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期末复习课
政治复习课教案
政治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政治复习课教案教学目标:1. 复习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加深学生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认识。
3. 帮助学生提高政治学科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政治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政治制度和政治体制。
3. 政治参与和政治行为。
4. 政治思想和政治理论。
5. 政治经济学和政治文化。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和目标。
2. 引导学生回顾政治学科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二、知识点复习(30分钟)1.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知识点进行复习,并准备简短的讲解。
2.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知识点的讲解,其他小组进行提问和讨论。
三、学习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教师介绍一些学习政治学科的方法和技巧,如制作概念图、整理笔记、参与讨论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并进行交流和讨论。
四、综合复习(20分钟)1. 教师提供一些综合性的复习题,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
2. 学生交流和讨论答案,并与教师进行核对。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教学资源:1. 政治学科教材和参考书籍。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3. 复习题和答案。
教学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讲解和汇报中的表现。
2. 学生在综合复习中的答题情况。
3. 学生在讨论和提问环节中的参与程度。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复习题进行个人或小组的进一步复习。
2. 学生可以利用课后时间,查阅相关资料并扩展政治学科的知识。
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复习内容和时间。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期末复习教学指南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期末复习教学指南目标本期末复教学指南旨在帮助六年级学生复道德与法治上册的内容,巩固知识,提高研究成绩。
复内容1. 第一单元: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概念和重要性- 如何与他人相处,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会爱护自己,保护他人2. 第二单元:尊重劳动- 劳动的意义和价值- 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学会劳动,做好分内的事情3. 第三单元:法律与我- 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研究常见的法律知识,如交通规则、网络安全等4. 第四单元: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的特点和构建- 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环境- 了解社会公德,如公共场所秩序、环境保护等复方法1. 温课本内容:学生应仔细阅读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并做好笔记。
2. 制作思维导图:学生可以制作思维导图,将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梳理,帮助记忆和理解。
3. 完成题:学生可以完成课后题和试题,巩固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4. 分组讨论:学生可以组成小组,进行知识分享和讨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观看教学视频:学生可以观看相关的教学视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复建议1. 制定合理的复计划:学生应合理安排复时间,每天保持一定的复量,避免临时抱佛脚。
2. 理解与记忆并重:学生应注重理解知识点的含义和应用,同时进行记忆和背诵。
3. 多种方式结合:学生可以结合听、说、读、写、练等多种方式进行复,提高研究效果。
4. 做好总结归纳:学生应在复结束后,进行总结归纳,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注意事项1. 本教学指南仅供参考,学生应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复内容和时间。
2. 考试前应保持良好的心态,自信面对考试,不要过分焦虑和紧张。
3. 多做练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解题能力。
祝各位同学期末复顺利,取得好成绩!。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期末总复习资料(最新人教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政治期末总复习资料(最新人教版)第一章政治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政治生活: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总和。
政治是统帅,经济是基础,文化是灵魂,社会生活是表现。
* 我国的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社会主义制度包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区域自治制度等。
*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工作的生命线。
第二章中国古代的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儒家、道家、墨家、法家、兵家等。
其中儒家为主流。
* 中国古代的艺术:瓷器、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
* 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周礼》、《秦律》、《魏晋南北朝法律》、唐代的《大明律》、《宋刑统》等。
第三章中国现代史*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惨重的一次战争。
表明中国人民的抵抗精神。
* 戊戌维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变革思潮,标志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萌芽期。
*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
第四章经济建设与管理* 公司的四大部门: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
* 经济指标:GDP、GNI、PPP、CPI、PPI等。
* 家庭理财:规划、预算、储蓄等。
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政府的职能:宏观调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
* 市场机制:价格、供求关系、竞争、信息、自由贸易等。
* 保护消费者权益:公平交易、信息公开、消费维权等。
第六章文化交流与冲突* 文化交流:民间文化交流、官方文化交流、跨国公司文化交流等。
* 文化冲突: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海外侨胞问题等。
* 交流融合:跨文化教育、文化遗产保护、传统文化创新等。
总结:本书重点介绍了政治生活、中国古代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中国现代史、经济建设与管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文化交流与冲突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同学们加强总结,做好复习准备。
新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
新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及教案复计划本复计划旨在帮助一年级学生复道德与法治的上册内容,使他们能够全面掌握所学知识,为期末考试做好准备。
以下是复计划的安排:第一周- 复第一单元:生活中的规则与法律- 阅读教材第一单元的重点知识点,理解生活中的规则与法律的作用。
- 完成教材中的练题,巩固基本概念与理论。
- 安排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遵守规则的经验,加深对规则的理解和认识。
第二周- 复第二单元:做个文明守法的好学生- 复教材第二单元的重要概念和知识点,例如守纪律、尊敬师长等。
-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文明守法的好学生,了解文明守法的重要性,并培养相应的行为惯。
- 教师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概念和知识的掌握情况。
第三周- 复第三单元:文明礼仪与安全自护- 复教材第三单元中的内容,包括文明礼仪与安全自护的相关知识。
- 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制定文明礼仪和安全自护的守则,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 进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四周- 综合复与备考- 对以上三个单元的知识进行综合复,回顾重要概念和知识点。
- 教师组织模拟考试,模拟真实考试环境,帮助学生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
- 教师进行评估和反馈,指导学生针对性地进行补充复。
教案第一课:生活中的规则与法律教学目标- 了解生活中的规则与法律的作用和意义。
- 研究并掌握一些常见生活规则和法律知识。
教学内容1. 规则与法律的定义和作用。
2. 生活中的常见规则和法律。
教学活动- 观看相关视频,引导学生了解规则和法律的定义与意义。
- 分组讨论生活中的常见规则和法律,展示并分享意见。
教学评估- 学生完成练题,检查对于规则和法律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第二课:做个文明守法的好学生教学目标- 了解文明守法的重要性。
- 培养良好的行为惯。
教学内容1. 文明守法的概念和意义。
2. 具体的文明守法行为。
教学活动- 角色扮演活动,学生扮演文明守法的好学生,展示相应的行为惯。
【政治】部编版初中政治九年级上册期末知识总复习
【政治】部编版初中政治九年级上册期末
知识总复习
一、政治与法律
- 政治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其中包括国家的成立和组织、政权的建立和运行。
- 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是国家的法定程序,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
二、国家与政权
-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权力和行政机构的整体,包括一个或多个政权。
- 政权是国家行使政治权力的机构,包括国家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
三、国家的组织和运行
- 国家的组织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政党、国防和政权机关等。
- 国家的运行涉及立法、行政、司法、军事和外交等活动。
四、国家制度与国家治理
- 国家制度是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总和,是国家方向指导和组织协调的核心。
- 国家治理是指国家实施各类政策,协调和解决社会矛盾的过程。
五、国家安全与集体安全
- 国家安全是国家面临的各种安全威胁和风险的综合状况。
- 集体安全是国家与他国共同维护的安全关系,主要通过安全合作和安全机制实现。
六、国家的对外关系
- 国家的对外关系涉及国际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的交往和合作。
- 国家在对外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
七、人权与公民权利
- 人权是人类基本享有的权利和自由,是国家尊重、保障和实现的对象。
- 公民权利是公民在国家法律保护下的权益和权利。
公民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八、政治与社会
- 政治与社会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政治制度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 政治的目的是为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
八年级政治上册期末复习资料
• 调试逆反心理,在情绪冲动时,要努力克制自己。
第二框 两代人的对话
• 如何化解父母与我们之间的矛盾和冲突?P23
• ①对此不能否认、不能漠视,但也不能…… • ②沟通是双方的事,我们做子女的……
• 与父母沟通(解决冲突)的程序?P24
• 首先冷静下来,心平气和地与家长商量,通过商量,弄清分歧所在, 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办法。
• “亦师亦友”的主张启发我们:P48 • 主动沟通的作用?P50
• 主动沟通是一切交往的前提。化解与老师的误解、矛 盾,增进与老师的感情,一切从主动沟通开始。沟通 产生理解,理解产生信任。
• 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的方法?P51~52
• ①从老师的角度看问题; • ②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 表扬——再接再厉 • 批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 ③原谅老师的错误,并用恰当的方式指出老
• ②我们不讲礼仪,就可能伤害别人,也使自己难堪,甚 至无法适应现代社会;
• ③自觉做到讲礼仪,不仅关系我们自身的形象,而且直 接关系到周围的人,关系到我们的集体,甚至关系到我 们民族和国家的形象;
• ④按礼仪要求去做,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提升道德水平和 精神境界,会使我们变的优雅可亲,更容易被人接纳。
• ①交友是一个平等互惠的过程…… • ②欣赏他人、赞美他人,宽容他人、尊重差异…… • ③真正的友谊应该是坦诚的,在原则面前…… • ④我们与社会上的人交朋友,要乐交诤友,不交损友。
第二框 男生·女生
• 异性同学间交往的意义?P36~37①②③④ • 异性交往的基本原则?P38
• ①既需要互相尊重,又要自重自爱; • ②既要开放自己,又要掌握分寸; • ③纪要主动热情,又要注意交往的方式、场合时间和频率。
小学六年级下册2024—2024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教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2024—2024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教案小学六年级下册2024-2024道德与法治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到本册道德与法治的主要知识点。
2.重视培养学生发挥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继续探讨,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培养训练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注意培养遵章守纪的良好习惯。
2.进阶学生的道德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教材内容分析本册道德与法治内容比较多除开:-法律常识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2.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也具备什么一定的道德与法治知识基础,但部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仍亟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也必须进一步释放。
三、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帮助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主学习,想提高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讨一番:组织学生并且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案例分析:是从分析一批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互动教学:需要小问答、商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想提高课堂参与度。
2.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利用课件、视频等手段,极为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境模拟:情境教学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试卷讲评:不定期检查通过试卷练习,及时反馈,想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四、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到(5分钟)是从提问、再次回顾等,约束学生回顾本册道德与法治的通常知识点。
2.自主学习(10分钟)再布置自主学习任务,让学生结合教材,独立完成相关知识点的复习。
3.合作探讨一番(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分析典型案例,句子修辞所学知识解决了问题。
4.课堂讲解(20分钟)是对学生能够掌握下降的知识点,参与重点讲解,解答学生疑问。
5.试卷点评总结(10分钟)分析近期试卷练习练习情况,提道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针对性的讲解和指导。
政治复习课流程
政治复习课流程一、引言政治复课是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政治知识,准备政治考试而进行的一种复方式。
本文档将介绍政治复课的流程安排以及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二、流程安排1. 开场导入(5分钟)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应进行简短的开场导入,介绍本次复课的主题和重点内容,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知识点回顾(3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挑选政治学科的重要知识点进行回顾,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政治基本概念- 中国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 国际政治关系等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知识点回顾,例如讲解PPT、提问互动、小组合作等,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 案例分析与讨论(3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选择一些与政治相关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
案例可以选取时事热点、历史事件等,以帮助学生理解政治知识的应用和实践价值。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他们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同时,教师也可以就案例进行点评,加深学生对政治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4. 重点难点解析(2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将重点讲解政治学科的一些难点和重点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点。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举例等方式,对重点难点进行解析,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5. 总结与提问(15分钟)在课程的最后,教师将对本次复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一些问题供学生思考和回答。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课程的内容,加深他们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总结政治复课流程安排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提高学生政治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介绍了政治复课的基本流程和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希望能对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学生进行复有所帮助。
政治复习课教案
政治复习课教案政治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回顾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回顾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机制。
3.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主要阶段。
4.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回顾政治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2.回顾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机制。
3.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主要阶段。
4.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
三、教学过程:1.引入:“同学们,下面我们将进行一次政治学科的复习,请大家打开书本翻到第一页。
”2.知识回顾:(1)政治学是研究政治现象和政治规律的学科。
政治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指集团或个人在实现权力及其运作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
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就是这种政治现象。
(2)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国家论、政权论、政治力量论、政治方法论等。
(3)政治学的分支学科:政治学分为国内政治学、国际关系学、行政管理学等。
3.回顾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机制。
(1)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中国政治制度的运行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行政系统、司法系统等。
4.回顾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主要阶段。
(1)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2)中国政治发展的主要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5.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
(1)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成立、探索、基本建设、巩固和发展、全面建设和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复兴。
(2)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
6.学生互动讨论。
7.总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我们回顾了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回顾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机制,回顾了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和主要阶段,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和发展。
道德与法治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第一课中学时代1.1中学序曲1.中学时代的意义P4①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可以为我们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础。
②中学时代见证着一个人从少年到青年的生命进阶。
2.成长的礼物P5①中学生活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机会和可能。
②也意味着新的目标和挑战。
3.怎样面对各种可能和挑战?P8面对各种可能与挑战,我们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从点滴做起,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
1.2少年有梦1.梦想的作用P9①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
②有梦想,就有希望。
③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
2.少年梦想的特点P10①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
②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3.中国梦的内涵P10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4.怎样把梦想变为现实P11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在于行动。
②不懈地追梦、圆梦才能改变生活,改变我们自己。
③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
5.努力的内涵P12①努力,是一种生活态度。
②努力,需要立志。
③努力,需要坚持。
第二课学习新天地2.1学习伴成长1.今天,人们怎样看待学习 P15--17①初中阶段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获取,还包括各种能力的培养。
②学习不仅仅局限在学校。
学习不仅表现为接受和掌握,而且表现为探究、发现、体验和感悟。
③学习需要自觉、主动的态度。
④学习伴随着我们的成长。
⑤学习没有终点。
2.学习的意义 P18--19①学习点亮生命。
②学习,不仅让我们能够生存,而且可以让我们有更充实的生活。
③学习就是给生命添加养料。
④学习点亮我们内心不熄的明灯,激发前进的持续动力。
2.2享受学习1.在学习中体味到了什么? P20--21①学习中有快乐。
②学习中也有辛苦。
③当我们经历了学习的辛苦,收获学习的成果时,那种发自内心的愉悦让我们体验到学习的美好,它是学习过程带给我们的美妙享受。
2.怎样学会学习? P22--23①学会学习,需要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政治的复习课教案
政治的复习课教案教案标题:政治的复习课教案教案目标:1. 复习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提供学生复习政治学科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对政治学科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1. 复习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
2.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提供学生复习政治学科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教学准备:1. 复习资料和教材。
2. 多媒体设备和投影仪。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例引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思考。
2. 提问:你认为政治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请举例说明。
二、知识复习(20分钟)1. 复习政治学科的基本概念和重要知识点,包括政治制度、政党、选举等。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概念和知识点的图表、图像或视频,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给学生提供一些与政治相关的案例,例如选举活动、政府决策等。
2. 学生小组讨论并分析案例中的政治问题,包括利益冲突、政策制定等。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案例中的问题,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四、复习方法和技巧(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复习政治学科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例如制作思维导图、整理笔记等。
2. 演示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复习和记忆政治学科的知识。
五、巩固与拓展(15分钟)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他们彼此交流并分享自己的复习心得和方法。
2. 提出一些扩展问题,激发学生对政治学科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和学习收获。
2.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或反馈意见,以便改进教学。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政治类的实践活动,例如模拟选举、辩论等,以加深对政治的理解和体验。
2. 提供更多的政治学习资源和阅读材料,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情况。
2. 学生完成相关的练习和作业,以检验他们对政治学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政治初中复习课教案
政治初中复习课教案1.让学生掌握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增强国家观念、民族观念、公民观念。
3.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二、教学内容1.我国的政治制度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基层群众自治制度5.学生的政治素养和法律责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
四、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政治制度的内容和实例。
2.采用案例教学,分析具体的政治现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制度。
3.采用讨论教学,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
4.采用实践教学,组织学生参与模拟政治活动,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的政治制度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我国的政治制度有哪些。
2.讲解我国的政治制度:介绍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3.分析案例:选取具体的政治现象,分析案例中的政治制度运行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政治制度。
4.讨论与思考: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如何正确行使公民权利,如何履行公民义务。
5.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政治活动,如模拟人民代表大会、模拟基层群众自治等,提高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6.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提高政治素养,自觉遵守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政治生活。
六、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深度、表达能力等。
2.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政治制度的理解程度,以及对案例的分析能力。
初中政治期末复习教案
初中政治期末复习教案年级学科:八年级道德与法治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所学的基本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提高道德素养,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教材知识点梳理:根据教材内容,梳理本册所学知识点,包括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2. 重点难点解析: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 典型例题分析: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练习与巩固: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自主复习教材内容,梳理知识点。
2.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重点、难点问题。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进行讲解和解答。
2. 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典型例题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参与分析讨论。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一、知识回顾(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收获。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针对学生知识回顾的情况,进行讲解和解答。
2. 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解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典型例题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典型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积极参与分析讨论。
四、练习与巩固(10分钟)1. 教师设计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批改练习题,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
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期末复习教案指南
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期末复习教案指南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为了帮助六年级上册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期末复习而编写的指南。
通过简洁明了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能够独立地进行复习,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并避免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
二、复习方法1. 独立决策: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应独立做出决策,不依赖于他人的帮助。
2. 发挥优势:学生应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注重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 简单策略:学生应采用简单的复习策略,避免复杂的法律问题,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4. 确认可信内容: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不应引用无法确认的内容,确保所使用的资料可信可靠。
三、复习内容1. 道德知识:学生应复习六年级上册的道德知识,包括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
2. 法治知识:学生应复习六年级上册的法治知识,包括宪法、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内容。
四、复习步骤1. 阅读教材:学生应仔细阅读六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教材,理解其中的知识点和概念。
2. 总结重点:学生应总结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将其列为复习重点。
3. 制定计划:学生应根据复习重点,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4. 复习笔记:学生应制作复习笔记,将重点知识点整理成条理清晰的笔记。
5. 自测练习:学生应进行自测练习,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找出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6. 疑难解答: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如遇到疑难问题,可向老师或同学请教,但不应过分依赖他人的帮助。
五、复习评价1. 自我评价:学生应对自己的复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分析自己的优点与不足。
2. 教师评价:教师应对学生的复习情况进行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和指导意见。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期末复习教案指南的内容概述,希望对学生的复习有所帮助。
复习过程中,学生应注重独立思考和理解,不依赖他人的帮助,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采用简单策略进行复习,并确保所使用的资料可信可靠。
最后,希望学生在复习中取得好成绩!。
六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教案解读
六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教
案解读
简介
本文档是对六年级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上册期末复习教案的解读。
教案是为了帮助学生复习道德与法治上册所学内容,提供了一些教
学指导和活动安排。
目标
本期末复习教案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学生回顾和巩固上册所学的
道德与法治知识。
通过复习,学生应能够掌握相关概念和原则,并
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教学指导
教案中给出了一些教学指导,包括复习内容的安排和教学方法
的选择。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方法,提供
更有针对性的教学。
活动安排
教案提供了一些复习活动的安排,包括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案例分析等。
这些活动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
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效果评估
教案中还提供了一些评估方法,用于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教
师可以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知识。
总结
本期末复习教案是一份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旨在帮助学生复
习道德与法治上册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教案提供的指导和安排,进行灵活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七年级教科版思品期末复习教案
七年级教科版思品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提高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复习过程,提高学习效果。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思品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生活的社会2. 第二单元:我们向往公平3. 第三单元:我们维护正义4. 第四单元:我们遵守规则5. 第五单元:我们承担责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本册书的主要知识点。
2.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复习,总结知识点。
2.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观点辩论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让学生提前复习本册书的内容,做好课堂复习准备。
2.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复习,总结知识点,教师进行巡视指导。
4. 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5. 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观点辩论等,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课堂小结:总结课堂复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7. 课后作业: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复习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收获和不足。
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互相借鉴,共同提高。
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七、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八、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教学课件3. 案例素材4. 小组讨论工具九、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回顾本册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政治期末考试知识点(1--10课)(1)
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1.感受社会生活有哪些意义?P3-4①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了各种关系。
我们会与越来越多的人打交道,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③我们会更加关注社区治理,并献计献策。
④会更加关心国家发展,为之自豪,为之分忧。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怎样的?P4-5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每个人都是社会这张“大网”上的一个“结点”。
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3.社会关系主要分为哪几种?P5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4.我们是怎样在社会课堂中成长的?(如何理解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P7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逐步成长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
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5.亲社会行为的表现有哪些?P8***亲社会行为主要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6.养成亲社会行为有什么重要意义?(为什么)P8***①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要养成亲社会行为。
②养成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
③我们只有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7.怎样养成亲社会行为?P8***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②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③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④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
第二课网络生活新空间8.网络是怎样丰富日常生活的?P10-12***①网络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
②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
③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9.网络怎样推动社会进步?P12-13***①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024—2024学年期末复习教案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024—2024学年期末复习教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024-2024学年期末复习教案教学目标实际本课的复习,使学生能进一步再理解并掌握道德与法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道德知识怎么复习1.系统复习道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以及诚实守信、都尊重他人、有责任等。
2.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道德知识研究问题。
第二部分:法治知识复习1.复习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除了法律的定义、法律的特征、法律的作用等。
2.复习啊公民的权利和义务,除了宪法明文规定的公民都差不多权利和义务、公民的社会责任等。
3.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形象的修辞法治知识解决问题困难。
第三部分:综合考再练习1.电脑设计一些看专业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道德和法治知识解决问题。
2.并且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教学方法需要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练习题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想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评估实际学生上课时的参与度、练习题的完成情况和小测验的成绩来出具评估报告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案例分析材料2.练习题3.小测验教学步骤1.导入:按照一个案例做引线本课的主题,释放学生的兴趣。
2.道德知识系统复习:引导出来学生回忆一下道德的基本概念和原则,是从案例分析让学生发挥道德知识解决问题困难。
3.法治知识复习啊:约束学生回忆一下法律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怎么复习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法治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偏文科类练习:设计什么一些看专业练习题,让学生综合运用道德和法治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
5.小组讨论: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互相学习和交流。
6.系统的总结:对本课的内容并且学习总结,强调道德与法治的重要性。
7.作业布置:再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平定内乱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省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明白程度和运用能力的提高情况,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并且改进和能提高。
七年级教科版思品期末复习教案
七年级教科版思品期末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巩固学生对教科书主要知识点的理解。
2. 提高学生对思品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道德与法治复习第一课时:道德与生活的关系复习第二课时:法治与生活的关系2. 第二单元:家庭与友谊复习第三课时:家庭的关系与责任复习第四课时:友谊的重要性与维护3. 第三单元:个人与社会复习第五课时: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关系复习第六课时: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4. 第四单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复习第七课时:环保意识与行为复习第八课时: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5. 第五单元:国家安全与公民义务复习第九课时:国家安全的重要性与公民的义务复习第十课时: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讨。
2. 使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知识点。
3. 运用小组讨论法,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步骤1. 课时安排:每课时40分钟,共计200分钟。
2. 教学过程安排:第一课时:复习第一单元道德与法治(40分钟)第二课时:复习第二单元家庭与友谊(40分钟)第三课时:复习第三单元个人与社会(40分钟)第四课时:复习第四单元环保与可持续发展(40分钟)第五课时:复习第五单元国家安全与公民义务(40分钟)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程度,给予相应的评价。
2. 知识掌握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应用能力评价: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能力。
4. 期末考试:设置期末考试,全面评估学生对思品知识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科书:七年级教科版思品教科书。
2. 教学PPT:制作每个单元的复习PPT,包含重点知识点、案例分析等。
3. 案例材料:收集与道德、法治、家庭、友谊、个人与社会等相关的案例材料。
复习课教案政治
复习课教案政治教案标题:复习课教案——政治教学目标:1. 复习学生对政治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帮助学生巩固政治概念和理论,并能够运用于实际情境。
3. 提高学生对政治问题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教学内容:1. 政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2. 国家与政府的关系。
3. 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
4. 政治参与与政治权利。
5. 政治意识与政治社会化。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多媒体展示政治相关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对政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你认为政治对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请简要回答。
知识巩固:3. 复习政治的定义和基本概念,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政治的含义和作用。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讨论并列举出政治的重要功能,并向全班汇报。
概念理解:5. 结合案例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国家与政府的关系。
通过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区分国家和政府的概念,并理解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6. 小组讨论: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要求他们分析案例中国家和政府的关系,并讨论是否存在权力滥用的情况。
知识运用:7. 介绍政治制度与政治体制的概念,并通过示意图或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政治制度和体制的特点和运作方式。
8. 分组活动:要求学生分成小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进行研究,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思考拓展:9. 引导学生思考政治参与与政治权利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政治参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10.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一个政治参与案例,要求他们分析参与者的动机和目的,并讨论政治参与对社会变革的作用。
总结回顾:11. 简要总结政治概念和理论的复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1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政治意识与政治社会化的短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2. 学生小组讨论和汇报的成果评估。
3. 书面作业的评分和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馆的设计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①浙江馆的设计体现诗画家园、美好浙江的独特风情,向世界展 示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浙江地域文化,展现富有浙江特色的 人文精神。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西湖揽 胜” 等十幕景色,体现了杭州的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展示了杭 州的地域特色。 十幕美景经由多媒体投射,在巨碗中央逐一轮 替,凸显了独树一帜的文化创新。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浙江馆的设计立足于浙江的地 域特色和风土人情,说明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 径。 ③浙江馆的设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基础上的发展,说明文 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克服“守旧主义”和“历史虚无 主义”。 ④浙江馆的独特设计让中国乃至世界认识浙江特有文化,有利 于推动包括浙江文化在内的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说明文化创新 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促进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 合,克服 “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材料:
你认为世博会能给中国带来什么?
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上海世博会对我国社会生活、城市发展、 市民素质等产生的广泛影响。 同类题:
为什么要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把发展文化事业放到重要位置的理由(依据) 。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材料: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本特征的低碳 经济理念广受重视。 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成为 展现新时期人类新技术、新产品、新理念的舞台;中 国同世博会的各类参展者一道,不遗余力地倡导、传 播节能环保理念,交流、实践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引 领人类未来的生存模式。中国政府和上海世博会组织 者在世博园区的规划设计、场馆建设和园区运营方面, 将率先实践低碳经济的理念,充分展现世博会主办国 的科技创新成果。 请你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提倡增强低碳生活方式理 念的意义。
在世博会上展示什么最能代表中国?
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 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华文化与世 界文化的关系。
材料: 中国人对“房”总是情有独钟。中国的“农耕文 化”和国人的“家国伦理”,造成了中国人心目中的 “家”,不仅是遮风避雨的居住处所,也是最终的情感 归宿地。与国外截然不同的是,中国人渴望“居者有其 屋”,不愿意租房,往往不惜集合几代人的力量购房, 在助长高房价的同时,个人也被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甚 至成为“房奴”。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评析“家国伦理”对 于中国人住房消费的影响。
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社会面临着三中主要因素的制约, 即经济增长资源及环境。人们将发现我们面临的是相互制约的 三重困境(如图),人类必须从这种三重困境中去寻找出路。
根据以上材料,运用普遍联系的观点说明人类发展为什么 会面临的三重困境?
参考答案:①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我们要用联系 的观点看问题。人口的增长需要有足够的经济规模来承 受,而经济规模的扩大将消耗更多的资源,特别是能源 和水资源,从而导致环境破坏和生态失衡。所以人类面 临着三重困境。 ②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我们要树立全局观 念,立足整体,搞好局部。发展经济需要与人口、资源、 环境相协调。由于人类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忽视保护 资源和环境,从而导致面临三重困境。 ③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我 们要掌握系统优化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遵 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 向。由于人类片面地发展经济,过度开发利用资源,造 成资源短缺、环境恶化,从而陷入三重困境。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 的影响。网络文化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 着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健康成长.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文化对经济、政治具有 反作用。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 的腐朽的文化则阻碍社会的发展。 网络文化有喜有忧、 良莠不齐, 需要加强管理、正确引导; ③ 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抵制不良网 络文化,要提高眼力,拒绝污染。 ④要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坚持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和传播健 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因为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 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哲学的角度分析,分析我国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我国人口多、资 源相对不足、人均占有量低、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国情决定必须合 理利用资源和节约资源,节能减排
②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我 们要树立正确的意识。增强珍惜资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有利于促进节约型社会建设。 ③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 问题。资源的合理、高效和循环利用,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 发展。 ④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发展“低碳经济”是对资源、环境 的保护,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 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中国馆—被誉为“东方之冠”的国家馆 通体红色,居中升起、层叠出挑,象征 中国精神;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 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Hale Waihona Puke 柔性、亲民、层次丰富的城市广场。
从文化生活角度,探究上海世博会会徽、世博会中国馆所展现的设 计理念。
①文化创新应立足于社会实践,做到源于社会生活,服 务于社会生活。会徽设计立足世界,表达了人类对美好 和谐的生活追求。“东方之冠”吸取中国城市建筑和园 林中的精华,表达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人生追求。 ②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为中华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会徽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倾诉着中国人 民弘扬传统、融入世界的不懈努力。“东方之冠”尽显 中国元素,尤其是传统的斗拱造型有了大胆的革新,层 叠出挑的主体造型显示了现代工程技术的力度美与结构 美,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充分吸 收国外文化的有益成果。“世”与数字“2010”以及英 文书写的“EXPO”、“SHANGHAI CHINA”巧妙组合, 表现出强烈的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和谐融合的意境。 “东方之冠”非常注重运用生态技术与节能措施,体现 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提倡增强低碳生活 方式理念有利于促进人们贯彻环保理念,在实际生活 中注重节能减排。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文化对经 济具有反作用,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经济社会的 发展。提倡增强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有利于促进经济又 好又快的发展。 ③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提倡增强低碳生活方式理 念有利于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而提高我国的国 际地位。 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提 倡增强低碳生活方式理念有利于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形 成习惯,注重节能减排 。
材料三:“幸福城乡,美好家园”是上海世博会浙江馆的 主题。浙江馆外观选取最能代表浙江元素的竹子,以“竹 立方”的形式呈现,外墙光影变幻,山、水、云、丝绸….. 江南烟雨;展馆内主展项设计造型取自“青瓷碗”和“水” 的意象符号,宛如一只青瓷巨碗,水波漫溢,水光中, “西湖揽胜”、“钱塘大潮”、“跨海天路”、“茶香悠 远”等十幕景色经由多媒体投射,在巨碗中央逐一轮替。 十幕美景过后,青瓷碗中荷叶舒展,荷花盛开,展厅四周 墙壁则一片桃红柳绿,细雨霏霏,好一派江南风光!浙江 馆体现诗画家园、美好浙江的独特风情,向世界展示历史 悠久、绚丽多彩的浙江地域文化,展现富有浙江特色的人 文精神。 浙江馆的设计体现了文 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低碳,是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的主题,也同样是今年两会备受关注的主题之一, 并被列为两会头号提案。
材料:气候变化问题是全人类面临的挑战,中国 政府宣布,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中.中国作 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近年来在节能减排方面采取 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了 巨大贡献. 请你运用‘辩证唯物论’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为 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
材料四: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 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 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 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 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 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种设计不仅抒发着中国人 民的美好情感,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喜爱。
请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并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实 现我国经济与环境的双赢。 ①物质决定意识。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要坚持一 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根据我省能源消费量大、 常规能源匮乏的特点,大力发展新型能源,走可持续发 展之路。 ②意识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我们要充分发 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 实践,加强科技自主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 双赢。 ③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 的。我们在利用和改造自然时,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护 自然环境,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有机结合 起来。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以实现 我省经济与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答案:①世界是物质的世界,意识是客观存在的 反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降 低单位GDP能耗和发展低碳经济,是缓解我国经济发 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需要。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 择性,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根据国情作出的选择。③ 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正确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 进作用。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④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降低单位GDP能 耗和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规律。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 材料: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 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 杂志上。19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 的认识来源于人类社会实践,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是 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直到1988年,气候变化问题才逐 人们在长期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形成并由实践检验而不 渐引起了大众关注,有了上升为国家安全和外交政策的 断发展的,反映了人类解决气候变暖问题、实现人类 可能。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 可持续发展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 国际关系、经济发展、环境与资源、能源、科技研发等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追求和发展真理 领域内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9月22日, 是一个在不同观点争鸣中不断克服谬误、逐步接近真 联合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 理的反复过程。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 部闭幕,这次峰会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弥合分歧和 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 建立互信提供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机会,同时也为推动 的。追求和发展真理没有止境。随着实践的继续发展 国际气候变化谈判凝聚了急需的政治动力。 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气候变化问题将 结合对气候变化问题的认识,说明人类追求和发展真理 越来越重视,世界各国将加强协调配合,维护共同利 的特点 益,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