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15页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中 国 古 代 经 济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知识梳理一、农业问题1.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1)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2)战国:秦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3)西汉:汉高祖、文帝、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文帝、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戒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
(出现了“文景之治”)(4)三国:曹魏,重视兴修水利;魏建国后,统治者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
(5)唐朝: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
(出现“贞观之治”);武则天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史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唐玄宗统治前期,重视农业发展,唐朝进入全盛时期。
(史称“开元盛世”。
(6)北宋:为了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7)元朝:元世祖重视发展农业,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贵族圈占农田做牧场,还治理黄河,推广棉花的种植。
(8)明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从国外引进农作物推广种植。
(9)清朝:从康熙统治中期起,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和发展起来。
2.历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1)春秋: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
(2)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铁器时代到来;牛耕得到推广;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
(3)秦朝:中原铁器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到珠江流域(今广东、广西),逐渐为越族人民所掌握。
(4)西汉:铁农具向边疆传播,西域开始使用铁器;发明和使用了播种工具——耧车;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西汉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
(5)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
(6)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中考历史专题总复习讲义1 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考历史专题总复习讲义1 中国古代经济史一、工具革新①铁农具:春秋时期,开始出现铁农具,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②牛耕技术:我国最晚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
牛耕是我国农业史上上的一次革命。
西汉的耕犁安装了犁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牛耕普遍使用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
作用: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③耧车:西汉发明的新型播种工具—耧车,大大提高了播种技术。
④筒车:唐朝创制的灌溉工具-----筒车。
⑤曲辕犁:唐朝改进梨的构造,制成曲辕犁。
二、水利工程①都江堰:秦国李冰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
②灵渠:秦始皇统一岭南地区后兴修灵渠,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作用: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③隋朝大运河:(目的、时间、皇帝、中心、南北起止点、四段名称位置、作用)④京杭大运河:(目的、皇帝、起止点、与隋运河相比在形状上的变化及原因、作用)⑤治理黄河:A、西汉汉武帝时期亲临治河工地。
B、东汉明帝时王景主持修黄河,修筑黄河大堤,此后八百多年黄河没有改道。
C、元朝元世祖治理黄河。
三、作物引进①占城稻:北宋初年为提高粮食产量,从越南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在江南地区推广。
②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明代从国外引进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等髙产粮食作物,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明代还引进了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推广种植。
四、农学著作①《齐民要术》:北朝农学家贾思勰著,总结北方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改进生产工具。
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业科学著作。
②《农政全书》:明末科学家徐光启著,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记载有关农业生产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欧洲的水利技术。
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五、手工技术(陶瓷、纺织、冶铸)、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其中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1 中国古代经济史
自主(zìzhǔ)学习
③制瓷技术。唐朝时陶瓷器品种多,著名的 _唐三_彩_是艺术的珍品;北宋兴起的景德 镇后来发展成为(chéngwéi)著名的瓷都; 明朝制瓷工艺更加高超。
④造船技术。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水平较 高;明朝 郑和 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 造船技术。
第六页,共22页。
重大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从北方转移到南方。 原因: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劳动力增加,特别是北
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第二十页,共22页。
巩固(gǒnggù)练习
• 7.对外贸易是我国古代经济活动的重要(zhòngyào)方面。请 回答:
• (1)唐朝与汉代相比在对外通商方面有何发展? • 汉代对外贸易以陆路(丝绸之路)为主,贸易范围包括中亚、欧洲和亚
•
D.都江堰等水利工程的兴修
•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开始赶上北方的最
主要的原因是
( )D
•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
B.水利的兴修和大批良田的开垦
•
C.南北对峙局面形成
•
D.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第十六页,共22页。
巩固(gǒnggù)练习
• 3.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出现繁荣景象是因为
•
(D )
• 2.古代手工业经济 • ①金属冶炼技术。商朝时有了司母戊为鼎代表的青铜
冶铸技术;东汉时发明了 ,用水水力排鼓风冶铁。
• ②纺织技术。三国时期的蜀锦行销吴、魏;唐代丝 织技术高超(gāochāo),花色品种多;北宋时,南 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 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兴起,元代棉织业发达,明朝 棉布产量多,质地优良。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复习
初中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考点备忘录1.春秋战国时经济的发展(1)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
(2)著名的都江堰:①设计建造者:秦国蜀郡大守李冰;②地点:岷江;③意义: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2.秦朝的经济(1)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
(2)影响:对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维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3.两汉时期经济发展的表现(1)治黄:汉武帝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王景治理黄河。
(2)农具:耕犁;安装了犁壁(二牛抬扛耕作方法),播种工具:耧车。
(3)农作物:南北分别以水稻、小麦为主。
广泛种植桑麻。
4.丝绸之路(1)陆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运往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各国的奇珍异宝输入中国内地。
(2)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形成了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5.三国经济的发展(1)魏国: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北方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
(2)蜀国: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3)吴国:造船业发达,吴国船队曾到达夷洲(现在的台湾),加强了内地和台湾地区的联系。
6.江南经济的发展(1)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①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②南迁人口,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江南战争较少,社会比较安定;④南北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
(2)表现:①大量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②修建了许多水利工程;③农业技术的进步: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④小麦推广到江南地区。
(3)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历史中考预测·中国古代经济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考查主要涉及我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状况,分别有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及其影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对这部分知识的考察大都以选择形式出现,又因我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可以为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提供借鉴,也有结合时事热点的考查,如与三农问题、生态环境、东西部经济差距等方面的联系,可见综合化趋势必然加强,因此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2--中国古代经济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2--中国古代经济宋朝1、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占城稻。
2、流域“苏湖熟,天下足”。
3、棉花种植扩展到长江流域。
1、纺织业--南宋棉纺织业在东南沿海逐渐普及。
2、制瓷业--“瓷都”,冰裂纹瓷器。
3、造船业--广州、泉州,指南针。
1、商业都市-- 、,早市夜市(打破商业和限制)2、海外贸易-- ,加以管理。
广州、泉州世界闻名的大商港。
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占重要地位。
3、商业货币--北宋地区,最早的纸币-- 。
先进的生产技术。
3、表现--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元朝大运河:目的--南粮北运。
时间-- 时期。
地点--通惠河、会通河,截弯取直,杭州直达大都。
开辟空前的海运。
大都既是政治中心,又是世界的商业都市。
明朝新航路开辟后,玉米、甘薯、花生等农作物从美洲引进明朝宋应星写的《》,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关系,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重农抑商”政策。
【作业练习】1、货币是经济发展的见证之一。
关于右图货币演变的说法比较恰当的是()A.由自然形成向人工制作演变B.由手工制作发展为机器制造C.在金属货币流通中出现纸币 D.在流通中纸币多于金属货币2、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 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 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3、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据上表可知()A.南方的生产技术比北方先进B.经济重心南移是历史发展趋势C.北方的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D.人口迁移促使回族形成朝代南方北方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西汉2470685 19.8% 9985785 80.2%唐代3920415 43.2% 5148529 56.8%北宋11224760 62.9% 6624296 37.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知识点梳理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经济专题”知识点梳理专题解析中国古代经济是中国古代史的核心部分,也是中考的重点。
经济史部分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频率较高,复习时要加以注意。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其经济形态就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其发展的主要表现是农具的改进、农作物的推广、水利工程的兴建。
手工业只是农业的补充,在“重农抑商”政策下,商业发展受到限制,但从唐宋时期开始,商业发展迅速,到宋元时期最为繁荣,而明清时期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施行使得商业发展明显受到限制。
在复习时注意:(1)要明确古代经济政策体现的是以农为本的思想。
核心内容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这也是盛世局面出现的重要原因。
典型就是盛世局面的出现,如汉代(文景之治、汉武帝大一统、光武中兴)和唐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2)明确各个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
这部分注意识记各个朝代的水利工程(都江堰、大运河)、手工业的发展(陶瓷业、纺织业、造船业)、商业发展的表现(都市的繁荣、交子)等内容。
这部分有时会结合图片来进行考查。
(3)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开始于唐安史之乱后,完成于南宋时期。
要识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和表现,尤其注意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的谚语,如“苏湖熟,天下足”等。
一、古代农业1.战国(1)措施:商鞅变法。
a.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b.鼓励耕织,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2)农业发展表现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
2.西汉(1)政策:汉高祖、文帝、景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
(2)措施:A.汉高祖:a.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使其成为平民。
b.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
c.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减免徭役及兵役。
B.汉文帝、汉景帝:a.重视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关心农桑。
b.进一步减轻赋税徭役:田赋降到了三十税一。
(3)农业发展表现:西汉时,通过丝绸之路,核桃、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传入中原。
中考专题复习二中国古代经济史
中考专题复习二——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线索梳理】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及其影响等基本内容。
1.古代的农业经济农业的发展,一般表现在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
发展的原因主要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等。
①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
春秋以前,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着提高。
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得到推广。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唐朝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
②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原始农业出现,农作物种植是南稻北粟。
习称的“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桑麻种植普遍。
两宋时期从越南引入优良品种占城稻。
明代引进了玉米和甘薯。
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
唐朝时期由于饮茶之风风靡全国,茶叶生产成为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茶叶成为商品。
从两宋时期开始,棉花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清代前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农产品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水利工程的兴修。
西周时期已有人工灌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中平原成为沃野。
秦朝修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得以贯通;唐代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及黄河、长江流域,边远地区也有。
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展。
④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养活了众多人口。
2.古代手工业经济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注意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主要包括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
南京市中考历史复习:中国古代经济课件
2.(2023•湖北)夏商西周时期,水利工程兴修较少,少有山林开发;春
秋战国时期,大量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兴修水利工程。导致这一变化的
主要因素是( )
A.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B.诸侯国势力此消彼长 C.铁制生产工具的使用 D.新政治经济秩序确立
专题2
中国古代经济
中国古代文明是典型的农耕 文明,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 基础,手工业和商业依附于 农业,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 明的典型特征。
中国古代经济制度、经济政策、经济思想 ①一种经济制度:土地制度,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 ②两种重要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 ③两种经济思想:农本思想和“工商皆本”思想。农本思想是“农为本,工商为末”, 奉行重农抑商政策。“工商皆本”是在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情况下产生的, 是对“农本思想”的冲击
①纺织业:南方丝织业发达, 棉纺织业 兴起。 ②制瓷业:瓷都 江西景德镇 ; ③造船业:造船业发达。
丝织业、棉纺织业、制瓷业进一步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现象的出现
三、中国古代商业发展
(一)商业新发展
1.宋朝时商品贸易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出 现 早市、夜市、草市,娱乐场所 勾栏、瓦子 发达。
2.明清时期,出现 商帮,如晋商、徽商。
灵渠
隋炀帝,促进南北 经济文化交流
大运河
战国
秦朝
隋朝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二、中国古代手工业发展
原始社会 半坡居民制作彩陶,人面鱼纹彩陶盆,会简单的纺织、制衣。
春秋战国 隋唐时期
宋朝 明清时期
中国古代经济史复习资料
一、生态环境的破坏1、黄河流域:第一次:秦汉——实关中政策第二次:唐宋——屯垦政策,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农业区北移第三次:明清——明初“开中法”,进行商屯,清中后期“闯关东”、“走西口”2、长江流域:从魏晋南北朝北方人口进入江南开始,晚于黄河流域。
唐中后期安史之乱,人口大量南迁二、人文环境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春秋战国——商君书模式(重农抑商);管子模式(农工商并重)秦汉——“农本”主义趋向成熟,重农模式唐宋——商人被另立市籍,受歧视、限制明代——职业等级制度化传统经济理论中的等级消费观念影响,古代工商业者的产权难以保障。
三、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耕织结构为基础的小农经济一直居于传统经济生产方式的主导地位。
小农经济定义:农业领域内与简陋的手工工具相联系的、以直接生产者小私有制为基础的、以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的、以劳动的孤立性为特征的小生产。
简言之,小农经济是农业中以个体家庭为基础的小生产和小私有的统一。
特征之一:个体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和消费。
特征之二:私有化不断加深。
精耕细作的出现背景:战国大规模耕地、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在全球的寒冷化环境下,西北屯田效率逐渐降低,在陕西发展大规模的引渠水灌溉。
经济政策大转换,以“精耕细作”为内容的生产力向扩大内涵发展:作畎形态,代田法,旱地农法。
儒家思想成为统治思想,“华夷思想”更趋精密,精耕细作出现。
影响古代社会生产方式选择的因素:小农家庭的人口规模及其贫困农业“低投入—产出”的形成农业的高剥削率农桑之外的小农生活依赖国家针对小农副业所作的制度安排户调制(西晋、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均田制(北魏485年)租庸调制(唐初)两税法(唐德宗780,杨炎)一条鞭(明张居正1581)摊丁入亩(清1712)隋朝前期和唐朝前期,在均田制的基础上,以轻徭薄赋的思想改革赋役制度,实行租庸调制。
租庸调制规定: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服徭役的期限内,不去服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叫作“庸”。
2022中考历史专项复习-中国古代经济
2022中考历史专项复习-中国古代经济●专题解读对中国古代经济史的考查要紧涉及我国古代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经济进展状况,分别有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及其阻碍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又因我国古代经济的进展能够为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提供借鉴,也有结合时事热点的考查,如与三农问题、生态环境、东西部经济差距等方面的联系,可见综合化趋势必定加强,因此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古今中外杰出纷呈的经济进展史虽“乱花渐欲迷人眼”,但只要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相互关系这条主线索,就会“纲举目张”,准确把握古代经济史的进展规律。
●考点点击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商鞅变法的内容;都江堰;秦始皇在经济上的措施;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唐太宗进展经济的措施;武则天和唐玄宗进展经济;经济中心的南移;元朝经济的进展等。
●线索导引①统治政策的调整:商鞅变法→秦始皇的经济措施→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元朝农业的进展②农作物引进:丝绸之路开通后引进了葡萄、苜蓿、核桃、石榴等农作物→北宋时期从越南引进占城稻;水稻在宋朝跃居粮食产量首位;棉花的种植由两广和福建扩展到长江流域。
③劳动工具的改进: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开始显现;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广泛使用(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④水利工程的修建:都江堰→灵渠→京杭大运河→会通河和通惠河。
知识梳理(1)春秋时期,我国开始显现铁农具。
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畴扩大。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提高了劳动效率,为精耕细作、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制造了条件,是当时生产力提高的标志。
(2)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承诺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获得奖励。
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当时先进的富强国家。
由于新法鼓舞农耕,使秦国经济得到迅速的进展,生产水平显著提高,显现了“家给人足”的局面。
(3)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关于促进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爱护国家统一有极为重要的阻碍(4)战国时期,秦国李冰修建了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了“天府之国”;秦朝开凿了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水。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 1 中国古代经济史共24页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证。——罗曼·罗兰
▪
28、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
新课标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线索梳理】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及其影响等基本内容。
1.古代的农业经济农业的发展,一般表现在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
发展的原因主要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等。
①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
春秋以前,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着提高。
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得到推广。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唐朝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
②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原始农业出现,农作物种植是南稻北粟。
习称的“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桑麻种植普遍。
两宋时期从越南引入优良品种占城稻。
明代引进了玉米和甘薯。
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
唐朝时期由于饮茶之风风靡全国,茶叶生产成为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茶叶成为商品。
从两宋时期开始,棉花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清代前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农产品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水利工程的兴修。
西周时期已有人工灌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中平原成为沃野。
秦朝修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得以贯通;唐代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及黄河、长江流域,边远地区也有。
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展。
④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养活了众多人口。
2.古代手工业经济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注意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主要包括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
考研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
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专题详解)一、中国古代主要的土地制度1、井田制:【发展过程】形成于商代,盛行于西周,瓦解于春秋,废除于战国。
【内容和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所有权属于周王,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诸侯臣下只有使用权,而无所有权。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
【作用】适应并促进生产力发展。
【瓦解】随着春秋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大量井田之外的荒地得以开垦成为私田,奴隶主破坏井田制,井田制开始瓦解。
2、均田制:【形成与发展】485年,北魏孝文帝采纳汉族谋臣建议,在不触动官僚地主土地前提下,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隋朝和唐朝前期基本的土地制度。
【目的】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内容】①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
丁男受露田40亩,桑田20亩;妇女受露田20亩,奴婢和耕牛也相应受田。
②土地不得买卖。
受田者年老或死亡,露田归还国家,桑田传给后代。
③官吏在任时可按级别在官府所在地就近受田。
均田制是我国历史上较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
它以法律形式确认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性质与作用】①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度。
②确认了受田者的土地占有权和使用权。
③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有利于恢复经济和民族融合。
【瓦解】隋朝和唐朝前期推行的均田制,限制了土地的买卖和无限占有,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
3、更名田:【概念】1669年,康熙帝宣布原来明朝藩王的土地,归现在更种人所有,叫作“更名田”。
【作用】一定程度满足农民土地要求,对清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重点提示】封建土地所有制大体分为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如均田制等)、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直至民主革命后的土改才被消灭。
东汉时的豪强地主的田庄、各封建王朝时的田庄和土地兼并,都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的集中体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标中考专题复习:《中国古代经济史》【专题线索梳理】本专题包括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经济的发展状况、经济政策、经济制度、经济活动及其影响等基本内容。
1.古代的农业经济农业的发展,一般表现在农具改进与农作物推广、水利工程的兴修、耕作技术的进步、垦田面积的增加、粮食产量的提高、政府收入增多、国家人口增殖等方面。
发展的原因主要看历代政府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农业政策、土地制度等。
①生产工具的不断进步。
春秋以前,农业生产工具以石器为主。
春秋时期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标志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着提高。
战国时期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牛耕得到推广。
牛耕的运用,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农用动力的一次革命。
唐朝发明了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工具与技术不断发展与完善。
②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母系氏族公社繁荣时期,原始农业出现,农作物种植是南稻北粟。
习称的“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桑麻种植普遍。
两宋时期从越南引入优良品种占城稻。
明代引进了玉米和甘薯。
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
唐朝时期由于饮茶之风风靡全国,茶叶生产成为江南农业的重要部门,茶叶成为商品。
从两宋时期开始,棉花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
清代前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
农产品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水利工程的兴修。
西周时期已有人工灌溉。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兴修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使成都中平原成为沃野。
秦朝修灵渠,沟通湘水和离水、连接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凿,使南北得以贯通;唐代兴修的水利工程遍及黄河、长江流域,边远地区也有。
北宋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兴修水利工程一万多处。
水利工程建设,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关系到交通运输和商业的发展。
④由于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重视农业,自秦汉至明清,耕地面积呈不断扩大趋势,使粮食总产量大幅增加,养活了众多人口。
2.古代手工业经济手工业发展的表现,一般要注意重要的手工业部门,主要包括纺织业、冶金业、陶瓷业、造船业、造纸业等。
每一部门的发展包括产地、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数量与质量、产品销路等方面。
①金属冶炼技术。
商朝时有了青铜冶铸技术,商周是青铜时代的繁盛时期;春秋时期已经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战国时期冶炼规模扩大。
西汉时,煤成为冶铁燃料;东汉时发明了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魏晋南北朝时期,荆州、扬州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冶铁作坊;隋唐时期,金属器具铸造工艺相当高,扬州铜镜是代表。
明代冶炼金属用焦炭作燃料,提高炉温,冶铁中心河北遵化、广东佛山。
清代矿冶业也迅速发展。
②采矿技术。
战国时期铁矿山达30多处;宋代煤得到大量开采,金朝煤的产量和使用也相当可观;明代采矿技术发达,采掘矿石用火药爆破;清代不断放宽开矿政策,直至鼓励商人开矿,清代矿冶业也迅速发展。
③纺织技术。
半坡人会织麻布;西周已有纺织业;春秋战国时期纺织业有显着进步;丝绸之路的开通说明汉代纺织技术处于世界前列;三国时期的蜀锦行销吴、魏;东晋南朝时期,荆州、扬州是江南生产丝织品最多的地区,刘宋的锦署推进了江南织锦技术的普及与提高。
唐代丝织技术高超,丝织品花色种类;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明清时期,丝织业空前发展,苏州、杭州、南京、广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兴起;元代棉纺织业发达,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元朝的黄道婆推广了黎族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松江是元、明两代的棉纺织业中心;明朝棉布产量多,质地优良,人们的衣料以棉布为主。
④制瓷技术。
唐朝时候陶瓷器成为日常生活用品,品种多,越窑的青瓷和邢窑的白瓷最负盛名,著名的唐三彩是艺术的珍品;宋瓷誉满中外,瓷窑遍布各地。
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明朝制瓷工艺更加高超,进入以青花瓷为主的时期;清代景德镇制瓷业规模扩大。
⑤造船技术:三国时期,吴国造船业水平较高;宋代造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明朝郑和的船队反映了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3.古代商业和城市经济城市商品经济逐渐发展,明清到达高峰。
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土特产在中原市场上相互交流,一些诸侯国的都城人口众多,商业繁荣,逐步发展成为新兴的封建城市。
汉武帝时实行盐铁官营,统一铸造发行五铢钱;汉代的东西二京商业繁荣,长安城有专门的商业区“市”。
唐朝都市兴盛,长安城内市为繁华的商业区,市内店铺林立行业众多;北宋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已突破坊和市的界限,营业时间也不受限制;市内还有娱乐贸易场所“瓦子”,出现了最早的纸币“交子”。
元代大都是政治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商业大都会;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大量农产品、手工产品投放市场,除南京、北京外,繁华的城市有几十座,小市镇以及集市和庙会也很发达。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及其缓慢发展明朝中后期,随着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
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些城市如苏州、松江等地的丝织行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清朝前期,资本主义萌芽有了缓慢发展,范围扩大,部门增多,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许多大商人打入生产领域。
但这种新的生产关系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在全国范围内,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是生产力的发展和商品经济的发展的必然结果,它的产生说明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新的生产关系,是中国封建社会衰落的重要表现。
5.古代对外贸易兴盛秦汉时期我国同朝鲜、日本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
汉朝以丝绸之路为主要路线的陆路贸易开辟了中西贸易的新纪元,中国的丝和丝织品运到中亚,再转运到西亚和欧洲。
三国时期,吴国与欧洲的大秦和南洋许多国家保持贸易交往。
唐朝边境贸易和海外贸易都得到发展,唐朝和亚洲各国都有直接贸易往来,同朝鲜、日本、印度等国海上贸易相当频繁,中西贸易继续发展,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等远销中亚、非洲和欧洲国家。
宋元时期海外贸易兴盛,贸易范围扩大。
明朝前期郑和七次下西洋,与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友好贸易,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地区。
从明朝中后期起,由于倭寇入侵,政府开始实行闭关政策,到清朝时期,只开放广州一地同外国通商,阻碍了对外的经济文化交流,妨碍了对外国先进科学技术的吸收。
6.经济重心的南移三国以前,我国的经济重心在北方,西南、江南地区初步发展。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出现了一次高潮,使得南北经济均向平衡,为以后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打下了基础。
唐朝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从五代开始,南方经济逐渐超越北方,并日益成为全国经济先进地区,而且南方人口数量也超过北方。
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由北方移到了南方,形成南方经济领先于北方的格局,南方最发达的江浙地区长期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
7.边疆地区的开发秦始皇修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水系,便利了中原和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丝绸之路使中原先进的丝织技术和冶铁技术传到西域地区。
魏晋南北朝时期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开发了南方和西南地区的经济。
隋唐时期,统治者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经济交流,封建的生产方式开始向边疆地区扩展。
辽宋夏金元时期进一步扩展。
特别是元明清三朝的统一,使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的开发。
【知能提升点拨】1.古代中国的经济制度和政策①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
西周的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也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春秋时期井田制逐渐瓦解,被封建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代替。
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这实际上是封建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了国家兵役、徭役的征发和国家的财政收入。
但在整个封建社会,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要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
②“重农抑商”政策。
我国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贯的指导思想。
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到清朝统治者,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但该政策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进行压制,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止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
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休养生息政策。
休养生息政策的核心内容是轻徭薄赋。
一般说来,经过长期战争之后建立的封建王朝,统治者多实行这项政策,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
比较典型的有汉初、唐朝和明朝。
这项政策的实施,一般都能起到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稳定社会统治秩序的积极作用。
④闭关政策。
中国的海外贸易历史悠久,唐宋以来已有很大的发展。
明朝初期,朝廷仍欢迎海外各国来华进行贸易。
明朝中期,朝廷误以为倭患起自海外贸易,开始实行海禁政策,私人海外贸易受到严厉限制。
清朝前期,更是严厉限制对外贸易,只留广州一处海港通商,关闭了其它海港,实行闭关政策。
明清时期封建统治者,实行限制海外贸易的闭关锁国政策主要出于政治原因。
这种政策虽然有防范西方殖民主义入侵的自卫作用,但更主要的是要防范人民反抗,巩固封建统治秩序。
闭关锁国,丢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导致了对外贸易的逆转,丧失了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和手工业技术进步的外部动力。
同时,由于长期与世隔绝,使中国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不能同外国进行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交流,在世界上逐渐落伍。
这是中国由先进变为落后的历史转折点。
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大动荡、民族大融合,江南迅速开发;从唐朝中后期开始北方战祸频繁、社会动荡,而南方地区相对安定;②由于战祸,北方劳动人民大量南迁,给南方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③南方政权统治者大多比较重视经济发展,采取了很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措施;④都城南迁,政治重心南移,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南方的经济发展;⑤南方自然环境较北方优越,更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同时南方的海外贸易也优于北方。
3.古代手工业发展的特点①行业不断增加,分工越来越细。
从战国时期开始,手工行业不断增加。
其中,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
如在纺织业中,先有丝织业,后有棉纺织业。
在矿冶业方面,也随着技术的改进分化成为采矿、冶炼等工业部门。
②地区分布广,生产规模大。
制陶和丝麻纺织业几乎遍布全国,制瓷业分布于中原和江南各地,煤的产地很多,而且生产规模巨大。
③从经营的方式来说,由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
在明代中叶以后,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
4.古代经济部门的分类及其相互关系农业是基础,农业的发展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物质保证,因为有了足够的粮食才能使更多的人从事手工业生产,才能够为手工业生产提供原料,才能够提高对手工业产品的需求。
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又进一步刺激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为市场提供充足的商品,市场适应了交换的需求而出现,市场和货币的出现,有利于商业的繁荣与发展,也方便了农业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流,更进一步促进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