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西延问题

合集下载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西延问题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西延问题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西延问题张波;何文;袁道阳;刘白云;刘兴旺【期刊名称】《地震》【年(卷),期】2012(032)001【摘要】西秦岭北缘断裂是青藏高原东北缘的一条以左旋走滑运动为主的大型活动断裂.通过卫片解译和野外地质调查,认为断裂西端活动性仍很强烈,并发现切龙沟一带全新世活动特征明显.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西秦岭北缘断裂西端至少有2次古地震事件,说明断裂经过土房村以后活动并没有停止,而是继续向西延伸,最后终止于甘加盆地.%The northern margin of Western Qinling fault zone (NWQF) is one of the main left-lateral strike slip active faults in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ibetan Plateau. Through field seismic and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we opined that the west segment of this fault remain actively strong. Significant Holocene activity characteristics are found in Qielong-gou. Trenches show that at least two Holocene paleoseismic events happened in west segment of NWQF, which shows that fault activities of NWQF still exist in the west of Tu-fang village, extend westward from Tufang village continually and finally terminate at the Ganjia basin.【总页数】8页(P136-143)【作者】张波;何文;袁道阳;刘白云;刘兴旺【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科技创新基地,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相关文献】1.GPS测量所揭示的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现今活动特征 [J], 李延兴;康来迅2.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与滑动速率 [J], 李传友;张培震;张剑玺;袁道阳;王志才3.新疆博格达山北缘阜康南断裂带古牧地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吴传勇;沈军;史杰;罗福忠;陈建波4.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水平位移特征及其微地貌响应 [J], 李传友;张培震;袁道阳;王志才;张剑玺5.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的活动性及其对西宁至成都铁路方案的影响 [J], 张志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山山前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表现及响应

华山山前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表现及响应

华山山前断裂中段晚第四纪活动的地貌表现及响应杨源源;高战武;徐伟【摘要】调查了华山山前断裂中段(石堤峪—杜峪)晚更新世以来,尤其是全新世以来的断层构造地貌,讨论了它们的成因、特点及对断裂活动的响应关系.断层构造地貌主要包括:断层三角面、断层陡坎、洪积阶地、埋藏型洪积扇以及冲沟裂点.对各大沟峪峪口的洪积阶地进行了大比例尺微地貌测量,并在部分沟峪两侧沿断层崖陡坎及冲沟沟床布置了测线.结合T1、T2级洪积阶地位错测量结果及其14C年龄计算得到,华山山前断裂中段6000a-2000a B.P.的垂直滑动速率为1.485mm/a; 2000a B.P.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为3.73mm/a.最后结合野外调查与理论认识,建立了正断层作用下洪积阶地与埋藏型洪积扇的演化模式.本研究结果支持华山山前断裂是1556年华县81/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观点.%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of 1:50000 geological and geomorphological mapping of Huashan Front Fault, we analyze the fault tectonic landforms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Huashan Front Fault (from Shidiyu to Duyu),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and especially Holocene, and discuss their responses to the activity of the fault. The fault landforms mainly include: fault facets, fault scarps, ladder-shaped diluvial terraces and buried pluvial fans, bedrock scarps in gully mouth, drop water, and nickpoints in gully bed. We also conduct a large scale micro-geomorphology survey of diluvial terraces in mouth of main gully by RTK, and design measuring lines along fault scarps and gully profiles in part gully. Moreover, by combining the result of displacement measurement in Tl, T2 diluvial terrace and their 14C ages, we calculate out that the vertical slip rate of the middle section of HuashanFront Fault is 1.485mm/a since 6000a?000a B.P., and 3.73mm/a since 2000a B.P.. In the end, based on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 we build the evolution pattern of diluvial terraces and buried pluvial fans which under the action of normal fault. This study supports the view that Huashan Front Fault is 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Huaxian great earthquake, 1556.【期刊名称】《震灾防御技术》【年(卷),期】2012(007)004【总页数】13页(P335-347)【关键词】断层三角面;断层陡坎;洪积阶地;埋藏型洪积扇;裂点【作者】杨源源;高战武;徐伟【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100029;中国地震灾害防御中心,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引言华山山前断裂是渭河盆地南界断裂的东段,东起潼关,西止于蓝田流峪口,它在华县以东呈东西走向,经潼关向东可继续延至灵宝附近,与北东向的三门峡-灵宝断裂相交;而在华县以西则向南西方向延伸至秦岭山前,与秦岭北麓断裂相接(国家地震局鄂尔多斯周缘活动断裂系课题组,1988)(图1a)。

西秦岭北缘断裂破裂分段与地震危险性评估_邵延秀

西秦岭北缘断裂破裂分段与地震危险性评估_邵延秀

The segmentation of activities of the Western Qinling Fault 阶距 / km 断裂滑 动速率 / mm · a -1 历史地震 古地震 ( a BP) 7) ? 破裂分段
1期
邵延秀等: 西秦岭北缘断裂破裂分段与地震危险性评估
81
( 2 ) 天水断裂段( F1 - 2 ) : 东起天水北道 的 渭 河 谷 地, 经 天 水 市北 的 牛 家 山, 过 吊 沟 门, 西至 甘谷东南, 走向 290ʎ , 倾向 NE 或 SE , 倾 角 50ʎ 70ʎ , 长 约 50km。 新 生 代 以 来 断 裂 控 制了 新 近 1994 ) 。 系发育, 晚第四纪尤其是 全新世期 间 仍 在 活动, 其水平 走 滑 速 率 2. 8 mm / a ( 滕 瑞 增 等, 与宝鸡断裂段以北道阶区左阶羽列, 阶距 2 3km。根据历史地震考证研究的结 果, 该 段 断 裂应 2007 ) , 为 734 年天水 7 级地震的主要发震断 裂段 ( 雷 中 生 等, 同时东侧的宝鸡段也可能部分 参与了这次地震活动。 ( 3 ) 武山断裂段( F1 - 3 ) : 东起 凤 凰 山 南 麓 的 胡 家沟, 经 武家河、 洛 门、 武 山 止 于 鸳鸯 镇 西。 长约 75km, 走向 280ʎ 290ʎ , 倾向 NE , 倾角 6ʎ 70ʎ , 具 正 左旋走 滑 特 点。 断 裂 新 活动 明 显, 断 1994 ) 。 断 裂 东 端 与 错山脊、 冲沟和河流阶地等, 全新世水平滑动 速 率 为 2. 8 mm / a ( 滕 瑞 增 等, 天水断裂段以温家套拉分区左阶错列, 阶距 2km。 根 据 历 史地震 资料 核 查 和 现场 调查 结 果, 该 128 年 甘 谷 6 段断裂可能曾发生公元前 47 年 陇 西 6 级 地震、 级 地震和 1765 年 甘 谷 - 武 山 6 级等。在其北侧发生过 1718 年通渭 7 级地震, 尽管 这 次 地震的发震断 裂 不 是 西秦岭北缘 断裂, 但其震源体却涉及该地区, 对该段断裂未来的强震孕育可能有减震作用。 ( 4 ) 漳县断裂段( F1 - 4 ) : 东起酸刺湾, 向西经丁家门, 进入漳县盆地后终止于三 岔 附 近。 走 倾向 NE , 倾角 65ʎ , 长约 45km。断裂东段为逆走滑性 质, 西段 为 正 走 滑性 质, 晚 更 新世 向 290ʎ , 1994 ) 。与武山断裂段以鸳鸯 镇 阶 区 以来活动明显, 全新世水平滑动速率 2. 5 mm / a( 滕瑞增等, 左阶 羽 列 , 阶距 2. 5km。根据历史地震考证研究结果, 推断其 上 曾 发 生 143 年 7 级 地震 ( 袁道 2007 ) , 2005 ) 和武山断裂段也可能参与了这次地震活动。 阳等, 而黄香沟断裂段( 李传友, ( 5 ) 黄香沟断裂段( F1 - 5 ) : 东起漳县谷 地, 沿 车 厂 沟 向 西, 越 过分 水 岭, 经黄香沟终止于洮 。 300ʎ , , 46ʎ 85ʎ , 75km 。 河西岸 走向 左右 倾向不一 倾角 长 断 裂 晚 更 新世 以 来 的新 活动 非 常 强烈 , 尤其是在黄香沟一带断裂切过了全新世冲洪积扇、 阶地等, 发育断塞塘、 洪积扇 侧 叠、 冲沟 。 ( 2. 3 ʃ 0. 2 ) mm / a , 和山体位 错 等 构 造 地 貌 晚 第 四 纪 以 来 水 平 滑 动 速 率 垂直滑动速率 ( 0. 28 ʃ 0. 08 ) mm / a( 李传友等, 2006 , 2007 ) 。 与 漳 县 断 裂 之 间 以 漳 县 盆 地 ( 阶距 3km ) 左 阶 羽 1983) : “汉 惠 帝 二 年 正 月地震 陇 西, , 列。根据地震史料记载( 谢毓寿 等, 压四百余家” 前 汉陇 西郡治狄道( 今临洮) , 推测公元前 193 年临洮地震 最 有 可 能 发 生 在 该 段 断 裂 上, 离断裂最近距 离达 40 余 km 的临洮都死亡 400 余家, 推测其震级≥7 级。而锅麻滩断裂也 可 能 参 与 了 这 次 地 震活动。 ( 6 ) 锅麻滩断裂段( F1 - 6 ) : 东起洮河西岸的莲麓, 经锅麻滩、 羊毛沟、 松香滩, 止于 大 槐 沟 附 近。由 3 条斜列的次级断裂组成, 长约 120km, 走向 290ʎ 300ʎ , 倾 向 不 一, 倾 角 65ʎ 80ʎ 。 断 裂新活动以正走滑活动为主, 晚第四纪活动性 向 西 逐 渐 减 弱, 其水平 滑动 速 率 2. 1 mm / a ( 滕 瑞 1994 ) 。该断裂与漳县断 裂间 为 莲 麓 左 阶 拉 分 区, 增等, 阶距 2. 5km。 历 史 上 曾 发 生 1936 年 康 1994 ) 。 乐 6 级地震( 滕瑞增等, 由于地震发生时间的先后差异以及史料记载的详略程度不同, 沿西秦岭北缘断裂带 发 生 的 上述历史地震其等震线信度也不一样。总体上时间越近或史料记载越详细, 等震线确 定 的 相 对 1936 年 康 乐 6 较好, 如 734 年天水 7 级地震、 级 地震等, 相 反 则 差 些, 尤其是涉及相邻断裂 段是否参与活动的问题。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 综合分析发现沿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地震 活动 7 级以下 地震大 多 具 有 单 具有分段破裂的特征, 与断裂的几 何 分段 具 有 较 好 的 一致 性。 其 中, 段破裂活动的特征, 但 7 级以上地震多为 2 3 段组合破裂, 如 734 年天 水 7 级 地震 除 了 天 水

西秦岭北缘断裂形变运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综合分析

西秦岭北缘断裂形变运动特征与地震危险性综合分析

岭北缘断裂黄香沟段和漳县段发生单段破裂的可 资料进行研究,如断裂带的几何结构分段、晚新
能性最大,黄香沟段和天水附近具有较高地震危 生代特别是第四纪以来的断裂局部段的水平和垂
险性。某专项工作组根据地震精定位和震源深度 直运动特征以及大区域的构造综合分析等。尚缺
分布资料,发现在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的洮河以西 乏对西秦岭北缘断裂系统的观测研究。现有研究
缘断裂的形变运动特征进行更加深入的详细研究。
间隔约 2000 年。源自西秦岭北缘断裂构造背景与地震活动性
青藏高原的强烈隆升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直接碰撞的 结果,是新生代发生的重大地质事件,碰撞的结果之一是在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形成一系列规模巨大的断裂带。在青藏高 原东北缘除北东东向的阿尔金断裂外,发育多条北西西向的 左旋走滑断裂带,构成这一地区晚新生代以来的主要构造框 架 ,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其中一条重要的北西西走向活动断 裂带(图 1)。它位于海原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之间,长约 250 千米,第四纪晚期以来以左旋滑动为主。该断裂是我国西部 地理、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壳结构的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 主要的地震带之一,在我国西部构造格局的形成与演化中占 有重要地位。
表1 西秦岭北缘断裂各分段断裂活动特征
走向 N75°W N69°W N71°W N79°W
平行断裂走向性质及分量
走滑性质
速率(mm/a)
左旋
1.1 ± 0.3 1.0±0.4
GPS 反映的断裂运动特征
两侧 GPS 站点速度所表现出的空间特征,对不同断裂段进 行 GPS 剖面分析,图 3 给出 GPS 剖面范围及 GPS 站点分
布情况。利用跨断层剖面,对断裂带两侧站点速度分别进行
研究使用的 GPS 数据主要来自“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 沿剖面方向和垂直剖面方向的投影,由剖面两侧站点速度平

秦岭北缘断裂带

秦岭北缘断裂带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甘肃段的工程地质初步分析1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概况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干旱区和天水、陇南北部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缺水的地方之—,立足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这些区域资源性缺水的根本途径。

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工程以洮河九旬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水源,总干渠西起洮河、东至陇海线附近东西宽约85km,南起九甸峡北至定西鲁家沟南北长约110km,总干渠全长110.48km。

总干渠西段处于秦岭构造带和祁连构造带交界部位,新构造运动强列引水隧洞不仅穿越多种地貌单元,还穿越大量断裂带。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总干渠所穿越的最大区域性活动断裂,对引洮工程影响重大。

为此托引挑供水-期工程,结合众多专学者研究成果和引水隧洞开挖揭示的地质资料,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甘肃段进行了初步工程地质分析。

1.2 断裂带地理概况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我国西部地理、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壳结构的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的主要地震带之一。

秦岭北缘断裂带是一主体北倾的古板块缝合带。

该断裂带是秦岭和北部中新生代盆地的分界,是祁连与秦岭两大褶皱系的分界,是一影响到上地慢的、具有复杂演化历史的板块结合带。

该断裂带是我国境内六条板块拼接带之一,为区域性活动性断裂。

断裂带东起宝鸡与东秦岭北麓断裂带相接,西经拓石、天水、武山、漳县、锅麻滩至尖扎以西并与青海南山北麓宗务隆山北麓断裂带相连,近EW转NW向延伸长750km,走向280°~310°,局部地段略有变化。

东端在东经107°10'附近,西端在东经102°20'。

其规模巨大,断续延伸达余公里(漳县断裂带长约);断裂带宽达一,上盘影响带宽达一;断裂带由断层泥、断层角砾组成。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向断裂,海原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在空间上与其平行。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央造山系中段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位,同时也横跨中国中部S-N向构造带上,是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复合叠加的构造部位。

贺兰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贺兰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研究

贺兰山西麓断裂晚第四纪构造变形特征研究作者:暂无来源:《城市与减灾》 2018年第2期雷启云研究背景1. 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现实需要已有震例和大量研究表明,强震的发生与活动断层息息相关,活动断裂的研究是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

贺兰山西麓断裂位于我国南北地震带的北段,也是阿拉善活动地块和华北活动地块之间的边界构造。

该断裂展布于贺兰山西麓的洪积扇上,断裂全长近 90 千米,走向近南北,从阿拉善左旗穿城而过,向东距宁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不足 40 千米(图 1)。

该断裂向西逆冲,断错了多级洪积台地,形成醒目的断层陡坎地貌,全新世曾发生过多次古地震事件,是一条可发生 7级以上地震的全新世活动断裂。

然而,尽管该断裂具有较明显的逆冲特征,但其平直的地表形态和逆冲型断裂并不相符,加之探槽揭示了一些花状构造,个别正断层露头的存在,种种迹象表明其可能为走滑型断裂,或至少兼走滑运动性质。

但是,该断裂走滑证据尚不充分,除断裂北段有一小背斜似乎具左旋特征外,并无其他确凿的走滑证据。

可见,该断裂的构造变形方式复杂,有可能是一条不同寻常的特殊断裂,目前的工作尚不足以揭示其真实运动特征。

另外,前人的研究只揭示了古地震事件,并未获得古地震复发周期和离逝时间等参数。

因此,不论考虑贺兰山西麓断裂的构造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还是考虑断裂本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该断裂在防震减灾工作中都应予以高度重视和密切关注,并深入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

2. 极其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众所周知,贺兰山东麓为一条活跃的正断层,控制了银川断陷盆地的西边界,并发生了1739 年平罗 8 级地震,显示着地壳的拉张伸展。

而贺兰山西麓却表现为逆冲并可能兼有走滑,反应了地壳的挤压缩短。

从贺兰山两侧断裂活动规模、持续时间以及对地貌的控制来看,贺兰山东麓断裂应具主导地位。

两条断裂间距 20?80 千米,在如此小的范围内,同一山体的两侧却发育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断裂构造。

这种在同一山体的两侧,以正断层为主、逆冲断层为辅的组合模式极为罕见。

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初步研究邵延秀;葛伟鹏;张波;苏琦【摘要】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of Qiamantag is located between the Qaidam basin and the Kunlun orogen.Its active features are responses to the Tibetan Plateau uplift,which we examine in this paper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Tibetan Plateau's tectonic evolution.To date,the northern margin fault of Qiman-tag has been little understood,including its active style and slip rate,which are important parameters in an active fault.To address this knowledge gap and to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Qimantag fault's slip rate, we used methods related to active tectonics and tectonics geomorphology.We traced fault lines based on satellite imagery interpretation and field surveys,and found the fault scarp to be discontinuous along the strike.In this paper,we examine in detail three sites from the west to the east of this segment.Our results show that the fault widely ruptured young alluvial fans in the field to form 1.5~2.5 m high scarps in the west segment.The slopes of these scarps have angles of~30°.Due to the lack of dateable deposi-tions in the study area,we took no geochronological samples to date the age of the alluvial fans.Howev-er,we used a diffusion equation to constrain the age of the faulted scarps.Based on our calculations,the scarp is about 1 000~15 000 years old at the Q1 site,with a height of about 2.5 m.Based on the age and height of the scarps,we calculated their uplift rate to be about (2.0±0.5)mm/a.This value is similar to the results obtained from river incision and geodeticleveling.Based on our results,we consider the uplift rate to be 1~2 mm/a.In addition,we also established elevation longitudinal profiles and the hypsomet-ric integrals along the Qimantag Mountain.These profiles and HI values indicate that the mountain is experiencing tectonic uplift.%祁漫塔格北缘断裂处于青藏高原内部造山带地区,其构造活动反映了青藏高原的构造演化特征。

秦岭北缘断裂带

秦岭北缘断裂带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甘肃段的工程地质初步分析1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概况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甘肃中部黄土高原干旱区和天水、陇南北部地区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缺水的地方之—,立足国家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实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这些区域资源性缺水的根本途径。

正是基于这个出发点,甘肃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开工建设。

工程以洮河九旬峡水利枢纽工程为水源,总干渠西起洮河、东至陇海线附近东西宽约85km,南起九甸峡北至定西鲁家沟南北长约110km,总干渠全长110.48km。

总干渠西段处于秦岭构造带和祁连构造带交界部位,新构造运动强列引水隧洞不仅穿越多种地貌单元,还穿越大量断裂带。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总干渠所穿越的最大区域性活动断裂,对引洮工程影响重大。

为此托引挑供水-期工程,结合众多专学者研究成果和引水隧洞开挖揭示的地质资料,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甘肃段进行了初步工程地质分析。

1.2 断裂带地理概况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我国西部地理、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壳结构的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的主要地震带之一。

秦岭北缘断裂带是一主体北倾的古板块缝合带。

该断裂带是秦岭和北部中新生代盆地的分界,是祁连与秦岭两大褶皱系的分界,是一影响到上地慢的、具有复杂演化历史的板块结合带。

该断裂带是我国境内六条板块拼接带之一,为区域性活动性断裂。

断裂带东起宝鸡与东秦岭北麓断裂带相接,西经拓石、天水、武山、漳县、锅麻滩至尖扎以西并与青海南山北麓宗务隆山北麓断裂带相连,近EW转NW向延伸长750km,走向280°~310°,局部地段略有变化。

东端在东经107°10'附近,西端在东经102°20'。

其规模巨大,断续延伸达余公里(漳县断裂带长约);断裂带宽达一,上盘影响带宽达一;断裂带由断层泥、断层角砾组成。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是一条重要的向断裂,海原断裂带、东昆仑断裂带、鲜水河断裂带在空间上与其平行。

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其大地构造位置处于中央造山系中段祁连造山带和北秦岭造山带的接合部位,同时也横跨中国中部S-N向构造带上,是古亚洲构造域、特提斯构造域和太平洋构造域复合叠加的构造部位。

关于河西走廊盆地榆木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新认识

关于河西走廊盆地榆木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新认识

关于河西走廊盆地榆木山北缘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新认识陈柏林;王春宇;宫红良;刘建民;张永双;刘建生【期刊名称】《地质通报》【年(卷),期】2007(26)8【摘要】榆木山北缘活动断裂属于河西走廊中段盆地内的次级隆起--榆木山隆起北侧断裂系的组成部分,它位于榆木山北缘断裂北侧山前,是与榆木山隆起有成生联系、活动时间很新的现代活动断裂.榆木山北缘活动断裂呈向北北东略微凸出的弧形,走向总体为北西向,倾向南西,自南东向北西走向由北西向渐变为北西西向,甚至近东西向,倾角自中等-低角度,东段较陡.榆木山北缘断裂的活动性质在剖面上表现为以南西盘向上逆冲为主,水平位移不明显,特别是中段的石炭口-窑儿沟口一带,在向南缓倾的主逆冲上盘往往发育反向逆冲断层,并导致上更新统砂砾层发生牵引褶.该断裂在距今13.1~13.3 ka之间和距今3~5 ka期间发生过2次明显的新构造活动.【总页数】8页(P976-983)【作者】陈柏林;王春宇;宫红良;刘建民;张永双;刘建生【作者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100081;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P534.63【相关文献】1.榆木山北缘断裂现今构造活动特征及其对青藏高原北东扩展的构造地貌响应 [J], 陈干;艾明;郑文俊;王旭龙;张培震;熊建国;俞晶星;刘兴旺;毕海芸;刘金瑞2.祁连山北缘玉门-北大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刘兴旺;袁道阳;邵延秀;张波;3.祁漫塔格北缘断裂晚第四纪以来活动特征初步研究 [J], 邵延秀;葛伟鹏;张波;苏琦;4.祁连山北缘玉门-北大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刘兴旺;袁道阳;邵延秀;张波5.榆木山东麓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特征的初步研究 [J], 邹谨敞;虢顺民;陈志泰;代华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西秦岭夏河断裂的西延活动特征——兼论2017年青海泽库MS4.9地震成因

西秦岭夏河断裂的西延活动特征——兼论2017年青海泽库MS4.9地震成因

张波,李启雷,王爱国,等. 西秦岭夏河断裂的西延活动特征−兼论2017年青海泽库M S 4.9地震成因[J]. 地震科学进展,2024, 54(1): 25-33. doi:10.19987/j.dzkxjz.2023-137Zhang B, Li Q L, Wang A G, et al. The western extension of Xiahe fault in West Qinling :Discussion on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Qinghai Zeku M S 4.9 earthquake in 2017[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 2024, 54(1): 25-33. doi:10.19987/j.dzkxjz.2023-137学术论文西秦岭夏河断裂的西延活动特征−兼论2017年青海泽库M S 4.9地震成因张 波1, 3) 李启雷2)※ 王爱国1, 3) 何文贵1) 姚赟胜1, 3)朱俊文1) 蔡艺萌1) 冯紫微3)1) 甘肃兰州地球物理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甘肃兰州 7300002) 青海省地震局,青海西宁 8100013)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甘肃兰州 730000摘要 2017年青海泽库M S 4.9地震的震中位于走向南北的日月山断裂附近,而小震优势排列和震源机制解却和日月山断裂矛盾。

本文通过活动断裂遥感解译和野外考察,在震中附近发现了EW 走向和NW 走向的断裂,它们属于夏河断裂西端构造,EW 走向断裂倾向N ,其运动性质兼具左旋走滑和逆冲。

同时,我们使用双差定位方法对泽库M S 4.9地震开展重定位,发现小震排列也呈NW 和EW 两段,横跨EW 走向段的小震指示倾向N 的断层面。

通过对比夏河断裂西端构造和地震排列特征,我们发现夏河断裂的三维几何和运动性质与小震排列和震源机制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与滑动速率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与滑动速率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与滑动速率李传友;张培震;张剑玺;袁道阳;王志才【期刊名称】《第四纪研究》【年(卷),期】2007(27)1【摘要】文章对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的沉积建造、构造地貌等开展了野外调查与研究.冲沟位错、断裂剖面、山脊位错、线性槽地、洪积扇变形与断塞塘等详细的构造地貌分析,显示断裂带在黄香沟段晚第四纪具有较强的活动性,以左旋走滑兼有倾滑分量为特征.根据其中两条晚更新世末期以来的冲沟左旋水平位错平均值30.5±3.0m,及其14C限定的冲沟发生位错的年龄为13480±240aB.P.,获得断裂晚第四纪的水平滑动速率为2.3±0.2mm/a.同时,由断裂位错洪积扇形成的1.05±0.30m垂直位移量,与该期洪积扇形成的14C年龄3690±100aB.P.,估算了断裂晚第四纪的垂直滑动速率为0.28±0.08mm/a.【总页数】10页(P54-63)【作者】李传友;张培震;张剑玺;袁道阳;王志才【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北京市地震局,北京,100080;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北京,100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2;P534.63【相关文献】1.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西端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其西延问题 [J], 张波;何文;袁道阳;刘白云;刘兴旺2.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精确厘定与讨论 [J], 刘金瑞;任治坤;张会平;李传友;张竹琪;郑文俊;李雪梅;刘彩彩3.新疆博格达山北缘阜康南断裂带古牧地段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J], 吴传勇;沈军;史杰;罗福忠;陈建波4.祁连山北缘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活动速率初步研究 [J], 杨海波;杨晓平;黄雄南5.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水平位移特征及其微地貌响应 [J], 李传友;张培震;袁道阳;王志才;张剑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灾变事件关系研究

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灾变事件关系研究

第37卷增刊2014年12月地震研究JOURNAL OF SEISMOLOGICAL RESEARCHVol.37,Supp.Dec.,2014*收稿日期:2014-08-30.拉脊山断裂古地震与喇家遗址灾变事件关系研究*李智敏1,李延京2,田勤俭3,夏玉胜1,张加庆1,姚生海1,黄伟1(1.青海省地震局,青海西宁810001; 2.青海省海东地区地震局乐都地震台,青海海东814000;3.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摘要: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资料,获得了拉脊山断裂带的几何学特征,通过野外调查和开挖探槽,对拉脊山断裂带上古地震进行了研究。

认为拉脊山断裂在大河家地区逆冲活动造成黄河阶地上形成断层陡坎,在陡坎位置开挖探槽,揭露出了3700a.BP 以来至少发生过2次中强以上古地震事件,并造成了黄河阶地变形,最晚一次古地震事件发生在(3136ʃ51) a.BP 左右,估算断层全新世中晚期以来的滑动速率为0.51mm /a 。

形成于3650 2750a.BP 前后的喇家遗址位于该探槽剖面6.4km 处,因此得出拉脊山断裂带上强烈的古地震事件与喇家文化的毁灭存在密切的联系。

该研究对认识拉脊山断裂带的地震危险性和确定形成喇家遗址的古地震证据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

关键词:拉脊山断裂;古地震;喇家遗址;灾变关系中图分类号:P316.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666(2014)增刊-00109-070引言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是由北东东向左旋走滑的阿尔金断裂带、北北西向的祁连山—海原断裂带和近东西向左旋走滑的东昆仑断裂带三条巨型左旋走滑断裂所围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地壳块体,称为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李智敏等,2013),与其南邻的是由东昆仑断裂带、龙门山断裂带和甘孜—玉树断裂带所围限的巴颜喀拉块体(图1)。

由于高原整体不断隆升和向北东侧向挤压,在柴达木—祁连活动地块内部形成了一些性质不同、规模不等的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带(袁道阳等,2004a ),如大柴旦—宗务隆山断裂带、柴北缘断裂带、鄂拉山断裂带、日月山断裂带和拉脊山断裂带等。

第四纪断裂

第四纪断裂

24 30~40°/SE,NW∠60~70° Q4 正断
8 北石城—河防口断裂 北石城、梨树沟、北白岩
51 20~50°/SE∠30~50°
Q2 正断
庙城、北七家、芦井、大灰厂、,
9 黄庄—高丽营隐伏断裂
131 20~50°/SE∠55~75°
晓幼营、磁家务
Q3 正断
10 前门—良乡隐伏断裂 孙河、前门、良乡、马坊
位于京西北的延怀盆岭区,全新世活动断层比较发育,在这些盆地边缘断裂 带,多处发现古地震的地质遗迹,包括断错地貌面的断层陡坎、坎前陷落带、地 裂缝、充填楔、构造楔、崩积楔、液化喷沙等古地震标志。根据对第四纪松散地 层测年资料,可约束对古地震发生的时间的了解。京西北盆—岭区发现有多条全 新世活断层的古地震遗迹。图 2.2.3 是怀柔盆地北缘断裂的沈庄北探槽剖面。
活动 活动 时代 性质
1 怀涿盆地北缘断裂
杏林堡、黄土窑、沈庄、长疃 55.5 50°/SE∠50~75°
Q4 正断
2 延矾盆地北缘断裂
营盆、黄柏寺、狼山、黑山寺 102 20~85°/SE∠50~80°
Q4 正断
3 蔚广盆地南缘断裂
大堡、松枝口、西张、黑土洼 115 50~70°/NW∠55~70°
的关系,在平均同震位移大体相同的情形下,强震原地平均重现间隔与平均活动 速率呈反比,即当一条活动断裂带的活动速率较低时,发生在该断裂带的强震原 地重现间隔将较长,反之,则较短。该公式表现为:
RX=D/(S - C)
公式中,R X 代表单条活动断裂带地震原地重现间隔,D 代表该断裂带发生强震时 的同震位移,S 代表断裂带的长期的活动速率,C 代表断裂带的蠕滑速率。该公 式展示了活动断裂带的活动速率与该断裂带强震重复间隔的关系。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震危险性与危害性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震危险性与危害性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震危险性与危害性作者:王爱国袁道阳张波吴赵邵延秀王金烁来源:《城市与减灾》 2018年第4期断裂带概况中国西部是全球地震多发地区之一,而地震尤其大地震的发生又与活动构造关系密切。

据统计,我国全部8 级、绝大部分7~7.9 级地震均发生在活动块体边界活动构造带内(邓启东,2003)。

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位于中国西部青藏高原东北缘,为我国Ⅰ级活动构造分区青藏断块区东边界内一条主要的活动断裂,也是Ⅱ级活动构造东昆仑—柴达木断块和祁连山断块的边界断裂东延段(图1),地震活动强烈。

断裂带西起青海同仁附近,向东经太子山、漳县、武山、天水,至宝鸡附近与秦岭北缘断裂相连,全长约470km,总体走向NW50°?70°,为一条规模大、晚第四纪活动强烈的区域性左旋走滑断裂带。

断裂在航空照片、卫星影像及地形图上有清楚地貌显示,区域上表现为连续的大型沟槽地貌及系列山脊、水系左旋错动,微地貌见线性谷、断层崖、断层陡坎及断塞塘等断层新活动地貌。

历史上沿该断裂带曾发生过多次强震,如公元前193 年临洮6 ?7 级地震、公元前47 年陇西6? 级地震、128 年甘谷6? 级地震、143 年甘谷西7? 级地震、734 年天水7 级地震、1765 年甘谷—武山6? 级地震和1936 年康乐6? 级地震等,每次地震都给断裂沿线居民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国家地震局震害防御司,1995 ;袁道阳,2007 ;雷中生,2007)。

断层几何结构与新活动特征断层几何结构包括断层在地表出露位置的几何展布、断层面的倾向、倾角等空间参数及结构关系。

断层的活动性质可分为逆断层、正断层、走滑断层以及压—扭或张—扭混合类型。

通过断层几何结构特征及活动性质,可推知断裂所处的构造应力环境与地震动力学特征。

在收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经过高清卫星影像解译及多次现场追踪调查与研究,确定了西秦岭北缘断裂带地表几何展布细结构(图1)。

新疆塔城盆地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新疆塔城盆地断裂的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动断裂 , 其 几何 展 布 特 征 、 晚第 四纪 以来 活动 特 征 、 古 地 震等 , 前 人 开 展 的工 作 及研 究 相 对 较
少 。笔 者通 过 对新疆 塔 城市 巴克 图辽塔 新 区地震 小 区划 和 中电投新 疆塔 城热 电联 产新建 工 程
场 地地 震安 全性 评 价工 作 , 两次 对塔 城 盆地 的 主要活 动断 裂进 行 了地震 地质调 查 , 并开挖 了大 型 探槽 , 采 集 了多个 光 释光 年龄 样 品测 定其 活 动 年代 , 从 而 对塔 城 盆 地 活动 断 裂 的展 布 、 活 动 性 及 晚第 四纪 以来 的活 动 特征 等获 得 了一 些粗 浅 的认识 。
世或全新世 时期发生过新活动及古 地震。
关键词 : 塔城盆地 ; 晚第 四纪 ; 活动断裂 ;占地震形变带
d o i : 1 0 . 1 6 2 5 6 / j . i s s n . 1 0 0 1 — 8 9 5 6 . 2 0 1 5 . 0 3 . O O l
塔 城盆 地 在大 地构 造 上 , 位 于 哈 萨克 斯 坦一 准 噶尔 板 块 内 , 是 西 准 噶尔 山地 的一 山 问盆 地 。在 盆地 的北 缘 、 东缘 和 南缘 均分 布有 活 动断 裂 , 构 成其 盆地 与 山 , 在 古 生代 末 由于西 准 噶尔 山的翘起 而 分离 。 因此 , 西 准 噶尔 山是分 隔准 噶尔坳 陷 和 哈
萨克斯 坦 地块 的华 里 西期 褶皱 造 山 隆起 区 。根 据人 工 地 震 宽角 反 射/ 折 射 工 程 探测 研 究 的结
果( 据 马宗 晋 、 张先 康 等人 的 图集 , 2 0 0 1年 ) , 西 准 噶 尔 山及 塔 城 盆地 , 地壳 自上 而下 分 为 上地 壳 与 下地 壳 。上地 壳 又可 分 为 3层 , 第 1 层 上部 为沉 积层 , 包 含基 岩及 基岩 上部 风化 壳 。在 西 准 噶尔 山 以西厚 约 2 k m, 纵波 速度 为 2 . 6— 5 . 8 k m / s ; 第 2层 厚约 2 0 k m, 纵 波速度 为 6 . 2~ 6 . 4 k m/ s ; 第 3层 厚 约 1 2 k m, 纵波 速 度为 6 . 6 k m / s 。下 地壳 厚 1 2 . 6~1 8 . 0 k m, 纵 波速度 为 6 . 8一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晚第四纪的特征滑动行为

香山-天景山断裂带西段晚第四纪的特征滑动行为
对较 低 。在景 泰小红 山 、罐罐 岭 等 断裂 段 上较 新 地 表 破裂 被 发 现 ( 柴 炽 章 等 ,2 0 0 3 ) 之后 ,香
山一 天景 山断裂 带西 段才开 始逐 渐受到 研究 者们 的关注 。而 目前也 只是对 断裂 的展 布 、 几何 结
构 和最新 活动 特征 做 了相关 工作 ( 柴炽 章等 , 2 0 0 3 ;杜鹏等 , 2 0 0 7 ) , 对 断裂 的长期 地震 活 动历 史则缺 少深 入研究 。随着 地震 活跃期 的来 临 ,香 山一 天景 山断裂 带 , 特 别是 缺乏 历 史地 震 记 录
显著 , 历 史上 曾发生 1 7 0 9年 中卫南 7 级地 震 。前 人对 该 断裂 带 东段 的位 移量 、滑 动速 率 和 古地震 ,包括 1 7 0 9年地震 地表 破 裂带 的长 度和 同震 位移 量等 , 做 过许 多研 究 工作 ( 张维 岐 等 ,
1 9 8 8 ; 汪一鹏 等 , 1 9 9 0 ;闵伟 等 , 2 0 0 1 ; 李传 友 , 2 0 0 5 ) 。相 比东段而 言 , 香 山一 天 景 山断裂带 西 段 缺乏历 史地震 记 载 , 现 代地震 仪 器也几 乎没有 记 录 到 > 3级 的地 震 , 所 受 关 注 与研 究程 度 相
香 山一 天 景 山断裂 带 西段 晚第 四纪 的 特 征 滑 动 行 为
李新 男 李 传友
( 中 国地 震 局 地 质 研 究 所 , 活 动 构 造 与 火 山重 点 实 验 室 1 0 0 0 2 9 )
摘 要 香山一 天 景 山 断 裂 带 是 青 藏 高原 东北 缘 弧 形 构 造 带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其 东 段 曾发 生 1 7 0 9

滇藏铁路沿线重要活动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初步研究

滇藏铁路沿线重要活动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初步研究

张献兵,于皓,余潇,等. 滇藏铁路沿线重要活动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初步研究[J]. 地震科学进展, 2024, 54(1): 94-109.doi:10.19987/j.dzkxjz.2023-147Zhang X B, Yu H, Yu X, et al.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Late Quaternary activity of important active fault zones along the Yunnan-Tibet railway[J]. Progress in Earthquake Sciences, 2024, 54(1): 94-109. doi:10.19987/j.dzkxjz.2023-147综述与评述滇藏铁路沿线重要活动断裂带晚第四纪活动性初步研究张献兵1, 2, 3) 于 皓1, 2, 3) 余 潇1, 2, 5) 郭长宝1, 2, 4)吴瑞安1, 2, 4) 王 炀1, 2, 4) 钟 宁1, 2, 4)※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0812) 自然资源部活动构造与地质安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813)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1000834) 中国地质调查局新构造与地壳稳定性研究中心,北京 1000815)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摘要 滇藏铁路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板块碰撞和构造活跃的地形急变带,沿线活动断裂发育,地震频发,地震烈度强,且地质灾害频繁,其规划施工建设和长期运营面临的地质安全风险问题严峻。

滇藏铁路香格里拉—波密段沿线发育了哈巴—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带、中甸—龙蟠断裂带、德钦—中甸—大具断裂带、维西—乔后断裂带、金沙江断裂带、巴塘断裂带、澜沧江断裂带、怒江断裂带、边坝—洛隆断裂带、嘉黎—察隅断裂带等10余条活动断裂带。

受断裂黏滑位错、蠕滑变形和引发强震风险的突出影响,迫切需要厘定区域活动断裂带的几何展布和活动性。

西秦岭北缘断裂分段运动变形特征分析

西秦岭北缘断裂分段运动变形特征分析

西秦岭北缘断裂分段运动变形特征分析陈长云;贺建明【摘要】利用1999~2007年和2009~2013年西秦岭北缘断裂及其邻区的GPS 观测数据,基于跨断层速度剖面,结合断裂带邻区应变率场的分布,综合分析断裂带的分段运动变形特征.1999~2007年观测结果表明,西秦岭北缘断裂各次级断裂段均表现出左旋走滑兼挤压的运动特征,其中锅麻滩段的活动性明显高于其他3条次级断裂;GPS主应变率场显示,沿西秦岭北缘断裂,各次级断裂所受主压应变的方向基本一致,均为NE向,但是各分段主压应变的量值变化较为明显,锅麻滩段和鸳凤段所受主压应变明显大于漳县段和天水-宝鸡段;主压应变所表现出的分段特征与跨断裂GPS站点剖面反映的结果比较一致.2009~2013年观测结果表明,漳县段滑动速率增加,主张应变率增大,可能与岷县漳县地震的发生有关.综合分析跨断层剖面和主应变率场反映的断裂带远场和近场变形特征认为,西秦岭北缘断裂4条次级断裂已处于闭锁状态,并且存在一定的应变积累,其中天水-宝鸡段平行断裂滑动速率和垂直断裂的挤压速率均较低,可能表明其在西秦岭北缘断裂4条次级断裂中闭锁程度最高.【期刊名称】《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年(卷),期】2016(036)009【总页数】5页(P784-788)【关键词】西秦岭北缘断裂;地壳形变;速度场;应变率场;闭锁深度【作者】陈长云;贺建明【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市耐火路7号,300180;中国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市耐火路7号,3001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西秦岭北缘断裂带走向北西西,位于海原断裂和东昆仑断裂之间,长约300 km,第四纪晚期以来以左旋滑动为主(图1)。

该断裂是我国西部地理、地貌、地质构造及地壳结构的重要分界线,也是我国主要的地震带之一[1-2]。

断裂带自西北向南东可以分为锅麻滩段、漳县段、鸳凤段和天水-宝鸡段等4条次级断裂[3]。

西秦岭北缘断裂属于地震发生强度和频度均较高的地区。

祁连山北缘玉门-北大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祁连山北缘玉门-北大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

祁连山北缘玉门-北大河断裂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刘兴旺;袁道阳;邵延秀;张波【摘要】As the boundary of the Qilian Mountain and Jiuxi Basin,the Yumen—Beidahe fault is located along the western part of the southern margin of the Hexi Corridor,and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orth Qilian Mountain fault system.The Yumen—Beidahe fault extends from Qingca-owan in the west in an ESE trending for 80 km to nearGutouquan.Considering its geometric structure and active behavior,the fault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egments.The eastern segment, whose length is about 20 km,is located on the two sides of Beidahe and about 2 km from the Qilian Mountain.This fault segment is preserved in the form of continuous fault scarp,whose height ranges from less than 1 m to 7 m.At the most recent alluvial fan,some fault scarps still retain a fresh free surface,which suggests that the segment is an earthquake rupture zone.The structure of the middle segment is complex and mainly exhibits thrust characteristics.Its length is about 20 km and it comprises six discrete faults.The topography is expressed as a fault triangle and a fault scarp of different heights.The fault section suggests that the latest earthquake event occurred about 5 000 years ago.The western segment,whose length is about 40 km,does not appear on the ground and becomes a blind thrust-fold belt.Some rivers,such as the Shiyou and Baiyang Rivers,cross over this blind thrust-fold belt.The terraces of these rivers have been described as fold deformation in previous work.This fault segment is alsothe seismogenic struc-ture of the 2002 Yumen M S 5.9 earthquake.Based on previous data and field surveys,we believe the Yumen—Beidahe fault to be an active thrust fault in the Holocene,and there is no geological or geomorphic evidence of any left-lateral slip along the fault.According to a differential GPS survey of the fault scarps and geomorphic surface dating,we infer the average thrust rate of the Yumen-Beidahe fault since the late Pleistocene to be about (0.73±0.09)mm/a.%通过卫星影像解译、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对位于祁连山北缘的玉门—北大河断裂晚第四纪构造活动特征进行研究。

四川大凉山断裂带的晚第四纪平均滑动速率

四川大凉山断裂带的晚第四纪平均滑动速率

四川大凉山断裂带的晚第四纪平均滑动速率
周荣军;黎小刚;黄祖智;何玉林;戈天勇
【期刊名称】《地震研究》
【年(卷),期】2003(026)002
【摘要】大凉山断裂带呈近南北向或北北西展布于安宁河、则木河断裂东侧的大凉山腹地,是一条连接鲜水河、小江断裂的贯通性全新世活动断裂,全长约280km.航、卫片解译及野外实地考察结果表明,大凉山断裂带由海棠-越西、普雄河、布拖及交际河四条次级断裂呈羽列组合而成,晚第四纪以来的平均左旋滑动速率在
3mm/a左右.
【总页数】6页(P191-196)
【作者】周荣军;黎小刚;黄祖智;何玉林;戈天勇
【作者单位】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四川省地震局工程地震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4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2
【相关文献】
1.海原断裂带老虎山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精确厘定与讨论 [J], 刘金瑞;任治坤;张会平;李传友;张竹琪;郑文俊;李雪梅;刘彩彩
2.西秦岭北缘断裂带黄香沟段晚第四纪活动表现与滑动速率 [J], 李传友;张培震;张剑玺;袁道阳;王志才
3.利用岷江阶地的变形估算龙门山断裂带中段晚第四纪滑动速率 [J], 马保起;苏刚;侯治华;舒赛兵
4.龙日坝断裂带晚第四纪滑动速率和古地震复发行为 [J], 任俊杰;徐锡伟;Robert S.Yeats;张世民
5.博—阿断裂带中东段晚第四纪以来滑动速率 [J], 马建;吴国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人 对西秦 岭北缘 断裂 带 的研 究 主要集 中于 中东段 , 累了大 量有 关该 断 裂活 动性 的 积
资料 口 , 国家 地震局 兰州地 震研 究 所①对 西秦 岭 北 缘 断裂 的 1: 原 5万 填 图也 只填 到 土

收稿 日期 :2 1 - 7 0 ;修 改 回 日期 :2 1 - 92 0 10 — 7 0 10 — 0 基 金 项 目: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0 7 1 2 和 中 国地 震 局 中 国 大 陆 7级 以 上 大 震危 险 区预 测 项 目共 同资 助 4823)
引言
西秦 岭北缘 断裂 带是青 藏高 原东北 部一 条大型 走滑 活动 断裂带 ,晚新 生代 以来 以左 旋
走 滑为 主 , 有倾滑 分量 。 兼 断裂 带东端 与秦 岭北缘 断裂相 连 , 西经 天水 、武 山、漳县 至临 往 夏 以西 , 向大致 为 NWw 向 , 达 4 0k 1。 走 长 7 m_ 西秦 岭北缘 断裂 大致 由 6条次 级断裂 左 阶 ]
第 3 卷 2
第 1 期


Vo1 2。N O .3 .1
21 0 o2
西 秦 岭 北 缘 断 裂 带 西 端 晚 第 四 纪 活 动 特 征 及 其 西 延 问题
张 波 , 文贵 , 一何 袁道 阳 , 白云 , 兴 旺 刘 刘
作 者 简 介 :张 波 (9 6) 男 ,四 川 三 台人 ,在 读 硕士 研 究 生 ,主要 从 事 新 生 代 构造 与活 动 构 造 等 研 究 。 18 一 , ① 国家 地 震局 兰 州 地 震 研 究所 , 秦 岭 北 缘 断裂 带 1 5万 活 动 断裂 地 质 图 说 明 书 ,1 9 。 西 / 9 3
I 柴 达 木 盆 地 ;Ⅱ 青 海 湖 盆 地 ;Ⅲ 共 和 盆 地 ;Ⅳ 西 宁 民和 盆 地 ;V 循 化~
贵 德 盆 地 ;Ⅵ 临 夏 盆 地 ;Ⅶ 兰 州 盆 地 ;Ⅷ 陇 西 盆 地
羽列 而成 , 东往 西分别 为宝 鸡一 天水断 裂 、 水一凤 凰 山断裂 、武 山断裂 、 县断 裂 、 从 天 漳 黄
香沟 断裂 和锅麻滩 断裂 ( 1 。 图 ) 该 断裂 带历 史上多 发强震 ,如公元 1 3年 甘谷 7 0级地 震 、公元 7 4年 天水 7 0级地 4 . 3 . 震等 , 今最 近 的一 次地震 为公 元 1 3 距 9 6年康 乐 6 级 地 震L ] 2 。该 断裂 最新 活 动 强烈 ,活 动特 征较 为 明显 ,晚更 新世 晚期 以来 断裂平 均水平 滑动速 率 2 ~3mm/ , 直滑 动速 率 为 a 垂
F 6西 秦 岭 北 缘 断 裂 ; 7热 水 … 日月 山 断 裂 ; 8鄂拉 山 断裂 ;F F F 9青 海 南 山断 裂 ;F 0拉 脊 山 断 裂 ; 1
F1 1马 衔 山 一 兴 隆 山 断 裂 ; 1 F 2庄 浪 河 断 裂 ;F 3海 原 断裂 ;F 4天 桥 沟 一 黄 羊 川 断 裂 ; 1 1
0 2 . . tO 8mm/ l a】
。综合 黄香 沟断裂 探槽结 果 ,得到 了 6次古地 震 事件 , 均复 发 间 ]平
隔为 (4 3 7 a 李 西侯等 I 对漳县 断裂 带 的研 究得 到 2次古 地震 事件 , 2次 事件 间隔 2 6 ±3 ) 。 5 这
约 为 50 0 0年 。
1 期

波 等 :西 秦岭 北 缘 断 裂 带 西 端 晚 第 四 纪 活 动 特 征 及 其 西 延 问 题
17 3
房 村 以东 , 而对 西秦 岭北 缘 断裂 的西端 , 别是 土房 村 以西 ,由于交通 不便 ,山大 沟深 , 特 调 查 工作 很难 进行 , 以断裂 活动性 情况 不 明 ,一 直是 研 究 的空 白区 。本 文 主要 立 足 于西 秦 所 岭 北缘 断裂 西端 ( 土房 村 以西 ) 通 过野 外调 查 、探槽 开 挖 和样 品测 年等 方 法 ,初 步研 究 该 , 断裂 带 的最新 活 动特征 及 活动 时代 ,获 得 断层 活 动 性定 量参 数 ( 断裂 分 段 特 征 、古 地 震事
件 等 ) 解 决西秦 岭北 缘 断裂 向西延 伸 问题 。 ,
图 1 西秦 岭 北缘 西 延 断 裂 附 近 主 要 活 动 构 造 与 新 生 代 盆 地 分 布
F 1东 昆 仑 断 裂 ;F 2迭 部 ~ 白龙 江 断 裂 ; 3光 盖 山~ 迭 山 断裂 ;F F 4临潭 一 宕 昌断 裂 ; F5礼 县 罗 家堡 断裂
( . 国地 震 局 兰 州 地 震 研 究所 ,甘 肃 兰州 7 00 ; . 国 地 震局 1中 300 2中 地 震 预 测研 究所 兰 州 科 技 创 新基 地 ,甘 肃 兰州 7 0 0 ) 3 00
摘要 : 西秦 岭北 缘 断 裂 是 青 藏 高 原 东 北 缘 的 一 条 以左 旋 走 滑 运 动 为 主 的 大 型 活 动 断 裂 。通 过 卫 片解 译 和野 外 地 质 调 查 , 为 断 裂 西 端 活 动性 仍 很 强 烈 , 发 现 切 龙 沟 一 带 全新 世 活 动 特 征 明 认 并 显 。结 果 表 明 , 新 世 以来 西 秦 岭 北缘 断裂 西 端 至少 有 2次 古 地 震 事件 , 明 断 裂 经 过 土 房 村 全 说
以 后 活 动并 没 有 停 止 ,而是 继续 向西 延 伸 ,最 后 终止 于甘 加 盆 地 。
关 键 词 : 秦 岭 北 缘 西 端 断 裂 ; 裂 活 动 性 ; 地 震 事 件 ; 加 盆 地 西 断 古 甘 中图 分 类 号 : 3 5 P 1 文 献标 识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3 7 ( 0 2 0 — 1 6 0 1 0 — 2 4 2 1 ) 10 3 —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