)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制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7f52d35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27.png)
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生产现场管理,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安全,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企业的生产现场管理,包括生产车间、生产线等。
第三条生产现场管理制度的宗旨是:生产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效率第一、环境第一。
第四条生产现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安全、规范、高效、环保。
第五条企业应制定详细的生产现场管理规章制度,确保员工遵守,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和奖惩机制。
第二章生产现场管理责任第六条企业领导对生产现场管理负有主要责任,应定期组织评估生产现场管理情况,确保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第七条生产线主管负责监督和管理本生产线的生产现场,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
第八条生产车间主任负责监督和管理整个生产车间的生产现场,确保生产安全和生产效率。
第九条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关技能和知识,能够熟练操作工艺设备,并负责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
第十条生产现场管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生产现场管理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和技能。
第三章生产现场安全管理第十一条企业应制定生产现场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操作规程。
第十二条生产现场必须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和警示标志,保证员工能够清晰辨识,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
第十三条企业应配置充足的消防设备,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安全应急措施的有效性。
第十四条生产过程中的危险物品必须按规定进行存储、使用和运输,防止泄漏和污染,确保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五条生产现场应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消除隐患,防患于未然。
第四章生产现场质量管理第十六条企业应制定生产现场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质量责任和质量操作规程。
第十七条企业应配置适当的质检设备和工具,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和检验,及时发现和处理质量问题。
第十八条生产线主管和生产车间主任应定期组织生产质量培训,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第十九条生产现场应建立质量问题反馈机制,及时处理质量投诉和质量事故,防止质量问题扩大。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3b1395c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d9.png)
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作业现场的各类安全风险,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作业现场的工作人员,包括内部员工、外包人员以及临时工等。
第三条作业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作业现场安全责任、作业环境管理、作业人员管理、事故应急预案等。
第二章作业现场安全责任第四条作业现场安全责任由作业现场负责人负责,负责人必须具备相应的安全管理经验和知识,确保作业现场的安全生产。
第五条作业现场负责人的主要职责包括:1. 制定和完善作业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并确保全员遵守。
2. 负责组织安全培训,提高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3. 监督作业现场的安全操作,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4. 负责组织应急预案演练,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5. 负责事故调查和处理,提出改进意见,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第六条作业现场负责人在履行安全职责时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严禁违规操作和违规指令,对于安全事故负有直接责任。
第三章作业环境管理第七条作业现场必须符合国家相关安全生产标准,确保作业环境安全无隐患。
第八条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对作业环境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第九条作业现场必须配备适用的防护设施和消防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四章作业人员管理第十条作业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具备相应的安全操作技能和知识。
第十一条作业人员在作业现场必须佩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并正确使用。
第十二条作业人员不得擅自更改或停止安全设备的工作状态,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报告负责人。
第十三条作业人员应当严格遵守作业现场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得酗酒、吸烟或者使用禁止的药物。
第五章事故应急预案第十四条作业现场负责人必须制定健全的事故应急预案,包括事故报告程序、紧急疏散措施等。
第十五条作业现场负责人应当定期组织事故应急演练,提高作业人员的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六条作业现场必须配备齐全的急救设备和药品,并设置急救室,以保障发生事故时的及时救治。
钻井生产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二篇)
![钻井生产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二篇)](https://img.taocdn.com/s3/m/f5397377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a2.png)
钻井生产现场环境保护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钻井生产现场的环境保护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民群众的健康与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钻井生产现场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
第三条钻井生产现场环境保护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实施源头治理,加强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责任制,推动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加强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提高全体员工的环保意识和素养。
第二章钻井生产现场环境监测与评估第五条钻井生产现场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环境监测与评估体系。
对于环境因素的监测和评估应包括大气、水、土壤等方面。
第六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加强对污染源的监控和管理,确保污染物排放不超过国家和地方的限值标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第七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定期组织环境监测和评估,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价,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第八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向社会公开环境监测和评估结果,并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章钻井生产现场环境风险管理第九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制定环境风险评估和管理措施,对可能发生的环境风险进行预防和控制。
第十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建立应急预案,提前做好应急准备工作,确保在环境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
第十一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加强对有毒有害物质的管理,采取措施确保其储存、运输、使用环节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十二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加强对废弃物的管理和处理,确保废弃物得到妥善处置,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第四章钻井生产现场生态保护第十三条钻井生产现场应保护周边生态环境,不得破坏自然生态景观。
第十四条钻井生产现场应采取措施减少对野生动植物的干扰和损害,保护生物多样性。
第十五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合理使用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第十六条钻井生产现场应加强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防止土地退化。
第十七条钻井生产现场应进行环境修复,恢复生态环境。
第五章钻井生产现场环境保护责任第十八条钻井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组织体系,明确责任分工,确保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电力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重点要求(2017版)
![电力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重点要求(2017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d884f8b4daa58da1114ad6.png)
附件2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电力企业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重点要求(2017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电力企业生产现场作业环境安全管理,及时准确辨识危险有害因素,降低事故风险,采取合理有效预防控制措施和应急措施,实现作业环境本质安全,遏制人身事故,特制定本重点要求。
第二条本重点要求所称作业环境,是指电力企业生产现场作业过程中,对人身安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外部条件总和,主要包括温度、湿度、洁净度、高度、宽度、粉(灰)尘、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气体、风速、照明、噪声、气象、通道、安全防护设施、设备机具及环境工作措施等。
本重点要求是对国家、行业安全标准和规范和集团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对作业环境相关重点要求的汇编和摘录。
对作业环境的其他要求,以及涉及人员作业安全行为和其它方面的规5定,按照国家、行业标准规范,以及集团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等相关规章制度要求执行。
第三条本质安全一般指系统自身具备保障安全的能力,是系统在安全性能方面的固有特性。
本重点要求所称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特指生产现场作业区域内的环境、装置(设备、设施等)和其它空间要素,自身具备较高的安全稳定可靠性,不对外输出并能够有效抵御外部输入事故风险,在人员失误或装置故障时,仍能保障不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特性。
第四条本重点要求针对生产现场作业环境,提出了“一般规定”、“通用规定”、“变更管理”和“特殊规定”的要求,未覆盖所有生产现场的作业。
“一般规定”是对生产现场作业环境的基本要求,“通用规定”是对某类危险作业环境提出的常规要求,“特殊规定”是分别针对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典型作业环境提出的具体要求。
第五条作业前,应辨识并消除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各类危险因素,确定应急逃生路线,做好交底工作。
作业中,因外部危险因素变化或作业本身导致作业环境的安全条件受到破坏时,应对作业现场环境重新进行危险辨识,采取必要措施满足安全要求,方可继续工作。
6第六条各级人员应贯彻“不安全不工作”的理念,掌握本重点要求的相关部分,坚持作业环境本质安全管理和反违章工作并重,多管齐下,保证生产现场作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