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_恋爱中的女人_看劳伦斯的两性意识
两性之间的斗争——评劳伦斯作品中的两性观
me n a n d wo me n wi h t he t u n i o n o f s p i r i t u a l nd a s e x u a l l i f e , s a v i n g p e o p l e ’ S s o u l s f r o m he t d a r k o f he t d e c a d e n t nd a a l i e n e d c u l t u r e o f
7 4 世界 文学评论
第l 7辑
两性之 间的斗争
— —
评 劳伦斯作 品中的两性观 赵有斌
刘俊 梅
内容 提要 :劳伦 斯是 英 国最有争 议 的作 家 ,在 其作 品 中,他 一直寻 求灵 与 内合 二 为 一、和谐 的两性 关 系,并 以此作 为拯 救 腐 朽 的工业 文 明下处在 黑 暗 中的人 类 的灵 魂 。在 此主题 下 ,劳伦斯 塑造 了一 系列 丰 富生动 的男 性形 象。 本文 就 劳伦 斯作 品
A n h u i U n i v e r s i t y . H e r ma j o r r e s e a r c h a r e a i s mo d e n r B r i t i s h l i t e r a t u r e . Z h a o Y o u b i n i s a n a s s i s t a n t p r o f e s s o r , wo r k i n g a t t h e
De pa r t me n t o f Col l e g e Eng l i s h St udi e s , An h ui Un i ve r s i t y. He r r e s e rc a h re a a i s En gl i s h l n gu a a ge nd a l i t e r a t ur e .
从《恋爱中女人》看劳伦斯小说中非理性因素
从《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小说中的非理性因素摘要:劳伦斯深受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他吸收了尼采、弗洛伊德等的理论,并对其有着自己独特的归纳。
劳伦斯将非理性看作推动两性关系的动力,将其作为改变文明状态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
劳伦斯作品中的非理性心理活动属于潜意识领域,细察其内在构成,可以分为“性本能”和“死亡本能”两大内容。
通过对这些非理性心理因素的挖掘,可明显看出劳伦斯其作品表现出的人类渴望摆脱文明的束缚和重获新生的理想。
关键词:劳伦斯;非理性;性本能;死亡本能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2)09-0000-01非理性主义思潮形成于19世纪上半叶,到20世纪中期达到高峰。
非理性一般是指“不受人的意识支配的一切精神现象和活动,包括本能、无意识等,具有自发性和非逻辑性的特点” [1]。
非理性主义重视人精神世界中非理性成分的作用,认为这些因素是世界的本原,人类的实践活动与行为方式都是由其决定的。
尼采、弗洛伊德等非理性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将非理性与理性对立,将本能与现代文明对立,通过挖掘人内在生命力,揭露理性和文明的缺憾与破绽。
劳伦斯的创作受非理性主义思潮影响很深,他吸收了尼采、弗洛伊德等理论,并对其有着自己独特的归纳。
劳伦斯将非理性看作推动两性关系的动力,将其作为改变文明状态和社会秩序的重要力量,因为他相信,如果人能够在非理性心理的驱动下生活,那么,人类就能够战胜工业文明的灾难,并使自己获得新生。
劳伦斯作品中的非理性心理活动属于潜意识领域,可以分为性本能和死亡本能两方面内容。
通过对这些非理性因素的挖掘和探索,劳伦斯作品表现出了人类渴望摆脱文明束缚和重获新生的理想。
弗洛伊德将本能分为两种,一种是生本能,一种是死本能。
他认为,生本能即是性本能,其目的在于保护生命,又称为生存本能。
性本能代表生命中建设性、进取性的力量,目的在于维持生命的存在、延续和发展。
性本能是劳伦斯小说中人物非理性心理的重要构成因素。
论D·H·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两性关系
令她破碎 、 屈服 , 她 忍受着被 肢解 的痛苦 。于是便发生 了赫 麦妮 差点把伯金砸死的那 幕惨剧 。“ 她 的手臂颤 抖着 , 感到 异常有力 , 这股 力量 是无 法控 制 的。…・ - - 一股 烈 火燃 遍全 身, 她感 到一 阵难 以言表 的快感 , 达到了极 限, 满足达到 了极 限, 于是她 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尽全 身力气手握宝石 向他
家, 在 他所 有的作品 中, 《 恋 爱中的女人 = 》 被 普遍认 为是最复
杂和最有益 的一 部。甚至 劳伦斯 自己也把这 部小说 看作他 最好的作品 。 < 恋爱 中的女人 > 是劳 伦斯建立 理想社 会的愿望 破灭 时 创作 的。作者对 当时 的英 国社会和 欧洲 感到失望 , 认为西方 的现代文 明已走 向死亡 的边缘 , 而人类 的生 机也正孕育 旧传 统的死亡之 中, 这是凤凰涅粲式的再生过程 。
她是一个 只追求精 神交融 而恐惧本 能欲望 的心理畸形 的女人。伯金 曾说 : “ 你 要抓 住什 么东西 , 为 的是控制它 们。 为什么?因为你没有一 具真正 的躯 体 , 一具 黑 暗、 富有 肉感
这部作 品主要 描写赫 麦妮 、 杰拉 德 、 戈珍 、 伯 金、 厄秀拉
等 的爱情纠葛 , 探寻不 同 的抉择 , 展现 出的彼 此之 间不 同的
不相信你女人的 自我 , 那 么, 你那 傲慢 、 浅薄的聪 明又有什 么
用?
[ 作者简介] 冯加 峰, 男, 安徽毫州人 , 贵州师范大学 文学 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
头部砸将下来 。 ” 【 l 这种强烈 的占有欲不能满足之后的强 烈
的毁灭欲让
关于赫麦妮的爱情 失败 , 厄 秀拉 曾有 过这样 的思考 : 你 ( 赫麦妮 ) 并没有把 女人 的爱给 他 ( 伯金) , 你 给予他 的只 是
小议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
小议劳伦斯小说中的两性关系摘要: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他的小说主题广泛,但他始终关注的是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两性关系。
他认为西方高度的机械工业文明扭曲了人性,腐蚀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试图通过建立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来解决这一难题。
本篇论文主要通过对他的四部长篇小说的人物间的关系分析,探讨了劳伦斯心目中的完美的两性关系。
关键词:劳伦斯两性关系人性一、引言劳伦斯是一位出色的小说家,一生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儿子与情人》(Sons andLovers),《虹》(TheRa inbow),《恋爱中的女人》(Wome ninLove)和《查特莱夫人的情人》(LadyChatte rley’sLove r)。
他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小说家,而且是一位杰出的诗人、散文家和文学评论家。
他的文学评论‚关于小说‛、‚小说之未来‛、‚小说与感情‛、‚道德与小说‛、‚小说何以重要‛等对他的文学创作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正如他在‚道德与小说‛中所阐述的‚艺术的任务是展现人与其周围世界在活生生之时的关系。
‛同时他还认为:‚对人类来讲,最伟大的关系不外乎就是男女间的关系了。
‛因此,性爱的主题成为劳伦斯小说创作的核心。
劳伦斯对性的认识得益于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的启发。
佛洛伊德将那种受文明准则所压抑的欲望与冲动称为‚力必度‛,它的最基本组成部分是性欲,是性或性爱的本能,是人类保存自己、繁衍种族的强大动力。
由于‚力必度‛的作用,人有一种要寻欢作乐的愿望,这就是所谓的‚欢乐原则‛。
可是这种愿望受到现实原则即理性与现状的压抑,从而使人的精神活动与行为保持平衡。
但是,佛洛伊德认为,对性本能的过分压抑会产生一种破坏作用。
劳伦斯也认为这种压抑是违反人性的。
劳伦斯认识到现代的工业文明严重地束缚和压抑了人性,剥夺了人们自然的本能,从而使人丧失了自我。
要彻底改变社会现状,他提倡让人性回归自然。
劳伦斯提倡的回归自然,是指为改变木讷、呆板的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并摆脱各种偏见和束缚,以纯真自然的眼光来看待人类生活中最基本的关系———性爱关系,从而达到人性的自然回归,并以此改变社会面貌。
从_恋爱中的女人_中解读劳伦斯的女性观_毕世颖
科技信息作为二十世纪文坛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劳伦斯一生之中创作出了多部反映男女关系的作品。
在劳伦斯的心目当中,只有男女之间取得了精神和肉体上的平衡,人类才能获得生命的意义,成为完整的人,人类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才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并和宇宙万物建立起和谐的关系。
劳伦斯借两性关系来反映其作品主题的方法实际上寄予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探讨。
正是因为这些作品,劳伦斯在他短暂的一生当中获得了无数的赞誉也遭到了漫天的谩骂和指责,并使他成为了英国文学史上最富争议的作家。
然而,男性和女性怎样才能在保持自身独立完整的情况下建立起和谐美满的两性关系一直是困扰着作家的问题。
在所处社会大环境与自身经历的影响和局限下,劳伦斯提出了一个有局限性的观点,既男尊女卑,而男性应在两性关系中处于统治地位。
本文借《恋爱中的女人》这部作品中的几个女性人物试图阐述劳伦斯的女性观,并结合作家本身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分析影响劳伦斯这种女性观的原因。
一、两种女性形象1.厄秀拉——劳伦斯心中的完美女性在《恋爱的女人中》,厄秀拉是劳伦斯欣赏的完美女性,所以赋予了她追求幸福的能力并给予了她幸福的生活。
对待婚姻,厄秀拉是一个浪漫主义者并展示出了极其谨慎的态度。
她认为婚姻可以给她带来和谐与幸福。
从本质上来讲,厄秀拉虽然热情、大胆、开放,实际上却有着传统女性顺从的美德。
她将家庭当作是生活的中心,并能够为了爱情与婚姻放弃自己的某些追求。
从这点上来说,厄秀拉是男性理想的妻子的形象。
除此之外,在劳伦斯的眼中,厄秀拉是温柔多情,极具女性魅力。
在小说中,当伯金第一次见到厄秀拉的时候,便被她的柔情所征服。
这说明了劳伦斯欣赏爱慕那些温柔顺从的女性,这些女性取悦男性、屈服男性、并能满足男性的种种需求,这让劳伦斯感到舒适。
然而,作为一个现代女性,厄秀拉也有追求自由与独立的意识。
她受过良好的教育,是一名学校的教师并且有着不错的收入。
这便决定了厄秀拉不是那种毫无主见可言的女性,在厄秀拉与伯金的交往过程中,两人时常为某个问题而争论不休。
从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探析两性关系的和谐
初被他 强健 的体魄和充沛 的精力所吸 引,沉迷 于和他 肉体 的 接触 当中。而极度 空虚 的杰 拉德与戈珍 的相处只是为 了追 求 肉体 上 的刺激 与 满足 ,把 戈珍 当作 自 己发 泄性欲 的工具 。 两人没有 共同语言 ,在激情 过后剩下 的只有争吵 。因此 ,两
人 的恋 情 最 终 走 向失 败 ,杰 拉 德 走 上 了 自杀 的 道 路 ,戈 珍在 极度 的痛苦中又去 另寻新欢 。伯金 的前女友赫米奥恩是 一个
文本 解析 . z o ! 蔓 蔓 …………….
从 劳伦斯 《 恋爱中的女人 》探 析 两性 关系 的和谐
王 彦 霖 Βιβλιοθήκη 劳伦斯 是英 国2 0 世纪最杰 出、最有想 象力的作家之 一, 被 视为英 国文学史上 一颗璀璨 的星,他 的作 品多 以描写 两性 关系为 主题 ,是对那 个时代 的一 种诠释 ,拥有 众多 的读 者 。 小说 《 恋爱 中的 女人 》 以姐妹 二人的恋爱 经历 为主线 ,论证 了男女关 系的两极平 衡来 自相互 独立和相 互尊 重 ,同时也体 现 了作 者对 于恋 爱与婚姻 的新观 念 以及 男性与女性完全 平等 的 、和谐 的理想社会观 。 爱情作为文 学作品永恒 的主题 ,在 众多的文人 笔下呈现 出 不 同 的 表 现 形 式 。 由于 近 代 西 方 社 会 的 变 革 速 度 加 快 , 人 们 的各 种 观 念 也 受 到 了极 大 冲 击 。其 中 , 传 统 的婚 姻 与 家 庭 观 念 受 到 批 判 , 人 们 试 图找 到 一 种 新 型 的 婚 姻 与 家 庭 关 系 。 在这种 情况 下,一些作家把 自己的爱情观 融入到作 品中 ,劳 伦斯就 是其 中很 有代 表性的一位 。 1 8 8 5 年 ,劳 伦斯 出生 在 一个 矿工 家庭 ,父 亲 文化 程度 比较 低 , 只 能勉 强 读 懂 报 纸 , 有 时 候 表 现 得 比较 粗 野 。而 母 亲 出生在一个 中产阶级家庭 ,从小就 受过 良好 的文化教育 , 对 文学 比较感 兴趣 ,对父 亲缺乏修养 的表现十 分看 不惯 。因 此 ,他父 母 的感 情一 直不 够和 睦 ,甚 至 一度 濒临 崩溃 的边 缘 。劳伦 斯在 母 亲 的精心 教 育下 长大 ,从 小 就酷 爱文 学创 作 。在劳伦 斯成年之后 ,他对婚恋和 家庭有 了更高的认识 , 他 厌烦父亲 的粗鲁 ,却 欣赏他 自然 的天性 ;母 亲是他从小 就 崇 拜的偶像 ,但他这 时也认识到母 亲思想 中对 人性的无视 与 冷 漠 。在父母 的文 明与野 性之 间,劳伦斯试 图寻求一种和谐 的男女两性 关系 。在他 的作 品中有许 多是 以性 爱和两性关 系 为 主题 ,从 中反映他对 新型男女 的构想 。作 品 《 虹》描写 了 女主人 公对 女性独立 的追求 , 《 儿子与情人 》是从两性之 间 精 神与 肉体 两个方面来 描写 男女之爱 的, 《 恋爱 中的女人 》 诠 释 了他 心 目中完美 的两性关系 。这些作 品都 流露 出他对传 统 男 女 关 系 的 批 判 , 以及 对 新 型 恋 爱与 新 型婚 姻 的 向往 。 《 恋爱中 的女人 》写于 1 9 2 1 年 ,是劳伦 斯创作巅 峰时期 的代表作 品,集 中地体 现 了作者 的创作风格 。在作 品当中 , 劳伦斯运用 心理学 的观 点对两性 关系进行 了深 入剖析 ,并构 建 了作者 心 目中最理想 的两性关 系模式 。作 品的女主人 公是 对青 年姐妹——厄秀拉和 戈珍 ,厄 秀拉是一 位 中学教 师 , 性格 温顺 、富有 理 性 ;而妹 妹戈 珍 是 一位 小有 名气 的艺 术 家 ,性 格开朗 、恃才 傲物 。姐妹 两个都是 具有叛逆精神 的新 时代女性 ,她们反对传 统的婚姻 观念 ,对 自己的爱情有着 美 好 的 向往 。 在 一 次 朋 友 的 婚 礼 上 , 姐 妹 俩 认 识 了 自 己 的 心 上 人——伯 金和杰 拉德 ,两对 男女很快 就坠入 了爱河 。妹 妹戈 珍与杰 拉德都想控 制对方 ,在 双方 的激情 过后被迫分 手,戈 珍另 寻新欢,杰拉 德带着郁 闷的心情走上 了 自杀 的道 路 。姐 姐厄秀 拉一开始也 想把伯金控制 在 自己的手掌之 中,而伯金 追求 的是一种彼此 独立却又彼此 想念 的新 型婚恋关系 ,他提 倡男 女双方既要 心灵相通 ,又要有 自己的空间 。经过 两个人 的不 断磨合 ,两人 的观 点不 断趋 向一致 ,最后达 到了两性关 系 的和 谐。作 品着 重 以描写 两性 关系为主 ,通过姐妹 俩的恋 爱过程与结果 的对 比,构 建了 自己理想中的男女关系 。
从莫雷尔夫人看劳伦斯的女性意识
都 觉 得 十 分 奇怪 。每 当此 时 , 子 孩 们 都 对 她 无 比 的 尊 敬 。” 毋 庸 ③ 置 疑 ,在 早 期 的创 作 中 劳伦 斯 对 声 势浩 大 的女 权运 动非 常关 注 ,
就从 作者创作 的背景及莫 雷尔 夫
人 来 分 析 他 的 女 性 意识 。
一 .
的 人 争 论 宗 教 、哲 学 或 政 治 问
1传统与现代 的糅合 .
劳 伦 斯 的 思 想 观 念 中 经 常 出
尽的伤痛 ,但 她没有 因此而 放弃
自己 的责 任 。在 家 里 , 是 能 干 的 她
学 教 育
题。” 劳伦 斯在《 ② 儿子 与情 人》 中
初 次 描 述 了 家 乡 的妇 女 运 动 。 莫 雷 尔 夫 人 是 一 位 个 性 极 强 的 知 识
现 传 统 与 现 代 的 矛 盾 ,在 女 性 观 方 面 也 如 此 。一 方 面 , 把妇 女道 他
德 作 为衡量 女 性 的重要 标 准 , 看 重 她们身上 的传 统美德 。另一 方 面 ,他又试 图将 现代女 性意识 纳 入 评价体 系 ,关注她们 身上 的变
番 , 阅书本 , 着又写 起 来 , 查 接
定 位在 母 亲 、 妻子 、 儿 , 就 使 女 这
得 她们 注 定成 为 家庭 的 主角 , 是 家族 繁 衍 、 庭 和谐 、 性 成 功 的 家 男 重 要 保 证 。 劳 伦 斯 站 在 比较 保 守 的 立 场 上 关 注 女 性 的 人 生 和 作 为 , 他看来 , 在 一个 好 女 人 应 该 是
沟通 , 突 不 可避 免 地 要 发 生 。虽 冲 然 她 与 丈 夫 的 婚 姻 给 她 带 来 了 不
论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对两性关系的探索
20 年 l 月 o9 1
N .0 2(
论 劳伦斯在 《 恋爱 中的女人》 中对两性关 系 的探索
王 丽艳 ,孙 晓新2
(. 1 长春师范学院外语学院 ,吉林长春
【 摘
lo3 ; . 302 2 长春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 ,吉林长春
l03 ) 302
要 】戴维 ・ 赫伯特 ・ 劳伦斯是 2 世纪英 国文学 的一个 巅峰 ,也是英 国乃至世界 文学 中最有争议 、 0
劳伦斯是英 国文学从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阶段的重要作家,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中最有争议 、最 有影响的作家之一。劳伦斯出生于矿工家庭 ,父亲阿瑟 ・ 劳伦斯是一位矿工 ,他所受的教育仅仅够他艰难地 读报纸 ,而他的典型的生活方式是 :在滚滚 的炊火前 ,一边烤早餐腊 肉,一边用面包接着腊 肉上滴下来的 油,断断续续地读报纸。母亲莉迪亚则是一位经过良好教育的女子 ,她读了很多书和诗歌 ,崇尚思想 ,喜欢 和有教养的男人讨论宗教以及哲学 、政治等问题。这样的一个家庭是十分不和谐的 ,他的父母经常吵架 ,长 期不 和 ,劳 伦斯 生活在 家庭 的飘摇 之 中 ,当他逐 渐成熟 起来 ,走上 文学创 作 的道 路时 ,他便 全 身心地 去探 索 人与人 之 问的关 系 ,尤其 是男 女两 性关 系。 在劳伦斯短暂的一生中,他写 了许多好的作品,包括他的 自传式小说 《 儿子与情人》 ,姊妹篇 《 虹》和 《 恋爱中的女人》 ,以及最有争议的小说 《 查太莱夫人的情人》 。在他所有的作品中,《 恋爱中的女人》被普遍 视为最复杂的和最有益的一部[ 。甚 至劳伦斯 自己也把这 部小说看作他最好 的作 品。在 《 恋爱 中的女人》 里 ,曾在劳伦斯前一部作品 《 虹》中出现过的布朗温两姐妹厄秀拉和古德兰成为了小说的焦点 ,在小说 中劳 伦斯探究 了她们的成长以及她们和两位强有力的男人——鲁拍特 ・ 伯金和他 的朋友杰拉德之间关 系的发展。 小说的主人公姐姐厄秀拉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中学教师 ; 妹妹古德兰则是一个小有名气 、恃 才傲物的艺术家。 古德 兰遇 上 了矿 主 的独生 子杰拉 德 ,原 始 的欲望点 燃 了爱 的激情 ,然 而在狂暴 的激情 过后 ,失 望而 痛苦 的她 与另一位艺术家又陷入了爱的狂欢 ,而杰拉德则葬身于冰雪之中。厄秀拉与本区督学伯金相爱 了,她一心要 让对方成为爱情的囚鸟 ,而对方却希望在灵与肉的交融中保持彼此心灵上的距离。最终厄秀拉和伯金通过努 力 ,建立 了和谐 的关 系 ,一起离 开 了寒 冷 的冰雪世 界 ,走 向 了 田野肥 沃 、生 机勃勃 的 欧洲南部 。 劳伦斯一生都在追求和探索一种完美、和谐、统一的两性关系。在 《 恋爱中的女人》这部小说 中,他以 两对年轻人的恋爱为主题 ,探索了两性的关系问题。 《 恋爱中的女人》 中众 多人物对性 和两性关系的态度 , 大致可 以分 为 以下 几类 。 1 追 求精 神满 足 。赫 米奥 恩是一 个 典 型的精 神 恋爱 者 ,她 自认 为 自己与文 化 、知 识 界 “ 列 前 茅 的 头 . 名 面人物齐肩并行 ,不相上下” ,因而认为 自己是 “ 无懈可击” 无可指责”的。然而她总是有一种 “ 、“ 可怕的 空虚感” 。当她第一次见到伯金时 ,她就把他当作 了安全的港湾 ,因为 “ 当他在身边 ,她就感到充实、满 每 足,感到 自己完整无缺。 ”她与伯金相处多年 , 但他们之问的爱是一种痛苦 ,赫米奥恩是一个只求精神生活 的心理畸形的女人 ,“ 她身上没有天然的充实。 ”她同伯金的恋爱纯粹是出于精神上的需要 ,而且她随时都想 驾驭别人。作为一个女人 ,她只崇拜 “ 意志” ,没有激情 ,没有真正的性爱。尽管伯金也希望在精神上同她 保持接触与交往 ,但这种没有情欲的残缺的爱情毕竟不能满足他的要求。而且赫米奥恩有一种强烈的 “ 精神 占有 欲 ” ,这显 然是 和两性 之 间应 该保 持 的平 等和谐 的关 系这 一 观点相 对 立 的 ,最 后 不可 避 免 地导 致 了爱情 的失败 。
解读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两性观
关键词 《 恋爱 中的女人》 两性关 系 和谐 两极平衡 中图分 类号 : I 1 0 6 . 4 文献标识码 : A
1 劳伦斯 的两级平衡思想和两性观 劳伦斯两极平衡 思想 的基本 内涵是 :对立面之间必须保 持平衡 , 与此 同时双方各 自所有的个 性和独立也不可被抹杀 。 由此, 劳伦斯认为, 男女双方必然是和谐的, 融洽的 , 相互理 解 和相 互平 等的。在 《 恋爱 中的女人》 中伯金坚持认为: “ 男人 和 女人 已经 从 原 先 的混 乱 状 态 中独 立 出 来 ,实现 了单 纯 的个 性 。相 应地 , 在恋爱中, 他们 应 处 于两 极 平 衡 , 而 不 是 混 淆 你 我。 ” 他们 的爱在和谐的理解 中又保持着 自我身份的独立价值, 只有建立在这种基础 之上 的爱情和婚姻才焕 发出生命 的创造 激情 。劳伦斯一生都在追 求和探索 一种完美 、 和谐、 统一的两 性 关 系 。在 《 恋 爱 中 的 女人 》 这部小说中, 他 以两 对 年 轻 人 的 恋爱为主题 , 探索 了两性的关系 问题 。《 恋爱中的女人》中众 多人物对性和两性关系的态度 , 大致可 以分为以下三类 。 ( 1 ) 追求精神满足 。赫米奥恩是一个 典型的精神恋爱者 , 她 自认为 自己与文化、 知识界“ 名列前茅的头面人物齐肩并行 , 不相 上 下” ,因 而 认 为 自己是 “ 无 懈 可 击” 、 “ 无可指责” 的 。然 而她总是有一种“ 可 怕 的 空虚 感 ” 。 当她 第 一 次 见 到伯 金 时 , 她 就把他 当作 了安全的港湾 , 因为 “ 每 当他在身边, 她就感 到充 实、 满足,感到 自己完整无缺。 ”她与伯金相处多年 , 但他们之 间的爱是一种痛苦, 赫米奥恩是一个只求精神生活 的心理畸形 的女 人 , “ 她 身上 没 有 天 然 的 充实 。 ” 她 同伯 金 的恋 爱 纯粹 是 出 于精神上的需要 , 而且她 随时都想驾驭别人 。 尽管伯 金也希望 在精神上同她保持接触与交往,但这种没有情欲的残缺 的爱 情毕竟不能满足他 的要求。 而且赫米奥恩有一种强烈的“ 精神 占有 欲 ” , 这 显 然 是与 两 性 之 间 应 该保 持 的平 等 和谐 的关 系 这 观点相对立 的, 最后不可避免地导致 了爱情的失败 。 ( 2 ) 沉醉于 肉欲享乐 。 杰拉尔德是一个灵与肉相分离的人 , 他可 以说是一部人形 社会机器 。表面上看他英俊潇洒 ,体格 强壮, 精力充沛 , 他那 “ 光彩 夺 目的美 和 男 子 汉 气 概 ” 、 那 北 国 情调等迷惑了古德伦 ,但在这冷冰冰 的俊秀外表下却是一颗 空虚、 麻木 的心 。他缺少怜悯心, 丝毫不尊重人 的感情 , 对他 的工厂采取冰冷 的机械般 的治理手段 。在他看来, “ 人类 不过 是 纯粹 的工具” 。他崇拜 古德伦 的身体 , 但只是把它当作发泄 兽 欲 的工 具 。他 和 古 德 伦 之 间 没 有 共 同 的 语 言 和 爱 好 ,心灵
重读《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与女性主义恩怨的开始
重读《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与女性主义恩怨的开始作者:高娃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12期摘要: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就开始蜕变;由原来对女权运动的支持变为反对的态度。
他认为男性在婚姻中的地位应该是主导地位的,他想要消除风风火火的女权运动对自己和同一时代人带来的种种焦虑恐慌。
所以才会引起更多的女性主义者的强烈反抗和尖锐抨击,这些现象已经表明劳伦斯与女性主义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质变,即恩怨的开端。
关键字:《恋爱中的女人》劳伦斯女性主义恩怨开端引言其实很多作家对于劳伦斯的这部作品持有两种不同的态度:有持认同态度的,认为劳伦斯是妇女思想和生活地位解放的拥护者和实践者;也有持有反对态度的,对他准确地表现女性在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和两性之间的关系表示赞赏。
截然不同的评论各有各的说法,但是不得不承认劳伦斯的《恋爱中的女人》是一部好作品,受到很多人喜爱。
一、众说纷纭劳伦斯和女权运动前面已经认识到劳伦斯的“菲勒斯骄傲”在很多作家之间引起过争执,有抨击他的,有赞誉他的。
其实就是这部作品也可以引起女性主义和劳伦斯的恩怨,有的作家从政治和历史的角度分析:劳伦斯的“菲勒斯意识”是一种玩弄政治权利,进而使男性在两性关系之间占统治地位的。
也有人认为由于时代背景原因的推动形成“菲勒斯意识”,打破了女性以往注重生物和心理的常规。
劳伦斯的作品有些女性主义还是很赞赏的,认为劳伦斯写的女性是符合女性的行为。
对女性的感受理解很是透彻,劳伦斯所创作的40多部作品如果按照时间顺序来研究细读的话,其实我们不难意识到劳伦斯的“菲勒斯中心主义”有明显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第一部流露出“菲勒斯意识”的作品是《恋爱中的女人》,以前劳伦斯的作品也有,但都是细腻微妙的特征,没有很浓的“菲勒斯意识”。
因为《恋爱中的女人》具有劳伦斯反对女权主义的转变过程,所以这部作品更多地代表着他们纷争的开端。
劳伦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对于女权主义是非常感兴趣的,还鼓励她们的行为。
从_恋爱中的女人_看劳伦斯的两性意识
劳伦斯出生的那个时代正值英国工业化基本完成,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与平衡惨遭破坏。
人类迷失了自我,逐渐成为精神荒园的乞儿。
劳伦斯成为这个时代充满矛盾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言人,他企图寻找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来抵制工业资本和物质文明对人性和大自然的腐蚀。
工业的文明和对商业价值的极度追求,也导致了人本质的异化,尤其是对男女关系的扭曲和摧残。
本文从对厄秀拉这一女性形象出发,探讨了在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本能的扼杀和摧残的社会背景下,如何重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完美和谐的两性关系这样一个问题。
劳伦斯有一句名言:“对人类来说,最伟大的关系不外乎就是男女间的关系了。
”劳伦斯在看到英国妇女在追求生活、理想、爱情时所遭受的曲折、挫折、磨难时,更看到在她们身上的光明和希望。
他认为她们总有一天会获得理应获得的幸福。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展示了一个开放的性的结局。
他认为,男人与女人是彼此依赖而又互相独立的个体,而性和本能是人之关系的根本,两性关系应该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是彼此欲望得以实现的地方。
他在作品中清楚地阐明了理想的两性关系是男女霸权均得到消解后两性完美的融合,理想的两性关系并非是男女二元对立,而是超二元对立。
劳伦斯小说一直贯穿着探寻新的时代、环境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男女关系。
他认为,只有使人的全部自然本性,特别是性的欲望充分得到发挥,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罪恶;只有以完美的两性关系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才能进而改造社会。
妇女们不要囿于狭小的贤妻良母的社会身份,应当开拓更宽更广的社会天地。
然而,传统女性身份对她们而言还是最重要的。
女性不应该通过侵占所有男性领域来获得平等,男女是应该分管不同领域,互相弥补合作的。
正如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伯金对厄秀拉所说:“我所需要的是与你结成一种奇特的结合,一种均衡,两个人之间一种绝对的平衡,就像星星彼此平衡。
”在劳伦斯笔下有一部分女性,她们既不是想要驾驭男性,也不是想要在两性冲突之间寻求消极的妥协与调和,而是超越了这种妥协与调和,建立自己的话语方式的新一代女性形象。
劳伦斯的爱情观与《恋爱中的女人》的主题
尖的宝石学院,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独立珠宝首饰鉴定实验室。作为世 界钻石之都最古老的宝石学院,IGI 自 1975 年成立于比利时安特卫普。 广泛的经验、专业的意见以及长期可靠正直之声誉使得 IGI 成为珠宝行 业参照标准的代名词。作为全球最大的独立实验室,IGI 数十年鉴定中 开发了激光刻字,暗室照片等专利技术并开创推广了 3EX 切工评价体 系,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宝石学的领先者和规范制定者。
也有点像钻石,细看类似玻璃,缺少闪烁的彩色光线。另外,它们都是 “非均质”的,而钻石却是“均质”的,用偏光仪能迅速地区别开来。
人造蓝宝石 人造蓝宝石是大规模生产的物质。它不仅作为宝石的代用品,
在工业上也有很多用途。无色透明的人造蓝宝石在琢磨后也可作为钻石 的代用品。常有这种情况,一件镶有大量小钻石的胸针或项链等首饰, 可能一部分钻石是真的,而又混入了一些人造蓝宝石制成的假钻石。由 于宝石镶在首饰上,测试不便,此时可将整件首饰浸入“二碘甲烷”这种 液体中。真钻石在液体中边缘暗黑,好似在液中凸起,非常清楚;人造 蓝宝石(或水晶)在“二碘甲烷”中几乎消失看不见,这样真假便一目了 然了。在没有“二碘甲烷”时,用清水也可以,虽然真假的差别较小,但 仍然很清楚。 /list.php/50011399.html
[中图分类号]1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09)01卅156珈2
英国现代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出 身于工人阶级,第一个反对传统男权文化对性的摧残,主张 摒弃陈规,恢复人性和返朴归真。他呼吁现代人应扭转对性 的偏见,打破对性的歧视。性并不等同于肮脏之类的字眼, 相反,它是万物之源,性爱意味着人类生命和谐的迸发。性 爱不但能够促成男女问心心栩印,而且性爱与情爱密不可 分,互为前提。有人说劳伦斯的学说淫秽不堪,其实不然。 它的寓意在于以性为切入点,把性从男权占主导地位的意识 形态的压制中解脱出来,从而实现完美的爱情。在人类性的 历史长河中,恋爱中的男女受到文化传统对于性的压迫,形 成氏期的固化的关于性的自我心态。尽管他们渴望性爱,追 求爱情自由,然而,他们却不能彻底走出现实的阴影。保卫 性就是为维护整个人类爱情和尊重人自身而向前迈出的具 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把性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彻底解 放出来,是构成爱情和谐的关键因素。因此,进一步廓清什 么是完美的爱情是至关重要的。
从_虹_窥视劳伦斯的两性观
大 众 文 艺大76摘要:《虹》是英国杰出作家劳伦斯整个创作生涯中最能体现他的思想力量和艺术魅力的不朽杰作之一,作者通过描述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布兰温一家三代人的生活和精神状态,反映了三代人的困惑、追求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小说通过人物对和谐的两性关系的探索,寻找人与人之间交往以及人与社会相处的理想状态。
关键字:D•H•劳伦斯;《虹》;两性观D•H•劳伦斯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二十世纪英国最独特和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在其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并且其创作风格跨越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两个阶段,因此被称为“20世纪英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一个奇才”。
他在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理论著作等方面均有建树,特别是因为他对男女关系的深刻研究而备受关注,一直以来,许多专家、学者都在探索其两性思想。
然而,时至今日,学术界对劳伦斯的作品仍是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在揭露西方文明弊端的同时采用大量篇幅描写了男女性爱的情节,并在作品中真实、准确地展现了其对两性关系的极大关注。
通过近年的研究发现,劳伦斯两性思想是动态的和阶段性的,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资本主义大工业得以飞速发展。
劳伦斯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工业革命时期,工业文明越来越显示出其非人的、异化的本质,并使得人的完整性日趋遭到破坏。
他亲眼目睹了西方资本主义飞速发展的工业化进程,亲身体会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与平衡惨遭破坏,这让劳伦斯深切感受到了大工业所带来的艰苦的工作和单调枯燥的日子让人类迷失了自我,逐渐成为精神荒园的乞儿。
因此,他决心要奋力谴责机器文明,谴责大工业对自然的破坏,并努力去揭露在追求金钱和物质利益的动机下,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疏远。
[1]在作品中,他思索如何实现男女之间的灵魂与肉体的统一,企图以完美的两性关系来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进而改造社会的观点。
从《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来看劳伦斯的两性观
一
受到 了康妮 的支 配。本来 康妮还 对 于米 凯利 斯有 一丝 的憧 憬, 但是这种不对 等 的两性关 系使 得康妮 受到 极大 的打击 , 她觉 得 自尊受到 了伤害 , 甚至于她对于男性 的所有想法都 被
摧毁 了。
与此同时 , 克 利福 德的 自私 冷漠也让康 妮感到绝 望。克
倍 文 学刊
2 0 1 4年 第 8期
从《 查特莱 夫人 的情 人》 来看劳伦斯 的两性观
0金 秋 实
( 辽宁师范大学 文学院, 辽宁 大连 1 1 6 0 8 1 )
[ 摘 要 】 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理想的两性关系。而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则是其
两性 关 系探 索的集大成 者。本文试从 主人公康妮对 性爱看 法的逐 步改 变和 其性 爱观 的逐 步完善 的 角度探 讨 劳伦
鳟。 ” 这种守活寡 的生活 、 拉格 比长期阴暗枯燥 的环境使得她 日渐不安 , 逐渐崩溃 。
她的丈夫越来 越关心于名利 、 追逐声望 、 生活空洞 , 于是
米凯利斯这个被认 为最卑 鄙最 下贱 的青年进 入 了康妮 的视
线。康妮受到吸引并且与他发生 了关 系 , 但 是让康妮感 到失
望的是 , 米 凯利斯在性 爱之 中极其 自私 , 他不 能接 受在此 时
求, 但是小说 的结 尾 , 康妮 和梅 勒斯共 同期 待 即将到 来 的春
天, 康妮肚子里 的孩子也 为两人 带来了希望 。 《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 这部 小说 中, 康妮 对于两性关 系处 理 的逐 步变化 , 也揭示 了劳伦斯所 寻求的 和谐理 想的两性关
战争 ; 克 利福德男爵无法满足康 妮的生 理需求 , 康妮在 她丈
劳伦斯两性观在《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体现
思 想 的一个 鲜 明特 征 便是 对 一对 相 互对 立 的事物 保 持 各 自独 立性 的强调 , 以及 对他们 二者 之间 通过互 动
达到统 一 的前 景 的确 认 。 只有在独 立性 与统 一性共 存
始 接受 良好 的教育 . 并在母 亲 的言传 身教 之下养 成 了
优 雅 良好 的生 活 习惯 。 然而 , 来他 还是 发现 , 后 以他母 亲 为代 表的 生活方式 和 文明行 为无视 人 的 自然 天性 。 在 劳伦斯 眼 中 . 纯粹 精神化 的 生活是 毫无 生机 和活 力 可 言 的。然 而 , 尽管 他父 亲所代 表 的 自然 鲜活 的个性 为 他所青 睐 , 所接 受 的教育却 令他 无法 忍受 粗鲁 的 他 行 为方式 。 亲 的所谓 教养 和父 亲的粗 俗都不 是他 内 母 心 所 想要 的 , 文 明与野 性 之 间 , 希望 寻 求一 种 和 在 他
系 失和 。 常处 于 争执 之 中 , 们分 别 代 表着 不 同 阶 时 他
级 的不 同生活方 式 和观念 。 伦斯 的父 亲尽管 生性 活 劳 泼 , 性亲 近 自然 , 仍像 任 何 一个 普 通 矿工 一 样粗 天 但 鲁, 缺乏教 养 。 劳伦 斯 的母 亲 出身 于 中产 阶级家 庭 , 具 有 良好 的教养 和高雅 的生 活 习惯 。 他们 之间不 可调 和
础之 上 的爱 情 和婚姻 才焕发 出生命 的创 造激 情 。 劳伦
斯对 于两性 关 系的独 特看法 与其 宇宙 观密切 相关 , 他 本人 也 曾用 宇 宙意象 来描述 这种 独特 的男女 关 系 。 在
小说 《 恋爱 中 的女人 》 , 伦斯 就借男 主人 公伯 金之 中 劳
独立 的追 求 , 到《 爱 中的女人 》 秀拉 与伯 金之 间 再 恋 厄
劳伦斯的爱情观与_恋爱中的女人_的主题
2009年第1期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No .1,2009(第11卷第1期) Journal of L iaoning Adm inistrati on College(Vol .11.No .1)文学与艺术劳伦斯的爱情观与《恋爱中的女人》的主题王永全(河南工程学院,河南郑州450007)[摘 要] 劳伦斯以独特的视角提出性就是美以及爱情就在于神圣的情爱与世俗的爱欲的统一。
他的学说构成他的力作《恋爱中的女人》的主题。
现代女性厄秀拉与古德兰各自缠绵跌宕的爱情经历及其不同的结局构成小说的两条主线。
劳伦斯的爱情观的寓意在于以性为切入点对传统文化加以尝试性解构与扬弃。
[关键词] 劳伦斯;灵与肉;性与美;《恋爱中的女人》;和谐[中图分类号]I 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53(2009)01—0156—02 英国现代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出身于工人阶级,第一个反对传统男权文化对性的摧残,主张摒弃陈规,恢复人性和返朴归真。
他呼吁现代人应扭转对性的偏见,打破对性的歧视。
性并不等同于肮脏之类的字眼,相反,它是万物之源,性爱意味着人类生命和谐的迸发。
性爱不但能够促成男女间心心相印,而且性爱与情爱密不可分,互为前提。
有人说劳伦斯的学说淫秽不堪,其实不然。
它的寓意在于以性为切入点,把性从男权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的压制中解脱出来,从而实现完美的爱情。
在人类性的历史长河中,恋爱中的男女受到文化传统对于性的压迫,形成长期的固化的关于性的自我心态。
尽管他们渴望性爱,追求爱情自由,然而,他们却不能彻底走出现实的阴影。
保卫性就是为维护整个人类爱情和尊重人自身而向前迈出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步。
把性从传统文化意识形态中彻底解放出来,是构成爱情和谐的关键因素。
因此,进一步廓清什么是完美的爱情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劳伦斯认为性就是美,因为它能使男女之间灵与肉达到和谐。
性决不是荒唐的冲动,欲望的满足以及其他所谓丑恶的东西,而是“吸引”,“好奇”与使双方快乐。
论_恋爱中的女人_中的两性关系
2010年2月 第27卷 第1期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So u t 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 gy F eb .2010Vo.l 27No .1收稿日期:2009-09-08作者简介:杨广松(1981-),男,河北唐山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论5恋爱中的女人6中的两性关系杨广松(西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四川绵阳 621010)=摘要>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诸多关系中最为本质的一种,其性质和质量是衡量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劳伦斯在对现实世界中畸形两性关系进行批判的同时,试图探寻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
本文透视5恋爱中的女人6中现代女性厄秀拉和古德伦各自经历的两种截然相反的爱情及其不同结局,深刻揭示劳伦斯苦苦追求完美两性关系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死亡;灵与肉;两性关系;双极动态平衡=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860(2010)01-0067-04Wo m en i n Love :R el a ti onsh i p b et w een M an and W o m anY ANG Guang 2so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outhwestU 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 gy ,M i a nyang 621010,Si c huan ,China)Abstr act :A s an i m portant criterion f or assessi n g human civilization ,re lati o nship bet w een m an andwo man is t h e most f unda m enta l and i n dicative a mong soc ial relati o ns .Wh il e criticizi n g t h e abnor m a l re la 2ti o nship bet w een man and wo m an i n real worl d ,La wrence tries to explore an ideal man 2wo m an relati o n 2sh i p .Th is paper is i n tended to exa m ine the co mp licated course of the love aff a ir ofU rsula and Gudrun ,heroi n es i n Wo m e n in Love ,thus prob i n g i n to La wrence .s hard p il g ri m age to a perf ect relationsh i p be 2t w een man and woman .K ey w ords :Death ;Sou l and body ;Re lati o nship bet w een man and wo man ;E qu ili b ri u m D .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一个重要作家,也是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最有争议、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
从《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来看劳伦斯的两性观
从《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来看劳伦斯的两性观○金秋实(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1)[摘 要] 劳伦斯一生都在探索理想的两性关系。
而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则是其两性关系探索的集大成者。
本文试从主人公康妮对性爱看法的逐步改变和其性爱观的逐步完善的角度探讨劳伦斯的两性观。
[关键词] 劳伦斯; 两性观;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10(2014)08-0093-01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深刻批判了资本主义机械文明异化的本质,揭示了在工业文明压抑下各种扭曲的人际关系,并且作者也想在其中寻找一种和谐理想的两性关系。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一书讲述的是,从小受到自由艺术和政治熏陶的康妮的初恋情人因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不幸身亡。
之后,她嫁给了一位男爵。
她与男爵之间的性爱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她生理机能的退化。
婚后不久,男爵上了前线,结果,男爵也受到战争的摧残。
初恋情人死于战争;克利福德男爵无法满足康妮的生理需求,康妮在她丈夫身上永远也无法实现想要个孩子的强烈愿望了。
在克利福德男爵失去性能力后,康妮与曾经与男爵讨厌的米凯利斯发生过性关系,但是米凯利斯的自私使康妮感到厌恶。
她最终选择了能够给自己身心都能带来快感与幸福的狩猎人梅勒斯共度此生。
虽然男爵拒绝了康妮离婚的要求,但是小说的结尾,康妮和梅勒斯共同期待即将到来的春天,康妮肚子里的孩子也为两人带来了希望。
《查特莱夫人的情人》这部小说中,康妮对于两性关系处理的逐步变化,也揭示了劳伦斯所寻求的和谐理想的两性关系是怎样的。
一、对于精神生活的满足康妮从小就受到了不同于其他女孩的家庭教育,并且在十八岁时就初尝爱情甘露。
但康妮并不沉湎于肉欲,她认为世界上除了性爱还有更美好、更高尚的东西。
所以在这一时期,康妮认为精神生活、美丽纯洁的自由才是最宝贵的,总会在性爱之中找回自己,保持住自己的自由自在,不会向男性屈服半点。
《恋爱中的女人》中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
《恋爱中的女人》中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作者:孙艳来源:《新闻爱好者》2011年第02期摘要: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最杰出、最具创造力,也最富想象力的作家之一,其作品多以描写男性与女性的关系为主题。
《恋爱中的女人》是他的名篇,作品中,劳伦斯生动地描述了厄秀拉与伯金的爱情。
展现给读者一种更和谐、更符合人性,也更具生命力的新型男女关系。
关键词:男性女性两性关系模式古往今来,爱情作为文学创作的主题,在中外文人墨客的笔下大放异彩。
从莎士比亚到哈代,作者眼中的爱情无不受到社会、家庭等环境的影响,因此他们描写的恋人,冲破重重阻力,或讴歌真挚的爱情,或抨击黑暗的社会,或反映人类的悲剧。
栩栩如生的主人公形象倾注了作者全部的爱与恨,感人至深,催人泪下,达到难以企及的审美效果。
英国小说家、诗人、散文家D.H.劳伦斯,作为20世纪英国最重要和最有争议的小说家之一,作为英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一直把男性与女性的关系视为创作的主旨。
1885年劳伦斯生于英国诺丁汉,父亲是一名矿工,只有勉强读报纸的文化程度,母亲则出身小资产阶级家庭,爱好文学诗歌,经常与一些文人谈论文学。
父母之间迥异的价值观念。
导致了他们婚姻的不和谐,并直接导致了劳伦斯的“恋母情结”,影响了他对婚姻家庭和性爱的看法,但他也因此在文学创作中对爱情、婚姻、性爱的关系持以独特的观察视角,同时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的影响创作了多部惊世骇俗的作品。
其最著名的作品有《儿子与情人》(1913),以及《虹》(1915)、《恋爱中的女人》(1921)和《查泰莱夫人的情人》(1928)三部曲。
其中《恋爱中的女人》被劳伦斯视为其众多小说中尽显个人风采的扛鼎之作。
它以高昂的热情与前所未有的深度探索了劳伦斯眼中理想的两性关系模式,代表了劳伦斯作品的最高成就。
故事很简单:主人公是一对姐妹——厄秀拉和戈珍。
姐姐厄秀拉是一个温柔美丽的中学教师,妹妹戈珍则是当地一个小有名气、恃才傲物的艺术家。
她们在一次婚礼上认识了本地督学伯金和矿主杰拉德,然后这四个年轻人分别相爱——厄秀拉和伯金,戈珍和杰拉德。
劳伦斯两性观在《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体现
劳伦斯两性观在《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体现
郁敏
【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0(000)017
【摘要】英国著名作家劳伦斯在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通过时两姐妹爱情经历的描述,论证了男女只有保持和尊重各自人格的独立性与完整性,才能真正达到相互交流理解的两极平衡观点.通过对两种爱情故事的具体分析,阐述了什么是劳伦斯的两性观和两级平衡思想,展现了作者对于恋爱与婚姻的新观念以及两性交流理解的新方式.
【总页数】3页(P110-112)
【作者】郁敏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江苏淮安,223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106.4
【相关文献】
1.《虹》与《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另一个自我”:劳伦斯人物美学一探 [J], 沈雁
2.刍议劳伦斯小说中的色彩运用r——以《白孔雀》、《恋爱中的女人》为例 [J], 李新美
3.从原型的角度解读“平衡星体”模式中的失衡——论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中的女性观的隐形裂变 [J], 黄翔
4.从原型的角度解读“平衡星体”模式中的失衡——论劳伦斯在《恋爱中的女人》
中的女性观的隐形裂变 [J], 黄翔;
5.解读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两性观 [J], 张建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伦斯出生的那个时代正值英国工业化基本完成,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与平衡惨遭破坏。
人类迷失了自我,逐渐成为精神荒园的乞儿。
劳伦斯成为这个时代充满矛盾思想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代言人,他企图寻找一种和谐的两性关系来抵制工业资本和物质文明对人性和大自然的腐蚀。
工业的文明和对商业价值的极度追求,也导致了人本质的异化,尤其是对男女关系的扭曲和摧残。
本文从对厄秀拉这一女性形象出发,探讨了在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本能的扼杀和摧残的社会背景下,如何重新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完美和谐的两性关系这样一个问题。
劳伦斯有一句名言:“对人类来说,最伟大的关系不外乎就是男女间的关系了。
”劳伦斯在看到英国妇女在追求生活、理想、爱情时所遭受的曲折、挫折、磨难时,更看到在她们身上的光明和希望。
他认为她们总有一天会获得理应获得的幸福。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劳伦斯展示了一个开放的性的结局。
他认为,男人与女人是彼此依赖而又互相独立的个体,而性和本能是人之关系的根本,两性关系应该是灵与肉的完美结合,是彼此欲望得以实现的地方。
他在作品中清楚地阐明了理想的两性关系是男女霸权均得到消解后两性完美的融合,理想的两性关系并非是男女二元对立,而是超二元对立。
劳伦斯小说一直贯穿着探寻新的时代、环境中理想的人际关系,尤其是男女关系。
他认为,只有使人的全部自然本性,特别是性的欲望充分得到发挥,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罪恶;只有以完美的两性关系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才能进而改造社会。
妇女们不要囿于狭小的贤妻良母的社会身份,应当开拓更宽更广的社会天地。
然而,传统女性身份对她们而言还是最重要的。
女性不应该通过侵占所有男性领域来获得平等,男女是应该分管不同领域,互相弥补合作的。
正如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伯金对厄秀拉所说:“我所需要的是与你结成一种奇特的结合,一种均衡,两个人之间一种绝对的平衡,就像星星彼此平衡。
”在劳伦斯笔下有一部分女性,她们既不是想要驾驭男性,也不是想要在两性冲突之间寻求消极的妥协与调和,而是超越了这种妥协与调和,建立自己的话语方式的新一代女性形象。
厄秀拉是《恋爱中的女人》中的主人公,她是劳伦斯心目中美好的女性形象,也是新一代女性形象。
厄秀拉正处在那一时代的先锋者的位置,可以被看成是那一时代的新女性之一,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社会里理想情爱观念的探索和追求。
首先,厄秀拉的女性自我意识不再拘囿于男女关系的家庭内部。
她在飞速机器文明化的社会里靠个人认知的长进不断进步和成熟,探索了各个领域的价值:家庭、教育、宗教、社会和政治并获得自身价值的体现,对现存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规范、宗教教义有着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她不愿遵循父母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探寻新生活。
她渴望更高尚的精神生活:“她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自己深深的渴望。
她渴望着如此多的东西。
她渴望阅读美好的书籍,从而充实、丰富自己;她渴望目睹美丽的事物,永远拥有它们的快乐;他渴望结识自由的伟人们;此外一直还有其他她无法表达清楚的渴望。
”于是,自懂事之日起,厄秀拉就渴望逃离周围繁琐的生存环境:“过另一种不只是每天做点家务的生活”。
她强烈的向往外面广阔而精彩的世界,渴望在男性社会中独立。
她广泛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
中学毕业后,她不顾父母的反对,去参加工作,争取到自己经济上的独立。
参加工作不仅仅是争取自己经济上的地位和独立,她在获取自由的路上迈出了坚实而残酷的一步。
更重要的是表明妇女跟男子有同等的权利、同等的能力。
同时,她还以其女性特有敏锐的洞察力对社会现实做出反应和评判。
她同情船工的劳累,喜欢他们的真挚坦率,反对消极堕落的生活态度。
她痛恨工业文明带来的异化作用:肮脏丑陋的自然环境,感情枯竭的人,萎缩败坏的人性,贪得无厌的利益追求,扭曲异化的思想,宗教意识。
她反对虚伪的民主、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建筑在生机勃勃的真理结构上的新建筑”。
厄秀拉这种追求独立、自由,追求在社会生活中与男子平等的现代思想在19世纪末的英国相当有代表性。
她深深意识到女性的自由有着某种真实而深刻的意义:“她不能受人压制,不能被排斥在法律所确定的自由之外”正是这一点,使厄秀拉能突破传统的两性关系所墨守的家庭生活方式,使女性的追求赋予了时代新的内涵。
其次,她要求与男人有平等权利的时代精神也体现在她对两性关系的追求上。
她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生命的激情与心灵的归宿,对两性情感生活抱有更高的理想追求。
她追求的不是单纯的、肉体的满足,而是精神与肉体的完美统一,以求在两性关系中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的价值。
开始,厄秀拉遇见了安东·斯克里宾斯。
她羡慕他贵族式的独立和男子汉气质。
他俩热烈地相爱并曾纵情地享受着那满足的狂欢。
然而,厄秀拉渐渐地感觉到这是不够的,要达到真正的完美境界还必须有精神生活。
当几年后他再度回到她身边时,她有了更丰富的生活积累,精神上的自我意识更加完善。
敏感的厄秀拉不愿意成为一个“无情无意、机械地按照某种强加的制度工作的东西”。
她渐渐感从《恋爱中的女人》看劳伦斯的两性意识李玉艳外国文学研究 THE GREAT WALL1062009/3107到他们之间没有真正的心灵交融,拒绝了他的求婚。
因为,她不愿放弃心中的理想,她要打破传统的婚姻常规,寻求一种既能保持各自独立性,又能彼此和谐地创造美好的婚姻生活。
她抗击流俗偏见、传统习惯,她不屈不挠,勇往直前,她的这种无畏的追求,表面上是以悲剧告终,但实质上她却赢得了自我的独立,精神的胜利。
厄秀拉这种宁愿放弃爱情,而坚守自我的价值、追求独立的存在的行为,无疑是女性真正意义上的个性解放。
厄秀拉和伯金的婚姻是劳伦斯眼里两性关系的理想模式:平衡的、对等的和独立的关系。
她们之间经历了一场征服与服从、分离与结合的缓慢而困难的恋爱过程,最终两人的看法渐趋一致,完成了在现代社会婚姻关系中的高层次交流。
他们两人都是具有一定思想和个性、善于进行内心思考与斗争的现代人。
爱情观的分歧使他们一开始就陷入了争论和斗争中。
厄秀拉珍视爱情,视情感重于个性;认为爱情应该是首位的,两人都要做爱情的奴隶。
伯金则认为“个人的灵魂优于爱情”,他无法忍受旧式爱情的占有、专一和融合。
而伯金认为两性的交流不应该建立在感情的平面上,而应建立在一个不受个人情感影响的平面上。
他需要的是一种“绝对的平衡”。
他希望各自维持自我,各自保持独立,自由和冷静。
伯金独特的个性和爱的理论使厄秀拉既爱慕又恼怒。
她没有意识到保持独立对等的结合也是她所追求和渴望的。
但是,她以策略地妥协来说服他放弃纯理性,放弃他对女人最后的病态爱情,接受她的情感。
经过几番周折和冲突,伯金对厄秀拉的情感终于战胜了他的抽象的爱的理论。
他们选择了婚姻与家庭,共同在亲密的关系中创立了自由、骄傲、独立的美好境界,实现了现代婚姻意识的飞跃。
众所周知,由于19世纪中叶以后,工业文明越来越显示出异化的本质,人类迷失了自我。
劳伦斯对工业资本的发展给对自然美和人性美造成的破坏深恶痛绝,他向往自然、生活的完美,厌恶道德的破坏、人性的沦丧、拜金主义的猖獗。
他在艺术上追求一种纯真的美、自然的美、原始的美。
劳伦斯认为,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罪恶在于它压抑和歪曲了人的自然本性,特别是性和性爱的本能。
他的作品力图表现以性心理为中心的人的自然本性如何受到机械文明的摧残,资本主义工业化如何破坏了人与人之间和谐自然的关系。
劳伦斯说:“男女之间的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的直接的、自然的、必然的关系……根据这种关系就可以判断出人类的整个文明程度”。
于是,如何保持人的完整性,如何维持人与人之间关系,如何坚持男女之间的灵与肉的和谐统一,建立一种所谓的“新的两性关系”,成了劳伦斯锐意探索的主题。
劳伦斯崇拜大自然,把返归自然作为人性发展的道路,作为生命复萌的希望。
他还崇尚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他主张人与自然相交融、人与人相交融。
劳伦斯把内心的爱倾注在不受工业文明污染的美丽的自然上,成为工业化、文明相抗衡的强劲力量。
在劳伦斯心目中的,女性与自然一样是美好的。
如《恋爱中的女人》中, 厄秀拉从乡镇肮脏的街道走向山丘,“感到自己仿佛是个与物质世界分离的幽灵”,看到遍布在深潭周围的雏菊,她就觉得雏菊像是在欢笑;天黑的时候走进森林,她忘却了害怕,“在远离人迹的树林里,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在越是荒凉、杳无人迹的地方,一个人的心情就越舒畅。
”厄秀拉终于找到了令她身心舒畅的大自然。
女性是善于与自然界交融的,她们能从自然界中获取生命力,自然界拥有使人类获得新力量的神奇力量。
自然代表了一种性的返真。
把性和自然联系在一起,传达出对人性返回自然的呼吁。
在《恋爱中的女人》中伯金与厄秀拉的关系是以和谐一致和开放性作为理想的。
这是一种排除了“意识”或理性的理想化的性爱关系。
在这种关系下,两性间追求的是一种自发的、自然的感官快乐,一种双方都能得到的满足感。
劳伦斯创作的真正意图是,通过对两性关系的描写呼唤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通过人的性本能的描写表达对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压抑与摧残自然人性的愤怒。
在两性关系上,劳伦斯是一位具有开拓力和创造力的哲人,他留给人们的是对人类社会的深沉思考。
他以无畏的大胆精神揭示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复杂内容 “创造任何东西,都需要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除非两人一起,除非这种双重精神,否则将一事无成。
”他塑造出像厄秀拉一类的理想人物,让她们在人类社会中充分地表现出自由的、原始的、追求的天性。
和他刻画的厄秀拉一样,劳伦斯在努力追求自由人生的同时,始终能正视自己,以达到人、社会、自然的一种自然平衡状态。
劳伦斯的写作并不仅在于呼唤女性的自我意识,而是要寻找一种理想的和谐的两性关系,以此作为拯救当时整个混沌社会的良方。
他的“回归自然”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追求高度文明过程中不要忘记人类的自然属性。
[参考文献][1] [英]D.H.劳伦斯.恋爱中的女人[M].李建,陈龙根,李平,译.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2.[2] [英]理查德.奥尔丁顿.劳伦斯传[M].黄勇民,俞宝发,译.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3] [美]凯特·米利特.性政治[M].宋文伟,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4] 侯维瑞.现代英国小说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5] 王忠祥,聂珍钊.外国文学史[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6] [英]玛丽.伊格尔顿.女权主义文学理论[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89.[7] 李维屏.英国小说艺术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8] [英]D.H.劳伦斯.劳伦斯:性与可爱[M].姚暨荣,译.广州:花城出版社,I995.[作者简介]李玉艳(1975— ),女,河北唐山人,文学硕士,河北科技大学唐山分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