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形象传播及其电视媒介策略
闽西客家文化研究报告
闽西客家饮食文化研究摘要:闽西是客家人的主要祖地和聚集地之一,闽西客家文化民俗、风情积淀深厚、独具特色。
客家饮食文化是中原汉人迁徙南方定居下来后,将原来的饮食文化和南方当地人民的饮食文化相结合而创造出来的全新的饮食文化。
本论文通过对饮食文化的研究,可以更准确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内涵对其餐饮行业、旅游事业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关键词:闽西、客家饮食文化、闽西八大干、客家美食一、闽西客家饮食文化历史沿袭(一)闽西客家文化生成与特质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其创造者和传承者即闽西客家人的历史演进同步,同时又受闽西客家人生存空间制约,因此,认识闽西客家饮食文化,首先必须了解它赖以成长的时空背景。
众所周知,客家是汉民族一支重要而特殊的民系。
其根在中原,所以分布于今日中国南方各省以至世界各地,成为一个人口近亿、个性鲜明并举世瞩目的族群,主要因其特殊的历史命运和生存空间所决定。
客家文化--包括闽西客家文化的生成和发展,与这种独特的时空背景息息相关。
据客家学有关成果和客家谱谍表明:中古以前,客家先民的主要居住地大约为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淮河流域以西,汉水流域以东,即今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陕西一带,由于战乱和饥馑等原因,才从这片曾被称为中原的广大地域经过五次大的往南迁徙浪潮,直至形成今日客家的分布。
五次客家移民浪潮对闽西客家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前三次主要在于自身的生成,后两次主要在于向外传播。
而更重要的是,客家先民根在中原,他们迁离中原之际,正值中原文化经历过汉唐盛世而达到高度成熟和灿烂辉煌阶段,而据谱谍记载,客家先民每次从中原南迁时,都有不少人从中原直抵闽西,其中第一次客家移民浪潮时,从中原直接流人闽西的就至少有卓、罗、郭、詹、邱、何诸姓,由此可见,闽西客家文化的根基和底蕴是中原文化。
当然,由于自第二次客家移民浪潮起,流入闽西的客家先民不少曾徙居过长江中下游和赣东南等地,这就使闽西客家文化不可避免会受到居住于这些地域的民族和民系的文化的影响。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及其发展策略
2 1年 6月 02
龙
岩
学
院
学
报
Vo .0 13 No3 .
J OURN ONG AL OF L YAN UNI RST VE IY
J n 01 u e2 2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及其发展策 略
胡异平 , 曾慧娟
( 岩 学院 龙 福 建龙岩 34 1) 6 02
个 拥 有 数 千 万 人 口 的大 民 系 。在 客 家 人 的迁 徙
经济发展 的最 高境界是与文化 的交融 ,旅游 与 文化密不可分 。文化旅游是一种高层 次的旅 游 形式 ,是游 客前往 自己生长 、生活地 区之外 的 区域进行 的独 特旅游活动 ,其 动机 主要 是为 了
探 求 历 史 文 化 知 识 、感 受 民俗 文化 风情 、享 受
世代相 传的生产生活 和交 流的载体 。
二 、 西 客 家 文化 旅 游 发 展 中存 在 的 问题 闽
随着 人们生活水平 的提 高 ,旅游业迅猛 发 展 ,文化在旅 游业 中的重要地位 和作用越发 凸
显 ,正 在 成 为 整 个 旅 游 业 的灵 魂 和 支 柱 。旅 游
向 外 迁 徙 .在 漫 长 的迁 移 岁 月 里 .不 断 与 南 方
当地原住居 民融合 ,演变 、形成 和发展成为一
游关键 在文化 .旅游 只是形式 。它是品读社会 的慢旅 游 , 是用心 的旅游 。从某种意义上说 , 缺
乏 文 化 内涵 的 旅 游 是 空 壳 子 的 旅 游 ,是 没 有 灵 魂 的旅 游 :缺 乏 文 化 品位 的旅 游 产 品难 以立 足
有着 明显 区别 的文化 即客家文化 。闽西 客家文
增强客家文化传播影响力路径探析——以龙岩电视台《客家风》栏目为例
紧盯前沿理论透析传播实践DONGNAN CHUANBO ■推荐一文化传播増强客家文化传播影响力路径探析—以龙岩电视台《客家风》栏目为例胡志文(龙岩电视台福建龙岩364000 )本文微信网S扳摘要:在当今短视频、微视频、抖音流行的新媒体时代和“泛娱乐化”大潮中,有些 电视节目内容肤浅、缺乏文化自信。
市级电视台作为一个市的电视宣传前沿阵地,承担了舆论导向、党委政府喉舌、文化娱乐、经济建设传播等许多功能作用。
在众多的栏目中创立一档既有丰厚文化底蕴,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传承升华地域文化,为地方文化保护呐喊助成、弘扬传承的品牌节目,这将使其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客家文化 传播手段 传播价值 传播效果龙岩是客家人公认的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区域和重要 祖籍地。
作为客家祖地,龙岩的客家文化内涵丰富、独具特 色。
美丽的传说、神秘的习俗、奇异的风情,在这块厚重的土 地上千年传承、生生不息。
《客家风》是龙岩电视台新闻综合 频道的一档以弘扬客家精神,传承客家文明、客家元素为主 要报道内容的综合性栏目,节目覆盖龙岩市四县_市两区和 漳州、泉州以及江西赣州、广东梅州的部分县市,总覆盖人 □达400万。
栏目自2010年正式开办以来,已经播出了 1500 余期、总长15000分钟的节目。
由于节目内容丰富,客家元素 突出,《客家风〉栏目一经播出,就深受客家人的喜爱,成了 客家祖地推广客家文化的一扇主要窗口。
一、《客家风》栏目的特性与现状客家文化是指客家人共同创造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 总和,包括客家方言、客家民俗、客家山歌、客家民居、客家 艺术、客家人物、客家山水、客家诗文、客家历史、客家饮食、海内外客家分布等多方面。
m客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 _部分。
〈客家风〉是一档用客家语播音的客家文化类栏目,填补了闽西客家文化在电视传播中的空白,打开了地方传统 文化对外传播的窗□。
栏目开设之初,与台中市客家公共事 务协会、台湾龙阁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签定节目合作协议,花大量人力物力共同拍摄闽西客家风情系列片《客家歌舞祖地 行〉和《客从何处来〉。
全媒体视角下客家山歌传播的创新模式研究——以全景式纪录片《千年客韵》为例
踪扩散到台湾、香港、澳门,以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地,以客家山歌为主线,描绘了客家文化在东南亚地区的传播路径。
同时,采用比较音乐学的方法,将客家山歌在各地各国的流变进行了共时性记录,使客家音乐的古老旋律与现代思维在21世纪发生撞击,并闪耀着二是访谈人物范围广泛。
纪录片在中国大陆方面以民间传承人、专家学者为对象,在海外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地区以当地民歌手、学者为对象进行了访谈,通过民间传承人的山歌收集和故事讲述,诠释客家山歌与客家人生活的内涵,通过专家学者从理论研究的角度讲述、评价客家山歌与华厦文明的脉络关系,提出传承播模式来说都提供了全新的数据、指标与策略。
《千年客韵》客家山歌的多模态传播途径《千年客韵》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广播电视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新岭南文化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制作,音像资料由广州太平洋影音公司发行,在多模态传播方面探索了新的经验。
传统电视媒体播出平台。
在新媒体对大众全覆盖的冲击下,传统电视媒体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传播功能,这不仅是因其大众化、便利化和视觉审美化等传统优势,也还在于广大受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惯性。
《千年客韵》于2017年1月28日开始在广了互联网优势,实现了观众实时点播,调动了观众与电视服务提供商之间的互动,实现了节目的个性化和即时化传播。
对于该纪录片的推广来说,由于前期在广东广播电视台播出多次,该片已被广东省IPTV系统录入点播回放系统。
这是一种利用宽带有线电视网,集互联网、多媒体、通讯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向家庭用户提供包括数字电视在内的多种交互式服务的崭新技术,是电视台与在互联网时代下的产物,是一种更为人性化,同时也更为高效的传播模式。
自媒体平台传播。
广播电视台南派纪录片自媒体合作,以片中有代表性的人物、故事、山歌为线索,剪辑了10条3分钟的“南派效果。
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传播。
《千年客韵》的联合制作方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新岭南文化文化协同创新中心,在岭南文化的多个研究方面都聚集了大批专家人才,他们一方面在高校承担岭南文化的教学工作,又长期从事该领域的研究工作。
新媒体时代闽西客家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四堡文化传播为例
新媒体时代闽西客家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四堡文化传播为例新媒体时代闽西客家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四堡文化传播为例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传播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闽西地区独有的客家文化因其独特性和丰富性备受关注。
为了更好地借助新媒体平台传播闽西客家文化,本文以四堡文化传播为例,探讨了一些新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策略。
闽西地区位于福建省西北边陲,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山区。
而四堡作为闽西的一部分,是客家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过去的传统传播方式中,由于地理条件限制,四堡的客家文化传播较为独特和特殊。
然而,随着互联网和手机的普及,新媒体平台成为了传播闽西客家文化的新渠道。
首先,应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微信、微博等,打造品牌形象和用户粘性。
四堡具有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可以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创造并传播独特的文化形象和故事。
例如,通过建立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与四堡相关的文化资讯、传统习俗、美食等内容,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参与。
其次,可以积极发展短视频平台,如抖音、快手等,制作宣传视频和纪录片。
短视频平台以其生动的画面和简洁的表达方式,适合传播闽西客家文化的要点和特色。
借助短视频平台,可以制作展示四堡特色文化的宣传片,例如介绍四堡的自然风貌、传统建筑、客家民俗等,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和了解。
第三,要加强与新媒体机构和达人合作,扩大传播渠道和影响力。
与新媒体机构合作可以提高传播效果,借助他们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和资源,将四堡客家文化推向更广泛的受众。
同时,与新媒体达人合作可以增加文化传播的曝光度和粉丝互动,例如邀请有影响力的博主、网红等参与四堡文化的宣传活动和推广。
最后,要结合实际情况,适时开展线下活动和文化体验。
虽然新媒体平台可以扩大文化传播的范围,但线下活动仍然是加深用户对文化理解和认知的重要方式。
例如,可以定期举办客家文化节、非遗展览等活动,邀请游客和文化爱好者亲身感受四堡的客家文化并参与其中。
客家文化对台交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变策略——以福建闽西客家文
53东南传播2019年第12期(总第184期)客家文化对台交流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应变策略——以福建闽西客家文化对台交流为例卢宜弼( 龙岩人民广播电台 福建 龙岩 364000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共同的根和魂,是维系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
客家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福建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分别开设《客家风》和《两岸客家》(前身为《我们客家人》)客家文化专栏,推进客家文化海峡两岸交流,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近几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带动了以互联网为传输渠道、以PC 或移动通讯端为接收平台的新兴媒体异军突起,广播电视媒体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传统的客家文化对台交流节目因此受众在减少、影响力在削弱。
明者因时而变,智者随事而制。
在媒体变革潮流下,福建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研究新媒体传播规律,主动适应新媒体发展,转变传播策略和传播技巧,充分发挥新媒介的“伴随”功能,增强传播效果。
一、化危为机,把握新媒体带来的机遇“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广播电视行业整体式微,地市级媒体尤甚,龙岩电视台、龙岩人民广播电台《客家风》和《两岸客家》栏目,受经济等因素影响,近两年都减少了节目入岛落地播出,《两岸客家》在台湾的合作电台从最初的8家减至今年的2家,《客家风》从2017年起就中止了在台湾的落地播出。
三个经典线下活动的其中两个——“重走客家迁徙路——闽台客家青少年广播电视夏令营”“书香悦读 两岸共享——龙台乡愁朗读活动”仍坚持一年一届如期举行,“两岸一家亲 中华心连心——海峡客家中秋文艺晚会”摘 要:新媒体突破广播电视技术的制约,为对台文化交流打开宽广的传播空间,福建龙岩广播电视媒体把握新机遇,加快产品生产与传播层面融合,在平台构建多端化、题材选择精准度以及叙事风格平民化方面下足功夫,运用新媒体思维举办线下活动,发挥新媒体轻骑兵作用,使客家文化对台交流的影响更加深远。
客家地区广电媒体的转型战略分析——基于梅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实践路径
视听视听研究客家地区广电媒体的转型战略分析——基于梅州市广播电视台的全媒体实践路径□温建营摘要:梅州市广播电视台身处著名的“世界客都”,服务客家受众,传播客家文化,成为其自觉的责任担当。
为了摆脱渠道困境,地市广电需从战略高度看待媒体的转型问题,将全媒体作为自身转型的战略要素,进行全局性、长期性的规划部署。
本文结合梅州广电的具体实践,探讨了客家地区广电媒体实施全媒体转型战略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梅州广电;客家;全媒体;转型;战略梅州市广播电视台身处著名的“世界客都”——梅州.被赋予了特殊的文化使命。
梅州广电深植本土,积淀多年.不乏好的内容.但由于覆盖局限.缺乏优质的渠道。
实施全媒体转型战略,正是为了解决渠道短板问题,并实现多种媒体的协同互补与融合发展。
一、零家地区广电媒体的责任担晋客家是汉族的一个稳定而又独特的民系,主要由西晋末年、唐朝末年和南宋末年等时期为躲避战乱而从黄河流域先后迁徙到南方的汉族人构成。
目前,全球有8()00万以上的客家人,其中约5000万人分布在中国,广东省内达到2500万左右。
Q千百年来.在由北向南长途跋涉、繁衍耕耘的过程中.古老汉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与闽、粤等地.畲、瑶等民族的文化元素和风俗相融合,形成了绚丽多姿的客家文化。
文化传承是大众传媒的基本职能之一。
客家地区的广播电视媒体,理应服务于客家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传播和传承客家文化。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当下价值的日益重视.以及社会大众文化消费需求的升级.国内媒体对自身文化传承职能的践行也更为自觉和强化。
虽然客家人在世界上的分布比较分散.但是在梅州,客家人数量几乎等同于城市人口的“总体”。
另外,梅州也是港澳台同胞的重要祖籍地之一,在台湾的500万客家人中,有180万人祖籍在梅州。
身处“客都”的梅州市广播电视台,作为地市级广电,也可以说是服务于全城客家人的“客家媒体”,传播客家文化.责无旁贷。
二、地市广电戒待推进全媒体战略转型当前,地市广电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是渠道困境。
闽西客家方言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闽西客家方言的保护与传承策略作者:邱甫田来源:《大观》2020年第02期摘要:正值闽西正式获批客家生态保护实验区和编撰总体规划之际,面对客家方言在闽西客家地区日渐式微的处境,文章从客家方言的现状出发,阐述客家话的价值、国家保护方言的政策依据等,提出了保护和传承客家话的策略。
关键词:客家文化;客家话;客家方言;保护;传承2017年1月,文化部批准福建设立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这是继2010年设立的客家文化(梅州)生态保护实验区、2013年设立的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实验区之后,我国设立的第三个国家级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
三个保护区的设立,进一步说明了国家层面对客家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可和重视,对保护和弘扬客家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范围包括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上杭县、武平县、连城县、永定区和三明市宁化县、清流县、明溪县,即历史上的“汀属八邑”。
文化部《关于同意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复函》中,要求福建省文化厅与龙岩市、三明市按照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加强领导和协调,建立健全保障机制,制定客家文化(闽西)生态保护实验区总体规划,落实各项保护措施,推进闽西地区客家文化生态整体性保护,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方言是某一区域里人们通用的语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某一区域里人类活动在历史、文化、民俗等方面经过千百年的积淀与结晶,因而具有十分丰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是一个国家、民族文化多样性及丰富性的体现。
客家话是汉语七大方言之一,是闽粤赣边客家核心区及全球一亿客家人共通的语言。
客家人是唐宋时期从中原南迁而来的汉人进入闽粤赣边与少量少数民族融合形成的,以中原汉文化為主的一支汉族民系,保存了大量唐宋以来的汉文化,因此保护传承客家话意义重大。
然而,现实情况却是,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国家推广普通话的政策落实,客家话与各地方言一样,面临急剧衰退甚至濒临危险的问题。
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闽西农村客家文化的意义及策略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20XIANGCUN KEJI 2020年5月(上)乡村振兴背景下发展闽西农村客家文化的意义及策略赖晨辉梁和(广西大学农学院,广西南宁530005)[摘要]农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核心所在,乡村文化兴则乡村兴。
基于此,本文立足乡村振兴,探讨闽西农村地区客家文化与乡村振兴融合的意义,并提出一些建议来进一步发展农村客家文化,助力闽西乡村振兴。
[关键词]客家文化;乡村振兴;闽西[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20)13-20-21大力发展闽西农村客家文化的意义1.1发展闽西农村客家文化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途径福建省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其“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理特点,决定了福建省沿海与山区、东南部与西北部、城镇地区与农村地区发展迥异。
受这些地理环境的影响,闽西地区山多地少,经济发展受到很大的制约,具体表现如下。
一是资金和基础设施不足。
由于国家和省对山区产业发展的资金投入较少,使得山区特色经济发展举步维艰,山区特色资源难以得到合理有效的开发。
此外,山区发展和投资软环境较差,中介、流通、运输、金融等相关的社会服务较沿海地区相比薄弱很多。
二是产业结构比重不均衡。
闽西山区农业产业化水平比沿海地区低,传统农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新型农业、现代化农业仍处于起步阶段;工业方面大力发展矿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影响地区经济发展。
而大力开发山区特色资源,挖掘农村客家文化,发展特色产业,可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1.2农村客家文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动力来源农村是农村文化的发生、繁衍之地,农村文化则是维系农村地区生生不息的灵魂。
但是,农村现代化过快发展对闽西一些农村地区的传统客家文化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加之保护不力、传承不当等人为原因的影响,致使闽西传统的客家文化逐渐流失[1]。
近几年,通过实施乡村文化振兴,既保证了闽西农村逐步实现现代化,为推动农村社会转型和农村社会重构提供重要保证和精神支撑,又保留和发展了传统客家文化,将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于闽西土地上。
继承客家文化策划书3篇
继承客家文化策划书3篇篇一《继承客家文化策划书》一、活动背景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深厚的底蕴。
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客家文化面临着传承和发展的挑战。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热爱和传承客家文化,我们制定了本次策划书。
二、活动目的1. 弘扬客家文化,增强人们对客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2. 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培养年轻一代对客家文化的兴趣。
3.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人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三、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活动地点]五、活动主体广大市民、学生、客家文化爱好者等六、活动内容1. 客家文化展览设立展览区域,展示客家的历史、传统服饰、建筑、民俗等。
配备专业讲解员,为参观者详细介绍客家文化的内涵和特色。
2. 客家美食体验邀请客家厨师现场制作传统美食,如酿豆腐、梅菜扣肉等,让人们品尝正宗的客家味道。
举办美食制作工作坊,教授人们制作简单的客家美食。
3. 客家文艺表演安排客家山歌、舞蹈、戏剧等文艺表演,展现客家文化的艺术魅力。
4. 客家文化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客家文化讲座,深入解读客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5. 客家手工艺制作组织客家剪纸、编织等手工艺制作活动,让人们亲手体验客家传统技艺。
6. 客家文化亲子活动设计适合亲子参与的客家文化活动,如客家童谣传唱、亲子手工等,增进家庭对客家文化的了解。
七、活动宣传1. 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
2. 在当地社区、学校、文化场所张贴活动海报和发放传单。
3. 邀请媒体进行报道,扩大活动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1. 展览布置费用:[X]元2. 美食材料及厨师费用:[X]元3. 文艺表演费用:[X]元4. 讲座嘉宾费用:[X]元5. 手工艺材料费用:[X]元6. 宣传费用:[X]元7.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活动评估1. 在活动结束后,通过问卷调查、现场交流等方式收集参与者的反馈意见。
文旅融合背景下闽西红色文化品牌的构建及传播策略研究
摘 要:文化资源产品化、产品产业化、产业信息化,是文旅融合背景下闽西红色文化品牌构建及传播内容和形式拓展的具体体现。
近年来,闽西地区在红色文化资源挖掘、产品开发、产业融合、信息化平台搭建等具体的实践探索中,迈出了稳健、坚实的探索步伐,但仔细梳理后会发现,不少地方仍然存在着对红色文化品牌产品内涵,挖掘不够深入、产业融合水平较低等瓶颈。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对闽西红色文化品牌的构建及传播的过程中,应当继续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的历史意义并彰显其当代价值,促使闽西红色文化品牌产品加快向旅游产品转化,推动“一个主题,多种形式”产业格局的发展并拓展产业信息化渠道,可大大增强红色文旅品牌产品的营销服务体验,利用协同合作模式,真正提高红色文旅品牌产品的传播效应。
关键词:文旅融合;闽西红色文化;品牌构建;传播与发展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621(2024)01-069-07曹 睿2019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革命老区时,曾多次谈到“闽西和江西赣州的一部分是中央苏区,对党和革命的贡献是最大的”,[1] 2021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2]2021年第10期的《求是》杂志上,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文章《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①……这些,都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指导和前进方向。
因此,分析研究如何发扬彰显革命老区的红色文化资源,使其在新时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和多元价值,尤其是在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当下,如何发挥其巨大的潜力,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文化是旅游发展的重要根基,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收稿日期:2023-05-19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文科背景下高校艺术美育发展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实践应用”(项目编号: 220502690165149)的系列研究成果及福建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协同创新”专项课题“元宇宙视阈下的艺术教育创新与实践研究”(立项批准号:Fjxczx23-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继承客家文化策划书3篇
继承客家文化策划书3篇篇一《继承客家文化策划书》一、策划背景客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艺术等价值。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客家文化面临着传承与发展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客家文化,特制定本策划书。
二、策划目标1. 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提高社会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度和认同感。
2. 建立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参与客家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4. 培养一批具有客家文化素养和传承能力的人才,为客家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策划内容(一)客家文化研究与挖掘1. 组织专业学者和研究人员,对客家文化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整理,包括客家历史、语言、民俗、建筑、艺术等方面。
2. 建立客家文化数据库,收集和整理客家文化的相关资料,为文化传承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3. 举办客家文化研讨会、讲座等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分享研究成果,促进客家文化的交流与探讨。
(二)客家文化传承与教育1. 在学校开设客家文化课程,将客家文化纳入中小学和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学生对客家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2. 开展客家文化进校园活动,如客家文化展览、讲座、表演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客家文化的魅力。
3. 鼓励学校成立客家文化社团,组织学生开展客家文化研究、创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能力和创新精神。
4. 加强与客家文化机构和组织的合作,开展客家文化传承培训和教育项目,提高社会公众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和传承意识。
(三)客家文化展示与传播1. 举办客家文化节、客家民俗文化展演等活动,展示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风采。
2. 建设客家文化展示馆、博物馆等场所,通过实物、图片、影像等形式展示客家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3. 利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客家文化网络直播、短视频制作等活动,扩大客家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4. 出版客家文化书籍、画册、音像制品等,宣传客家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客家文化城运营方案
客家文化城运营方案概述客家文化城是设于客家文化聚居地、传承客家文化的文化旅游景点,其推出的运营方案需要以人文、旅游、科技等角度,通过活动、展览、演艺等方式,进行策划和营销围绕,以实现景区内游客数量的最大化和盈利的最大化。
品牌策划1.品牌理念客家文化城作为当地文化旅游的代表,要在规划初期明确品牌定位。
我们可以将客家文化城打造成传承与弘扬客家文化的旅游目的地,致力于保持独具特色和民族文化传承。
2.品牌形象客家文化城是一座集客家文化、旅游、生态、科技、艺术为一体的创意产业城,必须以现代化科技及创意产业来打造文化城模式,并将特色文化与现代科技相融合,形成不同于传统文化旅游的新魅力。
3.品牌传播客家文化城可以采用新媒体联合线下活动进行品牌传播。
例如,客家文化城可以选择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上投放广告,同时参与多地旅游展会及活动宣传,并且将线下的内容互动营销化,打造具有传播和推广价值的文化旅游体验。
活动策划1.节庆活动客家文化城可以每年举办不同主题的文化节庆活动,以吸引更多游客。
例如,策划客家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期间的庆典活动,通过举办文艺表演、美食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全面展现客家文化内涵,打造深度体验式文化旅游。
2.主题推广活动客家文化城可以透过网络进一步推广景区信息,例如推出“客家文化精品周”、“客家历史故事分享会”、“客家文化知识竞答”等主题活动,打造短视频、图文、直播等内容推广,吸引潜在游客前来体验。
3.好评活动客家文化城可以推出购票或消费送礼活动,以及游客点评奖励活动等,促进游客参与度,增加满意度和口碑效应,吸引新游客前来观光。
营销策略1.用户评价客家文化城可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和参与度,通过线上及线下活动结合抽奖、积分获取等方式鼓励并奖励游客留下客观真实的评价,为客户提供评价回馈机制,提升其品牌口碑。
2.合作营销客家文化城可与地方政府、旅游公司、网红、区域文化产业、航空公交、邮轮等业务机构或主流媒体商讨合作和推广,将客家文化城的市场覆盖率扩大。
客家旅游策划方案
客家旅游策划方案概述客家文化是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之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客家人在中国各地都有着分布,而且他们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独特文化更是让人神往。
客家文化除了在表演艺术、建筑艺术和美食方面有着独特的表现,还以独特的传统文化景观魅力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往寻访和品味。
本次旅游策划方案就是针对客家文化旅游的策划方案,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客家人的独特文化。
目标•通过本次旅游策划方案,将客家文化旅游推广给更多的游客。
•通过旅游策划方案,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了解客家文化,学习客家文化。
策划方案活动准备1.确定客家文化旅游的主题和重点2.制定详细的旅游路线和行程安排3.策划推广方案和宣传活动4.与当地旅游局和景区合作,提前安排好交通、住宿、用餐等细节活动过程1.初步宣传阶段:通过各种形式在社交媒体、新闻媒体、线下宣传等途径上广泛宣传本次旅游活动,吸引更多的游客2.游览阶段:在全程游览中,配备专业讲解员,解释认真介绍客家文化,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客家文化的历史和特色。
同时,采取多中文化形态展示和推广客家文化。
3.拓展阶段:除了游览旅游、美食品尝之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活动,如单车骑行、摄影大赛、手工DIY、乡村民宿、村庄植树等,使游客透过拓展与客家文化深度互动,形成更深层次的文化体验。
4.回馈阶段:为受到活动影响的游客设置奖励和回馈机制,比如赠送手工礼品、推出限量款纪念品等,同时邀请游客留下反馈意见并在活动结束后进行整理分析,为下一次更为完善的活动奠定基础。
活动收尾1.实时统计旅游人数、收获反馈信息。
对于旅游活动的反馈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
2.对本次旅游活动的策划方案、推广方案以及实施方案进行汇总,进行实际评估,以作为下一次活动策划的参考。
调整并完善策划方案,做到规范化、精准化、科学化、有效化。
结论客家文化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喜爱,也成为了推动客家文化发展、传承的一道风景线。
本次的旅游策划方案,不仅能够更好地推广客家文化,同时也能够带动地区的旅游经济的发展,更能够让更多的人对客家文化有一个全方位更深层次的了解和认识。
论闽西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
4. 风情浓郁的游艺民俗 游艺民俗的内容极为丰富, 形式千姿百态,包 括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舞蹈、民间游戏与竞技以 及民间工艺等。 闽西客家民间艺术种类繁多,有戏 剧、舞蹈、音乐等,其中戏剧以山歌剧和提线木偶最 为出名,后者还作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曾出访东 欧而备受欢迎。 音乐还有 山歌、竹板歌等。 这些游艺 民俗资源不仅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同时又具有独 特的民族性和地方性, 它们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值得进一步开发。 二、闽西地区客家民俗旅游业发展中现存的主 要问题 近些年来,闽西地区相继举办的一些民俗旅游 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 方面: 1. 客家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形式和内容较单一 闽西地区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种类多,同时还 具有国际性、高品味的客家民俗旅游资源。 其中一 些得到了市场的认可,且还得到相应的开发。 但总 的来说,它们的开发利用仍然属于浅层次的,未形 成 规 模 ,还 留 有 很 大 的 开 发 空 间 ,具 体 表 现 为 :①缺 乏民俗旅游资源和其它旅游资源之间的组合,产品 内容不变。 永定土楼属于世界级文化遗产风景区, 但它目前的开发,产品结构单一,缺乏与相应的民 俗旅游资源之间和其他旅游资源之间的组合。 据调 查,游客在该民俗文化村停留的时间大约只有一至 两个小时,了解的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土楼概念。 游 客花的时间少,上午来,下午走,逗留的时间不长, 只买了门票,土楼旅游的经济效益还远远没有发挥 出来。 ②客家民俗旅游线路设计单一,缺乏省内与
44
省外的相互联合。 如永定土楼旅游设施仅限于该县 所在地域,而与该地区相邻的南靖土楼,江西赣南、 广东梅县围屋相互联系较少, 更谈不上互相协调、 互相配合。 ③客家民俗旅游商品经营上缺乏系统性 和集约性,阻滞了民俗旅游文化的开发,造成文化 旅游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总而言之,闽西地区的客 家民俗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应进一 步向广度和深度方面挖掘发展。
“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文化与经济是相互促进的关系,闽西地区的经济和客家文 化的相互配合发展已经成为当地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趋势。面 对丰富的客家文化旅游资源,如何把握“一带一路”战略带来 的机遇,对其进行合理保护和有效开发将是闽西地区的工作重点 和难点。
2017年4月下半月刊
“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 与保护
杨满妹
“一带一路”是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为国内外各个相关地区带来了深远的影 响。福建作为“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为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开发与保护带来了新的机遇。 本文在"一带一路”战略视角下,阐述了闽西发展客家文化旅游的优势,指出了开发过程中存在的文化 旅游资源的保护问题,并提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战略部署,在开发与保护并举中实现闽西客家文化 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因闽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限制了客家文化旅游规模 效应的发展。
二、“一带一路”战略与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关系
(一)“一带一路”与闽西客家的历史渊源 闽西与海上丝绸之路历史渊源深厚,明清时期为“海上丝绸 之路”的潜在出发点。古时运输主力是水运,当时的闽西在纸 浆业、书籍业、木材行和茶叶界都具有具足轻重的作用,通过 闽西母亲河汀江和武夷山的九龙江向外输送了大量的商品。闽 西如火如荼的展开海上贸易,不仅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和文化发 展,也培养了一大批航海家和企业家,著名的闽西籍航海家王 景弘曾经前后八次与郑和下西洋,共同为“海上丝绸之路”的开 拓作出贡献。 (二)“一带一路”战略对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影响 “一带一路”战略对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具有一定的促进作 用,同时,闽西客家文化旅游又将为更好地践行“一带一路”战 略提供一定的途径。福建省于2015年3月28日被定位为“21世纪 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这意味着福建省在实施“21世纪海上丝 绸之路核心区方案”过程中,处于闽西地区则成为“海上丝绸之 路”的重要腹地和客家文化国际交流的重要舞台。因此,“一带 一路”战略实施过程对闽西客家文化旅游的促进作用体现在两个 方面。一方面,“四堡雕版印刷制品”作为‘海丝’的重要物质 载体保存完好,这将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摩、研究和学习。另一 方面,“一带一路”战略使闽西客家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加大。闽 西籍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有200多万人,他们将进一步传播客家 文化并提高客家文化的世界知名度。
客家土楼文化与旅游如何融合发展
一、走进客家世界客家人有他们自己的世界,这个世界并不神秘,却充满了神奇。
他们秉承了宗族先人的遗训和族谱,过着聚族而居,邻里宗族和睦的大家庭生活,坚守“宁卖祖宗田不丢祖宗言”的家训,坚持自己的精神梦想。
客家人在不断迁徙中磨炼出开拓进取、积极求变的精神。
他们以“家”为核心,“家”及“家族”就是客家圣殿的灵魂。
他们迁徙,是因为战乱或者自然灾害下,迫于保护家族的生存而迁徙;他们定居,是希望自己能够重振家族的辉煌,延续和发展自己的家族;他们漂洋过海,是希望通过开拓进取学习先进理念助推家族发展,反哺家族。
每个家族都围绕“家”的需要迁徙,只要“家”的精神和信念不倒,每个家族都可以独成体系,重建家园。
二、探秘客家土楼客家人历经千年的迁徙旅程,以血缘为纽带,依然延续了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遵守家族法制,秉持家族规则、角色、习俗和信念。
他们构建的土楼,外观气势恢宏,内部则几乎完全保留了儒家文化中的家族观念和“家文化”的核心内涵,一大家族和睦相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享受着自己耕耘带来的安宁和谐生活,耕读传家而又自得其乐。
客家土楼生活呈现的是一幅美好的画卷:土楼周围山水环保,风水绝佳,楼后是一片风水树林和硕果累累的果树,楼前家禽家畜正在觅食,眼前的菜园郁郁葱葱,远处的油菜花开得正艳。
手捧一本经史子集在摇椅上赏阅,之后研习农耕巧艺,参与客家活动,这些都是最原乡的生活方式。
闹新春游大龙、龙抬头舞龙会、清明扫墓、四月八点花灯、关帝节拜财神、开镰节祈丰收、七夕节相亲会、中秋节作秋祭、作大福、过小年等都是原乡的节庆活动。
无论你从哪里来,都会被客家人独特的生活方式深深地吸引。
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公共吸引物如果说客家的“家”是灵魂,土楼生活是吸引物,那么产业发展就是支撑,只有以项目发展为核心的产业发展起来,推动多样化公共吸引物的建设,才能实现土楼生活方式的构建,实现建设国际休闲度假目的地的目标。
传统的客家地区以农耕及手工业为主,在发展旅游休闲度假的今天,需要进行产业转型与融合发展。
继承客家文化策划书3篇
继承客家文化策划书3篇篇一继承客家文化策划书一、活动主题弘扬客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二、活动宗旨客家文化是中国南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展览、演出、讲座等形式,展示客家文化的丰富多彩,提高公众对客家文化的认知和欣赏水平,促进客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三、活动主体全体客家人及客家文化爱好者四、活动时间[具体活动时间]五、活动地点[具体活动地点]六、活动内容1. 客家文化展览:展示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民俗风情、传统手工艺等,包括客家建筑、客家服饰、客家美食、客家山歌等。
2. 客家文艺演出:表演客家传统文艺节目,如汉剧、采茶戏、木偶戏等,展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
3. 客家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举办客家文化讲座,介绍客家文化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传承发展等。
4. 客家民俗体验:设置客家民俗体验区,让参与者亲身体验客家传统习俗,如打糍粑、包粽子、酿米酒等。
5. 客家美食节:举办客家美食节,展示和销售客家特色美食,如盐焗鸡、酿豆腐、梅菜扣肉等。
七、活动宣传1. 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预告和宣传海报,吸引公众关注。
2. 与当地电视台、报纸等媒体合作,进行活动报道和宣传。
3. 在活动现场设置宣传展板,介绍客家文化的历史和现状。
八、活动组织与实施1. 成立活动筹备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实施和协调工作。
2. 邀请专业的展览设计公司、演出团队、学术讲座专家等,确保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3. 做好活动现场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九、活动预算1. 活动策划与组织费用:[X]元2. 展览布置与制作费用:[X]元3. 文艺演出费用:[X]元4. 学术讲座费用:[X]元5. 客家民俗体验费用:[X]元6. 客家美食节费用:[X]元7. 宣传推广费用:[X]元十、注意事项1. 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展览和演出区域要设置安全警示标识,确保参与者的人身安全。
2. 活动现场要保持整洁卫生,设置垃圾分类回收设施,引导参与者养成文明环保的习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2 0世纪 9 0年 代 以来 , 着旅 游 业 的蓬 勃 发 随
包括龙 岩市 大部 、 明市 的 明溪 、 三 宁化 、 流 和 漳州 清 市 的南 靖 、 平和 、 诏安 西部 的一些 乡镇 。 独特 的地理 环 境 对 闽西 客 家 民系 的精 神 生 活 、
p o to ftu s i g r s u s d. r mo in o o r m ma e a edic s e i
Ke o d : or m i ae ds nadpoaa ;t eio ei; a k et u a yw rs tu s m ; ei n rp t e vs nm d H k ai w s Fj n i g g g e l i a n i
Vo . No 3 1 4, .
S p. 0 6 e t2 0
闽西客 家 文 化 旅 游 形 象传 播 及 其 电视 媒 介策 略
李 晓, 唯 郭
( . 建 师范 大学 地 理科 学 学院 , 建 福 州 3 0 0 2 福 州 电视 台, 建 福 州 3 0 1 ) 1福 福 5 0 7;. 福 5 0 1
维普资讯 http://w2 0 年 9月 06
西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 会科 学 版 ) 社
J un lo S uh et gi l rl nv r t( oi c n eE io ) o ra f o tw s A r ut a U ies S ca S i c dt n c u i, y l e i
摘 要: 闽西客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而独特 , 但旅游形象不突出, 游品牌缺乏竞争 力问题 使其在旅游 市场 日趋激 烈的竞争 中处 旅
于弱势 运用旅游地理学和传播学 的理论和方法 , 首先根据旅游 形象设计的一般原理 , 闽西客家 文化旅游形 象进行定位 , 对 构建
了一 个 包 括理 念 识 别 系 统 、 觉识 别 系统 和 行 为 识 别 系 统 等较 为 全 面 的旅 游 形 象 系统 ; 后进 一 步探 讨 了 如 何 运 用 以 电视 为 代 表 视 然 的 大 众 传播 媒 介 进 行 旅 游 形 象 的 宣传 和推 广 。
p ttro h ou s ma k td e t t an tu s i g n a k o o e iie turs b a d、 Ba e n a su y n is tu s eio n t e t r m r e u o ispli o r m ma e a d lc fa c mp ttv o i m r n i i s d o t d o t o r m i i a e i h a t2 e r nd d p ig te i e atd u e o o rs g o a y a c m mu c t n t e r n meh ds t e a t o m g n t e ls 0 y as a a o tn h ntg e s ftu m e g ph nd o r i r niai h o y a d o to . h u h r s
A s at H kai w s Fj ni caatr e y n u n b nat u ua t rm rsucs o ee,t e a s ekcm bt c : ek et ui hrc i db i eadau dn c l rlo i ore.H w vr irm i w a o — r n a s ez uq t us e na
hv oa dtet r m i ae f ak sF j nadcnt c daTu s etySs m f , nld gM n etySs ael t u s g k ai Wet ui n o sut o rm I ni yt r t ic i idI ni y— c e h oi m oH n a r e i d t e oi un d t
T HE CUI URAL T 0URI M MAGE S I S 0F HAKKA I E T F J AN N W S U I
LIXio GUO e a . i
( . o eeo G orp i l c neo ua om l n e i ,F zo ,Fj n300 , h a 1 C l g f eg hc i c f j nN ra U i r t uh u ui 50 7 C i : l a aS e Fi v sy a n 2 Fzo V, uhu F j n 30 1 ,C ia . uhuT F zo , ui , 50 hn ) a 1
关键词 : 游形象 ; 旅 策划传播 ; 电视媒介 ; 闽西客家
中图 分 类 号 : 0 . G26 2 文 献 标 识 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2—57 ( 06)3— 1 1 4 17 39 20 0 0 8 —0
TELE S ON VI I MEDI S RATEGI OR A T ES F THE COM MUNI CATI ON OF
tm ,Viu l d ni y t m a d B h vo d n i y tm.T ep o a a d t tg e y me n f ee i o d af r h u l i n e s a I e t y S se n e a irI e t y S se t t h r p n asr e is b a so lvs n me i o e p bi t a d g a t i t 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