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单元教学课件: 核心素养视角下单元教学的实践以《平面向量》为例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本章整合2
∴n· ������������ = 2.
答案 :C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应用 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已知 AB=2,AD=1,∠ BAD=60° ,E 为 CD 的中点 ,则������������ ·������������ = .
解析: ������������ = ������������ + ������������ = ������������ + ������������ = ������������ + ������������ , ������������ = ������������ − ������������ , 则 ������������ ·������������ = ������������ + ������������ ·(������������ − ������������ ) = ������������ 2 − ������������ ·������������ −
1 ������������ 2 2 1 2 1 2 1 2 3 2 1 2
1 2
1 2
= 1 − × 2 × 1 × cos 60° − ×4=− .
3 答案: − 2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专题四
专题五
专题二
模与距离
向量的模,即向量的大小,也就是用来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长 度.向量的模不仅是研究向量的一个重要的量,而且是利用向量方法 解决几何问题的一个“交汇”点.因此,我们必须熟练掌握求向量的模 的基本方法.一般地,求向量的模主要是利用公式|a| 2=a2 将它转化为 向量的数量积问题,利用数量积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进行展开、 合并, 使问题得以解决.或利用公式| a| = 使问题得以解决. ������ 2 + ������ 2 将它转化为实数问题,
高一下学期数学人教A版必修4第一章1.1.1任意角课件
1234
4.写出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S. 解 终边落在x轴上的角的集合: S1={β|β=k·180°,k∈Z}; 终边落在y轴上的角的集合: S2={β|β=k·180°+90°,k∈Z}; ∴终边落在坐标轴上的角的集合: S=S1∪S2={β|β=k·180°,k∈Z}∪{β|β=k·180°+90°,k∈Z}={β|β =2k·90°,k∈Z}∪{β|β=(2k+1)·90°,k∈Z}={β|β=n·90°,n∈Z}.
明目标、知重点
呈重点、现规律
1.对角的理解,初中阶段是以“静止”的眼光看,高中阶段应用 “运动”的观点下定义,理解这一概念时,要注意“旋转方向”决 定角的“正负”,“旋转量”决定角的“绝对值大小”. 2.关于终边相同的角的认识 一般地,所有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连同角α在内,可构成一个 集合S={β|β=α+k·360°,k∈Z},即任一与角α终边相同的角, 都可以表示成角α与整数个周角的和.
明目标、知重点
= {β|β = 45° + 2k·180° , k∈Z}∪{β|β = 45° + (2k + 1)·180°,k∈Z}={β|β=45°+n·180°,n∈Z}. ∴S中合适-360°≤β<720°的元素是: 45°-2×180°=-315°;45°-1×180°=-135°; 45°+0×180°=45°;45°+1×180°=225°; 45°+2×180°=405°;45°+3×180°=585°.
明目标、知重点
探要点·究所然
情境导学
过去我们学习了0°~360°范围的角,但在实际问题中还会遇 到其他角.如在体操、花样滑冰、跳台跳水等比赛中,常常 听到“转体1080°”、“踺子后手翻转体 180°接前直空翻 540°”等这样的解说.因此,仅有0°~360°范围内的角是不够 的,我们必须将角的概念进行推广.
新人教版数学必修4同步课件: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方法 2)因为������������ = ������������ + ������������,
而������������
=
1 2
������������
=
1 2
(������������
−
������������ ),
所以������������
=
������������
+
1 2
(������������
分析根据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结合向量的线性运算进行求解.
解(1)(方法 1)如图,因为������������ = ������������ + ������������, ������������ = ������������ + ������������, 所以 2������������ = ������������ + ������������ + ������������ + ������������.
的其他向量的基底的是( )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解析∵������������ 与������������ 不共线,������������ 与������������ 不共线,∴①③可以作为基底,
其他两组分别共线,故不可以,选 B.
答案B
课堂篇 探究学习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应用
2.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
首页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核心素养形成脉络
1.理解基底的定义,并能判断两个向量是否是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基底.培养数学抽象及逻辑推理素养. 2.理解并掌握平面向量基本定理,会用基底表 示平面向量.培养数学抽象、数学运算素养. 3.掌握两个向量夹角以及两个向量垂直的定 义.培养数学运算、数学抽象素养.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全套精品PPT课件
2100
6600
-1500
特别地,当一条射线没有作任何旋转时, 我们也认为这时形成了一个角,并把这个角 叫做零度角(0º).
角的记法:角α或可以简记成∠α.
⑶角的概念扩展的意义:
用“旋转”定义角之后,角的范围大大地扩大 了
① 角有正负之分; 如:=210, = 150, =660.
4.终边相同的角
⑴ 观察:390,330角,它们的终边都与 30角的终边相同.
⑵探究:终边相同的角都可以表示成一个0到 360的角与k(k∈Z)个周角的和: 390=30+360(k=1), 330=30360 (k=-1)
30=30+0×360 (k=0), 1470=30+4×360(k=4) 1770=305×360 (k=-5)
课堂练习
1.锐角是第几象限的角?第一象限的角是 否都是锐角?小于90º的角是锐角吗?区间 (0º,90º)内的角是锐角吗?
答:锐角是第一象限角;第一象限角不一定 是锐角;小于90º的角可能是零角或负角,故 它不一定是锐角;区间(0º,90º)内的角是锐 角.
2.已知角的顶点与坐标系原点重合,始边 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作出下列各角,并指 出它们是哪个象限的角? (1)420º,(2) -75º,(3)855º,(4) -510º.
2.角的概念的推广
⑴“旋转”形成角
一条射线由原来的位置OA,
绕着它的端点O按逆时针方向
旋转到另一位置OB,就形成角B
α.
旋转开始时的射线OA叫做
角α的始边,旋转终止的射线
O
A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OB叫做角α的终边,射线的端
点O叫做角α的顶点.
⑵.“正角”与“负角”、“0º角” 我们把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所形成的角叫做
高中数学必修4全册课件ppt人教版
跟踪训练 3.(1)已知某扇形的圆心角为75°,半径为15 cm, 求扇形的面积; (2)已知扇形的周长为20 cm,面积为9 cm2,求扇形的 圆心角的弧度数.
解:(1)扇形的圆心角为 75×1π80=51π2,扇形半径为 15 cm. ∴扇形的面积 S=12|α|·r2=12×51π2×152=3785π(cm2).
长及扇形面积. (1)43π;(2)165°. 【解】 (1)l=|α|·r=43π×10=430π(cm), S=12|α|·r2=12×43π×102=2030π(cm2).
(2)165°=1π80×165 rad=1112π rad. ∴l=|α|·r= 1112π×10=565π(cm), S=12l·r=12×565π×10=2675π(cm2).
③yx叫做 α 的 正切 ,记作 tan α ,即tan α=yx (x≠0).
对于确定的角α,上述三个值都是唯一确定的.故正弦、余
【名师点评】 (1)弧长公式 l=|α|·r 与扇形面积公式 S=12 |α|·r2=12l·r 在应用公式时,圆心角 α 的单位必须是弧度. (2)扇形的弧长公式和面积公式涉及四个量:面积 S,弧长 l,圆心角 α,半径 r,已知其中的三个量一定能求得第四 个量(通过方程求得),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能求得剩余的两 个量(通过方程组求得).
若弧是一个半圆,则其圆心角的弧度数是多少? 若弧是一个整圆呢?
弧度制
一般地,正角的弧度数是一个正数,负角 的弧度数是一个负数,零角的弧度数是0,如果 半径为r的圆的圆心角a所对弧的长为l,那么,
角a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 | a | = l / r
l
注:“弧度”不是弧长,它是一
a
个比值。值有正负。
高中数学必修4课件全册(人教A版)
课件应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课件难度和进度。
汇报人:
感谢观看
难点: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混合积的计算
应用:平面向量在物理、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三角恒等变换的定义和性质
三角恒等变换的基本公式和定理
三角恒等变换的应用和解题技巧
三角恒等变换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章 解三角形
内容:介绍解三角形的概念、方法和应用
重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和面积公式的应用
,
高中数学必修4课件全册(人教版)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课件概览
03
章节内容
04
习题与答案
05
教学建议与注意事项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课件概览
课件封面
封面设计简洁明了凸显高中数学必修4的主题
封面风格与教材内容相符合体现数学的严谨性和逻辑性
封面采用人教版的标志表明版本一致
封面包含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方便识别
难点:如何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解题技巧:掌握解三角形的步骤和技巧能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各种问题
04
习题与答案
章节习题
第三章 三角恒等变换
第一章 三角函数
第二章 平面向量
第四章 解三角形
习题答案及解析
答案:提供详细的习题答案
解析:对答案进行详细的解析和说明
解题思路:提供解题思路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03
章节内容
第一章 三角函数
内容: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图像和基本公式
2019-2020年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第二章平面向量 2.4.2
D 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名师点拨已知非零向量a=(x1,y1),b=(x2,y2). a∥b⇔x1y2=x2y1,即x1y2-x2y1=0. a⊥b⇔x1x2=-y1y2,即x1x2+y1y2=0. 这两个结论不能混淆,可以对比学习,分别简记为:共线纵横交错
积相等,垂直横横纵纵积相反.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1)a·b=a1b1+a2b2;
(2)a⊥b⇔a1b1+a2b2=0;
(3)a·a=|a|2⇔|a|= ������12 + ������22;
(4)cos θ= |������������·||������������|⇔cos θ=
������1������1+������2������2 ;
解析:∵a⊥(a-b), ∴a·(a-b)=0, ∴a2-a·b=5-(x-4)=0,解得x=9.
答案:A 反思有关向量垂直的问题,通常利用它们的数量积为0来解决.本 题也可先求出a-b的坐标,再代入a·(a-b)=0,解得x.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 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题型一
数量积的坐标运算
【例1】 已知a=(2,-1),b=(3,-2),求(3a-b)·(a-2b). 分析:先求出a·b,a2,b2,再对(3a-b)·(a-2b)展开求解;或先将3a-b,a2b的坐标求出,再进行运算.
人教版高中数学高一A版必修4 第二章第一节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
第二章第一节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1.丰富多彩的背景,引人入胜的内容.教材首先从力、位移等量讲清向量的实际背景以及研究向量的必要性,接着介绍了平面向量的有关知识.学生将了解向量丰富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及其运算的意义,能用向量语言与方法表述和解决数学、物理中的一些问题,发展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平面向量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的基础,从学生熟知的功的概念出发,引出了平面向量数量积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接着介绍了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运算律及坐标表示.向量数量积把向量的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了起来,这样为解决有关的几何问题提供了方便,特别能有效地解决线段的垂直问题.最后介绍了平面向量的应用.2.教学的最佳契机,全新的思维视角.向量具有几何形式和代数形式的“双重身份”,这一概念是由物理学和工程技术抽象出来的.反过来,向量的理论和方法,又成为解决物理学和工程技术的重要工具,向量之所以有用,关键是它具有一套良好的运算性质,通过向量可把空间图形的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这样通过向量就能较容易地研究空间的直线和平面的各种有关问题.这一章的内容虽然概念多,但大都有其物理上的来源,虽然抽象,却与图形有着密切的联系,向量应用的优越性也是非常明显的.全新的思维视角,恰当的教与学,使得向量不仅生动有趣,而且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能力的极佳契机.3.本章充分体现出新教材特点.以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和几何内容为背景,直观介绍向量的内容,注重向量运算与数的运算的对比,特别注意知识的发生过程.对概念、法则、公式、定理等的处理主要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得出结论.这一章中的一些例题,教科书不是先给出解法,而是先进行分析,探索出解题思路,再给出解法.解题后有的还总结出解决该题时运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有的还让学生进一步考虑相关的问题.对知识的处理,都尽量设计成让学生自己观察、比较、猜想、分析、归纳、类比、想象、抽象、概括的形式,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向量的坐标实际上是把点与数联系起来,进而可把曲线与方程联系起来,这样就可用代数方程研究几何问题,同时也可以用几何的观点处理某些代数问题.4作者:赵勇,永安三中教师,本教学设计获福建省教学设计大赛三等奖整体设计教学理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合作交流和创新等过程,获得知识、能力、情感的全面发展.本节课将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实现课程理念、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学目标1.通过力的分析等实例,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向量的概念.2.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等概念;3.理解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等概念,并会辨认图形中的相等向量或作出与某一已知向量的相等向量.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理解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几何表示等是本节课的重点.2.难点是学生对向量的概念和共线向量的概念的理解.学情和教材分析《向量》是高中数学新教材必修四第二章第1节.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的概念之一,有深刻的几何背景,是解决几何问题的有力工具.向量概念引入后,全等和平行(平移)、相似、垂直、勾股定理就可转化为向量的加(减)法、数乘向量、数量积运算,从而把图形的基本性质转化为向量的运算体系.向量是沟通代数、几何与三角函数的一种工具,有着极其丰富的实际背景,在数学和物理学科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所以,向量是高考必考的重点内容,又因为其抽象性,它还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个难学内容.本节内容是向量一章的第一节课,因此,是十分关键、重要的一节课.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位置是几何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几何中常用点表示位置,研究如何由一点的位置确定另外一点的位置.如图1,如何由点A确定点B的位置?图1一种常用的方法是,以A为参照点,用B点A点之间的方位和距离确定B点的位置.如,B点在A点东偏南45°,30千米处.这样,在A点与B点之间,我们可以用有向线段AB表示B点相对于A点的位置.有向线段AB就是A点与B点之间的位移.位移简明地表示了位置之间的相对关系.像位移这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加以抽象,就是我们本章要研究的向量.推进新课新知探究本章引言中,我们知道,位移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你还能举出一些这样的量吗?图2请大家阅读课本2.1.1向量的物理背景与概念;2.1.2向量的几何表示.并回答下面问题: (1)什么是向量?向量和数量有何不同? (2)向量如何表示?(3)什么是零向量和单位向量? (4)什么是平行向量?待学生阅读完后,老师总结并展示课件: 1.什么是向量?向量和数量有何不同?(数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 在质量、重力、速度、加速度、身高、面积、体积这些量中,哪些是数量?哪些是向量? 数量有:质量、身高、面积、体积 向量有:重力、速度、加速度提问:角度,海拔,温度是向量吗? 2.向量如何表示?(1)几何表示——向量常用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箭头所指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图3 注:以A 为起点,B 为终点的有向线段记为AB →,线段AB 的长度记作|AB →|(读为模); (2)也可以表示为a ,b ,c ,…,大小记作:|a|、|b|、|c |、…说明一:我们所说的向量,与起点无关,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时,起点可以取任意位置.所以数学中的向量也叫自由向量.如图4:它们都表示同一个向量.图4练习:向量AB →和BA →是同一个向量吗?为什么? 不是,方向不同.探究:向量就是有向线段吗?有向线段就是向量吗? 说明二:有向线段与向量的区别: 有向线段:有固定起点、大小、方向.向量:可选任意点作为向量的起点、有大小、有方向.图5有向线段AB →、CD →是不同的.图6向量AB →、CD →是同一个向量. 3.什么是零向量和单位向量?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为0; 单位向量:长度为1的向量.注:零向量,单位向量都是只限制大小,不确定方向的. 向量之间的关系: 4.什么是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平行向量. 注:1.若是两个平行向量,则记为a ∥b .2.我们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即对任意向量a ,都有0∥a . 练习:判断下列各组向量是否平行?图7向量的平行与线段的平行有什么区别? 练习:已知下列命题:(1)向量AB →和向量BA →长度相等;(2)方向不同的两个向量一定不平行;(3)向量就是有向线段;(4)向量0=0;(5)向量AB →大于向量CD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0B .1C .2D .3 答案:B例1试根据图8中的比例尺以及三地的位置,在图中分别用向量表示A 地至B 、C 两地的位移,并求出A 地至B 、C 两地的实际距离(精确到1 km).图8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1.3相等向量与共线向量,并回答问题:什么是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待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并展示课件: 5.什么是相等向量和共线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相等向量.a =b =c A 1B 1→=A 2B 2→=A 3B 3→=A 4B 4→图9注:1.若向量a ,b 相等,则记为a =b ;2.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同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注:任一组平行向量都可以平移到同一直线上. 练习:判断下列命题是否正确:(1)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2)若|a|=|b |,则a =b ;(3)若AB →=DC →,则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4)平行四边形ABCD 中,一定有AB →=DC →;(5)若m =n ,n =k ,则m =k ;(6)若a ∥b ,b ∥c ,则a ∥c .其中不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A .2B .3C .4D .5 答案:C练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a|>|b|,则a>b B .若|a |=0,则a =0C .若|a|=|b|,则a =b 或a =-bD .若a ∥b ,则a =bE .若a =b ,则|a|=|b |F .若a ≠b ,则a 与b 不是共线向量G .若a =0,则-a =0 答案:EG例2如图10,设O 是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分别写出图中与OA →、OB →、OC →相等的向量.图10解:OA →=CB →=DO →, OB →=DC →=EO →, OC →=AB →=ED →=FO →.练习:如图11,EF 是△ABC 的中位线,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在以A 、B 、C 、D 、E 、F 为端点的有向线段表示的向量中请分别写出:图11(1)与向量CD →共线的向量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与向量DF →的模一定相等的向量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向量DE →相等的向量有________个,分别是__________.答案:(1)7 DC →、DB →、BD →、FE →、EF →、CB →、BC → (2)5 FD →、EB →、BE →、EA →、AE →(3)2 CF →、FA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求大家能够理解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几何表示;理解零向量、单位向量、平行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作业习题2.1A 组2,5设计思路1.首先先对本节课教材内容进行分析2.教材内容的安排和处理根据我所教学生的特点,我对教材进行了如下处理,先由物理中的位置关系导入新课,然后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本,最后由老师总结,并对概念进行概念辨析,以加大学生的思维的深度,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实现本节课难点的突破,整堂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3.教法“问题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学好数学的必然手段”,本节课总体上以问题串的形式,设计为七问五练.着重抓四个知识点,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演示,直观展示向量的有关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4.学法指导以问题为载体,通过提问、阅读、归纳,练习的过程,掌握思考、讨论、交流的学习方法,并体验探究和发现的乐趣.。
人教A版数学必修四第二章2.3《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与运算》(共20张PPT)
解:设c→=x→a+→yb,即 (4,2)=x(1,1)+y(-1,1) =(x,x)+(-y,y)
X-y=4
解得
X+y=2
X=3
y=-1
=(x-y,x+y) c→=3→a-→b,故选B
随堂演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B )个 (1)向量的坐标即此向量终点的坐标。 (2)位置不同的向量其坐标可能相同。 (3)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它的始点坐标减去它的终点坐标。 (4)相等的向量坐标一定相同。 A2、:已1 知M→NB=(:-21,2)C:,3则-3M→ND等:于4 ( C ) A3、、已(知-3a→,=3()1B,、3)(,-6→,b=3()-C2、,(1)3,,-则6)→b-Da→、等(于-(4,C-1)) A、(-3,2)B、(3,-2)C、(-3,-2)D、(-2,-3) 4、已知A→B=(5,7),λAB→=(10,14)则实数λ=___2_
探索研究
设得问出: 向已 量知a r向b r量,a ra r b r(,x1, λa→y的1)坐,标b r 表(示x2, 吗?y2),你能
r rrr rr 解 : a b ( x 1 i r y 1 j ) r( x 2 i y 2 j )
(x1 x2)i(y1y2)j
即 a b (x 1 x 2 ,y 1 y 2 ) 同理可得
a b (x 1 x 2 ,y 1 y 2)
结论:两个向量和与差的坐标分别等 于这两个向量相应坐标的和与差.
(2)实数与向量的积的坐标表示
r
已 知 R , 向 量 a (x , y ), 那 么
a r _ _ ( _ x _ r i _ _ _ y _ u j r _ ) _ _ _ _ x _ r i _ _ _ _ y _ r _ j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四《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课件
B M A O
观察:上述三个向量等式中的 向量的系数,你能得出什么结 论?这个结论对于直线AB上的 任意一点P都适用吗?
T
例 2已知A、B是直线l上确定两点,O为直线外一点,
求证:对于直线l上任意一点P,存在实数t,使 OP 关于基底 {OA, OB}的分解式为 OP (1 t )OA tOB ① 并且,满足①式的点P一定在l上
B
M O B H M O A
OM =
OA, OB}的分解式 2.如右图,点H为线段MB的中点,求 OH 关于基底{
1 1 OA + OB 2 2
A
OH =
1 3 OA + OB 4 4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如右图,点T在直线l上且MA=AT,求 OT 关于基底{ OA, OB }的分解式
3 1 OT = OA - OB 2 2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1)向量的线性运算有哪些?向量的加法法
复习:
则有哪些?
(2)平行向量基本定理 向量 a 与非零向量 b 共线
存在唯一一个实数 λ , 使得 a =λ b.
引入:
探究一:任意给定一个向量 a ,是否可以用 “一个”已知的非零向量 来表示呢? b 探究二:平面内任意给定一个向量 a ,是否 能够用“两个”平行向量 e1 , e2 来表示?
② a1e1 +a2 e2 叫做向量
a
关于基底
{ e } 的分解式。 1 , e2
定理深化
判断正误: (1)平面内任意两个向量都可以作为基底( × ) (2)平面内的一组基底可以表示出这个平面内的所有向 量, 包括零向量(√ ) (3)一个平面内只有一对不共线的向量可以作为基底( ×) (4)零向量不可以作为基底中的向量( √ )
人教A版数学必修4 课件 平面向量
始点放在同一点,那么这些向量的终点所构成的图
形是( B )
A.一条线段
B.一条直线
C.圆上一群孤立的点 D.一个半径为 1 的圆
人教A版数学必修4 课件 平面向量(精品课件)
人教A版数学必修4 课件 平面向量(精品课件)
3.判断下列各命题的真假:
(1)向量 AB 的长度与向量 BA 的长度相等;
(2)向量 a 与向量b 平行,则 a 与 b 的方向相同或 相反;
A
D
F
人教A版数学必修4 课件 平面向量(精品课件)
B
C E
人教A版数学必修4 课件 平面向量(精品课件)
A
D
F
B
C E
解:(1) D E E F F C A F D A D B
FDCEEB
( 2 ) D E F C A F F D C E E B
(3)DE∥FC∥AF∥AC FD∥CE∥EB∥CB
A(起点)
(1)几何表示法:有向线段(起点、方向、长度 )
(2)字母表示法: a , b , AB
人教A版数学必修4 课件 平面向量(精品课件)
人教A版数学必修4 课件 平面向量(精品课件)
【即时训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数量可以比较大小,向量也可以比较大小. B、方向不同的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同向的可以 比较大小. C、向量的大小与方向有关. D、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
人教A版数学必修4 课件 平面向量(精品课件)
人教A版数学必修4 课件 平面向量(精品课件)
【易错点拨】 两个向量是否可以比较大小?
向量不能比较大小,我们知道,长度相等且 方向相同的两个向量表示相等向量,但是两个向 量之间只有相等关系,没有大小之分,对于向
2019秋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第二章平面向量2.4.2
.
2.向量数量积性质的坐标表示 剖析 :设两个非零向量 a=(a1,a2),b=(b1,b2),a 与 b 的夹角为 θ. (1)a· b=a1b1+a2b2; (2)a⊥b⇔a1b1+a2b2=0; (3)a· a=|a| 2⇔| a| = (4)cos θ=
������· ������ ⇔ cos θ= |������||������|
������1 ������2+������1 ������2
2 2 2 ������2 1+������1 ������2 +������2
求解.
2.4.2 平面向量数量积 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仅供学习交流!!!
-16-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解 :(1)a· b=2 3 + 2 3 = 4 3. (2)cos θ=
2.4.2
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模、夹角
1.掌握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会用向量的坐标形式求数量 积、向量的模以及两个向量的夹角. 2.会用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判断它们的垂直关系.
平面向量数量积、模、垂直、夹角的坐标表示 设非零向量a=(x1,y1),b=(x2,y2),a与b的夹角为θ,则有下表:
题型四
【变式训练1】 已知向量a与b共线,b=(1,2),a· b=10,求a的坐标. 解:∵a与b共线,且a,b都是非零向量,∴设a=λb. ∵a· b=10,∴λb· b=λb2=10. ∵b=(1,2),∴b2=5,∴λ=2. ∴a=2b=2(1,2)=(2,4).
-12-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 同理可得,向量 a 在向量 b 方向上的投 =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精品PPT课件-.1平面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完整版】
所 以
r1bm ( a1b ) ,
2
2
因 此 n (a b ) 1b m ( a 1 b ) ,
2
2
即 ( n - m ) a (n m 1 )b 0 2
由 于 向 量 a , b 不 共 线 , 要 使 上 式 为 0 , 必 须
nm 0
n
m 1 2
0
解得
nm1 3
所以
AR=1AC 同理 3
TC=1AC 3
于是
RT=1AC 3
第三步:把运算结果“翻译”成几何元素。
AR=RT=TC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课件:.1平面几 何中的 向量方 法-精 品课件p pt(实 用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课件:.1平面几 何中的 向量方 法-精 品课件p pt(实 用版)
探究与思考
探究1、已知:如图AD、BE、CF是△ABC三条高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用向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 方法;向量法解决几何问题的“三步曲”。 教学难点:如何将几何等实际问题化归为向 量问题。
课时安排:1课时
一、复习提问
(1)向量共线的等价条件:
a 与 b 共线 a b R ,b 0
a ( x 1 ,y 1 ) , b ( x 2 ,y 2 ) , a / / b x 1 y 2 x 2 y 1 0
A Q A M M ,A Q Q (b a ) a b 即 PA AQ 故有 PA // AQ ,且它们有 Q 公共点A,所以P、A、Q三点共线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课件:.1平面几 何中的 向量方 法-精 品课件p pt(实 用版)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4课件:.1平面几 何中的 向量方 法-精 品课件p pt(实 用版)
2019-2020年新版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4课件:第二章平面向量 2.5.1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 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1.用向量处理问题时,选择平面向量基底的基本原则 剖析:平面内任意不共线的两个向量都可作为一组基底,因此在 图形中选择不共线的两个向量即可.但是在具体的解题过程中,通 常不会随便取不共线的两个向量作为基底.选择适当的基向量,会 减少计算量. 选择适当的基向量的基本原则: (1)不共线; (2)基向量的长度最好是确定的; (3)基向量的夹角最好是明确的(直角最合适); (4)尽量使基向量和所涉及的向量共线或构成三角形或构成平行 四边形.
=
1 2
(������������
−
������������ )
=
1 2
(������b-a).
D 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M 目标导航 UBIAODAOHANG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
�������Leabharlann ����Z 知识梳理 HISHI SHULI
Z 重难聚焦 HONGNAN JVJIAO
D 典例透析 IANLI TOUXI
证法一:设������������ =a, ������������ =b,
则������������
=a+
1 2
������,
������������
=b−
1 2
������,
∴
������������
反思用向量法证明 AB∥CD 的步骤:(1)选择一组基底;(2)用基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1.1.1
思考应用 2.直角坐标系中角的分类与初中学习的锐角,直角, 钝角,平角,周角的分类有何不同? 解析:直角坐标系中角的分类是根据角在坐标系内终
边的位置而定义的,而初中学习的角的分类是根据角的范
围而定义的,通过定义比较我们可以知道锐角是第一象限 的角,钝角是第二象限的角,直角,平角,周角都是轴线 角.但要注意反之则不然,也就是说第一象限的角不都是 锐角.
解析:∵1400°=3×360°+320°, ∴1400°的角与320°的角的终边相同,而320°= 360°-40°是第四象限的角, ∴1400°的角是第四象限的角.②对. ∵-300°=-360°+60°, ∴-300°的角与60°的角的终边相同.③错. 又由相关定义知①④正确,⑤不正确.故答案应填①② ④. 答案:①②④
解析:∵390°=360°+30°,∴390°与30°终边
思考应用 3.终边相同的角相等吗?
解析:由终边相同的角的定义可知,相等的角,终边
一定相同;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终边相同的角有无 数多个,它们相差360°的整数倍.
自测自评 1.下列哪个角是第四象限角( D )
A.15°
C.215°
B.105°
(2)∵730°=2×360°+10°,
∴在0°≤α<360°在范围内,终边与730°相同的角是 10°,它是第一象限角;
(3)∵-795°=-3×360°+285°, ∴在0°≤α<360°范围内,终边与-795°相同的角是 285°,它是第四象限角; (4)∵950°18′=2×360°+230°18′, ∴在0°≤α<360°范围内,终边与950°18′相同的角是 230°18′,它是第三象限角; 点评:象限角的判定有两种方法:一是根据图象,二是 将角转化到0°≤α<360°范围内.利用图象判断时,依据的 还是终边相同角的思想.为什么转化到0°≤α<360°范围内 就可以判定呢?那是因为0°≤α<360°范围内的角与坐标系 中的射线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在直角坐标系内, 在0°≤α<360°范围内没有两个角终边是相同的.
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四课件1.5.pptx
得y=sin(ωx+)的图象.
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平移单位的不同.
二、“五点法”作图
1.用“五__点__法____”画函数y=Asin(ωx+),(A>0,ω>0)
的图象.
(1)确定函数的最小正周期T=
2π |ω|
;
(2)令ωx+分别等于0, ,π π, ,2π确定这五个关键
2
点,列表如下:
x
y=Asin(ωx+)的图象可以看作是把y=sin(ωx+)的图象上
所有点的纵坐标伸________(A>1)或________(0<A<1)到原来的 ______倍,横坐标不变而得到.
4.y=sin x的图象与y=Asin(ωx+)图 象的关系
一般地,函数y=Asin(ωx+)(其中A>0,ω>0)的图象,可
空白演示
在此输入您的封面副标题
三角函数 1.5 函数y=Asin(ω x+)的图象
1.了解函数y=Asin(ωx+)的实际意义,理解,ω,A对 函数y=Asin(ωx+)的图象的影响.
2.会用“五点法”作出函数y=Asin(ωx+)及函数y= Acos(ωx+)的图象.
3.理解并掌握通过对函数y=sin x的图象进行平移变换
自测自评
1.要得到函数y=sinx-3π 的图象,只需将函数y=sin x 的图象( )
A.向右平移 个单位
C.向左平移 π 个单位 3Bຫໍສະໝຸດ 向右平移π 3个单位
D.向左平移 个单位
解析:牢记平移法则“左加右减,上加下减”是解决
此类问题的关键.
答案:B
2.把函数y=cosx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小到原来
把纵坐标扩大到原来的两倍,所得图象表示的函数的解析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1
2、数学抽象:
例 5.如图,在平面四边形 ABCD中,已知 E, F,G, H 分别是 AB, BC,CD, DA
的中线,若
EG2
HF 2
1,设
AD
x,
BC
y,
AB
z, CD
1,则
2x z2
y 8
的
最大值为
P12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3
Ⅱ[1]
中各轨迹区域对应的 x,y 的取值范围.
Ⅲ
Ⅳ[1]
Ⅱ[3]
Ⅱ[2]
Ⅰ[1] O
Ⅳ[2]
B Ⅰ[2] A Ⅳ[3]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1、逻辑推理: (二)分层设计问题 例 4.(1)设 O 为 ABC 内一点, S1 SOBC , S2 SOAC , S3 SOAB ,
核心素养视角下单元教学的实践
——以《平面向量》为例Fra bibliotek一、《平面向量》单元综述
P1
1、《平面向量》单元在教材及高考中的地位 平面向量这一章知识在教材中起着 “承上启下”的
作用,它与高中阶段的许多知识都有结合,如三角函数、 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近几年高考主要考查平面向量 的基本概念、定理、运算以及内隐和外显的性质,如: 模的几何意义、数量积的几何意义、三点共线的判定和 应用等。
2)若 O 是 ABC 的垂心,则 tan AOA tan BOB tan COC 0 。 3)若 O 是 ABC 的外心,则 sin2AOA sin2BOB sin2COC 0 ;
4)若 O 是 ABC 内心,则 aOA bOB cOC 0或sinAOA sinBOB sinCOC 0
落实途径: 回归用数量积的定义求值、数量积不等式求范围等, 提高代数运算的正确率.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8
4、数学运算:
例 11.已知圆 的半径为 1,
为该圆的两条切线, 为两切点,
那么
的最小值为
(D )
A.
B.
C.
D.
例 12.已知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1,当每个 i (i 1, 2,3, 4,5, 6) 取遍 1 时,
(2)平面内一组基底 OA,OB 及任一向量 OP , OP OA OB(, R) ,
若 k ( k 为常量且 k 0 值),试探究点 P 的轨迹与直线 AB 的关系.
(3)若 OP xOA yOB(x, y R) ,则 x, y 的不同
取值范围决定了动点 P 的不同轨迹区域. 写出右图
| 1 AB 2 BC 3CD 4 DA 5 AC 6 BD | 的最小值是___0____,最大值是__2__5___.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9
4、数学运算:(巩固练习)
1.
|
a
|
1,
a
(a
b)
2
b
,则
|
b
|
的取值范围是:
2.△ABC 的外接圆的圆心为 O,两条边上的高的交点为 H,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5
1、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分为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类比推理,以及从一般到特 殊的演绎推理。在对概念的辨析和结论的生成过程中,培养逻辑 推理能力。 落实途径: (一)通过对概念的辨析,培养学生善于全面思考问题的品质。 (二)通过由浅入深地分层设计问题,培养学生的归纳、类比和 推理的能力。
•
9.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有了自信, 我们才 能怀着 坚定的 信心和 希望, 开始伟 大而光 荣的事 业。自 信的人 有勇气 交往与 表达, 有信心 尝试与 坚持, 能够展 现优势 与才华 ,激发 潜能与 活力, 获得更 多的实 践机会 与创造 可能。
感谢观看,欢迎指导!
•
4.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 、发展 、高潮 和结局 来划分 文章层 次,进而 梳理情 节。
•
5.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 以梳理 为一个 情节。 小说中 的场景 就是不 同时间 人物活 动的场 所。
•
6.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 小说故 事发展 的关键 。线索 有单线 和双线 两种。 双线一 般分明 线和暗 线。高 考考查 的小说 往往较 简单,线 索也一 般是单 线式。
都不正确
例 2.设 为两个非零向量 a, b 的夹角,已知对任意实数 t ,| b t a | 的最小值为 1
A. 若 确定,则 | a | 唯一确定
B. 若 确定,则 | b | 唯一确定
C. 若| a | 确定,则 唯一确定
D. 若| b | 确定,则 唯一确定
B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7
(A) a ⊥ e
(B) a ⊥( a - e ) (C) e ⊥( a - e ) (D) ( a + e )⊥( a - e )
例 9.已知向量 a,b,c 满足|a|=|b|=a·b=2,(a-c)·(b-2c)=0,
则|b-c|的最大值为
7 3 2
例 10.已知单位向量 a, b 的夹角为 60 ,设向量 c xa yb, x, y R ,若| c a b | 1 ,
若 OH m(OA OB OC) ,则 m 的取值是
A、-1
B、1
C、-2
D、2
()
3.已知 ABC 中, AB 4 , AC 2 ,若| AB (2 2) AC | 的最小值为 2, 则对于 ABC 内一点 P , PA (PB PC) 的最小值是
感谢大家的聆听,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2、数学抽象:
例 6.若 O 是锐角 ABC内一点,满满足足| |OOAA|2|2 | |BBCC|2|2 | O| OBB|2 |2 | C| AC|2 |2| O|CO|C2 |2| A|BA|2B, |2 ,则
点 O 是△ ABC 的
(D )
A.外心
B.内心 C.重心
D.垂心
例 7.边长为 1 的正方形 OPMN 中, A 为线段 MP 上的动点, OA 交 NP 于 B,求证: | OA || OB |1.
D. max{| a b |2 ,| a b |2} | a |2 | b |2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8
1、逻辑推理: (二)分层设计问题
例 3. (1)平面内一组基底 OA,OB 及任一向量 OP , OP OA OB(, R) ,
若点 P 在直线 AB 上,证明: 1.
2.记
max{x,
y}
x, y,
x x
y y
,
min{x,
y}
y, x,
x x
y y
,设
a,
b
为平面向量,则
A. min{| a b |,| a b |} min{| a |,| b |}
B. min{| a b |,| a b |} min{| a |,| b |}
C. max{| a b |2 ,| a b |2} | a |2 | b |2
P3
3、《平面向量》单元方法线索: 构图法(数形结合)、坐标法、基底法、数量积投影法、 极化恒等式法等。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4
本单元的教学,主要体现以下核心素养:逻辑推理、 数学抽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等.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也 将以这四个方面的核心素养为线索来进行,抓住重点,突 破难点。
一、《平面向量》单元综述
P2
2、《平面向量》单元知识线索: (1)、几个概念:零向量、单位向量、向量的模、向量的 夹角、向量的平行(共线)、向量的垂直等; (2)、几个运算:向量的加减运算、向量的数乘运算、向量 的数量积运算; (3)、几个定理:共线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等。
一、《平面向量》单元综述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0
2、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主要包括从数量与数量关系、图形与图形关系中 抽象出数学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从事物的具体背景中 抽象出一般规律和结构,并且用数学符号或者数学术语予 以表征。 落实途径: 通过把一些表面上看是非向量的问题,通过数学抽象转化 为向量的问题来求解,从而培养学生转化和化归的能力。
拓展应用: (2017 年浙江)如图,已知抛物线 x2=y,点 A(-12,14),B(32,94), 抛物线上的点 p(x,y)(-12<x<32).过点 B 作直线 AP 的垂线垂足为 Q. (1)求直线 AP 斜率的取值范围; (2)求|PA|·|PQ|的最大值.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4
P9
若 OA 2OB 3OC 0 ,求证: S1 : S2 : S3 1: 2 : 3 ; (2)设 O 为 ABC 内一点, S1 SOBC , S2 SOAC , S3 SOAB ,
求证: S1OA S2OB S3OC 0 ; (3)证明如下结论:
1)若 O 是 ABC 的重心,则 OA OB OC 0
3.已知平面向量 a, b 满足| a |
2 6
,b
e1
e2
(
R)
,其中
e1, e2
为不共线的
单位向量,若对符合上述条件的任意向量 a, b 恒有| a b |
2 3
,则 e1, e2
夹角的
最小值是_________.
二、核心素养视角下《平面向量》的单元教学设计 P17
4、数学运算: 数量积的运算、模的运算、向量夹角有关的代数运算等等。
•
1.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 要素之 一,是叙 事作品 中表现 人物之 间相互 关系的 一系列 生活事 件的发 展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