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料】-必读: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复习提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梭伦改革

※梭伦改革的背景(必然性):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

1.部落贵族在政治上的专权激起平民的反抗,贵族与平民矛盾激化。

2.工商业奴隶主的崛起,要求分享权利,实行改革。

3.公元前594年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领导改革。

※根本目的:缓和矛盾,维护奴隶主统治。

直接目的:缓和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时间:公元前594年开始

※措施:

经济领域:

1.颁布“解负令”(下令取消一切债务,禁止以土地和人身做抵押)

——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

2.鼓励发展农工商业,提倡节俭,反对奢侈——大大推动了雅典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为民主政治奠定了经济基础;有利于平民阶级的稳定,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政治领域:

3.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

务也越多)——打击了贵族依据世袭特权垄断官职的局面,特别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

4.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①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大大提高了广大公民参政议政的积极

性,削弱了贵族长老会议的权力。

②新设立“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打破了世袭贵族垄断政治的

局面,使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有权参与到政治管理中来。

③新设立公民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性质:奴隶主阶级性质的改革

※评价:

1.积极性:①改革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雅典城邦的发展。②扩大了民主的

范围,把雅典引上了民主政治道路,为后来西方民主政治提供了借鉴。

2.局限性:①贵族仍然比平民享有更多的政治权利,氏族制度残余仍得以续存。②财

产对公民参政议政的限制。③享有公民权的人数少。

※指导思想:中庸之道——坚持对贵族和平民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

※特点:

1.革命性——梭伦改革触及了土地占有关系,打破了贵族的专权,是对旧生产关系的

调整。(没有根本性的变革,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2.折中性——梭伦的“中庸”原则一方面改善平民的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政治特权。

※附:克里斯提尼改革内容

①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打破了血缘关系,大大削弱了氏族

贵族的势力。

②设立五百人会议:比例代表制选举法、抽签选举、任期制。

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④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是一种以民主方式反对民主敌人的方法。

二商鞅变法

※背景:

时代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1.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2.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上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3.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4.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1.经济上:

①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提高了他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奠定了物质基础。但也奠定了中国此后一千多年对商业发展抑制的总体趋势,成为以后商品经济发展的阻力。

③统一度量衡。

2.军事上: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

——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打击了奴隶主旧贵族,提高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地位,扩大了统治基础。

3.政治上:

①废除分封制,推行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实行什伍连坐制度——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和统治。

③制定秦律——有利于加强统治。

4.文化上:

①焚烧诗书——加强了思想控制,但极端压制了人民的思想,对于我国文化典籍也是

一种摧残。实质是文化专制。

②改革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进一步发

展了小农生产,有利于国家赋税征收、加强了秦国的集权统治。依照中原地区的风俗、风尚进行改革,不仅促进了秦国的发展,也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历史作用:是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改革。

政治上——打击了旧贵族,强化了中央集权;地方上推行县制等措施,长期得到沿用,对后世影响深远。

经济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从根本上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度,发展了封建地主经济,增强了国力。

军事上——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体评价:

①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为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但其极端专制的高压政策,也对后世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指导思想:法家思想。宗旨(目的):富国强兵。

※性质:一场最彻底的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性质的变法运动。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拓跋珪建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2、社会危机严重

鲜卑文明与汉文明冲突,社会矛盾尖锐,改革迫在眉睫;宗主督护制,豪强地主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广大农民赋役负担沉重,农民起义不断;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民族关系,民族矛盾激化。

3、民族大融合趋势;

4、冯太后与孝文帝注重汉化,积极推动

※内容: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新制;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汉化。

1、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负担减轻

作用:孝文帝对贪赃枉法严惩不贷相对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俸禄制的实行,则减轻了官吏对百姓的掠夺,对巩固北魏政权的稳定具有积极意义。

2、颁行均田制

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作用:均田制的实行,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得到了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推动了北方地

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