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传统交易方式与现代交易方式比较分析
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分析
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分析
1.传统的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
传统的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主要依靠农民自行销售农产品,或是将农产品出售给一些中间商或批发商。
这种模式存在以下几个缺点:一是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较为有限,农民的销售能力和市场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弱;二是中间商的存在使得农产品的售价被进一步压低,农民的利益受损;三是由于销售环节较多,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损耗较大。
2.组织化的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
针对传统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存在的问题,一些合作社、农业企业或农业部门开始主动组织农民生产和销售,这种模式被称作组织化的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一是农民能够通过加入合作社或农业企业,提高自身的销售能力和市场信息获取能力;二是合作社或农业企业能够整合农产品流通环节,减少流通损耗,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形象;三是组织化的流通模式有利于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
3.电子商务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一些农产品开始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进行销售。
这种模式的特点在于:一是农产品销售的渠道更加广泛,农民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触达全国乃至全球的消费者;二是电子商务平台能够提供更加全面的市场信息和销售支持,帮助农民提高产品质量和销售能力;三是电子商务平台可以提供更加安全、方便的交易方式,减少交易风险。
4.供应链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
综上所述,农产品贸易流通模式的发展正朝着组织化、电子商务和供应链模式的方向演变。
这些模式的出现有助于提高农产品销售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产品贸易健康发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同模式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农产品,选择适合的模式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农产品特性和生产能力等。
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析
摘要我国农产品流通存在渠道不畅通、市场化程度较低、流通方式落后、流通产品档次较低等方面的问题,应在加强立法、体制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基础设施等方面来解决农产品流通的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流通;问题;对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流通已由社会生产中的末端行业上升为先导行业。
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要求必须强化农村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现代流通方式,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市场流通主体,构建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一、农产品流通存在的问题目前的农产品流通还远不能够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适应人们在经济水平提高后对生活质量更高的要求。
(一)商品双向流通渠道十分不畅农产品流通建设十分薄弱,农民卖难、买难的问题突出。
农产品信息滞后,流通不畅,很容易造成生产的盲目性。
主要表现在:农村商品流通网络规划滞后,布局不合理;农村商品流通的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流通成本高;农村商品流通网点数量不足,基础设施比较简陋;农村市场监管工作薄弱;商品质量不高,食品安全隐患较大。
(二)农产品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设施不齐备、经营管理手段落后是我国农村流通体系的重要特征,且缺乏现代的、有组织的流通企业和流通体制。
主要表现在:农产品价格普遍处于低位,农业生产循环不畅;市场主体及其组织的迟滞发育;市场信息传递机制不健全;政府宏观调控体系不完善。
(三)流通方式落后,集贸市场、夫妻店仍是农村商品流通的主渠道商务部和中国农业大学对20个省500个村的1万家农户问卷调查,80%的村没有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97%的农户盼望城市超市向乡村延伸,77%的农户买过假冒伪劣商品。
中国目前农产品交易还是以初级产品为主,农产品分等、分类和包装等标准化水平很低。
发达国家农产品在超市销售的比例超过75%,美国、德国达到96%,而中国平均只有5%左右。
(四)流通产品档次较低未经加工的鲜销产品占了销售产品的绝大部分,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不到10%,保鲜储藏不足18%,加工比例不到25%。
农产品交易系统的分析报告
农产品交易系统的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农产品市场的快速发展和农业供应链的优化,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因此,建立一个高效、便捷的农产品交易系统对于农业产业链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报告将对农产品交易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其优势、特点和应用前景。
二、分析内容1.现状分析目前农产品交易主要依靠传统的线下市场,交易流程繁琐、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
同时,线下交易还存在交易风险、货款风险等问题。
这些问题导致农产品交易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2.优势分析(1)提高交易效率:采用电子交易平台,可以实现快速匹配买卖双方,减少交易中的繁琐环节,节省时间和成本。
(2)优化农产品供应链:农产品交易系统可以整合农产品生产、加工、存储、物流等环节,优化供应链各个环节的协同效率。
(3)降低交易风险:系统可以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农产品价格、品质等信息,降低信息不对称和交易风险。
(4)增加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农产品交易系统,可以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化和标准化,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3.特点分析(1)信息交流快捷:采用在线交易平台,买卖双方可以实时沟通和查询产品信息,使交易更加高效。
(2)多方参与:系统可以吸引农民、批发商、零售商、物流等相关方参与交易,形成多方利益协同。
(3)金融服务:交易系统可以提供金融服务,如货款担保、融资等,促进交易的顺利进行。
(4)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交易数据进行分析,为农产品生产和市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4.应用前景随着农产品市场的逐渐规模化和现代化,农产品交易系统将在未来得到广泛应用。
首先,农产品交易系统可以促进供需信息的透明化,提高市场的有效性。
同时,农产品交易系统也可以帮助农民减少交易风险,提高收益。
此外,农产品交易系统还可以对农产品的产业链进行优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价值。
三、总结农产品交易系统作为农业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风险、优化供应链等优势和特点。
农产品交易模式研究
农产品交易模式研究一、内容综述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产品交易作为连接农民与市场的桥梁,其交易模式也在不断地演变和创新。
本文将对当前农产品交易的几种主要模式进行内容综述,分析各自的优缺点和发展趋势。
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模式主要包括拍卖、招标、协商等方式。
这些模式在特定历史时期和市场环境下曾起到重要作用,但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些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信息不对称、交易效率低下等。
新的农产品交易模式应运而生,并呈现出多样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模式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种新型交易模式。
通过互联网技术,农产品交易逐渐实现了线上化和数字化,打破了地域限制,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效率。
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如食品安全追溯难、冷链物流不足等。
在发展电子商务平台交易模式的也需要注重解决这些问题,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农业合作社交易模式等也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这些模式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农产品交易模式呈现多元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农产品交易模式将不断创新和完善,为农业产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1. 农产品交易的现状与重要性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呈现出持续繁荣的景象。
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等各类农产品在市场调节下供应充足,交易量稳步增加。
这既满足了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需求,也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多样化,我国农产品的交易品种逐渐丰富。
除了传统的粮、棉、油、糖等大宗农产品外,特色农产品如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产品等也逐渐进入市场,丰富了消费者的选择。
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农产品交易方式发生了显著变化。
传统的线下交易逐渐向线上转移,电商平台、社交媒体等新型交易方式正在改变着农产品的流通途径。
“互联网+农业”模式的推广,也为农产品交易注入了新的活力。
农产品交易模式研究
农产品交易模式研究一、引言农产品是我国的基础产业之一,农产品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分。
随着经济发展,农产品市场也在不断发展,交易模式也在不断演进。
分析不同的农产品交易模式,对于合理改进农产品交易方式,促进农产品市场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传统交易模式1、销售额筛选传统模式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销售额筛选,由于缺乏透明度,往往会出现压价顾客较多,产品降价销售的现象,使生产厂商 and 农民收益不稳定。
这种模式具有不温不火,单一化的特点。
2、借助批发市场在这种模式下,农产品由生产商通过批发商传到终端消费者。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资源集中,有利于价格稳定、分销和库存。
同时也形成了市场分类,每个市场有它的专业性。
但是这种模式下,农产品的批发商和终端消费者之间存在关于品质、价格、付款等方面的纠纷。
三、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模式利用网络的便捷性和高效性,使用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提高信息透明度。
此外,基于电子商务平台,客户可以浏览大量的商品信息和价格趋势,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交易,这也为消费者节省了时间和金钱。
1、商-to-Consumer这种电子商务交易模式使消费者直接从生产商处购买商品,省去了中间商。
在此模式下,消费者可以根据信誉等级和历史购买信息选择供应商,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余地和足够的信息透明度。
2、Consumer-to-Consumer在这种模式下,生产商和消费者以peer-to-peer的方式直接联系。
个人间交易需要两个相同或成对的物品,一个用于交换,另一个用于货币交换。
当然这种模式的成功并非仅限于物品交换,也适用于服务型物品交换。
四、移动商务交易模式移动商务交易是近年来兴起的又一种交易方式。
移动商务不需要人们开展繁琐的手续,通过手机就可以完成支付和交易。
农产品交易网站也可以使用各种手机应用程序进行交易,移动商务正在取代传统的交易方式,成为新型的商业舞台。
1、SMS/短信交易模式基于SMS进行农产品交易,顾客可以通过收发短信的方式对商家进行采购等交易行为。
农产品购销农民与买家之间的农产品交易
农产品购销农民与买家之间的农产品交易作为全球最大的农业国家,农产品的购销一直是中国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农民与买家之间的农产品交易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农产品购销的重要性、交易方式、市场风险以及促进农产品购销的措施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农产品购销的重要性农产品是农民的主要生产资料和生活来源,而农产品购销对农民和国家经济都具有重要意义。
农产品购销有助于满足市场需求,保障食品安全。
中国是人口大国,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巨大,而农产品购销能够将农产品从农民手中交付到市场,进一步满足人们日常的粮食、蔬菜、水果等需求,保障食品安全。
同时,农产品购销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通过农产品购销,农民可以将自己的农产品销售到城市,获取更高的利润,提高自身收入水平。
这不仅能够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还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农民持续增收。
二、农产品购销的交易方式农产品购销的交易方式多种多样,既包括传统的线下交易方式,也有线上电商平台的兴起。
线下交易是指农民与买家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交易活动。
这种交易方式的优势在于交流方便,直观感受农产品的品质和数量,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交易环节繁琐、时空限制大等。
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线上交易方式逐渐兴起,农产品购销也得到了更多的便利。
通过农产品电商平台,农民可以将自己的产品发布在平台上,吸引更多的买家。
这种方式的优势在于轻松便捷,节约时间和成本,同时也可以突破地域限制,扩大市场范围。
三、农产品购销的市场风险在农产品购销中,存在一些市场风险,需要注意和应对。
首先,价格波动风险是农产品购销的常见问题。
由于市场需求和供给的不稳定性,农产品价格容易受到影响,导致农民的收入波动。
为减轻价格波动风险,农民可以通过与买家签订合同、选择稳定的销售渠道等方式进行控制。
其次,信息不对称也是农产品购销中的一个问题。
农产品的质量、产地、生产工艺等信息往往不对称,买家难以了解农产品的真实情况,从而导致交易纠纷。
农村电商与传统农贸市场的比较与互补
农村电商与传统农贸市场的比较与互补随着互联网的深入发展,农村电商在近年来蓬勃发展,与此同时,传统农贸市场依然是农村地区居民购买农产品的主要场所。
本文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了农村电商和传统农贸市场的优缺点,探讨了两者在发展中的互补性。
一、价格比较农村电商之所以受到农民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商品的价格相对较低。
农村电商能够通过直接从农民手中购买农产品,省去了中间环节,从而降低了商品的价格。
而传统农贸市场有经营者的存在,他们需要支付租金和工资等费用,使得商品的价格相对较高。
二、交易方式农村电商通过互联网平台,使得交易更加方便快捷。
消费者只需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轻松购买到所需的农产品。
而传统农贸市场需要消费者亲自前往购买,不仅耗时耗力,还容易造成交通拥堵。
三、商品选择农村电商可以提供更多种类的商品。
由于互联网的广阔网络,农村电商可以通过物流渠道,将来自各个地方的商品送到农民的家门口。
而传统农贸市场所提供的商品种类有限,无法满足农民对多样性的需求。
四、农产品质量传统农贸市场由于交易方式相对简单,农民的农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而农村电商通过质量认证等方式,可以确保农产品的品质。
消费者可以通过评价和评分,了解到其他用户对于该商品的评价,从而选择质量更好的农产品。
五、农民收益在农村电商的模式下,农民可以直接将农产品卖给消费者,省去了中间环节的费用,使得农民的收益更高。
而在传统农贸市场中,农民往往需要将农产品卖给中间商,由中间商再销售给消费者,导致农民的收益相对较低。
六、保鲜效果由于传统农贸市场的农产品需要短时间内销售完毕,往往在质量保持上存在一定的问题。
而农村电商通过冷链物流等方式,保证了农产品的新鲜度和品质。
消费者可以在收到商品后,享受到与超市相同的品质保证。
七、人员成本农村电商的模式可以大大减少人员的成本。
在传统农贸市场中,需要相应的摊位租赁和市场管理等人员,增加了成本的开销。
而农村电商的模式可以减少这部分的开销,使得农产品的价格更具竞争力。
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对比分析
传统市场与新兴市场的对比分析市场,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在现代化的经济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是市场的两种不同形态。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对这两种市场形态进行深入研究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市场的演变和变革。
传统市场是指在历史上形成的、经过长期发展的传统商业市场,具有浓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传统市场通常分布在旧城区、老街道等历史悠久的地方,主要经营民生必需品、食品、药品等日用品。
传统市场的形态多为小巷弄堂、狭窄街道和低矮房屋,脏乱差、拥挤不堪。
传统市场交易方式多为人工出售,价格议价和信誉经营是其主要特点。
相比之下,新兴市场是指在现代化、市场化背景下形成的市场形态。
新兴市场体现着现代化和全球化的趋势,大多出现在城市中心、商业区、购物中心等地方。
新兴市场的经营对象更为多样化,商品种类也更为繁多,涵盖了从奢侈品到低廉商品及工业品等多个方面。
新兴市场通常经营高端品牌、时尚、生态环保等新兴商品,交易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现代化,主要以电子商务、网络销售为主,金融和创新金融工具也是新兴市场的重要特征。
虽然传统市场和新兴市场都是市场的形态,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对经营模式的不同。
传统市场的经营模式以人工售卖为主,商家在场上出售商品,买卖双方通过面对面的交流达成交易。
而新兴市场的经营模式更注重销售效率和服务质量,采用网络精准传播、定点营销等现代化方式实现产品的高效销售。
通过信息科技手段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和流转,这是新兴市场和传统市场在经营模式上的重要分歧。
其次,对消费者需求的不同。
传统市场以生活必需品和传统手工艺品为主,消费市场较为固定,定位于老年人和低收入家庭。
而新兴市场的消费领域更广泛,满足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的需求,购物方式更为多样化,满足了人们对生活品质和个性化需求的不断升级。
新兴市场经营品牌和时尚商品等新型产品,更能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
再次,对商贸文化的不同。
农产品电商与传统销售渠道的对比分析
农产品电商与传统销售渠道的对比分析农产品电商的兴起标志着农业产业链的升级与转型,为农产品的销售提供了新的渠道和方式。
传统销售渠道的局限性开始暴露出来,因此,农产品电商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市场拓展、销售渠道、交易环节、溯源可追踪、消费者需求、价格竞争、物流配送、信息平台、产业发展和经济效益等十个方面对农产品电商与传统销售渠道进行对比分析。
市场拓展方面,农产品电商具有便捷性和广阔的地域覆盖能力。
消费者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订购全国各地的农产品,满足各地消费者的需求。
然而,传统销售渠道主要依赖于个人经营者或批发商的分销能力,市场覆盖可能较为有限。
销售渠道方面,农产品电商通过平台提供全球范围的网络销售,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
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购买,同时可以通过在线互动更好地了解产品和商家。
相比之下,传统销售渠道的销售渠道主要依赖于实体店面,顾客需要亲自前往购买。
交易环节方面,农产品电商提供了在线支付、货到付款等多种支付方式,更加方便快捷。
而传统销售渠道更多采用线下交易和现金支付,效率相对较低。
溯源可追踪方面,农产品电商通过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物联网、区块链等,可以追溯到产品的生产、种植、养殖、加工等环节,提供产品的真实可靠性和安全性信息。
相比之下,传统销售渠道难以提供产品全程追溯的信息。
消费者需求方面,农产品电商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个性化推荐等手段,可以更准确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传统销售渠道的个性化服务较为有限。
价格竞争方面,农产品电商通过去除中间环节,减少了中间商的利润,提供更加低廉的价格。
而传统销售渠道中的中间商数量较多,导致价格较为昂贵。
物流配送方面,农产品电商与国内外的物流公司合作,建立了完善的物流体系,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配送。
传统销售渠道的物流配送由经销商或商家自己负责,可能效率较低。
信息平台方面,农产品电商通过建立品牌网站、社交媒体、手机应用等多种平台,提供了多种信息服务和互动机会。
我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研究
我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研究农产品现货市场作为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农产品供应、稳定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增收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农产品现货市场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就,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一、我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发展现状(一)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我国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交易品种日益丰富,涵盖了粮食、蔬菜、水果、畜禽产品、水产品等多个品类。
交易规模逐年递增,市场活跃度不断提高。
(二)市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各地加大了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改善了交易环境,提高了交易效率。
冷链物流、仓储设施等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提供了保障。
(三)市场主体多元化除了传统的农户和经销商外,越来越多的农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电商平台等新型主体参与到农产品现货市场中来,市场竞争更加充分。
(四)信息化水平有所提升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使得农产品现货市场的信息传播更加迅速和广泛,农产品价格、供求等信息的透明度不断提高,有助于减少市场信息不对称。
二、我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存在的问题(一)市场布局不合理部分地区农产品市场重复建设,而一些偏远地区则市场匮乏,导致农产品流通不畅。
(二)质量监管难度大农产品质量参差不齐,标准化程度低,检测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有效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三)交易方式相对落后传统的面对面交易仍占主导,电子商务等现代化交易方式的应用范围有限。
(四)市场波动频繁受季节、气候、政策等因素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给生产者和消费者带来一定风险。
(五)物流成本较高农产品物流环节多、损耗大,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促进我国农产品现货市场发展的对策(一)优化市场布局加强规划引导,根据农产品生产和消费的分布特点,合理布局农产品市场,形成高效、畅通的市场网络。
(二)加强质量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完善检测手段,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产品。
量化交易与传统交易的比较与分析
量化交易与传统交易的比较与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日益复杂化,量化交易在金融领域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比传统的交易方式,量化交易通过使用数学模型和算法来制定投资策略,从而实现更高效、更准确的交易决策。
本文将对量化交易与传统交易进行比较与分析。
一、交易方式在传统交易中,投资者主要依靠个人经验和直觉来进行交易决策。
他们通过研究市场资讯、分析基本面和技术指标等,以及与其他投资者的互动来制定交易策略。
传统交易更加依赖交易员的主观判断和决策。
相比之下,量化交易主要依赖程序化交易系统和算法模型。
量化交易使用大量的历史数据和数学模型来分析市场情况,并通过设定预定的交易规则和参数来制定交易策略。
量化交易的决策过程更加科学化和系统化,减少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二、交易速度传统交易往往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执行交易决策。
交易员需要通过电话或者电子交易平台与交易所进行沟通,并且手动输入订单来进行交易。
由于人的反应速度有限,传统交易往往不能够在最佳的市场条件下完成交易。
相比之下,量化交易采用计算机算法进行自动交易,极大地提高了交易速度。
量化交易系统可以通过预设的交易规则和参数,实时监测市场情况并自动执行交易。
量化交易几乎可以在瞬间完成交易,并且能够利用细小的价格波动进行高频交易。
三、风险控制传统交易的风险控制主要依赖交易员的经验和技能。
交易员需要通过自己的判断来决定交易的风险水平,并且时刻关注市场情况以及进行风险控制的调整。
然而,由于人类的情绪和主观判断的限制,传统交易的风险控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比之下,量化交易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风险。
量化交易系统可以根据预设的交易规则和参数,以及实时的市场数据进行风险测算和风险控制。
量化交易能够在交易前就确定风险水平,并且可以自动执行风险控制策略,减少了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
四、适应性与灵活性传统交易相对来说更容易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的交易策略的引入。
交易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直觉来调整交易策略,并根据市场条件进行灵活的交易决策。
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模式分析及典型案例
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模式分析及典型案例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产品流通一直是中国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城乡差距的逐渐缩小,农产品流通模式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农产品流通涉及到从农民的生产环节到消费者的购买环节,涉及到多个环节和参与者。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中间环节过多、效率低下等问题,而现代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则更加注重电子商务、农业产业化等新兴方式。
随着农村人口的不断减少和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流通方式的改革刻不容缓。
如何通过优化流通模式,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和质量,促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已成为当前中国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对中国农产品流通主要模式进行研究和分析,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为背景介绍的内容,字数200】1.2 问题提出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农产品流通环节中存在价格失衡的问题。
由于中间商的存在以及流通途中的各种环节,农产品的价格往往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导致农民和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平衡。
2. 农产品流通中存在品质问题。
在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和管理不规范,很容易出现农产品质量问题,影响消费者的健康和信任度。
3. 农产品流通途中存在的资源浪费问题。
传统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由于信息不畅,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会造成很多资源的浪费,比如过多的包装、运输环节中的损耗等问题。
4. 农产品流通领域中存在的监管问题。
由于我国农产品流通市场的庞大和复杂性,监管部门往往难以对其进行有效监管,导致一些不法分子的出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我国农产品流通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通过对流通模式的分析和改进,来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质量。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的主要目标是深入分析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模式,揭示其优劣势和存在的问题,为改进农产品流通体系提供参考依据。
农产品贸易的农产品贸易流通
农产品贸易的农产品贸易流通农产品贸易作为一个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经济活动,对于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其中,农产品贸易流通是整个贸易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从农产品贸易的定义、特点、影响因素以及现代农产品贸易流通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产品贸易的定义和特点农产品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以农产品为交换对象的国际贸易活动。
农产品贸易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农产品贸易是传统的国际贸易形式之一。
由于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过程需要时间,因此农产品不像工业制成品那样可以随时生产和运输。
这使得农产品贸易具有一定的时季性。
2. 农产品贸易对环境和气候条件具有较高的要求。
农产品的生产需要适宜的气候、土壤和水资源,这限制了农产品的生产地点和贸易范围。
3. 农产品贸易对质量和卫生要求较高。
鲜活农产品易腐烂,因此对于运输和储藏条件有严格要求,确保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变质、保持新鲜才能确保质量。
二、农产品贸易流通的影响因素农产品贸易流通的过程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市场需求、政策法规、物流和质量控制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1. 市场需求:农产品贸易的流通主要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
消费者对于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品种偏好会影响贸易的规模和方向。
2. 政策法规:不同国家和地区对于农产品贸易往往有着不同的政策法规,包括关税、贸易壁垒等。
这些政策法规对于农产品贸易流通起着指导和限制作用。
3. 物流:农产品的贸易流通需要依赖于有效的物流体系。
包括运输工具、运输方式和运输时间等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农产品贸易的效率和成本。
4. 质量控制:农产品贸易流通过程中,质量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农产品需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测和认证,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卫生达标。
三、现代农产品贸易流通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农产品贸易的流通方式也在不断演进和改变。
现代农产品贸易流通方式包括以下几种:1. 直接贸易:指农产品生产者直接与买家进行交易,绕过中间商和经销商。
商品的交易方式
商品的交易方式商品的交易方式多种多样,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消费习惯的变化,消费者的交易方式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本文将从传统交易方式和现代交易方式两个方面详细探讨商品的交易方式。
一、传统交易方式传统交易方式是指前现金社会中广泛使用的交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面对面交易面对面交易是指买卖双方亲自到达交易地点,进行实物交换的方式。
这种交易方式直接、效率高,可以避免诈骗等问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流的便利,它的使用越来越少。
2.付款到货交易付款到货交易是指买家在收到货物后,再将货款支付给卖家的交易方式。
这种交易方式安全可靠,但需要买家领取货物后再支付,增加了付款周期和交易难度。
3.货到付款交易货到付款交易是指卖家将货品送到买家手中后,由买家现场支付货款的交易方式。
这种交易方式缩短了付款周期,也让买家可以在现场查验商品后再确定是否付款,但同时也给卖家带来更大的风险。
二、现代交易方式现代交易方式是指建立在电子商务基础上的交易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在线支付在线支付是指通过互联网支付平台,将货款实现实时支付的方式。
这种交易方式不仅缩短了交易时间,也让交易更加方便和安全,但同时也需要注意网络诈骗和支付安全问题。
2.货到付款(在线)货到付款(在线)是指在电子商务平台下完成交易后,买家可以选择上门送货并现场付款的方式。
这种交易方式由于实现了电子商务的优势,可以实现更快的物流和更便捷的交易体验,成为许多人的首选。
3.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是指买卖双方或购物平台使用第三方支付公司,代为进行交易的方式。
这种交易方式在交易安全和信任方面有良好的表现,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支付费用和服务质量等问题。
4.线下支付线下支付是指在实体店铺或商场内进行的交易方式,可以通过现金、银行卡和移动支付等形式实现。
这种交易方式依赖于商家的信用和物流服务,但同时也具有无须互联网和交易速度快等优点。
结语作为消费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商品的交易方式具有深远的影响。
互联网二手交易与传统二手交易的对比分析
互联网二手交易与传统二手交易的对比分析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二手交易也进入了网络时代,互联网上的二手交易与传统方式的二手交易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本文将从交易方式、交易效率、商品选择、交易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对互联网二手交易与传统二手交易进行对比分析。
1.交易方式
传统二手交易主要通过集市、个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易方式进行,购买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寻找目标商品并与卖家进行交流,交易过程相对繁琐。
而互联网二手交易则通过在线平台进行,买卖双方可以通过网站或手机App直接进行交易,大大简化了交易流程和提高了效率。
2.交易效率
互联网二手交易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交易效率,买卖双方可以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进行交易,省去了大量的时间成本。
而传统二手交易需要双方在同一地点进行交易,制约了交易效率。
3.商品选择
互联网二手交易平台上聚集了大量的卖家和买家,购买者可以选择的商品更加多样化,而传统二手交易的商品选择受限于当地市场,相对较少。
4.交易安全
传统二手交易由于是面对面交易,在安全性方面相对较高。
而在互联网二手交易中,由于买卖双方往往并不相识,存在一定的交易风险,需要注意交易平台的信誉和安全性。
5.环境保护
互联网二手交易降低了资源浪费,通过二手交易可以延长商品的使用寿命,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传统二手交易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地域限制,往往导致商品的浪费。
总的来说,互联网二手交易相较于传统二手交易具有更高的交易效率、更多样的商品选择和更好的环保意识,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交易安全隐患。
在未来,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互联网二手交易将会越来越成熟,成为人们进行二手交易的首选方式。
农贸市场的市场营销模式
农贸市场的市场营销模式传统农贸市场是农产品交易的重要场所,以其丰富的商品种类、直接面对消费者和实惠的价格而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然而,随着零售业竞争的加剧和电商的兴起,农贸市场面临着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农贸市场需要通过创新和改进市场营销模式,提升市场竞争力和消费者体验。
本文将对农贸市场的市场营销模式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改进和创新。
一、传统农贸市场的特点农贸市场是集中销售农产品的地方市场,具有以下特点:1. 丰富的产品种类:农贸市场可以同时销售各类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家禽、畜肉等,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2. 直接面对消费者:农贸市场与消费者的距离较近,消费者可以直接看到和选择商品,便于交流和了解产品的质量和来源。
3. 价格实惠:相较于超市和其他零售渠道,农贸市场的产品价格较为实惠,吸引了一部分价格敏感的消费者。
二、农贸市场的市场营销挑战虽然农贸市场具有丰富的产品种类和实惠的价格,但面临着市场营销上的挑战:1. 竞争加剧:农贸市场面临着来自超市、电商和其他零售渠道的竞争,传统的优势逐渐减弱。
2. 易受季节和天气等自然因素影响:由于农产品具有季节性和天气性,农贸市场的销售受到自然因素的制约,需寻找应对之策。
3. 缺乏品牌形象:农贸市场中的摊贩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和推广,消费者难以辨识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三、改进和创新市场营销模式为了提升农贸市场的竞争力和吸引更多消费者,可以尝试以下市场营销模式的改进和创新:1. 引入农产品溯源系统:利用物联网和区块链等技术,建立农产品的溯源系统,让消费者能够了解产品的生产环境、种植过程和质量检测结果,增强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推动销售增长。
2. 打造品牌形象:农贸市场可以与农户、地方政府等合作,推动农产品品牌化,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包装设计、统一的摊位形象和宣传推广来打造农贸市场品牌。
3. 创新销售方式:农贸市场可以引入线上销售渠道,建立农产品电商平台,满足消费者线上购买的需求。
霜降农耕文化中的农产品交易与流通方式
霜降农耕文化中的农产品交易与流通方式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8个节气,每年大约在10月23日至24日之间。
在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霜降时节标志着秋天的深入,也是农民们进行农产品交易与流通的重要时期。
本文将探讨霜降农耕文化中的农产品交易与流通方式。
一、霜降时节的农产品交易在霜降时节,农民们开始丰收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如稻谷、小麦等。
由于农产品的供给增加,需要进行大规模的交易以满足市场需求。
霜降时节农产品交易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1. 农产品集市农产品集市是农民们进行交易的主要场所。
农民们将自己的农产品运到集市,摆摊售卖或与买家进行洽谈。
这种方式能够让农民们直接接触到买家,同时也方便消费者选择自己需要的农产品。
2. 农民合作社农民合作社在霜降时节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农民通过加入合作社,可以共同销售自己的农产品,提高市场议价能力,并且能够获得更多的销售机会。
合作社还可以提供资源整合、市场信息等服务,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交易效益。
3. 农村电商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农村电商逐渐兴起。
霜降时节,农民们可以通过电商平台将自己的农产品进行线上销售,不受地域限制,能够更好地触达更广阔的市场。
同时,电商平台还提供了物流运输、支付结算等便捷服务,方便农产品的流通。
二、霜降时节的农产品流通方式除了农产品交易,霜降时节也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节点。
农产品流通方式直接关系到市场供需平衡和消费者获取农产品的便利程度。
以下是霜降时节常见的农产品流通方式:1. 批发市场批发市场是农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将农产品从生产者转移到零售商或其他中间商。
在霜降时节,批发市场规模扩大,需求量增加,批发商可以大规模采购农产品并进行打包分装,供应给各级零售商。
2. 零售市场零售市场是消费者获取农产品的主要场所。
在霜降时节,零售市场也会相应扩大规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农产品选择。
零售市场分为传统市场和超市等形式,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购买方式。
3. 生态农业直供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健康的关注加强,生态农业直供逐渐受到青睐。
春节期间的年货市场和农产品交易
春节期间的年货市场和农产品交易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全国范围内规模最大的人口流动和购物活动。
在春节期间,人们会购买大量的年货,而农产品交易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春节期间的年货市场和农产品交易的现状和影响。
首先,春节期间的年货市场是一个庞大的商机。
从传统的年货到现代的购物方式,春节期间的年货市场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人们不再局限于买年糕、腊肉等传统年货,而是更加注重品质和多样性。
各种各样的礼品、食品、家居用品等都成为了年货市场的主角。
其次,农产品交易也在春节期间达到了一个高峰。
春节是农民朋友们辛勤劳作一年的收获时刻,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春节期间的农产品交易来获得一些额外的收入。
因此,各地纷纷设立农产品市场,供应新鲜的蔬菜、水果、肉类等农产品。
然而,春节期间的年货市场和农产品交易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价格波动的问题。
由于春节期间需求量的增加和市场短缺,一些年货和农产品的价格会有所上涨。
这对于一些家庭来说可能会增加负担。
其次是食品安全问题。
在大量的年货和农产品交易中,有一些不法商贩会通过掺假、非法添加物等手段来获取利益。
这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是严厉打击价格虚高和食品安全问题。
相关部门加强了对年货市场和农产品交易的监管,对价格虚高和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严查。
其次是加强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管理。
政府加大了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环节的支持力度,确保农民朋友们能够获得合理的收益。
此外,春节期间的年货市场和农产品交易也带动了一些其他行业的发展。
例如,物流行业在春节期间是非常繁忙的,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保证货物的运输。
同时,电商平台也在春节期间推出了各种促销活动,吸引消费者在线上购物。
综上所述,春节期间的年货市场和农产品交易是一个热闹而庞大的活动。
它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并且为农民朋友们带来了一定的收益。
然而,也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来解决其中的问题和挑战。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电子支付与金融服务
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电子支付与金融服务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电子支付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农业领域也不例外,农产品批发市场作为农业供应链的重要环节,也逐渐引入了电子支付和金融服务这一便捷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电子支付与金融服务的应用,以及这些服务给农业生产和农民带来的益处。
一、电子支付的优势电子支付,指的是通过互联网、移动设备等电子渠道进行支付交易。
相较于传统的现金交易方式,电子支付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具有以下优势。
首先,电子支付提高了交易的便捷性。
传统现金支付往往需要双方到场进行面对面的交易,而电子支付通过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大大提高了交易的灵活性和便利性。
其次,电子支付降低了交易成本。
传统现金支付需要人工计算、清点和储存,而电子支付的自动化处理减少了这些环节,降低了人力和物力成本。
第三,电子支付减少了现金交易中的风险。
农产品批发市场中的交易金额较大,如果使用现金易受盗窃、假币等问题影响,而电子支付通过了安全的加密算法和验证系统,有效地防止了支付过程中的风险和欺诈。
二、金融服务对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意义除了电子支付,金融服务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金融服务包括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如信贷、保险、结算等。
首先,金融服务提供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资金支持。
农产品的生产和贸易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而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贷款和信用担保等服务,满足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资金需求,促进了市场的发展和流动性。
其次,金融服务为农产品批发市场的风险管理提供了保障。
农产品行业受天气、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等因素的影响,金融机构通过提供保险产品,为农产品批发者和农民提供了风险分担的机制,减少了因不可控因素导致的损失。
第三,金融服务改善了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结算方式。
传统的现金交易需要面对面的交付和清点,而金融服务通过电子结算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结算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了因人为错误带来的问题。
市场交易途径获取资源的方式
市场交易途径获取资源的方式引言在现代社会,资源交易是一个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市场交易成为了获取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全面、详细、完整地探讨市场交易途径获取资源的方式。
一、线下市场交易方式1. 实体市场实体市场是最传统的市场交易方式,顾名思义,这些市场是真实存在的场所。
买家和卖家可以面对面地进行交易。
实体市场通常会出售各种类型的资源,例如食物、日用品和手工艺品。
实体市场存在的优势是人们可以直接看到、触摸和检查产品,了解产品的质量和实际情况,同时也能享受到交流和社交的乐趣。
2. 二手市场二手市场是指出售二手商品的市场。
这些商品包括但不限于家具、电器、交通工具以及其他日常用品。
二手市场的优势在于价格更加实惠,同时也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通过参与二手市场交易,人们可以以较低的成本获取所需的资源。
3. 农贸市场农贸市场是一种专门销售农产品和手工艺品的市场。
农贸市场的货品直接来自农民或者手工艺人,具有更高的新鲜度和亲近自然的感觉。
通过购买农贸市场的产品,人们可以支持本地农民和手工艺人,同时也能够获得更加健康和有机的食品。
二、线上市场交易方式1. 电商平台电商平台是市场交易的新兴方式之一,通过互联网和移动应用程序,买家和卖家可以实现线上交易。
电商平台提供了巨大的选择范围,消费者可以轻松地搜索并比较不同商家的产品,同时也提供了便捷的购买和支付方式。
电商平台的快速发展为人们获取资源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 租赁平台租赁平台提供了一种持有和使用资源的替代方式。
通过租赁平台,人们可以租借汽车、家用电器、场地等各种资源。
租赁平台的优势在于节约了购买成本和存储空间,同时也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租赁平台的兴起为人们获取资源提供了更灵活的选择。
3. P2P交易平台P2P交易平台是指通过对等网络连接买家和卖家的市场。
这些平台提供了与其他人直接交易的机会,而不是通过中间商进行交易。
P2P交易平台的优势在于节省了中间环节所产生的费用,同时也提供了更大的交易自由度和个性化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传统交易方式与现代交易方式比较分析作者:陈建华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年第17期[摘要]从交易条件方面对农产品传统交易方式与现代交易方式进行比较分析,试着找出农产品交易方式存在的基础性条件。
[关键词]交易条件;比较分析[中图分类号]F304.3 [文献标识码]A传统交易方式,并不意味着就是过时、无用的交易方式,而应是一种社会流通成本相对较高、交易费用相对较大的交易方式。
它是在社会分工与交通运输较发达、储藏保鲜手段较先进、流通产业基本形成等社会条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灵活多样交易方式的集合体,并形成一种以小规模大群体、众渠道多环节为流通特点的区域性农产品交易市场。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尤其以现代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全球信息化不断推进,逐渐形成了统一国内与国际大市场,这对传统交易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面临这一形势,传统的交易方式必须要进行自我性改革,在原有的基础上融进科技、信息化网络等现代元素,来不断降低整个社会流通成本及相关交易费用,于是就构成现代交易方式的内涵。
传统的农产品交易方式与现代的农产品交易方式最大区别在于交易成本方面。
而交易成本高低在交易过程中是直接表现在价格方面。
一般来说,为了保证交易者有利可图,交易成本越高,其对应交易价格也就越高,但这往往是基于“卖方市场”的形成。
然而目前的农产品市场,是类似于一种完全竞争市场,更接近于“买方市场”。
这样一来,对于生产者——广大农户来说,交易价格基本上由市场供求决定,几乎很难根据交易成本高低来自行调节交易价格。
也就是说,在农产品交易价格相同情况下,经营者要想获得更多利益就必须降低自身交易成本。
根据产权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的大小又取决于像诸如农产品性质、市场交易量与交易人数、组织结构及技术等交易条件。
换句话说,交易条件的优劣影响着交易成本的高低。
1 交易量比较分析在我们熟悉的农产品集贸市场中,买卖双方基本采用零售交易,对应的每次农产品交易数量就很小,在这种情况下,由于经营者能够获得的边际收益相对较小,其损失也小,即使能够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增加谈判的次数,其收益的增额也不大。
所以说,大部分经营者都愿意采用“薄利多销”形式来展开竞争,他们也就不可能为此付出较多的交易成本。
如果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情况可能就大不相同。
因为在批发市场中买卖双方是采用批发交易,每次的农产品交易数量都较大,经营者由此能够获得的边际收益相对较大,如果交易失败,则其损失也大。
所以,为了使交易能够获得成功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经营者必然会尽量获取准确的市场信息、增加谈判的次数。
这样,其交易成本也必然相应增大。
2 交易人数比较分析当交易人数较少时,经营者在生产和市场交易过程中所需的信息相对较少,其谈判次数和签约次数也会相应减少,即交易成本较小,如典型“一对一”对手交易。
比如在农产品会展交易过程中,由于参加交易的人数较多,交易频率和信息将会大大增加,对每个参加农产品市场交易主体来说,其获取准确市场信息的难度也相应增加,谈判次数和签约次数自然也将增加,即交易成本上升。
这里,要特别注意,随着交易量和交易人数的增加,我们所要花费的交易成本增加,是针对一次性交易而言,是一种私人交易成本增加;如果拿整个交易系统来说,批发交易所消耗的总交易成本就不一定比零售交易的要高。
同样,我们在谈到交易成本的上升时,还必须要考虑到效益分析。
要不然,我们会误认为随着交易量的不断扩大与交易人数不停增加,整个交易过程中所涉及的交易成本会不断上升,紧接着可能会推出传统交易方式对应是多数量、多人数交易;而现代交易方式对应是少数量、少人数交易。
这显然与现实逻辑不符,同样不是界定传统交易方式与现代交易方式的标准。
在分析之前,先将交易成本分拆成交易总成本(TC)和边际成本(MC),同样将效益分成总效益(TR)与边际效益(MR)。
为简便起见,将交易量与交易人数用G表示,运用经济学边际理论稍作以下分析:(1)当G比较小时,对应的TC与TR都小。
如果这时增加TC,很显然会出现MC>MR,理性经营者一般都不会采取这样措施。
(2)当G慢慢增加时,要想获得更多TR,必须付出更多的TC。
理性经营者都会采取这样措施,原因在于此时MC(3)当G增加到一定限度后,如果经营者继续增加TC,那不一定带来更多的TR,原因在于此时的MR递减,出现MC>MR。
(4)当引入新的信息网络技术后,将会彻底改变以往经营者增加TC方式,这样随着G 增加往往可以继续维持MC结合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只有出现第(4)种情况下,市场才会考虑不断引入现代交易方式。
说明现代交易方式对于那些交易量大、交易人数众多的农产品市场带来的经济效益要优于传统交易方式。
3 组织结构比较分析在农产品传统交易中,交易组织一般是以批发市场为主导。
在这样的批发市场上,形成了一种以生产商——多级批发商——消费者为结构的流通组织。
有了大量中间批发商的存在,交易费用增加,产品中不少利润就会流向中介商,小生产者所获得利润就变得较少。
而相比之下的农产品现代交易方式,多半形成的是一体化的交易组织。
一体化就包括城乡市场一体化、国内市场一体化及国际市场一体化。
在这样的一体化环境中,交易价格可以通过公平竞争形成,资源可以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与流动。
除此以外,现代交易方式还强调流通组织结构一体化,就是说形成一种直接且更紧密的现代单段二元结构即生产者——消费者。
通过合作与竞争形成均衡的利益链接体,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不必要的交易成本。
比如在美国,批发市场交易方式曾经起到平衡和调节农产品流通的重要作用,然而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农产品交易只有一半左右通过批发市场实现,其余则是“产销直挂”。
一是美国连锁商店规模不断扩大,大型超市、连锁食店纷纷建立自己的配送机构,直接到产地组织采购,减少中间费用;二是美国农场经营规模大,一些独立生产者或生产者联合组织不需要经过中间环节就可以为零售企业提供品种齐全、大量的农产品。
近20年来受此冲击,批发市场交易的蔬菜水果比例不断缩小,超市企业进入蔬菜、水果等农产品流通市场,自己开设集配中心、采购货物,发送到连锁店销售。
说明农产品现代交易方式已在发达国家处于主导性地位,它所适应的组织结构体系要明显优于传统交易方式的组织结构,具有精简方便、效率高等特点。
4 技术性条件比较分析技术性条件包括交通运输条件和网络通讯条件。
网络通讯更是现代元素的象征。
如果没有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就不可能产生农产品电子商务。
当通讯设施较为先进和发达时,经营者在获取市场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方面将会大大提高。
虽然在使用这些设施时要花一定的费用,但由于信息的速度和准确性都大大提高了,因此,经营者不仅决策成本相应降低,而且谈判成本和储运成本也会相应降低,即交易总成本降低。
在荷兰,最具代表性就是花卉拍卖。
“荷兰式”拍卖主要流程是:各大批发市场通过计算机和特定通讯线路联网,买主可以在一套先进的拍卖系统——“荷兰钟”上同时看到全国各地拍卖市场产品。
如果系统处理为有效交易,则这一交易就成交并记入系统数据库。
从这方面来看,以现代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农产品交易方式刚好融合。
而农产品传统交易方式显然不具有这样的技术优势,虽然交通运输很发达,但是总远远落后于信息技术的变化速度。
此外,产品的不同特性决定着不同的交易方式。
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非标准化等特点,故在进行交易条件比较时要慎重考虑到农产品本身的性质。
例如,种植业比养殖业更受自然气候的影响,而种植业当中的“新、奇、特”产品的生产往往受气候影响更大,意味着不确定性更大,加剧了种植业产品交易的内在风险,总体上更需要现代期货交易来回避风险。
再比如药材是一种专用性很强的产品,其市场容量往往较小,自发的市场交易很难形成市场需求的规模效应,所以,迫切需要现代一体化经营方式来解决销售问题,经营与生产一般都是以“专业市场 +生产基地+农户”为典型模式,从而有效节约交易成本。
我们知道,鲜活农产品具有很强的易损性,不耐贮藏与保存,在流通过程中更易腐烂、变质,这必然加大流通环节成本,所以应减少中间销售环节,及时交易,往往比较适合现代直销方式。
如果仅从农产品性质来看,农产品交易更适合采用现代交易方式。
但一直以来,农产品交易方式都处在传统层面上,农产品本身性质也没发生多大变化,说明交易品种差异也只能决定了某个具体的交易方式,但不是区分比较传统交易方式与现代交易方式的关键性交易条件。
5 小结通过以上分析发现,交易条件的差异可以影响到交易成本大小,它的优劣会影响交易效率的高低。
它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交易方式存在的社会基础,是交易方式演变发展的外在动力。
通过对交易条件差异性的比较(见表1),我们可以更加理解农产品传统交易方式与现代交易方式适应的社会条件,这对农产品交易方式的选择与运用具有一定作用。
从表1中可看出:第一,现代交易运用网络技术可以与更多的交易者接触、谈判,形成“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一体化交易市场;第二,交易量多,在交易成本等同的情况下,完全可通过互联网多次数、少批量的交易来达到总量增多;第三,不需要传统的中间商如批发商、零售商,可直接面对消费者。
当然,流通组织中“无中间商”,并不是说不需要任何的中介组织,只是说对传统中间商的“遗弃”;相反,需要发展新的中介组织如农村合作组织、网上交易所,来促成生产主体与消费主体间交易。
[参考文献][1] 李文静.我国农产品交易方式的演变与发展趋势[J].商业时代,2015(34):4-7.[2] 薛建强.农产品交易方式治理机制分析与优化建议[J].农村经济,2010(12):103-106.[3] 郭娜,刘东英.农产品网上交易模式的比较分析[J].农业经济问题,2009(03):7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