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辩论纲要
辩论题目:在万物本原上,佛家的“空”比儒家的“天”和道家的“无”更到位
辩论人:张罗霄
参考资料:《中国哲人的大思路》《论语》《道德经》等
前言:儒家思想主旨是仁义,舍生取义,以仁孝治国,讲的是入世,道家思想主旨是自然和谐,道法自然,以无为治国,讲的是出世,佛家,唯心主义,强调自身修养,讲的是超世,佛教是教育,是教人要深信因果,要得正知正见,超脱轮回,度己度人。

鼓励人们行善,勿恶;忍耐,主张无为的思想。

佛家与道家的比较
《老子》开篇就说:“道可道,非常道。

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

”(《老子》第一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老子‘第二五章》)《管子‘内业》说:“凡道无根无基,无叶无荣,万物以生,万物以成,命之曰道。

”《庄子‘大宗师》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不可受,可得不可见。

道应该说的是境界,道家是为了升天成仙,目的是修仙,而佛家最后是忘我的境界,那种大同、众生平等。

空的意思就是事物的本质,或者说是世间的规则,就是控制一切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和法则。

道家讲要无知无欲,但要把一个有欲有知的人改造成为无欲无知的人。

其难度与把牛马变成人差不多。

在“物竞天择”、“优胜劣汰”的自然和社会中,寡欲尚有可取之处,也为不少“强者”所奉行。

但彻底的无欲无知,岂不是等于自取灭亡吗?这的确是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而去尝试的。

与佛教相比,印度佛教对人类的社会性是彻底否定的,而道家立足的是中国社会,其学说的重点在于对人类的社会性,也就是人生的淡化和改造。

老子说:“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这样,道家的“弃圣绝知”反而成了治世的方略。

老子和庄子在很多地方都对“道”做了解释,但为什么还是不能被人理解呢?这是因为宇宙生成之初,那时究竟是什么也没有人能够理解。

而佛家的空许多人都理解。

佛教是谈空说有,亦即空与有、自性与空性、无常与有常、无我与有我等关系,在佛教的长期发展演变过程中,“空”成为佛教徒从种种束缚、烦恼、痛苦乃至生死中解脱出来的主导观念。

众生归命佛法,归依佛教,谓为遁入“空门”。

“空”论是和佛教的理想归宿、修持
等方法密联系着的,是有丰富的实质内容的。

就“空”论的思想主流而言,既非实有主义,也非虚无主义,而是一种不能简单地以有或无论之的价值哲学理论。

佛家能看到事物本质,掌握事物发展规律的能力。

所以佛家的空比道家的无更到位。

佛家与儒家的比较
孔子认为人的实际遭遇由命决定,也就是天。

而个人的道德修养、国家的政治廉明,则决定于人的行为意愿,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当政治理念不为诸侯众人采纳时,孔子会自我安慰:“老天是了解我的。

”这说明他对“天”的信仰,但他也曾说,得罪了老天,祷告是没有用的,这又显示孔子并非凡事崇神迷信。

这些说法近于佛教的因果业报论,不过佛教说机会是自己创造,不由神力;业报是机会均等,绝无特殊;业是善恶因果,决定有报。

因果通于过去、未来、现在,所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

了解“善恶因果决定有报”的三世因果观,可以让我们舍恶行善,转恶缘为善缘。

尤其从三世因果观中,知道业道众生世世生生轮回,互为眷属。

有了这层体认,必能激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慈悲心。

孔子说他“五十而知天命”,但是佛教主张除了顺应天命、乐天知命外,更要进一步洗心革面。

把世间的一切都看成无,不要让任何东西影响自己,过多的追求使人生变得痛苦。

佛教的业是前途光明,希望无穷的,业的定律告诉我们,自己的前途操纵在自己的手里,即使犯了滔天罪恶,只要依照佛陀所教导的法门,洗去心中的尘垢,净化生命,终有天清月现,朗照大地的时候。

孔子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委氏》)。

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

但是,孔子在相信天命的同时,对周时盛行的通过卜筮探求上天意向的作法持否定态度,并且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人们应该顺应天命而积极努力,不应该消极服从天命安排,放度自己的努力,因此,他强调“为仁由己”。

佛教则讲业惑缘起论。

今生所受果报是由前生起惑造业而感受的,基于一种因果观点,苦乐都是自己造的,否定一个能主宰命运的神。

在对待业力的态度上,不应消极对待命运,应积极忏悔业障、改造命运、精进修行,以超脱烦恼。

关于生死问题,孔子重视生不重死,所谓“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

对于人死后是否为鬼,他取了回避态度。

佛教不否定鬼神的存在,但不多谈,其重心在于重视人的自我精神的超越。

从利他方面来讲,佛教主张心净则国土净,力图建立人间净土,净化人生,与儒家的重生思想是一致的。

同时,佛教又提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不能忽视“死苦”对人生的威肋、而求出离生死轮回。

所以佛家所说的空比儒家的天更完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