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S理论的智能终端通信规约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21)

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21)

配网自动化运维中级考试(试卷编号121)1.[单选题]已操作的操作票应注明(____)字样A)已执行B)已操作C)合格D)已终结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使用工作票2.[单选题](____)用于从管理信息大区到生产控制大区的单向数据传输,是管理信息大区到生产控制大区唯一数据传输途径A)防火墙B)正向安全隔离装置C)纵向加密装置D)反向安全隔离装置答案:D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通信故障与信通联系3.[单选题]智能配变终端SPI接口仅支持( )A)特殊的SPI读写协议/时序B)特殊的SPI读写C)标准的SPI读写协议/时序D)以上都不对答案:C解析:4.[单选题]电流集中型馈线自动化进行故障定位的判据为:( )A)组成故障区域的各开关中有且只有一个流过故障电流B)组成故障区域的各开关均流过故障电流C)组成故障区域的各开关中至少有一个流过故障电流D)组成故障区域的各开关中最多有一个流过故障电流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使用升压仪器5.[单选题]生产控制大区采集应用部分与管理信息大区采集应用部分边界应部署电力专用横向单向安全隔离装置A)正向隔离B)防火墙6.[单选题]104规约中,类型标识0d代表( )。

A)带品质描述的浮点值,每个遥测5个字节B)带品质描述的测量值,每个遥测5个字节C)带7个字节时标的单点遥信D)带品质描述的测量值,每个遥测5个字节答案:A解析: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那一项不属于配电终端越限类参数( )。

A)低电压报警B)高电压报警C)重载报警D)死区报警答案:D解析:8.[单选题]TTU是( )A)馈线终端B)站所终端C)配变终端D)远动终端答案:C解析:9.[单选题]电力专用纵向加密认证装置之间支持基于(____)的认证,对传输的数据通过数据签名与加密进行数据真实性、机密性、完整性保护A)DES算法B)数字证书C)对称加密D)线路加密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通信故障与信通联系10.[单选题]IEC104规约通信采用( )的出错重发机制来实现数据的正确接收。

一种SerDes的高效集成可测试性设计

一种SerDes的高效集成可测试性设计

艺 以及 超 高集成 度发 展阶段 以来 , 芯片 的功能 越来 越强 大 , 但 也带 来 一 系列 设计 和测 试 问题 。测 试 和可 测 性设 计 的 理论 与技术 已经成 为 V L S I 领域 中的一 个重要 研究 方 向 , 它们 在理 论 和实 践 中都 有 十分 突 出 的价 值 。文 中基 于 S e r D e s的测试 要求 , 为 了解决 相关参 数 的测试难 题 , 提出 了一种 针对 S e r D e s 的可测 性设计 方 案。 回环 、 测 试码 型产 生 、 温度 检测 、 模 拟 测 试 总线等 功能 的实现 , 将S e r D e s 参 数的测 试难 度极 大降低 。这 种方 案结构 简单 , 效率 较高 , 具有很 好 的实用 价值 。
( A e r o n a u i t c a l C o mp u i t n g T e c h n i q u e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 X i ’ a n 7 1 0 0 6 8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h e e x p e n s e s i n c u fe d i n d e s i g n a n d t e s t f o r i n t e g r a t e d c i r c u i t i s mo r e nd a mo r e, lo a n g wi t h t h e e n h a n c e me n t i n o p e r a t i n g s p e e d
p e io r d, t h e f u n c t i o n o f I C i s b e c o mi n g mo r e nd a mo r e p o we r f u l , b u t i t a l s o b i r ng s o u t a s e i r e s o f d e s i g n nd a t e s t i n g p r o b l e ms . Th e t h e o r y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 o f t e s t i n g a n d t e s t a b l e d e s i g n h a v e b e c o me a n i mp o r t nt a r e s e a r c h d i r e c t i o n i n VLS I f i e l d, nd a i t i s mu c h mo r e v a l ua b l e i n t h e o r y a nd p r a c t i c e . Ac c o r d i n g t O t e s t i n g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n S e r De s , or f s o l v i n g he t p r o b l e m o f c o mp l e x t e s t o f r e l a t e d p a r a me t e r s , a n e w p l a n o f t e s t a b i l i t y d e s i g n i s p r o p o s e d. Th e r e a l i z a t i o n o f f u n c t i o n s , s u c h a s l o o pb a c k, t e s t c o d e g e n e r a t i on, t e mp e r a t u r e d e t e c t i o n nd a na a lo g t e s t b u s, r e d u c e a g r e a t l a r g e o f he t t e s t d i ic f u l t y i n t h e t e s t o f S e r De s . Th i s me ho t d h a s s i mp l e s t r u c t u r e nd a l o w c o n s u mp t i o n of r e — s o u r c e s , wh i c n i s o f g o o d v a l u e . Ke y wo r d s: t e s t a b i l i t y d e s i g n; l o o p b a c k; na a l o g t e s t b u s ; S e r De s

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42)

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42)

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42)说明:答案和解析在试卷最后1.[单选题]智能配变终端LED指示灯闪是通过那个字节模拟定义的( )。

A)0B)1C)2D)32.[单选题]终端配套兼容 2G/3G/4G 数据通信技术的无线通信模块时,通信电源额定电压( )V。

A)5B)12C)24D)363.[单选题]104规约中超时参数t0和t3分别代表( )。

A)建立连接的超时B)发送或测试APDU的超时C)无数据报文时确认的超时D)长期空闲状态下发送测试帧的超时4.[单选题]当(____)放电时,蓄电池电压阀值或放电容量以及放电时间达到设定指标时,自动停止放电A)启动B)中断C)结束D)停止5.[单选题]配电自动化主站系统软件分为:( )。

A)操作软件、支持软件、管理软件B)系统软件、数据库软件、应用软件C)数据库软件、管理软件、操作软件D)系统软件、支持软件、应用软件6.[单选题]配电专用安全芯片应支持()密码算法A)RSA算法B)DES算法C)国产SM1/SM2/SM3密码算法D)DSA算法7.[单选题]在配电自动化中,()包括单点命令和双点命令。

A)遥控命令B)通信命令C)遥测命令D)点位命令8.[单选题]正弦交流电的有效值等于最大值的()。

A)1/3B)1/2C)2D)1/√29.[单选题]动态路由选择的一个优点是( )A)网络开销小,可以减少网络流量B)由于安全级别高,可以减少未经授权的网络信息中断C)当拓扑结构和流量发生改变时可以自动调整D)网络带宽需求小,运算更有效10.[单选题]在配电终端外观一般检查试验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目测检查配电终端在显著部位有无设置持久明晰的铭牌或标志B)标志应包含产品型号、名称、制造厂名称和商标、出广日期及编号C)目测检查配电终端有无明显的凹凸痕、划伤、裂缝和毛刺,镀层不应脱落,标牌文字、符号应清晰、耐久D)目测检查配电终端是否具有独立的保护接地端子,并与外壳牢固连接。

DES加密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DES加密传输系统设计与实现
struct sockaddr_in their_addr;
their_addr.sin_addr.S_un.S_addr=IpAddr;
their_addr.sin_family=AF_INET;
their_addr.sin_port=htons(830);
if(connect(SClient,(struct sockaddr *)&their_addr,sizeof(struct sockaddr)))
//功能:加密8位字符串
//参数:8位字符串
//结果:函数将加密后结果存放于private szCiphertext[16]
//用户通过属性Ciphertext得到
void DecryptData(string );
//功能:解密16位十六进制字符串
//参数:16位十六进制字符串
//结果:函数将解密候结果存放于private szPlaintext[8]
图3-5数据传输界面
3.3
3
交互界面模块主要有3个部分构成:加密部分、文件路径寻找部分、文件传输部分,其具体实现如下。
#ifndef yxyDESH
#define yxyDESH
#include <string>
#include <cmath>
#include <stdio.h>
#include <windows.h>
HWND hwnd, // handle to dialog box
UINT uMsg, // message
WPARAM wParam, // first message parameter
LPARAM lParam // second message parameter

某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某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
技 术 交 流 : 某 通 信 设 备 自动 测 试 系 统 设 计 与 实 现
某 通信 设 备 自动测 试 系统 设 计 与 实现
王 灵 威 肖红 平 李 卫 东
摘 要 : 针 对 某 通 信 设 备 的 测 试 需要 ,介 绍 了一 种 基 于模 块 化 设 计 的 自动化 程 度 高 、
图 1 系 统 的 总 体 框 图
2 系 统 的 技 术 指 标
① 实现 对 Agln 6 8 型 信 号源 的 控 制 i t 4B e 8 在 系 统 软 件 中 输 入 频 率 和 幅 度 ,信 号 源 能
相 应进行 实时设 置 。
本 系 统 主 要 由 转 换 器 、计 算 机 、 信 号 源 组 成 。 由于 不 同信 号 源 的 驱 动 程 序 和 控 制 命 令 不
BT 7 4 2 只 有 蓝 牙 串 行 服 务 , 因 此 M0 0 C P
由 于 计 算 机 串 口 为 RS 3 电 平 , 22 C 0 1 0 0的 串 口为 T L 电平 ,凶此 中 间需 要 8 5F 2 T 增 加 个 电 平 转 换 芯 片 , 这 里 选 用
BT 7 4 2 M0 0 C P配 对 连 接 之 后 ,就 像 连 接 了 一 条
・41 ・
③ 实 现 对 通 信 设备 的 手 动 测 试
手 动 测 试 是 指 设 置 单 个 频 率 和 幅 度 进 行 测
试 。
电信 技 术 研 究
第 3 4期 7
R S AR O E E CH N T L COMMUN C I N T CHN OGY E E I AT O E OL

状 射 模 式 , 待 MC 接 收 数 据 完 毕 后 , 再 通 过 U

《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智能化,目标检测技术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旨在为移动设备提供高效、准确的目标检测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过程,包括系统架构、算法选择、优化策略以及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

二、系统架构设计1. 整体架构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整体架构包括前端、后端和存储三个部分。

前端负责接收用户输入和展示检测结果,后端负责执行目标检测算法,存储部分负责存储检测结果和模型数据。

2. 前端设计前端采用移动终端常见的UI框架,如Flutter、React Native 等,以实现跨平台支持。

前端需提供用户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输入参数和查看检测结果。

3. 后端设计后端采用高性能的深度学习框架,如TensorFlow、PyTorch 等,以实现目标检测算法的快速执行。

后端需与前端进行通信,接收前端发送的图像数据和参数,执行目标检测算法后将结果返回给前端。

4. 存储设计存储部分采用云存储或本地存储方式,用于存储检测结果和模型数据。

云存储可实现数据备份和共享,本地存储可提高访问速度。

三、算法选择与优化1. 算法选择目标检测算法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常见的算法包括基于区域的方法(如R-CNN系列)、基于回归的方法(如YOLO系列)以及基于锚点的方法(如Faster R-CNN等)。

根据移动终端的计算能力和实际需求,本文选择基于锚点的Faster R-CNN算法作为主要算法。

2. 优化策略针对移动终端的计算资源和性能限制,本文采用以下优化策略:(1)模型压缩:通过剪枝、量化等方法减小模型大小,提高模型在移动终端上的运行速度。

(2)轻量级网络:选择轻量级的网络结构,如MobileNet等,以降低计算复杂度。

(3)并行计算:利用移动终端的多核CPU或GPU进行并行计算,提高算法执行效率。

四、系统实现1. 环境搭建系统实现需要搭建相应的开发环境,包括安装深度学习框架、配置开发工具等。

《2024年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目标检测技术在移动终端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为了满足移动终端设备在各种场景下的目标检测需求,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

该系统能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移动终端设备中的目标物体,为移动应用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系统设计1. 需求分析在系统设计阶段,我们首先对目标检测系统的需求进行了深入分析。

针对移动终端设备的特性,我们确定了系统需要具备实时性、准确性、轻量化和易扩展等特点。

同时,我们还考虑了系统的用户界面、数据处理、算法选择等因素。

2. 系统架构设计根据需求分析,我们设计了系统的整体架构。

系统采用客户端-服务器架构,其中客户端负责目标检测的实时性操作,服务器负责数据处理和算法支持。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数据传输模块、算法模块、用户界面模块等关键组件。

3. 算法选择与优化在算法选择方面,我们采用了深度学习中的目标检测算法。

为了满足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限制,我们对算法进行了优化,采用了轻量级的模型和高效的推理引擎。

同时,我们还引入了多线程技术,提高了系统的并发处理能力。

三、系统实现1. 数据处理模块实现数据处理模块负责从移动终端设备中获取原始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和后处理操作。

我们采用了高效的数据传输协议,保证了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对数据进行了格式化和标准化处理,方便了后续的算法处理。

2. 算法模块实现算法模块是目标检测系统的核心部分。

我们采用了深度学习框架,实现了目标检测算法。

在模型选择上,我们采用了轻量级的模型,以降低计算复杂度和内存占用。

在推理引擎上,我们采用了高效的推理引擎,提高了系统的运行速度。

3. 用户界面模块实现用户界面模块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展示目标检测的结果。

我们设计了简洁明了的界面布局,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查看结果。

同时,我们还提供了丰富的配置选项,使用户能够根据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2024年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2024年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范文

《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篇一一、引言随着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目标检测技术在移动终端的应用日益广泛。

本文旨在探讨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通过对系统架构、算法选择、优化策略等方面的研究,实现高效、准确的目标检测。

二、系统需求分析在面向移动终端的目标检测系统设计中,首先要明确系统需求。

本系统需要满足以下要求:1. 实时性:能够在移动终端设备上实现快速的目标检测,满足实时应用需求。

2. 准确性:能够准确识别目标,降低误检和漏检率。

3. 轻量化:考虑到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和存储空间有限,系统需具备轻量化的特点,降低资源消耗。

4. 鲁棒性:系统需具备较好的鲁棒性,能够在不同场景和光照条件下稳定运行。

三、系统架构设计针对上述需求,本系统采用以下架构设计:1. 数据输入层:负责接收移动终端设备采集的图像数据。

2. 特征提取层:采用轻量级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提取图像中的特征信息。

3. 目标检测层:利用目标检测算法对提取的特征信息进行目标检测,输出检测结果。

4. 结果输出层:将检测结果展示在移动终端设备上。

四、算法选择与优化策略在目标检测算法的选择上,本系统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目标检测算法,如YOLOv3、SSD等。

同时,为满足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能力和资源限制,对算法进行优化:1. 模型压缩:通过剪枝、量化等手段降低模型复杂度,减小模型体积。

2. 算法优化:针对移动终端设备的特性,对算法进行优化,提高运行速度和准确性。

3. 硬件加速:利用移动终端设备的硬件加速功能,如GPU、NPU等,提高运算速度。

五、系统实现与测试在系统实现过程中,采用以下步骤:1. 开发环境搭建:搭建开发环境,包括操作系统、编程语言、开发工具等。

2. 数据集准备:准备目标检测所需的数据集,包括正负样本、标注信息等。

3. 模型训练与优化:利用数据集对目标检测算法进行训练和优化。

4. 系统集成与测试:将训练好的模型集成到系统中,进行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专网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题报告

专网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题报告

专网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的分析与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意义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专网通信设备在国家安全、军事安全等重点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重视。

这类设备的高可靠性和稳定性非常关键,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和评估。

传统的手工测试方式效率低下、易出错,难以满足专网通信设备自动化测试的需求。

因此,在本课题中开发一个专网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将大大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降低测试成本,提升专网通信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本系统主要包括以下模块:测试设备控制、测试用例管理、测试结果分析和报告生成等。

测试设备控制模块负责与被测设备进行通信,控制被测设备进行各项测试操作。

测试用例管理模块负责管理测试用例,包括创建、编辑、删除、执行等。

测试结果分析模块用于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处理,获取测试结果数据并生成可视化报告。

报告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用例清单、测试结果统计及异常说明等。

技术路线如下:1.前端界面采用HTML、CSS和JavaScript技术进行开发,使用Vue.js框架实现页面交互和数据传输;2.后端使用Java语言,采用Spring Boot、Mybatis等框架进行开发;3.数据库使用MySQL进行数据管理和存储;4.测试用例的编写可采用Python语言进行编写;5.测试设备的控制可通过串口、网口、USB等通信协议进行。

三、预期成果1.设计并实现一个专网通信设备自动测试系统,具有测试用例管理、测试设备控制、测试结果分析和报告生成等功能。

2.结合专网通信设备的实际测试需求,编写测试用例,对专网通信设备进行自动化测试,并生成可视化测试报告。

3.通过对系统的测试和评估,验证系统的测试效率和准确性,并根据测试结果对系统进行优化和改进。

四、存在的问题目前尚未进行具体的需求分析和设计,因此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例如测试设备通信协议适配、测试用例编写等,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处理和解决。

移动通信网络监测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移动通信网络监测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移动通信网络监测自动测试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稳定性和信号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移动通信网络监测测试已成为保障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的重要手段。

然而,传统的人工测试方法存在效率低、耗时长、覆盖面窄、数据难以统计等问题,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因此,研发一套能够自动进行网络监测测试的系统,对于提高测试效率、降低测试成本、保障网络稳定性和用户体验至关重要。

本次选题旨在设计并实现一套移动通信网络监测自动测试系统,通过软硬件集成,实现对不同类型移动设备接入网络后的信号质量、数据流量和网络延迟等重要参数的全面、快速且可靠的监测测试,从而提高网络质量和用户体验,为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做出贡献。

二、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一)研究内容本研究计划设计并实现一套移动通信网络监测自动测试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硬件选择与搭建。

选择相应的测试设备(可考虑无线测试仪、路由器等),并根据需求对其进行配置和搭建,以实现对不同类型移动设备的监测测试。

2.相关软件开发。

开发测试自动化软件,实现对移动设备的自动测试,并通过软件对测试结果进行收集和分析,同时开发相关的数据展示和呈现模块。

3.建立监测测试指标体系。

确定监测测试指标和评估指标体系,包括:信号强度、网络覆盖、网络连接速度、数据上传下载速度、延迟,以及特殊场景测试等。

(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技术路线来实现移动通信网络监测自动测试系统:1.硬件方面,可以借助无线测试仪、路由器等设备,实现对移动设备的测试,建立测试设备管理系统,对测试设备的配置、控制、运行等进行管理。

2.软件方面,可以采用Python、Java等语言开发测试自动化脚本,并集成到自动化测试平台中,实现自动测试和数据处理等功能。

同时,可以参考开源性能测试工具,如JMeter等工具,实现对网络连接速度、上传下载速度和延迟等测试指标的监测。

3.数据展示与呈现,可以采用HTML5、CSS3、JavaScript等前端技术,开发数据可视化展示页面,通过图表、地图等方式呈现测试结果。

基于DES的无刷交流电机控制系统FPGA设计与实现

基于DES的无刷交流电机控制系统FPGA设计与实现

基于DES的无刷交流电机控制系统FPGA设计与实现夏西泉【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离散事件系统(DES)的无刷交流(BLAC)电机的电流控制系统,提出系统的控制器带有图形用户界面(GUI),能够直接显示出有限状态机(FSM)的状态.通过应用FPGA对原有DES控制系统进行改进,将这五个选定的矢量视为的DES离散状态,合理设置FSM选择矢量规则,实现了限定所有可能的方向.在Xilinx Spartan 3E FPGA平台进行的硬件测试结果显示,本文提出的方法减少了60%以上的开关变化数量和开关损耗,证明了提出的DES改进方法对负载变化具有稳定性.【期刊名称】《电子器件》【年(卷),期】2015(038)005【总页数】6页(P1164-1169)【关键词】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有限状态机(FSM);DES;无刷交流电机【作者】夏西泉【作者单位】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应用电子学院,重庆401331【正文语种】中文EEACC:8310doi:10.3969/j.issn.1005-9490.2015.05.038在过去几年里,由于该系统高度的动态性和灵活性,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已广泛应用于机电系统领域[1-2]。

FPGA凭借其较短的过程时间周期和并行执行[3],为机电系统的控制和保护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本文提出了一种带有图形用户界面(GUI)的无刷交流电机电流控制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和用户友善性。

大多数机电系统的应用都是只适用于电机的速度和位置控制,而其他的外部信号(如电流)应用则较少。

三相无刷交流(BLAC)电机多应用在要求高效率、动态性好、低维护、速度和转矩范围广[4]的驱动器上。

三相逆变器可对电机三相电压的振幅和相位进行设置,通过3个部分(电机、逆变器和控制器)来实现电机系统控制[5]。

利用FSM进行管理为在FPGA平台[6]上的算法实现提供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法。

基于DES算法的RFID安全系统设计

基于DES算法的RFID安全系统设计

基于DES算法的RFID安全系统设计时间:2009-04-20 13:24:31 来源:现代电子技术作者:李彦垄,谢憬,毛志刚上海交通大学摘要:作为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社会生活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安全隐患的存在制约了RFID的广泛应用。

分析了现有的RFID安全机制,在EPCglobal UHF协议规定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标签和阅读器之间安全通讯的模型,并且对原有的DES加密算法进行改进,降低了标签电路的尺寸,同时也提高了RFID读写系统的安全性。

关键词:RFID;DES;EPC;安全性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一项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商品和证件的防伪、供应链管理、图书管理、航空包裹管理和门禁等。

由于缺乏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RFID系统无法有效地保护射频标签中的数据信息。

如果标签中的信息被窃取,甚至被恶意篡改,将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

另外,不具有可靠的信息安全机制的射频标签,还存在易向邻近的读写器泄漏敏感信息、易被干扰和易被跟踪等安全隐患。

如果RFID的安全性不能得到充分保证,RFID系统中的个人信息、商业机密和工业机密,都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盗窃和利用。

目前,RFID的安全性已成为制约RFID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之一。

1 RFID系统构成及协议分析1.1 RIFD系统构成RFID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Tag)、读写器(Read—er)和后端数据库(Database)三部分组成,如图l所示。

电子标签是物品识别的载体,它由天线、射频电路、存储器以及数字电路组成。

电子标签与传统的条码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反复擦写,从而可以实现重复利用。

读写器是一个带有天线的无线发射与接收设备,用于读取标签中携带的信息并且对标签写入数据。

电能表通信规约一致性自动检测系统

电能表通信规约一致性自动检测系统

电能表通信规约一致性自动检测系统
宫游;刘惠颖;殷鑫;梁言贺;吴琼
【期刊名称】《电测与仪表》
【年(卷),期】2018(055)024
【摘要】由于不同电表厂家对通信协议的使用和解释不一致,导致均采用通信规约DL/T 698.45的电能表在通信方面也可能出现偏差.针对此情况设计了电能表面向对象互操作性数据交换协议的通信规约一致性检测系统.该系统采用主流的可视化界面开发工具,基于微软的Visual Studi02010平台开发,使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和扩展性.该检测系统能够有效甄别出不符合通信规约的电能表,为新通信协议在电能采集通信中的应用打下基础.
【总页数】5页(P135-139)
【作者】宫游;刘惠颖;殷鑫;梁言贺;吴琼
【作者单位】国网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00;国网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00;国网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00;国网黑龙江省电力科学研究院,哈尔滨150000;哈尔滨电工仪表研究所有限公司,哈尔滨1500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933
【相关文献】
1.智能电能表质量一致性检测系统设计 [J], 邓桂平;申莉;田忠春;杨建荣
2.电子式电能表通信规约自动检验系统的研制及应用 [J], 李刚;周毅波;卿柏元
3.智能电能表印刷电路板一致性检测系统的开发 [J], 李少腾;姚力;胡瑛俊;吴幸;楼轶
4.手持终端智能电能表一致性检测系统 [J], 邢浩洁;陈金涛;陶青川
5.电子电能表与电能测量技术讲座第十二讲多功能电能表通信规约 [J], 本刊编辑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DES加密算法的射频识别系统的设计

基于DES加密算法的射频识别系统的设计

基于DES加密算法的射频识别系统的设计
徐志
【期刊名称】《电工电气》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射频识别(RFID) 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在分析现有的RFID 标签安全策略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DES 加密算法的安全策略,有效解决RFID 标签信息的安全问题,并且不需要高强度运算和加密技术.实验表明:设计的RFID 系统及其加密算法,可以防止外部数据干扰,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确保数据的安全传输,能够广泛应用在实际的射频识别中.
【总页数】4页(P6-9)
【作者】徐志
【作者单位】福州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3;TM368.1
【相关文献】
1.基于VHDL的DES加密算法IP—CORE设计与实现 [J], 万亮
2.基于3DES的信息加密算法设计 [J], 艾尔肯·艾则孜
3.基于DES加密算法的预付费空调管理系统设计 [J], 党倩滢;淡丹;杨文
健;Muhammad Mannan Afzal;Fazli Hameed
4.基于DES和RSA的混合加密算法研究与设计 [J], 翁云翔
5.基于DES和RSA的混合加密算法设计 [J], 赵文敬;吴彦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的开题报告题目: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与实现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通信终端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移动通信终端软件逐渐变得复杂,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和交互体验,同时测试工作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传统的手工测试需要大量的测试人员和时间,效率低下,且容易出现遗漏和错误,因此需要一种自动化测试系统。

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实现可以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节省测试成本,降低测试风险,对于保障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质量,提高用户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课题的研究内容是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研究和实现,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移动通信终端软件的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兼容性测试等测试类型的自动化测试方法。

2. 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包括测试用例的生成、测试执行、测试报告生成等模块。

3.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和反馈,不断优化测试效果。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实现一个基于多种测试方法的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 软件测试全程自动化,能够快速有效地发现软件缺陷和性能问题。

2. 测试用例自动生成,能够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3. 机器学习算法的应用,能够分析大量测试数据,提高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研究移动通信终端软件测试方法和自动化测试技术,分析测试需求和测试场景。

2. 设计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架构和测试用例生成算法。

3. 实现测试系统,包括测试框架、测试用例生成模块、测试执行模块和测试报告生成模块等。

4. 采用机器学习算法对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和反馈,优化测试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四、预期成果和创新点1. 移动通信终端软件自动化测试系统的设计和实现,能够满足软件测试的自动化需求,提高测试效率和可靠性。

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

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Smart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SDAS)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通信、感知、控制和决策技术实现配电网的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系统。

随着电力需求的增长,配电系统规模和复杂度不断增加,需要更加高效、可靠、智能的配电自动化系统来提高供电质量和经济效益。

通信网络作为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基础设施之一,对系统可靠性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课题旨在研究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设计与实现,探讨基于现代通信技术的可靠、高效、灵活的系统架构,提高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二、主要内容及研究内容1. 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研究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架构是实现各种功能的关键。

通过研究现代通信技术,如无线网络、光纤网络、卫星网络等,结合配电网特点,设计可靠、高效、灵活的通信网络架构。

2. 通信协议研究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各节点需要相互通信,传输各种信息,需要设计通信协议。

通过研究现有的通信协议,如Modbus、DNP3、IEC 61850等,设计适合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协议,并进行验证。

3. 通信网络安全研究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中通信网络的安全性对系统运行的安全和稳定至关重要。

通过研究现代网络安全技术,如防火墙、加密算法、认证技术等,设计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架构并设计相应的安全策略。

三、研究方法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并探索现有的通信技术和协议。

2. 理论分析法:通过理论分析和模型建立,对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和协议进行分析和优化设计。

3. 实验仿真法:通过仿真实验,验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四、预期结果及意义1. 设计出智能配电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架构与协议,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104 规约通讯过程建模
对于通讯过程的抽象,根据 IEC70870-5 规约系列 的测试规则及相应的时序图,列出在测试子站设备时, 每个正常通讯过程存在的所有测试状态及事件 [9]-[11]。
3.1 正常通讯过程的总召唤有限状态机建模
下面我们以总召唤过程为例来说明如何对通讯过 程建模。建立过程主要参考了 IEC70870-5 规约系列的 总召唤功能的测试规则及相应的时序图,依据 FSM 基 础模型[12]-[13],列出正常通讯时总召唤过程中可能发生 的所有状态及事件,如图 1 所示。
不需要这样做,在生成相应报告后,一般需要继续进
行其它测试,因此增加强制归位事件η,使测试能够
继续进行。该事件属于能控能观事件,必要时可以阻
止其发生,使系统进入主控站状态。
根据表 3 和表 4 中对总召唤 FSM 基础模型进行扩
充,使其包含异常情况的 FSM 模型,其状态转换图如
图 2 所示。
图 2 包含异常情况的总召唤过程的状态转换图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 29 届学术年会,湖北宜昌:三峡大学,2013
基于 DES 理论的智能终端通信规约自动测试系统设计
陈 众 1,鲁 晶 2,汤敏 1
(1 长沙理工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湖南 长沙 410076;2 湖南五凌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4)
E-mail:chenzhong74@, xiaojing1106@163. com,3769333499@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 29 届学术年会,湖北宜昌:三峡大学,2013
2 DES 的有限状态机模型
离散事件系统存在各种不同的数学建模工具,常 用的有形式语言/有限状态机(FSM)模型、Petri 网 络模型等。其中有限状态机特别适合反应式系统和系 统的动态交互行为,经常作为系统的自动测试模型, 是对反应式系统建模的强大工具。它通过状态转换图 或状态转换表来描述一个能够对外界的输入做出反应 的对象的应激行为准则,其优点在于简单易用,状态 间的关系简明直观[4]-[7]。
报文错误
表 4 异常事件
事件类型 异常事件
Ez eZ1a0 eZ2a0 eZ2a1 eZ2a2
触发事件名称 超时 t1 超时 t2
报文序号不一致(跳帧) 子站上传的 I 格式报文出现未
知类型标识
进入状态 xZ4 xZ4 xZ5 xZ5
eZ2a3 子站上传的 I 格式报文出现未
xZ5
知或不合适的传输原因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 29 届学术年会,湖北宜昌:三峡大学,2013
一种未知状态。而为了报告错误存在和使测试能够继 续进行,必须为 Xz 和 Ez 补充相应的状态和事件,如 表 3 和表 4(部分异常事件)所示。
表 3 新添加状态
状态类型
状态 X
状态名称
添加状态
xZ4
超时错误
xZ5
迫切需要好的方法和工具帮助开发者设计一套适用于 104 通讯规约在智能配电网中应用时的智能化自动测 试系统,用以保证在互换设备后,整个系统通讯仍具 有可靠性、准确性;同时确保在招标和日后维护中, 每个终端设备的通讯报文准确无误、功能完备、系统 参数可查看等,完全遵循 104 通讯规约[2]。
本文通过对 104 规约的通讯过程建模,抽象出 FSM 模型[3],用状态转换图和状态转换表将通讯过程 更加直观的表示,扩展当前状态的可发生事件,完成 人工操作的系统化和智能化处理,使其可利用现有的 DES 理论算法进行状态识别与控制,从而解决自动测 试软件编写的规范问题,并且在投资建设和运行维护 时,可以根据配电网的实际情况设定测试内容和条目, 为设计一套适用于 IEC60870-104 通讯规约在智能配 电网应用时的智能化自动测试系统奠定了良好的理论 基础。
Abstract: A novel method based on the Discrete Event System (DES) theory is proposed to solve the compatibility and interoperability issues among devices of different manufactur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EC60870-5-104 in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this paper, the DES method, which is expressed by a Finite State Machine (FSM), is employed to model the procedures of communications based on IEC60870-5-104. In addition, each object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is represented by the FSM, and the communications among objects are described by state transition diagrams. The controllable forced migration events after no-response messages and uncontrollable unknown-message events are included in the event set to systematically and automatically manipulate the procedures. The DES algorithm controls and recognizes the proposed procedures as well as provides theoretical basic in the design of the smart automatic testing system based on IEC60870-5-101/104.
开始
基础模型
xZ1
挂起
状态
xZ2
总召唤
xZ3
结束
根据主站的操作和子站的响应,也可形成事件集
合 E 和事件子集 Ez,总召唤子过程的正常事件如表 2。
表 2 FSM 模型正常事件
事件类型
基础模型 事件
事件 Ez eZ0n0 eZ1n0 eZ2n1 eZ2n2 eZ2n3 eZ2n4 eZ2n5 eZ2n6
(1The 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6, China;
2 Hunan Wuling Power Engineering Co., Ltd. Changsha 410004, China,) E-mail:chenzhong74@,xiaojing1106@163. com,376933499@
eZ2a4 子站上传的 I 格式报文出现未
xZ5
知或不合适的信息对象地址
eZ2a5 子站上传的 I 格式报文出现未
xZ5
知的应用服务数据单元公共
地址

其它未知事件

强制归位 η
需要恢复到正常测试过程
xZ2 或 xZ3
表中下标 ziai,代表在编号 zi 的子状态发生了编
号 ai 的的异常事件。
在状态 xZ5,需要以即时消息或最终报告的形式对 外报告相应的测试结论。而在在状态 xZ4,正常的通讯 过程是需要断开网络链接的,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并
关键字:离散事件系统;有限状态机;IEC60870-5-104 通讯规约;测试
Automatic Testing Method of Smart Terminal
Communication Protocol Based on the Theory of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Discrete Event Systems
Chen Zhong1, Lu Jing2,Tang Min1
图 1 总召唤过程的状态转换图
通过分析正常通讯的流程,可知系统存在状态如 表 1 所示。设 X 为整个测试过程所有的状态,则 Xz⊆X, 代表总召唤子过程中的有限个状态集合,其元素使用 xzi(i=0,1,2,…)表示,其它子过程情况类推。
表 1 FSM 模型状态
状态类型
状态集合 Xz
状态名称
xZ0
触发事件名称 主站发送总召唤命令 子站回复总召唤确认命令
单点遥信 双点遥信 步位置信息 归一化,测量值 标度化,测量值 短浮点数,测量值
eZ2n7
子站发送总召唤结束命令
表中下标 zini,代表在编号 zi 的子状态发生了编 号 ni 的的正常事件。
3.2 通讯过程出现异常的总召唤有限状态机建模
3.1 中列举的事件和状态是一个正常的总召唤过 程中,系统所能够发生的事件和进入的状态。但在设 备通讯规约一致性检测过程中,经常发现由于厂商对 规约理解不一致,所回应的报文存在差异甚至错误。 根据总结的经验以及测试过程中常遇到的异常情况 [14],也即存在异常事件,同时也导致测试系统进入了
摘要:针对 IEC60870-5-101/104 规约在配电网应用上出现的不同厂家、不同类型配电终端设备间 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问题,本文通过引入离散事件系统(DES)理论,建立 104 规约通讯过程的有 限状态机(FSM)模型。该模型使用状态转换图和状态转换表对其整个通讯过程进行描述,并在事 件集合中增加未知报文事件和未回应报文的强制归位事件等,使其处理过程可以用现有的 DES 理 论来进行状态控制和识别,从而设计适用于 IEC60870-5-104 通讯协议的智能化自动测试系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