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春季沪教版五四制五年级语文下学期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教案1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 1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 1教案 沪教版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 1教案沪教版古诗简析:1.《田上》这诗里写的情景是农民披着蓑衣半夜冒雨去耕田,人和牛都精疲力竭了,天还没有亮,此间辛苦,可想而知。

2.《淮上渔者》写白头钓翁以船为家,露宿野餐。

新钓鲈鱼,吹火荻花,举家得以就食,终年顶风扁舟垂钓实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谋生手段。

古诗注释:1.雨足:雨量充足。

2.高田白:高处田里积满了一片白亮亮的水。

3.披蓑:披着蓑衣。

4.俱:都。

5.殊:竟。

6.白头波:江中白色的浪头。

7.逐:跟随。

8.浦:水边;岸边。

9.荻:与芦苇相似的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教学目标:1.学习《田上》,了解诗人描绘的农民冒雨半夜起来耕田情景,感受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十分沉重的劳动。

学习《淮上渔者》描写一个在淮河上靠打渔为生的老渔夫打鱼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淮上渔者》。

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诗)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引入此诗。

崔道融的诗流传的不多。

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

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精读课文理解古诗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

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以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4.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1)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一片水。

农夫披着蓑衣半夜就去耕地了。

(2)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5.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二、(学习第二首诗)读题,解题。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

(自由读)(二)品读感悟。

1.结合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 1教案 沪教版

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 1教案 沪教版

古诗《田上》《淮上渔者》古诗简析:1.《田上》这诗里写的情景是农民披着蓑衣半夜冒雨去耕田,人和牛都精疲力竭了,天还没有亮,此间辛苦,可想而知。

2.《淮上渔者》写白头钓翁以船为家,露宿野餐。

新钓鲈鱼,吹火荻花,举家得以就食,终年顶风扁舟垂钓实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谋生手段。

古诗注释:1.雨足:雨量充足。

2.高田白:高处田里积满了一片白亮亮的水。

3.披蓑:披着蓑衣。

4.俱:都。

5.殊:竟。

6.白头波:江中白色的浪头。

7.逐:跟随。

8.浦:水边;岸边。

9.荻:与芦苇相似的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教学目标:1.学习《田上》,了解诗人描绘的农民冒雨半夜起来耕田情景,感受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十分沉重的劳动。

学习《淮上渔者》描写一个在淮河上靠打渔为生的老渔夫打鱼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淮上渔者》。

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首诗)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引入此诗。

崔道融的诗流传的不多。

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

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精读课文理解古诗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

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以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4.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1)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一片水。

农夫披着蓑衣半夜就去耕地了。

(2)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5.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二、(学习第二首诗)读题,解题。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

(自由读)(二)品读感悟。

1.结合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交流。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优秀教案(精品)

最新沪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示儿》优秀教案(精品)

《示儿》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了解这首诗写作的时代背景,体会诗中所抒发的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诗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诗歌的意境,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是什么。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诵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陆游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说岳飞,介绍时代背景,刚才你听到的是岳飞的《满江红》,说起岳飞,你可能比较熟悉,那么你知道岳飞生活在哪个朝代?宋朝分北宋和南宋,你熟悉那段历史吗?我这里有一分关于这段历史的介绍:(课件出示资料,学生轻声阅读)北宋1127年,金兵大举南侵,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了,把先皇宋徽宗、当时皇帝宋钦宗一齐俘虏到北方去,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变”。

之后,宋钦宗的弟弟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重建小朝廷,历史上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之前的灭亡的宋朝史称北宋。

我们淮河就此成了南宋、金两国的分界线。

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

可悲的是南宋朝廷不思北上中原,收复失地,却向金屈膝投降,苟且偷安,只求保住半壁江山,就心满意足了。

同学们,宋朝不仅有抗金名将岳飞,还有许多爱国诗人。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当时一位杰出的爱国诗人——陆游(板书)(出示陆游像)这就是诗人陆游,简介陆游,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也是诗史上最多产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

(老师介绍)陆游在他86岁临终之时还写下了耀照千古的绝唱——《示儿》(出示诗并板书课题)解释课题,老师范读,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首诗。

二、新课学习初知大意。

理解字词,同学们,古诗文比起我们现代文来说是比较难懂,那些字词你读懂了,那些字词还不理解呢?、(同桌交流)大家汇报。

2017年春季沪教版五四制五年级语文下学期5.22、信任教案3

2017年春季沪教版五四制五年级语文下学期5.22、信任教案3

信任【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等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逐步理解,懂得人与人之间需要信任,并从中感受被信任的喜悦。

3.培养学生快速默读课文,以此次购物的“有趣”为线索,学习简要复述课文;并初步感受本文“侧面描写”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体会信任与被信任的喜悦,并能以此次购物的“有趣”为线索,简要复述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引导我们购物的告示板。

看,这块告示板就立在作者去外婆家的路上,如果你是作者,当你看到这块告示板是怎么想的呢?(学生交流)这块告示板引发了我们的好奇,所以我和丈夫决定去看个究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打开书,快速轻声读课文,借助填空,简要说说我们的这次采桃经历到底是怎样的?出示填空练习:在一块告示板的指引下,我和丈夫来到一片_________________的桃林,在_____的陪伴下,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品读课文,感受“信任与喜悦”(一)、这真是一次有趣的经历,那么有趣在何处呢?又能让我们感受到什么呢?让我们跟随作者再次进入桃园,来,快速默读2—7小节,说说此次购物“有趣”之处。

(随机交流)猫狗迎接、纸条留言。

(学生交流后板书)(1)指名读留言内容。

(2)出示句子:朋友,欢迎您。

每篮桃子五元钱,尽管自己采,然后把钱放在箱子里,祝您愉快!再读读纸条,你从这张纸条中获得哪些信息?(3)在交流中指导朗读。

*、小狗带路、自采桃子。

(学生交流后板书)我们感受到亲手摘桃的愉悦出示:(第四小节)A.学生交流选择这句句子的理由。

板书:喜悦B.交流中抓住“立即”、“欢愉”……C.再次理解“欢愉”。

看桃园图片,随机理解“沁人心脾”、“馋涎欲滴”。

(通过一次次的品读引导学生感悟让我们欢愉的不仅仅是丰实的果子和沁人的香味,不仅仅是亲手采摘桃子,更是主人对让我们的信任)D.指导朗读。

古诗五首之《淮上与友人别》教案教...

古诗五首之《淮上与友人别》教案教...

•[阅读次数:4724]
25、诗五首备课教师教学课时 3课时参与讨论上课教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增强爱国主义感情。

过程与方法:学习欣赏诗歌作品。

知识与技能:背诵理解诗词,体会诗歌意境。

重点:在诵读的...
•[阅读次数:16204]
25.诗五首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学习前二首诗 2、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3、能抑扬顿挫地朗读和背诵诗歌,初步培养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学法指导:初步了解一些诗人的生平事迹,体会他们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名句作一些浅显的分析 ...。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教学之乡村四月

沪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教学之乡村四月

古诗教学是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学生接触古文化、培养感性认识、提升审美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美学的好机会。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老师,我深知,幼小的心灵需要用清新的语言与美好的情景来打动,让他们在求知探索的过程中感知到美好,鲜活的自然是最好的课堂,我选择了一首颇为优美的古诗教材——村四月。

一、古诗教学对学生的作用1、增强学生的情感认知能力:古诗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文学创新意识,帮助学生在情感和精神层面上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

在学习《村四月》时,我带学生品味诗词中质朴的乡土情怀,引导学生感悟自己的生活中也存在着美好,使他们通过感性认识得到适当的启迪。

2、巩固学生语文基础:古诗教学可以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启迪学生的语文思维与表达,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古诗教学有不可替代的历史意义,对于补充学生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探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3、激发学生的兴趣:古诗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文学的兴趣,启发学生文学创新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实践能力和个人综合能力。

二、古诗教学方法1、研读课文全文,抓住核心内容。

在课堂上,老师需要讲解古诗的含义,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古诗的内容,并激发他们对古诗的兴趣和爱好。

比如,对于村四月中出现的“桑叶新长绿,悠悠泛白蚁”一句诗,老师需要为学生讲解其中的象征意义,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2、通过图片和实物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内容。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欣赏一些有关村四月特点的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古诗中描述的自然环境,对古诗的情景和人物进行形象化的展示,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古诗,感悟其中美好的情感。

3、零度接触设定。

这里所描述的零度接触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古诗的氛围中。

比如,在学习《村四月》中,为了让孩子更好地走近自然,在自然环境下,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的空旷地带、自然公园或者小广告牌上写诗一类的活动;同时也可以在校园内,借助校园灌木丛、各种建筑物的角落,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声音、视觉效果、自然触感,通过这种零度接触,做到亲近自然,体验自然,在这个感性认识的过程中,学习古诗对于增强学生文化气息和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春沪教版语文五下《泊船瓜洲》

春沪教版语文五下《泊船瓜洲》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月夜忆舍弟
[唐] 杜 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天净沙 ·秋思
[元]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抓住篇中的梦境描写,是解答这类诗 词的一大关键。
❖ 俗话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以古人 有诗云:“梦境原虚幻,情真幻亦真。” 记梦必须写景,这样,抒发乡思之情就有 了依托;梦境往往是奇特的,而情奇就不 会使人觉得怪。
❖ 乡思的愿望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而在梦中 却很容易实现,“枕上片时春梦中,行尽 江南数千里”,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思乡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江南几度梅花发,人在天涯鬓已斑。 ——刘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卢纶
远方亲友的思念,所以,表达游子浓郁的乡愁、 乡情、乡思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
思乡(亲)缘由:
外在――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 夕孤灯,暮春残秋,日暮鸟归,子 规夜啼,杨柳青青,花开花落(感
时触景)。
内在―― 战乱频仍,久戍不归,宦 游失意,仕途坎坷,友遭不幸(孤
寂落寞)
古代思乡怀人诗词一般表达客处异乡的 孤寂、惆怅、落寞、凄清,厌倦战争,思念 家乡,怀念亲友,渴望过安宁的平静生活。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蝉鸣。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思乡 的诗词吗?

泊船瓜洲沪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泊船瓜洲沪教版五年级下语文优秀教学案例
(三)小组合作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分享交流: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促进知识的共享。
3.小组竞赛: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合作评价:对小组合作过程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合作中过学习课文,使学生感受到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
2.引导学生理解“泊船瓜洲”这一景象背后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3.教育学生要珍惜家乡的美好时光,关爱家乡的一草一木,树立环保意识。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为家乡、为国家作贡献的决心。
3.讨论过程:引导学生就问题展开讨论,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倾听、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分享成果:各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和建议,促进知识的共享。
(四)总结归纳
1.小组竞赛:开展小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竞赛总结:对竞赛过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3.作业评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4.课后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个学生的需求,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培养情感。同时,我将注重课堂与生活的联系,将课文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语文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泊船瓜洲》课件4 沪教版优质课获奖公开课

五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诵读《泊船瓜洲》课件4 沪教版优质课获奖公开课

名师PPT课件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你从这首诗中读 到了什么,你能 体味其中的情感 吗?
名师PPT课件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 京口 名师PPT课件
△△△△ ◎ 钟山
~~~~~~~~~~~~~~~~ ~~~~~~~~~~~~~~~~
◎ 瓜洲
着明月再回到我的家乡呢?
名师PPT课件
读诗悟情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面对明月,你还能想起哪些思乡诗?
名师PPT课件
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 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
唐代:韩愈、柳宗元 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
苏辙、王安石、曾巩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优秀比赛PPT课件,适合公开课!
名师PPT课件
泊船瓜洲 ——bó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jiàn 钟山只隔数重山。——— shǜchóng 春风又绿 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huán
名师PPT课件
可以用什么字来替换“绿”字?


绿

”绿“字有什么
过 独特的意思?
一、写出了江南水乡早春 嫩绿的色调。——色彩美
二、表现的春风唤醒大地,使人 感受到勃勃生机。——动态美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
明月何时照我还.
名师PPT课件
京口与瓜州只有一水之隔,钟山也只有几座山的距离。 一年一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乘
名师P北岸
名师PPT课件
名师PPT课件
王安石,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 一。少年时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居住,视钟山为第二故乡。

沪教版第二册《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沪教版第二册《江上渔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让学生通过此诗的学习知道这是一首赞美江上渔者的诗歌,从而启发学生联想到父母工作的辛苦。

2.发挥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多种能力。

重、难点:体会捕鱼人所冒的危险。

教学材料:学生自制道具。

教学过程:
一、出示古诗《江上渔者》
1.介绍作者范仲淹。

2.重点字词的解释。

但:只。

3.教师解释诗句的含义。

大江上来来往往的读书做官的人们,只知道鲈鱼味道鲜美、喜爱它,却不知捕鱼人所冒的风险。

你看,江中那小船像一片树叶在大风大浪里摇摆飘荡,一会儿爬上浪尖,一会儿跃入浪谷又看不见了。

二、朗读古诗《江上渔者》
1.教师领读古诗。

2.学生有语气的练习朗读。

3.师生对读。

三、古诗表演《江上渔者》
1.根据古诗的意思创编情景剧《江上渔者》。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沪教版(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沪教版(秋)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4古诗两首:四时田园杂兴|
沪教版(秋)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内容和意义。

2.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

3.能够体会并表达出古诗所描绘的田园风光和人物形象。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古诗四时田园杂兴的内容和意义。

2.感受古诗所描绘的美丽自然景色。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教师播放一段田园风景视频,让学生观看并欣赏。

然后问学生:你们看到了什么美丽的景色?你们有没有听过古人写的关于田园的诗歌呢?
2.呈现古诗:
教师出示《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的诗句,向学生解释其含义。

然后朗读诗句给学生听,并注重节奏感和抑扬顿挫。

接着,教师逐句解读诗句的意义,让学生理解诗句表达的是什么。

3.课文分析: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联想,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小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田园诗,进行朗读和解读。

小组间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诗词,并互相欣赏。

5.展示和总结:
每个小组派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选择的诗词,并进行解读和演绎。

同时,教师组织学生们共同总结这些田园诗所描绘的美丽景色和人物形象,以及古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四、作业布置:
让学生自行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准备下节课朗读和解读。

另外,让他们到田园中观察和感受自然景色,写下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五、板书设计:
四时田园杂兴
秋天的美景和感悟。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江上渔者》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江上渔者》教案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江上渔者》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江上渔者》的背景及含义;2.能够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3.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4.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

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的深层意义;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第一部分:导入(5分钟)教师为学生介绍课文《江上渔者》的背景,让学生了解古代渔夫的生活和渔民爱国主义的精神。

第二部分:讲解(15分钟)教师通过朗读课文和讲解的方式,解释课文中出现的生词和句子,并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基本意思。

第三部分:辅助练习(20分钟)1.情境朗读:教师指定几位学生,分组进行情境朗读,让学生通过情境朗读来理解课文中的情境以及江上渔者的故事。

2.问答练习:教师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的理解。

第四部分:互动探究(25分钟)1.分组讨论:老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讨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然后向全班汇报自己的讨论成果。

2.填空游戏:教师将课文中一些重要的词汇和句子空出来,让学生填写,以此来检查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

第五部分:评价反思(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并让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和学习过程进行反思。

四、教学策略1.让学生参与: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提高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兴趣。

2.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

3.讲解和讨论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讲解和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参与讨论的同时,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知识。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评价。

同时,在课后可布置一些与课文相关的练习,以检测学生的课文理解能力。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孩子们不但学习了课文《江上渔者》的基本知识,还通过情境朗读、问答练习和讨论,深入了解了古代渔夫的生活和渔民爱国主义精神。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江上渔者》教案三篇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江上渔者》教案三篇

沪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江上渔者》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江上渔者》这首古诗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范仲淹。

全诗只有短短的四句话(_个字),却描写了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江上往来的客人欢快地品尝鲈鱼的画面和江里渔者冒着风浪捕鱼的场景),反映了劳动者的艰辛,体现了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表达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同情。

小编准备了以下教案,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学习目标:1 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江上渔者》这首诗。

3 通过学习课文,了解诗人创作古诗的经历。

知道诗是因景生情、因事有感而创作的,知道文学创作的实质是要在观察生活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感受。

学习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体验诗人创作的情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课时计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 学会“者、宋”等8个字,会认“范、仲”等8个字,学习多音字“没”。

2 正确地朗读课文。

学习过程:一、图画导入,激起共鸣。

1 多媒体出示图画(波涛汹涌的江面上一叶扁舟起伏)。

学生观察图画,说说看到了什么?2 这是一只在风浪中捕鱼的小船,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生议)3 宋朝大诗人范仲淹看到这种情景也有许多感触。

他把自己的感受通过一首诗表达了出来,这就是——《江上渔者》。

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诗人写的这首诗吧!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 自己读课文,勾画生字。

2 借助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3 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互相检查读生字的情况。

4 指名认读生字,师生共同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5 学生练习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的字音。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崔道融其它诗作欣赏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崔道融其它诗作欣赏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崔道融其它诗作欣赏西施滩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浣纱春水急,似有不平声。

西施是春秋时代的越国人,家住浙江诸暨县南的苎罗山。

苎罗山下临浣江,江中有浣纱石,传说西施常在此浣纱,西施滩因而得名。

这首诗不同于一般吊古伤今的登临之作,而是针对“女人祸水”这一传统的历史观念,为西施翻案。

诗立意新颖,议论形象而富有感情。

上联平平道来,旨在澄清史实。

据《史记》载,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战败后困于会稽,派大夫文种将宝器美女(西施在其中)贿通吴太宰伯嚭,准许越国求和,从此越王勾践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其后终于灭掉了吴国。

这就是历史的真相。

所以诗一开头就道破问题的实质:“宰嚭亡吴国,西施陷恶名。

”这个“陷”字用得十分精当,推翻了“女人祸水”论,把颠倒了的史实再颠倒过来。

议论入诗一般容易流于枯涩,而这首诗却把议论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诗人在为西施辩诬之后,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到了西施滩,用抒情的笔触,描写了西施滩春日的情景。

春天到了,江河水涨,西施当年浣纱的滩头那哗哗的江水急促奔流,好象在为她蒙上一层历史的污垢发出如泣如诉的声音,诉说着世事的不平。

但春水毕竟不具有人的思想感情,这一切只能是诗人想象,所以第四句很快补上:“似有不平声。

”这“似有”二字,选用得非常得体,真切自然,寄寓着作者深沉的慨叹。

这一联,完全是在抒情中进行议论,在议论中渗透感情。

晚唐诗人罗隐也写过类似的诗:“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比较起来,两诗的立意相似,又各具特色。

罗诗议论充分,能联系“时运”来分析国家的兴亡,这比崔诗似觉深入一层;崔诗发议论,不仅诉诸理智,而且诉诸感情,将理智和感情自然地揉合在一起,这较之罗诗又有其高出一筹的地方。

溪居即事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这首诗写眼前所见,信手拈来,自然成篇。

所写虽日常生活小事,却能给人以美的薰陶。

凡是有河道的地方,小船作为生产和生活必需的工具,是一点不稀奇的。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鲈鱼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鲈鱼

《古诗诵读田上淮上渔者》鲈鱼【外形特征】体延长而侧扁,一般体长30~40厘米,体重400~1000克、眼间隔微凹。

其间有4条隆起线。

口大,下颌长于上颌。

吻尖,牙细小,在两颌、犁骨及腭骨上排列成绒毛状牙带。

前鳃盖骨后缘有细锯齿,隅角及下缘有钝棘。

侧线完全与体背缘平行、体被细小栉鳞,皮层粗糙,鳞片不易脱落、体背侧为青灰色。

腹侧为灰白色,体侧及背鳍鳍棘部散布着黑色斑点。

随年龄增长,斑点逐渐不明显。

背鳍2个稍分离。

第一背鳍发达并有12根硬棘。

第二背鳍由13根鳍条组成;腹鳍位于胸鳍始点稍后方。

第二背鳍基部浅黄色,胸鳍黄绿色,尾鳝叉形呈浅褐色。

【产地】鲈鱼分布于太平洋西部、我国沿海及通海的淡水水体中均产之,黄海、渤海较多。

为常见的经济鱼类之一,也是发展海水养殖的品种。

主要产地是青岛、石岛、秦皇岛及舟山群岛等地、渔期为春、秋两季,每年的10~11月份为盛渔期。

喜栖息于河口咸淡水,也能生活于淡水。

性凶猛,以鱼、虾为食。

个体大,最大可长至30~50市斤,一般为3~5市斤。

【经济价值】鲈鱼肉质坚实洁白,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口味鲜美。

鲈鱼因其体表肤色有差异而分白鲈和黑鲈。

黑鲈的黑色斑点不明显,除腹部灰白色外,背侧为古铜色或暗棕色;白鲈鱼体色较自,两侧有不规则的黑点。

鲈鱼是出口品种,其英文名为Japaneswseabass,输往国别和地区:日本,香港、澳门。

出口口岸: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

【淡水养殖】一、地塘建造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

每口池塘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

要求池底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

他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

同时配备1—2台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临放养时要做好池塘清淤消毒,可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

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二、苗种培育从海区捕捞的鲈苗(体长~2厘米),要经过淡化至盐度4~7‰后投入暂养池(盐度1‰),放养品种以北方海区天然鲈苗最佳,由于理化因子不同,苗种生长快,个体大,可缩短养殖周期,增加经济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田上》《淮上渔者》
古诗简析:
1.《田上》这诗里写的情景是农民披着蓑衣半夜冒雨去耕田,人和牛都精疲力竭了,天还没有亮,此间辛苦,可想而知。

2.《淮上渔者》写白头钓翁以船为家,露宿野餐。

新钓鲈鱼,吹火荻花,举家得以就食,终年顶风扁舟垂钓实为不得已而为之的谋生手段。

古诗注释:
1.雨足:雨量充足。

2.高田白:高处田里积满了一片白亮亮的水。

3.披蓑:披着蓑衣。

4.俱:都。

5.殊:竟。

6.白头波:江中白色的浪头。

7.逐:跟随。

8.浦:水边;岸边。

9.荻:与芦苇相似的一种水生草本植物。

教学目标:
1.学习《田上》,了解诗人描绘的农民冒雨半夜起来耕田情景,感受在封建社会里农民十分沉重的劳动。

学习《淮上渔者》描写一个在淮河上靠打渔为生的老渔夫打鱼的情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淮上渔者》。

3.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

4.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学习第一首诗)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简介作者,引入此诗。

崔道融的诗流传的不多。

其风格或清新,或凝重,比较多样。

2.初读课文,读准读通诗句。

(1)师范读,学生评一评。

(2)学生练读,互评。

(3)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3.精读课文理解古诗
分组合作学习古诗,学生可以运用已有的方法,把你的理解、感受、问题与小组交流。

解决不了的可动笔记一记,以便在班上交流解决。

4.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

(1)雨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

雨下得太大了,连高处的田地里都是白茫茫一片水。

农夫披着蓑衣半夜就去耕地了。

(2)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

人和牛累得筋疲力尽,可是东方的天竟还没有亮。

5.回读全诗,感受意境。

二、(学习第二首诗)读题,解题。

(一)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大意。

(自由读)
(二)品读感悟。

1.结合注释,试试自己能读懂什么,读懂哪句就说哪句。

(说得不确切的,其他同学可以补充、纠正,教师适时点拨。


2.师生交流。

(1)白头波上白头翁,家逐船移浦浦风。

江中白浪里有一位白发老渔翁,江岸风声阵阵,老渔翁船行到哪里,家就安在哪里。

(2)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刚才他钓了一条一尺长的鲈鱼,儿孙们便忙着在荻花中生火准备煮鱼。

3.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三)朗读感悟。

四、拓展延伸。

积累崔道融的《溪居即事》范仲淹的《江上渔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