锚技术条件1.1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
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
件
1.夹片式锚具技术条件:
(1)夹片式锚具应具有良好的预应力传递性能和可靠的锚固效果。
(2)夹片式锚具的夹片应具有足够的厚度和硬度,能够承受预应力的拉力。
(3)夹片式锚具的夹紧力应能够稳定,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夹具技术条件:
(1)夹具应选用具有良好耐久性和强度的材料。
(2)夹具应尽量减轻重量,便于施工作业。
(3)夹具的夹紧力应能够稳定,并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连接器技术条件:
(1)连接器应选用具有良好耐久性、强度和刚性的材料。
(2)连接器的连接方式应足够牢固和可靠。
(3)连接器应具有良好的防锈和防腐能力,以延长使用寿命。
2021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
煤巷锚杆支护技术规范1总则1.1煤巷锚杆支护技术是一种先进的巷道支护技术。
潞安集团公司所属各矿应积极推广应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
1.2煤巷锚杆支护的合理性和可靠性是由先进的技术、合格的施工和严格的管理来保证的。
推广应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时,要高度重视技术问题,同时强化管理。
1.3煤巷锚杆支护技术是不断发展的。
各矿应根据自己的条件积极引进和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机具、新工艺。
1.4制定本规范的宗旨是促进潞安矿区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保证支护技术安全、可靠、经济,为采煤工作面的快速推进,矿井实现高产高效创造良好条件。
1.5本规范在潞安集团公司所属各矿研究、试验和应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结合国内外先进技术制定而成。
1.6本规范包括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7 个关键内容:测试、设计、材料、施工、检测、监测及管理。
1.7本规范适用于潞安集团公司所属各矿以锚杆支护为主要手段的煤巷和半煤岩巷。
这些巷道包括:(l)回采巷道(运输巷、回风巷、开切眼等);(2)采区集中巷;(3)煤层大巷;(4)各类煤巷交岔点和硐室。
1.8本规范未涉及的煤巷锚杆支护技术问题,应按国家、煤炭行业和潞安集团公司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执行。
1.9 名词解释(l)煤巷:煤层巷道,在煤层中掘进的巷道。
(2)煤层顶板煤巷:沿煤层底板掘进,顶板为煤层的煤巷。
(3)全煤巷道:在煤层中掘进,顶板、底板和两帮全部为煤层的煤巷。
(4)大断面巷道:巷道宽度不小于5m 的煤巷。
(5)树脂锚杆:对巷道围岩起锚固作用的一套构件,包括杆体、树脂锚固剂、托板、螺母与减摩垫圈等。
(6)锚杆支护:以锚杆为基本支护形式的支护方式。
(7)杆体屈服载荷:锚杆杆体屈服时承受的拉力(kN)。
(8)杆体拉断载荷:锚杆杆体所能承受的极限拉力(kN)。
(9)锚固剂:将锚杆杆体锚固于钻孔中的无机或有机化学豁结材料。
(10)锚固长度:锚杆杆体、锚固剂和钻孔孔壁的有效结合长度。
注浆锚杆标准
Q/HSX中空注浆锚杆淮北四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机电修配分公司发布前言为了规范我公司中空注浆锚杆的性能、质量要求,参照有关标准,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淮北四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淮北四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兰勇、陈贵平、潘逸、蒋文建、李雷、安文哲。
本标准由淮北四兴工贸有限责任公司负责解释。
本标准于2009年6月10日首次发布。
中空注浆锚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空注浆锚杆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无缝钢管经机械加工生产的用于桥隧工程、边坡防护、煤矿巷道等锚固工程所使用的中空注浆锚杆及其附件。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建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义,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和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采用这些文件的最新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MT 146.1-2002 树脂锚杆锚固剂MT 146.2-2002 树脂锚杆金属杆体及其附件CECS22:2005 《岩土锚杆(索)技术规程》GB/T 228-2002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8162-2008 结构用无缝钢管GB/T 17395-200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GB/T 6170-2000 I型六角螺母A和B级GB/T 3098.2-2000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母粗牙螺纹GB/T 2102-2006 钢管的验收、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GB/T 10111-2008 利用随机数骰子进行随机抽样的方法GB/T15239-1994 孤立批计数抽样检验程序及抽样表GB/T2829-2002 周期检验计数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检验)MT 558.2-2005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材第2部分:聚氯乙烯管材MT 113-1995煤矿井下用聚合物制品阻燃性抗静电性通用试验方法和判定规则3、定义本标准采用以下定义:中空注浆锚杆杆体由无缝钢管冷轧制成,是一种将钻进、注浆、锚固功能合而为一的锚杆。
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
(2)1960年~1970年,树脂锚杆研制成功,并得到推广应用。 1958年德国开始研制树脂锚杆,于1959年在煤矿井下进行试 验,1961年取得成功。之后树脂锚杆在世界主要采煤国家逐 步得到应用和发展。初期树脂锚杆为端部树脂锚固,锚杆孔 径较大(38~45mm),以后发展到小孔径( 22~30mm)全 长锚固树脂锚杆。这种锚杆锚固力大、可靠性高、适应性强, 极大地促进了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
1.1 锚杆支护的优越性
与棚式支架相比,锚杆支护具有显著的优越性。
(1)可显著提高巷道支护效果
锚杆与岩体粘结在一起,提高了岩体的整体性。 对不稳定岩层起着悬吊作用。
由于预紧力的作用,形成压缩岩梁,阻止了层状岩体的 离层作用,增大了岩层间的摩擦力,与锚杆本身的抗剪作用 一起,阻止岩层间产生相对滑动,提高了岩层的承载能力。
.
(5)由单巷布置向多巷发展
回采工作面开采强度和产量越来越大,要求的运输、通风断面 逐年增加。特别是高瓦斯矿井,往往单巷布置不能满足生产要 求,出现了一个工作面布置3~5条,甚至更多巷道的多巷布置 方式。多巷布置带来了煤柱留设、巷道受到二次甚至多次采动 影响,增加了巷道维护的难度。
(6)巷道埋深从浅部向深部发展
(7)采用科学、严格的管理,制订了锚杆支护材料标准、锚 杆支护技术规范,促进了锚杆支护技术的健康发展。
1.5 我国煤矿锚杆支护技术的发展
(1)1956年在煤矿岩巷中使用锚杆支护。
(2)1960年锚杆支护进入采区,但由于煤层巷道围岩松软, 受采动影响后围岩变形量大,对支护要求很高,加之锚杆支 护理论、设计方法、锚杆材料、施工机具、监测手段等还不 够完善,因而事故频发,发展缓慢。
(4)“九五”期间,原煤炭工业部将“锚杆支护”列为煤炭 工业科技发展的五个重点项目之一,展开了更深入、细致 的试验研究。经过教学、科研和生产单位的联合攻关,煤 巷锚杆支护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取得了很多宝贵经验,主 要有:单体锚杆支护,锚梁网组合支护,桁架锚杆支护, 软岩巷道锚杆支护,深井巷道锚杆支护,沿空巷道锚杆支 护,可伸长锚杆,电动、风动和液压锚杆钻机,锚杆支护 检测与监测仪器等。
锚杆每米注浆水泥用量计算
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条件:水泥浆水灰比为0.5,即水(质量):水泥(质量)=0.5:1
计算依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中8.2.3-3公式:
其中:α—充填系数,取0.6-0.8
β—工作条件系数,考虑浆液流失,取1.1
r---有效加固半径,无试验条件时,可取0.4m-0.5m
(L+r)----加固长度
n—加固土体的孔隙率
单位米用量计算中:
α取0.6;β取1.1;r取0.4m;(L+r)=1m;
根据地勘报告锚索所在部位主要为 细砂层和 粉土层,地勘中 细砂层无相关参数, 粉土层孔隙比e平均值为0.62,根据土力学原理孔隙率n与孔隙比e关系:n=e/(1+e),计算得n=0.38
考虑砂层的孔隙率一般略小于粉黏土层孔隙率以及地层分布的不均匀性,本工程每米注浆水泥用量按照不小于100kg考虑。
计算得每米注浆量为:a
V=0.6*1.1*3.14*0.42*1*0.38=0.126m³
0.5水灰比的水泥浆密度为:1.5/[0.5/1+1/3]=1.8g/cm³=1800kg/m³
因此需要总水泥浆质量为:1800kg/m³*0.126m³=226.8kg
其中水泥含量为:226*2/3=151.2kg
锚栓技术设计要点
锚栓技术设计要点目录1 锚栓类型及材料 (1)1.1 化学锚栓 (1)1.2 机械锚栓 (1)2 适用范围 (1)2.1 适用范围 (1)2.2 涉及规范及标准 (3)3 设计要点 (3)3.1锚固连接内力计算 (3)3.2 受拉承载力计算 (4)3.3 受剪承载力计算 (8)3.4 拉剪复合受力承载力计算 (10)3.5 抗震承载力验算 (10)4 构造规定 (11)4.1 混凝土基材 (11)4.2 锚栓及锚栓布置 (12)4.3 抗震构造措施 (12)锚栓技术设计要点1 锚栓类型及材料锚栓是将被连接件锚固到基材上的锚固组件产品,分为机械锚栓和化学锚栓。
1.1 化学锚栓化学锚栓是由金属螺杆和锚固胶组成,通过锚固胶形成锚固作用的锚栓。
化学锚栓按照其使用范围可分为两种:适用于开裂混凝土和不开裂混凝土的化学锚栓及适用于不开裂的混凝土的化学锚栓。
按照受力机理可分为两种:普通化学锚栓和特殊倒锥形化学锚栓。
特殊倒锥形化学锚栓,在安装时通过锚固胶与倒锥形螺栓杆之间滑移可形成类似于机械锚栓的膨胀力。
1.2 机械锚栓机械锚栓,是利用锚栓与锚孔之间的摩擦作用或锁键作用形成锚固的锚栓。
按照其工作机理分为两类:扩底型锚栓、膨胀型锚栓。
扩底型锚栓:通过锚孔底部扩孔与锚栓组件之间的锁键形成锚固作用的锚栓,分为自扩底锚栓和模扩地锚栓。
膨胀型锚栓:利用膨胀件加压锚孔孔壁形成锚固作用的锚栓,分为扭矩控制式膨胀型锚栓和位移控制式膨胀型锚栓。
按照其使用范围可分为两种:适用于开裂混凝土和不开裂混凝土的机械锚栓及适用于不开裂的混凝土的机械锚栓。
2 适用范围2.1 适用范围锚栓应按照锚栓性能、基材形状、锚固连接的受力性质、被连接结构类型、抗震设防等要求选用。
锚栓用于结构构件连接时的适用范围锚栓用于非结构构件连接时的适用范围注:1 表中受压是指锚板受压,锚栓本身不是承受压力;2 适用于开裂混凝土的锚栓是指卯足开裂混凝土及裂缝反复开合下锚固性能要求的锚栓。
锚栓规程
目次1总则2术语与符号3材料3.1混凝土基材3.2锚栓3.3锚固胶4设计基本规定4.1锚栓分类及适用范围4.2锚固设计原则5锚固连接内力分析5.1一般规定5.2群锚受拉内力计算5.3群锚受剪内力计算6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6.1受拉承载力计算6.2受剪承载力计算6.3拉剪复合受力承载力计算7锚固抗震设计8构造措施9锚固施工与验收9.1基本要求9.2锚孔9.3锚栓的安装与锚固9.4锚固质量检查与验收附录A 锚固承载力现场检验方法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条文说明1 总则1.0.1为使混凝土结构后锚固连接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被连接件以普通混凝土为基材的后锚固连接设计、施工与验收,不适用以砌体或轻混凝土为基材的锚固。
1.0.3 后锚固连接设计应考虑被连接结构的类型(结构构件与非结构构件)、锚栓受力状况(受拉、受压、受弯、受剪、及其组合)、荷载类型及锚固连接的安全等级(重要与一般)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1.0.4后锚固连接设计、施工与验收,除满足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语2.1.1 后锚固Post-installed fastenings通过相关技术手段在既有混凝土结构上的锚固。
2.1.2锚栓Anchor将被连接件锚固到混凝土基材上的锚固组件。
2.1.3膨胀型锚栓Expansion anchors利用膨胀件挤压锚孔孔壁形成锚固作用的锚栓(图2.1.3-1,图2.1.3-2)。
2.1.4扩孔型锚栓Undercut anchors通过锚孔底部扩孔与锚栓膨胀件之间的锁键形成锚固作用的锚栓(图2.1.4)。
2.1.5粘结型锚栓Bonded anchors通过粘结剂在锚孔中固化形成锚固作用的锚栓,包括螺杆及内螺纹管等(图2.1.5)。
2.1.6化学植筋Bonded rebars以化学粘结剂—锚固胶,将带肋钢筋胶结固定于混凝土基材锚孔中的一种后锚固生根钢筋(图2.1.6)。
预应力锚具规范
征求意见稿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产品分类、代号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有粘结、无粘结、体内或体外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拉索的锚固装置也可参考应用,但尚应遵守有关专门规定。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7—2003 普通螺纹公差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JG/T 5011.8—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锻件通用技术条件JG/T 5011.9—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JG/T 5011.10—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JG/T 5012—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包装件通用技术条件3 定义、符号本标准的术语和符号采用下列定义。
3.1 定义3.1.1 锚具anchorage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锚具可分为两类:a)张拉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且可用以张拉的锚具;b)固定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固定端端部,通常不用以张拉的锚具。
3.1.2 夹具 grip在先张法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固定在生产台座(或设备)上的临时性锚固装置;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施工时,在张拉千斤顶或设备上夹持预应力筋的临时性锚固装置(又称工具锚)。
3.1.3 连接器 coupler用于连接预应力筋的装置。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实施3.1.4 预应力钢材 prestressing steel各种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丝、钢绞线或钢筋的统称。
锚设备在船舶上的应用
浅谈锚设备在船舶上的应用摘要:本文主要概述了锚设备的组成及各个组成部分在船舶中的应用。
主要包括锚的种类及要求,锚的技术参数要求,锚链、锚链筒、制链器、锚机的作用及分类,锚链管的技术要求。
关键词:锚设备;应用;中图分类号:u675.90 前言除了保证船舶抛锚停泊外,锚设备还可以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协助操纵船舶。
船舶用锚通常可以分为:系泊用锚、辅助操纵用锚和应急用锚三种方式。
1 正文1.1 锚设备的作用:1)系泊用锚:船舶在装卸货物、避风、等泊位、侯潮等情况下都要在锚地抛锚停泊。
分为:单锚泊和双锚泊两种情况。
单锚泊:是当锚地水域宽敞,船舶有足够的旋回区域,风流不大时可以抛单锚停泊。
双锚泊:是与之内容相反。
2)辅助船舶操纵用锚:受限水域,协助掉头或转向、靠离泊时用拖锚的方式来控制船首航向、控制船身或杀减船速。
3)应急用锚:①紧急情况,可拖锚杀减船速,以避免碰撞或减少碰撞损失。
②意外搁浅时,可延脱浅方向运锚抛下,绞收锚链以协助脱浅。
③大风浪中航行,抛锚增加船舶漂移阻力、控制船首向,辅助船舶抵抗大风浪。
1.2 锚的要求及种类:锚:是能够抓入海底底土的钢铁结构物。
锚泊时,锚的抓力与卧底锚链的抓力构成锚泊力,以抵御风、流等对船的作用力。
(产生抓住力)1)锚的技术要求:锚的结构式按cb/t711-1995设计并生产、按gb-t 548-1996锚技术条件。
锚的详细设计图纸应得到船厂、 ccs船级社、船东的认可。
锚的制作、检验、标志等应按照ccs现行规范有关章节进行,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检验规则:锚应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和船级社验收,并出具合格证书。
在检验合格的锚,应在标志处制有或打有如下标志:a.制造厂商标;b.验船部门认可的印记和船检证书号码;c.锚的总重量;d.试验年月。
锚的表面涂漆按制造厂标准。
2)锚的种类:有杆锚:结构:有杆锚在结构上其锚干和锚爪为一浇铸整体,锚爪固定不会转动,在锚杆上有一固定或可拆的横杆。
锚具国家执行标准
锚具国家执行标准
1. 主题内容
本标准规定了锚具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市政桥梁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所使用的锚具。
2. 锚具设计
2.1 锚具应按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并符合下列要求:
a) 安全性:锚具应能安全地固定预应力筋,确保预应力施加到结构上;
b) 耐久性:锚具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满足桥梁使用寿命的要求;
c) 方便性:锚具应方便施工,易于安装和拆卸。
2.2 锚具设计应考虑以下因素:
a) 预应力筋的材料、直径和长度;
b) 混凝土结构的类型、尺寸和强度;
c) 施工条件和环境因素。
3. 锚具制造
3.1 锚具制造应符合以下要求:
a) 采用优质材料,如不锈钢、合金钢等;
b) 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制造,确保尺寸精度和形位公差;
c) 制造过程中应进行质量检验,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
3.2 锚具制造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出现锈蚀、损伤等质量问题。
4. 锚具使用与安装
4.1 使用条件
a) 锚具使用前应检查其类型、规格和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b) 预应力筋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并确保其质量和数量;
c) 混凝土结构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方可进行锚具安装。
4.2 安装步骤
a) 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锚具的安装位置和数量;
b) 将锚具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在混凝土结构上;
c) 将预应力筋穿过锚具,确保锚固牢固;
d) 对预应力筋进行张拉,使其达到设计应力值。
e) 最后对锚具进行保护和防护处理。
锚杆的支护技术要求规范正式版本
锚杆支护技术规范(正式)第一章总则1 为贯彻安全第一的生产方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炭工业技术政策,确保正确地进行锚杆支护设计和施工质量,促进煤巷锚杆支护技术的健康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2 锚杆支护巷道施工必须进行设计。
锚杆支护设计要注重现场调查研究,吸取国内外锚杆支护设计、施工和监测方面的先进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新采区采用锚杆支护时,要进行基础数据收集并进行锚杆支护试验工作,锚杆支护设计要组织有关单位会审,并报集团公司备案。
3 对在煤巷应用锚杆支护的有关人员(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及操作人员),都必须进行技术培训。
4 在应用锚杆支护的巷道中,必须有矿压及安全监测设计。
在施工中必须按设计设置矿压及安全监测装置,并有专人负责监测。
第二章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分类5 采用煤巷锚杆支护技术,必须对巷道围岩稳定性进行分类,为指导锚杆支护设计、施工与管理提供依据。
6 巷道分类按原煤炭部颁发的《缓倾斜、倾斜煤层回采巷道围岩稳定性分类方案》执行。
7 煤层围岩分类指标以缓倾斜、倾斜薄煤层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为基本分类指标。
其它条件下的煤巷(如煤层上山)稳定性分类指标,可根据具体情况对分类指标进行相应替代,详见表1和表2。
缓倾斜、倾斜薄及中厚煤层回采巷道分类指标煤层上、下山分类指标第三章锚杆支护设计8 锚杆支护设计应贯彻地质力学评估—初始设计—监测与信息反馈—修改设计等四个步骤。
锚杆支护设计参考以地应力为基础的煤巷锚杆支护设计方法,结合锚杆支护实践,可根据直接顶稳定情况,按悬吊理论、自然平衡拱理论、组合梁理论或锚杆楔固理论进行设计计算;亦可采用工程类比法进行设计。
无论采用哪种设计方法,都必须对支护状况进行监测,包括锚杆受力、巷道围岩表面与深部位移及弱化范围、顶板离层等内容。
根据监测信息反馈结果对设计进行验证或修改。
第9条为进行科学的锚杆支护设计,必须具备表3所要求的原始资料。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1、由于锚固段地质情况复杂,锚索锚固段一般入中风化砂岩,锚固力等均根据地质条件和岩土参数设置,为使锚固设计更合理,最优化,预应力锚索正式施工前,应做1组3根锚索基本试验,张拉试验步骤严格按相关规范、规程来操作,以取得锚索的各项设计参数(如长度、抗拔力、孔径等),并根据试验结果进行锚固工程设计进行优化调整。
2、预应力锚索须采用专用锚杆钻机成孔,干钻成孔,锚索孔径不小于Φ130。
s15.2)采用热处理钢铰线。
3、预应力锚索方形布置,锚索(5Φ预应力锚索安装前应进行防锈处理,预应力锚索自由段表面涂防锈环氧保护漆,表面涂漆后自由段套塑料波纹管,两端100~200mm长度范围内用黄油充填,外绕扎工程胶布固定。
4、锚索长度以施工图设计为准。
5、锚固注浆体采用M30水泥砂浆,采用P.C425水泥,必要时加入一定量早强剂或缓凝剂。
6、预应力锚索注浆管应与锚筋一起放入钻孔,注浆管内端距孔底为50~100mm,预应力锚索锚固段进入为设计地层,采用二次注浆方式,一次注浆压力为0.2~0.5Mpa,待孔口溢浆即停止注浆,二次注浆在一次注浆完成后4h左右进行,注浆压力2~2.5Mpa。
7、预应力锚索锚头应在锚固体强度大于15Mpa,并达到设计强度75%后方可进行张拉,当在注浆体中加入了早强剂时,一般8~10天后可以进行张拉。
8、预应力锚索锚头张拉锁定后用C30砼将锚头封闭。
锚索检测:砂浆达28d强度后,在锚头封堵前,按锚索总数的5%,且不少于3根进行验收检测,其抗拔力平均值应满足单孔锚索的设计承载力要求。
抗拔力检测不合要求时,见证作加倍数量的抽检,如仍不合要求,则与设计、施工、甲方协商,采取必要的加固措施。
锚索基本试验及验收试验最大荷载为设计锚固力的1.1倍,锁定以拉至设计张拉力的1.0倍锁定。
9、钢筋接头的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钢筋直径、保护层厚度等要严格按照设计图和有关规范施工。
10、切坡顶应用C30砼镶边梁予以封闭,同时要作好排水系统。
基坑工程锚杆索设计与施工技术
基坑工程锚杆索设计与施工技术1 一般规定1.1 当采用锚固方案或包含有锚固措施时,应充分考虑锚杆的特性、锚杆与被锚固结构体系的稳定性、以及经济性与施工可行性。
1.2 锚杆(索)主要分为拉力型、压力型、荷载分散型(拉力分散型与压力分散型)等。
1.3 锚杆设计使用年限应与所服务的基坑工程设计使用年限相同,其防腐等级应达到相应的要求。
1.4 锚杆的锚固段不应设置在未经处理的下列岩土层中:1 有机质土,淤泥质土;2 液限w L大于50%的土层;3 相对密实度D r小于0.3的土层。
1.5 下列情况宜采用预应力锚杆:1 基坑变形控制要求严格时;2 基坑侧壁在施工期稳定性很差时(宜与排桩联合使用);3 深度较大的基坑采用锚杆支护时;4 高度较大且存在外倾软弱结构面的岩质基坑采用锚杆支护时。
1.6 下列情况锚杆(索)应进行基本试验,并应符合附录C的规定:1 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或新技术的锚杆(索);2 无锚固工程经验的岩土层内的锚杆(索);3 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基坑工程的锚杆(索)。
1.7 锚杆(索)的型式应根据锚杆(索)锚固段所处部位的岩土层类型、工程特征、锚杆(索)承载力大小、锚杆(索)材料和长度、施工工艺等条件综合考虑,可按附录D 选择。
2 设计计算2.1 锚杆(索)轴向拉力标准值应按式(2.1-1)计算:αcos tk ak H N = (2.1-1) ak Q a N N γ= (2.1-2)式中:N ak ——锚杆所受轴向拉力标准值(kN );(锚杆轴向拉力标准值N ak 为在一般工况条件下,考虑边坡稳定系数的边坡抗滑稳定性计算;亦可按静力平衡法或等值梁法计算的支挡结构支点力求得。
条文说明)H tk ——锚杆所受水平拉力标准值(kN );N a ——相应于作用基本组合下,锚杆所受轴向拉力设计值(kN );α——锚杆倾角(°); Q γ——荷载分项系数,取1.0。
2.2 锚杆(索)钢筋截面面积应满足式(2.2-1)和(2.2-2)的要求:普通钢筋锚杆:ya b s f N K A ≥ (2.2-1) 预应力锚索锚杆:pya b s f N K A ≥ (2.2-2) 式中:A s ——锚杆钢筋或预应力锚索截面面积(m 2);f y ,f py ——普通钢筋或预应力钢绞线抗拉强度设计值(kPa );K b ——锚杆杆体抗拉安全系数,按表2.2取值。
管缝式锚杆技术标准
管缝式锚杆技术标准第一章总则1.1 目的与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管缝式锚杆的术语及定义、材料、结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定等内容。
适用于土木工程中使用的各种管缝式锚杆及其配件的设计、生产和使用。
1.2 规范性引用本标准中涉及的以下文件是本标准在应用时必须遵循的标准。
所有标注的日期或者是引用的版本均适用于本标准的所有修订。
这些标准的更新版本无论是在出版之前还是之后,都不应遵循本标准所规定的具体规定。
GB/T 228.1 试验材料-拉伸试验第1部分:室温试验方法GB/T 228.2材料拉伸试验第2部分:间断试验方法GB/T 229金属材料维氏硬度试验法GB/T 231.1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1部分:试验方式GB/T 231.2金属材料洛氏硬度试验-第2部分:表面淬火层、碳化层和弹性体层的测定GB/T 341丝绸试验通用方法GB/T 3456.1混凝土结构工程技术规范第1部分:一般规定GB/T 5455水泥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T 6478混凝土结构配筋规范GB/T 8163连接钢筋螺纹和焊接钢筋机械性能试验方法规定GB/T 23164-2005中空粒钢筋及配件的预应力钢筋机械性能第二章术语及定义2.1 管缝式锚杆由钢管、填充物、锚具组成的预应力构件。
2.2 管缝式锚杆的设计工作状态在设定的工作条件下,管缝式锚杆在承担荷载时的工作状态。
2.3 管缝式锚杆的极限工作状态在结构破坏前或允许裂缝产生的特殊条件下,管缝式锚杆在承担荷载时的工作状态。
第三章材料3.1 钢管钢管应满足设计标准要求,其材质应为Q235B或Q345B,其直径范围为48mm~114mm,壁厚范围为3.5mm~8mm。
3.2 填充材料填充材料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用聚酯树脂或混凝土作为填充材料。
3.3 锚具锚具应采用钢材制成,其抗拉强度不应小于设计要求。
第四章结构4.1 管缝式锚杆的结构管缝式锚杆由钢管、填充材料和锚具组成。
填充材料填充在钢管内部,锚具固定在钢管的一端。
浅析不同工程地质的锚杆支护技术
浅析不同工程地质的锚杆支护技术锚杆支护技术是指对围岩的内部结构进行锚杆,从而使围岩原来的受力状况发生变化,进而在巷道四周构成具有整体性的岩石带,通过这个岩石带来保护围岩,以防出现围岩变形、位移和裂缝等现象的一种技术。
通过采用这种技术,能有效提升围岩的承载负荷,为矿井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并且此项技术实施起来较方便,高效率、低成本,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此文就将详尽研究不同地质条件下的锚杆支护技术。
1 锚杆支护技术实施地点的条件锚杆支护技术实施地要满足三个条件,方可采用此类技术:(1)使用此技术要求顶板岩层要很完整,并且需要最顶端的岩巷主要由砂岩构成。
如果顶板有缺陷,孔隙很多,这样就导致锚杆对顶板的保护作用大大降低,根本起不到支护作用;如果岩层很厚,岩巷又不是有砂岩组成,即使是使用了技术,到最后这层支护也会与岩层脱离,毫无任何保护效果。
(2)巷道即在矿层中挖掘出的通道,此通道和地面不接通,此技术的使用要对巷道两边的软硬度有要求,如果过于松软,支护的效果就会不明显,反而会对巷道产生负面影响。
(3)巷道的使用年限要在10年以内的,方可采用支护技术,才能起到预期的支护效果。
2 影响锚杆支护完整性和稳定性的主要因素2.1 巷道围岩强度巷道围岩的硬度决定着支护作用的发挥,如果围岩较软,就会出现变形的状况,从而就使巷道的维护较困难;如果围岩硬度很强,自然围岩的负荷能力就强,巷道的稳定性就相对高,这样的巷道就好维护。
巷道围岩的硬度其实就决定着围岩的负荷能力,负荷能力强硬度就足够,因此维护的效果就较好。
2.2 地应力地应力包含自重应力、地质构造应力、采动集中应力。
自重应力是指岩土本身重量引起的应力,这种应力的强弱由岩石的重量和埋藏深度决定。
如果巷道与地表的距离较大,围岩就会更容易变形,相对的围岩的稳定性就降低,所以巷道的埋藏深度对围岩的稳定性极具影响。
地质构造应力是指地质形成某种构造体系所需要的应力,如果构造应力大,地质构造发育就越快,从而围岩发展程度就越低,进而巷道围岩的稳定性就越差。
锚索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锚索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锚索规格型号技术参数是在工程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概念。
锚索作为一种重要的固定结构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重大工程项目中,如大型桥梁、高层建筑、海上平台等。
锚索的规格、型号和技术参数不仅直接关系到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还对材料选用、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旨在系统介绍锚索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的相关知识,通过深入分析锚索的定义、作用、分类和用途,以及型号的概念、意义、表示方法和标准,更详细地探讨锚索技术参数的重要性、应用、测量和评估方法。
在锚索规格方面,我们将介绍锚索的定义和作用。
锚索是一种具有固定和支撑作用的装置,通过将其固定于地面或其他结构物上,可以在工程项目中起到稳定和支撑的作用。
同时,不同类型的工程项目对锚索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的工程需求,选用适合的锚索规格。
而在型号的介绍中,我们将讨论型号的概念和意义。
型号是对锚索特定规格的命名和表示,通过给每种规格的锚索进行编号或编码,可以方便地进行识别和交流。
同时,制定标准的型号表示方法也可以提高工程项目的设计效率和施工质量。
最后,在技术参数部分,我们将探讨技术参数的重要性和应用。
技术参数是指衡量和评估锚索性能的重要指标,如承载能力、抗腐蚀性能等。
合理选择和使用锚索技术参数,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证工程项目的安全可靠性。
同时,我们还将详细介绍技术参数的测量和评估方法,以确保准确、可靠地获取相关数据。
通过对锚索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的深入研究和理解,可以为工程项目的选材、设计和施工提供有力的支持和指导。
同时,不断完善和提高锚索规格型号技术参数体系,也是科技进步和工程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全面讨论这一领域的相关知识,以期对锚索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提供有益借鉴和启示。
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和逻辑结构。
文章结构部分旨在介绍整篇文章的框架和各个章节的主题。
本文的文章结构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引言:在引言部分,我们将概述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目的,以及为什么讨论锚索规格型号技术参数的重要性。
锚索施工技术要求
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要求1、说明1.1 本技术要求适用于滑坡支护系统施工图纸所示各种类型的需要预应力支护的边坡,招标文件中有关内容与本技术要求不一致时,以本技术要求为准。
1.2 在预应力锚固工程开工前,承包商必须按招标文件或试验任务书要求的规定及时进行相应项目的生产性实验、基本试验、验收试验并将试验成果报监理人和设计单位,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用于大规模施工。
1.3 在预应力锚索施工前,承包商应全面掌握本工程边坡地质资料,并根据设计图纸、招标文件和技术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一般应包括一下内容:●施工现场布置图●锚索结构图●主要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流程图●工程进度计划表●施工技术人员配置情况●主要施工机械设备及材料表●质量、工期及安全保证措施以上各项必须报监理人批准后,才可实施。
1.4 在预应力锚索施工前,承包商应按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测量、放点,并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实施.1.5 应力锚索施工中,如果发现边坡的地质条件与地质资料不符时,设计可据实际地质资料及时修改支护参数.1.6 本技术要求应结合相应的预应力锚索结构图、布置图、设计通知单和招标文件等设计文件使用.1.7 本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负责解释,在实施过程中将根据情况作进一步补充修改。
2、规程规范本施工技术要求未作具体规定的,施工时可按下列规程、规范(不限于)和招标文件的有关规定执行,包括:●《招标文件—技术条款—开挖技术要求》●《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水工预应力锚固设计规范》SL212—98●《水工预应力锚固施工规范》SL46-9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1995●《预应力筋锚具、夹具和连接器》GB/T14370—2001●《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1999●《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3、材料3.1 钢绞线3.1.1本工程采用的预应力锚索应选用高强度、低松弛钢无粘结绞线,其性能应符合GB5224,并符合美国标准(ASTMA416—87a)、其公称直径d=15。
预应力锚具规范
征求意见稿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的产品分类、代号标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有粘结、无粘结、体内或体外配筋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使用的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拉索的锚固装置也可参考应用,但尚应遵守有关专门规定。
2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97—2003 普通螺纹公差GB/T 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JG/T 5011.8—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锻件通用技术条件JG/T 5011.9—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热处理件通用技术条件JG/T 5011.10—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切削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JG/T 5012—1992 建筑机械与设备包装件通用技术条件3定义、符号本标准的术语和符号采用下列定义。
3.1 定义3.1.1 锚具anchorage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锚具可分为两类:a)张拉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端部且可用以张拉的锚具;b)固定端锚具:安装在预应力筋固定端端部,通常不用以张拉的锚具。
3.1.2 夹具grip在先张法构件施工时,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固定在生产台座(或设备)上的临时性锚固装置;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施工时,在张拉千斤顶或设备上夹持预应力筋的临时性锚固装置(又称工具锚)。
3.1.3 连接器coupler用于连接预应力筋的装置。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实施3.1.4 预应力钢材prestressing steel各种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丝、钢绞线或钢筋的统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 海军锚应将每一锚爪依次作拉力试验,试验前测量两标志间 距离,试验时逐渐施加拉力至试验负荷,保持5 min,除去负荷后, 再测量两标志间的距离,如发现有永久变形,则该锚应作为废品。
4 检验规则
4.1 锚应由制造厂技术检验部门和船级社验收,并出具合格证书。 4.2 每个锚在试验前应先进行外观、重量和外形尺寸的检查. 4.3 锚的实际重量相对于名义重量允许偏差± ﹪7但每艘船首锚实 3 际锚重的总和不得小于名义锚重的总和。 4.4 当满足锚的重量允许偏差时,其各部分的尺寸允许偏差为± 4%, 但其最大值不得超过± 20 mm。 4.5 霍尔锚、斯贝克锚,ZY-6锚锚爪最大转角的允许偏差± 1°。
3. 试验方法。
3.1 铸造零件试样和试验 3.1.1 铸造锚可按同一炉钢水,同一规格,同一热处理方法,且总重量不超 过3t的几个锚为一批,取一个拉力试样进行拉力试验,试块可与铸件整体浇 铸或附连于铸件的本体上,但其厚度不得少于30 mm。 3.1.2 拉力试样尺寸:d =14 mm;l。=70 mm 3.1.3 拉力试验结果必须满足表2要求。 3.1.4 若几个锚为一批的总重量超过3t或铸件单个重量超过10t时应增加一 个拉力试样。 3.2 锻造零件试样和试验 3.2.1 锻造零件,可以其材料证明为依据。 3.2.2 锻件试块和截面尺寸须与所代表锻件的那一部分截面相同,试块应 和每个锻件成为整体且与锻件经受相同的热处理。 3.2.3 有同一炉罐号,同一热处理规程和尺寸相近的小型锻件,可取其中 一个锻件作试块,进行批量试验。
2.技术要求
2.3 锚的锻钢零件应采用镇静钢锻制。锻钢零件的桶样化学成分 按表3。 表3
2.5 霍尔锚、斯贝克锚、ZY-6锚的名义重量以锚的理论总重量表示,其锚头 (包括小轴与横销在内)的实际重量,应不小于该锚实际总重量的60%。
2.6 锚干的直线度在1 m长度上不应超过3 mm,对弯曲较大的锚 干可以进行校正,校直后应经过热处理。 2.7 铸钢件用电炉或平炉铸造,铸件应按下列方式之一进行热处 理: a. 完全退火— 加热到上临界点以上,然后缓慢地冷却; b. 正火; c. 正火加回火,其回火温度应不低于550℃ 2.8 锚的锻造和铸造零件表面和内部不应有裂缝、气孔、缩孔、 冷隔、结疤及其他足以影响强度的缺陷。对不影响强度的表面缺 陷,允许用电焊来修补,但必须符合船级社现行规范的要求。 2.9 对组合式的焊接锚,应于生产前制定详细的焊接工艺规程, 并取得船级社的认可。
• • • • •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江南造船厂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第七研究院七O四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定三。
5 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锚 技 术 条 件
TH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ANCHORS 83
GB/T 548-1996 代替
GB 548-
1. 主题内容与使用范围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锚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霍尔锚、海军锚、斯贝克锚,ZY-6锚和锚卸扣。
3.2.4 拉力试样尺寸:d=14 mm l。=70 mm。 3.2.5 拉力试样的取向是相对锻件的纤维方向而言,规定如下: 纵 向 — 试样的轴线平行于非弯曲纤维的延伸方向; 横 向 — 试样的轴线与非弯曲纤维或弯曲纤维方向垂直。 3.2.6 拉力试验结果必须满足表4要求。 3.3 锚的拉力试验 3.3.1 名义重量(包括横杆在内)W≥75 kg的锚应进行拉力试验,拉力作 用点,一端在锚卸扣处,另一端在距锚爪尖L/3处,如图1所示, 试验前每个锚应在锚卸扣处的锚杆上及锚爪每一尖端处,各作一标 志,作试验时测量距离用。 3. 3.2 霍尔锚、斯贝克锚,ZY-6锚应把锚爪转到一边,同时拉其两爪 进行试验。然后把锚爪转到另边,做同样的试验。
5.1 经检验合格的锚,应在标志处制有或打有如下标志: a. 锚 的名义重量和标准编号; b. 制 造厂的印记; c. 验 船 部门认可的印记和船检证书号, d. 试 验年月。 5.2 在霍尔锚、斯贝克锚,ZY-6锚的锚干标志处制上锚的名义重量。 5.3 在海军锚的横杆标志处制上锚的名义重量及横杆本身的重量。 5.4 锚卸扣应在标志处制上型号、标准编号和检验合格印章。
图1
• •
3-3-3 锚的拉力试验负荷按表5的规定。
表5续表5Fra bibliotek续表5
注:锚的重量为中间值时,其拉力试验负荷由内插法决定。
表中锚的重量按下列规定计算: a. 对霍尔锚、斯贝克锚,ZY-6锚,为锚的总重量 b. 对海军锚,为不包括横杆的锚的重量 。 3.3.4 布尔锚、斯贝克锚,ZY-6锚进行拉力试验时,应先施加拉 力至试验负荷的10%。停留5m in,测量两标志间的距离,然 后逐渐增加拉力到试验负荷值,保持5 min,将拉力降至试验 负荷的10%时再测两标志间的距离。 3.3.5 霍尔锚、斯贝克锚、ZY-6锚经拉力试验后的残余变形(即 两标志间距离的增加)不得超过20mm,且检查锚爪转动至最 大角度的灵活性,如果转动不灵活或不能转到最大角度时应 消除缺陷,并重作拉力试验,如仍不合格,则该锚不能验收。 对拉力试验后残余变形超过20 mm的也不能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