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70--神经网络)

合集下载

论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

论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

科技 发 展 曰新 月异 , 网络技 术 的发展 将 整个 世界 联成 一体 , 人们 可 以超 越 时空 的概念 ,利用 网络 ,相 互 之 间进行 信息 交换 、 协 同工作 ,这种 信息 交换 与 工作 协 同在方 便 了人们 的 同时 必然 造 成信 息 与数 据 的无 限扩 张 ,会使 人们 在提 取 有用 信息 和知 识 时,


( )特 点 一 作为 一 门新 兴学科 , 知识 发现 具有 极大 的发 展前 途和 有 广泛 应 用前 景 ,知 识发 现是 用一 种简 洁 的方 式从 大量 数据 中抽 取信 息 的一种 技 术 ,知识 发现 不 需要预 先 进行 假设 或者 提 出 问题 ,就可 以找 到那 些非 预期 的有 用 的或有 潜 在价 值 的信 息 ,是一种 有 价值
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
21年第 0 02 9期
Cm u e DS fw r n p lc t o s o p trC o ta ea dA p i a in 工 程 技 术
论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
钟 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平
( 武汉信 息传播 职业技 术学院 ,武汉
40 2 3 23)
摘 要 :知识 发现 和数 据挖 掘是 空间数 据获 取 、空 间数据 库 、空 间计 算机 以及 网络 通信 、管 理决 策 支持 等技 术 发展 到一 定 阶段 的产 物 ,作 为一 门新 型的边 缘 学科 ,其 汇聚 了例 如人 工 智能 、数据 库 、模 式识 别等 多种 学科 的研 究成 果 。本 文将 简 要 介 绍 知识 发现 与挖掘 技 术 的相 关概念 、过程及 常 用的技 术 方 法 , 并 介 绍一 下知识 发现 和数 据挖 掘 的应 用。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

前期基础课程:数据库、人工智能参考书:《知识发现》,清华大学出版社,史忠植编,2004第1章概述随着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信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胀。

面对浩如烟海的信息资源,人类的自然智能越来越显得难于驾驭。

如何用人造的智能去模仿和扩展人类的自然智能,实现信息的智能化处理,是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所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人工智能作为一门研究机器(计算机)智能的学科,其目的是要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研制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来模仿、延伸和拓展人的智能。

因此,人工智能是人类迈向信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所必须具备的一项核心技术。

难怪有人把人工智能同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一起称为20世纪的三大尖端科技成就。

但人工智能系统较率低,不能应用于实际。

随着计算机、Internet的普及,以及数据库(DB)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广泛应用,导致许多领域积累了海量数据(如,从普通的超市业务数据、信用卡记录数据、电话呼叫清单、政府统计数据到不太普通的天体图像、分子数据库和医疗记录等)。

现有的DB技术大多可高效地实现数据查询、统计和维护等管理功能,但却无法发现数据中存在的关联和规则,无法根据现有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数据库中存在着大量数据,却缺乏从这些数据中自动、高效地获取知识的手段,出现了“数据丰富,知识贫乏”的现象。

此外,在数据操纵方面:信息的提取及其相关处理技术却远远落后。

为此,针对庞大的数据库及其中的海量数据信息源,仅依靠传统的数据检索机制和统计分析方法已远不能满足需要。

需求是发展之母,数据管理系统(DBMS)和人工智能中机器学习两种技术的发展和结合,促成了在数据库中发现知识这一新技术的诞生,即基于数据库知识发现(Knowledge Discovery in Database,KDD)及其核心技术---数据挖掘产生并迅速发展起来。

它的出现为自动和智能地把海量数据转化成有用的信息和知识提供了手段。

数据挖掘简介

数据挖掘简介

数据挖掘简介数据挖掘简介2010-04-28 20:47数据挖掘数据挖掘(Data Mining)是采用数学、统计、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等领域的科学方法,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隐含的、先前未知的、对决策有潜在价值的关系、模式和趋势,并用这些知识和规则建立用于决策支持的模型,为商业智能系统服务的各业务领域提供预测性决策支持的方法、工具和过程。

数据挖掘前身是知识发现(KDD),属于机器学习的范畴,所用技术和工具主要有统计分析(或数据分析)和知识发现。

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是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与数据库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从数据中发现有用知识的整个过程。

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是用计算机模拟人类学习的一门科学,由于在专家系统开发中存在知识获取的瓶颈现象,所以采用机器学习来完成知识的自动获取。

数据挖掘是KDD过程中的一个特定步骤,它用专门算法从数据中抽取模式(Patterns)。

1996年,Fayyad、Piatetsky-Shapiror和Smyth将KDD过程定义为:从数据中鉴别出有效模式的非平凡过程,该模式是新的、可能有用的和最终可理解的;KDD是从大量数据中提取出可信的、新颖的、有效的,并能被人理解的模式的处理过程,这种处理过程是一种高级的处理过程。

数据挖掘则是按照既定的业务目标,对大量的企业数据进行探索,揭示隐藏其中的规律性,并进一步将其设计为先进的模型和有效的操作。

在日常的数据库操作中,经常使用的是从数据库中抽取数据以生成一定格式的报表。

KDD与数据库报表工具的区别是:数据库报表制作工具是将数据库中的某些数据抽取出来,经过一些数学运算,最终以特定的格式呈现给用户;而KDD则是对数据背后隐藏的特征和趋势进行分析,最终给出关于数据的总体特征和发展趋势。

报表工具能制作出形如"上学期考试未通过及成绩优秀的学生的有关情况"的表格;但它不能回答"考试未通过及成绩优秀的学生在某些方面有些什么不同的特征"的问题,而KDD就可以回答。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多媒体数据的大量产生,对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的研究日益重要。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是指通过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技术手段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对多媒体信息的理解、检索、分类、分析等目的。

本文将介绍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并探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研究现状1.特征提取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的第一步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

常见的多媒体特征包括颜色、纹理、形状、运动等。

目前,研究人员提出了许多基于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的特征提取算法,如主成分分析(PCA)、局部二值模式(LBP)、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等。

这些算法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全面的特征提取,为后续的处理和分析打下基础。

2.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的关键在于如何从海量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数据挖掘技术通过自动发现数据中的模式、规律和关联,可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知识发现。

常用的数据挖掘方法包括关联规则挖掘、聚类分析、分类算法等。

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以发现多媒体数据中隐藏的关系和规律,为进一步的分析和应用提供依据。

3.模式识别与分类技术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对多媒体数据进行分类和识别。

模式识别技术通过建立数学或统计模型,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自动分类和识别。

常见的模式识别方法包括支持向量机(SVM)、朴素贝叶斯分类器、人工神经网络等。

这些算法可以从特征向量中学习出分类模型,并对未知样本进行自动分类,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智能化处理。

二、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的应用领域1.多媒体检索与推荐多媒体信息处理与分析技术在多媒体检索和推荐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多媒体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和相似度计算,可以实现对多媒体数据的高效检索。

同时,利用用户行为和兴趣模型,还可以实现个性化的多媒体推荐。

多媒体检索和推荐系统广泛应用于图像检索、音乐推荐、视频搜索等领域。

数据挖掘基础

数据挖掘基础
利用线性回归可以为连续取值的函数建模。广义 线性模型则可以用于对离散取值变量进行回归建 模。
在广义线性模型中,因变量Y 的变化速率是Y 均 值的一个函数;这一点与线性回归不同。常见的 广义线性模型有:对数回归和泊松回归。
对数回归模型是利用一些事件发生的概率作为自 变量所建立的线性回归模型。
泊松回归模型主要是描述数据出现次数的模型, 因为它们常常表现为泊松分布。
剪枝步:但Ck可能很大,这样所涉及的计算量就 很大。根据Apriori性质如果一个候选k-项集的(k1)-子集不在Lk-1中,则该候选也不可能是频繁的, 从而可以由Ck中删除。
Apriori性质(逆反描述):任何非频繁的(k-1)-项集 都不是可能是频繁k-项集的子集。
3.2 决策树
决策树学习是归纳推理算法。它是一种逼近离散 函数的方法,且对噪声数据有很好的健壮性。在 这种方法中学习到的知识被表示为决策树,决策 树也能再被表示为多个if-then的规则,以提高可 读性。
(4)可视化:将数据、知识和规则转化为图 形表现的形式。
1.6 数据仓库
(1)数据仓库是一个面向主题的、集成的、随时间变 化的、非易失性数据的集合,用于支持管理人员的 决策。
(2)数据仓库是一种多个异种数据源在单个站点以统 一的模式组织的存储,以支持管理决策。数据仓库 技术包括数据清理、数据集成和联机分析处理 (OLAP)。
1.7 数据仓库的模型
(1)星形模式:最常见模型;其中数据仓库包 括一个大的、包含大批数据、不含冗余的中心 表(事实表);一组小的附属表(维表),每 维一个。
(2)雪花模式:雪花模式是星型模式的变种, 其中某些维表是规范化的,因而把数据进一步 分解到附加的表中。
(3)星系模式:多个事实表共享维表。这种模 式可以看作星形模式集,因此称为星系模式, 或事实星座。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考核试卷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技术考核试卷
3.朴素贝叶斯分类器是基于______定理进行分类的。()
4.在数据挖掘中,______是指数据集中的记录没有重复出现。()
5.在大数据分析中,______技术可以处理海量数据的存储和计算问题。()
6.常用于文本分析的______模型可以识别文本中的潜在主题分布。()
7.在数据挖掘中,______是一种无监督学习任务,旨在发现数据中的潜在模式。()
C.潜在狄利克雷分配
D.独立成分分析
17.以下哪些算法可以用于文本分类?()
A.朴素贝叶斯
B.支持向量机
C.决策树
D.聚类算法
18.以下哪些是数据挖掘中的隐私问题?()
A.数据泄露
B.数据隐私保护
C.数据匿名化
D.数据共享
19.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异常检测?()
A.箱线图
B.密度估计
C.机器学习模型
D.数据分析
8.以下哪个模型不是机器学习模型?()
A.线性回归模型
B.逻辑回归模型
C.决策树模型
D.数据流模型
9.在数据挖掘中,以下哪个概念表示数据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
A.相关性
B.独立性
C.因果关系
D.非线性关系
10.以下哪个算法不是基于距离的聚类算法?()
A. K-均值
B.层次聚类
C.密度聚类
10. C
11. B
12. D
13. A
14. C
15. D
16. D
17. D
18. C
19. B
20. D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C
3. AB
4. ABC
5. ABC
6. ABC

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

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是两个相关的领域,都涉及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以下是对它们的简要解释:
1.知识发现:知识发现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旨在从不完整、噪声干扰和模糊的
数据中发现新的、有用的知识。

它涵盖了数据预处理、特征选择、模式发现、分类、聚类等技术。

知识发现的目标是通过数据分析和推理,揭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潜在规律和关联,以便做出决策或生成新的知识。

2.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是指从大规模数据集中自动发现模式、关联和趋势的过程。

它是知
识发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用各种统计学、机器学习和数据分析技术来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挖掘可以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市场营销、金融、医疗保健、社交媒体等,以支持预测、分类、聚类、关联规则挖掘等任务。

虽然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

知识发现更强调从数据中生成新的领域知识和见解,而数据挖掘更侧重于使用计算方法来发现模式和规律。

此外,知识发现通常需要跨学科的合作,结合领域专家的知识,而数据挖掘则更加关注数据驱动的分析。

综上所述,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都是利用数据进行信息提取和分析的方法,它们在处理大量数据和发现潜在知识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人工智能若干问答题缩印版(2015)

人工智能若干问答题缩印版(2015)

1-1.什么是人工智能?试从学科和能力两方面加以说明。

学科: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中涉及研究、设计和应用智能机器的一个分支。

它的近期主要目标在于研究用机器来模仿和执行人脑的某些智力能力功能,并开发相关理论和技术。

能力:人工智能是智能机器所执行的通常与人类智能有关的智能行为,如判断、推理、证明、识别、感知、理解、通信、设计、思考、规划、学习和问题求解等思维活动。

1-3.在过去20年中,人工智能发生了什么变化?传统人工智能(AI)的数学计算体系仍不够严格和完整。

除了模糊计算外,近年来,许多模仿人脑思维、自然特征和生物行为的计算方法(如神经计算、进化计算、自然计算、免疫计算和群计算等)已被引入人工智能学科。

我们把这些有别于传统人工智能的智能计算理论和方法称为计算智能(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CI)。

计算智能弥补了传统人工智能的理论框架,使人工智能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人工智能不同观点、方法和技术的集成,是人工智能发展所必需,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必然。

1-4.为什么能够用机器模仿人的智能?一个完善的符号系统应具有6种基本功能:(1)输入符号;(2)输出符号;(3)存储符号;(4)复制符号;(5)建立符号结构;(6)条件性迁移。

如果一个物理符号具有上述全部6种功能,能够完成这个全过程,那么它就是一个完整的符号系统。

人具有上述6种功能,现代计算机也具有上述6种功能。

任何一个系统,如果他能够表现出智能,那他就必定能够执行上述6种功能,那么他就能够表现出智能,这种智能指的就是人类所具有的那种智能,因此,机器能模仿人的智能1-5.现在人工智能有哪些学派?它们的认知观是什么?主要学派有三家:(1)符号主义,又称为逻辑主义、心理学派或计算机学派。

源于数理逻辑。

其原理主要为物理符号系统(即符号操作系统)假设和有限合理性原理。

(2)连接主义,又称为仿生学派或生理学派。

源于仿生学,特别是对人脑模型的研究。

人工智能答案终极版

人工智能答案终极版

人工智能复习参考(2015工程硕士)第1章绪论1-1.什么是人工智能?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又称机器智能(Machine Intelligence,MI),主要研究用人工的方法和技术开发智能机器或智能系统,以模仿、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生物智能、自然智能,实现机器的智能行为。

近期目标:人工智能的近期目标是实现机器智能。

即先部分地或某种程度地实现机器智能,从而使现有的计算机更灵活好用和更聪明有用。

远期目标:人工智能的远期目标是要制造智能机器。

具体讲就是使计算机具有看、听、说、写等感知和交互能力,具有联想、学习、推理、理解、学习等高级思维能力,还要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1-2.人工智能有哪些研究方法和途径?简单描述它们的特点。

一、传统划分法1.符号主义:以人脑的心理模型为依据,将问题或知识表示成某种符号,采用符号推演的方法,宏观上模拟人脑的推理、联想、学习、计算等功能,实现人工智能。

2.连接主义:不仅要求机器产生的智能和人相同,产生的过程和机理也应该相同。

人或某些动物所具有的智能皆源自于大脑,通过对大脑微观结构的模拟达到对智能的模拟,这是一条很自然的研究人工智能的途径。

3.行为主义:模拟人在控制过程中的智能活动和行为特性,如自适应,自寻优、自学习、自组织等,以此来研究和实现人工智能。

二、现代划分法1.符号智能:是对智能和人工智能持狭义的观点,侧重于研究任何利用计算机软件来模拟人的抽象思维过程,并把思维过程看成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处理过程。

2.计算智能:计算机智能又重新回到依靠数值计算解决问题的轨道上来,它是对符号智能中符号推演的再次否定。

3.群体智能:它认同智能同样可以表现在群体的整体特性上,群体中每个个体的智能虽然很有限,但通过个体之间的分工协作和相互竞争,可以表现出很高的智能。

1-3.为什么能够用机器(计算机)模仿人的智能?假设:任何一个系统,如果它能够表现出智能,那么它就必定能够执行上述6种功能:输入符号;输出符号;存储符号;复制符号;建立符号结构;条件性迁移:反之,任何系统如果具有这6种功能,那么它就能够表现出智能,这种智能指的是人类所具有的那种智能。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史忠植PPT课件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史忠植PPT课件

聚类
将相似的数据点聚集在一起,形 成不同的数据群组。
关联规则挖掘
发现数据集中的关联规则,用于 推荐和关联营销等。
深度学习
利用神经网络等算法对数据进行 深入分析和挖掘。
序列挖掘
发现数据中的序列模式,用于预 测未来的事件和行为。
时间序列预测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预测未来的趋 势和行为。
03
数据预处理
数据清洗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史忠植ppt课件
目录 CONTENT
• 引言 • 知识发现和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 • 数据预处理 • 关联规则挖掘 • 分类和预测 • 聚类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数据量 呈爆炸式增长,如何从海量数据 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亟待解
决的问题。
传统的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难以 应对大规模、复杂的数据,需要 新的技术和方法来挖掘数据的潜
研究不足与展望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隐私保护
随着数据挖掘的广泛应 用,如何有效地保护用 户隐私成为了一个亟待 解决的问题。未来的研 究需要更加重视隐私保 护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可解释性
目前许多复杂的数据挖 掘模型往往缺乏可解释 性,使得用户难以理解 模型的决策依据。未来 研究需要努力提高模型 的解释性,以增强用户
数据挖掘
数据挖掘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有噪声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人们事先不 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知识发现的过程
数据清洗
去除重复数据、对缺失数据进行填充、异常值处理等。
数据集成
将多个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 集。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中的聚类算法在网络行为分析和网络攻击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教程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中的聚类算法在网络行为分析和网络攻击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教程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中的聚类算法在网络行为分析和网络攻击检测中的实际应用教程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行为分析和网络攻击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随之而来的是庞大的网络数据量,这些数据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和模式。

而聚类算法作为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发掘数据中的隐藏模式和规律,为网络行为分析和网络攻击检测提供有力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聚类算法在网络行为分析和网络攻击检测中的实际应用,并讨论其优势和挑战。

一、网络行为分析与聚类算法的应用网络行为分析是指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网络活动数据来推断网络用户的行为模式和特性。

聚类算法在网络行为分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1 K-means算法K-means算法是一种经典的聚类算法,其核心思想是将数据分为k个类簇,使得每个数据点都属于离其最近的类簇。

在网络行为分析中,可以将用户的网络行为数据作为输入,利用K-means算法将用户分为不同的类簇。

通过分析不同类簇中的用户行为模式和特性,可以发现网络用户的行为规律。

1.2 DBSCAN算法DBSCAN算法是一种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根据数据分布的密度将数据点划分为核心点、边界点和噪声点三种类型。

在网络行为分析中,可以利用DBSCAN 算法发现网络中的异常行为,如大规模扫描、端口扫描等。

通过对异常行为进行聚类,可以更好地监测和预测网络攻击。

1.3 层次聚类算法层次聚类算法将数据点逐步合并为越来越大的类簇,直到满足某个停止条件。

在网络行为分析中,层次聚类算法可以用于挖掘网络用户之间的关系和相似性。

通过分析用户之间的关系,可以识别并预测网络用户的行为模式。

二、网络攻击检测与聚类算法的应用网络攻击检测是指通过分析网络流量数据,识别和防止网络攻击的过程。

聚类算法在网络攻击检测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2.1 SOM算法自组织映射算法(SOM)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聚类算法。

在网络攻击检测中,可以使用SOM算法对网络流量数据进行聚类,以识别潜在的攻击行为。

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重点室内蒙古大学科学技术处

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重点室内蒙古大学科学技术处

内蒙古自治区“数据挖掘与知识工程”重点实验室简介研究方向采取跨学科的方式,利用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应用数学、行为科学等知识,以数据挖掘、智能决策、社会系统分析与计算为核心,开展以下方面的研究:1)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借助统计学、人工智能、模式识别、机器学习、建模技术等诸多方法,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知识工程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将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生物计算、测绘测控、金融分析、防灾减灾等领域。

2)决策支持与智能系统利用数学规划、神经网络、遗传算法等系统优化方法,围绕智能和决策系统开展探索性研究,为决策者提供分析问题、建立模型、模拟决策过程和方案的环境,调用各种信息资源和分析工具,帮助决策者提高决策水平和质量。

3)城市交通系统分析与计算以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数学规划理论、博弈论、统计学和行为科学等有关知识,通过建立动态系统演化模型来深入分析城市交通网络中车辆流的演化过程,探索各种车辆流状态的形成机理,揭示交通流的演变轨迹,认识演化趋势,结合特定的城市交通运行环境,提出缓解、防范城市交通拥堵和提高车辆出行服务质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4)人群动态系统分析以动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结合数学规划、排队论、统计学和行为科学等有关知识,通过采用数学模型、模拟实验、实际数据采集、模型校正、解析推导与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再现封闭区域中行人流的动态移动过程,探索其中行人疏散状态的形成原因,建立介于网络和区域之间的行人流动态演化模型,再现大型建筑物中行人流的动态移动行为和策略,揭示行人的移动规律,认识行人不协调移动的内在机理。

提出提高相关场所服务质量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以达到改善建筑物安全性,降低事故发生几率,减小行人疏散损失的目的。

学科带头人和研究团队该实验室现有教授3人、博士7人。

实验室成员来自计算机科学、管理学科与工程、应用数学、物理学、行为科学等多个学科,具有丰富的知识交叉互渗经验和优良的团队合作研究氛围。

学科带头人郭仁拥,男,博士,教授、博导。

研究生《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教学大纲

研究生《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教学大纲

《知识发现与数据挖掘》教学大纲Knowledge Discovery and Data Mining第一部分大纲说明1. 课程代码:1030812082. 课程性质:专业非学位课3. 学时/学分:20/24. 课程目标和任务:数据挖掘是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学科,在很多重要领域,数据挖掘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地球科学领域、矿业工程领域、生物工程工程、商业领域、金融和保险领域等。

本课程课程主要讲授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算法,具体包括:数据挖掘技术内涵、数据特征、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分类等,以及数据挖掘技术在地矿领域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研究生掌握数据挖掘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算法,了解数据挖掘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热点、数据挖掘技术能够解决的问题和今后研究与应用的发展方向,以及如何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

5. 教学方式:课堂教学6. 考核方式:考查7. 先修课程: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9. 教材及教学参考资料:(一)教材:Pang-Ning Tan, Michael Steinbach and Vipin Kumar.《Introduction to Data Mining》,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二)教学参考资料:Jia-Wei Han and Micheline Kamber.《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第二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数据挖掘概述1.1 教学目的与要求重点讲解数据挖掘的起源、数据挖掘过程与功能,以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2 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数据挖掘过程以及数据挖掘功能;了解数据挖掘的应用和面临的问题;重点是对数据挖掘能够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思路有清晰的认识。

1.2.1 什么是数据挖掘数据挖掘(Data Mining)就是从大量的、不完全的、模糊的、随机的实际应用数据中,提取隐含在其中的、事先不知道的但又是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过程。

[论文]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论文]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摘要:人工智能技术和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球科技经济领域的进步,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电子商务更趋向完美和成熟。

随着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完善,两者在各个领域、各个层次的相互融合将更加密切。

作为各自的成功因素,电子商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融合必将成为一种关键技术。

关键词:电子商务;人工智能;数据挖掘1 引言随着Internet和相关Web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的交易模式产生了极大的改变,新技术的引入引发了电子商务新交易模式的研究热潮。

对基于互联网的在线交易模式,许多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网络环境中迁移传统商务交易模型方面取得大量的研究成果(Pinker E J,Scigmann A,V akrat Y,2003),从而也不断促进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和应用。

近期,电子商务网络交易模式及其应用主要集中在在线招标投标、网上拍卖以及电子谈判等领域。

人工智能是研究使机器具备人所具有的智能功能的一门高新技术学科。

其目的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以实现某些脑力劳动的自动化。

实质化,它是开拓计算机应用、研制新一代计算机和扩展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技术基础,也是探索人脑奥秘的重要科学途径。

人工智能、原子能技术、空间技术,被称为20世纪的三大尖端科技。

进入21世纪后,人工智能仍是适应信息时代需求的关键技术之一。

明确上述人工智能定以后,不难指明智能化与电脑化的区别。

“人工智能”是指,采用人工智能理论、方法和技术,并具有某种或某些拟人智能特性或功能。

有电脑后不一定采用人工智能方法,也不一定具有人工智能特性,故不一定能被称为“智能化”。

电子商务,源于英文ELECTRONIC COMMERCE,简写为EC,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

电子商务可以通过多种电子通讯方式来完成,但是,现在人们所探讨的电子商务主要是以EDI(电子数据交换)和INTER来完成的。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本科课程设置1. 引言智能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涵盖人工智能、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的学科。

本文将介绍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

2. 必修课程•计算机基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计算机基础。

•人工智能导论:通过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及相关技术,使学生对人工智能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机器学习:学习机器学习算法的原理、应用与调试方法,培养学生的机器学习能力。

•自然语言处理:介绍自然语言处理的基本概念、技术与应用,培养学生在语言处理领域的能力。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学习数据挖掘的方法、流程与算法,掌握从大规模数据中发现有用信息的能力。

3. 选修课程•深度学习:介绍深度学习的原理、网络结构与调优方法,培养学生在深度学习领域的专业技能。

•多Agent系统:学习多Agent系统的理论与应用,培养学生在复杂智能系统设计与开发中的能力。

•计算机视觉:介绍计算机视觉的基本原理与算法,培养学生在图像处理与分析领域的能力。

•语音识别与合成:学习语音识别与合成的基本技术与算法,培养学生在语音处理领域的能力。

•人机交互:介绍人机交互的基本原理与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在用户界面设计与评估中的能力。

4. 实践课程•人工智能实践:通过实践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实际问题,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科技创新实训:组织学生参与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技创新能力。

•产学合作实习:与相关企业合作,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

5. 毕业设计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要求学生通过独立设计与研究,解决一个实际的人工智能问题,并撰写毕业论文。

6. 结语本文介绍了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其中包括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以及毕业设计。

这些课程的设置旨在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与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大数据对人工智能智能化程度的影响与推动

大数据对人工智能智能化程度的影响与推动

大数据对人工智能智能化程度的影响与推动## 引言人工智能(AI)作为一项前沿技术,正在引领着科技和社会的变革。

而大数据则是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本文将探讨大数据对人工智能智能化程度的影响与推动。

## 大数据对人工智能的影响1. 数据量的增加:大数据的出现极大地增加了可用于训练和学习的数据量。

人工智能系统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算法优化,以实现更准确和智能的结果。

大数据提供了丰富的、多样化的数据源,使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从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知识。

2. 数据质量的提升:大数据时代,海量的数据不仅增加了数据量,还带来了更高质量的数据。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处理和清洗数据,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这些高质量的数据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更可靠和准确的输入,进而提高了其智能化程度。

3. 数据多样性的增加:大数据涵盖了各个领域和行业的数据,具有多样性和广泛性。

这些数据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形式,使得人工智能系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理解和处理信息。

多样化的数据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提高了其智能化程度。

4.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人工智能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

通过对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和分析,可以从中发现隐藏的模式、规律和知识。

这些发现可以用于训练和改进人工智能系统,推动其智能化的发展。

## 大数据对人工智能的推动1. 模型训练和优化:大数据为人工智能系统提供了更多的训练样本和实例,从而提高了模型的准确性和鲁棒性。

通过大数据的训练和优化,人工智能系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测现实世界的情况,并做出更准确的决策和推理。

2. 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大数据是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发展的重要基础。

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模型训练和参数调整,而大数据提供了这些必要的数据资源。

通过大数据的支持,深度学习和神经网络可以实现更复杂、更智能的任务和应用。

3. 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大数据对于自然语言处理和机器翻译等领域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考试试题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考试试题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数据挖掘的定义是什么?A.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B.对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的过程C.从数据库中提取有用信息的过程D.数据收集和整理的过程2.下面哪个不是数据挖掘的基本任务?A.分类B.聚类C.回归D.统计3.下面哪个不属于机器学习算法?A.决策树B.神经网络C.朴素贝叶斯D.SQL4.什么是关联规则挖掘?A.发现事物之间的相关性B.对数据进行分类C.预测未来的趋势D.对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5.哪种算法常用于异常检测?A.聚类算法B.决策树算法C.关联规则算法D.回归算法二、填空题1.数据挖掘的基本任务包括___和___。

2.决策树算法中,节点是根据___进行分裂。

3.关联规则中的项集是指包含___个项目的集合。

4.异常检测算法常用的指标是___。

5.知识发现的目标是___和___。

三、简答题1.请简述数据预处理的过程。

2.什么是聚类分析?请举例说明。

3.数据挖掘的应用领域有哪些?4.简要介绍关联规则挖掘的步骤。

5.知识发现的挑战和难点是什么?四、应用题某电商平台想要通过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方法,提高用户购买转化率。

请你构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并详细阐述其中的关键步骤和方法。

结束语:本文分别介绍了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应用题,涵盖了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的基本概念、任务、算法以及应用。

希望通过这份试题,能够帮助读者对数据挖掘和知识发现有更深入的理解,并有效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装┊┊┊┊┊订┊┊┊┊┊线┊┊┊┊┊┊┊┊┊┊┊┊┊第7章人工神经网络(补充)人工神经网络ANN(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是反映人脑结构及功能的一种数学模型,它是由大量的简单处理单元经广泛并行互连形成的一种网络系统。

用以模拟人类进行知识的表示与存储以及利用知识进行推理的行为。

它是对人脑系统的简化、抽象和模拟,具有人脑功能的许多特征。

目前,人工神经网络已在模式分类、机器视觉、机器听觉、智能计算、机器人控制、信号处理、组合优化问题求解、联想记忆、编码理论、医学诊断、金融决策、数据挖掘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7.1 生物神经元网络概念神经生理学家和神经解剖学家早已证明,人类的思维是通过人脑完成的。

神经元是组成人脑的最基本单元,人脑神经元大约有1110~1210个(约为1000~10000亿个)。

神经元主要是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是一种根须状的蔓延物。

神经元的中心有一闭点,称为细胞体,它能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

细胞周围的纤维有两类:轴突是较长的神经纤维,是发出信息的;树突的纤维较短,分支也很多,是接收信息的。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端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之间密切接触,传递神经元冲动的地方称为突触。

突触的冲动传递是有方向性的,不同的突触进行的冲动传递效果不一样,有的使后一种神经元发生兴奋,有的使它受到抑制。

每个神经元可有10~10000个突触。

这表明大脑是一个广泛连接的复杂网络系统。

神经元的数学模型如下图所示:图1 神经元数学模型┊┊┊┊┊┊┊┊┊┊┊┊┊装┊┊┊┊┊订┊┊┊┊┊线┊┊┊┊┊┊┊┊┊┊┊┊┊从信息处理的功能看,神经元具有如下性质:●多输入单输出;●突触兼有兴奋和抑制两种性能;●可时间加权和空间加权;●可产生脉冲;●脉冲进行传递;●非线性(有阈值)。

7.2 人工神经元模型人工神经元是对生物神经元的抽象和模拟。

所谓抽象是从数学角度而言,模拟是从其结构和功能角度而言的。

1943年,由心理学家McCulloch和数学家Pitts根据生物神经元的功能和结构,提出了一种将神经元看作二进制阈值元件的简单模型,即M-P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M-P神经元模型图2中,nxxx,,,21表示某一神经元的n个输入;iω表示第i个输入的连接强度,称为连接权值;θ为神经元的阈值;y为神经元的输出。

显然人工神经元是一个多输入,单输出的非线性器件。

它的输入为∑=-=niiix1θωσ(7-1)它的输出为)()(1∑=-==niiixffyθωσ(7-2)其中,()f称为神经元功能函数或作用函数,表示神经元输入与输出之间的关系。

一般,不同的功能函数,对应不同的神经元模型。

常见的激励函数有:(1)阈值函数(Threshold Function)⎩⎨⎧≥=o t h e r w i s eiff,0,1)(σσ该函数也称为阶跃函数。

神经元输出1或0,反映了神经元的兴奋和抑制。

此外,符号函数也常称为神经元的激励函数。

┊┊┊┊┊┊┊┊┊┊┊┊┊装┊┊┊┊┊订┊┊┊┊┊线┊┊┊┊┊┊┊┊┊┊┊┊┊⎩⎨⎧<-≥=,1,1)s g n(σσσifif(2)分段线性函数(Piecewise-Linear Functionat)⎪⎩⎪⎨⎧≥<<--≤-=1,111,1,1)(σσσσvf该函数在[-1,1]线性区内的放大系数是一致的,这种激励函数可看作是非线性放大器的近似。

其两种特殊形式为●若在执行中,保持线性区域而使其不进入饱和状态,则会产生线性组合器;●若线性区域的放大倍数无限大,则分段函数简化为阈值函数。

(3)S函数(Sigmoid Function)此函数是人工神经网络中最常用的激励函数。

S函数的定义为)e x p(11)(σσaf-+=其中,a为Sigmoid函数的斜率参数,通过改变参数a,会获得不同的S函数。

当a趋于无穷大时,此函数转为阈值函数。

但S函数对应[0,1]连续区域,而阈值函数只是0和1两点。

此外,S函数可微的,而阈值函数不可微。

S函数也可用双曲正切函数来表示:)t a n h()(σσ=f其所对应的负值具有分析价值。

(4)高斯型函数在径向基神经网络中,神经元的输入输出关系用高斯型函数表示:))(21e x p(()22∑--=jjjixfωσ式中,2iσ为第i个神经元的标准化参数。

7.3 感知器的学习算法和LMS的学习算法7.3.1 感知器的学习算法感知器模型是由美国学者罗森勃拉特于1957年为研究大脑的存储、学习和认知过程而提出的一类具有自学习能力的神经网络。

┊┊┊┊┊┊┊┊┊┊┊┊┊装┊┊┊┊┊订┊┊┊┊┊线┊┊┊┊┊┊┊┊┊┊┊┊┊感知器模型是一种具有分层结构的前向神经网络模型。

它可分为单层、两层及多层结构。

是基于迭代的思想,通常是采用纠错学习规则的学习算法。

它和M-P模型很相似,当输入信息的加权和大于或等于阈值时,输出为1,否则输出为0或-1。

与M-P模型的不同之处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权iω是可变的,这种可变性就保证了感知器具有学习的能力。

如图3所示。

图3 感知器模型感知器的学习算法为①初始化将权值向量和域值赋予较小的非零随机值,初始迭代次数t=0;②由给定的学习实例(样本)),(*kkyX的输入向量),,,,1(21nkkkkxxxX=,以及权值分布))(,),(,()(1twtwtWnθ-=,计算感知器的输出:))(()(∑==niikikxtwfty,θ-=w这里,⎪⎪⎩⎪⎪⎨⎧<--≥-=∑∑==niikiniikikxtwxtwty11)(1)(1)(θθ③若)()(*tyytekkk-=小于给定的ε,则说明当前样本输出正确,不必更新权值,否则修改权值分布)(tW为)1(+tWikkkiixtyytwtw))(()()1(*-+=+η式中,η为学习率。

④1+=tt,取下一个实例,转至②,直到所有的样本输出都有*kkyy=为止。

说明W已经收敛于稳定的权值分布,则学习过程终止。

或者迭代次数t达到初始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maxt。

注:上述感知器学习算法,只有在样本线性可分时,学习过程才会经有限步迭代而收敛。

┊┊┊┊┊┊┊┊┊┊┊┊┊装┊┊┊┊┊订┊┊┊┊┊线┊┊┊┊┊┊┊┊┊┊┊┊┊7.3.2 LMS的学习算法LMS算法是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Widrow和Hoff在研究自适应理论时提出的,由于其容易实现而很快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自适应滤波的标准算法。

设)(ne为在时刻n时的误差信号:)()()()(nWnXndne T-=(7-3)其中,)(nd为期望输出;)](,),(),(,1[)(21nxnxnxnXm=为输入向量,或称训练样本;)](,),(),(),([)(21nwnwnwnbnWm=为权值向量;)(nb为偏差;n为迭代次数。

采用“瞬时”值均方误差作为代价函数:)(21)(2neWE=(7-4)对式(7-3)、(7-4)两边求关于权值向量W的导数可得WneneWWE∂∂=∂∂)()()()()(nXWne-=∂∂于是得)()()(nenXWWE-=∂∂(7-5)为使误差尽快减小,令权值沿着误差函数梯度方向改变,即)()()(nenXWWEWηη=∂∂-=∆(7-6)这样,就得到了LMS算法调整突触权值的公式:)()()()]()([)]()()()[()()()()()1(ndnXnWnXnXInWnXndnXnWnenXnWnWTTηηηη+-=-+=+=+(7-7)这里,η是学习速率因子,I为单位矩阵。

LMS算法的步骤如下:第一步:设置变量和参量)](,),(),(,1[)(21nxnxnxnXm=为输入向量,或称训练样本;)](,),(),(),([)(21nwnwnwnbnWm=为权值向量;)(nb为偏差;┊┊┊┊┊┊┊┊┊┊┊┊┊装┊┊┊┊┊订┊┊┊┊┊线┊┊┊┊┊┊┊┊┊┊┊┊┊)(nd为期望输出;)(ny为实际输出;η为学习速率因子;n为迭代次数。

第二步:初始化赋给)0(jW各一个较小的随机非零值,0=n。

第三步:对于一组输入样本)](,),(),(,1[)(21nxnxnxnXm=和对应的期望输出d,计算:)()()()(nWnXndne T-=)()()()1(nenXnWnWη+=+第四步:判断ε<-+|)()1(|nWnW(ε是设置的值),是否满足条件或n达到设定的最大迭代次数,若满足算法结束;若不满足将n值增加1,转到第三步重新执行。

示例参见P33《高隽编,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及仿真实例,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7.4 前向神经网络模型及其学习算法一般的前向神经网络模型包括一个输入层、一个输出层和若干隐单元。

隐单元可以分层也可以不分层。

若分层,则称为多层前向网络。

网络的输入、输出神经元其激励函数一般取为线性函数,而隐单元则为非线性函数。

常见的前向神经网络有BP神经网络和RBF径向基神经网络。

7.4.1 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误差反向传播BP模型结构及算法BP网络模型是1985年由美国加州大学的鲁梅尔哈特(Rumelhart)和麦克菜兰(Meclelland)在研究并行分布式信息处理方法,探索人类认知微结构的过程中提出的网络模型。

从结构上看,BP网络是典型的多层网络,它不仅有输入层节点、输出层节点,而且有一层或多层隐含节点。

层与层之间多采用全互连方式,但同一层节点之间不存在相互连接。

其结构如图4所示。

从形式上看,BP网络和感知器十分相似,但它们之间存在着重要差别:●在多层感知器结构中,只有一层之间的连接权可调,而其它各层的连接权是固定的;BP网络则不同,它的每一层之间的连接权都是可调的;●感知器结构中的处理单元呈线性输入/输出关系,其单元状态为二进制的0┊┊┊┊┊┊┊┊┊┊┊┊┊装┊┊┊┊┊订┊┊┊┊┊线┊┊┊┊┊┊┊┊┊┊┊┊┊和1;而BP网络除输入层处理单元外,其他层的处理均为非线性输入/输出关系,即要求这些处理单元的特征函数应该是可微的,通常采用S型函数xexf-+=11)(图4 一个三层的BP网络结构BP网络的学习过程是由正向传播和误差反向传播组成的。

当给定网络的一组输入模式(样本)时,BP网络将依次对这组输入模式中的每个输入模式按如下方式进行学习:●把输入模式从输入层传到隐含层单元,经隐含层单元逐层处理后,产生一个输出模式传至输出层,这一过程称为正向传播;●如果经正向传播在输出层没有得到所期望的输出模式,则转为误差反向传播过程,即把误差信号按原连接路径返回,并通过修改各层神经元的连接权值,使误差信号为最小;●重复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过程,直至得到所期望的输出模式为止。

注:①网络学习(训练)过程需要正向传播和反向传播,但当网络一旦经过训练用于问题求解时,就不需要再进行反向传播;②从网络学习的角度看,信息在BP网络中的传播是双向的,但并不意味着网络的层与层之间的连接也是双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