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审定2012最新版七年级下册第十四册格尔尼卡教案教参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初中美术_《格尔尼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格尔尼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明确《格尔尼卡》这幅世界名画的基本信息(作者、年代、尺寸等)以及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明白画中每个形象的象征意义(例如牛象征法西斯),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风格,从欣赏《格尔尼卡》这幅画入手,学会从构图、造型等基本美术语言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引领下,通过自己寻找资料、思考问题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去深入分析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可采取集体绘画同样题材作品、用肢体表现画面内容、用语言文字描述作品内容等多种方式,生动活泼地诠释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欣赏分析《格尔尼卡》这幅作品,感受法西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更加热爱和平、热爱生活。

培养学生对生命热爱与尊重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手法和立体主义风格。

◆教学准备:1.学生课前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准备铅笔、课本;2.教学器材:录播教室;3.教学课件:PPT课件、公益广告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老师要讲一个故事。

在故事的讲述中,同学们需要思考这几个问题。

1.这个故事的名字叫什么?2.这个故事的时代背景?3.画家名字,哪个国家?4.画家运用了什么手法去创作?同学们还要结合课本认真听讲,老师会随时停下,让你来接力讲述这个故事。

好,同学们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师:那我们就开启今天的美术之旅。

二、新课(一)格尔尼卡的故事师:老师要讲的这个故事名字叫做《格尔尼卡》(音乐响《钢琴曲---辛德勒的名单》),请同学们浏览课本。

板书:格尔尼卡。

师:《格尔尼卡》是什么?生:一幅画。

师:是的,格尔尼卡是一幅画,但它又不仅仅是一幅画,它还是一座小城的名字,在西班牙,曾经宁静而又美丽,但1937年4月的一天,德国空军疯狂的轰炸了这座小城,三个小时,变成了废墟。

后来毕加索从报纸上看到了这则消息。

七年级下册格尔尼卡教案

七年级下册格尔尼卡教案

格尔尼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格尔尼卡》的有关背景及对其的相关了解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的精神,培养正确的审美情趣和追求正义与公正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三、课前准备
(一)学生课前准备:准备铅笔、课本。

(二)教学器材:多媒体教室。

(三)教学课件:“格尔尼卡”、
四、教学手段:探究法
五、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一、导入:
1、感受作品的整体氛围(获得初步的整体印象)。

2、播放战争短片,让学生形容对战争的感受。

3、介绍《格尔尼卡》创作背景
二、作品内容分析:
1、作品形象分析:——形象是完整的吗?(支离破碎)——简单描述你看到了哪些形象?——他们都象征着什么?你能具体分析一下吗?
2、作品色彩分析:悲壮的黑白灰的色彩
3、作品构图分析:动荡不安的构图
4、总结
三、推论:
欣赏绘画作品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将一幅画的艺术语言如形象、色彩、等放在其人文背景下,再去认识和理解。

四、关于毕加索
五、关于立体主义
欣赏其他毕加索作品,讲解立体主义。

六、临摹《格尔尼卡》中的形象,或试着创作一个立体主义风格的形象。

七、板书设计:
格尔尼卡
——毕加索
背景:内容:立体主义1937年 1、形象:支离破碎
2、色彩:悲壮的黑白
3、构图:动荡不安。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一课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
艺术研究者将毕加索的绘画分为了四个时期:
a.蓝色时期
简单的说就是毕业后出来找工作的时期,工作不稳定,所以以浓郁的蓝色调表示贫穷与孤独的苦难。
b.玫瑰时期
又称为粉红色时期,也就是毕加索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姑娘,开始谈恋爱了,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多以粉红色为基调,显示出甜蜜和幸福。
c.古典时期
在这一时期,毕加索的家庭和事业都相对稳定,先是与欧嘉结婚,然后又与著名画家马蒂斯举行联和画展。
毕加索的画,有些色彩丰富、柔和、非常美丽,有些用黑色勾画出鲜明的轮廓,显得难看、凶狠、古怪,但是这些画启发我们的想毕加索看到了什么,使他画出这样的画来?我们开始观察在这些画的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二.讲解新课
1.艺术风格:这幅画运用立体主义的绘画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教学
内容
1.毕加索绘画作品欣赏
2.艺术风格
3.创作背景
4.毕加索简介
5.同时代画家作品欣赏






一.导入:
师:同学们观察这幅画,请谈谈最初的印象和感受。
生:人和动物都很奇怪,看不懂。
师:看一看画面中的都有些什么形象?
生:有牛、马、人、灯等等
师:恐怖的牛头露出残忍的狞笑,它代表了法西斯的残暴;被刺伤的马昂头张嘴发出哀鸣,据画家本人说,这匹马象征受难的西班牙人民;悲痛欲绝的母亲怀抱死去的婴儿仰天哭喊;一名倒下的战士右手握着被折断的剑,剑旁的鲜花表示对死去战士的哀悼;由于轰炸,一个女人从楼上跌下,她举手抬头向上呼救,充满了悲剧气氛;那个俯身奔逃的女子是那样地仓惶,以致她的后腿似乎跟不上而远远落在了身后。从窗子里探出身体的妇女,右手举着一盏灯,灯的左上方有一盏像眼睛似的电灯,灯光像锯齿一样射向四周,画家以此向全世界揭露这一切罪恶和黑暗。

格尔尼卡教案设计

格尔尼卡教案设计

七、教学过教学过教师活学生活设计意播放一段空袭格尔尼卡提问学生回答:(视频,让学生聆听是什么炸、惨激发学生兴音?看到了什么?能联想到声、建筑倒塌声、导入新课么样的场面争场面等提出教学目并回答教师的问题同学们,今天我们就来欣一幅画和战争有关的美术班画毕初步了解毕品,这幅画出自一位二十世索索和《格尔激发兴“最伟大、最杰出、最富创卡》作品。

性、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导入新动学生学习手,谁能猜猜看,这位艺术积极性是谁播放课件,大屏幕显示毕学生回答:(索的照片和名字。

教师提问丑等仔细观察《格尔尼卡》给你第一印象和总体感受是什呢(一)、初步感受《格尔尼卡学生谈感受:(引导学生感教师抓住“乱”提问:作品,以关因为画中的形象乱面是因为什么显的“乱”呢作品的色彩“看不懂”又是因为什么看学生看书简单了解懂呢?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点彩主要是黑白灰来表现的,家为什么创作了一幅这样的品?引入下一个环节学生思考回答(二)介绍作品背仔细观看这副作品毕加索为什么要创作这己作和学习新一幅作品呢?它的创作背景历史和民族的使命(193什么呢?出示课件有助于学生《了尔日下午,在西班牙内战2解作品的创卡作品的艺术语高潮时期,德国法西斯帮助造背景和内涵的作班牙反动头子佛朗哥轰炸了思维,爱好和平的班牙北部小镇格尔尼卡。

这想空袭是针对平民的恐怖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引起国际上强烈的抗议。

毕加索到非常愤怒,在这种背景下他拿起画笔在短短的六周内成了这幅作品)提问学生回答:(牛马母亲战士(三)、深入欣赏分析《格灯等)尼卡》察、分析和周时间便创作画家仅用力7.米,3.米的作品学生看课件,小组用艺术方式记录了这场战争论。

分析作品内涵那么画中有哪些形象?他们有什么象征意义呢这些形象都有一定的象征义出示课件:(分析作品局部灯:在混乱中这只像眼睛一提问学生回答。

重有利于培养的灯发出耀眼的锯齿状的牛马形生对作品的芒,强化了扭曲的痛苦和悲和象征意义的气愤。

牛:象征残暴的法力突破难点斯。

[百度参赛]《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百度参赛]《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中学美术(格尔尼卡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中学2,学科:美术3,课时:14,学生课前准备:课前让学生搜集资料、图片,让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战争的无情以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二、教学课题学习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让学生直接参与、自主体验,激发学生情感,提高审美能力。

使之能会欣赏又能评述美术作品。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战争的残酷。

明确各国和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和平共处。

1、让学生了解作品中的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感受艺术大师的创造性思维。

2、学生通过网络获得信息,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解答探究式的问题。

3、体会画家爱国、爱和平的主题思想,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三、教材分析《格尔尼卡》是人美版教材七年级下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课。

《格尔尼卡》以一件大幅作品被置放在首页,并附有作品的整体介绍与评价,2~3页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细节分析及创作过程等。

使学生能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美术作品,又为学生提供如何“欣赏、评述”美术作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本课作者是采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描绘法西斯的侵略罪行的,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评述作品中象征性手法的运用。

立体派是西方现代美术流派,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理解作品中的立体主义风格。

教学方法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思想,运用情景教学法,分组讨论法,体验教学法,充分运用课件,不断采用欣赏、质疑、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由创设情境、认识作者;欣赏作品、提出问题;作品赏析;教学小结;模拟表演;拓展延伸六个环节构成。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认识作者【百度mp3】《松花江上》/...ad/00007701.mp3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组毕加索的作品让学生欣赏。

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说课稿

《格尔尼卡》的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叫董斌,是临潼区交口初级中学的美术教师。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格尔尼卡》,选自人美版第1 4册美术教材,属于“欣赏.评述”课。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来谈谈我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新的《课程标准》将美术课程定性为人文性质,使美术课程从技能层面上升到文化层面。

美术课程的基本理念是: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关注文化与生活;注重创新精神。

而“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在培养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本课《格尔尼卡》是毕加索象征主义的代表作,是初中美术教科书外国美术作品欣赏课的起始课,也是重要的基础课,在欣赏、评述过程中能够使学生从感性开始走向理性认知,开启学生审美评价、关注生活、追求人文精神的第一扇门。

二、学情分析我所面对的教学对象是农村学生,查阅资料不方便。

所以相关资料,均由教师提供。

七年级的学生虽有一定的审美认知,但更多接触的是具象绘画艺术,面对非写实的作品在接受和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但现在的孩子眼界较为开阔、思维活跃,教师只要做到正确引导、以学生为本、自主探究,仍能很好的完成对作品的解读。

三.教学目标1.了解《格尔尼卡》这幅世界名画基本信息(作者、年代、尺寸)以及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明白画面中每一个形象的象征意义;2.认识毕加索及立体主义非写实画风,感受大师的创造性思维。

培养学生对象征性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尊重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情感。

认识到战争的残暴性,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和平的思想情感。

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作品通过象征性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主义的艺术手法。

五.教法学法教法:遵循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教育思想。

所以本课主要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欣赏法等教学方法。

学法:本课教材提供了大量资料,有利于学生发挥主动性,积极参与讨论探究。

七年级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七年级美术《格尔尼卡》教案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积极参与讨论、探究、体验的过程中,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表述思想和交流成果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1)了解作品中艺术语言与主题表达的关系。

(2)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四、教学过程(过程一)首先我们先来听一段歌曲《在东北松花江上》,听完后请大家谈谈歌曲中传递了哪些信息?生:回答师:残酷的战争殃及无辜百姓。

在1937年,同样的场景在西班牙北部格尔尼卡小镇上演,德国法西斯对原本美丽的格尔尼卡小镇进行大轰炸,杀害了数千名无辜者。

画家毕加索听到消息后极为愤慨,于是在墙上激情创作了一幅壁画,用来痛斥和揭露法西斯的暴行。

(过程二)自主探究学习(一)画家简介。

师:欣赏分析毕加索的《格尔尼卡》,首先我们来认识这位画家——毕加索。

(PPT 显示毕加索肖像)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1904年定居巴黎。

他从19世纪末从事绘画,一直持续到20世纪70年代,据统计共画了近37000幅作品,也是立体派的先驱代表, 当代西方最有创造性和影响最深远的艺术家,他和他的画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不朽的地位。

代表作有《梦》、《亚威农少女》,还有今天我们要赏析的《格尔尼卡》。

(二)画面内容分析1、学生对画面的最初印象师:请同学们观察这幅画,给你们的最初印象是什么?生1:乱。

生2:丑。

生3、灰。

师:对于画面来说,同学们能够直观感受到这些情感,那具体画面中表现了哪些形象呢?生1:人。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阅读教材了解
引导学生,从 关注作品色彩 和造型为切入 点
交流合作
播放课件 划分局部的作品图片 一、 请各小组各选择一个形象, 讨论探究该形象表达出了 什么样的情感特点? 每组选派一名同学形象模表演
体会作品中传 递出的情感信 息
作品分析
小组讨论探究 二画家仅用了 6 周时间便创作了长 7.8 米,高 3.5 米的作品,用艺术方 式记录了这场战争, 那么画中这些形 象?他们又有什么象征意义呢? 牛代表法西斯 马代表痛苦的人 民 举灯的女人、从楼 上跳下的人、抱着 有利于深入分 师: 这些形象在作品中有着丰富的象 已死孩子的女人、 析作品 征含义。 整件作品充满了悲伤、 痛苦、 躺 在 地 上 的 战 士 恐惧,控诉了法西斯的冷酷与残暴。 代 表 着 受 到 战 争 《格尔尼卡》是象征主义的代表作。 残 害 的 西 班 牙 人 民 一.播放课件 介绍毕加索 二.欣赏他的其他时期的作品 蓝色时期的自画像 玫瑰色时期的《拿烟斗的男孩》 蜕变时期的《梦》 立体主义时期的《亚威农少女》 童年时期的《斗牛士》 利于学生全面 了解毕加索及 其风格 认真欣赏感受毕 加索的多变风格
走进毕加索
感受多元文化
感受多元化
三.立体定义:是西方现代艺术史上 的一个运动流派,又译为立方主义, 1908 年始于法国。立体主义的艺术 理解立体主义 家追求碎裂、 解析、 重新组合的形式, 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 碎片形态为艺术家们所要展现的目 标
讨论交流 作品评价
师:下面我们再来谈谈《格尔尼卡》 引导:造型、色彩、背景、表现手法 评价作品《格尔尼 手法、内涵 卡》
七.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格尔尼卡》教学设计一:教学理念关注全体学生,以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为理念,定制本课教学内容,确定适宜目标。

在学生知识、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突破学科本位并以信息技术为后盾努力拓展课程资源,积极促进学生主动、高效学习方式的形成。

二:教材分析《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一幅艺术巨作,它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的事件进行了控诉,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由于该作品有别于传统绘画中的那种单一视角下的写实表现,学生一时会很难理解。

因此围绕《格尔尼卡》可以展开诸多有探究性的主题供学生深入探讨。

如:毕加索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要创作《格尔尼卡》、怎样理解《格尔尼卡》中的怪异形象、立体主义风格对象征性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我们从毕加索的创造性思维中得到了什么,毕加索的高尚人格给我们有什么启示等。

三:学生分析本课是人美版七年级上册第一课及浙美版七年级上册最后一课的内容,作为七年级的新生,直观、感性的内容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和平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格尔尼卡》作品所呈现的痛苦、阴暗的悲剧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来有效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

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

四: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格尔尼卡》作品中的立体主义风格及象征性表现手法。

2:情感目标体会爱国、爱和平的主题思想。

3:能力目标感受艺术大师的创造性思维,学习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重点了解《格尔尼卡》作品的艺术语言,体会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爱好和平的思想。

六:教学难点理解认识毕加索作品中的立体主义风格。

初中美术_《格尔尼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美术_《格尔尼卡》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格尔尼卡》教案设计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好胜心强,在接收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兴趣的感性知识。

而这幅作品内容显得抽象、复杂,画面给人惨烈的印象,不同于意境优美的画面作品,如果让学生自己看书评价或直接讲述,他们会感觉到枯燥乏味,接受起来比较复杂,欣赏难度比较大。

学生平时对立体主义的作品接触较少,可能在没学会欣赏之前就对它失去了兴趣。

所以要做到教学是首先吸引他们,然后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

通过对本节课的精心研读和设计,从上课的效果来看,达到了课前的预设目标。

做到了一节普通的欣赏课能够走进学生心里,让他们把注意力都集中在一幅作品当中并用心体验画面带给他们的感受与思想的交流。

本节课,学生无论在个人思考方面还是在小组合作方面,都能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的学习中。

不仅全面的理解了《格尔尼卡》这幅作品的意蕴,也学会了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为以后的美术欣赏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本课教材是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的内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一幅艺术巨作,它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的事件进行了控诉,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以不安、冲撞的动势和强烈的视觉形象,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由于该作品中不是按传统绘画中那种整体、严谨的构图来完成的,学生一时会很难理解。

因此围绕《格尔尼卡》可以展开诸多有探究性的主题供学生深入探讨。

如:毕加索他为什么要创作《格尔尼卡》、怎样理解《格尔尼卡》中的怪异形象,我们从毕加索的创造性思维中得到了什么等。

课中主要用八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作品,并总结如何欣赏一幅美术作品。

根据本课所学的欣赏方法,课下自选一幅绘画名作,进行解读,写一篇鉴赏短文或者用立体主义绘画风格创作一幅肖像画,和同学们分享。

《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

《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

《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了解《格尔尼卡》的背景知识1.2 欣赏《格尔尼卡》的艺术价值1.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欣赏水平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格尔尼卡》的创作者和创作背景2.2 《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和风格2.3 《格尔尼卡》的主题思想和表现手法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引导学生观察《格尔尼卡》的构图和色彩3.2 分析《格尔尼卡》的艺术风格和创作手法3.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对《格尔尼卡》的认知和理解程度4.2 学生对《格尔尼卡》的艺术欣赏水平4.3 学生对《格尔尼卡》的分析和评价能力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格尔尼卡》的图片和资料5.2 相关艺术史知识和理论5.3 学生作品展示和评价标准第六章:教学活动6.1 观看《格尔尼卡》的影像资料,增强直观感受。

6.2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格尔尼卡》中的细节,深入理解作品。

6.3 安排绘画练习,让学生尝试模仿《格尔尼卡》的风格。

第七章:教学策略7.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对《格尔尼卡》的好奇心。

7.2 运用案例分析法,深入剖析《格尔尼卡》的艺术特点。

7.3 实施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第八章:教学延伸8.1 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类似的艺术作品。

8.2 邀请艺术家进行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格尔尼卡》的创作背景。

第九章:教学反馈9.1 收集学生绘画练习作品,进行评价和反馈。

9.2 听取学生对《格尔尼卡》的观感和讨论心得,给予肯定和指导。

9.3 整理学生对《格尔尼卡》的问题,进行解答和补充。

第十章:教学总结10.1 总结本节课学生对《格尔尼卡》的认知和欣赏水平。

10.2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10.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艺术,提升艺术素养。

第十一章:教学拓展11.1 介绍毕加索的其他作品,让学生了解他的艺术生涯和风格变化。

11.2 探讨《格尔尼卡》对社会和政治的影响,以及它在国际艺术界的地位。

《格尔尼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

《格尔尼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doc

《格尔尼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一、课题:声讨暴行的檄文——格尔尼卡二、目标分解依据:1、课程标准中的相关评述:这幅作品是20世纪美术的经典作品。

选用这件作品作为初屮美术教材的开篇,是为了突出理解美术作品的社会作用,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能够揭霜黑暗、反对战争,从而唤起更多的人热爱和平、热爱生活,让学生了解美术作品是怎样表现人的情感的。

作品内容抽彖、复杂,画面给人惨烈的印象,不同于一般画面意境优美的作品,它是立体派风格的代表作品,选材具有典型性;使学生能从广泛的文化背最屮理解美术作品,大量事实材料让学生通过阅读、思考,概括特征,既提高了欣赏能力,又掌握了欣赏评价作品的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基于标准的教材分析:木课教材是人美版初屮美术第14册七年级下的内容。

《格尔尼卡》是毕加索在1937 年创作的一幅著名的艺术作品。

毕加索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法西斯兽行下,人民惊恐,痛苦和死亡的悲惨情景。

以不安、冲撞的动势和强烈的视觉形彖,打动着毎一个观众的心。

它是屮学阶段美术教材屮的“鉴赏示范系列”之一。

“鉴赏示范系列”于毎册第一展开页置放一件大幅作品及对作品整体介绍与评价,2~3页包括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介绍、细节分析以及创作过程与草图,使学生能从广泛的文化背景中理解美术作品,它为学生提供了如何“欣赏・评述”美术作品的示范。

3、基于学情分析:初一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求知欲、好胜心强,在接收知识上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乐于接受有兴趣的感性知识。

而这幅作品内容显得抽象、复杂,画面给人惨烈的印象,不同于一般逝面意境优美的作品,所以如果对这幅逝育接讲述,或让学生自己看书评价,学生会感到枯燥乏味,接受起来较为困难,欣赏难度大。

学生平时对立体主义作品接触较少,可能在没有学会欣赏Z前就对它失去了兴趣。

所以教学时做到首先吸引他们,然后引导他们循序渐进地解决问题效果比较好。

七年级美术下册《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七年级美术下册《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山东省临沂市凤凰岭中学七年级美术下册《格尔尼卡》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格尔尼卡》这幅名画的基本信息(作者、年代等)。

掌握画面中每个形象的象征意义,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非写实画风,通过欣赏《格尔尼卡》学会从构图、造型灯基本美术语言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

2、过程与方法:通过使用多媒体,运用大量直观的图片和音画结合的视频,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并点燃学生的爱国热情,让学生在积极积极参与讨论、探究、的过程中,一同了解美术鉴赏的方法和程序,理解作品的意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欣赏评析的过程中,通过作品感受法西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更加热爱和平、热爱生活。

培养学生对生命热爱与尊重的态度。

【教学重点】了解《格尔尼卡》这幅作品作品是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课型】:欣赏、评述【教学准备】师:多媒体课件。

生:课前收集《格尔尼卡》相关资料;铅笔、橡皮、美术作业本【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起立问好,集中学生精力。

二、导入新课:今天我们来看在这样两幅画,分别为《一班的自习课》和《二班的自习课》告诉我。

从画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看后回答,一班的纪律好,二班的自习课纪律差。

师提问:你是从哪里看到纪律好或者是不好呢?生回答:一班的是直线,画面平静,二班的线条乱,不平静。

师:非常好,同学们不光观察力很好,想问题的角度也很不错。

看一幅画,不光是美丽的好看的,还有值得我们思索的。

下面我在给同学们看一幅画,记住,从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或者说你看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师屏幕展示《格尔尼卡》)生观看并踊跃发言。

师总结:这幅画给你们的感觉是,乱、灰色、恐怖、害怕。

你们的感觉非常好,同时,你们是不是也很疑惑。

这是什么样的画?,是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要画这样的画?这些问题的答案就在课本的第2-3页上。

请你们自己去把你们的疑惑解开吧,5分钟后,请你告诉我好吗?生看书,师板书课题。

《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

《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

《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第一篇:《格尔尼卡》欣赏类教案课题:格尔尼卡课时:1课时课型:欣赏·演说型授课对象:高中二年级教材分析: 毕加索的《格尔尼卡》,运用立体主义、超现实主义绘画的形式,以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描绘了在德国法西斯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进行狂轰滥炸后的悲惨情景。

本课时教学通过对《格尔尼卡》一画的欣赏,学习毕加索运用变形、象征和寓意的手法来表达自己的强烈情感,学习毕加索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美好品质。

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介绍毕加索作品整体的艺术价值及其风格特征,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基本欣赏方法的能力,并在欣赏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造性审美能力及主动创新的意识,同时引入相关背景资料,使学生了解这幅著名作品的艺术特色。

2.过程和方法目标:让学生欣赏的同时思考相关的问题,让他们来讲解他们对这幅画的心得体会,共同探讨这幅画的价值取向和意义。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作品展示了充满着破碎的形象、惊恐的气氛和灾难,这种采取象征性的手法有力地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我们深刻体会这幅画所表达的思想以及创作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具体地表达了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设置适应双边教学深入展开的情境及方式,激发学生更深入思考参与到欣赏活动中来。

了解作品中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 1.教法:讲授、欣赏、讨论2.学法:观察、理解、讨论教具准备: 教材(可借助多媒体教学系统,使用电脑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分钟)师生问好。

有哪位同学知道毕加索?有谁知道他有哪些著名作品呢?引起学生对毕加索以及他的作品的注意,以此引出这节课要讲的内容。

二:引入新课:(4分钟)师:格尔尼卡——这个名字也许大家听起来有些陌生,为什么一幅画要取这个名字?不要紧,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等会儿老师讲完大家就会明白,接着来我们一起看看他的作者——毕加索,听说过他的同学给老师举一下手。

初中美术《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格尔尼卡》教学设计

初中美术《格尔尼卡》教学设计(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学习资料,如面试指导、笔试指导、题库大全、教案大全、教育知识、备考知识、素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learning materials, such as interview guidance, written test guidance, question bank encyclopedia, teaching plan encyclopedia, educational knowledge, test preparation knowledge, quality knowledge, legal knowledge, psychological knowledge,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初中美术《格尔尼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毕加索及立体派的起源,掌握《格尔尼卡》的艺术特色及欣赏方法,并能够运用方法鉴赏其他立体派的作品。

格尔尼卡 教案及说课

格尔尼卡 教案及说课

《格尔尼卡》说课我觉得要想上好欣赏课,首先教师必须对本节课的作品有全方位的了解,这样才有利于教师灵活驾御课堂;否则学生回答的内容,教师就无法进行判断和指导了。

其次,我个人的感受是上课所用的课件一定要灵活、互动性强,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随时机动灵活的调整教学;千万要避免单一的流程(因为这样容易让学生陷入教师事先预设好的教学思路,容易走程式化。

)。

还有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在欣赏课中,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与思维,就象探险一样,使学生自然而然的投入到作品赏析中,比如:我要理解这件作品应该从哪些地方入手呀?如何引导学生的探究欲望是很重要的。

为了讲这节课,我可以说进行了大量的准备,从历史、政治等角度都进行了分析,特别是欣赏课一定要避免单纯为欣赏而欣赏,那样显得太肤浅。

全然固守美术知识的习得与技法的熟练,无疑会使得美术课程距离一般的教育价值越来越远;放弃它,则又消解了自身价值的独特方面。

因而我在本课教学中,突破学科本位,加强学科整合,多方位考虑《格尔尼卡》的价值与意义。

教学理念关注全体学生,以有利于学生自主、多样、持续的发展为理念,制定本课内容,确定适宜目标。

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在知识、技能获得的同时更关注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指导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

突破学科本位,加强学科整合,以信息技术为后盾扩展课程资源。

教材分析《格尔尼卡》是毕加索于1937年创作的一幅艺术巨作,它用象征性的艺术手法对30年代西班牙内战期间德国纳粹空军轰炸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杀害数千无辜平民百姓的事件进行了控诉,有力的揭露了侵略战争的罪恶和法西斯的暴行。

由于该作品中不是按传统绘画中那种整体、严谨的构图来完成的,学生一时会很难理解。

因此围绕《格尔尼卡》可以展开诸多有探究性的主题供学生深入探讨。

如:毕加索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什么要创作《格尔尼卡》、怎样理解《格尔尼卡》中的怪异形象、立体主义风格对象征性的表现手法有什么积极的作用,我们从毕加索的创造性思维中得到了什么,毕加索的高尚人格给我们有什么启示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授课人授课时间第一周课时计划 1
课题(七年级课题格尔尼卡)
课型
新授/复习/讲评
新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格尔尼卡》这幅世界名画的基本信息(作者、年代、尺寸等)以及创作背景和创作过程,明白画面中每个形象的象征意义(例如牛象征法西斯),了解毕加索的立体主义的非写实画风。

从欣赏《格尔尼卡》这幅画入手,学会从构图、造型等基本美术语言方面去欣赏绘画作品。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和引领下,通过自己寻找资料、思考问题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去深入分析欣赏一件艺术作品。

可采取集体绘画同样题材作品、用肢体表现画面内容、用语言文字描述作品内容等多种方式,生动活泼地诠释作品。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通过分析《格尔尼卡》这幅作品,感受法西斯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而更加热爱和平、热爱生活。

培养学生对生命热爱与尊重的态度。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作品通过什么样的艺术语言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象征性和立体派的艺术手法。

教法学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法
学生自主活动分析画面内容。

课前预、复习收集关于毕加索和格尔尼卡的资料。

学情分析作为初一的学生,直观、感性的内容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和平环境中成长的学生的生活经历与《格尔尼卡》作品所呈现的痛苦、阴暗的悲剧气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从学生能接受的程度出发来有效化解本课的教学难题。

把对《格尔尼卡》的欣赏更多地围绕在美术创作的本意上来,即毕加索是怎样创造性的应用立体主义这一形式来充分表现战争这一主题。

板书设计格尔尼卡
一、立体主义
二、象征
教学过程自主教案教师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欣赏一幅画,这幅画出自一位二十世纪“最
伟大、最杰出、最富创造性、最有争议性、最具诱惑力、最有影响力”的艺术
家之手,谁能猜猜看,这位艺术家是谁?
看教材上毕加索的照片和名字。

教师提问:仔细观察《格尔尼卡》给你的第一印象和总体感受。

学生答:沉重、灰暗、凌乱、恐惧等。

教师归纳同时提出问题:欣赏作品,你想从哪些方面深入了解呢?
学生简单回答如:背景、内容、方法、色彩、作者等等。

那么你对毕加索有多少了解?你知道他的艺术思想和艺术风格吗?
教师分析:作者的艺术思想、艺术品味和艺术风格。

立体主义——这种创造视觉形象的革命性手法是法国画家毕加索和勃拉克在
20世纪的头十年所创立的。

虽然,立体主义呈现出抽象的几何状态,但事实上
它却是在描绘真实的形体。

这些画布上的平面物体,同时呈现了各个视角下物
体的各个平面,是一种通过二维空间诠释物体的新颖方式。

这种创新重新确立
了形体与空间的相互作用,改变了西方艺术的进程。

毕加索说:“我是依我所想
来画对象,而不是依我所见来画的。

”可见,立体主义并不拘泥于客观的视觉感
受,而更关注对形象的主观创造。

象征——是用一种形象和事物代表另一种事物和意义的方法。

通常是用一种具
体的形象代表抽象的意义。

例如,龙就是一种象征,它代表着什么呢?
背景介绍:格尔尼卡小镇坐落在西班牙北部的巴斯克地区,在1937年4月26
日那天下午,应西班牙独裁者佛朗哥的要求,希特勒德国干涉西班牙内战,出
动飞机向格尔尼卡投下了10万磅炸弹。

当日正逢小镇集市,市民毫无防备,人
们仓惶逃奔,希特勒的飞机却又低飞,跟踪并扫射逃跑的人们。

居民伤亡惨重,
据不完全统计,1500多人被当场炸死,3/4建筑物被彻底毁灭。

当时侨居巴黎
的毕加索得知格尔尼卡被希特勒轰炸后义愤填膺,怀着满腔爱国激情创作了宽
7.76米,高3.49米的油画《格尔尼卡》。

这幅巨画表现了画家对德军法西斯暴
行强烈的愤慨,也激起了全人类一切有正义感的人们的愤慨。

《格尔尼卡》中的马、牛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

教师提问:牛的表情怎样?它有什么含义?
马代表什么?
母亲发出了怎样的声音?
战士的手里拿着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
举灯的女人象征什么?
奔跑的人体现出怎样的气氛?
跳楼的人发出怎样的喊声?
灯是什么样子的?
作品的色彩、构图有什么特点?
全画只用黑白灰,更加突出了口恐怖的气氛。

构图饱满,以不安、强烈、破碎的形象、冲撞的动势、惊恐的气氛和灾难的象征混合于一体,打动着每一个观众的心。

作品以二维空间来诠释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物象,并把看到的物象分解成几何形体,然后主观地重新组合,构成画面,以追求物象形态的动感、变化。

同学们,真正的艺术,从来都是为了表达自己强烈的情感。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好好欣赏这幅《格尔尼卡》,来更深入地体会作品带给我们的强烈震憾。

作业布置以战争或和平为题材,模仿《格尔尼卡》的表现手段进行绘画创作。


后反思教师要从作品出发,详细分析作品构图、形象等,吃透画家为什么要采取这样的绘画语言,这样就初步领会了这幅作品的欣赏路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