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20混凝土路肩墙施工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道351线(原省道210线)乐英至夹金山垭口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LJ6合同段路肩墙施工方案国道351线(原省道210线)乐英至夹金山垭口段
灾后恢复重建工程LJ6标段
C20混凝土路肩墙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浙江正方交通建设有限公司
国道351线雅安段LJ6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五年四月十日
国道351线(原省道210线)乐英至夹金山垭口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LJ6合同段路肩墙施工方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施工进度计划 (1)
4、施工准备 (1)
5、施工方案 (2)
6、质量保证措施 (7)
7、质量检验 (9)
8、安全措施 (9)
9、环保措施 (10)
10、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11)
C20混凝土路堑墙(矮墙)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起于宝兴县城两河口大桥向西河方向200米处,起点里程K49+807.920,接LJ5标段终点,后路线沿东河右岸原S210线旧路而上,止于夹金山山顶与阿坝州小金县交界垭口位置,终点里程K150+812.490。路线全长102.5公里。
C20混凝土路肩墙主要集中在夹金山修补段(108+000~K150+812.490),路肩墙共长639m,共22段,工程量合计4004m³。
二、编制依据
1.国道351线(原省道210线)乐英至夹金山垭口段灾后恢复重建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4.现场勘测与调查资料。
三、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工程整体工期要求、设计文件及施工资源投入,该项工程的工期为:2015年5月1日至2015年11月1日,共计183日。
四、施工准备
1、图纸审核及原地貌复测,发现图纸有误或现场与设计不符的及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复查。
2、水泥,粗、细集料等材料已进行相关实验,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批,确保材料符合工程用料要求。
3、C20混凝土采取集中搅拌,采用运输车运至施工现场。
4、仪器及机械设备
仪器及机械设备见下表:
施工仪器准备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
1南方NT-102全站仪台1
2水准仪台3
350m钢尺把3
47.5m钢尺把10
施工机械设备准备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
1混凝土振捣棒台6
2混凝土罐车台10
3挖掘机台4
4自卸车台8
5装载机台3
6拌和站座1
五、施工方案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槽开挖软基处理机械夯实验基地基承载力检测立模加固混凝土浇注拆除模板养护。
2、施工场地准备
1)施工前测量人员根据墙体的设计要求放出基坑开挖的边线、开挖高度及开挖底部线,确保开挖边坡,及基底坡度符合设计要求,并做好明显标志以便基坑开挖。
2)清除挡墙用地范围内的树桩、杂草、垃圾等所有障碍物;在基槽周围挖设排水沟,排除地表水。
3、开挖
1)挡土墙应分段施工,跳槽开挖,严禁纵向全断面开挖,施工中应做好必要的施工支撑、防落石等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2)测量放线报验监理工程师认可后,进行基坑的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先由机械开挖到距离底部10~20cm后由人工进行开挖。确保基底纵向及横向坡度,对基底进行承载力试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3)基坑开挖底部的两侧各比墙基超宽30cm,开挖线墙背面的坡度可比墙背的坡度坡度稍小,外侧的开挖线与墙址成45度角开挖,待墙体粘结稳定后,及时回填填料(填料要求:一般地区应优先采用内摩擦角大、透水性好的填料,如继配碎石等;侵水地区设计洪水位以下墙背填料应选择片碎石、漂卵石等不易风化的填料进行填筑),同时必须保证墙体的埋置深度。
4)基坑开挖后若发现地基条件与设计有出入,在满足埋置深度及襟边宽度的前提下,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设计。
4、模板安装.
(1)模板采用钢模板,禁止使用有缺角、破损的模板。
(2)保证混凝土结构和构件各部分设计形状尺寸和相互间位置正确;
(3)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承受新浇筑混凝土的重力侧压力及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负荷。
(4)模板的接缝不得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
(5)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脱膜剂,但不得影响模板结构性能。模板使用后应按规定修整保存。
(6)模板之间粘贴双面不干胶带,以减小模板缝防止漏浆,以保证混凝土面的观感质量。
(7)模板采用M14×500螺栓与预埋钢筋拉结配D48×3.5钢架管横、竖龙骨加固,并配以大号蝶形卡紧固,对拉螺杆按1000×500的间距布置。
(8)脚手架搭设
采用双排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钢管为Φ48×3.5,Q235钢,距1.2米,纵距1.8米,步距1.8米,每12-15米设剪刀撑一道.立杆底设垫木,面积不小于0.1m纵向扫地杆距底座下皮200mm,并需按规范要求搭设密目安全网。
单管立柱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个相邻立柱接头不应设在同步同跨
内,在高度方向错开不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1m,不小于两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5、浇筑混凝土
(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如下准备工作:
a)制定浇筑工艺,明确结构分段分块的间隔浇筑顺序(尽量减少后浇带或连接缝)
b)根据结构截面尺寸大小研究确定必要的防温防裂措施。
c)施工前应仔细检查模版、预埋件的紧固程度。
(2)浇筑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要求:
a)混凝土应分层进行浇筑,不得随意留置施工缝。
b)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当因故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不同混凝土的允许间歇时间应根据环境温度、水泥性能。水胶比和外加剂类型等条件通过试验确定。
d)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
f)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的条件下,采取措施减少泌水。
g)浇筑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稳定情况,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h)浇筑混凝土时,应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i)自高处向模板内倾卸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离析,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从高处直接倾卸时,混凝土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以不发生离析为度。
g)在混凝土施工缝处接续浇筑新混凝土时,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抗渗要求的混凝土结构,施工缝宜做成凹型、凸型或设置止水带。
(3)混凝土振捣
a)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并使其均匀密实。振捣宜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垂直点振
b).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应加强检查模板支撑的稳定性和接缝的密合情况,防止在振捣混凝土过程中产生漏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