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合集下载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全册一、分数乘法新课题知一个分数乘以整数课型探编号 Zzzxx6101 究学习内教科书第2页-3页学具准容及相应习题备 1、我会在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学习目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标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学习过程学案自学自学教材第2.3页小组合作小组讨论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提示:从两算式表示的意义和两算式的特点进行比较。

(让学生展开讨论)。

班级展示教师点评教师明确:两个算式表示的意义相同,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出两算式的意义?(引导学生说出都是表示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达标检测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1.2.3题。

教后反思在复习整数乘法的基础上学习分数乘法,难度不是很大,但是表示的意义学生难以理解,借助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直观表示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简单、易懂。

课题一、分数乘法新课型知编号 Zzzxx6102 分数乘法(二)探1 / 40究学习内教材第3页及相关学具准容教学内容” 备学习目我会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就是“求一个数的标几分之几是多少”。

学习过程学案自学自学教材第3页小组合作先小组讨论,再汇报交流。

计算法则: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分母。

班级展示达标检测 1.完成教材练习一的4、5题。

教后反思在教学中,我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处理,选择了充满生活原味、趣味性强、形式多样的练习,从谈话激趣引入,口算突显计算方法,涂一涂明算理,到各种变式计算,综合应用,让学生在算一算、说一说、想一想中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明白分数乘法的算理,知道分数乘法从生活中来,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学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积极情感,无疑使学生变得爱练想练。

新课题一、分数乘法课型知Zzzxx6103 分数乘法(三)探编号究课本第5页的例4,学习内完成“做一做”和容练习四的第3、6、7、学具准备 9题。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欣赏与设计-北师大版(2012)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欣赏与设计-北师大版(2012)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欣赏与设计-北师大版(2012)一、前言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欣赏与设计,是指北师大版(2012)的教材内容。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四种基本图形、掌握表达基本图形特征的方法,培养学生精心设计、制作图形的兴趣。

这篇文档以Markdown格式输出,不含网址和图片。

二、教材回顾1.四种基本图形四种基本图形包括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和圆形。

它们在生活中十分常见,学生需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本质,这样才能更好地应用它们。

2.表达基本图形特征的方法表达基本图形的特征有多种方法,其中主要的方法包括:用边长、用周长、用面积表达。

这些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知图形的特征。

3.精心设计、制作图形的兴趣培养精心设计、制作图形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这样的实践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美感,还能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

三、任务设计1.任务概述本单元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掌握四种基本图形的特征和表达方法,并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精心设计、制作图形的兴趣。

2.任务要求任务要求包括:•了解四种基本图形,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本质;•掌握用边长、用周长、用面积表达图形的特征的方法;•制作精美的图形,并使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描述它们的特征;•协同合作,相互交流,互帮互助。

3.任务流程任务流程包括:•学习四种基本图形的特征和表达方法;•分组讨论、协作设计制作图形;•利用各种表达方法描述它们的特征;•汇报成果、相互点评。

四、学习感悟1.个人学习感悟通过本次学习,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四种基本图形,也掌握了用不同表达方法描述它们的特征的技巧。

在协同合作中,我还学习了很多同学的优秀经验,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2.教学意义本单元的教学意义在于,通过实践,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的美感,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协同合作精神。

这些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品质和技能。

五、总结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第一单元欣赏与设计,是北师大版(2012)的教材内容。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

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六年级上册数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

2. 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3. 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二、导学内容: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整数:a) 整数的概念和表示方法;b) 整数的加减法运算;c) 整数的乘法运算;d) 整数的除法运算。

2. 分数:a) 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b)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c) 分数的乘法运算;d) 分数的除法运算。

3. 三角形与四边形:a) 三角形的分类与特性;b) 四边形的分类与特性;c) 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

4. 数据统计与概率:a)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b) 图表的制作与分析;c) 概率的概念和计算。

5. 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a) 数学中的逻辑关系;b) 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方法;c) 推理、证明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导学方法:1.预习导学:在课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具体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

2.课堂探究:通过教师引导,进行课堂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和合作学习。

3.练习巩固:课后进行习题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题能力。

四、学习建议:1.课前预习是学好数学的关键,要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学习目标和要点。

2.课堂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和提问,与同学讨论和交流。

3.课后及时复习,做好课后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五、学习成果:通过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学习,同学们将能够熟练掌握整数和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理解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分类与特性,能够计算周长和面积。

同时,同学们还将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的能力,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总结: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的导学案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数学的指导方案和学习建议。

同学们在课前预习、课堂探究和课后练习的过程中,将能够全面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和解题能力。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

小学六年级数学导学案(全套)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小学六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成为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这个阶段,学生逐渐进入青春期,好奇心和求知欲减弱,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有所降低。

此外,传统的教学方式过于强调公式和定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培养,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热情。

(1)课堂氛围沉闷。

许多教师在课堂上过于严肃,缺乏与学生互动,使得课堂氛围紧张,学生难以产生学习兴趣。

(2)教学手段单一。

部分教师依然采用“粉笔+黑板”的教学方式,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支持,使得教学内容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学生的成绩,强调结果记忆,而忽视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1)题海战术。

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让学生大量做题,导致学生陷入题海战术,无法真正理解数学知识背后的原理。

(2)缺乏启发式教学。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答案的正确性,而忽视了引导学生思考、探索的过程,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在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

(1)概念讲解不够清晰。

教师在讲解概念时,可能没有结合实际例子,使得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

(2)缺乏概念辨析。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和辨析,导致学生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理解不深。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入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把握数学学科的本质,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数据分析、空间想象等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具体措施包括:- 在教学设计中,明确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将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核心素养相对应。

- 通过案例分析、问题解决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和方法,提升核心素养。

比的意义(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比的意义(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标题:比的意义(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比的定义:比是表示两个数相除的一种关系。

2. 比的表示方法:用冒号“:”表示,如a:b。

3. 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0除外),比值不变。

4. 比的计算:求比值、化简比、求比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的概念、表示方法和性质。

2. 教学难点:比的化简和求比例。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比的概念。

2. 新课导入:讲解比的定义、表示方法和性质。

3. 例题讲解: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掌握比的计算方法。

4. 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结:总结比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和正确率。

3.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避免机械地记忆。

2.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体会比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

3.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

总之,比的意义是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和抽象概括能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因为这是整个教学设计的核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及其应用。

以下是对“教学过程”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详细补充1. 导入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可以问学生:“如果你有10个苹果,你的朋友有5个苹果,你们两个的苹果数量是怎样的关系?”这样的问题能够引导学生思考“比较”的概念,从而自然地引入“比”的学习。

(导学案)六年级数学全册

(导学案)六年级数学全册

第一课时《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学习内容:教科书第77-78页的内容。

学习目标:1、 理解百分数的概念,正确读、写百分数,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 培养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学习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学习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导学过程(一)知识链接1、回答:(1)六(1)班 女生人数占51,表示( )是( )的( )。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10081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10081。

(二) 导学1:阅读质疑 自主体验1、 生活中哪些地方见过百分数?选择P77任意一幅图,说说图中百分数的具体含义。

2、自学课本78页,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

3、百分数与我们学过的哪种数比较相似?百分数与分数有哪些区别与联系?4、百分数怎么写 ?5、百分数怎么读 ?(三)导学2:合作质疑 互动体验操作说明:1.学习对子交流自主体验成果,时限3分钟;2.小组成员逐一解释各小题,其他同学补充完善,时限3分钟;3、各组分工板演各小题,时限3分钟;4.各小组汇报,并答疑。

(四)导学3:变式质疑深入体验1、完成知识树;2、小结学习过程,体验学习目标。

(五)导学4:应用质疑矫正体验1、独立完成P78“做一做”1、2、3题。

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

2、巩固训练:完成P79练习十八第1—4题。

3、拓展提高:练习册P7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练习题。

4我会说:百分数通常不写()形式,而是在原来分之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

(六)学习反思:今天的学习,我学会了_________,我在_________方面表现很好,在_________方面表现不够好,今后要注意的是_________。

总体表现(☆☆☆☆☆)(七)课堂检测一、细心填写:1、表示()叫做百分数,也叫做()。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复习 解决问题(二)分摊运费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复习 解决问题(二)分摊运费 |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总复习解决问题(二)分摊运费|西师大版一、知识点回顾1. 分摊运费的概念在共同享用物品或共同承担费用时,为了公平合理地分配费用,需要计算每个人应该支付的费用,这就是分摊运费的概念。

2. 分摊运费的方法分摊运费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常用的有“均分法”和“按比例分摊法”。

•均分法:将费用平均分摊给每个人,即每个人支付的费用相等。

•按比例分摊法:按照各自享用或承担的数量、质量、时间长短等比例计算应支付的费用。

二、实际问题解决1. 问题描述小明和小红一起乘坐出租车去参加英语培训班,出租车费用是120元。

小明坐了2/3的路程,小红坐了1/3的路程,应如何分摊车费?2. 问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小明和小红共同乘坐出租车,共支付了120元的车费。

小明和小红乘坐的路程是不同的,所以需要按比例分摊车费。

3. 解决方法由于小明和小红乘坐的路程不同,所以按照均分法计算并不能公平合理地分摊车费。

因此,考虑采用按比例分摊法。

首先,需要求出小明和小红乘坐出租车的费用比例,然后再按照比例计算每个人应支付的费用。

设小明应支付的车费为x元,则小红应支付的车费为120-x元。

由题意可知,小明坐了2/3的路程,小红坐了1/3的路程。

因此,小明应支付的费用应该是总费用的2/3,小红应支付的费用应该是总费用的1/3。

根据上述分析可列出等式:x / (120-x) = 2/3 /1/3解这个等式得到:x = 80小明应支付的车费为80元,小红应支付的车费为40元。

4. 答案验证小明和小红支付的车费加起来应该等于总车费120元。

验证结果如下:80元 + 40元 = 120元所以,分摊车费的方法是:小明应支付80元,小红应支付40元。

三、易错点总结在解决分摊运费的问题时,一定要注意以下要点:•分摊运费的方法有很多种,选择适合问题的方法;•采用比例分摊方法需要求出各自占总量的比例;•计算时要注意化简、约分和转化;•答案要进行验证,确认是否正确。

小学数学导学案(六年第二单元)

小学数学导学案(六年第二单元)

导学案设计编写内容: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教科书第五单元——分数乘法编写单位:编写人员:编写时间:编写课时:六年级数学《分数乘整数》导学案(1)一、学习内容:分数乘法(例1、例2) 二、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进行计算。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展示质疑,培养观察推理的能力。

3、激情投入,阳光战示,全力以赴,挑战自我。

三、重点:分数乘整数的简便算法。

四、难点:分数乘整数的算理。

五、导学过程: (一)、导练:1、自学课本P8---P9页2、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 表示( )个( )相加。

(2)、1.2+1.2+1.2+1.2+1.2=( )×( )表示( )个( )相加。

(3)、313131++=( )× ( )表示( )个( )相加。

(4)、 × 4改写成加法算式是( ) 3、看图填空。

(1)、( )+ ( )+ ( )= ( ) ( )× ( )= ( )(2)、( ) + ( ) + ( )+ ( )= ( ) ( )× ( )= ( )(二)、导学:1、例1、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112。

人跑3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 学生自己学习例题,总结方法 (1)、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 )意义相同,都是求( )的简便计算。

(2)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 )和整数相乘的积作( ),( )不变。

2、例2:学生自己尝试做,并总结方法:能( )的可以先( ),再计算。

3、尝试练习: 172 × 5 6 × 133= 4、反馈通过学习,我的疑惑是: 5、完成做一做习题:(展示并集体校正)(三)、课堂检测: 1、填空(1)、 × 4表示( )或表示( )(2)、4个 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可列( )。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2《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2《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4-2《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苏教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假设”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
2.掌握使用“假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
3.通过练习加深对“假设”策略的理解。

二、学习内容和过程
1. 学习内容
本章内容为“解决问题的策略–假设”。

2. 学习过程
1.导入新知识(5分钟):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习的问题解决策略,为本节课
的学习做好铺垫。

2.了解假设策略(15分钟):教师与学生们通过讨论,深入理解“假设”策
略的定义以及其在数学问题解决中的作用。

3.练习假设策略(3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和练习,学生们熟练掌握“假设”策略的运用方法。

4.章节小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性讲解,并作出思
考题,以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学习方法与师生互动
1. 学习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学习方法,包括探究学习、小组讨论和个人练习等。

2. 师生互动
教师将根据学生们的不同学习情况,灵活运用问题引导、解释讲解和实际操作等手段,与学生们进行互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四、学习收获与评价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操作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更加深入和全面地掌握“假设”策略的运用方法。

通过练习题的测评,教师将检测学生们对假设策略掌握的情况,并通过评估学生们的回答质量,对本节课的学习取得的效果进行评价。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1描述位置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2.1描述位置

第2单元位置与方向(二)2.1 描述位置【教学内容】描述位置。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会在具体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确定物体位置方法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难点: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正确区分列和行的顺序。

【导学过程】【知识回顾】【自主预习】(1)自学教材第19页例1。

(2)东偏南30°是什么意识?你是怎样理解的?(3)如果只有这一个条件,你你能确定台风中心的具体位置吗?【新知探究】1.(1)从这幅图上,你又可以看到一些什么?启发学生认识到: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0°方向;灯塔2在轮船北偏西55°方向等等。

(2)追问:这样来描述物体的方向有什么好处?为了更加精确地表示物体的位置,仅有方向还不够。

大家开动脑筋想一想,还需要什么?(物体之间的距离)(3)追问:灯塔1到轮船的实际距离你能算出来吗?说说你打算怎样计算?独立计算小组交流集体交流计算结果。

让学生完整地说出“灯塔1在轮船北偏东30°方向的6千米处。

思考:为了解决这个矛盾,你觉得应该采用一个什么样的办法?2、书写格式:引导学生归纳:知道了方向和距离,就能更加准确地确定物体的位置。

【知识梳理】本节课你学习了哪些知识?【随堂练习】1、完成“做一做”,说说你亲身体验到的确定位置的例子。

1.完成“练习五第1、2、3、4题”第1题可以让学生口答。

第2题让学生先独立测量计算,再组织交流。

最后引导学生完整地说出“灯塔2在轮船北偏西55°方向的8千米处。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位置与方向(例2)》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位置与方向(例2)》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二单元第2课《位置与方向(例2)》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方向词的基本含义;2.掌握使用方向词描述物体的位置;3.训练空间想象能力,提高方向认知能力。

二、基础知识回顾在上一课中,我们学习了方向词的基本概念,并通过简单的实例应用进行了练习。

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入学习关于位置和方向的知识。

三、导入新知识1.回想一下上节课的内容,你还记得哪些方向词?请写出五个。

2.老师用小球和方向词进行示范。

–请描述小球相对于你的位置,使用方向词。

–如果小球在你的正面、左侧、右侧,该怎么描述?四、新知识学习1. 左转和右转•左转:向左拐;•右转:向右拐。

2. 例题分析例1小明站在教室的入口处,如果他向右转,朝着讲台走,用方向词描述小明的移动过程。

例2现有一只小猫,它先向前走了3步,然后左转,继续走2步,最后再向右走3步。

请你用文字描述小猫的移动轨迹。

3. 练习题1.某人站在甲地,向东走了5米,然后向左走了3米,最后向南走了2米。

请问他现在的位置在哪里?2.如果一个小汽车先向前开了100米,然后右转行驶了50米,最后再左转行驶了80米,它最后的位置在哪里?五、知识拓展综合运用方向词和转弯概念,可以进行更复杂的位置与方向描述。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不断训练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自己的方向感。

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进一步掌握了方向词的运用和位置与方向的描述方法。

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希望同学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准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方向。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导学内容,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做好课堂准备。

下节课我们将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更深入地理解位置与方向的关系。

祝大家学习进步!。

1.2整数乘分数(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2整数乘分数(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1.2整数乘分数(导学案)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我今天要教授的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整数乘分数》这一节内容。

我会带领同学们回顾一下之前学过的知识,比如分数的乘法和除法,以及整数和分数的关系。

然后,我会引入今天的主题,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我的教学目标是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我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这个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

难点在于同学们对于整数乘以分数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重点则是同学们能够理解并记住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的计算中。

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我会准备一些教具和学具,比如黑板、粉笔、计算器等。

同时,我也会准备一些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情景引入,比如小明有3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这样可以让同学们直观地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概念。

然后,我会通过一些例题的讲解,让同学们理解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

我会给同学们一些随堂练习,让他们自己动手进行计算,巩固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

在板书设计上,我会把整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则写在黑板上,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

对于作业的设计,我会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同学们回家后进行练习。

比如,计算2乘以3/4的结果,以及3乘以5/6的结果。

在课后,我会进行反思和拓展延伸。

我会思考今天教学的效果,看看同学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在练习中的表现。

同时,我也会给他们一些拓展延伸的问题,比如,如果小明有5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分给他的5个朋友,每个人可以分到几个苹果?这样可以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和运用知识。

我今天要分享的教学内容是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的1.2整数乘分数。

我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理解整数乘分数的概念,掌握整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重点讲解整数乘分数的运算方法,并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题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答案试卷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答案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各数中,正数是()A. -5B. 0C. 3D. -2答案:C解析:正数是大于零的数,所以选C。

2. 下列各数中,小数点后第三位是千分位的是()A. 0.123B. 1.234C. 12.345D. 123.456答案:A解析:小数点后第三位是千分位,所以选A。

3. 下列各数中,是两位数的是()A. 100B. 99C. 10D. 9答案:B解析:两位数是指由两个数字组成的数,所以选B。

4. 下列各数中,能被4整除的是()A. 8B. 9C. 10D. 12答案:D解析:能被4整除的数,其个位数必须是偶数,且十位数加个位数能被4整除,所以选D。

5. 下列各数中,是质数的是()A. 4B. 6C. 7D. 9答案:C解析: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所以选C。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6. 5的倍数的特征是:个位上是0或5的数。

7. 两位数的最大数是99,最小数是10。

8. 0.25的计数单位是0.01。

9. 1千米等于1000米。

10. 3.14是圆周率的一个近似值。

三、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1. 计算下列各题:(1)24 × 3 + 5 =(2)16 ÷ 4 × 2 =(3)0.6 + 0.3 - 0.2 =答案:(1)24 × 3 + 5 = 72 + 5 = 77(2)16 ÷ 4 × 2 = 4 × 2 = 8(3)0.6 + 0.3 - 0.2 = 0.9 - 0.2 = 0.7 12. 计算下列各题:(1)0.8 × 0.5 =(2)1.2 ÷ 0.6 =(3)0.9 + 0.05 =答案:(1)0.8 × 0.5 = 0.4(2)1.2 ÷ 0.6 = 2(3)0.9 + 0.05 = 0.9513. 计算下列各题:(1)8 × 7 - 6 =(2)9.5 ÷ 3 + 4 =(3)2.3 + 1.7 - 0.5 =答案:(1)8 × 7 - 6 = 56 - 6 = 50(2)9.5 ÷ 3 + 4 = 3.1667 + 4 = 7.1667(约等于7.17)(3)2.3 + 1.7 - 0.5 = 4 - 0.5 = 3.5四、应用题(每题15分,共30分)14. 小明买了3支铅笔,每支铅笔的价格是1.5元。

3.2.6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3.2.6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3.2.6 分数除法之和倍、差倍问题(导学案)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一、学习目标1. 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2. 学会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和倍、差倍问题。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学习重点1. 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和倍、差倍问题。

三、学习难点1. 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 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和倍、差倍问题。

四、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分数乘法,引导学生理解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为学习分数除法做铺垫。

2. 探究活动(1)分数除以整数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2)整数除以分数让学生尝试计算一些整数除以分数的题目,引导学生发现整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

(3)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和倍、差倍问题。

3. 巩固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分数除法的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结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教材P65页练习题1、2、3。

2. 思考:分数除法还有哪些应用?你能举例说明吗?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对于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尤其是和倍、差倍问题,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并熟练运用。

七、拓展阅读1. 《分数除法的运算规律及应用》2. 《分数除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3. 《分数除法与整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八、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分数除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方法。

2. 学生能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和倍、差倍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导学案课题:分数乘整数我的学习目标1、我能借助线段图或饼图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2、我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算理,能运用计算方法正确的进行计算。

学习流程知识链接1、想一想,填一填。

(1)5+5+5+5=()× ( ) 表示()个()相加。

(2)1.2+1.2+1.2+1.2+1.2=()×()表示()个()相加。

(3)13 + 13 + 13 +13 =()×()表示()个()相加。

我发现:(1)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改写成()算式。

(2)整数乘法的意义是:()2、试一试。

○161+62+63= ○2103+103+103=想一想:比较这两道题目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第二小题还有什么更简便的方法吗?自主学习学习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自学课本第2页例1。

(1)求3人一共吃多少个,就是求()个()是多少?用()法。

(2)加法列式:()转化成乘法算式三个加数相同()×()表示求()个( )是多少或求( )的()倍是多少。

(3)列式计算:我发现: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都是求( )。

我还发现: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乘整数的积作分子,()不变。

合作探究针对自主学习中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总结规律方法。

计算:交流:(1)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怎样算能使计算简便?(2)谁和谁可以先约分再计算?学习流程归纳反思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和()相乘的积作(),分母()。

在计算时,能约分的先约分,再计算比较简便。

达标测评1、我会算。

92×2= 5×103=121×3=65×2= 127×9=87×4=87×3=145×2=2、列式计算。

(1)6个187相加的和是多少?(2)73的5倍是多少?3、下面的算式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4、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后再计算。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2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青岛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2 可能性及可能性的大小 ︳青岛版

一、学习目标1.了解什么是可能性。

2.掌握可能性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3.理解可能性的大小。

二、知识点梳理1. 可能性的概念可能性指某个事件发生的程度或可能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例如,可能下雨,可能输了比赛。

2. 可能性的表示方法可能性可以用数字表示。

可能性大的事件表示为数字1,可能性小的事件表示为数字0。

例如,可能性下雨有0.8,可能性不下雨为0.2。

3. 可能性的大小判断方法可能性有大小之分,判断可能性大小要以数值为基础。

美国人口普查的统计数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人口普查的数据可以提供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据、文化数据等。

因此,在决策时,可能性大小也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数值不是唯一的判断方法。

还有一些其他方法可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以下是其中几个:1. 等可能性原则如果某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其他事件相等,那么它们的可能性相等。

例如,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相等。

2. 统计分析方法通过统计数据来判断可能性的大小。

例如,一个产品在当地的市场占有率较高,则说明该产品在该地区的市场可能性较大。

3. 经验法则态度和预期会影响我们对可能性大小的判断。

例如,如果我们想要去某个地方旅行,我们可能认为那个地方旅行的可能性很高。

三、练习题1.投掷一枚均匀的硬币,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的可能性相等。

请问,正面向上或反面向上的可能性为多少?2.在一张扑克牌中,红桃和黑桃的可能性相等。

请问,一张扑克牌是红桃或黑桃的可能性为多少?3.某个品牌在市场占有率为30%。

请问,该品牌在市场中不占有的可能性为多少?四、思考题1.请问,投掷两个均匀的硬币,正反面向上的可能性分别为多少?2.请问,抽取一张扑克牌,它不是红桃的可能性为多少?3.请思考一个你自己的例子,说明可能性的大小的判断方法。

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可能性的概念,学会了可能性的表示方法和大小判断方法。

我们还通过练习题和思考题加深了对可能性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相信通过积极的练习和思考,会更好地掌握可能性的概念及运用,未来的数学学习会更加轻松自如。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设计游览路线 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 设计游览路线 冀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导学案设计游览路线冀教版一、前言学习数学,往往需要很多的练习,但是在学习之余,也可以运用数学的知识来进行一些有趣的活动。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数学知识,来设计一条有趣的游览路线。

二、设计目标我们的设计目标是通过游览路线,来帮助学生巩固和应用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包括:•计算距离、速度和时间•分析图表数据•计算价格和优惠比例三、游览路线1. 天天旅行社我们首先需要到达旅行社,购买游览的门票和地图。

门票的价格是45元/人,儿童票是半价。

地图是每张10元。

如果有10人以上的团队,可以享受8折优惠。

2. 儒商古镇儒商古镇是一座著名的古镇,有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

我们需要步行经过一个长方形的广场,每边的长度分别是80米和60米,然后到达儒商古镇的正门。

这条路程大约需要20分钟,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

3. 宣威楼在古镇里,我们可以参观宣威楼,了解古镇的历史和文化。

门票是每人20元,儿童票是半价。

在宣威楼顶上,可以俯瞰整个古镇的景色。

4. 红楼从宣威楼出来,我们可以前往红楼,参观这座古建筑的历史和文化。

门票是每人15元,儿童票是半价。

5. 农丁市集在游览结束之前,我们可以来到农丁市集购买一些当地特色的商品,比如水果、茶叶和手工艺品等。

如果我们购买了超过100元的商品,可以享受9折优惠。

四、数学应用在这次的游览路线中,我们可以运用数学知识来完成一些计算和分析。

1. 计算门票费用假设我们的团队有20人,其中有8个儿童。

门票的价格是45元/人,儿童票是半价。

那么我们需要计算一下门票的费用是多少。

•成人门票费用:20人 - 8个儿童 = 12人•成人门票费用:12人× 45元/人 = 540元•儿童门票费用:8个儿童× 45元/2 = 180元•总费用:540元 + 180元 = 720元2. 计算步行时间如果以5公里/小时的速度行走,步行80米需要多长时间?•时间 = 距离÷ 速度•时间 = 80米÷ 5公里/小时 = 0.96分钟3. 分析折扣优惠如果我们的团队购买地图和商品的总价值是200元,那么我们可以享受多少的折扣优惠呢?•地图费用:20元•商品费用:200元•总费用:20元 + 200元 = 220元•超过100元的金额:200元•折扣比例:90%•折扣金额:200元× 10% = 20元•实际费用:220元 - 20元 = 200元五、结论通过这次游览路线的设计,我们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学实践能力。

导学案六年级试卷答案数学

导学案六年级试卷答案数学

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25B. 37C. 49D. 81答案:B解析:质数是指只能被1和它本身整除的数,37只能被1和37整除,所以是质数。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A. 30厘米B. 40厘米C. 45厘米D. 60厘米答案:C解析: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2 × (长 + 宽)。

将长和宽代入公式,得到周长= 2 × (12 + 5) = 2 × 17 = 34厘米。

3. 下列哪个分数和小数相等?A. 1/4B. 3/8C. 1/2D. 2/5答案:C解析:分数和小数相等时,分母必须是10的倍数。

1/2 = 0.5,所以1/2和小数0.5相等。

4. 下列哪个数是奇数?A. 18B. 19C. 20D. 21答案:B解析:奇数是指不能被2整除的整数,19不能被2整除,所以是奇数。

5. 一个圆的半径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A. 9π厘米B. 15π厘米C. 18π厘米D. 21π厘米答案:C解析:圆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2 × π × 半径。

将半径代入公式,得到周长 = 2 × π × 3 = 6π厘米。

由于π约等于3.14,所以周长约为6 × 3.14 = 18.84厘米,近似值为18π厘米。

二、填空题6.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4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答案:32平方厘米解析: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面积 = 长× 宽。

将长和宽代入公式,得到面积= 8 × 4 = 32平方厘米。

7.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答案:20厘米解析: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4 × 边长。

将边长代入公式,得到周长= 4 × 5 = 20厘米。

8. 下列哪个数是2的倍数?答案:16解析:2的倍数是指可以被2整除的数,16可以被2整除,所以是2的倍数。

6.4数的运算(二)(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6.4数的运算(二)(导学案)-六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6.4数的运算(二)(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 理解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够正确按照运算顺序计算。

2. 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3. 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习重点1.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算方法。

三、学习难点1.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算方法。

四、学习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经学过的数的运算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学习:(1)学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通过例题,让学生了解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明确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2)学习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算方法。

通过例题,让学生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算方法,如:运用运算定律,将分数、小数化为整数进行计算,简化计算过程。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小结:对本节课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强化学生对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和简算方法的掌握。

五、作业布置1. 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请同学们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六、板书设计1.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2.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算方法。

七、课后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要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和简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算方法”。

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简算方法详细补充和说明:在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可以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效率。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同步培优:6.8数与计数单位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同步培优:6.8数与计数单位 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导学案-同步培优:6.8数与计数单位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了解计数单位,掌握计算时需注意的数与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中学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数字是人们用来表示数量和事物的名称的符号,分成阿拉伯数字和汉字数字。

阿拉伯数字是0、1、2、3、4、5、6、7、8、9,它们可以组成各种数字。

学生们需要掌握如何使用数字来表示数量,例如:•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人数、车辆数量等。

•用汉字数字来表示日期、年龄等。

2. 计数单位计数单位是用来表示数量大小的,例如“个”、“只”、“本”等。

这些单位可以用于不同的事物,例如:“个”可以用来表示苹果、书籍、人等等。

学生们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计数单位,例如:•条:用于表示长条形的物品,如裤子、鱼等。

•只:用于表示动物类的物品,如鸟、猫等。

•米:用于表示长度的物品,如布料、纸张等。

3. 数与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在进行计算时,需要将数值与计数单位进行转换。

例如:5千克可以转化为5000克。

学生们需要学会如何在不同的计数单位之间进行转换,例如:•将米转换为千米。

•将千克转换为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数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了解计数单位。

2.教学难点:数与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四、教学方法和步骤教学方法本节课程采用讲授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字的概念和计数单位。

教学步骤1.介绍数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介绍常用的计数单位,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实际操作。

3.讲解数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进行例题分析。

4.给学生练习时间,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做相关解答。

5.总结本节内容,回答学生的疑问。

五、教学后记本节课程主要讲授了数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计数单位的应用,以及数与单位之间的转换关系。

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逐步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并增强了数学素养。

同时,学生们在课后需要继续进行相关的练习和巩固,以便更好地应对中学的学习。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尝试解答58页第3小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五、达标检测:
1.完成课本59页“巩固与应用”第1小题。
2.解决实际问题。
用板车到果园去运苹果,每辆车装25箱,每箱苹果重18千克。4辆这样的板车一共运苹果多少千克?(用两种方法解答。)
六、拓展延伸:
感受在数系的扩充过程中,人们总是希望在新的数系中运算律能尽量地成立。
(1)阅读课本58页的“数学万花筒”。
线段图:列式:
(2)科技组有25人,合唱组有40人,科技组比合唱组少百分之几?
列式:
二、检测与反馈。完成72页3、4题,73页-76页内容。(提醒学生注意每道题的知识点、关键点、易错点,可以点名质疑。)
三、交流展示
四、达标检测
五、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
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月日
3.分别展示自己小组的意见,其他小组点评或补充。
四、讨论交流:
1.出示:128-56-44,159-(59+38),讨论能否用字母式子:a-b-c=a-(b+c)来表示?
2.出示:810÷2÷45 630÷42,思考怎样做比较简便?
(除法的性质)a÷b÷c=a÷(b×c)
小结:运用加法和乘法运算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其实减法和除法也有自己相关的性质,利用这些性质也可以进行简便计算。)
2.最后小组内达成共识,安排人员准备展示。
3.分别展示自己小组的意见,其他小组点评或补充。
三、达标检测:
1.独立完成课本62页第3题。(填在课本上。)
小组交流策略。点名质疑。
2.独立完成课本62页第4题。
四、拓展延伸:
看课本62页第5题回答:谁估计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大?谁估计的结果比精确结果小?为什么?
活动二:根据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1.小华身高是135厘米,小龙的身高比小华高,小龙的身高是多少米?
分析:
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
与小组同学交流你解决上述问题的好方法,你想提醒同学注意什么?参考70页5题。
(2)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花了9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
线段图:列式:
(3)小明有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16页,第二天看了20%,还剩下54页,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运算的意义
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月日
学习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我能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
2.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学习
重点
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
难点
牢固掌握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口算训练
一、知识梳理:
学习
目标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四、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运算律
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月日
学习
目标
1.我能整理并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五大定律和两大性质。
2.我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我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习
重点
运用定律、性质进行简便计算。
学习
难点
口算训练
2.举例说明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答:
3.举例说明加减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例如:2+3=5 加数=和
和-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和-另一个加数=一个加数
减法:乘法:
除法:
二、交流展示:
1.请在小组内按题目顺序交流每个人的想法,交流时可举例。可以先对学,再群学。
2.最后小组内达成共识,安排人员准备展示。
2.你想提醒同学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活动二:在计算中体会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1.完成课本53页第2题,在组内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你想提醒同学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二、交流展示。
每组根据任务安排同学进行展示,重点交流计算错误的题目,其他同学听、评,教师适时补充、讲解。
三、达标检测
1.独立完成课本54第1题。(写在书上)
答:
(2)估一估六年级有多少人?(写出你的估算方法,比一比谁的方法多)
(3)把你估算的结果与准确结果进行比较,说一说不同的估算方法估计出的结果与准确结果之间的区别。
活动三: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独立完成课本51页”巩固与应用”第1、2题。
1.
2.
二、交流展示:
1.请在小组内按题目顺序交流每个人的想法,可以先对学,再群学。
活动一: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
请打开数学课本49页,看“回顾与交流”第1题的主题是什么?这个班的同学以什么形式庆祝“六一”呢?
1.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至少提出4个不同的问题)
(1)问题:()列式计算:
(2)问题:()列式计算:
(3)问题:()列式计算:
(4)问题:()列式计算:
你分别使用了什么运算?()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计算与应用
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月日
学习
目标
1.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及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
2.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学习
重点
会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学习
难点
口算训练
一、知识梳理:
活动一:在计算中体会四种运算的算法。
1.完成53页“回顾与交流”第1题。
一、揭示课题:
1.小心谨慎找朋友。(请用直线连一连,并说说你的理由。)
72-- 28 56---44 246---54 125---8 25---4 35—2
(想一想,这些好朋友我们在什么时候,常常碰见?)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对运算律和简便计算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知识梳理:
1.回顾和总结学过的整数运算律。(用字母表示出来。)
加法交换律:
加法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2.用多种方式验证这些运算律。(完成58页第1题的第2小题)
3.认识到整数运算律在小数、分数运算中仍然成立。举例说明。(完成58页第2题。)
三、交流展示:
1.请在小组内按题目顺序交流每个人的想法,可以先对学,再群学。
2.最后小组内达成共识,安排人员准备展示。
线段图:列式:
2.已知部分量和分率,求单位“1”的量。
小龙身高是150厘米,比小华高 ,?提出问题并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
分析:此题中,把()看作单位“1”,()的身高是()身高的()。
线段图:列式:
3.已知单位“1”的量和部分量,求分率。
小龙身高是135厘米,小华的身高150厘米,?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
学习
目标
1.我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
2.我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学习
重点
学习
难点
口算训练:
一、知识梳理:
活动一:体会估算的作用。
在生活和学习中哪些时候要用到估算呢?请总结一下。
活动二:估算的方法。
1.看课本51页“回顾与交流”第2题。
(1)估一估应该到哪个电影院看电影?
2.完成54页第2题。
四、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计算与应用
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月日
学习
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及比的应用题解答的相同之处。
2.学会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3.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
学习
3.分别展示自己小组的意见,其他小组点评或补充。
三、达标检测:
1.根据327×26=8502,直接写结果。
327×0.26= 3.27×260=
85.02÷0.26= 85.02÷0.327=
2.课本50页2题。
四、拓展延伸:
课本50页4题。
板书设计:
教后反思
六年级数学导学案
内容:估算
主备人:审核人:授课时间:月日
温馨提示:四则运算包括: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2.在小组内举例说一说生活中哪些地方会用到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并总结这四种运算的意义。(参照第2题)
活动二:体会加减法、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1.12+20=32,根据这个算式写两个减法算式:,,根据这3个算式编写有联系的实际问题。说一说加法和减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重点
学会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学习
难点
能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并能对结果合理性进行判断。
口算训练
一、知识梳理:
活动一:通过画线段图,理解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策略。
1.已知单位1的量和分率,求部分量。
小华身高是135厘米,小龙的身高比小华高,?提出问题并画出线段图,列式解答。
分析:此题中,把()看作单位“1”的量,()的身高是()身高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