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程型人才培养构建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意义 (3)1.3 研究目的与任务 (5)二、文献综述 (6)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7)2.2 研究趋势与不足 (9)三、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基础 (10)3.1 政策支持 (11)3.2 资源配置 (12)3.3 校企合作 (13)四、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实施 (14)4.1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体系 (15)4.2 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16)4.3 就业创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完善 (18)五、高校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价与反思 (19)5.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0)5.2 评价方法与数据收集 (21)5.3 结果分析及改进对策 (22)六、结论与展望 (23)6.1 主要成果总结 (25)6.2 创新点与不足 (25)6.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26)一、内容概述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创业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肩负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使命。
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如课程缺乏实践性、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有效实践平台等。
构建“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部分将介绍“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和构成,明确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和资源整合四个关键维度的定义和作用。
阐述该模式构建的理论基础,如创新创业教育理论、能力素质培养理论等,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该部分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整合课程设计、师资队伍、实践平台和资源整合四个维度,构建高校“四位一体”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
包括各维度的具体内容和实施策略,以及各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探讨该模式在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的优势和潜力,该模式的构建旨在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向。
创建“四位一体”实践模式,促进地方高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
创建“四位一体”实践模式,促进地方高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摘要]提高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从2005年起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对实践教学等进行了系列改革和创新探索。
在“以生为本,学用并举”的实践教学理念指导下,构建课程实验、两个一工程、学科竞赛、校外实践基地等“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新模式。
[关键词]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人才培养[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095-3437(2012)07-0054-04一、课题提出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办于1992年,经过20年的发展,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学士、硕士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广西的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计算机应用型人才。
我校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从2005年起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应用能力和专业技能为目标,对实践教学等进行了系列改革和创新探索。
主要解决当前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存在的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地方高师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
第二,实践教学体系存在“重课堂实验和校外实践、轻课外实训和校内实践”的问题。
[1]第三,实验教学模式单一,存在“重验证性实验,轻设计和综合性实验”,实验缺乏针对性训练的问题。
第四,校外实践缺乏实践基地的内涵建设,实习效果有限,影响专业人才分类培养的问题。
二、指导思想与教学理念广西师范学院计算机专业坚持“以生为本,学用并举”的教学理念,以校内实验资源和校外实践基地为基础,以高素质实践教学队伍和完备的实验条件为保障,不断提升和完善实验教学设备与实践环境,创建科学、完善、先进的课程实验、“两个一”工程、学科竞赛、校外实践基地等“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新模式。
创建基本操作训练、编程训练、设计训练、综合开发训练的“四训练、五能力”课程实验模式,注重实验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研究、实验教材、实验管理体制机制及管理平台等软件建设,全面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和实验室使用效益,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应用能力;创建开发一个软件系统、组建一个网站的“两个一工程”校内实践模式;创建以科研项目形式推进和管理的学科竞赛创新实践模式;拓展学生校内和课余实践空间,构建以项目驱动和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校园实践环境,促进学生综合设计开发能力的形成,提高专业应用能力。
职业集群模块下“四位一体”实验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人力资源管理综合训练》为例
以 《 人 力 资 源 管理 综 合 训练 》 为例
马粤娴
摘 要 :实验教学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教 学环节。在职 业集群课程模 块下探 索与实践 “ 四位 一 体 ” 实验 教 学模 式 ,即课 程模 块 集专项 实验 、协 同设 计 、模拟 演练 和 实地考 察 于一体 ,学 习模 式 集体验 式 、研
开始 意识 到实 验课是 培 养学 生发 现 问题 、分 析 问题 、
解 决 问题 能力 及 培 育 具有 创 新 能 力必 不 可 少 的重 要 途径 ,部 分应 用 型本 科 院校 开 始 建 立 符 合 自身特 色
力 为 中心 、以就 业导 向课 程设置 、突 出实践 环节 为 主 要特 点的应 用型本科人 才培养模 式 ,其 内涵与 职业教
破 口 ,使 学生 更 好 地 适 应 市 场 需 求 ,增 强 就 业 竞 争
力 。为此 ,广 东金 融 学 院 在 近 几 年 相 继 出 台 了 “ 关
一
人力资源 管理是企业 管理 的重要核 心业 务 ,也是
门实践性 极强 的社会 科学课 程 。理论 课 程 的学 习有
于 加强 本 科实 践教 学工 作 的实 施 意 见 ” 等 一 系 列 措 施 ,提 出建 立 和 完 善 实 验 教 学 体 系 是 实 践 教 学 体 系
究式、情景式和 实践式于一体 ,学习方法集 自 我决策、案例讨论、角色扮演和参观企业于一体 ,课程教 学与学 习遵循 “ 感性认 识 一理性 认识 一模 拟 运 营 一感性 认 识 ” 的心 理认 知 规 律 ,可有 效提 高应 用 型本 科 人 才 的 综 合
能 力 、专 业能 力与就 业 能力 。
它具 有 以下特 点 :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大学英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大学英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改进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强调多媒体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网络教学和教师检测四结合,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
应用型人才培养大学英语教学“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体现在教学法上,而且体现在教学手段上,即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采用新的教学模式改进原来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
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教学向个性化学习、自主式学习方向发展。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把教学评估分成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
把学生自我评估,学生相互间的评估,教师对学生的评估,教务部门对学生的评估等“形成性评估”与期末课程考试和水平考试等“终结性评估”结合起来。
“通过课堂活动和课外活动的记录、网上学习记录等形式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观察、评估和监督,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
教学评估标准的人文化,对发挥教师创造力、实施个性化教学、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具有强大的促进作用的。
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提出的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二、“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针对我国大学英语的教学现状,各高校在不断的改进新的教学模式,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顺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体现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文化性和趣味性融合的原则,能够更好的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求。
(一)“四位一体”的教学目标及内涵“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指出,单纯把听、说、读、写、译作为大学英语课堂的培养目标是片面的,教师应该改变传统英语课堂的教学模式,把英语教学的目标“提高语言素养”建立在语言知识的坚实基础上,按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能力、语言素养的顺序,循序渐进,环环紧扣。
“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最新资料
“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应用面对高职院校五年制学生基础差、学习动力不足的实际问题,进行单片机教学改革已刻不容缓。
在众多教学模式中,基于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提出“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融“教、学、做、考”于一体,以做引领,有利于形成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自主学习、协作探究成为教学常态。
一、“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是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在现代教育语境下的拓展,其基本内涵是在学生自主学习模式下来组织、实施及开展课程教学,实践及考核活动,将教师的教学、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教学与考核三者融为一体。
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同的是其讲究“教、学、做、考”的融会贯通和一体化改革,在以学生的能力提升和核心素养培育的目标下,实现“学”与“做”结合、“做”与“考”贯通及“考”与“学”相连,并通过互联网信息平台组织和实施“教、学、做、考”的全过程。
二、“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价值分析(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教学模式的突出特点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学习方式以死记硬背为主,不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2]。
对单片机教学而言,由于其理论知识较难理解,学生经常感到枯燥无味,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教、学、做、考”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下,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得到了解构,可以通过形象生动、模拟仿真等现代教学手段和方式,为学生创造最接近实际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建构者。
(二)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技能传统教学模式受制于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重点一直是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在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建构方面存在明显短。
必须通过连续不断的实践教学提升?W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才能达到课程教学的总体目标。
(三)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教学模式下的教学重心是学生理论知识的建构,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才培养成为高校教育的核心任务之一。
为了培养更好的人才,高校教育需要从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本的综合素质培养模式。
在这个背景下,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文献综述目前,国内外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传统的知识灌输型模式逐渐被人才培养的素质导向模式所取代。
在国外,美国哈佛大学提出了“综合素质培养”的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而在国内,我国教育部也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理念,鼓励高校开展综合素质培养实践。
二、“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学生为本的、以知识积累为基础的、以实践能力为保障的、以素质提升为目标的、以综合素质培养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
“四位一体”指的是学生主体性、知识积累、实践能力、素质提升,这四个方面构成了“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要素。
1. 学生主体性学生作为人才培养的主体,应当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角。
他们应当具备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的能力,能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去,积极地参与到实践活动中去,进而提升自己的素质和能力。
“学生主体性”是“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之一。
2. 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学生的基础素质,也是高校教育的基本任务之一。
在“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中,知识积累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要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知识积累是“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石之一。
3. 实践能力实践能力是“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之一。
作为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实践能力既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又要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能力是“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4. 素质提升素质提升是“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目标之一。
“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与改革
“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新模式研究与改革【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新模式,该模式包括知识学习、能力培养、素质提升和创新实践四个方面。
文章首先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然后探讨了在这种模式下的课程设计方法。
接着分析了“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总结了其优势和不足。
在改革措施部分,提出了如何更好地推动该教学模式的发展和改进。
结合实际效果对“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进行了评价,并探讨了未来发展方向。
文章通过研究背景和意义引入“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讨论,指出了该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关键词:四位一体教学模式、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实践应用、效果评价、教学模式的价值、未来发展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育领域的一个新概念,其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实现教学、科研、实践和社会服务的有机结合。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今社会的需求,因此对于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已成为当务之急。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内涵和特点,为教育领域的进步提供一种新的模式和思路。
学术界和教育界对于"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比较有限,需要更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验证。
本文将围绕"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展开研究,深入探讨其内涵及特点、课程设计、实践应用、改革措施等方面内容,旨在为教育教学的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对"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可以促进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体系作出贡献。
1.2 研究意义四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新模式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其探索和实践对于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研究这种新模式,可以促进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式的创新,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效果。
基于工作室“产、学、研、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基于工作室“产、学、研、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摘要:基于工作室“产、学、研、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将“产(生产性实训)、学(教师教学)、研(项目研发)、赛(学生竞赛)”融为一体,按照生产性实训、企业产品技术研发、师资力量提升和技能大赛培育“四合一”功能定位的工作室,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创新提出新形势下的一种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关键词:工作室;教学模式;产学研;高等职业院校当今,高职教育面向市场,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校企共建形成命运共同体,这就需要高职院校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推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高度整合。
工作室教学模式是以“工作室”为基础,以真实项目为主线,以企业形式进行管理,引入企业文化,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专家共同指导,实现学习与岗位无缝对接,全面提升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在原有工作室培养模式下,把“产、学、研、赛”有机结合,形成新形势下的一种全新人才培养教学模式。
一、工作室“产、学、研、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的意义工作室“产、学、研、赛”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校企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
职业教育就是要为社会培养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服务于区域经济。
校企成本分担,收益共享,学生通过真实项目的实训提高了项目开发经验,还能够获得一定的经济报酬,调动了三方的积极性。
四位一体工作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
通过"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大大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前引入企业文化和氛围,学习和专业岗位对接,学生毕业后不加培训就可直接上岗,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对口率。
四位一体工作室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
工作室引入企业专家,引入真实项目和重点课题,在企业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参与企业的产品研发和创新,降低了教师参与科研的门槛,提高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开拓了视野,即培养了双师型教师团队,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
现代远程教育“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J OURNAL OF EDUCATI ONAL I NS TI TUTE OF J I LI N PROVI NCE
No . 0 6, 2 01 4 V0 I . 3 O
T o t a lN 3 6 6
代教育理论和教育思想指导下 , 按照应用型人才培 养 的 目标 和规格 , 根 据 我 国在 职 成 人 教 育学 习 的特 点, 优化设计远程教育体系及要素 , 基于多种教学媒 体资源, 以远程教学管理和学习支持服务为保证 , 形 成 以学生个别化 自主知识获得 , 能力培养和素质教 育方式 。 ” 这 为我们研究敦 化的教 学模式 指明 了方 向。在学习和教学理论上 , 我们充分吸收了建构主 义 的教 学理 论 , 即: 强 调 以学 生 为 中心 , 学生 由被 动 的接受者变成信息加工的主体 , 知识意义 的主动建
、
内容
吉林 电大敦化 分校 于 2 0 0 1年 秋 季 获 中央 广 播 电视 大学 批准 进行 “ 人 才 培养 模 式 改 革 和开 放 教 育 试点” 并 招 收首批 3 8 0名 开 放 教 育 学 员 。 办 学 伊 始, 学校 面 临教学 模 式 改 革 、 配套硬件建设、 教 师 和
中图分类号 : G 7 2 8 . 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6 7 1 —1 5 8 0 ( 2 0 1 4 ) o 6 —0 0 1 1 - - 0 2
“ 导学 、 自学 、 助学 、 促学 ” 四位 一体 教学模 式 ( 以下称“ 四位一体教学模式” ) 是吉林 广播电大学 敦化分校 ( 以下称吉林 电大敦化分校) 在人 才培养 模 式 改革 创新 方 面 所进 行 的理 论 研 究 和 实 践 探 索 。 该教 学模 式 的研究 旨在针对 现代 远程 教 育教 学模 式
基于工学结合“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基于工学结合“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作者:孟宪超,刘铖,谭茂玉来源:《成功·教育》2013年第03期【摘要】高职院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离不开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高素质技能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分析入手,构建基于工学结合的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有利于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 号)指出:“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
”可见,高素质技能型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内涵包括职业素质、专业知识、职业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
培养高职学生具备合理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拥有从事职业、适应社会、寻求发展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有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等职业道德和健康的体魄、坚强的意志、谦虚好学、吃苦耐劳等的身心品质。
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社会适应性,培养出一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高职“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应用
2“ 四位 一体 ” 人 才培 养模 式 的应 用
2 . 1确定 人 才 培 养 目标
1 . 1主 体 : 政 府 +学校 +企 业 +学 生 的 构 建
要促进 企业 参与高 等职 业的人 才培 养顺 利进 行 ,就 要 从政府 、 企业、 学 校和 学 生等方 面 共 同着手 , 建 立企 业参 与 高等职 业技术 教育人 才培养 的长效 机 制 。本 专业 立足 于黑 龙江 , 面 向食 品行 业 , 使 市场 需求 与人 才规 格 紧密 结合 、 企 业 生 产 与 培 养 过 程 紧 密 结 合 、岗 位 要 求 与 课 程 体 系 紧 密 结 合、 双 证制度 与就业能 力紧密结 合 。再按 岗位 工作任 务的要 求, 充 分贯彻 校 企合 作 、 工学 结合 的 思想 , 培 养适 应 本专 业 的高技 能型人 才 。教 学计划 符合 企事 业单位 的用 人工 作 的 特点 , 既有 利于教学 , 又有利于校 企合作办 学和学 生就业 。
得 了一 定成 效 , 特 别是校 企合 作成 效 更为显 著 。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高技能型人才 ; 企校合作
课题 项 目 : 中 国职 业技 术教 育 学会 科研 规 划课题 , 2 0 1 2 — 2 0 1 3 年度 科研 规 划项 目, 课题 编 号 : 4 5 1 6 2 2 中 图分类 号 : G 7 1 文献 标识 码 :A
2 . 2注 重 师 资 队 伍 的 建 设
业岗位 能力提 升 的要 求 ,联 手哈 尔滨米 旗食 品有 限责 任公 司等 国内一流企 业 , 共 同设计递 进式 人才培养体 系 。学生到 食品企 业进行体 验认 知 、相 关课程 学 习及 岗位生 产实 习和 顶岗实 训 , 完成 岗位综 合能 力练达 和职业 素养提 升 , 其 他时 间在校 内实 训室和 实训基 地完成 专业 基本技 能和 专项 核心 能力训 练 。将 学校教 学过程 和行 业标 准及企 业 生产过 程 紧 密结合 , 由行业 、 企业 提供一定 的教学 资源和教 学案例等 。
高职教育“四位一体”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方案中所蕴涵 的革命性变化的本质概括 。 内容上保证 从 “ 四位 一 体 ” 实 践 教 学模 式 的实 施 。 的 3 突 破 了传 统 教 学 方 法 、 学 手 段 的束 缚 , 分 利 用 实 训 设 备 、 器 , . 教 充 仪 采取 了模拟教学法 、 问题 探究教学法 、 小组合作教学法 , 从方法上保证“四 位 一 体 ” 实 践 教 学 模式 的 实施 。 的 四、 四位一体 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成效 1 优 化 人才 知 识结 构 。通 过 课 程 综 合 化 , 证 了 必 备 的理 论 基 础 、 . 保 强 化 了专业骨架 , 免了一些知识点在许 多课程 中重复, 避 省去 了部分不须掌 握的冗余知识 , 出大 量的教学时间 , 实践性 教学环节和技能训练提供 腾 为 了时 间 , 为 专业 知 识 的拓 展 提 供 了 可 能 。 也 2 .职业 素质更加全面 。 职业素质是职业人的基本素质 , 在强调 团结协 作 和 爱 岗 敬业 的今 天 显 得 尤 其 重要 。 代 企业 对 人 才 的要 求 除 了要 具 备 宽 现 泛专业知识以适应 岗位群的需要外, 还要求具有较 高的职业素养 。在强调
综 合效 应 。 3 .实 训 场 地 职 业 化 。 照 现 代 职 业 教育 观 的理 念 和 职 业 能 力 的 需 求 , 按
构建与企业生产 实际要求相符的职场化 实践教学体系 。 内实训装置的建设采取以真 校 实生产装置 为主 , 关仿真软件系 统为辅的组合形式 , 实训中心建成小 相 将 型化 的车间 , 营造生产环境 , 将学生 的技能训练置于准生产实 际的环境 中, 实现校 内实训装置的职业化和工厂生产场景的再现。 4 .素质培养全程 化。 就是把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起来, 面推进 全
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摘要]现职军官培训着眼部队建设的实际需求,但是培训中面临学时短、内容多、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部队需求脱节、保障训练场地受限等问题,传统教学模式难以达到较好的培训效果。
针对此类问题,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混合教学和虚拟仿真紧密耦合的“四位一体”教学相长模式,并以危险品库房防雷模块为例,详细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应用方法。
相关教学研究过程及实践结果可为其他专业的同类课程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中图分类号]G 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27-0149-04现职军官培训课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白玉,杨清熙,姚恺,李天鹏(陆军工程大学石家庄校区,河北石家庄050003)一、引言当前,为了满足任职岗位需要,现职军官培训员名额逐渐增加,但是培训中面临学时短、内容多、重理论轻实践、教学内容与部队需求脱节、保障训练场地受限等问题,现有条件难以保障现职军官培训课程教学实施。
孙丽静在解决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脱节问题方面,建立了企业专家工作站的产教共赢融合模式。
[1]王辉等在解决重理论教学轻实践训练问题方面,采用了将实践案例引入教学,延长学生在企业的实践周期等方法[2]。
在解决教学相长问题方面,刘炜等人采用了产教融合的方法[3],尹东衡采用了课程研讨式教学等方法[4]。
但是对于现职军官培训教学中面临的多方面综合性问题,采用文献中的单一方法无法全面解决,因此根据培训需求和现实情况,在安全管理相关课程教学实施中,构建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混合教学和虚拟仿真紧密耦合的“四位一体”教学相长模式,并以危险品库房防雷问题为例,详细介绍该模式的应用情况。
二、现职军官培训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现职军官培训大多属于任职培训和岗位培训,其着眼的是当前部队建设的实际需求,着重解决学员胜任岗位职责所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学制相对较短,任职培训和岗位培训的培训时间一般在几个月到一年之间[5]。
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
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摘要】本文围绕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展开研究。
在分析了该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在分别探讨了该培养模式的内涵、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的培养模式构建、教育教学改革与“四位一体”的结合、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探索以及该模式在实践中的应用。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势,对高等教育的启示以及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本文旨在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并探讨如何将“四位一体矩阵式”模式有效应用于实践中,以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关键词: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为本、个性化需求、教育教学改革、参与式教学、实践应用、优势、高等教育、研究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也需不断更新和完善。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分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个性化需求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如何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过去的教育实践中,学校往往将学生视为知识的传承者和接收者,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
而“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提出,旨在将学生个性化需求纳入到教育教学中,通过综合素质、专业能力、思维品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来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建立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迫切需求之一。
通过本研究的探讨和实践,有望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针对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探讨以学生为本的“四位一体矩阵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深入探讨如何基于学生个性化需求构建培养模式,探讨教育教学改革与“四位一体”结合的方式和作用,探索学生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四位一体矩阵式”模式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效果。
高职院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素质拓展体系
要点一
总结词
全面育人、综合发展、个性成长、人文关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素质拓展体系是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 环,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拓展学生的视野。该体 系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文化艺术修养、 体育健身等多个方面,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和个性化的辅 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同时,注重人文 关怀,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活需求。
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学生可以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公 民意识,更加关注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03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学校可以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
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
提高学生职业技能水平
通过实施“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可以更加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专业技能水 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社会实践体系
总结词
融入社会、服务地方、实践育人、全面发展
详细描述
社会实践体系是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中不可或缺的一 环,旨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该体系包 括社会调查、志愿服务、支教实习等多个环节,通过与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结合,形成有机整体,实现实践 育人。同时,积极引导学生融入社会,服务地方经济和 社会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人价值的实现。
02
03
校企合作深度融合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校企深度融 合,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实践机会,同 时也为教师提供研究和教学支持。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教学质量标准明确
制定明确的教学质量标准,建立教学督导制度和学 生评教制度,对教学质量进行全面监控。
基于工程型人才培养构建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实训工作 台是教 师和学 生教学时 的主要工作 界面 , 该界 面可个性 化定制 , 包括对 门户 中各个层 次各类 元素 的配置 ; 另外 , 教师 或管理人 员可 以通过工 作 台对 教学
管理 系统进行设置 。
教 学管理 系统包括 教学 事务支 持和教 学过程 组织 两部分 。 教学事务支持实现对 教学 内容 和教学对象 的管 理, 完整 的跟踪 与监控 教学全 过程 ; 教学过 程组织 实现 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 的管理 , 精细化 的动 态管理教学 全过程 。 教 学软件 的使用 , 改变 了以前光依靠 “ 试卷 ” 考核学 生的方式 , 学生 的能力通过 “ 绩效 ” 来考核 。这种绩效考 核体现在 岗位分析 、 考核指标 和考核形式 三方面 。岗位 分析是 指软件开 发 中不 同角色所 具备 的技能 和需 要 完 成 的任 务 ; 考核 指标是指业 绩指标 、 能力 指标 和行为指 标等 ;考核形式是指对被考评者 的任务完 成量及质量 、 出勤和工作行 为所作 的经常性考评和定期考评 。 实训教 学采用 了以结果考核 为主 ,行为考核 为辅 的评价机制 ,
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大学教育中,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学、学科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这种培养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教育的壁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本文将探讨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实施策略和效果评估。
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理论知识积累,缺乏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与学习的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学生的人文关怀和道德教育。
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激发他们为社会和人民的利益服务的情感和责任感。
再者,创新创业教育帮助学生创造价值和寻找就业机会,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最后,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大学教育的质量和社会效益,使高等教育更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实施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
首先,高校应当加大实践教学的力度,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比如实习、社会实践、创新创业项目等。
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其次,学科教育也需要创新,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还可以开设跨学科的课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不同学科的知识。
此外,创新创业教育也要贴近实际,提供实用的创业技能和专业知识。
最后,学校还应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对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
通过实施四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首先,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具备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能力为社会和人民的利益做出贡献。
其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得到了增强,他们具备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能够主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四位一体”的研究型与实践型教学模式与策略——基于西北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探索
翟绍果 许 琳 第 4期 “ 四位 一 体 ” 的研 究 型 与 实 践 型 教 学 模 式 与 策 略— — 基 于 西 北 大 学 劳 动 与 社 会保 障专 业 的教 学 探 索 7 1
力 ,实现创造性 学 习、创 新性 实践 的教育 目的。 首先 , 思想 分享 是 研 究型 与 实践 型教 学 的根 基 。“ 读 书 是在别 人思想 的帮助 下 ,建立起 自己的 思想” ,而 “ 教育者 的个性 、思想 信念及 其精 神生
翟绍果 许 琳
( 西 北 大 学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陕西 西 安 7 1 0 1 2 7 )
[ 摘 要】 高 等教 育的 根 本任 务 是 培 养 高素 质 创 新 型 人 才 ,大 学教 学 的主 要模 式 需要 向研 究型 与实 践 型教 学 模 式转 变 。 基 于 西北 大学 劳动 与社 会 保 障专 业 的教 学 实践 ,通 过 “ 思 想、 思 维 、知 识 、 能 力” 四 位 一 体 的研
究型与实践型教 学模 式构建 ,探索创新 型人 才培养 的策略。
[ 关 键 词] 创 新 型 人 才 培 养 ;四 位 一 体 ;研 究 型 与 实践 型 教 学 [ 中图 分 类号 】 G6 4 2 . 0 【 文 献 标 识 码】 A [ 文 章编 号 ] 1 0 0 5 — 4 6 3 4( 2 0 1 3 )0 4 - 0 0 7 0 - 0 3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5 . 0 2
和教 育教学规律 ,以问题发 现 、思维探 索 、理论 研 究和 实践佐证 为逻辑线条 ,通过 理论讲授 、讨论 互 动 、实务设计和实 践调查等方 式将 教学 、科研 与实 践融为一体 ,构建 “ 思想 、思维、知识 、能力” 四 位 一体 的教 学模式 , 培养 学生 的创 新精神和创 新 能
“四位一体”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四位一体”实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作者:陈稳韩秀丽刘磊来源:《知识文库》2017年第23期1、研究意义研究生培养是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各项事业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也在迅速扩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研究生教育资源偏紧、研究生教育创新不足以及研究生教育和社会需求略有脱节等问题,致使我国工科研究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由于我国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重理论、轻实践、少创新”现象依然较为普遍,因此严重限制了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是我国立足现代科技发展趋势并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
国务院相关文件指出,研究生教育作为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根据“双创”战略的需要,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既然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研究生教育的核心目标和要求,为此创建一套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研究生实践体系,培养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是目前地方工科院校亟需完成的任务。
2、研究目标华北理工大学,自1985年开始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以来,始终坚持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放在首位,一直重视研究生的教育教学改革及创新改革。
目前,学校拥有 11 个省级重点学科和 4 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并建有 6 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13 个唐山市重点实验室,为学校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和技术支持。
根据河北省能源及矿业发展的时代特点,以及本校研究生教育资源和专业特色,本课题围绕“通过多元化的实践环节培养研究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这一核心理念,确立强化实践环节、突出创新思维的”四位一体”多元化的工艺矿物学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3、研究内容“四位一体”多元化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以增强实践能力及创新思维、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坚持贯彻产学研用的合作教学理念,通过充分利用本专业实验室现有实验室、本校省市重点实验室,积极联合国内外相关矿山、钢厂等企事业单位,追求大学与企业的优势互补与联合;此外,引导研究生积极开展学科及科技竞赛、创新创业训练、学术交流等时间环节,注重发挥社会实践活动在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上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工程型人才培养构建四位一体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为适应工程化人才的培养,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工程化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并对“课堂讲授、情境演练、项目实训、企业实践”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关键词]工程型四位一体教学模式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114—02
培养工程型人才必须从改革教学形式着手。
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基于企业实践的层层递进的教学形式,是培养本科应用型工程人才最好的一种教学形式。
这种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层层递进的“课堂讲授、情境演练”与“项目实训、企业实践”四位一体的统一,不仅让学生具备了工程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让学生具备企业所需要的职业素养,真正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一、教学模式
适应工程化人才的培养,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工程化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内容涉及的知识点,采用合适的教学模式,将这样的知识点及工程化思想重点落在实践上。
这种教学模式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由真实的项目贯穿始终。
开展这样的教学模式需要全面解决课程体系、教学材料、师资力
量和实践环境四个方面的限制。
任何一个方面解决不到位,出现短板,教学的效果都很难得到保证。
同时,教学的实施过程应该是规范化的,符合教学组织、教学设计、项目管理和开发流程各方面的标准。
二、教学环境
工程化教学的实现,还需要相应教学环境的支持。
普通机房、专业实训实验室和实践教学设计工作室是进行工程化人才培养必须具备的教学环境。
普通机房承担c语言、java语言等相关课程的授课和课程实践活动,专业实训实验室包括自动控制系统实训室、嵌入式系统实训室、硬件技能实训室、传感网应用开发实验室、无线传感器网络实验室。
每个实训室将配备服务器1台,安装相应的教学应用软件。
实训室内所有计算机、服务器通过交换机组成局域网,学生所有活动均由实训平台软件管理。
在机房中,通过软件系统、硬件设备和办公设施模拟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并提供投影、白板和电子教室系统等辅助教学的设施。
三、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将由具有企业工作经验和工程背景的教师完成,包括:自主研发的实训教学软件、课件和实训案例。
(一)实训教学软件系统
实训教学软件系统是支持在模拟真实的企业环境下,基于真实的项目完成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教学设计、软件系统、配置环境和工作界面的总和。
包括实训工作台和教学管理系统两部分。
实训工作台是教师和学生教学时的主要工作界面,该界面可个性化定制,包括对门户中各个层次各类元素的配置;另外,教师或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工作台对教学管理系统进行设置。
教学管理系统包括教学事务支持和教学过程组织两部分。
教学事务支持实现对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的管理,完整的跟踪与监控教学全过程;教学过程组织实现对教学环节和教学活动的管理,精细化的动态管理教学全过程。
教学软件的使用,改变了以前光依靠“试卷”考核学生的方式,学生的能力通过“绩效”来考核。
这种绩效考核体现在岗位分析、考核指标和考核形式三方面。
岗位分析是指软件开发中不同角色所具备的技能和需要完成的任务;考核指标是指业绩指标、能力指标和行为指标等;考核形式是指对被考评者的任务完成量及质量、出勤和工作行为所作的经常性考评和定期考评。
实训教学采用了以结果考核为主,行为考核为辅的评价机制,同时将个人考核与团队考核相结合。
(二)教学课件
由问题形成活动,具体教学设计的课件以实际工作过程中的活动为中心进行组织,每个活动是实际工作过程中有价值的、不可缺少
的、不可替换的环节。
活动也是实训教学组织的核心单元,理论知识的讲授围绕活动展开,每个活动包括:说明(角色、目的、输入、输出)、概念、方法、技术和模式,每个活动的知识点都通过教学示例、实验范例和项目实例三个层次的实践来强化。
(三)教学案例
使用真实的企业项目案例,通过对企业真实项目进行二次编排和教学设计,使之成为适合教师讲解、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项目案例。
首先,教师将实际工程案例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再将若干个子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基本问题。
学生实训从解决基本问题出发,层层深入和扩展,形成子项目,子项目再层层深入和扩展,最终形成实际的一个工程案例。
图2 层层递进的教学案例
企业技术人员和教师将共同承担教学任务,通过“课堂讲授、情境演练、项目实践、企业实践”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实现工程人才的培养。
通过以上的研究与实践,学生的培养目标更明确,教师队伍的工程化能力得到增强,教学目标更清晰,并且每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95%以上,学生的就业层次很高,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z].
教高[2011]1号.
[2] 教育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马力.将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理念贯穿于教学活动各环节中[j].大学教育,2012,(1):51.
[责任编辑: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