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开展生标本采集制作活动的实践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开展生物标本采集、制作活动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课程方案》提出了要求构建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完善学习方式为特征,以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为标志,要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上海市《生命科学》新课程九年义务阶段的目标:热爱生命和生命科学,亲近自然,珍惜自然,爱护环境,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对生命世界充满好奇心,养成务实求真的科学态度和勤于实践、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通过生命科学教育,让学生尽可能多的“经历”、“体验”,从而发展他们实践能力,科学思维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合作学习、表达交流的能力,并初步掌握生命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技能,能进行生命科学的探究学习活动,学会自主探究,提高学习品质……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一切看成绩,成绩论英雄,仍左右着我们的教育,能力的培养往往成了一个空洞的口号。

于是造成了现在学生“主课”认真学,“副课”无所谓的学习态度,使得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问题不断出现,突出表现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习惯处于被动地位,依赖思想比较严重,围绕课堂、教师、教材转,对于探究性学习还只是流于表面。

可见,学生现状离二期课改的要求存在很大的距离。

鉴于二期课改的要求和上述存在的问题,本课题试图以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活动作为载体,来探索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与表达、观察动手诸方面能力。

二、研究目标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尝试以生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活动作为载体,探索如何在拓展活动中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地位,提高他们对学习生命科学的兴趣,寻找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各方面能力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在教学实践中提高学生动手实践、交流等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过程与方法
根据研究计划,结合研究内容和活动实践,运用适当的研究方法,在相应的时间中集中开展了以下课题研究工作:
(一)准备阶段(注:这项工作贯穿全过程):2005年6月—2005年10月
1、教育教学理论研究
运用文献研究法研究相关的教育论著,为课题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例如:《上海市中学生命科学课程标准解读》、《英国中、小学科学课大纲介绍》、《关于新编初中生物教材加强科学方法和思维方法教育的思考》等等论著对活动的开展具有很大的很大启发、借鉴和指导作用。

2、简明生物校本教材的编写(初稿)
(1)当地动植物种类的调查
利用各种渠道收集与植物分类学相关的资料和信息,同时组织教师与学生调查当地的动植物种类,并结合文献资料,对调查结果进行分类、汇总。

(2)动植物标本制作法的收集
通过互联网、资料室、图书馆等途径收集了大量有关生物标本制作方法的情报资料(见参考文献),经过仔细阅读、分析,并结合实践,筛选出相关内容,结合(1)的调查结果,编写简明生物校本教材。

(二)实施阶段:2005年11月—2006年6月
1、组织学生
从六、七年级各班级中,挑选有兴趣的学生,发展建立采集、制作生物标本的兴趣小组,开设采集、制作生物标本的拓展活动。

2、问卷调查(前测)与学生访谈
在活动开展之前,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同时与学生进行交流,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内容:(1)喜欢何种形式、何种内容的活动,(2)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能力,(3)对动植物的了解程度及某些行为习惯。

调查的对象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即将参加拓展活动的学生,另一类则是未参加活动的同龄学生。

通过这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想法和观点,初步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动手能力,为活动的开展指明方向。

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对校园植物、昆虫的了解并不多,对标本的制作方法、实验室中某些常用仪器的使用不太清楚。

3、活动的开展
(1)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
教师带领学生认识校园、南汇古钟园内的植物,并进行植物标本制作的学习制作。

同时在活动后期,组织学生参观农村,走近自然,关注生态,了解自己家乡丰富的生物资源。

(2)动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活动(1)同时展开)
教师带领学生观察蟾蜍、青蛙的生活史,带领学生参观菜场,辨认常见的动植物。

同时,在五月开始,进行昆虫的认识和标本的采集、制作。

(3)举行叶脉书签的制作活动。

(4)举行检索活动。

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选用案例研究法来进行研究。

①选择典型的学生(张舒奕、秦婧怡、鞠一名、唐韵迪、龚笑天),比较学生最初完成与最后完成的标本,观察学生的动手、合作能力有怎样的变化,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观察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在这一段活动前后有怎样的变化发展。

②选择典型的小组(第一组,成员:张舒奕、秦婧怡、鞠一名)进行案例研究,总结学生在对生物学方面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交流合作能力等方面的发展规律。

③选择典型活动为案例,主要选取了叶脉书签的制作活动和检索活动,探究如何在拓展活动中,培养与提高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寻找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收集与处理信息等各方面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4、问卷调查(后测)与学生访谈
活动开展之后,进行了与前测内容、调查对象相同的问卷调查。

通过对前后两次问卷调查结果的比较,了解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变化,同时了解参加过活动的学生与未参加活动学生之间的区别。

在活动结束后,对几位学生进行了访谈式的交流,请学生畅所欲言,谈谈参加完活动的感受和想法,了解学生的想法和意见。

(三)总结阶段:2006年6月—2006年9月
1、简明生物校本教材的修改(终稿)
在实践活动中,将学生收集的未编入初稿的物种进行整理,编入教材。

结合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使用教材的情况,对教材不完善和不恰当的地方进行补充和修改。

2、展示初中学生采集、制作的生物标本成果集
3、撰写研究报告
全面搜集、整理课题研究的材料,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总结课题实施前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成功做法或存在的问题。

四、实践与探索
(一)乡土生物资源的调查、汇总和分类
课题组生物资源的调查过程中,主要是进行了实地的勘探,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成三组,利用双休日的时间,在南汇一中的校园、惠南镇古钟园、菜场、学生家的自留田、农田进行调查,对观察到的各类动植物进行记录。

通过师生共同进行实地勘探,了解学生对动植物的掌握和辨认情况,了解学生是如何辨认植物的,从而为活动的展开提供方向和建议。

经过4次活动,结合文献资料,对一些常见的生物资源进行了分类、汇总。

由于动植物出现具有季节性,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许多动植物不在调查的范围内,因此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对所作的分类、汇总进行了多次的修改。

(二)编写简明生物校本教材
在进行编写简明生物校本教材的过程中,主要是使用了文献研究法。

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文献,同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并结合当地生物的种类、形态特征进行编写。

在本课题实施过程中,结合学生的使用情况和收集的资料,对校本教材进行了一定的修改,其中收录了部分学生收集的资料以及拍摄的照片。

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
1、当地主要动植物资源的分类目录
南汇地区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种类比较多,根据乡土生物资源的调查结果,对动植物进行了分类,列举了当地主要动植物资源的分类目录。

在简明生物教材的编写中,主要分为植物和动物两块的内容。

植物的选取主要是校园内常见植物与当地常见植物。

在动物的选取过程中,考虑到动物的种类、体形的大小以及其本生的特点(能动性),所以选择昆虫作为动物的代表,进行学习和标本制作。

在植物目录中,列举了72科183种植物;昆虫目录中,列举了33目的昆虫,并举了一些各个目中常见的昆虫。

2、这些动植物形态结构的说明
通过对分类目录中的动植物形态结构的说明、描述,增强学生对动植物的了解、辨认,同时结合图片的展示,为学生提供了感性的认知,而不仅仅是文字的描述,便于学生的掌握和辨认。

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对一些形态结构的专有名词比较陌生,因此在介绍植物与昆虫的形态结构之前,对植物和昆虫的基本知识进行介绍,便于学生的使用。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利用检索表进行检索,掌握植物和昆虫的形态特征。

3、对几大类动植物进行分类的检索表
建立几大类动植物分类的检索表,检索表的建立主要是尽量简易,以增强操作性为主。

通过对检索表的利用,培养学生使用检索表的能力,更好地掌握生物的形态特征。

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发现,许多检索表都比较系统、详尽,考虑到六、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了便于操作,选取了校园中一些常见的植物,采用退格式的方式进行了简单检索表的编制。

4、动植物标本采集制作的方法介绍(图文结合)
标本的制作方法多种多样,考虑到学校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学生的实际情况、实验操作的安全性,选择了以下四个方面的标本制作:(1)植物标本制作法(植物标本浸制法、腊叶标本制作法),(2)动物标本浸制法,(3)昆虫标本制作法(成虫昆虫插针法、蝶蛾类展翅板展翅法、蝶蛾类平板展翅法),(4)叶脉标本制作法(煮制法和水沤法)。

在实践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这些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改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