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贯彻落实国家长三角区域发展战略的若干重大问题

合集下载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负责同志就《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负责同志就《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负责同志就《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2.03.18•【分类】问答正文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负责同志就《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答记者问为深入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中发〔2019〕21号)、《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指导意见》(国办函〔2019〕41号),推动长三角区域率先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衔接审核,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关于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法规司负责同志就《意见》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一、《意见》出台的背景是什么?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同时,长三角也是我国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程度最高、要素资源集聚性最强的区域之一。

2021年,长三角三省一市公共资源交易额占到全国总额逾四分之一。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的决策部署,近年来长三角三省一市积极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结合本地实际,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平台建设运营模式。

上海市在联合产权交易所基础上,于2020年12月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大力开展公共资源交易“一网三平台”建设。

江苏省积极探索公共资源电子化“不见面”交易,并在全省部署“一窗受理、一网通办”综合服务系统。

浙江省是公共资源集中交易、集中监管的改革发源地,近年来在工程建设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等领域也形成了一批典型经验做法。

安徽省是国家首批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试点地区之一,创新推行“省市共建、市县一体”的整合模式,打造全省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几个问题

总结词
生态补偿机制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需要建 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以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详细描述
生态补偿机制是一种经济手段,旨在通过给予生态保护 者合理的经济补偿,引导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生态保护工 作。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需要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 机制,通过科学评估环境资源的价值,制定合理的补偿 标准和方法,并采取多元化的补偿方式,推动长三角地 区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要点二
详细描述
长三角地区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空气、水、 土壤等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这些环境问题不仅影 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制约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 发展。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和 管理,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环境治理 的技术水平、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等。
生态补偿机制探讨
产业结构雷同问题
产业结构雷同不利于区域内的差异化竞争和资源优化配置,容易造成资源浪费和 重复建设。
缺乏独特的产业优势,难以形成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制约了区域整体竞争力 提升。
产业结构雷同问题也影响了企业间的合作和协同发展,增加了企业间的交易成本 和摩擦。
产业升级路径选择
传统产业升级
如何利用新技术、新模式、新 业态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 业,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
队伍。
产业创新
如何推动产业创新,培育和发 展新兴产业,打造具有核心技 术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新
兴产业集群。
商业模式创新
如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打造 适应市场变化的新型商业模式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盈利能
力。
03
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一体化瓶颈问题
总结词
交通一体化是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关键瓶颈之一。

专题三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题训练-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解析版)

专题三 经济高质量发展 专题训练-2022届高考政治二轮复习统编版必修二经济与社会(解析版)

专题三经济高质量发展(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为此,我国应()①走先发展后减碳、先高碳再低碳发展道路②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绿色发展体系③加大对清洁低碳能源发展的转移支付力度④坚持生态优先,努力遏制经济增长的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

要进一步推进农村三产融合,需要()①创新发展思路,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农业转型升级②加快发展农村电商和农产品加工业,着力提高农业全产业链收益③引入社会资本,让土地资源能够在市场上自由交换和流通④解决好农村三产融合这一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3.新中国成立70年来,辽宁积极落实中央各项农业发展支持政策措施,农业经济发展取得良好成效,农业生产、农村发展逐步得到改善与提高,农民生活越来越好。

辽宁省之所以重视“三农”问题是因为()①“三农”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②解决“三农”问题,有助于实现全面小康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④“三农”问题是解决我国主要矛盾的关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解决这一矛盾需要()①以经济发展为中心,追求发展速度,促进经济高速增长②端正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③坚持科学的宏观调控,并坚持市场机制作补充④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有人这样形容现代化经济体系:实体经济是身躯,科技创新是筋骨,现代金融是血液,人力资源是大脑。

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

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3 3 篇学习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的精神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心得体会1 18 月 20 日,总书记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再一次明确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为长三角一体化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会上,总书记对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作出最新战略部署。

总书记明确指出,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p 抓好重点工作”。

因此,三省一市和相关部门必须牢牢把握住这两个【关键词】:^p ,主动作为,大胆突破,不断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在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面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点任务落地落实,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

回首过往,自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多来,沪苏浙皖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不少亮眼成效。

在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特殊时期,人员流动密集的长三角地区反应敏捷,构筑起坚强的“战疫堡垒”,为全国防疫大局作出应有贡献,亦为国内经济复苏注入强劲动力。

更广的视角下,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地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处变不惊、奋楫突围,从基础设施到公共服务,从制度创新到协同发展,在种种挑战中,带头突出重围,奋力迈向一体化发展新局面。

“一体化”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最高形态。

事实上,一段时间以来,人们都在思考并探索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让长三角成为带动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龙头。

从城市间合作,到省级间联动,从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到政策措施的一体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逐步升级、步步向前。

上升为国家战略后,长三角一体化更是按下了“快进键” ,带动整个长江经济带和华东地区发展,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区域集群。

未来,继续推进“一体化” ,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采取更精准的举措,使城市和乡村、平原和山区、产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之间的差异逐渐弥合,让区域发展更加均衡。

2022年上海市公考《申论》题(B卷)及参考答案

2022年上海市公考《申论》题(B卷)及参考答案

2022年上海市公考《申论》题(B卷)一、注意事项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

考试时限为150分钟。

2.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姓名和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对应的数字上填涂。

3.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上指定的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作答无效!4.待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后,方可开始答题。

5.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

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6.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二、给定材料材料1实施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2018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宣布,支持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同“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相互配合,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

2020年8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

2021年一季度,长三角区域生产总值突破6万亿元,占全国经济总量的比重达24.55%,较去年同期提高0.44个百分点。

材料22019年11月1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式揭牌。

这个横跨沪苏浙两省一市,由上海青浦区、江苏苏州吴江区、浙江嘉兴嘉善县三地共同组成的示范区紧紧围绕一体化制度创新,改革攻坚取得了良好开局。

2020年6月18日,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和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的网站上出现了同一份公示文件:《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这份规划涉及范围并不大,主要包括青浦、吴江、嘉善“两区一县”。

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更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背景介绍长三角地区是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经济发展带,由上海、江苏、浙江三个省市组成,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近年来,长三角地区在国家的支持和推动下,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为全国的经济增长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现状分析1. 地域相对封闭长三角地区在历史上曾被国际和国内局部政治、经济、文化分割,并且在长期的经济体制体系内形成闭塞局面,导致地区内部的城乡发展差距较大,资源配置不均衡。

2. 产业发展不平衡长三角地区内部城市经济发展不平衡,上海市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而其他地区相对发展缓慢。

一些传统产业盛衰不均,对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考验。

3. 城乡差距显著由于城市经济引导和迅速的城市化进程,导致长三角地区城乡发展不平衡,城市规划与农村发展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城市生活水平普遍较高,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较低。

三、问题分析1. 各地区发展不协调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的限制,长三角地区内部各地区发展不协调,导致资源配置和经济发展产业不均衡。

2. 生态环境恶化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的问题,例如土地污染、空气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3. 公共服务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公共服务不平衡,城市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相对较高,而农村地区则存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缺乏的问题。

四、解决方法1. 加强政府引导作用政府应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通过政策引导,调动全社会力量,全面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

2. 减少地区间发展差距通过加大对基础设施、产业和资源的投资,逐步减少地区间的发展差距,推动长三角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3. 优化产业结构对长三角地区内的传统产业进行升级改造,同时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4.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动长三角地区建设生态宜居区,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赢。

5. 加强城乡建设一体化加快城市化进程,优化城市规划,加大对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力度,推动城乡建设一体化。

关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提案

关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提案

关乎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提案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各方积极响应,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已成为当前的热门话题。

长三角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经济发展水平高,科技创新水平强,对国家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贡献作用。

在此基础上,长三角地区进一步深入整合资源,强化协同发展,将推动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的台阶。

下面,本文将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出若干建议。

一、构建区域协调发展体系一个完善的区域协调发展体系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基础。

各地要深入推进产业协同,加强产业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打破地域的经济壁垒,推动产业跨区域合作。

在投资、建设、运营等方面加强协调和合作,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发扬合作共赢精神。

此外,必须要在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人才流动、信息互联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协调,实现区域一体化。

二、加强教育、科技创新合作教育和科技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支撑。

要坚持以人才为核心,加强教育合作,实现人才资源共享。

科技创新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核心动力。

各地要积极探索科技创新合作模式,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落实科研项目支持政策,加强科技人才流动和信息共享。

三、协同发展文化产业文化是一国一地的精神根基,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支柱。

长三角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各地也有自己的文化特色。

要深入挖掘各地文化潜力,发挥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带动文化旅游业发展。

同时要在文化建设、文化市场、文化交流等方面积极开展协同发展合作,让长三角地区文化产业共同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四、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是长三角地区的内在要求,也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保障。

各地要加快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工作,推动区域内环境保护标准的统一和协调。

同时,各地要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投入,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

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发展对于促进全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举足轻重。

各地要紧紧抓住机遇,通过加强区域协调发展、加强教育、科技创新合作、协同发展文化产业、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更好地发挥长三角经济的优势,推动长三角地区融入全球化经济体系,展现长三角区域合作的新气象。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2.03.23•【字号】沪府办〔2022〕17号•【施行日期】2022.03.2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计划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本市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沪府办〔2022〕17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经市政府同意,现就本市推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提出实施意见如下: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支持将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成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战略节点,统筹长三角创新链产业链布局,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和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提供高水平科技供给,支撑高质量发展,努力形成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增长极。

着力推动实现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的技术转化功能,促进创新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组织共性技术研发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孵化培育,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助力长三角科技创新一体化发展。

二、运行机制(一)加强政府引导。

创新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实行“预算+负面清单”科技投入和使用模式,给予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稳定的财政经费支持。

鼓励和支持各区共同助力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上海布局建设研发载体、拨投结合支持重大项目等给予相关配套支持。

(二)实施市场化运作。

遵循市场规律,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应建立专业化、市场化运行模式,赋予运营管理团队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和资产运营处置权,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三)鼓励社会参与。

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放大财政资金杠杆效应,推动研发与市场的融合发展。

运用新思维 落实新要求 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人大作为

运用新思维 落实新要求 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人大作为

运用新思维落实新要求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展现人大作为文/杨业峰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期间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长三角区域要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

宣城毗邻江浙、临近上海,占据通“江”达“海”的地理优势,是我省融入沪苏浙的最前沿,省委赋予宣城“争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安徽排头兵”的职责使命。

对宣城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感使命光荣,又感责任重大。

宣城市人大常委会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运用新思维,落实新要求,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奋力展现人大作为。

一、强化系统思维,拓展一体化战略眼界系统思维强调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善于从整体和全局出发,注重发展的整体效益和整体结果,强化系统思维,提升战略眼界。

宣城市人大常委会在加强经济工作监督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精准把握核心要义,增强人大监督能力。

一是系统把握“双循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着眼于国际国内经济发展环境的新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我们要深刻领会“双循环”的科学内涵和使命要求,充分运用国内大循环的政策体系和经济体系,增强应对国际贸易竞争的能力。

同时,坚持扩大开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合作交流,不断提升外向型经济发展水平。

二是系统把握“一体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让要素在更大范围畅通流动”。

要求我们在发展规划、发展定位、发展方略上,以一体化系统思维,发挥比较优势,避免同质低效竞争,实现区域内的合理分工,形成科学的产业布局。

对宣城来说,就是要找准自身的发展定位,拉长板,强优势,与长三角地区分工合作、扬长避短、互利共赢。

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

关于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资源整合和政策协同。

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要加强区域内各城市之间的合作与协调,推动资源整合,实现优势互补。

各级政府应制定一系列配套政策,鼓励产业升级、科技创新、资金投入等,为生态绿色一体化示范区的发展提供全面保障。

二、推进绿色生态产业发展。

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内,要积极培育绿色生态产业,鼓励先进环保科技的研发与应用,推动绿色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与发展。

加大对生态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生态绿化建设等绿色产业的支持力度,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环保监管和保护。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要加强环境保护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严防环境污染的发生。

同时,要推动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环境资源的损害进行补偿并保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四、加快绿色交通网络建设。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绿色交通网络的建设。

推动公共交通的发展,鼓励和支持绿色出行方式,减少机动车的使用,降低交通排放带来的环境污染。

五、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要加强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并努力恢复和改善已经受损的生态系统。

加强水环境治理,推进水资源利用的高效化和节约化,提高水环境的质量和稳定性。

加大对生态重点区域的保护力度,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六、促进绿色低碳城市建设。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要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城市的建设,推动城市化进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

加大对新能源、节能减排等领域的支持力度,推动城市建设向更加环保、节能、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七、加大对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支持。

支持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和建议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和建议

区域经济467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和建议陈 展 苏州工业园区国有资产控股发展有限公司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不断加强,全球范围的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在逐步进行当中。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重要舆论点,将区域经济一体化作为一种发展的手段,对长三角的经济具有一定的意义,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产业结构、生态各方面都在不断推动中,虽然长江三角区域经济发展快、规模大。

但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文章针对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机制进行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24-0467-01前言长三角区域战略大体上可以分为经济区域规划、自发合作的开放和一体化的探索三个阶段,长三角地区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速度高于我国的平均水平。

区域经济一体化,它的根本动力是来源于市场的力量,它是一种在某种特定的制度环境和经济环境下产生的特殊状态,是长三角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必然选择,从全球化的角度出发,考虑整体的经济发展战略,发挥各地区的优势来带动中国经济的增长。

一、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问题经济一体化是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发展,这个发展的过程会对一体化组织产生重大影响和不同的效应,所以,经济一体化逐渐为世界经济产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经济一体化有助于生产要素在长三角地区自由的优化与配置,促进长三角地区市场的不断扩大与经济增长,有助于赐予世界多极化新的内容,促进经济全球化。

当前政府主导力量下,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不够有效和规范,这种现象直接对长三角区域的整体协调发展产生了影响,制约了区域内部的资源的有效利用。

1.基础设施建设重复,利用价值不高长三角区域的公路和铁路的建设有效的提高了区域可达性水平,但是长三角因为缺乏区域综合的规划,不同交通方式之间没有达到充分的协调,衔接程度不够,这些都对长三角的互联网水平的全面提升提出了考验。

苏州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纪要

苏州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纪要

苏州市人民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纪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苏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20•【字号】常务会议纪要〔2022〕21号•【施行日期】2022.06.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纪要2022年6月13日上午,吴庆文市长主持召开市政府第7次常务会议,审议《关于推进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推进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苏州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方案》《苏州市市民体育健身条例(修正草案)》《关于对国Ⅲ及以下柴油车提前淘汰实施补助的通告》《关于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工作建议方案》和《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阜阳市结对合作帮扶框架协议》。

会议议定以下意见:一、审议《关于推进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进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一)原则同意《关于推进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关于推进苏州市数字金融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由市金融监管局根据本次会议讨论意见作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按程序印发实施。

(二)数字经济时代,全球金融行业正在发生深刻变革,传统金融行业加速数字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新的业态、新的服务模式不断涌现。

各地各相关部门要全面深化对数字金融产业的认识,积极抢抓数字金融发展的时代机遇,构建数字未来发展新优势,努力让苏州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弄潮儿和数字金融产业的领头羊。

(三)各地各相关部门要用开拓精神、前瞻眼光和国际视野,不断学习借鉴数字金融产业先进经验和做法,在产业发展规划、创新技术应用、数字金融人才培养等方面探索符合苏州的数字金融发展路径,尽快形成数字金融产业创新集群。

市金融监管部门要主动创新,争取更多数字金融领域政策在苏州先行先试。

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上争取力度,积极争取总部数字金融资源落户苏州。

二、审议《苏州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一)原则同意《苏州市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方案》(以下简称《自建房整治方案》)。

“双循环”新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探讨

“双循环”新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探讨

D01:10.13796/Ci.1001-5019.2021.03.016“双循环”新格局下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若干重要关系探讨张学良,吴胜男摘要:当今世界时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变,国际环境E趋复杂,中国站在“第二个一百年”的新起点,亟待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长三角作为代表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主要区域,其一体化发展既肩负着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路径的战略使命,更肩负着完善制度基石、寻求深层次体制机制改革的责任与担当。

为此,须统筹主革与开放、主府与市场、对外与对自、中央与地方、中心与外庭的关系:(1)改革与开放并重,坚定不移奉行开放战略,依靠间革探路,顺应客观局势变化,推进更高起点的深化改革和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2)政府与市场互补,理清政府—“有5政府”相结合,充分发挥政府的补位与服务作用;(3)对外与对与市场的边界,坚持“有效市场”—内和静统一,统筹国机国内两个大局,一方面依托对内开放和区域合作构建内循环,另一方面通过“走出去”和“8进来”进一步扩大外循环;(4)中央与地方齐心协力,坚持中央统一领导,全盘统筹、重点突破,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执行力与能动性;(5)中心与外围联动,依托都市圈建设、走廊经济、新型飞地模式实现中心城市与外围地区的互利共赢”关键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双循环;自由贸易试验政;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自-5219(2021)03-2132-10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9AZD006);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项目(2016140393);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CXJJ-2022-353)作者简介:张学良,上海财经大学长三角与长江经济带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吴胜男,上海财经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200433)。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已经进入从量的提升转到质、量共抓的新时期”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既面临我国深化对内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经济密度不高、增长动力不足、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等诸多挑战”2020年8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加快打造改革开放新高地,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①。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

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0.09.24•【字号】•【施行日期】2020.10.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促进和保障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若干问题的决定(2020年9月24日浙江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实施长江三角洲区域(以下简称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是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先手棋和突破口。

为了促进和保障示范区建设,实现共商、共建、共管、共享、共赢,全面建设成为示范引领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标杆,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会同上海市、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共同研究,特作如下决定:一、示范区建设要全面贯彻国务院批复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坚持新发展理念,不破行政隶属、打破行政边界,率先探索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优势、从区域项目协同走向区域一体化制度创新,实现绿色经济、高品质生活、可持续发展的有机统一。

二、示范区和示范区先行启动区的范围依照《总体方案》确定。

三、浙江省会同上海市、江苏省(以下简称两省一市)联合成立的示范区理事会,作为示范区建设重要事项的决策平台,负责研究确定示范区建设的发展规划、改革事项和支持政策,协调推进重大项目。

四、两省一市共同设立的示范区执行委员会(以下简称示范区执委会),作为示范区开发建设管理机构,负责示范区发展规划、制度创新、改革事项、重大项目和支持政策的研究拟订和推进实施,重点推动先行启动区相关功能建设。

示范区执委会应当加强统筹协调,推动两省一市相关部门和相关地区人民政府落实示范区各项政策、措施。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关于本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关于本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关于本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1.24•【字号】沪府办发[2011]3号•【施行日期】2011.01.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关于本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的通知(沪府办发〔2011〕3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市发展改革委制订的《关于本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按照实施。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二○一一年一月二十四日关于本市贯彻《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实施方案2010年5月1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的重大部署,是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战略安排,有利于上海应对复杂多变国际环境、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实现经济持续平稳发展、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有利于上海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为区域协调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为更好地贯彻《区域规划》,结合本市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围绕建设“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总体目标,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着力增强辐射带动能力、资源配置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打造亚太地区重要的国际门户、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中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着力推进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要求(一)注重引导性。

加强《区域规划》与本市“十二五”规划的衔接,把国家对长三角的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等落实到“十二五”规划纲要和各专项规划中,确保国家的战略意图得到充分体现。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时政热点】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高三政治试题精选】【时政热点】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时政热点】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时政热点】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时政热点】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5 【时政热点】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时事背景】2018年5月24日,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8〕30号)、进一步提升长江三角洲地区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全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又一重要举措。

国务院在《批复》中强调,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人民政府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抓紧推进相关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研究制定贯彻落实《规划》的具体措施,在专项规划编制、项目安排、体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为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创新练习】《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要着力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着力提高资节约和环境保护水平,着力促进社会和谐,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据此回答1—3题1从经济生活角度看,区域之间彼此协调发展是1市场经济开放性的要求 2实现资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3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 4增强国有经济控制力的重要条A123 B234 c124 D1342促进长江三角洲地区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各级地方政府必须A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B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c要树立全局观念,办事情要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D坚持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3实现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协调发展,要求加强区域间的经济联合和技术合作,从生活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A事物是变化发展的B事物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D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4长江三角洲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和浙江省,区域面积2107万平方里。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711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711号建议的答复

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711号建议的答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9.02•【文号】发改建议〔2020〕104号•【施行日期】2020.09.0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自然生态保护正文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2711号建议的答复发改建议〔2020〕104号您们提出的关于将共筑长三角绿色生态屏障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建议,全国人大交由国家林草局和我委分别办理。

现就涉及我委职能的事项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决策部署,通过重点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林还草等渠道,切实加大了对长三角重点生态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支持力度。

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审议同意,我委、自然资源部已联合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针对长江重点生态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主要生态问题,在《总体规划》中专门设置了“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其中,为促进构筑和优化长三角区域绿色生态屏障,将“大别山区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作为重点任务列入有关专栏,并提出了“全面加强公益林建设和管护,稳步推进封山育林、人工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加强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和防护林建设,加强森林抚育和退化林修复。

推进河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水土流失治理”等治理思路。

根据《总体规划》部署,我委、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正在抓紧按分工编制有关重大工程建设规划,在编制过程中,我们将对您们提出的有关意见建议予以统筹研究,并持续加大对长三角重点生态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支持力度。

感谢安徽代表团对发展改革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欢迎登录我委门户网站(),了解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情况、经济体制改革方面的重要信息。

政治2021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政素材+典型习题)

政治2021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政素材+典型习题)

政治干货2021届高考政治时政热点: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时政素材+典型习题)一、时政热点素材(积累时政术语、分析时政考点)国家主席8月20日在合肥主持召开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要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相统一,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抓好重点工作,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取得成效。

他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实施一年多以来,三省一市和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工作抓得紧,有不少亮点。

一是对党中央战略意图领会到位,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放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全局中进行统筹谋划,扣紧了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高质量发展样板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引领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开放新高地的战略定位。

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围绕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以点带面加快一体化进程。

三是战略实施成果已经显现,规划政策体系“四梁八柱”初步构建,多层次工作机制发挥实效,在这次疫情防控和恢复经济过程中,一体化机制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挥了作用。

总的来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局面正在形成。

这说明,党中央决策部署是正确的,各方面落实是有力的。

他强调,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要更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必须深刻认识长三角区域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一,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

在当前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长三角区域要发挥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相对完备和市场潜力大等诸多优势,积极探索形成新发展格局的路径。

第二,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变,更加凸显了加快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紧迫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 33 4 3亿 元 , 长 三 角 1 在 6个 城 市 中 列 第 5位 。 宁 波 口岸 进 出 口总 额 、 外 贸 自营 进 出 口 总 额 、实 际 利 用 外 资 占浙 江 的 13 以 上 。 今 后 一 段 时 / 期 ,随 着 经 济 全 球 化 和 长 三 角 区 域
资 源 配 置 中 心 和 长 三 角 南 翼 经 济 中
心 的 重 要 节 点 城 市 的 功 能 定 位 。在 优 势互 补 、 位 发展 的基础 上 , 进 错 推 宁 波 和 上 海 发 展 成 为 类 似 于 深 圳 和
结 合 长 三 角 城 市 群 发 展 的 实 际 ,宁 波 应 作 为 长 三 角 世 界 级 城 市 群 重 要
的 中心 城 市 。 是 从 空 间 形 态 上 看 , 一
香 港 的 城 市 组 群 ,共 同 带 动 长 三 角
和 长 江 流 域 经 济 发 展 ,引 导 长 三 角
长 角 世 界 级 城 市 群 是 以 “ 核 三 一
央 、国 务 院 先 后 明 确 了我 市 作 为 现
代 化 国 际 港 口城 市 、长 三 角 南 翼 经 济 中 心 和 华 东 地 区 重 要 的对 外 贸 易 口岸 的 定 位 。 过 二 十 多 年 的 发 展 , 经 到 20 0 7年 底 , 波 地 区 生 产 总 值 达 宁
体 化 。 《 导 意 见 》明 确 提 出 , 指 要
加 快建 设 上海 国 际航运 中心 。 口 港
1 / 经济丛刊}20 / ( 7 /0 86
鬣 长 战略 三角
是 我 市 最 大 的 优 势 资 源 ,也 是 长 三
建设 , 京 沪线 、 赣线 、 黔线 、 与 浙 湘 贵
区 等 三 个 都 市 区 。 其 中 ,宁 波 都 市 及 宁 波 都 市 圈 在 联 结 国 际 国 内两 种

围绕 建 设长 三 角世 界 级城
市 群 的 目 标 ,进 一 步 明 确 宁 波 的 功 能 定 位 。 《 导 意 见 》强 调 “ 新 型 指 走 城 市 化 道 路 ,把 长 三 角 地 区 培 育 成 具 有 较 强 国 际 竞 争 力 世 界 级 城 市 群” 。根 据 世 界 城 市 群 发 展 规 律 , 并
昆线 等 连 通 ,形 成 苏 北 一 苏 南 一 上 海 一 嘉 兴 ( 杭 州 湾 ) 宁 波 一 福 州 跨 一

同意 宁波 建 设 国家 级 石 化 工 业 基 地 ,
角 地 区 建 设 亚 太 地 区 重 要 国 际 门 户
城 市群 参 与 国 际竞 争 。
二 、围 绕 建 设 上 海 国 际 航 运 中 心 的 目标 , 快 推 进 宁 波 、 山 港 口 加 舟

心” 节点、 为 以沪 宁 高 速 和 沪 杭 甬 高
速 公路 为发展轴 的“ 字 形 的开放 、 z”
高效 、 序 的区域 网络空 间体 系 。 有 上 海 、 京 、 州 和 宁 波 是 长 三 角 地 区 南 杭
《 于 进 一 步 推 进 长 江 三 角 洲 地 区 关 改 革 开 放 和 经 济 社 会 发 展 的 指 导 意
见 》 以 下 简 称 《 导 意 见 》 , 志 着 ( 指 )标 国 家 把 长 三 角 区 域 统 筹 发 展 提 到 国
家 发 展 战 略 的 高 度 。为 更 好 地 贯 彻 落 实 《 导 意 见 》 服 务 于 长 三 角 地 指 、 区 发 展 ,宁 波 应 进 一 步 明确 区 域 经 济 一 体 化 条 件 下 的 功 能 定 位 ,发 挥 资源 优 势 , 理 产 业 布 局 , 新 机 制 合 创 体 制 , 实基 础 设施 建 设布 局 。 落
关于我市 贯彻落实国 家长三角区 域
发展战略的若干重大问题
陈 飞龙 张 水 清
20 0 8年 9月 7日 国 务 院 下 发 了
的 四 个 中 心 点 ,其 中 上 海 是 龙 头 和 核 心 , 京 、 州 、 波 是 重要 支撑 。 南 杭 宁 根 据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点一 轴 ” 论 , 理 上海 “ 城九镇 ” 成上海 都会核 心 , 一 形 苏 州 、 锡 、 州 等 是 其 直 接 辐 射 范 无 常 围 。 围 绕 上 海 都 市 区 ,外 围 形 成 南 京 都 市 区 、杭 州 都 市 区 和 宁 波 都 市 区 , 宁 波 、 山 、 兴 南 、 台 北 等 由 舟 绍 温 地 区 组 成 , 围 向金 华 、 州 、 水 外 衢 丽 方 向拓 展 。打 造 宁 波 都 市 区 既 是 浙 江 区 域 经 济 发 展 的 客 观 需 要 ,也 是 浙江 省委 、 政府 既 定 的发展 战 略 。 省 随着 杭 州 湾 跨 海 大 桥 的全 线 贯通 , 这 一 空 间 结 构 特 征 更 为 明 显 ,长 三 角 地 区 将 进 一 步 形 成 以上 海 、 州 、 杭 宁波 为支 点 的三 角形 网络城 市 群 。 二 是 从 功 能 培 育 来 看 ,鉴 于 宁 波 无 与 伦 比 的 港 口优 势 、区 位 优 势 和 资 源 禀 赋 ,上 世 纪 8 0年 代 以 来 ,党 中

经 济 一 体 化 的 快 速 发 展 ,以及 区 域
交 通 网 络 的 日益 完 善 ,宁 波 港 口 以 资 源 、两 个 市 场 的 门户 和 结 点 地 位 将 更 加 突 出 。为 更 好 地 服 务 于 长 三 角 地 区 经 济 发 展 ,要 进 一 步 发 挥 宁 波 港 口优 势 , 化 产 业 结 构 , 动 转 优 推 型 升 级 , 化 辐 射 功 能 , 一 步 承 担 强 进 起 亚 太 地 区 重 要 国 际 门 户 、区 域 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