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 训练6 Word版含答案
2020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 训练2 Word版含答案
训练2 公平正义民主法制1.(2017·山西太原一模,25)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
皇帝亲自提点试卷、诏问举子的“殿试”成为常制,并规定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
这些做法( )A.促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B.意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C.推动了文人政治的形成D.打破了人情关系的羁绊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意在削弱及第考生与考官的裙带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殿试”“禁止考生及第后……”,突出强化皇帝对官员选拔的权力,故B项正确;文人政治形成早于“宋代”,故C项错误;该项表述过于绝对,只能一定程度削弱人情关系,故D项错误。
2.(2017·湖南岳阳二模,32)“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权力制衡确保社会秩序长期安定B.抽签选举有助城邦公平正义风气C.人人平等现实奠基民主自由社会D.轮流坐庄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答案 B解析材料内容无关权力制衡与社会秩序安定,故A项错误;“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体现雅典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这种参政方式使每个人都能公平参政,因而有助于城邦公平正义风气的形成,从而使雅典不存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故B项正确;雅典民主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没有实现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雅典仍是阶级社会,轮流坐庄不可能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故D项错误。
3.(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二模,16)“文艺复兴相信尘世是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反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种种乌托邦计划中的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这些都并非来源于古代,而是来源于基督教。
”这一观点认为文艺复兴( )A.摒弃神学信仰,主张以人为本B.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C.立足宗教传统,建立理性王国D.传承近代文化,追求现世幸福答案 B解析摒弃神学信仰,与材料中“来源于基督教”不符,故A项错误;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与材料中“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来源于基督教”相符,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提出建立理性王国,与材料中“文艺复兴”不符,故C项错误;基督教不是近代文化,与材料中“来源于基督教”不符,故D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 训练7 Word版含答案
训练7 双赢意识妥协意识1.(2016·江西南昌二模,34)阿克顿说:“妥协是政治的灵魂,如果不是其全部的话。
”达尔也说:“民主依赖妥协。
”下列事件与“妥协”相距甚远的是( )A.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B.1787年美国宪法C.1945年国共《双十协定》D.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答案 C解析材料信息强调民主政治的建立需要妥协的政治智慧,根据所学知识判断,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体现了国王与议会的妥协,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787年美国宪法体现联邦政府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州与北方州的妥协,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945年国共重庆谈判,通过《双十协定》达成关于和平建国的一些决议,但对关键问题如中共解放区政权的合法问题、人民军队的合法问题没有达成一致,说明国共双方并没有就关键问题达成一致,因而不能体现妥协的政治智慧,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体现了君主派与共和派的妥协,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2.(2017·河南中原名校高三第三次质量考评,6)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辛亥最大的启示是妥协》中写道:“辛亥革命留给中国留给人类的最大启示,就是中国人用最古老的智慧‘不战而屈人之兵’,共赢双赢。
”下列有关各方的“赢”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清政府:获得优待条件,其统治得以延续B.袁世凯:获得各方认可,成为第一任总统C.革命党:共和政体得以确立,民主政治实现D.立宪派:投机革命时获取的权益得以维护答案 D解析清政府获得优厚待遇的前提是清帝退位放弃在中国的统治地位,故A项错误;袁世凯所获得的仅是大地主阶级、买办阶级、立宪派和帝国主义的支持,且成为的是第二任临时大总统,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之后,中国进入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时期,军阀割据称雄,中华民国的共和政体名存实亡,民主政治的实现更是无从谈起,故C项错误;立宪派在辛亥革命风起云涌之际,选择投身革命以维护其自身的利益,既暂时壮大了革命派的声势又确保了自身的政治和经济权益,故D项正确。
2018届扬州树人学校中考历史冲刺试卷【精选word版 含答案】 .doc
2018届扬州树人学校中考历史冲刺试卷【精选word版含答案】由于格式问题,部分试题会存在乱码的现象,请考生点击全屏查看!历史试卷(满分:50分;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25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上古之世……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上古时候……圣人出现后,用钻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
下列最早学会用火让自己吃到熟食的古人类是A. 圣人B. 元谋人C. 北京人D. 河姆渡人2.“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奴隶制D. 分封制3.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产生了深刻的社会影响,从社会进程的发展来看,其最主要的表现是A. 提高了军队战斗力B. 增强了国家的综合国力C. 促进了封建化进程D. 加速了民族间的融合4.秦统一六国后,建立起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和车轨,修筑万里长城。
汉通过休养生息、解决王国问题、独尊儒术和北击匈奴,出现了“大一统”。
从上述内容可以概括出秦汉时期的阶段特征为A. 中华文明的起源B.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D. 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5.汉武帝时,某郡守自以为“天高皇帝远”,横行不法,为害乡里。
结果却被某奉命巡视地方的官员密奏而获罪,这个巡视官员的官职应该是A. 丞相B. 御史大夫C. 刺史D. 太尉6.秦朝“在政府组织上,赢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
”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 分封制度B. 世袭制度C. 郡县制D. 中央集权制度7.我国老百姓的主食一般呈现“北麦南稻”的格局,但史料表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方餐桌上也出现了面食、粟米饭等北方食品,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B. 南方商品经济发达C. 北方人南迁和民族交融D. 南方统治着提倡8.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不包括A. 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B. 南方有利的自然条件和比较好的社会环境C. 人口大量南迁既增加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D. 南方城市发展9.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A. 使吐蕃与唐结盟B. 为吐蕃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C. 使吐蕃与唐和同为一家D. 加强唐对吐蕃的管辖10.16世纪至19世纪,传教士向西方广泛介绍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_训练3_有答案
训练3 团结精神合作精神1.(2017·河南濮阳一模,33)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一个团结的强国提出的道歉、解释和赔偿,往往被认为满意而接受,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提出的话,就会被认为不满意而加以拒绝。
”此观点旨在说明( )A.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B.邦联政府阻碍了国家政治独立C.美国面临严重的国外势力威胁D.美国正处于国际社会的孤立中答案 A解析据材料“一个团结的强国……如果是由一个无足轻重或弱小的州或邦联……”可知,作者主要强调建立联邦政府能适应国际形势,故A项正确。
2.(2017·湖北六校联合体高三4月联考,31)下图是一张新闻照片,显示的是1938年9月18日,济南街头人们手持五色旗游行,队伍中出现两个玩偶,一个是“祸国殃民的蒋介石”,一个是“助纣为虐的宋美龄”。
这种宣传主要是为了( )A.消减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日意志B.揭露蒋介石对中国革命的破坏C.表达中共“打倒美蒋”的态度D.表示山东军阀对中央政府不满答案 A解析1938年9月18日,济南街头人们手持五色旗游行,此时济南已经被日军占领,国民政府坚持抗战,因此游行队伍出现“祸国殃民的蒋介石”“助纣为虐的宋美龄”的宣传,其目的是消减中国人民的团结抗日意志,促使中国投降,故A项正确。
3.(2017·江苏淮安、宿迁、连云港、徐州一模,17)1961年,英国首相麦克米伦拉对法国总统戴高乐和西德总理阿登纳说:“我们现在已经不是维多利亚女王时代那个光荣孤立的大英帝国了,在我们国家,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感到我们应该创造一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历史。
让我们把欧洲团结起来吧……一起在欧共体奋斗啊!”英国期望“在欧共体奋斗”的主要原因是( )A.分享欧洲经济共同体发展成果B.建立欧盟摆脱美国控制C.顺应青年放弃传统外交的呼声D.攫取欧洲事务的领导权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一起在欧共体奋斗啊”,表明英国已经看到了一体化给共同体成员带来的好处,所以才发出这样的呼声,故A项正确;欧盟诞生于1993年,与材料“1961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很多人,特别是青年,感到我们应该创造一部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历史。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 训练4科学创新 “工匠精神”(含答案)
训练4 科学创新“工匠精神”1.(2017·广东广州二模,25)魏晋南北朝时期,曹魏刘徽在《九章算术注》提出“以盈补虚”与“出入相补”原理贯通各公式间的关联,从而将《九章算术》中的几何知识构成一个理论体系;南朝祖冲之父子推算圆周率获得巨大成功。
这表明此时期( )A.科学研究注重总结B.科学研究重心南移C.科技指导农业生产D.科学研究有非实用的趋向答案 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理论知识的逻辑性和创新性,故A项错误;仅凭借个例,不足以认定科研重心南移,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科技与农业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以盈补虚”“出入相补”“几何……理论”“圆周率”,都具有一定的非实用倾向,故D项正确。
2.(2017·山东烟台高三第一学期期中,16)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认为,“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
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
”英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B.创立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C.推行自由贸易,逐步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D.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答案 C解析国家实行奖励对外贸易的政策即重商主义,在14~18世纪欧洲各国均推行,故A项错误;荷兰通过发展商业资本主义崛起,创立了一系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故B项错误;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资本主义飞速发展,自由主义思潮在英国兴起,极力主张自由贸易、自由经营、自由竞争的自由市场经济模式,故C项正确;加强政府干预,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是美国罗斯福新政时开创的,故D项错误。
3.(2017·山西大同二模,28)“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共有100多种科技期刊问世、创刊,其中大多是自然科学期刊。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新文化运动宣传科学的推动B.中国科技事业全面发展的影响C.辛亥革命后西方科技的引入D.五四运动促进了国民思想解放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1919年”“大多是自然科学期刊”,结合所学,1915年新文化运动大力倡导“科学”,故A项正确;“1919年”中国科技事业全面发展,与史实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主要倡导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故D项错误。
2018年高考历史 冲刺卷及详解答案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卷及详解答案历史★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4.下表反映出西周社会的本质特征是A.贵族生活腐化B.血缘色彩浓厚C.音乐发展迅速D.社会等级森严【解析】注意题干设问的限定词“本质特征”,据材料信息,不同的身份,使用乐器和乐舞的规模不同,透过现象看社会的本质特征是:社会等级森严。
D项符合题意要求;A项与题意差距较大,可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可排除;C项与题意无关,可排除。
正确答案选择D项。
【答案】D25.孔子主张“知(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朱熹主张“居敬察醒”,二者的共通之处是A.强调法治B.强调德性修养C.重视教育D.人性本善【解析】从材料看,二者都强调德性修养,这是共通的地方,B项符合题意;A项与题意无关;C项指向不明,与材料信息不吻合;材料信息没有反映D项内容。
正确答案选择B。
【答案】B26.《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中写道:“始皇的焚书,武帝的尊儒,动机都一样。
”文中的“动机”主要指A.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唯我独尊,树立皇帝的权威C.消灭异端学说D.繁荣学术文化【解析】把“动机”放在材料所处的历史背景中分析,主要指统一思想,巩固中央集权制度;B项说法与题意有关,但不完全符合,可排除;C、D项与题意较远,可排除。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押题卷(六)文综历史试卷
全国高考2018届高三考前押题卷(六)文综历史试卷本试题卷共24页,47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4.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西周的疆域极为广阔 B.天子对地方控制严密C.西周的分封等级分明 D.西周的诸侯势力强大25.隋唐时期,田土所出,粮食而外,兼重桑麻,而桑尤为重要。
隋时征调,桑土以绢,麻土以布。
唐时亦有蚕乡和非蚕乡之分,其调绢、布,各随乡土所出,绢还可以作为货币在市场上使用。
这说明隋唐时期A.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 B.赋税政策影响土地经营C.农民的负担较为沉重 D.市场流通的货币较杂乱26.宋代的“说话”上承唐代而来,日益兴盛,在勾栏瓦舍中有很多的以此为生的“说话人”。
“说话”分为四家:小说(以灵怪、传奇、公案等故事为主)、说经(演说佛书)、讲史(讲述前代兴废争战之事)、合声(演出者随兴“指物题咏”)。
这反映出宋代A.说书艺术开始在民间出现 B.世俗文学成为了文化主流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 D.城市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27.酉官父姆之丧,称丁忧。
洪武八年(1375年),诏百官闻父母丧,不待报即可奔丧,并解职守制三年;匿不举哀或不离职者,过期则发配为民;守制期满再起用时还要进行考核。
历史-江苏省2018年高考三轮冲刺仿真试卷(解析版)
江苏省2018年高考三轮冲刺仿真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
这表明周代( )A. 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B. 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C. 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D. 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2. 两汉时期皇帝曾把外戚作为辅佐皇帝的重要依靠,如西汉初期的吕后家族,中期的霍光,后期的王莽、王凤。
但明中期以后,选后妃、附马却有意选寒微之家。
这一变化( )A. 反映了皇权专制的不断强化B. 使外戚由此淡出了政治舞台C. 与明朝丞相制度的废除有关D. 杜绝了外戚与朝廷官员的勾结3. 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论述理学时说:“思想成为原则,而原则又成为规则,而规则又进入民众生活,当民众在这种规则中生存已久,它就日用而不知地成了‘常识’,任何违背常识的行为都将成为错误甚至罪孽。
”材料说明宋明理学( )A. 强调“存天理,灭人欲”B. 主张先有理后有物C. 实现世俗化、生活化D. 教诲民众遵循“三纲五常”4. 《金史》记载:“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
”该科技成就( )A. 由少数民族带到中原B. 由阿拉伯人传到中国C. 金朝开始应用于军事D. 助推了世界文明的转型5. 在《唐代墓志汇编》的志文中,常见墓主蒙童(初入学塾的儿童)时“幼挺岐嶷(幼年聪慧)”、“宣慈惠和(博爱众人)”、“弱不好弄(弄:玩耍)”、“蔚然老成”的表现,同样的描述在唐代高僧传中也比比皆是。
由此可见唐代( )A. 志文往往夸大墓主的品德言行B. 佛教思想深刻影响日常生活C. 儒家的礼教规约备受社会推崇D. 儒佛两种文化已完成了融合6. 有宋人感叹:唐代书法“虽非知名之人,亦往往有可观”,而本朝“非性好之者不习,故工者益少”。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
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共七套)2018年高考历史冲刺押题试卷及答案(一)一、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因“魏诏守令劝课农事”而发议论说:“历来传为美谈、德政的所谓‘劝农’,实质上等于伤农.”有人把这称之为“王夫之定律”.据此分析“王夫之定律”()A.摆脱了小农意识的束缚B.否定政府重农抑商政策C.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D.具有近代经济思想色彩2.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主要说明当时()A.儒家伦理上升为政治法统B.生产方式影响到家庭关系C.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D.道德观念开始依附于政治3.西方的民族主义思想.突出表现为法国的民族主义和德国的民族主义.前者的指是一个民族的“自决权”,后者强调的是民族特征.梁启超是中国揭示和宣传近代民族主义的第一人,他宣传、介绍和接受的是德国的民族主义.究其原因是()A.中国经济发展更接近于德国经济B.德国的民族主义更适合中国国情C.梁启超企图效法德国君主立宪制D.法国大革命过于激进与改良不符4.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遵循革命军与袁世凯的秘密协议,特申“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至专制政府既倒,民国卓立于世界,即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
1912年2月12日,清帝退位,同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这说明()A.孙中山对民主执着追求B.袁世凯得到人民的认可C.中国社会发展出现倒退D.民主革命任务已经完成5.针对1962年以来农村地区出现包产到户的新情况,邓小平表示:“生产关系究竟以什么形式为最好,恐怕要采取这样一种态度,就是哪种形式在哪个地方能够比较容易比较快地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就采取哪种形式;群众愿意采取哪种形式,就应该采取哪种形式,不合法的使它合法起来.”这说明当时中国农村()A.地方自主权明显扩大B.摆脱“左”倾错误的束缚C.经济政策有所调整D.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6.苏格拉底主张专家治国论,他说,一条船,应由熟悉航海的人驾驶;纺羊毛时,妇女应管理男子,因为她们精于此道,而男子则不懂。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_训练1_有答案
训练1 家国情怀祖国认同1.(2017·湖北八校高三第二次联考,24)《训约十四条》记载:“约之二:吾族务要恪遵祖训,以伦理为纪纲,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顺;一家雍睦(和睦),端由于此。
……循规蹈矩,宗族称孝,乡党称弟(悌)”。
据此,中国古代族规起到的直接作用是( )A.维护家族团结和睦B.灌输儒家伦理道德C.稳定封建统治秩序D.强化家国一体观念答案 A解析材料的族规体现了儒家伦理道德,隐含着儒家教化,与题干要求“直接”不符,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族规通过稳定家族,进而起到稳定统治的作用,与题干要求“直接”不符,故C项错误;家国一体观念是通过族规间接体现的,与题干要求“直接”不符,故D项错误。
2.(2017·河北唐山二模,24)中国许多家族都有叙家谱、族谱的习惯,著名的有“孔氏家谱”,在南方一些地区至今仍对“叙谱”情有独钟。
这种对祖先的崇拜本质上体现了中国( )A.农耕文化的传承性B.宗法制度的优越性C.家国情怀的普遍性D.国民心理的劣根性答案 A解析中国农耕文化集合儒家文化及各类宗教文化为一体,形成了自己独特文化内容和特征,但主体包括语言、戏剧、民歌、风俗及各类祭祀活动等,对祖先的崇拜体现了宗法血缘关系对后世的影响,故A项正确;宗法制度春秋时期已开始瓦解,故B项错误;家国情怀与材料不符,材料强调的是家族情怀,故C项错误;对祖先的崇拜不是国民心理的劣根性,故D项错误。
3.(2017·湖南益阳高二文科第一学期期末,16)“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
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A.勤劳勇敢的精神B.艰苦奋斗的精神C.耕读情怀D.家国情怀答案 D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勤劳勇敢、艰苦奋斗和耕读情怀,故A、B、C项错误;“哀民生之多艰”“家祭无忘告乃翁”“一片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体现了对国家民族的热爱,故D项正确。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时政热点押题 训练2 Word版含答案
训练2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及实施“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
它将充分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
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是2017年中国重要的主场外交活动,对推动国际和地区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1.(2017·河北唐山二模,27)“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
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唐代张籍的这首《凉州词》可供研究唐代的( )A.社会习俗B.区域经济C.边疆治理D.丝绸之路答案 D解析诗里没有涉及到社会习俗,故A项错误;诗里没有涉及到区域经济,故B项错误;“应驮白练到安西”表达了诗人非常强烈地盼望收复边镇,恢复往日的繁荣,故C项错误;根据“白练”、“安西”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可供研究唐代的丝绸之路,故D项正确。
2.(2017·4月浙江高考选考,5)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
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发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答案 D解析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的监管材料没有涉及到,故A项错误;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的繁荣材料没有涉及到,故B项错误;泉州客商李充是民间贸易与朝贡贸易无关,故C项错误;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表明宋朝的海外贸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相关信息,故D项正确。
3.(2017·四川达州二模,33)下图白色区域是某一时期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范围,据图可知,当时( )A.阿拉伯人是东西方交流的主导者B.非洲大量土地被欧洲列强瓜分C.主要受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影响D.美洲正在逐步地纳入世界体系答案 D解析据图可知,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人已发现美洲大陆,A项是新航路开辟前的状况,故A 项错误;据图可知,此时正处于新航路开辟时期,欧洲人还没有完全认识和了解非洲,20世纪初期列强瓜分非洲,故B项错误;海上丝绸之路是明清以前的对外贸易路线,故与图片所指代的新航路开辟时期不符,故C项错误;据图可知,通过开辟新航路,欧洲人已发现美洲大陆,表明当时美洲正在逐步地纳入世界体系,故D项正确。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 训练8世界命运共同体意识(含答案)
训练8 世界命运共同体意识1.(2016·安徽芜湖、马鞍山三模,34)1949年斯大林说:“两个对立阵营的存在所造成的经济结果,就是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瓦解了,因而现在就有了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
”“这个情况决定了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总危机的进一步加深。
”对斯大林言论分析最准确的是( )A.为巩固“经济互助委员会”制造理论根据B.有助于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济自由发展C.指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总危机加深的现实D.认识到世界市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巨大影响答案 A解析斯大林从政治对峙指出经济对立的必然结果,进而指出对方危机的加深,实际上在为己方的合作与发展造势,故A项正确;当时社会主义阵营各国的经济大多受到苏联的控制和影响,不是自由发展,故B项错误;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在二战后的经济恢复时期,并不是危机加深,故C项错误;材料主题不是述说世界市场的影响力,而是站在两极对峙立场上的利益诉求,故D项错误。
2.(2016·山东烟台二模,35)法国1964年决定与中国建交是受到了戴高乐主义的影响。
从此,“两个希望自己把握命运的国家出于摆脱冷战思维的考虑,背靠背站在了一起,相互帮助、相互倚重”。
这反映出( )A.戴高乐主义主导中法建交B.世界格局步入多极化时代C.法国力图摆脱美国的控制D.布雷顿森林体系面临瓦解答案 C解析戴高乐主义主导中法建交与材料“法国1964年决定与中国建交是受到了戴高乐主义的影响”不符,故A项错误;多极化在今天依然是一种趋势,且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题干中“摆脱冷战思维”“背靠背站在了一起”等信息表明中法建交有利于实现法国摆脱美国控制的目的,故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涉及资本主义金融体系,且其瓦解是在1973年,故D项错误。
3.(2016·河北唐山三模,35)马歇尔计划援助西欧的条件是: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并且要相互协调生产与流通。
这就不仅解决了西欧的燃眉之急,而且( )A.促进了西欧经济的恢复与发展B.遏制了苏联向西欧地区的扩张C.为西欧经济一体化奠定了基础D.为美国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答案 C解析马歇尔计划促进了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这本身就是解决了西欧的燃眉之急,与题意不符,故A 项错误;马歇尔计划并没有遏制苏联向西欧地区的扩张,只是在政治上稳定了西欧内部共产党的颠覆,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稳定,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西欧必须集体制定复兴计划”为50年代欧洲走向一体化奠定了基础,故C 项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对西欧的经济援助和技术支持,更多的是政治目的,为美国商品提供广阔市场的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故D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立德树人”的历史价值观 训练2 Word版含答案
训练2 公平正义民主法制1.(2017·山西太原一模,25)宋代是科举制度发展完善的重要历史阶段。
皇帝亲自提点试卷、诏问举子的“殿试”成为常制,并规定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
这些做法( )A.促使人才选拔更加公平B.意在强化君主集权统治C.推动了文人政治的形成D.打破了人情关系的羁绊答案 B解析根据材料“禁止考生及第后对考官自称门生或称考官恩师”,意在削弱及第考生与考官的裙带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殿试”“禁止考生及第后……”,突出强化皇帝对官员选拔的权力,故B项正确;文人政治形成早于“宋代”,故C项错误;该项表述过于绝对,只能一定程度削弱人情关系,故D项错误。
2.(2017·湖南岳阳二模,32)“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因此“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在雅典是不存在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权力制衡确保社会秩序长期安定B.抽签选举有助城邦公平正义风气C.人人平等现实奠基民主自由社会D.轮流坐庄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答案 B解析材料内容无关权力制衡与社会秩序安定,故A项错误;“同等的人交互做统治者也做被统治者”体现雅典抽签选举的参政方式,这种参政方式使每个人都能公平参政,因而有助于城邦公平正义风气的形成,从而使雅典不存在“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的情形,故B项正确;雅典民主仅是奴隶主的民主,没有实现人人平等,故C项错误;雅典仍是阶级社会,轮流坐庄不可能促成贵贱等级差别消失,故D项错误。
3.(2017·江苏南通、扬州、泰州二模,16)“文艺复兴相信尘世是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活动的场所,反复出现在文艺复兴时代种种乌托邦计划中的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这些都并非来源于古代,而是来源于基督教。
”这一观点认为文艺复兴( )A.摒弃神学信仰,主张以人为本B.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C.立足宗教传统,建立理性王国D.传承近代文化,追求现世幸福答案 B解析摒弃神学信仰,与材料中“来源于基督教”不符,故A项错误;汲取宗教养分,彰显人的价值,与材料中“对正义和人道的统治的承诺”“来源于基督教”相符,故B项正确;启蒙运动提出建立理性王国,与材料中“文艺复兴”不符,故C项错误;基督教不是近代文化,与材料中“来源于基督教”不符,故D项错误。
2018高考历史三轮冲刺考卷题型抢分练:高考题型分类训练 训练9 含答案
训练9 全国卷25分大题类型1.(2017·河北唐山二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论及科举制:“(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
”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大发明也。
”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提及考试的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
”孙中山的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材料二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
……1997年,为纪念恢复高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和国家。
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内容改革评述(《中国考试》2017年第3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
(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同点。
谈谈你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15分)答案(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影响深远。
原因: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2)异:前者是为国家选拔官吏,后者是为高校选拔新生。
同:都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具有多方面社会功能;都坚持择优录取,成绩面前人人平等;都有利于弘扬知识价值,提高知识分子地位,推动文化教育普及;都促进了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
看法:利用考试选拔人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高考改革应合理扬弃传统,实事求是,改革创新。
(言之成理即可)2.(2017·湖南长沙二模,4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复习材料题训练-教学文档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敦刻尔克大撤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1940年5月,英、法联军防线在德国机械化部队快速攻势下崩溃之后,在敦刻尔克这个位于法国东北部靠近比利时边境的港口城市进行的当时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军事撤退行动。
丘吉尔在6月4日向议会报告敦刻尔克撤退时所说:“我们挫败了德国消灭远征军的企图,这次撤退将孕育着胜利!”而纳粹德国陆军上将蒂佩尔斯基在战后撰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中写到:“英国人完全有理由为他们完成的事业感到自豪!”材料二1932年8月,国民政府参谋本部首次提出把“地处沿海前沿”和“靠近前沿”的兵工厂内迁,并立即付诸实施。
1937年7月21日,南京国民政府由何应钦主持召集有关各部会议,讨论内迁总动员,组成工厂迁移监督委员会。
在内迁法律政策上,国民政府陆续颁布了《工业奖励法》、《工矿业赞助条例》等。
1937年10月,国民政府正式决定迁都重庆,这场内迁被誉之为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从1937—1940年,共内迁工厂450家,机器材料近12万吨。
其中以钢铁业、机械工业、电力及电气工业、煤矿业等行业之器材为最多。
到1940年夏,后方已形成8个新工业区。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背景和作用。
(6分)(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特点和积极作用。
(9分)答案及解析:1答案:(1)背景:二战初期,面对德军的疯狂进攻,英法奉行绥靖政策,德国闪击法国,英法联军被迫撤退。
(4分)作用:撤退为盟军保存了日后反攻的主力,为最终消灭德意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
(2分)(2)特点:政府主导、有计划;有专门机构负责;颁布法规鼓励工商业内迁;时间短促、任务艰巨;重工业所占比重大;迁移区域目标明确等。
(三点得6分)作用:为抗战胜利奠定了经济和军事基础;工业布局得到一定改善,民族工业有所发展;客观上促进了我国西部现代化进程。
(两点得3分)分析: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进程·英法联军敦刻尔克大撤退及中国的工业内【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武汉会战后,日军成功进占式汉,但此时日军已处于过度延伸状态。
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精选试题(二)及解析
2018年高考历史三轮精选试题(二)及解析2019年高考历史三轮精选文档(二)及解析一、选择题1、(2019年天津卷1)“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
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
”这段论述意在强调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答案】D【考点定位】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君主专制存在的条件【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能力。
本题以君主专制存在的原因为切入点,深入考查考生对历史研究的理解。
重点考正式投产时,土煤在国内从一个通商口岸装船到另一个通商口岸卸货,须缴纳出口税和复进口税,每吨税金达1两以上,比洋煤进口税多20余倍。
李鸿章奏准开平所产之煤出口税每吨减1钱。
这一举措A.增强了洋务派兴办矿业的信心B.加强了对开平煤矿的管理C.摆脱了列强对煤矿业的控制D.保证了煤矿业稳健发展【答案】A【考点定位】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
【名师点睛】本题命题意图是考查考生阅读和获取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本题以洋务运动中开平煤矿为切入点,深入考查了考生对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结构变动的认识。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是由于西方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自身管理方面的弊端以及单纯学习西方技术而不变革封建制度等因素,最终失败。
这就要求学生在备考过程中能够全面、辩证看待和分析问题,能够从全局把握。
高频考点二: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4、据研究,从1760年到1850年间,英国棉纺厂使用的原棉数量由200万磅到366亿磅,增长了180多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6 开放意识包容意识
1.(2017·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六,26)美国学者谢弗在其著作中说:“在唐朝统治的万花筒般的三个世纪中,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这片神奇的土地……前来唐朝的外国人中,主要有使臣、僧侣、商人这三类人。
”对此材料理解准确的是唐朝( )
A.实行开明包容的文化政策
B.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中心
C.科技文化发展领先于世界
D.鼓励中外商人的贸易交流
答案 B
解析材料未涉及文化政策,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几乎亚洲的每个国家都有人曾经进入这片神奇的土地”得出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中心,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科技文化的发展水平,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主要有使臣、僧侣、商人这三类人”得出中外商人的贸易交流只是其中一方面,故D项错误。
2.(2016·浙江嘉兴高一第二学期期末,2)由《史记》及孔子的第51代孙所撰《孔氏祖庭广记》均可推断:孔子出生于公元前551年,这已成定论。
但据新近发掘出的汉代海昏侯墓葬中的一块屏风记载推算,孔子生于公元前566年。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考古资料比文献材料更真实可靠
B.史学研究要开放包容、重视新材料
C.历史记载都须经过考古发现证实
D.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
答案 B
解析材料中“据新近发掘出的汉代海昏侯墓葬中的一块屏风记载推算”只是孤证,孤证不立,不能说更真实可靠,故A项错误;虽然文献中“已成定论”,但新的考古资料又提供了新视角,可以进一步研究,故B项正确;“都须经过考古”太绝对化,故C项错误;最新的考古发现最接近历史的真相,逻辑不通,故D项错误。
3.(2016·山东潍坊三模,32)“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
……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作者旨在说明( )
A.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B.希腊文明的包容性
C.东方文明的先进性
D.希腊文明的民族性
答案 B
解析材料强调的主旨是希腊文明,不是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说明希腊文明广泛吸收东方的文明发展而成,充分体现了希腊文明的包容性,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希腊文明,尽管它吸收了东方文明,但东方文明的发展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希腊文明对东方文明的借鉴吸收,不是突出希腊文明的民族性,故D项错误。
4.(2016·江苏淮安高三5月信息卷,10)抗战全面爆发后的中国历史学家、思想家,竭尽全力论证满洲自古以来属于中国,论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性超强的民族,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多民族搭起来的积木。
这一思想的时代意义是( )
A.批判排满兴汉主张
B.揭露日本侵华野心
C.开启民众家国情怀
D.激发国人守土抗战
答案 D
解析批判排满兴汉主张是批判孙中山狭隘的民族主义,与材料抗战时期的时代意义不符,故A 项错误;抗战全面爆发后,日本侵华野心已经完全暴露,没有必要再揭露了,故B项错误;材料“论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包容性超强的民族,是一个整体,而不是多民族搭起来的积木”强调的是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没有涉及到家国一体问题,故C项错误;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在抗战时期的时代意义是动员全民族的力量维护国家的统一,故D项正确。
5.(2017·浙江稽阳联谊学校高三10月联考选考,24)G20杭州峰会于2016年9月4日~5日成功举办,G20暨二十国集团成立于1999年,由原八国集团以及其余12个重要经济体组成。
本次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
G20的建立及发展历程主要体现哪种趋势( )
A.经济全球化
B.政治多极化
C.区域集团化
D.不结盟
答案 A
解析从G20建立及发展历程,结合本次峰会主题是“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可知反映的是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故A项正确。
6.(2017·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一,12)有学者说:“‘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的实现国家统一的最包容、最民主的模式。
”此“模式” ( )
A.最早反映了和平统一思想
B.开创了“多体”共存的先河
C.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
D.是首先针对香港问题而提出
答案 C
解析“一国两制”是在和平统一思想逐步深化和成熟的基础上形成的,故A项错误;“多体”共存早已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故B项错误;据材料“在兼顾各方利益基础上提出”可知,“一国两制”反映了“实事求是”精神,故C项正确;“一国两制”是首先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故D项错误。
7.(2017·山西五校高三第四次联考,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尚书·周官》中提到“学古入官,议事以制,政乃不迷”。
在古汉语中“议”包含了商讨、谋划、评价、抉择等含义。
“议”的活动包含了三个要素:第一,通过语言进行协商(“语”);第二,协商过程中有理性的思考(“谋”);第三,协商的目的指向事情自身可能具有的最为恰当的解决方式(“宜”)。
在典籍中,“所议之事”主要是政治事务,如“议储”“议兵”“议勋”“议罪”等等,都可以归之为“议政”,即政治协商的范畴。
在制度设计上,在上述所论及的先秦“三朝”制度中,“治朝”就是君臣之间每日的例行朝会,凡有官爵者皆可参加,讨论具体的政治事务。
秦汉以后,随着皇权专制体制的确立,“朝议”制度就逐渐成为国家决策的关键形式。
具体而言,“朝议”又有“廷议”和“集议”之别;皇帝在殿堂听政,百官按例朝见,有事皇帝口传谕旨,有争议的当朝议论,谓之“廷议”;有些事皇帝不在朝会中提出,而“下其议”于一定范围的官员,如九卿会议、议政王大臣会议等,然后再将意见上奏,谓之“集议”。
——摘编自卢兴、吴倩《中国古代政治协商传统的思想内涵与基本特征》材料二在“一届政协”的政治架构下,一方面正如亨廷顿所说的,“一个现代化政治体系的安定,取决于其政党的力量”,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大国秩序的重构,推进了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促进了政治体系的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则基于其政治系统的巨大包容性而实现了中国革命力量的大联合、大团结,并激发了全国人民建设国家的巨大热情,使得建国初期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好的时期之一。
究其原委,“一届政协”是发端于西方的共和政体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它根植于中国的历史、社会和文化的土壤之中,在现代国家政治建设中凸显中国气派、民族神韵,具有极强的容纳性与适应力。
——摘编自覃敏健《试论“一届政协”的历史方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政治协商”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建立的缘由。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和新中国关于“政治协商”的不同及二者产生的相同政治影响。
答案(1)特点:协商议政形式不断规范,发展固化为政治制度;协商议政的事务广泛;君主是协商议政主导者。
(2)缘由:近代中国社会对民主政治有强烈的诉求;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民主为治国思想;新中国成立后的国家管理需要;西方民主政治的影响;古代治国以和为贵精神的影响。
(答出三点即可)
(3)不同:协商的根本目的不同:前者实际上是君权的辅助形式,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君权的统治;
而后者目的是协调利益关系以实现个体和集团的合法权利。
协商主体的地位不同:古代“君”居于主导地位,具有决定权,而“臣”和“民”的地位是从属性的;而现代政治协商在民主制度框架内进行,协商中的个人之间、党派集团之间都具有平等的政治地位,每个协商主体都享有生命、财产、言论等多方面的自由权利。
(答出两点不同且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
影响:政治协商在制度上为政治决策过程规定了理性协商的程序,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提高执政效率,缓和社会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