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4-地下工程防排水

合集下载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符合确保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的要求,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市政隧道、防护工程、山岭及水底隧道、地下铁道等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

第1.0.3条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1.0.4条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

第1.0.5条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

第1.0.6条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遇水膨胀止水条 water swelling strip具有遇水膨胀性能的遇水膨胀腻子条和遇水膨胀橡胶条的统称。

第2.0.2条可操作时间 operational time单组份材料自容器打开或多组份材料自混合起,至不适宜施工的时间。

第2.0.3条涂膜抗渗性 impermeability of film coating涂膜抵抗地下水渗入地下工程内部的性能。

第2.0.4条涂膜耐水性 water resistsance of film coating涂膜在水长期浸泡下保持各种性能指标的能力。

第2.0.5条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polymer cement water proof coating以聚合物乳液和水泥为主要原料,加入其他添加剂制成的双组份水性防水涂料。

第2.0.6条塑料防水板防水层 water-proofing course of watertight plastic sheet采用由工厂生产的具有一定厚度和抗渗能力的高分子薄板或土工膜,铺设在初期支护与内衬砌间的防水层。

第2.0.7条暗钉圈 concealed nail washer设置于塑料防水板内侧,并由与防水板相热焊的材料组成,用于固定防水板的垫圈。

地下人防工程排水制度范本

地下人防工程排水制度范本

地下人防工程排水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证地下人防工程的排水系统运行畅通,减少地下水涌入和地表水渗漏对地下人防工程的影响,确保地下人防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过程中的排水工作。

第三条地下人防工程的排水系统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做到经济合理、安全可靠、易于维护。

第四条地下人防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行和维护管理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地下水位、地表水渗漏、排水泵站设施和管网等因素。

第五条地下人防工程的排水制度应当与地下通风系统相结合,共同保证地下环境的健康与安全。

第二章排水系统设计第六条地下人防工程的排水系统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设计方案应符合相关国家规定和标准。

第七条排水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地下水位情况,确定合理的排水泵站设施和管网设置方案,保证排水系统运行畅通。

第八条排水系统设计应考虑地下人防工程的日常使用情况和应急情况,保证排水系统在正常使用和突发事件中均能稳定运行。

第九条排水系统设计应预留排水泵站设施和管网的扩建余量,以应对未来地下水位变化或工程扩建的需求。

第十条设计单位应向地下人防工程施工单位提供详细的排水系统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确保施工按设计要求进行。

第三章施工工艺第十一条地下人防工程的排水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承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第十二条排水泵站设施和管网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并经过质量验收,保证施工质量可靠。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施工顺序和施工进度,保证排水系统按时建成投入使用。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确保施工安全。

第四章运行管理第十五条地下人防工程的排水系统应有专门负责管理和运行的管理人员,配备相应的设备和工具。

第十六条排水泵站设施和管网的日常运行管理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排水系统运行正常。

第十七条排水系统管理人员应定期对排水系统进行巡检和维护,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2011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修订内容1 规范的名称随着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地下工程的埋置深度愈来愈深,工程所处的水文地质条件和环境条件愈来愈复杂,地下工程渗漏水的情况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地下工程的使用功能和结构耐久性。

为进一步适应我国地下工程建设的需要,促进防水材料和防水技术的发展,遵循“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的原则,确保地下防水工程质量,修订本规范。

按照《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的规定,对建筑工程质量应指施工质量,设计质量不应包括在内。

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有关建筑防水设计的通用标准,而现行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适用于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

为此,本规范仍保留《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的名称。

2 规范基本框架本规范共有9章及4个附录,正文344条,附录45条。

其中强制性条文为第4.1.16、4.4.8、5.2.3、5.3.4、7.2.12,共5条。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总则;术语;基本规定;主体结构防水工程;细部构造防水工程;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工程;排水工程;注浆工程;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1)总则中明确了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市政隧道、防护工程、地下铁道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增加了推广应用新技术的有关要求;增加了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与劳动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2)术语中列出了现行标准中尚无统一规定且需要本规范中给出确切定义的术语。

(3)基本规定强调了:1)地下工程不同防水等级相应的防水标准;2)主体结构和细部构造的防水设防要求; 3)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持证上岗的规定;4)防水材料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出具;5)把好材料进场验收关;6)分项工程和检验批的划分和抽样检验数量。

(4)主体结构防水工程强调了:1)防水混凝土的耐久性;2)防水砂浆的粘结性和抗渗性;3)防水卷材接缝的粘结质量;4)涂料防水层的厚度。

人防地下室闭水方案2024

人防地下室闭水方案2024

引言概述:人防地下室作为城市防空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防灾抗震、疏散避难等功能。

在遭受洪涝灾害或水灾时,如何保障人防地下室的安全,让其成为可靠的闭水场所,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水防工程、应急物资、应急措施、协同合作和经验总结等方面,详细阐述人防地下室闭水方案。

正文内容:一、水防工程1.地下室应具备完善的防水设施,包括防渗漏处理、防止地下水渗流等措施。

2.对于可能遭受洪水或水灾的地区,应进行深入的地质勘察和水文测量,以了解地下水位、水质和水流速度等信息。

3.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建筑防水材料和技术,确保地下室的耐水性能。

4.定期检查和维护地下室的水防设施,及时修复漏水问题。

二、应急物资1.配备充足的防灾救援物资,包括饮用水、食品、医疗器械、救生设备等。

2.储备足够的发电机和电池供电设备,保障地下室内的照明、通风和通讯设备正常运转。

3.配备防洪器材,如水泵、泵车、抽水机等,确保地下室排水通畅。

三、应急措施1.做好防灾宣传教育,提高居民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2.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疏散方案、物资调配计划等,确保人员疏散和物资运送的顺利进行。

3.组建地下室应急队伍,培训人员掌握基本救援技能,提高应急响应效率。

四、协同合作1.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如城市规划部门、水利部门等,共同制定和改进地下室闭水方案。

2.与社区居民、物业公司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疏散预案和应急措施。

3.与其他地下室、居民楼等相互合作,共享资源,提高整体防灾能力。

五、经验总结1.总结以往的水灾事件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

2.定期组织演练和实战演练,检验闭水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3.不断更新闭水方案,根据地理环境、气候变化等因素进行调整和优化。

总结:人防地下室闭水方案是城市防空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完善的水防工程、充足的应急物资、灵活高效的应急措施、协同合作和经验总结,可以有效确保人防地下室在面对洪涝灾害和水灾时的安全性和可用性。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条文说明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条文说明

地下工程防水设计条文说明3.1 一般规定3.1.3 (原规范2.1.3,修改条文)本条将“合理确定工程防水标高”做了修改。

“工程防水标高”最早的含义是地下工程防水设防高度应为地下水位高度加1m(1m即是毛细管水上升的高度)。

在原规范编写时,“工程防水标高”被定义为地下工程防水设防高度,它不单纯地以最高地下水位而定,而应综合分析历年水位地质资料、根据工程重要性、工程建成后地下水位变化的可能性等因素而定。

上面两个定义虽有差别,但都强调防水设防高度主要由地下水位而定。

但地下工程不仅受地下水、上层滞水、毛细管水等作用,也受地表水的作用,同时随着人们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加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人为活动将会引起水文地质条件的改变,也会对地下工程造成影响,因此地下工程不能单纯以地下最高水位来确定工程防水标高,对单建式地下工程应采用全封闭、部分封闭的防排水设计(全封闭、部分封闭系指防水层的封闭程度,部分封闭只在地层渗透性较好时采用或可采用自流排水排走流人工程内的渗漏水,此时工程结构底板可按结构受力要求考虑)。

对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确保地下工程的正常使用。

3.1.4 (原规范2.1.4,修改条文)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作为工程主体的防水措施十余年来已普遍为地下工程界所接受,根据各地的意见,修编时将原《规范》中的“宜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改为“应采用防水混凝土结构”。

3.1.5 (原规范2.1.5,修改条文)根据目前工程实践所遇到的问题及积累的经验,新增了预留通道接头、桩头防水的内容。

3.1.8 (增加条文)原《规范》对设计内容没做规定,因此工程防水设计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加上这条内容的目的是使防水设计规范化,使地下工程建设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对防水有明确的要求,为确保地下工程正常使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3.2 防水等级3.2.1 (原规范2.2.1,修改条文)原《规范》规定的防水等级划分为四级,经过十余年的使用,从防水工程界的反映来看基本上是符合实际的、可行的,因此这次仍保留原防水等级的划分。

地下室建房最新规范标准

地下室建房最新规范标准

地下室建房最新规范标准地下室建房作为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形式,其规范标准对于确保建筑物的安全、稳定以及居住的舒适性至关重要。

以下是地下室建房的最新规范标准:1. 设计原则:- 地下室的设计应遵循安全、经济、合理和美观的原则。

- 必须满足当地的建筑规范和抗震要求。

2. 结构安全:- 地下室的墙体和楼板应有足够的承载力,以承受上部建筑的重量和地下水压力。

- 地下室的防水和排水系统设计应确保无积水和渗漏。

3. 防水措施:- 地下室应采用防水混凝土,或在混凝土表面设置防水层。

- 地下室的外墙应设置排水孔,以排除地下水。

4. 通风系统:- 地下室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以确保空气流通,防止潮湿和霉菌生长。

- 通风口应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避免直接吹入室内。

5. 照明要求:- 地下室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以满足日常使用需求。

- 照明设计应考虑节能和环保。

6. 材料选择:- 地下室使用的建筑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 材料应符合环保标准,避免使用有害物质。

7. 施工工艺:-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施工规范,确保工程质量。

- 施工完成后,应对地下室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结构缺陷。

8. 安全设施:- 地下室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系统、报警系统等。

- 应设置足够的安全出口,以确保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疏散。

9. 环境影响:- 地下室的建设应考虑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噪音、震动等。

- 应采取措施减少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0. 验收标准:- 地下室建房完成后,应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确保所有方面都符合标准。

地下室建房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到多个方面的规范和标准。

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上述规范,以确保地下室的安全性和功能性。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规范的更新,地下室建房的标准也会不断进步和完善。

最新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最新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房屋建筑工程、防护工程、市政隧道、地下铁道等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

1.0.3 地下防水工程采用的新技术,必须经过科学成果鉴定、评估或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新技术运用前,应对新的或首次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审,并制定相应的技术标准。

1.0.4 地下防水工程的施工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安全与劳动防护和环境保护的规定。

3 基本规定3.0.1 地下工程的防水等级标准应符合表3.0.1 的规定。

表3.0.1 地下工程防水等级标准防水等级防水标准1 级不允许渗水,结构表面无湿渍2 级不允许漏水,结构表面可有少量湿渍房屋建筑地下工程:总湿渍面积不大于总防水面积(包括顶板、墙面、地面)的1‰;任意100 m2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2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1m2;其他地下工程:湿渍总面积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2‰;任意100m2 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超过3处,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2m2;其中,隧道工程平均渗水量不大于0.05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渗水量不大于0.15L/(m2.d)3 级有少量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任意100 m2防水面积上的漏水或湿渍点数不超过7处,单个漏水点的最大漏水量不大于2.5L/d,单个湿渍的最大面积不大于0.3m2;4 级有漏水点,不得有线流和漏泥砂;整个工程平均漏水量不大于2L/(m2.d),任意100m2防水面积上的平均漏量不大于4L/(m2.d)3.0.3 地下防水工程必须由持有资质等级证书的防水专业队伍进行施工,主要施工人员应持有省级及以上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指定单位颁发的执业资格证书或防水专业岗位证书。

3.0.4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前,应通过图纸会审,掌握结构主体及细部构造的防水要求,施工单位应编制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监理单位或建设单位审查批准后执行。

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

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

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现代社会建设和城市发展中,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工地在施工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和废水,如果排水不当,不仅会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还会对工地施工造成影响。

因此,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势在必行,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的相关内容。

首先,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要合理规划和设计。

在建筑工地施工前,应根据工地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排水方案,包括污水排放点、排水管道布置、排水井设置等内容。

排水方案要符合当地相关法规标准,保证排水能够顺畅进行,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其次,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要做好污水处理。

在建筑工地产生的污水要进行合理处理,可以通过沉淀池、调节池等设施进行初步处理,去除污水中的杂质和悬浮物质。

同时,建筑工地还可以采用生物滤池、活性炭过滤等方式对污水进行进一步净化,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环保标准。

再者,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还应考虑雨水排放。

在雨水季节,建筑工地容易受到暴雨的冲刷,导致大量雨水汇聚到工地内部。

因此,建筑工地应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收集桶、排水沟等,将雨水及时排放,避免对工地造成影响。

同时,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还要关注地面污水的排放。

地面污水是工地上产生的洗掉泥土、泥浆、油污等污水,如果不加以处理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环境和地下水造成污染。

因此,建筑工地应设置地面污水收集设施,如油水分离器、过滤设备等,对地面污水进行处理后再进行排放。

最后,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还要加强对污水管道的维护和管理。

建筑工地的污水管道和设施要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排水系统畅通无阻。

同时,要对污水管道进行加固和防腐处理,延长使用寿命,减少漏水和污水外泄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建筑工地排水防护措施是建筑工地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保措施,只有做好排水防护工作,才能有效保护环境和地下水资源,确保工地施工顺利进行。

建筑企业和相关单位在施工前要认真制定排水方案,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污水处理和管理,以免造成环境污染和不良影响。

最新整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防水和排水

最新整理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防水和排水

10 防水和排水10.1 一般规定10.1.1 隧道施工防排水设施应与营运防排水工程相结合。

10.1.2隧道施工防排水工作应按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进行。

10.1.3 隧道施工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水文地质资料制定防排水方案。

施工中应按现场施工方法、机具设备等情况,选择不妨碍施工的防排水措施。

10.1.4隧道进洞前应先做好洞顶、洞口、辅助坑道口的地面排水系统,防止地表水的下渗和冲刷。

10.1.5施工中应对洞内的出水部位、水量大小、涌水情况、变化规律、补给来源及水质成分等做好观测和记录,并不断改善防排水措施。

10.1.6 当防排水设计不符合实际情况,设计中有遗漏或施工中有增减时,施工单位应及时提请变更设计。

10.1.7隧道防排水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10.1.7.1 一般公路隧道(1)拱部、边墙不滴水。

(2)路面不冒水、不积水,设备箱洞处不渗水。

(3)洞内排水系统不淤积、不堵塞,确保排水通畅。

(4)严寒地区隧道衬砌背后不积水,路面、排水沟不冻结。

10.1.7.2 汽车专用公路隧道隧道拱部、墙部、路面、设备洞、车行横通道、人行横通道等均不渗水。

10.2 施工防排水10.2.1隧道两端洞口及辅助坑道洞(井)口应按设计要求及时做好排水系统;覆盖较薄和渗透性强的地层,地表积水应及早处理,并符合以下要求:(1)勘探用的坑洼、探坑等应回填粘土,并分层夯实;(2)洞顶上方如有沟谷通过且沟谷底部岩层裂缝较多,地表水渗漏对隧道施工有较大影响时,应及时用浆砌片石铺砌沟底,或用水泥砂浆勾缝、抹面;(3)洞顶附近有井、泉、池沼、水田等,应妥善处理,不宜将水源截断、堵死;(4)清理洞附近杂草和树丛,开沟疏导封闭积水洼地,不得积水;(5)洞顶排水沟应与路基边沟顺接组成排水系统;(6)洞外路堑向隧道内为下坡时,路基边沟应做成反坡,向路堑外排水,并宜在洞口3~5m位置设置横向截水设施,拦截地表水流入洞内;(7)施工废水应通过管路及不透水的沟槽泄到隧道范围以外。

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要求

建筑工程地下工程防水设计要求一、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要求和原则1.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的要求(1)地下工程必须进行防水设计,防水设计应定级准确、方案可靠、施工简便、经济合理。

(2)地下工程必须从工程规划、建筑结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等全面系统地做好地下工程的防排水。

(3)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

单建式的地下工程,应采用全封闭、部分封闭防排水设计;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

(4)地下工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应采用防水混凝土,并根据防水等级的要求采用其他防水措施。

(5)地下工程的变形缝、施工缝、诱导缝、后浇带、穿墙管(盒)、预埋件、预留通道接头、桩头等细部构造,应加强防水措施。

(6)地下工程的排水管沟、地漏、出入口、窗井、风井等,应有防倒灌措施,寒冷及严寒地区的排水沟应有防冻措施。

(7)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必须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并采取相应措施。

(8)地下工程的防水,应采用经过试验、检测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质量可靠的新材料,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工艺。

2.地下防水设计的原则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应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刚柔相济,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二、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内容(1)防水等级和设防要求。

(2)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和其他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3)其他防水层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4)工程细部构造的防水措施,选用的材料及其技术指标,质量保证措施。

(5)工程的防排水系统,地面挡水、截水系统及工程各种洞口的防倒灌措施。

三、材料选用1.防水混凝土(1)防水混凝土使用的水泥。

1)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42.5MPa;2)在不受侵蚀性介质和冻融作用时,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使用矿渣硅酸盐水泥必须掺用高效减水剂;3)在受侵蚀性介质作用时,应按介质的性质选用相应的水泥;4)在受冻融作用时,应优先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宜采用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和粉煤灰硅酸盐水泥;5)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结块的水泥,并不得将不同品种或强度等级的水泥混合使用。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新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新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新标准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72号公告批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为新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将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4、3.2.1、3.2.2、4.1.22、4.1.26、(1.2)、5.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同时废止。

新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与原规范主要内容的差异为:1.提高了防水等级为二级的地下工程防水设防标准1.1 除工业与民用建筑外,新规范大幅度地提高了其他地下工程防水设防的标准,其湿渍面积由原规范规定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提高到2/1000;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应超过4处减少到3处。

同时对隧道工程还增加了具体渗漏水量化的要求,要求其平均渗漏量不应大于0.05L/㎡.d,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渗漏量不应大于0.15L/㎡.d。

使该标准在贯彻执行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1.2 对处于冻融侵蚀环境中地下工程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由原规范不得少于100次提高到不得少于300次,以利于提高地下工程的使用寿命,这是贯彻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2.增加了通过近年工程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型防水材料2.1 在主体结构和施工缝的防水措施中,分别增加了膨润土防水材料和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与预埋注浆管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防水工程质量。

2.2 在卷材防水中,增加了本体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卷材(含聚酯毡胎体和无胎体)、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与膨润土防水材料。

3.对部分防水材料提高了性能指标或防水层厚度的要求3.1 有机和无机防水涂料以及塑料防水板在新、旧规范中的性能对比见表3.1-1、表3.1-2和表3.1-3。

表3.1-1有机防水涂料在新、旧规范中的性能对比表3.1-2无机防水涂料在新、旧规范中的性能对比表3.1-3塑料防水板在新、旧规范中的性能对比3.2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低温柔度由≤-15℃降低到≥-25℃,同时增加了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可溶物含量和热老化后低温柔度的指标,要求在-22℃条件下无裂纹,以利于监控伪劣卷材应用在工程中。

基坑施工的防排水方法

基坑施工的防排水方法

基坑施工的防排水方法基坑施工的防排水方法引导语:基坑是在基础设计位置按基底标高和基础平面尺寸所开挖的土坑。

开挖前应根据地质水文资料,结合现场附近建筑物情况,决定开挖方案,并作好防水排水工作。

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基坑施工的防排水方法,欢迎参考!一、明排水法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

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的上游。

集水坑每隔20~40m设置一个。

集水坑直径或宽度一般为0.6~0.8m。

深度随着挖土的加深而加深,要保持低于挖土面0.7~1.0m。

当基础挖到设计标高后,坑底应低于基础底面标高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

二、井点降水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电渗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井点等。

根据渗透系数、降低水位的深度、工程特点及设备条件下选择。

(一)轻型井点沿基坑四周以一定间距埋入直径较细的井点管至地下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弯联管与总管相连接,利用抽水设备将地下水从井点管内不断抽出,使原来地下的水位降至坑底以下。

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地抽水,直至基础施工完毕并回填土为止。

井点管直径38mm或51mm、长5~7m的钢管,管下端配有滤管。

集水总管用直径100~127mm的钢管,每节长4m。

抽水设备包括真空泵、离心泵和水汽分离器等。

一套抽水设备能带动总管长度100~120m。

有单排布置、双排布置以及环形布置。

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要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形布置。

(二)喷射井点当降水深度超过8m时,宜采用喷射井点,喷射井点要用压气喷射泵进行排水,降水深度可达8~20m。

喷射井点的平面布置,当基坑宽度小于等于10m时,井点可单排布置;当大于10m时,可作双排布置。

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布置。

井点间距一般2~3m,每套喷射井点宜控制在20~30根井管。

(三)管井井点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

在土的渗透系数大、地下水量大的土层中,宜采用管井井点。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08-200805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08-200805002

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單選題:1、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附建式の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の防水設防高度,應高出室外地坪高程()以上。

BA.250mmB.500mmC.1000mmD.1500mm2、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地下工程迎水面主體結構應採用(),並應根據防水等級要求採取其他防水措施。

CA.水工混凝土B.纖維混凝土C.防水混凝土D.結構混凝土3、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地下工程の防水等級應分為()級。

BA.三B.四C.五D.六4、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地下工程の防水等級中,防水標準要求最高の為()級。

AA.一B.二C.三D.四5、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防水等級為二級時,按照地下工程防水標準,任意100m2防水面積上の濕漬不超過()處,單個濕漬の最大面積不大於()m2。

CA.2 0.2B.1 0.1C.2 0.1D.1 0.26、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對於人員經常活動の場所,防水工程應達到()級防水等級。

BA.一B.二C.三D.四7、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明挖法地下工程後澆帶必須採用の防水措施是()。

AA.補償收縮混凝土B.外貼式止水帶C.遇水膨脹止水條(膠)D.防水密封材料8、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防水混凝土拌合物在運輸後如出現離析,()。

BA.必須現場振搗後使用B.必須進行二次攪拌C.全部廢棄,不能使用D.必須摻入合格砼一起使用9、地下工程防水技術規範(GB 50108-2008):水準施工縫澆築混凝土前,應將其表面浮漿和雜物清除,然後鋪設淨漿或塗刷混凝土介面處理劑、水泥基滲透結晶型防水塗料等材料,再鋪()厚の1:1水泥砂漿,並及時澆築混凝土。

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

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工程实施的重要指导,对于防护及排水工程来说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就防护及排水工程的施工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1. 工程概况防护及排水工程是为了解决在工程实施中可能遇到的土石方滑坡、水土流失等问题,保障工程的正常进行和土地的稳定。

主要包括防护措施和排水系统的建设。

2.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工程实施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对工地的勘察、设计方案的审查等。

同时需要准备好施工所需的机械设备、材料和人员。

3. 施工步骤3.1 防护工程施工步骤•第一步:清理工地,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

•第二步:进行地基处理,包括填土和夯实等。

•第三步:安装防护结构,如护坡、挡土墙等。

•第四步:进行防护结构的加固和修补工作。

3.2 排水工程施工步骤•第一步:设计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排水口等。

•第二步:开挖排水沟渠,确保排水系统的通畅。

•第三步:安装排水设施,如排水管道、排水井等。

•第四步:进行排水系统的调试和检测。

4. 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施工人员需注意遵守相关安全生产规定,佩戴好相应的安全防护用具,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发生安全事故。

5. 施工质量控制为确保工程质量,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检查和验收。

确保工程的防护结构和排水系统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6. 施工后维护工程竣工后,需要对防护及排水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定期清理排水系统,检查防护结构的稳定性,确保工程的长期可靠运行。

综上所述,防护及排水工程施工方案是工程施工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做好施工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才能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希望本文提供的内容能对相关工程实施有所帮助。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新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新标准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新标准类别:规范标准8/3/2011 9:34:32 AM 点击量:84双击自动滚屏,单击停止新《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的标准解读北京市建筑工程研究院叶林标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第172号公告批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为新的国家标准。

该标准将于2009年4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4、3.2.1、3.2.2、4.1.22、4.1.26、(1.2)、5.1.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1)同时废止。

新的《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以下简称“新规范”)与原规范主要内容的差异为:1.提高了防水等级为二级的地下工程防水设防标准1.1 除工业与民用建筑外,新规范大幅度地提高了其他地下工程防水设防的标准,其湿渍面积由原规范规定不应大于总防水面积的6/1000提高到2/1000;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湿渍不应超过4处减少到3处。

同时对隧道工程还增加了具体渗漏水量化的要求,要求其平均渗漏量不应大于0.05L/㎡.d,任意100㎡防水面积上的渗漏量不应大于0.15L/㎡.d。

使该标准在贯彻执行中,更具有可操作性。

1.2 对处于冻融侵蚀环境中地下工程混凝土的抗冻融循环由原规范不得少于100次提高到不得少于300次,以利于提高地下工程的使用寿命,这是贯彻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

2.增加了通过近年工程实践证明是行之有效的新型防水材料2.1 在主体结构和施工缝的防水措施中,分别增加了膨润土防水材料和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与预埋注浆管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防水工程质量。

2.2 在卷材防水中,增加了本体自粘聚合物沥青防水卷材(含聚酯毡胎体和无胎体)、高分子自粘胶膜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与膨润土防水材料。

3.对部分防水材料提高了性能指标或防水层厚度的要求3.1 有机和无机防水涂料以及塑料防水板在新、旧规范中的性能对比见表3.1-1、表3.1-2和表3.1-3。

地下防水技术规范

地下防水技术规范

3.1.3 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根据地表水、地下水、 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 质改变的影响确定。单建式的地下工程,宜采用全封闭、 部分封闭的防排水设计;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 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
地下工程不仅受地下水、上层滞水、毛细管水等作用 ,也受地表水的作用,同时随着人们对水资源保护意识的 加强,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的人为活动将会引起水文地质 条件的改变,也会对地下工程造成影响,因此地下工程不 能单纯以地下最高水位来确定工程防水标高。对单建式地 下工程应采用全封闭、部分封闭的防排水设计(全封闭、 部分封闭系指防水层的封闭程度)。对附建式的全地下或 半地下工程的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 ,确保地下工程的正常使用。
英国CIRIA防水等级
级别 0级 A级 B级 C级 D级 E级 U级
最大允许渗漏量L/m2·d 无漏水或无明显渗漏水
1 3 10 30 100 无限量
德国铁路隧道及地下工程防水等级
防水等级 1 2
3 4 5
隧道状况
适用区域
定义
完全干燥 基本干燥
由毛细现象 产生的湿迹
若干滴水点
贮藏室、作业 室、休息室 有霜冻危险的 交通隧道区域; 地下车站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修订讲座
第二讲
第一章 总则
一、规范适用范围
1.工业与民用建筑地下工程,如商场、影剧院、 洞库、电站、生产车间等;
2.市政隧道,如城市共用沟、城市公路隧道、人 行过街道等;
3.地下铁道,如城市地铁区间隧道、地下铁道车 站等;
4.防护工程,为战时防护要求而修建的国防和人 防工程,如指挥工程、人员掩蔽工程、疏散通道等;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符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的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地下建筑、防护工程及隧道等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第1.0.3条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必须做好工程水文地质勘察工作,遵循“防、排、截、堵相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1.0.4条地下工程的防水,应积极采用经过试验和鉴定并经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新材料、新结构、新技术。

第1.0.5条地下工程防水的设计和施工除应遵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其它有关的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地下工程防水设计第一节一般规定第2.1.1条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定级准确、措施可靠、选材适当、经济合理。

第2.1.2条城市的地下工程,宜根据总体规划及排水体系,进行合理布局和确定工程标高。

第2.1.3条地下工程的防水设计,应考虑地表水、潜水、上层滞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合理确定工程防水标高。

第2.1.4条地下工程的防水,宜采用防水混凝土自防水结构,并根据需要可设附加防水层或采用其它防水措施。

第2.1.5条变形缝、施工缝、穿墙管(盒)、埋设件、预留孔洞等特殊部位,应采取加强措施。

第2.1.6条地下管沟、地漏、出入口、窗井等,应有防灌措施,寒冷地区的排水沟应有防冻措施。

第2.1.7条防水设计前,应根据工程特点搜集下列有关资料一、最高地下水位的标高,出现的年代,近几年的实际水位标高和随季节变化情况;二、地下水类型、补给来源、水质、流量、流向、渗透系数、压力;三、工程地质构造、岩层走向、倾角、节理及裂隙,含水地层及不透水地层的特性和分布情况,溶洞、陷穴以及填土区和松软土层情况;四、历年气温变化情况、降水量、蒸发量及地层冻结深度;五、区域地形、地貌、天然水流、水库、水沟、废弃坑井以及地表水、洪水和给水排水系统资料;六、工程所在区域的地震、地热有含瓦斯等有害物质资料;七、施工技术水平和材料来源。

防排水工程计划

防排水工程计划

防排水工程计划
1. 前言
良好的防排水系统对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本防排水工程计划旨在系统地规划和实施我市的防洪排涝工程,确保城市排水系统的有效运行,提高城市抗灾能力。

2. 现状分析
通过对我市现有防排水系统的评估,发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 部分地区排水管网老化,排水能力不足;
(2) 雨水和污水混排严重,影响水环境质量;
(3) 内涝积存点分布较多,易造成城市内涝。

3. 工程目标
(1) 新建和改造排水管网,提高排水能力;
(2) 推进雨污分流,减轻污染物排放;
(3) 治理内涝积存点,消除内涝隐患。

4. 主要工程内容
(1) 排水管网建设
- 新建约200公里排水管网
- 改造约150公里老旧管网
(2) 雨污分流改造
- 在老城区推进约100公里雨污分流改造
(3) 内涝积存点治理
- 治理20个内涝积存黑点
- 新建泵站5座,增强排水能力
5. 工程投资估算
根据初步测算,本防排水工程计划总投资约为50亿元。

6. 实施进度安排
(1) 前期准备阶段(2023年)
- 工程设计及规划报批
- 资金落实
- 工程招投标
(2) 实施阶段(2024-2027年)
- 分期分批实施各项工程
(3) 验收总结(2028年)
- 工程验收
- 绩效评估
- 经验总结
7. 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协调机制
(2) 落实工程资金,确保支付渠道
(3) 强化施工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4) 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抹面防水技术 ✓ 在防水混凝土外采用水泥砂浆抹面,作辅助防水。
优点: 取材容易,施工方便,成本低; 缺点: 抵抗变形的能力差,对受腐蚀、高温工程不宜
采用;
五层施工方法
利用素灰(即稠度极小的水泥浆)和水泥砂浆分层 交替抹压密实而构成多层防线。
抹面防水层的施工缝,必须留成阶梯形的搓。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内贴法
外贴法
✓ 1)混凝土垫层; ✓ 2)砌四周保护墙; ✓ 3)抹水泥砂浆找平层; ✓ 4)刷冷底子油;
✓ 1) 先用内贴法施工完基础底 面卷材防水层,并在四周留 有余头;
✓ 2)进行地下构筑物底板和墙 身施工;
✓ 5)铺贴卷材防水层; ✓ 3)墙身外侧抹水泥砂浆找平
程的特点; 7. 模板的标准、装拆工序及质量控制措施; 8. 钢筋的焊接与机械连接方法;
软土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复习内容
9. 钢筋网的制备工艺过程; 10. 混凝土的浇注方法及注意事项(现浇多层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大体积钢筋混凝土结构、水下混凝土); 11. 混凝土自然养护的具体措施及表面缺陷补救措施; 12. 地下工程渗漏水危害、衡量指标及防水原则; 13. 防水混凝土成分及常用外加剂; 14. 抹面防水及涂层防水的施工要求; 15. 施工中“三缝”定义,变形缝与施工缝的防水处理; 16. 地下工程渗漏水的封堵原则及常规作法。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涂层防水技术 ✓ 应用调制好的防水涂料,喷涂或涂刷于需
防水的结构物表面,形成一薄膜层,作为 地下工程的防潮层或辅助防水层。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卷材防水技术 常用卷材有:石油沥青油毡、高聚合物 改性沥青油毡、高分子防水卷材 卷材防水施工法:内贴法、外贴法
✓ 缝隙处理是地下工程防水的关键:
变形缝的构造,止水带的埋设,施工缝的处理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 变形缝的构造
合理设置变形缝 是防止混凝土开裂的 主要措施之一。在结 构变化处,外荷载明 显变化处,地基软硬 变化处,温差变化显 著处一般考虑设置变 形缝。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变形缝的合理间距
常用灌浆材料有:颗粒性灌浆材料(即水泥 浆材料和水泥水玻璃浆材);无颗粒的快速灌浆 (环氧树脂类、聚氨脂类)和丙烯酸胺类材料
§4.3 地下工程的抗渗堵漏
化学灌浆修补方法: 1)裂缝修补; 裂缝修补标准图,注浆法修复止水带 2)注浆结束标准 (1) 最终吸浆量;(2)到达终压时持 续时间。如当达到要求的注浆终压,持续 20min, 吸浆量很少或不吸浆时可终止。
4-地下工程防排水
§4.1 概述
地下工程渗水除了带来地下工程渗漏的一 般危害如损坏结构、腐蚀设备、影响外观 和危害运营安全等外,它更易造成地下工 程及地面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和破坏。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防水混凝土施工要点: 1)施工场地应保持干燥至混凝土养护完毕; 2)模板支撑牢固,不宜采用螺栓或铁丝贯穿砼 墙来固定模板; 3)防水混凝土搅拌应严格控制水灰比; 4)应尽量采用连续灌注不留施工缝,尤其不留 垂直施工缝; 5)采用标准养护。
结构物使用 伸缩缝间距
L=△L/(α*△T)
温度(c) (m)
△L—构筑物允许的侧 -10c以下 20
向变形(一般取0.01m)-5~-10
25
α—混凝土的膨胀系数 0~-5
30
(1/C)
10~0
35
△T—最大温度差
10c以上 50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在受水压的工程中,宜采用橡胶或塑料止 水带;
§4.4 工程实例
防水工程实例1 止水工程实例2
软土工程施工的基本知识复习内容
1. 边坡失稳的形式、原因及防治措施; 2. 流沙与管涌产生条件及工程上的处理措施; 3. 明排水方法与设备; 4. 人工降低地下水方法及各种方法适用条件; 5. 井点系统的设计; 6. 混凝土工程一般施工工序及地下结构混凝土工
在受油压侵蚀中,应选用耐油橡胶或塑料 止水带;
在受高温和水压中,应选用紫铜板或不锈 钢板制成的金属止水带。
止水带应是整条的,若有接头应采用焊接 或胶结,不得采用搭接,转角处金属止水 带应做成圆弧形。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止水带类型
1)BW止水条,体积膨胀50%; 2)膨胀止水带,体积膨胀十倍; 3)塑料止水带; 4)止水橡皮及橡胶止水带; 5)遇水膨胀橡胶,弹性好,遇水膨胀率
✓ 6)抹水泥砂浆保护层
层;
✓ 7)地下结构底板和墙 身施工
优点:可减少挖方量, 防水层可一次作完;
缺点:竣工后漏水时较 难修补
✓ 4)涂刷冷底子油; ✓ 5)铺设卷材防水层; ✓ 6)砌保护墙。 优点:受结构不均匀沉降影
响小,修补方便;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三缝的防水处理
✓ 沉降缝、伸缩缝(砼干缩和温度变化 导致的胀缩)、施工缝
100%-500%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施工缝 ✓ 防水混凝土,应尽可能一次浇注完毕; ✓ 施工缝:平口缝,企口缝和设钢片止水
三种。
§4.2 地下结构的防水技术
§4.3 地下工程的抗渗堵漏
渗漏水原因: ✓ 设计,材料和施工等三个方面
1)防水方案选择不当,结构强度不足; 2)防水材料环境和变形是应性不能符合要求; 3)防水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砂石中含泥量大,
漏振,养护不当,三缝预埋件构造留设不当等。
§4.3 地下工程的抗渗堵漏
渗漏水的调查方法:
1)总渗漏量检测:利用集水井、集水坑或集水围堰, 量测设定时间内的水量变)具体渗漏部位可通过干水泥的湿点或湿线来 反映,或通过吸水纸变色予以反映;
(2) 局部渗漏量可利用目测法估算
如顶板每平方米的滴漏如1~2滴/min,相当于
0.4-0.6L/m2.d
§4.3 地下工程的抗渗堵漏
渗漏水封堵的作法 1、封堵的原则:先引后堵
大漏变小漏,线漏变点漏,片漏变孔漏 2、常规做法:
1)引排导水 2)剥离、剥落补修 3)化学灌浆法
§4.3 地下工程的抗渗堵漏
化学灌浆法
化学浆液具备结构补强的性能和在有水情况 下与混凝土粘结能力,同时对化学浆液和结构外 对应图题有良好加固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