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何”(教学设计)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文言文中的常见虚词及其用法;(2)能够正确运用虚词进行句子构建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举例分析,理解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2)通过练习,提高运用虚词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文言文虚词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2)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虚词的灵活运用,能够正确判断虚词在句子中的用法。
三、教学方法1. 实例分析法:通过具体例句,分析虚词的用法和作用;2. 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巩固虚词的知识;3. 互动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高课堂氛围。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虚词的用法和例句;2. 练习题:准备相关练习题,巩固虚词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知识讲解(1)讲解虚词的定义和作用;(2)举例分析常见虚词的用法。
3. 课堂练习(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2)讲解练习题,纠正错误答案。
4. 互动环节(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虚词的用法;(2)邀请学生上台分享讨论成果。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虚词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六、教学内容拓展1. 对比分析:(1)分析文言文虚词与现代汉语虚词的异同;(2)通过对比,加深对文言文虚词的理解。
2. 文化背景:(1)介绍虚词在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应用;(2)了解虚词在古代礼仪、习俗等方面的意义。
七、课堂练习与互动1. 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虚词进行句子构建;2. 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进行批改和讨论;3. 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进行点评。
八、文言文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1. 分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虚词应用实例;2. 让学生尝试在现代汉语语境中运用文言文虚词;3. 讨论虚词在实际语境中的得体运用。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
文言文实词虚词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2.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采用实例分析法,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
2. 文言文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3.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
4. 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和用法。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实词和虚词的基本含义和用法:讲解常见的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 分析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实词和虚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作用。
4. 实词和虚词的辨析和正确使用:讲解如何辨析实词和虚词,并正确使用它们。
5. 课堂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七、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题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 预习下节课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下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练习题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以提高教学水平。
2019-2020年高三语文复习文言虚词教学案
只有孝高、孝文、孝武、孝宣罢了,其余的都是奴仆,那么用奴仆来称呼人,是他本来的等第名号,竟然反被用来使人恼怒,什么缘故呢?”我说:“禽兽、畜生、强盗、奴仆、猫狗既然不足以来骂人,那么应当用什么来骂人才是恰当的呢?”怀林于是引入了数十种像蛇像虎这一类的动物,都是(用来)骂人不合适的。直到讨论到半夜,也竟然不能够。我于是感叹道:“哎!好看的是人,好相处的也是人,只是人的肚肠是很不可以看的,不可以相处的!”怀林说:“果真像这样,那么人真的是很难来形容了!世上的人说人皮包到狗骨头上了,我说是狗皮包到人骨头上了。不清楚这样的骂怎么样?”我说:“亦不足以来骂人。”于是去睡了。
当然,推断只是推断,它只是一种辅助方法。确定其意义和用法,关键还得看具体语境。
题点聚焦
重点文言虚词的强化突破
演练体悟1 “而”字用法辨析
(1)怎样辨析并列、承接、递进关系
判断下列句中加点“而”字的关系:A并列 B承接
C递进
①蟹六跪而二螯( )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
③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
点拨 ①意义辨析
“而”字连接的两部分大部分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如果两个动作行为同时出现,前一个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修饰关系;两个动作行为出现有先有后,前一个不表示后一动作行为出现的手段、方式,不说明后一个“怎么样”,这时“而”表示承接关系。
②代入辨析
将表示修饰关系的“地”“着”与表示承接关系的“接着”“然后”“就”代入原句,看是否通顺、合理。哪个通顺、合理,就属哪种关系。
虚词“何”“乃”“与”教学设计
文言虚词复习
——“何”“乃”“与”
一、教材分析
河北省2017年考试说明要求,学生能理解常见文言虚词(之、其、而、以、于、乃、虽、为、者、且、则、何、焉、与、所、因)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的用法。
了解并掌握常见虚词的用法,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已经学习了三年的文言文,大部分学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语感,因而在复习虚词时,计划一节课复习四个虚词,并且采用学生主讲,教师补充完善的教学方式。
三、学习目标
1.学生能掌握虚词在课本中的含义。
2.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课文中学到的虚词,迁移运用到课外文言文,从而能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大概内容。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这些文言虚词在课文中的含义。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将课文中学到的虚词,迁移运用到课外文言文,从而能理解课外文言文的大概内容。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谈论法、演示法、练习法、课堂讨论法
六、教学流程
1、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文言虚词的复习。
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掌握虚词“何、乃、与”的含义和用法。
2、解决预习中遇到的问题
3、给学生五分钟的时间熟悉预习内容,明确组内分工。
五分钟
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示。
4、以抽签的方式选出小组,展示预习内容
要求:(1)展示出课本中出现的例句
(2)总结出虚词的含义
(3)有提问的环节
五、当堂检测本节课学生掌握的情况
六.作业
课下总结虚词“之”“而”“者”“焉”在课本中出现的意思。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一、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掌握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3. 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
三、教学难点1. 区分不同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灵活运用文言虚词。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实例分析法: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和分类;2. 第二课时: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3. 第三课时: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4. 第四课时:练习运用文言虚词;教案内容详细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理解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
三、教学难点1. 区分不同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灵活运用文言虚词。
四、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2. 实例分析法: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3. 练习法: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文言虚词的概念和分类教学内容:文言虚词是指在文言文中不起实际意义,或不表示具体事物和动作的词语。
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可以分为语气词、助词、连词、介词等。
2. 第二课时:讲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教学内容:本课时以“之”、“乎”、“者”、“也”、“矣”等虚词为例,讲解其用法和意义。
3. 第三课时:分析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如语气词用于句末表示语气,助词用于词或词组之间表示关系等。
4. 第四课时:练习运用文言虚词教学内容:设计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句子中运用所学文言虚词,巩固所学知识。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教学设计
高考语文文言虚词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特点和使用方法,提高学生对文言虚词的辨识和运用能力,为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题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二、教学重点:1. 文言虚词的概念和特点;2. 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辨析。
三、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辨识;2. 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用法。
四、教学过程:1. 创设情境导入老师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来引入文言虚词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文言虚词的重要性。
2. 概念讲解通过PPT或者板书,向学生解释文言虚词的概念,即在句子中具有提示或者补充作用,但没有具体的实际意义的词语。
同时,要强调文言虚词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和使用频率。
3. 特点分析通过对一些典型的文言虚词进行分析,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特点,如“之”、“乎”、“所”等等。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虚词的位置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敏感度。
4. 常见用法和辨析通过一些例句和语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辨析。
例如,“之”和“其”的用法差别,“乎”和“哉”的用法差别等等。
通过反复练习和讨论,加深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5. 举例练习在学生掌握了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后,设计一些举例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析文言虚词。
可以设计填空题、改错题等不同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6. 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一些文言文的原著或者翻译文本,让学生体会文言虚词在不同文本中的用法,加深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2.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练习题作为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通过对文言虚词的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文言虚词的概念和用法,提高对文言虚词的辨析能力,为高考语文文言虚词题提供有效的应对策略。
高三文言虚词复习教学案 通用
届高三文言虚词复习学案(一)【学习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考纲要求和阐释】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
这里的文言虚词沿用传统提法。
“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常见意义和用法。
【本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自主学习指导一】、用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而”的意义和用法。
、试试看:用分钟时间,写出下列句中“而”的意义和用法)蟹六跪而.二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吾尝终日而.思矣()())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而翁归,自与汝复算()())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死而有知,其几何离()())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提学生上黑板写答案,讲评。
【自主学习指导二】、用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何”的意义和用法。
、试试看:用分钟时间,写出下列句中“何”的意义和用法)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2)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3)大王来何.操?()())徐公何.能及君也()())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提学生上黑板写答案,讲评。
【自主学习指导三】、用分钟时间,自读、小结《核梳理》“乃”的意义和用法。
、试试看:用分钟时间,写出下列句中“乃”的意义和用法。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一、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二、教学目标:1. 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
2. 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成语等。
3. 培养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能够将文言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4. 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增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认识。
三、教学内容:1. 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如主谓宾结构、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
2. 文言文中的实词、虚词、成语等的用法和意义。
3. 文言文的翻译方法,如何准确翻译实词、虚词、成语等。
4. 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的学习,了解和认识中国的传统文化。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实词、虚词、成语等的用法和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对经典文言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翻译能力。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文言文阅读理解能力。
3. 翻译能力: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练习,评估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文言文阅读理解和翻译题目,评估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实词、虚词、成语的用法和意义,文言文的翻译方法。
2. 教学难点:文言文中的一些特殊句式结构,如倒装句、被动句等,以及一些难理解的成语和词语。
七、教学安排:1. 每个章节安排2-3个课时,共计10个课时。
2. 每个课时包括课堂讲解、案例分析、讨论和练习环节。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适合高考文言文复习的教材,如《高考文言文阅读理解》等。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练习题:准备相关的文言文练习题,供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九、教学进度计划:1. 第一课时:介绍文言文的基本语法和句式结构。
2. 第二课时:讲解实词、虚词、成语的用法和意义。
高考文言文复习教案 (人教版高三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以虚词,实词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成语、语法结构、语境等),巧解难词难句。
.3.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踩点得分意识,以难词难句为突破口,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设想】1.依据福建省考纲对文言文的要求着重落实18个虚词和120个实词的意思,4种文言句式的运用,常见的通假字的运用。
2.高考的文言文阅读是源于课本而又高于课本的,作为高考的第一轮复习,由课内拓展到课外,以课内文段阅读为材料进行复习,通过“积累--迁移--巩固”的复习原则,逐一落实考点内容。
3.在学生掌握了“信、达、雅”三字翻译目标和“六字翻译法”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文言翻译中的盲点,力图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解决翻译疑难的技巧,并通过训练验证这些技巧的可操作性,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从而增强文言文翻译的信心。
4.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动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角色,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完成教学内容,提高课堂复习效率。
【教学时数】6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高考对文言文的要求及主要题型教学重点:1、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高考文言文的几种题型2、在学习中发现自己在翻译中碰到的困惑和不足一、导入:这节课我们进入高考文言文阅读古文翻译专题的复习。
文言文是对学生古汉语知识的综合能力的考查。
近几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基本保持不变,共计15分,设两至三题选择题,每题3分;设一道翻译题,每题两到三句,此题为9分。
那么针对于这些题型,怎么做好复习呢?二、考纲阐释: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能力层次均为B级。
分别要求做到“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虚词1学案
文言文专题之虚词复习导学案(第 1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而、何、乎、乃、其、且”的意义及用法。
2。
准确辨析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考纲解读】2015年江苏高考《考试说明》对本考点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而且明确列出18个常见的文言虚词。
虚词的数量虽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
把握“常见”,指以《大纲》中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为重点。
理解“在文中”,指主要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理解并辨析文言虚词的不同意义及用法的能力。
2014年江苏高考以客观选择题形式考查了“其”的用法。
【考点链接】候课阅读《最高考》P56右边“谈谈文言虚词的推断方法”一、自主学习1.解释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⑴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蜀道难》)()⑵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⑶买五人之头而函之(《五人墓碑记》)()⑷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⑸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⑹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⑺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⑻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2.解释句中“何”字的意义和用法⑴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⑵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⑶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⑷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⑸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⑹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⑺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⑻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⑼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3.解释句中“乎”字的意义和用法⑴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⑵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⑶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⑷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⑸众言同,于是乎书。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
一、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二、教学目标:1.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2. 能够正确运用常见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3. 提高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
2. 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例句分析和练习。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文言文知识,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举例说明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3. 分析:分析例句,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4.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情况,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进行教学反思和调整。
六、教学资源:1. 教学PPT:展示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例句分析和练习。
2. 文言文教材:提供相关的文言文教材和参考资料,方便学生复习和巩固。
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回答问题。
2. 给予学生足够的练习机会,通过例句分析和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 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复习和巩固文言虚词的知识。
八、教学难点:1. 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的理解。
2. 学生在运用文言虚词进行句子构造和表达时的准确性。
九、教学准备:1. 准备好教学PPT和教材。
2. 设计好练习题和答案。
十、教学时间:1课时六、高考语文专题复习教案:常见文言虚词七、教学目标:1. 深化对常见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准确使用文言虚词的能力。
3. 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文言文的能力。
八、教学内容:1. 复习已学过的常见文言虚词。
2. 通过练习和讨论,深化对文言虚词用法的理解。
3. 分析文言文中的虚词用法,提高准确运用能力。
九、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通过提问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
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教案标题:高考文言虚词复习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 培养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敏感度和运用能力,提高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水平;3. 帮助学生准备高考文言文考试,提高分数。
教学重点:1. 学习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掌握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3. 运用文言虚词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
教学难点:1. 理解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2. 运用文言虚词进行文言文的翻译和写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教学PPT、文言文阅读材料、练习题;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回顾学生对文言虚词的认识,引发学生对文言虚词的兴趣。
Step 2:讲解文言虚词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文言虚词的定义和分类,并结合例句进行讲解。
教师重点解释文言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3:分组讨论(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总结文言虚词的常见用法和特点。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Step 4:文言虚词的运用(15分钟)教师提供一篇文言文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并标出文言虚词。
随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文言虚词在文章中的作用和意义。
Step 5:练习与巩固(15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文言虚词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教师可以设计填空题、翻译题等不同类型的题目,以检验学生对文言虚词的掌握程度。
Step 6:拓展延伸(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文言虚词的拓展延伸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和变化。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拓宽学生的思维和知识面。
Step 7: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文言虚词写一篇短文或翻译一篇文言文段落。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讲解、讨论、练习、拓展等环节,全面提高学生对文言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高三语文教案)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何”
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何〞【何】。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
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
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
如,①“王欲行之,那么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扬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缘由〞。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那么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四〕何:通“呵〞,喝问。
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何如】【奈何】【假设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那么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依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教案(全新经典版)
高考常见文言虚词教案一、课题名称:高考常见文言虚词解析与运用二、课程领域:语文三、课程年级:高中三年级四、课程目标:1.理解高考常见的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掌握文言虚词在古文阅读和写作中的运用技巧。
3.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增强应对高考文言文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1.教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高考常见文言虚词的解析与运用,并简要说明其重要性。
2.学生回顾并分享他们对文言虚词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第二部分:文言虚词解析(15分钟)1.教师列举高考常见的文言虚词,并逐一解析每个虚词的意义、用法和常见搭配。
2.教师通过例句和语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虚词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第三部分:文言虚词运用练习(30分钟)1.教师提供一些文言文的原文段落,让学生尝试运用文言虚词进行解读和分析。
2.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分享他们对文言虚词的解读和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文言虚词的运用技巧和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文言虚词写作练习(30分钟)1.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文言虚词写作练习,要求使用文言虚词进行文言文段落的撰写。
2.学生交换作品,并互相评价和修改,提高写作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3.教师选取一些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和点评。
第五部分: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梳理文言虚词的核心要点。
2.教师展示一些高考真题中出现的文言虚词题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题目。
3.提供拓展阅读材料或相关网址,供学生深入了解和学习文言虚词。
六、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分析解读:通过例句和语境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虚词的具体含义和用法。
3.合作学习: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写作练习,促进合作和团队精神。
4.写作实践:通过文言虚词的运用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准确性。
七、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写作练习中的参与度和合作精神。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
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教案标题:高考文言虚词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2. 掌握文言文中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搭配;3. 能够正确运用虚词,提高文言文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虚词的概念和分类;2. 常见虚词的用法和搭配;3. 虚词在文言文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1. 虚词的用法辨析;2. 虚词的搭配和运用。
教学准备:1. 教材:高考文言文教材;2. 教具:多媒体投影仪、黑板、教案、课件。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段文言文短文,引导学生回顾文言文的特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Step 2:讲解虚词的概念和分类(10分钟)通过多媒体投影仪或黑板,讲解虚词的定义和分类,并列举一些常见的虚词,如“之”、“其”、“乎”、“焉”等。
Step 3:分组讨论虚词的用法和搭配(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研究一个虚词的用法和搭配。
学生可以通过查阅资料、讨论和整理,形成小组报告。
Step 4:小组报告和合并总结(10分钟)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报告,介绍所负责的虚词的用法和搭配,并将报告内容整合到黑板上,形成全班共同的总结。
Step 5:练习与运用(15分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如填空、改错、翻译等,让学生运用所学的虚词知识,提高对文言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6:拓展延伸(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文言文句子,让学生感受虚词在句子中的作用,培养对文言文的审美和欣赏能力。
Step 7:课堂总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在日常学习中多读文言文,提高对虚词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Step 8: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如翻译文言文句子、整理虚词的用法和搭配等,以巩固学生对虚词的掌握程度。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讲解、讨论、练习和拓展延伸等,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文言文中常见的虚词及其在句子中的作用。
通过小组合作和整合总结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总结能力。
高考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设计
高三语文文言虚词复习学案设计:程国栋第一课时文言文阅读——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考纲要求:《考试说明》关于文言虚词的要求是“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层级B级。
常见文言虚词有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教学重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教学难点:掌握虚词选择题的答题技巧教学过程:这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
高考考查文言虚词的题型绝大部分是将每个虚词都放在两个句中加以比较来考查其异同,并且一句是出自原文,一句是出自中学课本。
课外知识是课内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掌握了课内知识点,特别是掌握了考纲规定的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我们就可以在解答考查文言虚词这一小题时自如地运用代入法。
答题时先确认判断该虚词在两句中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那一句里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将其代入另外一句,再看看替代后文意是否通顺、恰当,如通畅,则相同;反之,则不同。
根据具体的语境和不同的语法搭配来进行判断,要充分利用语境来辨别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在阅读材料中,要根据上下文的特定语言环境加以理解。
如“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这里的“乃”是副词还是连词?我们考查一下前文的意思:前文蔺相如说和氏璧是天下共同称颂的宝玉,赵王送璧时设九宾礼于庭,表示对大国的尊重,那么璧送来了,秦王也应对赵国表示尊重,“设九宾于廷”。
这样看来,蔺相如提出的是一个必要条件,两句间是“只有……才……”的关系,因此,“乃”应解释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其用法是固定的。
如用“见”“于”“为”“为所”表被动,用“之”“是”表示宾语前置,如:何厌之有。
从语法结构角度切入也是理解文言虚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以勇气闻于诸侯”和“故内惑于郑袖”,结合文意可知,前句的主语是廉颇,是施动者;后句的主语应是楚怀王,是受动者。
高三复习课:文言虚词何于
(一)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不学,则□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庵,削荆□笔,刻树汁□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缕麻蒿□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A遇少府少监窦德素于路于中外事岂有不应知者
B北门近何营缮
不知何罪而责
C玄龄等为陛下股肱耳目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缕麻蒿以自照
臣不知陛下何以责玄龄等
学生自学,思考提问。
学生总结“何”“于”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找同学到黑板前总结书写。
学生听讲,思考,充分认知。
学生学以致用,巩固训练。
学生判断
学生个别发言
学生齐判断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完成《核按钮》p127第八题
【教学反思】
(1)课堂上给学生10分钟的时间自学文言虚词“何”“于”的意义与用法,并让学生随时提问,这个环节提醒学生要有自学意识与质疑品格,非常有必要。(2)在学生对本课两个重点文言虚词的意义与用法有基本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实行适时点拨,修正,强化,有的放矢,效果良好。(3)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比较活跃。(4)教师提问后与学生有眼神的交流,表达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期待,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欲望,课堂效果很好。(5)文言虚词是文言文学习的难点,还要多多强化训练。
2.“黄鸟于(1)飞,差池其羽”,何其美也。然于(2)吾等,则久别矣。自十年前偶见之,于(3)今已十载,未睹其姿。今造林还草,生态渐复,黄鸟复见,其鸣之美则倍于(4)昔,吾乡之美誉于(5)四方。于是(6)吾有叹焉。然畅饮抒怀,陶然于(7)是,不亦乐乎?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
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语文文言文虚词复习教案学习要点:掌握“而” “何”“乎”虚词的用法学习过程一、考点阐释《考试大纲》明确有18个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在文中的用法”,就是在文言文阅读材料的'上下文中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作用。
复习文言虚词,一般不要求同学死记硬背虚词的义项。
第一课时:复习“而”典型例题(一)用作连词。
1.用法: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2.用法: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劝学》)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皜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3.用法: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陈情表》)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
(《鸿门宴》)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4.用法: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用法: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冯婉贞》)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6.用法:①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7.用法: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8.用法: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语文教案 )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案设计 / 精品文档 / 文字可改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何”(教学设Chinese is known as the "Mother of Encyclopedias", which is the best interpretation of it, so
learning Chinese is very important.
高三高考语文复习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
案: “何”(教学设计)
文言文虚词逐一精析学案: “何”
【何】。
本义阐析:“何”在金文中的个独体字,像人扛着戈,是“荷”的本字。
后来,“何”字成了“曷”的假借字,便另造“荷”字来表示原义。
另:“何”“曷”“盍”三字音同,词义相通。
如,①“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齐桓晋文之事》;②“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亦曷故哉?”《五人墓碑记》③“大王来何操?”《鸿宴门》(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③齐人未尝赂
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
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③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琵琶行》)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③阁中帝子今何在?《滕王阁序》④丞相祠堂何处寻?《蜀相》(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例释: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③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例释: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②作计何不量《孔雀东南飞》。
③入门两眼何悲凉《贫士叹》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
(《孔雀东南飞》)
(四)何:通“呵”,喝问。
例释: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谁何:呵问他是谁何。
意思是检查盘问。
)(《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例释: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何必】译为“不必”,表示反问语气。
《孟子•梁惠王上》:“王何必曰得,亦有仁义而已矣。
”
【何许】译为“何处,什么地方”。
《大铁椎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
【何其】译为“多么,怎么这样”,用疑问口气表示程度。
欧阳修《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可在这填写你的名称
YOU CAN FILL IN THE NAME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